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群體本位思想
群體本位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與核心精神。它以外勢中心和相互支持依靠為核心,認為人是具有群體生存需要、有倫理道德的互動個體,每一個體的命運都與群體息息相關。
群體本位思想建立在家族的血緣群體基礎上,它強調以群體為中心,以群體利益為核心利益,個人只是群體的組成部分,強調個人對家族、社會等群體的責任、義務和貢獻。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十九大報告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應當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❷ 什麼是本位文化
本位文化是指,袒護自己方面的勢力,為自己謀利益如官位,金錢,權利,物資等,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電視劇<<亮劍>>孔團長說李雲龍有本位主義思想就是說每次他搶到好的軍火物資不上交,留給自己團使用!
日本人本位文化就是指他們只顧自己謀利益,不顧全大局!
❸ 什麼是民族文化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生活方式,生活所需,經濟文化,政治文化,軍事文化,藝術文化,哲學文化等,顧名思義,民族文化就是本民族創造的文化發展的文化。
❹ 什麼是本位思想
本位主義,指在處理單位與部門、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只顧自己,而不顧整體利益,對別部、別地、別人漠不關心的思想作風或行為態度和心理狀態。
本位主義意識源遠流長,中外有之,然而此名詞可能在中國近代才流行,俗稱「屁股決定腦袋」,是一個含有貶義色彩的用語。中國共產黨經常使用。它並非如一般的主義那樣指一套有系統的思想,而是泛指一種態度和心理狀態,它通常是指一種放大了的小團體主義或個人主義,與之相對的是集體主義。主要特點是:在處理單位與部門、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只顧自己,不顧大局,對別部、別地、別人漠不關心。本位主義者被認為缺乏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考慮問題時以自我或小團體為中心,無論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的立場上。
❺ 本位主義是什麼意思
本位主義,指在處理單位與部門、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只顧自己,而不顧整體利益,對別部、別地、別人漠不關心的思想作風或行為態度和心理狀態。
【出處】毛澤東《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六)本位主義,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
【解釋】基於宗法家族制的中國封建社會制度及其相應道德觀念。認為東洋民族與西洋民族之根本思想的差異,在於西方「實以鞏固個人利益為本因」,而中國皆「以家族為本位,而個人無權利」。主張「以個人本位主義,易家族本位主義」(《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
(5)民族文化本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本位主義其實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與其相對應的是集體主義(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階級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它的最高標準是一切言論和行動符合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這是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重要內容。其科學含義在於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要服從集體利益。一切行動和言論以集體為重個人為輕。)
所以,本位主義似乎與集體主義是相矛盾的。從道德的觀點上來說,本位主義為自私的一種表現,尤其對於利益方面。通常是會犧牲它人(包括集體)的利益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這種本位主義思想,從古到今也是一直在社會的人群中所充斥著。 其實,本位主義與集體主義取決於人性的兩個面。三字經里有「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認為「人之初,性本惡」。
而善與惡,是共同寄生於人類思想里的兩個對立面。而單純的通過本位主義而一言定論為「惡」顯然有些過於極端。但是,由於做事處於本位主義角度而損害到了它人的利益(工作、家庭、生命......),這個結果便是為惡了。
❻ 什麼叫漢本位
漢本位用儒家思想解釋就是——長幼有序。漢民族是世界歷史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漢民族是當今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漢民族的文化是最為博大深厚的世界優秀文化之一!從歷史的長度與文明的廣度與當今的比重來看,漢民族都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龐大的一個民族,更是中國最大的一個民族。漢民族當然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中國目前由56個民族構成,除漢族之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兄弟,構成中華這個大家庭。既然經過歷史上長期的融合個大家庭, 則需要良好的維護,漢族作為主體民族,需要擔當好作為兄長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團結並友愛兄弟;而少數民族作為弟兄民族,也要輔助好兄長,共同建設好國家。一個家,需要一家之長,以定度家族的興衰發展;一個企業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決策者,以謀斷企業的長久發展;一個國家需要一個主體性民族統一穩定大局,以持續性長遠性的目光長久治理好國家。依儒家所言之「兄良弟悌」,兄長關愛弟弟;而弟弟尊重兄長,建立起這種禮序,是為基本。
❼ 簡述中國本位文化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可大致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易傳》所強調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崇尚和諧統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則,是修養境界。
二、注重人的內在修養,輕視對外在客觀規律的探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緣的家庭倫理本位的價值觀。
❽ 民族文化是什麼意思
民族文化是某一 民族 在長期共同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創造出來的能夠體現本民族特點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總和。 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 民族特點 的文化。 包括 物質文化 和精神文化。 飲食、衣著、住宅、生產工具屬於物質文化的內容; 語言 、 文字 、 文學 、 科學 、 藝術 、 哲學 、 宗教 、 風俗 、節日和傳統等屬於精神文化的內容。 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 如歷史、文學(包括 口頭文學 )、歷法、醫葯、科學技術等,都是用一定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宗教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對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著不同的作用。
❾ 民族文化的地位是什麼突出體現是什麼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他民族的標識。民族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突出表現為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
❿ 什麼叫文化本位
文化本位社會是由深圳獨立學者章星球提出的一個社會發展理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從政治本位社會到經濟本位社會的轉折,歐美已處於發達的經濟本位社會,而中國則處於從政治本位社會向經濟本位社會轉型的階段,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勢則是文化本位社會。 三個社會階段的演進,體現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化上,是從權力至上到財富至上最後到文化至上,文化紐帶將超越財富、地位與權力,成為社會新的核心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