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進入傳統文化考試

如何進入傳統文化考試

發布時間:2022-08-08 20:18:00

傳統文化進入校園有什麼好方法嗎

傳統文化進入校園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找一些優異的傳統文化內涵和古代詩篇,之後加入到中小學生的平時課內閱讀或者是課外閱讀中,這樣其實對於中小學來說也是達到了一定的要求。而且這樣一方面中小學生可以在年幼的時候就得到了思想上正確的指導,另一方面,傳統文化也可以在新鮮血液中進行傳承,所以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對於文化傳承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傳統文化進校園有著很多的方式方法,我們需要在嘗試中不斷去找到最適合傳承文化的一種方法。而且我們要在過程中堅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根本方法,這樣才會使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更大,才能推動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也最終成就中國夢。所以為了打造這個目標,需要我們全中國人民共同去努力。

② 如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學習和體驗一種以社會導向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對社會價值、家庭觀念的遵從和尊重,以及在這種前提下對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開發與實踐,所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誦讀經典,聆聽經典,傳統文化經典是文字和音韻的結合,長期進行誦讀有助於讓自己的精氣神得到振奮和提升,如《詩經》、《樂府》;

2、養氣正心,矯健身心,傳統文化包括以養氣為主導的帶有身心協調的體育術,比如導引術、入眠術、吐納術;

3、親善友朋,敬愛師長

③ 中考,高考怎麼考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考、高考的熱門考點,那麼,試題會以怎樣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點內容又會是哪些?
選擇的是近年來中考相關試題,從中可以發現中考傳統文化試題有以下規律:
與高考相比,中考命題形式更為靈活,既有客觀選擇題,又有主觀運用題;
涉及的內容相對簡單,多與教材中的文言文相關,或者是基本的文化常識;
考查重點內容:古人姓名字型大小、古代紀時方法、科舉與官職、禮儀制度、文學常識等;與高考不同的是,中考因為是地方命題,常常會考查與本地域相關的文化常識;

考查形式:以文言文閱讀材料為基礎,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重點關註:從考試的文本中來,但大部分與教材設計的文言文內容相關,即使有個別新詞,只要具備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識,就可以解答。平時學習中要高度關注教材文言文註解的內容
考查內容:古人姓名字型大小、古代紀時方法、科舉與官職、禮儀制度、國學經典知識、典故知識、文學常識等。

④ 傳統文化怎麼學習

學習傳統文化,不僅要從書上入手,還得要實踐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徹。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首先必須得有一顆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喜歡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古人曾說過,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傳統文化沒有興趣,那麼學習它就如同嚼蠟,食不知味,更別提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獨特的美,願意把它記在腦海里,並且加以研究了。

當然,傳統文化中自然也有許多令人唏噓的一面。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繼承與發展,主要是與現在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鮮少有人會耐著性子將傳統文化一一呈現給世人,如果喜歡這傳統文化,大可發揮你的耐心,多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的魅力。當然,也有許多匠人不願將傳統文化貢獻出去,認為是祖上秘寶,對此我們也要多加尊重,不應該道德綁架,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留存。

⑤ 哪裡可以考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

報考時間:隨時接受報考 考試時間:每年5月、11月 培訓時間:每月中旬培訓一天、外省的根據情況定,一共培訓六個月。 培訓內容:1、蒙學與兒童教育 2、古文詩詞 3、民族音樂 4、書畫金石 5、易數堪輿 6、戲曲 7、傳統職業技能 8、傳統武術 9、中醫養生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弟子規、常禮舉要、書法貼、八股文要等 考試程序:筆試(鋼筆答題、策論;毛筆詩詞或條幅)面試(由學術考試委員會成員面試)資格審核及培訓合格後通過率百分之八十五。未通過的學員下一屆免費補考。 報考費用:初級1880元、中級2580元、高級3580元、在校學生680元。 頒證時間:考試通過後兩個月內頒發教育部屬傳統文化教師職業資格證書。

⑥ 大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要怎樣考試

知識模塊

有了教學目標和定位,接下來的工作是析分知識模塊。由於本課只有40節時,如果僅把本課當成歷史課或專門史(文學史、藝術史、宗教史)來講,受到課時的限制,很容易將本課講成一門中學歷史課或某幾門專門史的膚淺的大「雜燴」,不僅不能達到教學教育的目的,學生也因為不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只是在重溫中學課程或其他課程知識而抱怨。本課程建設之初,我們就走過這樣的彎路。

經過二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經過反反復復的修改,我們將本課定位為:高度概括中國文化的特徵,通過分析中國人解決和思考問題的習慣(思維方式),將中國文化各組成要素(文學、藝術、兵法、宗教、藝術,甚至政治等等)的基本特徵引出來,既讓學生掌握中國文化各組成要素的特徵,又讓學生學到自己去分析各種文化現象的方法。我們也考慮過:利用哲學高度概括的手法,學生尤其是港澳台僑生是否適應,是否能夠理解,是否有興趣?為此,我們在講課時盡量深入淺出,以情動情。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與學生的互動,我們注意到,高度概括中國文化特徵的方法,普遍受到學生歡迎,甚至受到學生的高度評價,有學生這樣評價本課:「《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從一種對學生來說前所未見的角度來教授,即以中國傳統思維做主線,穿插歷史、哲學、宗教、社會、軍事、管理、藝術等方面的內容,再以專章講授中國人傳統思維方法和東西方思維方法對比,對我以前所學的中國方面知識有了一個「串連」作用。打個比方,以前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水墨畫愛『留白』,現在我知道是因為借「留白」來帶出聯想的意境,而這里所謂的意境,就是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觀念衍生出來的……諸如此類的例子一言難盡。」另一位學生說:「說《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就是現代本科教育中的先驅者實在不為過, 通過《中國傳統文化概論》重新認識我國文化精粹, 並同時應用於生活上每個細節, 這才是智慧的體現, 才是真正復興我國文化之路!總的來說,我認為中國的教育,普遍就是缺乏像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教授,特別是對思維方式的傳授。」(請見教學評估中的「學生意見」)。

可見,即使是港澳台僑生,他們對掌握方法還是充滿興趣和熱情的。依據這樣理念和學生調查,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們將本課分為六個知識模塊:

⑦ 怎樣參加全國書法等級考試

參加全國書法等級考試的具體步驟如下:

1、登錄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中心。初次報考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的不能超過6級,6級以上逐級報考。

2、下載申請表,填寫或列印等級評定申請表,填寫清晰、准確,每人一份。

3、報到考試中心,報名後不能按規定時間參加考試的,免予退費。

4、沒有考試許可證或者考試許可證與本人身份不符的,不得進入考場。

5、參加考試,考生必須在考試許可證載明的時間、地點參加考試,自覺遵守考試紀律。

6、考試時間:每年兩次(六月和十二月)。報名時間:提前兩個月。

(7)如何進入傳統文化考試擴展閱讀:

全國書法等級考試的具體介紹:

1、全國書法水平考試分為:初級(123級);中級(4567級);高級(890級)。

2、中國書畫水平考試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的面向中國書畫學習者的技能培訓和評價體系。

3、舉辦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的目的是學習和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書畫藝術,通過科學規范的培訓和評價,弘揚先進的學習理念,逐步達到對書畫藝術的初步認識和認識,提高學習者的技能和審美水平。

⑧ 中華文化一般是怎麼考考些什麼

閉卷,與 文化,歷史,風俗。有關

復習重點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10分)
1.魏晉南北朝佛家教義的流行前期為主的是( )
A.般若學 B.涅盤學
C.禪宗 D.密宗
2.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礎是( )
A.血緣 B.地緣
C.親親 D.同門
3.中國古代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縣制度
C.戶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規模的封建法典為( )
A.《刑書》 B.《法經》
C.《秦律》 D.《湯刑》
5."以物比德"屬於( )
A.整體思維 B.倫理思維
C.辨證思維 D.類比思維
6.佛教的創始人是( )
A.張道陵 B.葛洪
C.釋迦牟尼 D.孔子
7.中國封建倫理規范的最高法則為( )
A.三綱 B.五常
C.五倫 D.十教
8.在現代中國的56個民族中,除漢族外,有代表自己語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個 B.25個
C.26個 D.27個
9.有歷史記載的從事漢字規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黃帝
C.倉頡 D.孔子
10.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領導的正字運動是秦代的( )
A.《說文解字》 B."書同文"
C."文字神賜" D."聖人造字"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有二個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將所有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題乾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對象大體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舉是一種由下向上選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賢良方正文學 E.探花
3.古代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是( )
A.嫡長子繼承製 B.宗族祭祀 C.軍事討伐
D.宗法體系 E.家族血緣
4.下列屬於庶族平民禮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節
D.清明 E.端午
5.古代關於天人關系的觀點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應" C."天人交勝"
D."天人之分" E."重天輕人"
6.中國戲曲的角色分為( )
A.生 B.旦 C.凈
D.末 E.丑
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為( )
A.健舞 B.軟舞 C.字舞
D.花舞 E.馬舞
8.下列觀點中,反映中國古代審美觀念的是( )
A.詩言志 B.尚意追求 C.中和之美
D.尊崇自然 E.樂以教化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6分,共24分) 1.文化現象
2.《神滅論》
3.本草之學
4.中體西用論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展的大勢。
2.簡述傳統儒家倫理學說對法律制度的影響。
3.簡述中國日常生活的文化習慣。
五、論述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1.試述中國古代科舉制的特點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試述中國古代藝術致用精神的內涵及具體表現。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10007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A 2.C 3.A 4.B 5.D
6.C 7.A 8.A 9.C 10.B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1.CDE 2.ABD 3.BC 4.ABCDE 5.ACDE
6.ABCE 7.AB 8.BCD
三、名詞解釋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指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
2.佛教在中國的流行,必然地與中國固有的社會秩序、文化倫理產生矛盾和沖突。南朝時最富有觀念論色彩的是神滅論的爭論。這場爭論以范縝的《神滅論》最著名。范縝本著道家自然主義的哲學觀反駁佛教,主張形盡神滅的理論,具有深遠的影響。
3.我國葯學理論的出現是在西漢時期,當時出現"本草"一詞,將葯學作為醫學的一個分支,所以,中國古代的葯學,又稱"本草"之學。其主要內容為記述各種葯物的名稱、性狀、功能、主治、產地及採集、加工、保存等知識。著名的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4.這是19世紀末以來中國文化發展中具有影響力的思潮。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縮略,是中國近現代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張和基本理論。"中體西用"論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為"本",吸收西方科學技術和具體文化為"用",從而達到復興中華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沖突中力圖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或主導地位,這是它的失誤。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1)北方民族大舉的內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規模南移,其結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3)佛教的廣泛傳播,給固有的中國文化注入了許多新的精神因素。
2.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具體表現為一是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作為立法指導;二是貫穿"德主刑輔"、"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為主,德刑並用是統治者所倡導的統治方法;三是通過引經斷獄、引經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經典法典化。
3.(1)血緣社會的禮俗美德。以血緣家族共同體為基礎,結合地緣關系和社緣關系,形成集體觀念和行為事象,營造親睦祥和的氣氛。
(2)人情社會的公益傳統。如富有同情心和犧牲精神、樂善好施等。
(3)耕讀社會的奮斗精神。由於適應中國農業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水平,在社會各基層中,耕讀成了一種社會理想,也成了一種進己途徑。
五、論述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1.科舉制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業三年(607年)進士科的設置作為科舉制的開始。其特點有:一是士人自由報名應試,應考者不論出身、地位、家業,不必由官員舉薦;二是考試定期舉行;三是嚴格考試 ,錄取與否以考試成績為標准。
影響:(1)科舉制培育與維系了中國傳統文化。科舉制將儒家思想全面推進到社會各層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科舉制強化了讀書尚文的文化傳統,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造就了大批優秀的文化人才。(2)科舉制也制約和局限了中國文化的發展。科舉制耗費了士人幾乎全部的精力,讀書作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標,造成傳統文化畸形發展;科舉制極端維護了專制王權。在專制王權的高壓下,科舉制蛻變為扼殺人才的工具。
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國古代藝術中的不少藝術形式都有著深厚的現實主義傳統,帶有鮮明的服務於現實的致用精神。詩歌、文章、音樂等把道德教化作為重要的審美標准和價值尺度。主要的觀念有:
(1)"詩言志",基本含義是說詩歌是用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種藝術形式。這一命題強調的是詩歌的社會功用,特別在儒家的詩教觀念中,詩歌對社會政治的干預更重於個人情感的表達。如《詩經》。
(2)"文以載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頤提出來的,認為寫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揚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倫理綱常,為封建統治的政治教化服務,強調文章要服務於社會。
(3)樂以教化。中國古代音樂歷史悠久,並且很早就與道德教化聯系在一起。孔子認為,樂和禮一樣,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規范作用,只有加強禮樂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規可依。這種功利主義音樂觀對後世儒家的音樂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進到「文化」,人們常常引用「聖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語出自( )
A.《論語》 B.《易》
C.《荀子》 D.《禮記》

2.在中國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國處於世界最大的歐亞大陸的東部,東臨浩翰的(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個條件是( )
A.人文環境 B.地理環境
C.生活環境 D.自然環境

4.重農主義是為保護小農而打擊工商業的一種國家觀念。我國重農主義觀念起於( )
A.西周 B.東周
C.漢朝 D.明朝

5.中國文化的鼎盛時代是在( )
A.先秦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 D.隋唐兩宋

6.傳說車的發明者是( )
A.黃帝 B.高車部
C.魯班 D.伏羲

7.我國古代著名的法醫專著《洗冤錄》的成書時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中國傳統政治制度中,將郡縣制度推向全國的是( )
A.西周 B.戰國
C.秦朝 D.唐朝

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鄭國子產《刑書》 B.魏國李悝《法經》
C.《秦律》 D.漢《九章律》

10.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中,提出「中庸」這一價值原則的是( )
A.老子 B.莊子
C.墨子 D.孔子

11.中國古代教育的總體目標集中反映在( )
A.《論語》 B.《孟子》
C.《禮記·大學》 D.《荀子·勸學》

12.在現代中國的56個民族中,除漢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語言的文字的少數民族達到( )
A.24個 B.20個
C.16個 D.12個

13.在近代否定漢字的主潮中,明確提出漢字與拼音文字優劣互補主張的學者是( )
A.章炳麟 B.吳稚暉
C.魯迅 D.錢玄同

14.「五四」以後的20年代,主張「儒學復興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賀麟和馮友蘭 B.梁賴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時和杜維明

15.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過很大影響的中國古代制度是( )
A.宗法制 B.監察制度
C.科舉制度 D.法律制度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選項中有二至四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16.中國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現在( )
A.土地的開墾 B.水利的興修
C.運河的開鑿 D.沙漠的治理

17.秦朝統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
A.丞相 B.太尉
C.尚書 D.御史大夫

18.下列選項中,體現魏晉南北朝文化大勢的有( )
A.文化的動盪與混亂
B.民族大融合的「漢化」與「胡化」
C.南方的開發與新的經濟文化區的出現
D.三教鼎立互相激盪

19.在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瑰寶中,孫思邈編寫的醫學著作有( )
A.《針炙甲乙經》 B.《千金要方》
C.《千金翼方》 D.《傷寒雜病論》

20.下列選項中,體現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指導思想這一文化特色的有( )
A.天人合一,觀物比德
B.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指導立法、司法
C.以德為主、德刑並用
D.引經斷獄、引經注律

21.中國傳統禮俗規約的特點有( )
A.等差性 B.調和性
C.規范性 D.唯一性

22.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 )
A.仁愛孝梯 B.謙和禮讓
C.重義輕利 D.真誠有信

23.下列哪些方言屬於現代漢語七大方言之一( )
A.北方話 B.南方話
C.客家話 D.吳語

24.傳統的漢字教學包括( )
A.識字教學 B.寫字教學
C.句子訓練 D.作文訓練

25.下列選項中,與漢語漢字有關的民俗事象有( )
A.對聯 B.字謎
C.預言 D.姓名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廣義文化

27.新石器時代

28.攤丁入畝

29.宗法制

30.語言崇拜

四、判斷改錯題(本大共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判斷下列命題正誤,正確的在其題乾的括弧內打「√」,錯誤的打「╳」,並改正。

31.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是上層文化精華的薈萃。( )

32.夏是我國第一個皇朝,時間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 )

33.科舉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

34.語言文字的文化特徵表現為:語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載體。( )

35.漢字藝術的中和之美就是將各種變化的因素協調於一個圓圈之內,達到穩定而又不失靈活的表觀形態。(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簡述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

37.簡述清朝時期文學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8.簡述我國傳統的市商貿易活動的四種模式。

39.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40.簡述20世紀中國文化三大主要思潮。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論西周分封制實施的特點及其文化意義。

42.論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特徵。

⑨ 國學教師資格證如何考試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報考條件
一)初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三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具有高中及同等學歷者,經國學(傳統文化)教師正規培訓達標准學時數,並取得培訓結業證書。
二)中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二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初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書後,經國學(傳統文化)教師正規培訓達標准學時數,並取得培訓結業證書。
2、大專及以上學歷(在校生需大二及以上年級),經國學(傳統文化)教師正規培訓達標准學時數,並取得培訓結業證書。
二)高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一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中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書後,經國學(傳統文化)教師正規培訓達標准學時數,並取得培訓結業證書。
2、大專及以上學歷(在校生需大二及以上年級),經國學(傳統文化)教師正規培訓達標准學時數,並取得培訓結業證書。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報考等級及認證標准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共分為三個等級:
高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
中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
初級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
初級:150分科目滿90分為合格,100分60分為合格
中級:150分科目滿90分為合格,100分60分為合格
高級:150分科目滿90分為合格,100分60分為合格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
全國統考時間: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份第一個周六;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教學理論(教育學考試大綱);
第二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綜合(中國文化要略);
第三部分:課堂教學:教學實踐+才藝選修;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考試方式
筆試+現場課程教學相結合的考試方式。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為筆試,第三部分採用視頻提前錄制,課堂教學講解的形式。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證考試教材
國學(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認證教材有:《教育學大綱》、《中國文化要略》、《弟子規》、《大學中庸孝經》、《禮記》節選(含學記篇)等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進入傳統文化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