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臨沂旅遊景點排名前十,哪些比較值得去
說起山東臨沂這座城市,可能很多網友都覺得有一些陌生,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很久以前臨沂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名字叫做「琅琊」。臨沂這座城市的歷史非常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適合遊客們旅遊的景點也是非常多的,那麼具體都有哪些地方比較好玩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沂蒙山旅遊風景區劃分的三個小風景區,收費標准都是不一樣的,不過只要花費150元便可以買到一張通票。這些風景區之中有一些景點一定不要錯過,比如說江北罕見的三疊式瀑布,中國瀑布,還有道教的主要道觀雨王廟,始建於北宋的萬壽宮等。這些景點都蘊含了各自的風俗文化,當然除了這些文化景點之外,這里的自然景點也是非常美麗的。總的來說,來臨沂這座城市旅遊,每一處景點都很好玩,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樣看待的呢?
Ⅱ 臨沂的主要景點有哪些
1.雪山彩虹谷
雪山彩虹谷景區位於沂水縣城東2.5公里,總面積350公頃。雪山彩虹谷景區主要有雪蓮湖、彩虹谷、情人谷、歡樂谷、迷彩谷、摸魚池、滑草等主要景點,景區有以「晴天幽谷見彩虹」而著稱的彩虹谷,蒙蒙細雨中,可感受屬於北方人的江南風情;浪漫溫馨的情人谷,讓對對情侶在撲鼻的幽徑上盡享愛的芬芳;驚險刺激的歡樂谷,以特色彩虹主題文化為核心,給每一個人無法忘記的震撼;重現硝煙戰火的野戰谷,感受烽火歲月,重走紅色之旅,體驗和平珍貴;「飛躍彩虹」滑草項目,幾秒內從長長的滑道飛馳而下,整個身體彷彿從彩虹中穿過;精彩紛呈的紅嫂劇場演出,還原了當年炮火連天歲月中感人肺腑的故事場景;趣味十足的彩虹漂流,在潺潺的流水中感受速度的樂趣、回歸童真的摸魚池、兒童游戲區及彩虹谷滑雪場等體驗項目,是一處集觀光、休閑、度假、娛樂、參與、表演於一體的高檔旅遊區,立志打造中國浪漫彩虹愛情文化聖地。
2.天然地下畫廊
沂水天然地下畫廊旅遊風景區位於沂蒙生態第一鄉、「紅嫂故里」--山東省沂水縣院東頭鄉留虎峪。景區由三部分組成:包括百萬年繪就的「天然地下畫廊」;按三星級標准規劃建設的度假村--「怡然居」;有「沂蒙第一生態谷」之稱的生態山林。是一處集地下奇觀、休閑娛樂、會議、餐飲、居住、商務、科普、健身等為一體的休閑游樂中心。
3.蒙陰蒙山景區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搜索素稱「亞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94年12月被原國家林業部批准設立,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4.天上王城景區
天上王城景區位於沂蒙山腹地的沂水縣城西北40公里處,地處臨沂、淄博以及沂水、沂源、蒙陰兩市三縣交匯點,景區主體分布在紀王崮上。紀王崮海拔577.2米,頂部闊大,面積約4平方公里,南北長數公里,是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過的崮,因此被譽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5.平邑蒙山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橫跨平邑、費縣、蒙陰、沂南四縣,其中平邑蒙山約佔60%的面積及80%的山峰和景點,為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蒙山風景名勝區的主園區。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位於平邑蒙山風景旅遊區內,為山東第二高峰、沂蒙山區最高峰。
6.竹泉村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以竹泉古村為依託,由青島龍騰集團投資1.56億元,由山東省旅遊設計研究院勘察設計。一期規劃控制面積1000畝,設計開發面積800畝。竹泉村旅遊度假區包括竹泉村景區、溶洞景區、香山湖景區和原始森林景區等。是一處以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集觀光、休閑、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目前一期工程竹泉村景區已竣工完成並開門納客。它的打造構架起了一處古村落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民俗體驗等各種相關產品的互連體系。是山東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古村落度假區。
7.蒙陰地下銀河
蒙陰地下銀河旅遊景區位於山東蒙陰縣城西北8公里處的完庄村。南接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蒙山,東鄰紅色旅遊聖地--英雄孟良崮!旁傍天月湖,隱於長山之下,景區佔地4000餘畝,是集游山、玩水、野營、寫生、訪古、溶洞探密與一體的娛樂休閑旅遊勝地。
Ⅲ 臨沂有哪些傳統的民間藝術
魯綉、麵塑、濰坊風箏、民間草編、山東剪紙。
臨沂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節」、六月六過半年、辭灶、初一大拜年、正月十五賞燈等風俗傳統。
節慶活動
臨沂是首批中國書法名城,2003年臨沂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羲之故居實施了二期修復工程,並以此為契機舉辦了書聖文化節,向世界推出了「書聖故里」的品牌,被評為「中國節慶50強」,自此書聖文化節每年9月舉辦。
臨沂是「智聖」諸葛亮故里,沂南古稱陽都,諸葛亮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為了紀念諸葛亮,臨沂開設了「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每年5月舉辦。
Ⅳ 臨沂紅色景區哪個文化最深
在中國有四大紅色革命根據地,臨沂的沂蒙山根據地便是其中一個。
革命老區夏令營,是國防教育基地,愛國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區。
Ⅳ 臨沂非遺文化有哪些
一、平邑燈謎
燈謎,又叫文虎、燈虎等。猜燈謎,又稱打燈、商燈等,在平邑一帶俗稱「猜謎兒」。好的燈謎作品,集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
Ⅵ 臨沂景點大全排行榜是怎樣的
臨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位於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和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疊加區域,是魯東南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臨沂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臨沂有臨沂商城、沂蒙山、岱崮、王羲之故居、竹泉村、天上王城、湯頭溫泉等景點,有曾子、荀子、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蕭道成等歷史名人 。
1.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共分為十個功能區:農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區、現代農業示範區、花卉苗木展示區、現代種苗培育推廣區、農耕採摘體驗區、水產養殖示範區、微滴灌溉示範區、民風民俗體驗區、休閑養生度假區、商貿服務區等十個功能區。現已完成了農展館、農展廣場、遊客中心、現代農業展示區、有機蔬菜推廣和採摘體驗區等項目建設,知青文化園、鬱金香博覽園、蘭花苑等項目正有序推進,景區旅遊元素正逐步豐富完善。
Ⅶ 求臨沂景點大全排名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臨沂是一個古城,這里景色宜人,還有很多著名的風景名勝,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個臨沂的特色景點:
第五個特色景點是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蒙山天蒙景區主要在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境內,其東西跨度達到了50餘公里,南北跨度達到了20餘公里,在旅遊區內,有名的山峰就超過百餘座。
總而言之,臨沂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有很多特色景點,到臨沂旅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Ⅷ 臨沂什麼地方景點最好
蘭山
王羲之故居: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中段北側),為王羲之幼年居住處。正門上匾額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於琅琊臨沂,並在此度過他的幼年時期。據《臨沂縣志·古跡》載「王右軍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位於臨沂市政府院內,1982年建立。《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解決了千百年來關於兩部書有無和真偽的歷史疑案,成為新中國建國以來考古十大發現之一;《歷譜》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歷譜。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市區東南部。東瀕沂河,風景秀麗。陵園於1949年2月由中共華東中央局揭底,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後經陸續增建,現有塔、堂、亭、館、墓、坊等15處。
羅庄
寶泉寺: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羅庄區羅庄街道辦事處朱陳村西、羅庄區段206國道西,佔地6.7萬平方米。 寶泉寺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經考古鑒定屬古代文化遺址,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續修臨沂縣志》記載:「寺建於宋代,松柏森郁,東西怪石嶙峋,爭為奇狀者約里許……」
盛能游樂園:總規劃面積2000畝,總投資2億元。園區現已形成以兒童樂園、水上樂園、百鳥園、動物園、採摘園、生態園、人工林場、牧場等為主,以鴕鳥、梅花鹿、奶牛生態養殖、珍稀花卉苗圃種植為輔的多層次大規模的綜合性游樂場所。
河東
湯頭溫泉:位於河東區北部的湯頭街道,其發現和利用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最早的四大天然甲級溫泉之一。與「三孔」、泰山、半島海岸線並稱為全國四大「國家號」資源。《沂州府志》詩贊「野館空餘芳草地,春風依舊見遺蹤」,將「野館湯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湯頭溫泉亦於1862年被載入英國《大不列顛網路全書》。
蒼山
大宗山朗公寺:九峰環擁,為琅琊四大古寺之首,大宗山朗公寺旅遊景區位於大仲村鎮東2公里處,主峰海拔257米,南北走向。朗公寺建寺歷史悠久,始建於東晉,元朝鼎盛時期佔地數百畝,殿閣20餘處,禪房300餘間,僧侶500餘人,曾為古琅琊四大寺院之首,當時與長清靈岩寺和杭州靈隱寺相齊名。
莒南
山東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AAAA級):八路軍115師司令部和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政府誕生地,位於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總面積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劉少奇、羅榮桓、朱瑞、陳光、黎玉、肖華、陳仕榘、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長期在莒南生活、戰斗過。莒南一度成為山東省黨政軍指揮中心,被譽為「小延安」。
沂水
沂水地下大峽谷(AAAA級):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西南八公里處的龍崗山下,全長六千一百米,該洞形成於二十萬年前,由巨大的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是我國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是江北第一長洞,被譽為「中國地下河漂流第一洞」。內有「一河、五關、六瀑、九泉、九宮、十二峽」等景點一百餘處,氣勢磅礴,奇特壯觀,幽深莫測,氣象萬千。
沂水天然地下畫廊(AAAA級):江北第一溶洞—「天然地下畫廊」位於「紅嫂故里」山東沂水縣院東頭鄉,是集地下長河溶洞、探險溶洞暗河漂、「怡然居」沂蒙風情度假村、滑雪滑草場、萬畝板栗山茶園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為一體的大型游樂場所。
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AAAA級):沂水雪山旅遊區位於沂水縣城東3公里處。主要包括雪山、大山、馬山,總面積200萬平方米。雪山樹木蔥郁,奇石林立,自古就有「雪山七十二景」之說,雪山文化內涵豐厚。有李逵殺虎、劉勰問學等許多優美傳說,流傳很廣。
沂水天上王城旅遊區(AAAA級):天上王城景區位於沂水縣城西北40公里處,地處沂蒙山腹地的沂水、沂源、蒙陰三縣交匯點。主體景區紀王崮處在周圍60多座山崮的環抱之中,被譽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蒙陰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級):古稱東蒙、東山。位於蒙陰、平邑、費縣、沂南境內,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蒙山自古就為封建帝王、文人墨客所矚目。孔子登臨曾發出「登東山而小魯」之感慨;李白、杜甫同游曾留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之佳句;清聖祖玄燁、高宗弘歷南巡中都曾游歷過蒙山。
平邑
平邑蒙山龜蒙景區(AAAA級):平邑龜蒙景區主峰龜蒙頂因其狀如神龜伏卧雲端得名,為國家地質公園。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顓臾城位於蒙山之陽,萬般無耐遺址和祭壇猶存。莊周、紫陽真人、王詡(鬼穀子)都曾隱居修煉於此。在大窪風景區有眾多遺跡和傳說。
平邑九間棚旅遊區(AAA級):位於馳名全國的平邑縣天寶梨鄉,這里5萬畝果園連成一片,春華秋實。每年陽春三月的梨花會,置身其間,如在畫中。主要景點:沂蒙明珠九間棚村,北海銀行魯南印鈔廠舊址朝陽洞等。
費縣
沂蒙雲瀑洞天旅遊區(AAAA級):沂蒙雲瀑洞天旅遊區位於費縣南張庄,景區由指動石、天蒙湖、醉石林、雲龍瀑、通天峽游覽區構成,「幽谷掛雲瀑、石林醉天湖」是該旅遊區的生動寫照,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天下巨石第一陣」美譽。
沂南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AAAA級):位於沂南縣孫祖鎮。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孟良崮因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名居沂蒙72崮之首。公園總面積1.2萬畝。
孔明文化旅遊區: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東至卧龍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卧龍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區。
臨沭
蒼馬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臨沭縣城東北三公里處,由蒼山、馬山、草山等組成,蒼山主峰海拔394.7m,蒼山疊翠的另一個重要標志,是四奇,即奇石、奇草、奇花、奇林。
沭河古道:位於大官莊水利樞紐至馬陵山河西段,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2公里,總面積40平方公里。 古道水產資源豐饒,盛產葦、鵝、鴨、魚、蝦等各種水生動植物產品,素有「中國北方灕江」之譽。
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簡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
平邑縣城,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邑歸來庄金礦投資興建的大型科普類自然博物館。該館於2004年9月建成開放。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館內設科研館1處,4D動感影院1處,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余件,總投資近4億元。是「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山東省服務名牌企業"、"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也是中國科學院多家機構的科研基地,擁有六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地質博物館。
書聖故里 書法名城
臨沂是享譽海內外的「書聖故里」,別稱書城、書法城、書法聖城。臨沂有著歷史上悠久而濃郁的書法文化,這里誕生過一代「書聖」王羲之,與羲之有「二王」之稱的王獻之,大書法家顏真卿、羊欣等。
2003年9月,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市委、市政府舉辦了首屆中國書聖文化節,向全國乃至世界推出了「書聖故里」的文化品牌。自此,臨沂書聖文化節每年9月舉行一次。2006年6月,「中國書法城」在臨沂奠基,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200多米,總面 積約20多萬平方米,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中國書法名城」稱號。
龜駝鳳凰 古老傳說
「龜駝鳳凰城」、「龜駝城」、「鳳凰城」,是臨沂這座城市另外的名字,古代
四大靈獸龍鳳麟龜中,臨沂坐擁其二。東夷人的後裔建立了商,周朝的秦國也是東夷人後代,並且由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文化的融合也使鳳凰圖騰成為與龍同樣重要的圖騰。
相傳姜子牙封神榜封神時,在臨沂被一隻老龜所救。姜子牙請老龜一起上天成仙,但老龜以故土難離為由拒絕了。姜子牙於是稱臨沂「龜在城在」。老龜點點頭,順沂河進入了臨沂地下,從此就有了龜駝城的說法。鳳凰城的故事則有「鳳凰嶺」這樣的地名為證:春秋時期此地為祝邱城所轄,城西的一座嶺經常有鳳凰來棲,這座嶺便被稱為鳳凰嶺,祝邱城也被稱作鳳凰城。
鳳凰城的故事裡,還夾雜著鳳凰「神火」溫暖此地、鳳凰報恩的傳說,或許就是如此多的故事不斷地糅合,才形成了現在「由神龜馱著,由鳳凰長相守衛」的「龜駝鳳凰城」。
紅色之都 綠色水城
老區臨沂與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紅色之城一道被列為全國8個紅色旅遊重點城市。立足豐厚的紅色旅遊資源,臨沂致力打造全國聞名的"紅色之都"。與紅色文化相映襯,臨沂大力推進水城臨沂和園林城市建設,打造最佳宜居環境,"綠色水城"初見端倪。八百里沂蒙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街闊城靚,"紅都綠城"的城市品牌為臨沂增添了無窮魅力。
地處沂蒙老區的臨沂市,紅色旅遊資源豐富,被譽為華東"小延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老區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山東解放區的首府和華東地區革命斗爭的指揮樞紐,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留有大量的革命遺跡。"沂蒙母親"、"沂蒙紅嫂"、"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代代流傳。業已形成的"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千里沂河從臨沂城中縱穿而過,為紅色臨沂平添濱水魅力。有"世界第一壩"之稱的小埠東攔河壩攔出34平方公里的寬闊水面,一次性蓄水總量達1億立方米。沿河而建的百里濱河大道兩邊,建設了鳳凰、沂蒙精神、銀杏園等多處綠化景區和休閑園地,涑河、青龍河整治開發工程整體推進,營造宜人的城市居住環境。憑藉以人為本的城市經營理念,沂河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被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臨沂濱河濕地躋身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並且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第一個通過了國家環保模範城的考核驗收。同時,臨沂投資30多億元,在城區實施"暢通、光亮、藍天"工程,打造最適宜人居和創業發展的城市環境。
Ⅸ 臨沂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說到山東省的臨沂市,也許有很多人會覺得陌生。畢竟種花家實在是太大了,有很多城市大家沒有聽過也是正常的。不過說到臨沂的別名琅琊,大家就會覺得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因為歷史文化深厚,所以臨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喜歡旅遊的人一定不能錯過臨沂的景點。
沂蒙山旅遊區沂蒙山旅遊區是國家5A級的旅遊景區,它包含沂山風景區、蒙山雲蒙景區等多個景區。
來臨沂旅遊的話,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景點。玉皇頂、百丈瀑布、東鎮廟等景點都是非常獨特的。因為這里很大,所以建議大家花一天的時間來欣賞,千萬不要走馬觀花。
雲瀑洞天這里有非常壯觀的瀑布,還有一塊奇特的石頭,重量可達百噸,是雲瀑洞天的獨特景觀。
中華奇石城這個景點也是以園林和娛樂為主的,在這里大家可以欣賞到最奇特的石頭景觀。如果覺得看石頭有些乏味的話,還可以玩水上樂園等項目。並且,這里還有許多珍貴的奇石字畫紀念品。喜歡收藏的人,不能錯過這里。
Ⅹ 臨沂有哪些文化歷史古跡
鳳凰嶺遺址
鳳凰嶺高出地面10-20米,海拔60-70米,巔峰75米,由五個饅頭形大土丘組成,南北長1公里,東西寬300餘米。其五個土丘已有三個被整平為農田,後存兩個。1982年5月,鐵十四局在此處購土,修築兗(州)石(臼)鐵路沂河東段路基,挖土時發現墓葬。臨沂地、縣文物管理部門及時組織人員對其進行發掘清理。是年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又冒著嚴寒,打破只在春、秋季考古發掘的常規,搶救發掘鳳凰嶺遺存。通過大面積科學挖掘,先後清理戰國至漢代墓葬88座,出土文物有鼎、盒、罐、盆、壺、缽、銅鏡、五銖錢等。另有8個樂舞、雜技俑,塑雕精緻 ,栩栩如生。在這些墓葬中,一座最大的墓葬系東周墓。墓呈方形,面積近100平方米,由三部分組成,有車馬坑、器物坑和墓室。墓早年又有11具無棺的骨架,乃系奴隸殉葬墓。主墓北25米有一個器物坑,出土器物有編鍾一套計9件,鼎7件,矛14把,弓4張,簇鏃1宗,舟、獻各1件。最大鼎重35公斤,最長的一把矛達3.09米。在鳳凰嶺遺址中同時還出土地許多細石器,並發現了多處用火遺跡,這些細石器包括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兩大類,器形繁多。大多數以傳統的間接打法製成,具有典型的細石器特點。細石器在山東省乃首次發現,代表一個歷史時期的單獨文化,存在於距今約有1至2萬年前的中石器時期。這一發現,填補了魯南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原始農業的空白。
泉上屯遺址
泉上屯遺址位於河東區湯頭泉上屯村東,西南距臨沂城30餘公里。村西有湯河流過,西北倚湯山,是片依山傍水的河旁台地。遺址東西寬750米,南北長約1500米,總面積約75萬平方米,呈梭形土狀堆積。其東約1500米處有一南北向蜿蜒起伏的低山,群眾稱"長虹嶺",屬沂、沭斷裂帶小構造形成和丘陵,以侏羅紀、白堊紀的紫紅色砂岩為主,而遺址座落在沂、沭兩河之間的分水嶺上,由沖積形成。
就泉上屯遺址在中國考古學的地位看,應屬華北中石器時代細石器文化系統,與黃河中、上游地區大荔沙苑、沁水下川、許昌靈井及河北黃驊等地的細石器文化處在大致同一發展水平上。就山東地區而言,泉上屯是中石器時代屈指可數的重要遺址。它的發現填補了山東地區史前考古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考古空白,銜接了新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缺環,從而使山東史前序列的建立變為現實,解決了建國以來,30多年間山東史前考古中一個懸而未決的重大課題,讓考古工作者們初步認識了這種新的遺存面貌與形成。
泉上屯遺址在當時是山東省各地除臨沂以外均未發現的文化遺存。1992年6月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政府樹立的文物保護單位石碑現屹立在泉上屯村東。
青峰嶺遺址
青峰嶺遺址是一處以中石器時代細石器文化為主的史前居址。它的發現引起了中外考石學界的矚目,對研究人類歷史發展及魯南古代發展史有重大貢獻。
遺址位於河東重溝鎮王、鄭田莊村北,東南靠劉田莊,北為養馬庄,向東700多米有一條沭河支流自西北向東南流過。遺址為紅砂土沖積而成的梭形高地,北端偏西,南端偏東。南北長115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約57.5萬平方米。遺址於1982年12月發現,1992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峰嶺遺址是山東地區繼鳳凰嶺遺址發現之後的第二處大型中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迄今發現文化遺跡、遺物較多,且保存較好的一處遺址。就其遺址保護意義來講,有助於中石器時代社會形態的研究、 人類進化史的部究、第四紀地層的劃分、古氣候與植被環境變遷的研究。
青峰嶺與鳳凰嶺等遺址的發現,因其所處的考古學年代是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行將結束、新石器時代期文化即將萌出的過渡階段時間,稱為"中石器時代"。按照考古學的命名原則,青峰嶺遺址應歸屬於此前發現的鳳凰嶺文化。這一次的發現,填補了20世紀80年代以前山東地區中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
大范庄遺址
大范庄遺址位於臨沂市河東區相公鎮大范庄西0.5公里處,嵐濟公路側。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寬140米,總面積為3萬平方米,高出地面6-8米,呈饅頭狀土丘。土丘上層多周、漢時代遺存,已數遭破壞流失。1965年,村民在此取土填汪,發現器物,報告上級部門,隨後原臨沂縣文物部門組織人員到此發掘,因"文化大革命"開始,發掘工作被迫暫停,共清理新石器時代墓葬26座,出土文物768件。其中石器20件,主要有鏟、鐲、鏃、石佩等;骨器23件,主要有骨鏃、獐牙、獸牙等。最多的器物為陶器,計725件,主要有夾砂陶、泥質黑陶、夾砂白陶、夾砂紅陶。器形大多數為平底器皿,三足器鼎和圈足器有豆和柄鏤孔杯。高柄鏤孔杯有30件,胎壁極薄,近似蛋殼,故稱為蛋殼陶,它是龍山文化黑陶中的精品,器型規整,器物光亮漆黑,造型多樣,是古陶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