❶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詩詞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
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9.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10.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1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2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3.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2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25.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❷ 描寫中華文化的詩句
1、朗朗乾坤,堂堂中華。
高齡五千歲,繁衍百億人。
鐵肩挑五嶽,巨手開三峽。
腰環萬里長城,腳跨九曲黃河。
高擎文明聖火,穿越世紀風雲。
火熊熊薪傳百代,光燦燦彪炳千秋。
2、浩瀚青史,概括於壇內;輝煌文化,濃縮於眼前。
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遙想五千年坎坷長途。
論英雄不計成敗,數風流可鑒興亡。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4、大風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盤鳳凰。
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
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
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
聖賢典籍,浩如煙海;四大發明,寰球共享。
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
烽火硝煙,江山激昂。
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
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
登壇遠望:前有古人,星光燦爛;後有來者,群英堂堂。
看乾坤旋轉:乾恆動,自強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載物之氣量。
繼往開來,浩浩盪盪。
立民主,興文明,求統一,圖富強。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將舒天昭暉,磅礴東方。
世紀交匯,萬眾景仰;共襄盛舉,建壇流芳;昭示後代,永世莫忘。
5、惜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❸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詞有哪些
1、《元日》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
2、作者: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元日》。
3、原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5、背景
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准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春節的傳統民俗
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舞龍、游神、廟會、逛花街、賞花燈、游鑼鼓、游標旗、燒煙花、祈福、摜春,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祖)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
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春節民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祭灶、掃塵、購置年貨、貼年紅、洗頭沐浴、張燈結綵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❹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有哪些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有:
1、《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她卻在,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3、《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❺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詩詞有哪些
1、《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她卻在,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3、《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4、《滿江紅·寫懷》
宋代: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氣得頭發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桿,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5、《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譯文: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❻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詞有哪些
【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譯文: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新年送走了舊年。人們正喝著屠蘇酒,春風撲面而來。
【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家家戶戶都貼上新桃符取下了舊桃符。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譯文: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
6.【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我獨自一人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更加思念起家鄉的親人。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
7.【唐】孟浩然《過故人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等到重陽節的時候我還來和你觀賞菊花。
8.【宋】李清照《醉花陰》: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譯文:又到了重陽佳節,卧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9.【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10.【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譯文: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11.【宋】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人總是有悲歡離合的,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不可避免的,這樣的事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這樣了。與其有時間去遺憾,不如祝願人人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雖然相隔千里卻一樣可以看到這樣美麗的月亮。
12.【唐】《寫真寄外》: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端。
13.【唐】崔液《上元夜》: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譯文:哪家人看到月亮能閑坐?所有人知道有燈會都會出來看
14.【唐】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15.【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譯文: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❼ 中國傳統文化古詩都有哪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滿江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
寫重陽節的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 在 異 鄉 為 異 客,
每 逢 佳 節 倍 思 親。
遙 知 兄 弟 登 高 處,
遍 插 茱 萸〔zhū yú〕少 一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