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楚辭的是怎樣體現了文化內涵,體現了什麼文化內涵
試論楚辭的文體特點.
一.
從詩風言,鋪排誇飾,想像豐富,是楚辭的共同特徵.如《離騷》充滿奇幻不拘的想像,抒發真情層進反覆. 二.
從體式言,楚辭較之《詩經》,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由四言為主變為長短不拘,參差錯落. 三.
就語言說,楚辭多用楚語楚聲,楚地的方言詞語大量涌現,另外,「兮」字、「些」字作為虛詞嘆語成為楚辭的一個鮮明標志.
試論《離騷》的思想內容.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愛國情感.屈原嚮往「前聖」治國君明臣賢、君臣和諧的境界,提出「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的具體治國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堅韌品和疾惡如仇的批判精神.貴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棄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離騷》寫他上天入地,尋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實現的形象描繪.批判精神在於他堅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時,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試論《離騷》的主要藝術特點.
一.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像.《離騷》前半回顧往事,追憶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寫實,但那些比興手法鋪敘誇飾自己的美好品質的詩句,已具有奇異想像的特色;後半寫對未來道路的探索,則更是火一樣的濃烈激情、忠貞深沉的愛國情感,通過奔騰飄逸、上天入地的想像淋漓盡致地噴發出來.
二.潔純美、獨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貴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潔純美、獨立不屈的人格,及其異常濃烈的情感,構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脫俗的完美想像,具有象徵意味,表現了這篇抒情長詩的精神實質.
三.
比興手法的拓展.它把《詩經》片段的比興發展成為長篇詩歌中比興的連續使用,還把《詩經》那種喻象、喻體各自獨立的單純比喻合二為一.在《詩經》基礎上拓展的寄情於物、托物抒情的表現手法,形成了我國文學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傳統,影響深遠.
四.
結構特點.全詩都圍繞著,詩人忠貞不渝的故國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來謀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顧歷史,實寫,後半部分對理想之實現的探索,虛寫.
五.
形式和語言特色.既採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筆法,成為一種句式長短不拘、韻句散語相間的新的文學表現形式.《離騷》後半表現詩人的思想活動,往往設為主客問答,鋪排描寫.語言豐富多彩、雙聲疊韻比比皆是.
楚辭是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發展起來的,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由於地理、語言環境的差異,楚國一帶自古就有它獨特的地方音樂,古稱南風、南音;也有它獨特的土風歌謠,如《說苑》中記載的《楚人歌》、《越人歌》、《滄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國有悠久的歷史,楚地巫風盛行,楚人以歌舞娛神,使神話大量保存,詩歌音樂迅速發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滿了原始的宗教氣氛.所有這些影響使得楚辭具有楚國特有的音調音韻,同時具有深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說,楚辭的產生是和楚國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傳統的熏陶分不開的.
同時,楚辭又是南方楚國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春秋戰國以後,一向被稱為荊蠻的楚國日益強大.它在問鼎中原、爭霸諸侯的過程中與北方各國頻繁接觸,促進了南北文化的廣泛交流,楚國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正是這種南北文化的匯合,孕育了屈原這樣偉大的詩人和《楚辭》這樣異彩紛呈的偉大詩篇.
《楚辭》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現,打破了《詩經》以後兩三個世紀的沉寂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後人也因此將《詩經》與《楚辭》並稱為風、騷.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風、騷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的兩大流派.
B. 楚辭有什麼特色
戰國時期興起於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楚辭"的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前期。漢人有時簡稱它為"辭",或連稱為"辭賦"。又由於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後人也有以"騷"來指稱楚辭的。如蕭統《文選》中的"騷"類、劉勰《《文心雕龍》》中的《辨騷》篇,就是對整個楚辭而言。從漢代開始,"楚辭"又成為屈原等人作品的總集名。 楚辭淵源於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它受著《詩經》的某些影響,但同它有直接血緣關系的,還是在南方土生土長的歌謠。楚地早有歌謠,據劉向《說苑》記載,約公元前 6世紀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論語》載孔子曾聽到《接輿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可是這些楚地歌謠僅一鱗半爪地存於歷史記載中,只是到了戰國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現於楚國文壇之後,楚辭才形成一代文學樣式。 楚辭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創作出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響下,楚國又產生了一些楚辭作者。據《史記》記載,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現存的《楚辭》總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傳下來。 秦興,楚辭未有發展。漢初,楚的文學藝術得到復甦。這大概同漢皇室及大臣多楚人有直接關系。漢高祖劉邦就是楚人,他所作的《大風歌》等就是楚聲,他的寵姬戚夫人會楚舞,他親自為她唱楚歌。西漢前期幾個皇帝都曾"征天下能為楚辭者"。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屈原作品受到重視,另一方面通曉楚辭的人也受到寵幸,如《史記·酷吏列傳》載朱買臣"以楚辭與(庄)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此外不少人活躍在朝廷和諸侯王國內,以楚辭體從事創作。今存王逸《楚辭章句》中,還保存了西漢人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庄忌、王褒、劉向等人的作品。他們雖然大多隻是從形式上模擬屈原的作品。有的甚至"如無所疾痛而強為呻吟者"(朱熹《楚辭辯證》),但由此可以窺知當時楚辭受重視的程度。 楚辭的特徵,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概括說:"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見《宋文鑒》卷九十二)。這一說法是正確的。除此而外,《楚辭》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風俗習尚以及所使用的藝術手段、濃郁的抒情風格,無不帶有鮮明的楚文化色彩。這是楚辭的基本特徵。它們是與中原文化交相輝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楚辭約於西漢前期已成為屈、宋等人作品的總稱。《史記》、《漢書》在記述西漢事時,或者以《春秋》與"楚辭"對舉,或者把"六藝"與"楚辭"並列,都表明此點。西漢末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劉向領校中秘書,整理屈、宋諸作品,始編定《楚辭》。雖然東漢末鄭玄、晉代郭璞等在注釋其他典籍場合,引述屈原作品有時還以"離騷"來代稱楚辭,但作為總集名稱的《楚辭》,已流傳於世。至於《楚辭》這一總集的篇目、卷數,王逸《楚辭章句敘》里曾提到:"逮至劉向典校經書,分為十六卷。"《四庫全書總目》則說:"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宋玉《九辯》、《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劉向所作《九嘆》,共為《楚辭》16卷,是為總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17卷,而各為之注。"劉向編定的《楚辭》16卷久已亡佚。只有王逸的17卷本《楚辭章句》流傳至今,可以略見《楚辭》原本的大概。 第一個為楚辭作品作傳的,是漢武帝時的淮南王劉安。他在建元二年(公元前 139)受武帝之命作《離騷傳》,此書失傳已久,只在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離騷序》里還有片斷徵引。自劉安以後,為楚辭作注的人漸多。如班固、賈逵、馬融等,但這些注都沒有流傳下來。 安帝元初初年,王逸作《楚辭章句》。這就是現存最古的《楚辭》注本。以後,歷代學者又對《楚辭》作了大量研究,產生了許多專著。 《楚辭》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詩》、《騷》並稱,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特別是《楚辭》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濃郁的情感、豐富的想像、瑰麗的文辭,體現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它的比興寄託手法,不僅運用在遣詞造句上,且能開拓到篇章構思方面,為後人提供了創作的楷模。而它對其後的賦體、駢文、五七言詩的形成,又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誠如劉勰所說:"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湯炳正)
C. 楚辭的文化意義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並成為繼《詩經》以後,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
D. 簡要說說《楚辭》產生的文化背景
劉向的《楚辭》是「楚辭」的結集,這一點並無異議;「楚辭」作為戰國時期在楚地出現的一種新型詩體,也是公認的;則楚辭自然是先於《楚辭》存在。最早出現楚辭的記載,是《史記》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始長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讀春秋。庄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用事」。[38] 這是楚辭最早見諸文獻的記載。大意約為朱買臣由於喜歡讀《春秋》、言楚辭,獲得漢武帝的召見並得以升遷。
「天問」書影
1977年發掘的安徽阜陽漢代汝陰侯夏侯灶墓遺址中,發現過兩片《楚辭》殘簡,一為《離騷》,一為《涉江》,墓主在世時間距屈原之死約百餘年,這是有實物證據的最早《楚辭》文本。(註:湯炳正曾據此實物,更加有力的批駁胡適等「屈原是傳說」論,並形成確鑿定案)。屈原之後的「楚辭」情況,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39] ,班固《離騷》贊序稱:「屈死之後,秦果滅楚,其辭為眾賢所悲悼,故傳於世。」[23] 兩則記載同樣說明,秦滅六國,火焚書,但「楚辭」終究還是流傳下來。[6]
搜集
漢初,開始有了楚辭的搜集,《漢書·地理志》載:「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後有宋玉、唐勒之屬,慕而述之,皆顯名。漢興,高祖王兄子濞於吳,招致天下娛遊子弟枚乘、鄒陽、嚴夫子之徒,興於文景之際。而淮南王安亦都壽春,招客著書。而吳有嚴助、朱買臣,貴顯漢朝,文辭並發,故世傳《楚辭》。」[40] 大意簡述了「楚辭」的由來;顯示出高層對「楚辭」的推崇,甚至嚴助(註:即庄助,避漢明帝諱,其子庄忌,一說為《楚辭》「哀時命」作者)、朱買臣因之「顯貴於朝」;更重要的是,文字透露出了當時「楚辭」的兩個搜集群體:其一是吳王劉濞及其招納的「娛遊子弟」;其二是淮南王劉安及門下士人。據《漢書》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安入朝,獻所作《內篇》,新出,上愛秘之。使為《離騷傳》,旦受詔,日食時上。」[41] 淮南王劉安甚至還受命創作《離騷傳》。但《離騷傳》的內容,除了班固《離騷敘》所引幾句,余皆失傳,不知其詳。
在這樣的背景下,漢成帝使光祿大夫劉向校中秘書劉向搜尋輯錄天下遺書,《漢書》卷十·成帝紀第十:「(三年)秋八月。光祿大夫劉向校中秘書。謁者陳農使,使求遺書於天下。」[42] 大意是,劉向在公元前26年(河平三年)的秋天,開始奉命搜尋天下遺書。這自然也包括搜集「楚辭」作品。
輯錄
《漢書·地理志》所透露出來的漢初兩個群體劉濞、劉安因「謀亂」,次第滅亡,時間遠早於劉向的領銜集書。劉向集書性質屬於最高權力的官方徵集,應該有來自前兩者所收集保留的若干「楚辭」作品。但一共搜集到的具體數量及內容則無考。劉向《楚辭》的具體結集時間,也未有明確記載,有些研究者希冀考據出具體輯錄成書時間,但普遍未獲認可。
按劉向受命搜書時間公元前26年,劉向去世時間為公元前6年[35] 。則可以推出最早輯錄「楚辭」的劉向《楚辭》,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這20年之間——這是較為穩妥的說法。這期間,劉向將宮中堆積如山的圖籍典冊以及各地獻上的遺書分別校讎繕寫。每一部書整理完畢,劉向便寫出《敘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楚辭」的整理、結集工作也就在這期間得以完成。[6] [29]
由於劉向《楚辭》早佚,並未能確知其篇章卷數,從被認為是保存較完好的《楚辭章句》及通行版本看,應是16卷16篇,據王逸在《楚辭章句·敘》中說,其中有屈原作品25篇(註:《楚辭章句》正文在《大招》處又注「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如加上則26篇[36] ),「後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慮,纘述其詞。逮至劉向,典校經書,分為十六卷」。即是說,劉向《楚辭》一開始只有十六篇。[6] [29] [35] 現通行本的17篇,是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補增了自己的作品《九思》。[5]
E. 楚辭的文化淵源
楚辭淵源:詩經、楚地
F. 楚辭產生的文化背景
楚辭是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發展起來的,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由於地理、語言環境的差異,楚國一帶自古就有它獨特的地方音樂,古稱南風、南音;也有它獨特的土風歌謠,如《說苑》中記載的《楚人歌》、《越人歌》、《滄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國有悠久的歷史,楚地巫風盛行,楚人以歌舞娛神,使神話大量保存,詩歌音樂迅速發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滿了原始的宗教氣氛。所有這些影響使得楚辭具有楚國特有的音調音韻,同時具有深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說,楚辭的產生是和楚國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傳統的熏陶分不開的。 同時,楚辭又是南方楚國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春秋戰國以後,一向被稱為荊蠻的楚國日益強大。它在問鼎中原、爭霸諸侯的過程中與北方各國頻繁接觸,促進了南北文化的廣泛交流,楚國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正是這種南北文化的匯合,孕育了屈原這樣偉大的詩人和《楚辭》這樣異彩紛呈的偉大詩篇。 《楚辭》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現,打破了《詩經》以後兩三個世紀的沉寂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後人也因此將《詩經》與《楚辭》並稱為風、騷。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風、騷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的兩大流派。 今存最早的《楚辭》注本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四庫全書總目》說:「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而各為之注。」但劉向編定的《楚辭》16卷原本已佚。《楚辭章句》即以劉向《楚辭》為底本,它除了對楚辭做了較完整的訓釋之外,還提供了有關原本的情況。在《楚辭章句》的基礎上,南宋洪興祖又作了《楚辭補注》。此後,南宋朱熹著有《楚辭集注》,清初王夫之撰有《楚辭通釋》,清代蔣驥有《山帶閣注楚辭》,等等。他們根據己見,作了許多輯集、考訂和注釋、評論工作。
G. 楚辭跟中國古代什麼文化有關
《楚辭》,是一部收錄中國戰國時期楚地詩歌的詩集,是僅次於《詩經》的中國歷史上第二部詩歌作品集,與《詩經》一樣成為之後兩千多年內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源頭.
楚辭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開啟了中國詩史上的第二個春天.楚辭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據需要而任意擴充,這樣的特點,容納而且催生了更精彩細膩的藝術技巧,諸如比喻、象徵、托物起興等表達手法,都得到更大的發展.形式上的活潑多樣使楚辭更適宜於抒寫復雜的社會生活和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
楚國踞南,蠻夷之國;文化來源,與周同受殷商影響.楚莊王時,楚國勢力急張,以北進取;南北文化,水乳交融,中原高度的思想文化大大地為楚國吸收.到了戰國時代,南北文化之匯更顯,《詩經》移植於南方足可證.當時楚國君臣上下,說起話來,詩經朗朗;此等移植,開始之時,多用於外交辭令,後來滲入楚文學,感染文人的思想.關於楚辭的特徵,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概括說:「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見《宋文鑒》卷九十二)
《楚辭》作品或者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成為「楚辭體」或「騷體」.「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後人或謂之騷」[2],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為「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為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後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H. 詩經是中原什麼文化的代表,楚辭是南方什麼文化的代表
詩經是中原文化(現實主義)的代表,楚辭是南方楚文化(浪漫主義)的代表
《詩經》《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故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並稱。「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楚人屈原 、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註:即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I. 楚辭的風格是什麼
楚辭代表戰國時代南方文學的代表(戰國時代南方楚國的詩歌)。產生時期作者漢代 劉向編輯楚國 屈原的離騷諸賦與宋玉(戰國時代楚國)、枚乘、賈誼(漢)等人的賦作成書(為文士所作)。形式句法較長,多「六、七言」參差,多以「兮、些、只」等虛字延長語氣,便於詠嘆,其用韻而長篇鋪敘,開「漢賦」先河。內容風格描寫個人情志與幻想,文字鋪張華美,富浪漫神秘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