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成都的黃龍溪有什麼特色
古鎮黃龍溪之不僅山清水秀,沒有大城市的喧囂與嘈雜;更因這里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等,展現出一幅四川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黃龍溪位於成都東南方向行40公里處,黃龍溪東臨府河(錦江),北靠牧馬山,當年鎮上曾有7座廟宇和仁(壽)、彭(山)、華(陽)總府衙門。碼頭上舟揖如林,商旅雲集,一派繁榮景象。 新南門車站旅遊客運中心( 028-85433609 )始發站目的地方式車型票價(元)發車時間回程時間時間旅遊客運中心 黃龍溪 中客 8.00 6:30—17:00 11:25 11:50 13:00 13:30 16:20 16:50 17:00 17:55 全程1個小時 市內可以乘坐6、28、49、55、301路等公交車到達. 黃龍溪美食 : 芝麻糕
芝麻糕是黃龍溪的一種民間小糕點。據縣志記載,古時曾作為地方名點進獻宮廷,而今也是黃龍溪現存唯一的小有名氣並批量生產的特色產品,有豐富深遠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口感香甜,細膩綿軟、老少皆宜,作為黃龍溪名牌產品曾榮獲過多次獎項。
黃辣丁
黃辣丁是取自錦江、鹿溪河中的野生河鮮,肉質細膩,無腥味。有兩種吃法,一是以黃龍溪當地產的山椒、紅辣椒提味,佐以香菜,湯色紅亮、麻辣鮮香。二是用豬油、水、鹽煮,不用太多作料,保持原汁原味,一直煮到白湯為止,起鍋時加入蔥花,湯美魚鮮,口味清淡。
土製豆豉
這種豆豉的包裝幾乎具有觀賞性,絕大多數是家庭手工製作:黃豆蒸熟加進鹽等調味品,用干竹葉包好一定分量後用麻繩扎口,12隻紮成一捆,然後掛在灶台上方讓煙熏烤一定時日,再掛到室外曬干即成。蒸排骨或鰱魚時,與蒜一起擂爛,拌進肉或魚蒸或煮,食之其味無窮。
焦皮肘子
黃龍溪的特色菜,亦稱東坡肘子,色澤紅亮,口味甜鮮,米巴而不爛、肥而不膩,是孝敬老人、養育幼兒、女士美容的佳品。
石磨豆花
又稱珍珠豆花,因其色澤白潤、口感細膩而出名。具有益氣、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
粉蒸肉
黃龍溪粉蒸肉的特點是色澤紅亮、咸鮮微辣、軟糯適口。
油穌仔魚、仔蝦
它是用該地江河野生的一種永遠長不大的小魚、小蝦(俗名麻桿子、蝦咪)油穌而成,麻、辣、香、穌、脆,是佐酒的好料。 </LI>
『貳』 蒼山十八溪有何特色
從北向南分別為分:霞移溪,萬花溪,陽溪,茫涌溪,錦溪,靈泉溪,白石溪,雙鴛溪,隱仙溪,梅溪,桃溪,中溪,綠玉溪,龍溪,清碧溪,莫殘溪,葶蓂míng溪,陽南溪。蒼山洱海保護區作為大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所在地,在國內外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知名度;蒼山十八溪是大理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蒼山保護區和洱海保護區的天然紐帶。綜合旅遊、美觀、長久等因素,充分發揮宣傳指示碑的指示、警示、宣傳作用,大理鎮水利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卡口站的作用是,用來監測梅溪水土流失量,獲取相關數據,以便更好掌握梅溪水土流失動向大理州環保局利用國家自然保護區專項經費與大理市洱海保護管理局共同在蒼山十八溪與大麗公路交界處,無明顯地物容易混淆地段安裝風景石宣傳指示碑。宣傳指示牌採用風景石碑(長4米×寬2.2米×厚0.6米),上面刻十八溪溪名、洱海全景圖及十八溪簡介。標識的建立為遊客認識了解蒼山十八溪提供了很好的宣傳平台。梅溪,蒼山十八溪由北往南第十溪,在大理鎮北部,發源於應樂蜂與小岑峰之間。因該溪旁梅樹較多,故名梅溪。全長10公里(從山腳至入海口長5.518公里,寬約8米,流域面積15平方公里)。流經綠桃,小岑,上雞邑,下雞邑等村,注入洱海。
『叄』 沙溪有哪些民族文化
沙溪鎮的風味特產:沙溪湯包、蟹殼黃等小吃,鮮美可口。燈籠和蟋蟀是沙溪歷史上的特色產品。古鎮景色秀麗,古樸典雅,街長三里,庭園深深,雕花廳、樂蔭園、橄欖島、吳曉邦故居等人文景觀風格迥異。別致的臨水建築,古宅密集的老街和古樸雄渾的石橋,是沙溪現存文化遺存的三大特色。
『肆』 給我一段黃龍溪的歷史。
黃龍溪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戰國時期,黃龍溪就是扼守成都的水陸要沖和軍事重鎮。古蜀王開明十二世曾在此地與秦軍激戰,兵敗身亡。
三國蜀漢時期,諸葛亮在此操練兵馬,演習陣法。野史記載中黃龍溪「時常戰鼓齊鳴,喊聲震天,金戈鐵馬,戰船、水寨綿延百里,雲霧飄渺,飛沙走石。」
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河東岸的回水境內,明末清初毀於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後有賀、喬、唐三姓人家遷到現址建場,逐步發展成今天的規模。
憑借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黃龍溪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中國環境優美小城鎮」、「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AAAA國家級旅遊景區」,2005年被列入成都市旅遊發展重點鎮,2011年憑借悠久的水文化成功入選「成都新十景」,並排名第三位。
(4)熬溪有什麼特色文化擴展閱讀:
黃龍溪古鎮內現有保存完好民居七十六座,大院三座;有金華庵、三縣衙門和古戲台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火龍、府河船工號子、漂河燈、打更等民間風俗文化。古色、古香、古風、古韻構成了黃龍溪古鎮的旅遊特色。
鎮內尚保存有傳統建築面積共 3.12 萬平方米,其中極具保護價值,特徵鮮明,結構良好的清代穿逗式木結構傳統建築 1.37 萬平方米。
一湖(上河衢田園水村)、兩河(府河、鹿溪河)、六寺(鎮江寺、潮音寺、古龍寺、大佛寺、觀音寺、金華庵)、七街(復興街、新街、正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九巷(煙市巷、擔水巷、扁擔巷、水巷子、艄公巷、蓑衣巷、雞腳巷、打更巷、龍爪巷)組成了充滿魅力的黃龍溪;
古街、古巷、古樹、古廟、古堤堰、古民居、古碼頭、古戰場、古岩墓和古衙門構成了充滿旅遊特色的黃龍溪。
『伍』 黃龍溪有什麼特色呢
你指哪個方面呢?黃龍溪是有2100年的水鄉古鎮了,文化底蘊之深厚,好吃好耍的也多,可以去街邊掏耳朵,吃各種特色小吃,逛下飾品服裝店,逛古廟和雜七雜八的小巷子,到江邊看風景,累了還可以去錦綉梨園喝川茶吃川菜看川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