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紙是什麼材料

文化紙是什麼材料

發布時間:2022-08-10 02:01:41

㈠ 書紙是什麼紙它跟銅版紙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采購說印書紙比銅版紙便宜書紙有多少克

銅版紙與書寫紙區別在於:
單銅紙表面光亮、塗布均勻、吸墨快速具有良好之印刷適性,適合精緻之彩色印刷。以精緻印刷為目的,將原紙表面施以塗料加工,並經超級壓光機壓光之一般銅版紙。 雙銅紙分為單面及雙面塗布之銅版紙,依日本紙業分類標准其每面塗布量約10g/m2以上,為目前文化出版、廣告設計、印刷裝訂及工商業界最常使用紙種之一 雙膠紙是指印刷用紙,也叫膠版紙,像我們的書就是用雙膠紙印刷的(但像瑞麗等時尚雜志的用紙表面滑滑的,有塗布有光澤度的叫雙銅紙),一般在60克到120克之間,也有150克的高克重雙膠紙.低於60克的就不叫雙膠而叫書寫紙了,書寫就是比較差的紙種了.
雙膠紙用於中低檔彩色印刷或高檔單色印刷,適用於圖書、期刊、雜志、地圖、地圖、海報、產品說明書等印刷,高級簿本/記事本/筆記本、信封、辦公/公文用紙等;書寫紙屬於中低檔的文化紙,適用於表格、練習簿、賬簿、記錄本等,主要供墨水書寫用,用於單色印刷;重量輕(18-80gsm)價格便宜;兩者從材質比較:雙膠紙選用的漿料和原料一般較好,要能長期保存,印刷適性要好,還可以用於深加工出更有價值的紙品,作為書寫紙就要求簡單了,施膠性好,抗水性良好,吸墨性不高。

㈡ 紙是什麼材料做的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年至200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政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至獻帝時,東萊人左伯又對以往的造紙方法作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紙張質量。他造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世稱"左伯紙",其中尤以五色花箋紙,高級書信紙為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稈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沖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了。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么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唐代寫經的硬黃紙,五代和北宋時的澄心堂紙等,都是屬於熟宣紙一類。嗣後宣紙一直是書寫,繪畫不可缺少的珍品,到明清以後,中國書畫幾乎全用宣紙。 同時,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一步擴大,名紙迭出,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川的滑薄紙。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棧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韌皮纖維作為造紙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還有一種硬白紙,把蠟塗在原紙的正反兩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摩擦,使紙光亮,潤滑,密實,纖維均勻細致,比硬黃紙稍厚,人稱硬白紙。另外政治家填加礦物質粉和加蠟而成的粉蠟紙;在粉蠟紙和色紙基礎上經加工出現金,銀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紙品,稱做金花紙,銀花紙或金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還有 色和花紋極為考究的砑花紙,它是將紙逐幅在刻有字畫的紋版上進行磨壓,使紙面上隱起各種花紋,又稱花簾紙或紋紙,當時四川產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備受文人雅士的歡迎。另外,還出現了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著名的有薛濤箋,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金粟山 經紙,以及各種各樣的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五代制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這種紙長者可五十尺為一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宋代繼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紙傳統,出現了很多質地不同的紙張,紙質一般輕軟,薄韌,上等紙全是江南製造,也稱江東紙。紙的再利用開始於南宋,以廢紙為原料再造新約,人稱還魂紙或熟還魂紙,具有省料,省時,見效快的特點。 元代造紙業凋零,只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到了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清代宣紙製造工藝進一步改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紙。各地造紙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種原料,製造的紙張名目繁多,在紙的加工技術方面,如施膠,加礬,染色,塗蠟,砑光,灑金,印花等工藝,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 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箋,如描金銀圖案粉蠟箋,描金雲龍考蠟箋,五彩描繪砑光蠟箋,印花圖繪染色花箋,三色紙上採用粉彩加蠟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銀畫出各種圖案。箋紙的製作在清代已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 另外,我國從晉代開始朝廷就從鄰國接受貢紙,如南越進貢的側理紙(或稱苔紙),是以海苔為原料,加上味甘,大溫,無毒的側理製成的越南紙。朝鮮進貢的高麗紙,雞林紙為歷代統治者所喜愛。到清代則有朝鮮的麗金箋,金齡箋,鏡花箋,竹青紙,越南的苔箋,日本的雪紙,奉書紙,西方的金邊紙,雲母紙,漏花紙,各色箋紙,回回各色花紙等。 紙張、紙板及加工紙的統稱。是供書寫、記錄、印刷、繪畫或包裝等多種用途的片狀纖維製品。由懸浮在水中的紙漿,在造紙機成形網上沉積成錯綜交織的纖維層,再經壓榨、乾燥之後所製成。 石頭紙用石頭制紙的技術,原理就是將石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研磨成超細微粒後吹塑成紙的。這個技術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但是在全球號召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這一「時尚」的環保概念重新被人們重視。 [編輯本段]技術簡介石頭紙新技術,是以地殼內最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碳酸鈣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種無機物為輔助原料,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學原理和填充改性技術,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可逆性循環利用,具有現代技術特點的新型造紙技術。石頭紙技術,是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新技術。該技術的誕生,既解決了傳統造紙污染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問題,又解決了大量塑料包裝物的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大量石油資源浪費的問題。 [編輯本段]生產及其特性生產過程提取石灰石中的碳酸鈣,然後將礦石磨成高鈣1500-2500目的超細粉,隨後進行第二道工序,將85%改性碳酸鈣添加上15%的添加劑製成母粒,最後通過擠壓吹膜設備製成紙或袋。特性地球衛士石頭紙技術在整個生產過程無需用水,不需要添加強酸、強鹼、漂白粉及眾多有機氯化物,比傳統造紙工藝省去了蒸煮、洗滌、漂白等幾個重要的污染環節,從根本上杜絕了造紙過程中因產生「三廢」而造成的污染問題。同時由於以價格低廉的礦石粉為主要原材料,成本比傳統紙張低20%~30%,價格也低10%~20%。 種類石頭紙產品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可應用於一次性生活消耗用品,比如垃圾袋、購物袋、食品袋、密實袋、餐盒、腳套手套、檯布、雨衣、防塵罩等;也可應用於文化用紙,比如印刷紙、書寫紙、廣告裝潢紙、道林紙、塗布紙、膜造紙、圖畫紙、招貼紙、打字紙、郵封紙、香煙紙、格拉辛紙、新聞紙等;還可應用於建材裝飾,比如裝飾壁紙等;還可應用於工業包裝等領域,比如化肥袋、水泥袋、米面袋、服裝袋、各種手提袋、紙盒紙箱等;還可應用於特殊用紙方面,比如野外作業用紙、水下作業用紙、礦下作業用紙、軍事特殊用紙等。可以說應用領域非常廣泛,而且隨著石頭造紙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升級,應用領域還將更大。石頭紙產品的成本比可替代產品低20%-30%,有著極強的競爭力,市場前景非常看好。由於紙及紙板消費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GDP增速下降,將對紙及紙板消費增長將產生影響,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造紙行業景氣仍將下行,隨著預期中下半年大環境的趨暖將有所改善。文化紙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小、需求相對穩定;銅版紙的壓力來自出口減少、新增產能;白卡景氣受新產能沖擊影響景氣下滑最顯著;新聞紙走出低谷還待時日;箱板紙受經濟波動影響顯著,景氣下行仍將持續。由於紙業需求萎縮、高庫存、運費下降及匯率因素,纖維原料價格9月以後出現回落,木漿價格回落15%,廢紙價格回落60%,預計漿價將在重心下移後趨穩。纖維原料價格下降利於企業降低成本。[1] 《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造紙行業產業政策》、新《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增值稅改革將有利於龍頭企業的發展。展望2010年的中國紙業,將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進一步鞏固紙業大國的地位並更加接近於紙業強國的條件:行業平均經濟效益指標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出口量達到世界出口總量的5%。走向世界,既是中國紙業面向2010年的發展戰略,也將是中國紙業發奮圖強的必然結果。防偽紙已成為紙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紙,如鈔票等。

㈢ 紙按材料分可以怎麼分類

(科力普省心購,晨光旗下辦公用品一站式采購平台,企業采購記得聯系我)
按照用途常規的紙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包裝用紙;2.印刷用紙;3.工業用紙;4.辦公、文化用紙;5.生活用紙;6.特種紙。
1.包裝用紙
白板紙、白卡紙、牛卡紙、牛皮紙、瓦楞紙、箱板紙、茶板紙、羊皮、雞皮紙、卷煙用紙、硅油紙、紙杯(袋)原紙、淋膜紙、玻璃紙、防油、防潮紙、透明紙、鋁箔紙、商標、標簽紙、果袋紙、黑卡紙、色卡紙、雙灰紙、灰板紙;
2.印刷用紙
銅版紙、新聞紙、輕塗紙、輕型紙、雙膠紙、書寫紙、字典紙、書刊紙、道林紙、米黃色道林紙、象牙白道林紙;
3.工業用紙
(主要指還要經過加工製成書寫、包裝等特殊用紙):離型紙、碳素紙、絕緣紙、濾紙、試紙、電容器紙、壓板紙、無塵紙、浸漬紙、砂紙、防銹紙;
4.辦公、文化用紙
描圖、繪圖紙、拷貝紙、藝術紙、復寫紙、傳真紙、列印紙、復印紙、相紙、宣紙、熱敏紙、彩噴紙、菲林紙、硫酸紙;
5.生活用紙
衛生紙、面巾紙、餐巾紙、紙尿褲、衛生巾、濕巾紙;
6.特種紙:如牛油紙、鋼古紙,、裝飾原紙、水紋紙、皮紋紙、金銀卡紙、花紋紙、防偽紙
常用的辦公用紙大致包括:復印紙 ·傳真紙·列印紙 ·收銀紙、相片紙 、標簽紙、彩噴紙、信封、繪圖、白圖紙、描圖/硫酸紙

㈣ 紙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紙的主要原料:木質紙漿原木和再生紙製品。

經備料工段把蘆葦、麥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產化學漿)或木斷(供生產磨木漿),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內加化學葯液,用蒸汽進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紙漿,或把木斷送到磨木機上磨成紙漿,也可經過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紙漿。然後用大量清水對紙漿進行洗滌,並通過篩選和凈化把漿中的粗片、節子、石塊及沙子等除去。

再根據紙種的要求,用漂白劑把紙漿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著利用打漿設備進行打漿。然後在紙漿中加入改善紙張性能的填料、膠料、施膠劑等各種輔料,並再次進行凈化和篩選,最後送上造紙機經過網部濾水、壓榨脫水、烘缸乾燥、壓光卷取,並進行分切復卷或裁切生產出捲筒紙和平板紙。如果生產要生產塗布印刷紙,則需要乾燥中部或生產成捲筒紙後經塗布加工而實現。

㈤ 文化用紙的分類

一、塗布紙-於原紙表面經塗料塗布乾燥後壓光之塗布加工紙,其等級可分為下列幾類:
(1) 超級銅版紙(A0):經二~三次塗布之最高級銅版紙,總塗布量每面在25g/m以上,光澤度達80度以上,紙面極為細致平滑,印紋非常清晰、亮麗,適用於高級畫冊、高單價產品行型錄,重要文件等品質要求極高之印刷品。
(2) 特級銅版紙(A1):(依日本造紙業一般分類標准)每面塗布量約20g/m之高級銅版紙,紙面平滑細致,具優越印刷適性,如高白特級銅版紙,晶鑽特級銅版紙。
(3) 銅版紙(A2):分為單面及雙面塗布之銅版紙,依日本紙業分類標准其每面塗布量約10g/m以上,為目前文化出版、廣告設計、印刷裝訂及工商業界最常使用紙種之一。分為單面和雙面兩種
(4) 輕量塗布紙(A3):依日本紙業分類標准,每面塗布量約7-10g/m之塗布紙,如米色輕塗紙。
(5) 鈍面銅版紙:采粉面塗布壓光之銅版紙,光澤度約在20~40,具有高印刷光澤,如特級雪面銅版紙。
(6) 雪面銅版紙:光澤度在20度以下之粉面塗布壓光銅版紙,紙質細柔、不反光不傷視力。
(7) 微塗紙:經顏料塗布及壓光,改善紙面均勻性及提高平滑度,並提高紙張托墨性,不掉色。
(8) 劃刊紙:直接於紙機上塗布加工之印書用紙,適用於彩色、套色、單色印刷品使用,如米色劃刊紙。
(9) 雜志紙:輕塗布壓光之印書紙類,是目前雜志最常使用的紙種,如高級雜志紙、雪面雜志紙。
二、道林紙-以化學漿抄造而成之印刷書寫用紙,是目前文化出版、印刷裝訂最常用紙種之一,道林紙以其添加染料呈現不同紙色命名如藍白道林紙及米色道林紙等。
三、模造紙-以化學漿及部份機械漿抄造而成之印刷書寫用紙,紙質較道林紙稍差,色澤略黃、軔性佳、拉力強且價格便宜,使用相當普遍。
四、淋膜紙-屬道林紙類,韌性強、表面較粗糙,以增強淋膜之滲入及附著力具有防水及防潮的作用,例如黃色淋膜紙。
五、印書紙-專供印刷書冊之模造紙類,因考慮保眼問題,紙張多帶淺米黃色,特性與一般模造紙大致相同。
六、圖畫紙-紙色微帶乳白、不傷眼力、軔性強、耐擦拭、不起毛、有強吸水及顯色力,石墨不會抹花。
七、證卷紙-強軔耐折可供有價證卷及高級文件、信函之高級書寫用紙。
八、招貼紙-薄磅單光紙,適用於招貼、標語、日歷、十行紙之用紙。
九、打字紙-打字及復寫用之高級薄頁紙張、適合報表、傳票及信紙用。
十、聖經紙-含有大量二氧化鈦填料,紙質輕、不透明度高、專供印製聖經、字典或航空快報用。
十一、郵封紙-文書復寫及郵票包裝用之單面光亮紙,紙質極為強軔,單面具有強烈光澤。
十二、香煙紙-含有大量碳酸鈣填料,使紙張燃燒時因碳酸鈣分解出二氧化碳而具緩沖作用,降低化學反應速率,燃燒緩慢 。
十三、格拉辛紙-經高度打漿後以強壓壓光機處理過之紙張,用在包裝、相簿、集郵冊等隔頁。
十四、新聞紙-主要原料為磨木漿,白度要求在55%GE以上,並需有適當之透油度。

㈥ 雙膠紙和傳統非塗布文化紙是一個概念嗎


雙膠紙是我們日常使用得普通紙的一種,例如復印紙,作業本內頁紙等.通常使用的有60g/80g/100g等。 又稱道林紙,英文是:wood-free printed paper。 雙膠紙是指印刷用紙,也叫膠版紙。是指在造紙過程中把膠料塗敷在紙的兩面以改善其表面物性的紙。一般雙膠紙的定量在60克到120克之間,也有150克的高克重雙膠紙。

大部分文化用紙都是非塗布的,比如書寫紙、膠版紙等,塗布的有無碳復寫紙、熱敏紙等

㈦ 什麼是文化紙,希望講詳細些.

文化用紙包括:銅版紙,書寫紙,雙膠紙,輕塗紙和新聞紙。簡而言之,就是用做文化傳播的紙。比如印刷書刊,報紙,雜志等等。

㈧ 紙是什麼材料做的、

紙是用植物纖維製造的。

紙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列印紙、復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

用植物纖維製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有別於糹氐,糹氐為動物纖維「絲滓」。紙張:紙的總稱。紙以張計,故紙張一般分為:凸版印刷紙、新聞紙、膠版印刷紙、銅版紙、書皮紙、字典紙、拷貝紙、板紙等。

(8)文化紙是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紙的分類有:

一、包裝用紙

白板紙、白卡紙、牛卡紙、牛皮紙、瓦楞紙、箱板紙、茶板紙、羊皮、雞皮紙、卷煙用紙、硅油紙、紙杯(袋)原紙、淋膜紙、玻璃紙、防油、防潮紙、透明紙、鋁箔紙、商標、標簽紙、果袋紙、黑卡紙、色卡紙、雙灰紙、灰板紙;

二、印刷用紙

銅版紙、新聞紙、輕塗紙、輕型紙、雙膠紙、書寫紙、字典紙、書刊紙、道林紙、米黃色道林紙、象牙白道林紙;

三、工業用紙(主要指還要經過加工製成書寫、包裝等特殊用紙)

離型紙、碳素紙、絕緣紙、濾紙、試紙、電容器紙、壓板紙、無塵紙、浸漬紙、砂紙、防銹紙;

四、辦公、文化用紙

描圖、繪圖紙、拷貝紙、藝術紙、復寫紙、傳真紙、列印紙、復印紙、相紙、宣紙、熱敏紙、彩噴紙、菲林紙、硫酸紙;

五、生活用紙

衛生紙、面巾紙、餐巾紙、紙尿褲、衛生巾、濕巾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紙

㈨ 請問文化用紙除了寫字紙,列印紙,復印紙有哪些啊急啊,要交報告,但我知道的不全,謝謝!

文化用紙主要包括:雙膠紙、復印紙(列印紙)、雙銅紙、白卡紙、無碳紙(無碳復寫紙)
富邦紙業提供。

㈩ 宣紙和書畫紙的區別是什麼

一、原料成份的不同

宣紙的原料結構是青檀樹皮和燎草(青檀皮屬長纖維,稻草屬短纖維),這種原料配比已沿襲了近千年,至今也不曾改變。而書畫紙的原料不講究長短纖維的搭配,取的原料有龍須草、構樹皮、竹漿等等。

二、製作工藝的不同

宣紙的製作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原料製作和紙張製作。原料生產的特點在於:生產周期長,檀皮和稻草要用山泉水浸泡,經浸漬、蒸煮、揀選、攤曬等加上日曬雨淋露煉漂白等自然天成之功,利用自然之功剔除原料中的蛋白質、澱粉等有機成分,僅此一項就需8-10個月時間。可以說宣紙的獨特就在於它原料的獨特。

第二階段是紙張的製作工藝。自人類有了植物纖維造紙以來,一直保持著竹簾過濾抄撈法進行撈紙;用火牆烘烤、人工揭貼的烘乾法曬紙,檢驗時逐張逐張目測手檢。在製作超大規格宣紙時,其場面蔚為壯觀。而書畫紙則簡單多了,首先是選料簡單,而後在製造時的時間表短,只有兩三天時間,其中的強化漂白使紙中仍含有大量的有機成分,根本經不起歲月的長期考驗。

三、使用效果的不同

宣紙的外觀很平常,但它具有豐富的內涵。具有潤墨性強、遇濕遇潮不變形、抗蛀性強、保存壽命長等特點;而書畫紙就很難達到這一效果。主要體現在無論是重寫還是輕描,都能顯示清晰的層次,幾筆相交,均留筆痕,筆痕交叉處,濃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畫的意境,產生出作品的立體效果。濃墨烏而鮮艷,淡墨淡而不灰。

不僅如此,宣紙在著墨後,由於自身的青檀皮纖維分布均勻,不含雜質,從而不變形、不起拱、不起翹,具有穩定性。宣紙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料在加工過程中所決定的。原因是原料經過反復的石灰浸漬、蒸煮和長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後,化學反應趨於穩定,容易產生變質和蟲蛀的木質素已盪然無存。

青檀皮的堅韌纖維使得紙張堅固而耐久,現保存完好的歷代書畫藝術珍品、古籍、文獻、印譜,歷經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紙「紙壽千年」的最好驗證。書畫紙由於原料結構和製作差異,潤墨效果遠不如宣紙。多少年來宣紙與書畫紙的區別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如劉海粟、尹壽石、吳作人、李可染等一大批書畫藝術大師。

閱讀全文

與文化紙是什麼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