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選修西方文化概論是哪個模塊
本科 代碼050105:
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709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0015 英語(二)0016 日語(二) 0017 俄語(二) 這是三選一
0037 美學
0540外國文學史
0541語言學概論
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1)0321中國文化概論 (2)0422中國古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3)0813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4)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5)0812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6)0815西方文論選讀
(7)0821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此為考外語者七選二 不考外語者為七選五
❷ 英美文化概論屬於人文嗎
這個肯定是屬於人文一類的學學科呀,這是很正常的,顯而易見的。
❸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科建設
歷史學科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國務院李嵐清副總理和教育部陳至立部長曾經到我院視察。湖北省原高工委書記、教委主任余鳳盛曾經到學院作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報告。
1995年,學院歷史學科被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2003年,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正式掛牌。
2000年,學院取得美國環太平洋教育基金會的支持,創辦了文化管理學系。
2001年,學院引進人才,組建楚學研究所。
學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張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會大學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學院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近現代史。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近代史所。省級重點學科1個——歷史文獻學。校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古代史。學院在2003年申報了歷史學一級學科,申報了專門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級學科。
學院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教育與教學規律,堅持改革,把我院辦成以歷史教育和研究為主的,並在文化與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國內一流的學院。
學院確定以張舜徽先生和章開沅先生「自強不息、務實求真」作為院里的學術傳統。學院營造出了「和諧、有序、實效、奮進」的學科建設氛圍。 全院現有本科學生492人,碩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
歷史系形成了師范專業和本碩連讀基地班兩種人才培養模式。歷史系堅持課程改革,改革後的課程體系形成了新的特點:
(1)專業領域拓寬。有專業課程、綜合素質課程、師范素質課程和實踐環節四個課群,分別組成四個教學鏈,按逐步遞進原則進行安排,形成綜合的教學體系。
(2)專業課程結構優化。壓縮了中外通史的課時和學分,由原來的720課時40學分壓縮至450課時25學分,相應增加了選修課程,將選修課分成專門史(包括斷代史、國別史)和專題研究課兩大類。專門史從二年級開始安排,專題研究課從三年級開始安排,既體現層次性,又逐步遞進提高。
(3)專業課程設置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學術特色。開設了一批新課,如博士導師專題課、中外文化史、20世紀國際關系史、國學元典導讀等;還注意設置了一部分有助於提高專業素質的課程,如專業英語、治學與人生等。
(4)把相關學科理論課程列入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包括計算機基礎、中外文學史、政治學、社會學、高等數學、文化人類學、公共關系學等課,還規定每個同學必須有10個學分到外系選課,其中有4個學分必須選學自然科學類課程。
文化學系目前已招收三屆學生,140餘人。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文化學、管理學方面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職業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狀況,熟悉現代管理運作的文化機制,掌握經濟學和經濟法方面的專業知識,熟悉國際經濟管理的規約和慣例,具備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跨國交際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復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學系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文化學導論、管理學原理、等幾十門課,形成了三個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文管(管理)結合;中外結合;古今結合。該專業課程有主幹基礎課19門,指定選修課8門,任意選修課16門,形成理論、知識、能力培養三個層次。文化管理作為新專業,在注重選用面向21世紀新教材的同時,還著手編寫並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傳統》、《人類文化與研究導論》、《西方文化概論》、《文化學概論》等教材。其中《中國文化概論》已出版,並被列為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學院的課程改革研究獲教育部師范司面向21世紀教改立項項目,並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院承擔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項目3項,省教改研究項目 3 項,學校教改研究項目4 項。學院承擔了教育部高教司資助的網路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的課件製作任務。
學院重視教材的採用和編寫。學院著手進行通史教材建設,教師編寫了《中國通史》(三冊)、《世界通史》(三冊),已成稿四冊,擬在本科教學中試用。編寫《史學論文寫作講義》。還承擔了一些教育部有關部門組織編寫的教材,如師范司組織的專升本教材《中國經濟史》、湖北省教委組織的自考教材《中國文化概論》等。《中國歷史地理論綱》已被多所兄弟院校採用。學院經常舉辦教師現代教育技能培訓,要求教師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學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課佔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課佔95.5%。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等教授承擔了《中國近代史專題》課程,全部由博士生導師上課。《中華元典導讀》課基本上也是由熊鐵基、周國林等博士生導師來承擔。以科研為主的教師分別承擔了本科生的專業課或選修課。教學成果多次獲獎。 學生每年都涌現出先進集體和個人。8801在1991年也獲得湖北省先進班集體稱號。1991和1992年暑期,歷史系學生自願組成赴革命老區紅安社會實踐團,連續兩年獲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團省委和省教育工會授予的「社會實踐先集集體」稱號。校學生會主席,本系8802班學生陶陽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學出席了全國第三次代表大會。歷史系學生多次獲全校團體冠軍。 1992年校春季運動會上,獲學生男子組總分第一名,女子組第二。1993年校春季運動會上獲學生男子組總分第二名,並打破兩項校田徑比賽的記錄。在校際比賽中,系文藝隊員獲湖北省高校文藝節目匯演一等獎。86級學生宋智獲全國星星杯小說徵文一等獎。84級學生張執浩和86級學生王敬東分別獲武漢市高校詩歌大賽獎創作一等獎和朗誦一等獎。繼95、96級基地班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以後,97級基地班在2000又被評為全國和湖北省先進班集體。
每個年級均有80%學生寫了入黨申請書。畢業班一般都有20餘名黨員。馮聖兵同學堅持資助貧困學生,獲全國三好學生標兵稱號和聯合國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他還倡辦了「聖兵愛心社」,在全校帶動了一批學生投入到愛心活動中去。
學生中涌現一批出象侯深、向靜、高相國、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項成果獲湖北省科研成果獎,有3項獲全國文科基地「史學新秀獎」。學生在《軍事歷史》、《世界民族》等刊物發表論文,有些論文還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每屆學生都涌現了一批優秀論文,其中不乏創新之作。如96級學生李文凱的畢業論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發表。學生自辦了《文史之舟》小報和《鑒海》雜志,作為發表習作的刊物。
學院培養的本科生大多數成為中學歷史教學骨幹,有的擔任了校長,有的評為特級教師。他們經學常回校舉辦「同學會」,與歷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學院一直在培養碩士生與博士生。研究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歷史文獻學理論與方法、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近代史、國際關系史、國別史、當代史等。研究生中間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強化讀書,每月定期舉辦「研究生論壇」。近代史所的論壇由博士生導師主持,研究生提交論文,完全按照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模式進行報告,並由研究生對論文予以評論,然後開展熱烈的討論。每期論壇結束後,還將論文、評論及討論情況在本學科網站上登出,繼續進行討論。
學院先後培養出一批史學界的帶頭人,他們在各自的單位發揮重要作用。如中國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學的桑兵,北京大學的朱慶之,山東大學的馮浩菲,哈爾濱師大的傅道斌,蘇州大學的王繼如。學院還培養了一批政府官員,如中組部秘書長李,國家環保局副局長潘岳,武漢市市長李憲生。
學院現在設有的獎學金主要有:章開沅東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澤豐獎學金、張舜徽獎學金、余家菊獎學金、歷史文化學院愛心基金。
❹ 《文化產業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文化產業概論》是傳播學專業的一門基礎專業課程。針對學生特點,本課程將理論部分精簡為核心概念等形式,將大部分理論內容化整為零地分散到各個模塊中去,使課程既保證了必要的理論性,又突出了應用性和實用性。
本課程介紹中國和世界文化產業概況,了解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基本路徑;具體而深入地對文化產業的核心類別(廣播電視業、新聞出版業、報刊出版產業、演藝產業、會展產業、藝術品產業、動漫產業)進行講解;使學生初步掌握文化產業的運營管理規則和操作要點,具備從事相關職業和研究的素質。
課程重視案例教學、課堂討論教學等方法,教師與學生將通過對中外文化產業經典案例的解剖和復盤,從實踐中學習文化產業的知識、理論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通過調查研究,關注當地文化產業定位、規劃和實施中的最新進展,學以致用。
❺ 西方文化概論屬於人文社科類嗎
西方文化概論
(方漢文主編書籍)
編輯
《西方文化概論(第2版)》從西方文化的濫觴寫起,介紹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概況,民族與種族成分;歷數西方社會發展的主要歷史階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等等。
書名
西方文化概論
作者
方漢文
ISBN
9787300115184
定價
29.80元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開本
1/16
目錄
1內容簡介
2圖書目錄
3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編輯
《西方文化概論(第2版)》從西方文化的濫觴寫起,介紹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概況,民族與種族成分;歷數西方社會發展的主要歷史階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其社會政治經濟的特點,它的歷史走向與前途。重點則在於介紹和分析西方文化的主要構成,包括它的自然科學、教育、法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的歷史與成就。《西方文化概論(第2版)》從古到今,條分縷析,意在從中體悟歷史的規律。[1]
西方文化,源遠流長,人文薈萃,與偉大的東方文明雙峰並峙,共同譜寫人類歷史的輝煌篇章。
圖書目錄
編輯
緒論 基本范疇
第一編 西方文化的起源與歷史
第一章 西方國家與民族概況
第一節 歐洲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第二節 部分西歐國家
第三節 西方的重要構成:美國與加拿大
第二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及古典時代(上古時期-公元5世紀)
第一節地中海文明的起源
第二節古代希臘文化
第三節古羅馬文化
第四節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特性及評價
第三章 歐洲中古封建文化(公元6世紀-16世紀)
第一節 關於歐洲中古封建社會的歷史評價
第二節拜占庭與斯拉夫文化
第三節 中世紀西歐文化
第四節十字軍東征
第五節文藝復興運動
第四章 西方文化(公元16世紀以後)
第一節 新歷史時期的大西洋文化
第二節 啟蒙主義思想家的學說
第三節 工業文明時代
第四節 西方的殖民擴張
第五節 西方對非洲的殖民
第六節 西方在美洲的殖民與移民
第二編 西方文化體系構成
第五章 西方的文化邏輯與文化理論
第一節 西方邏輯與世界邏輯體系
第二節 西方文化邏輯與認識方式
第三節 西方文化觀念系統的評價
第六章 西方社會經濟及商業貿易
第一節 古代漁獵生產與農業經濟
第二節 歐洲封建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
第三節 歐洲現代經濟與世界貿易
第七章 西方國家體制與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古代希臘城邦制度
第二節 歐洲采邑制度與封建國家
第三節 資產階級民族國家的建立
第四節 現代西方國家體制
第八章 基督教信仰與宗教思想
第一節 基督教的歷史
第二節 基督教的理論體系
第三節 基督教的組織與宗教禮儀
第四節 基督教與理性和科學
第九章 科學技術的成就
第一節 西方科學的觀念
第二節 古代科學思想
第三節 近代科學體系的形成
第四節 現代科學的突飛猛進
第五節 西方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
第六節 走向科學技術時代
第十章 西方的教育制度與高等教育
第一節 西方教育思想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初等與中等教育體制
第三節 高等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第十一章 哲學與社會科學
第一節 西方哲學思想
第二節 西方的歷史學與史學理論
第三節 法律與法學理論
第十二章 西方的文學與藝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西方文學
第三節 西方藝術
第三編 西方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聯系
第十三章 西方與其他文化之間的關系
第一節 西方古典文明的東方觀
第二節 近代西方對東方的看法
第三節 18世紀之後歐洲對中國與東方的看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編輯
方漢文,蘇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特聘專職研究員,美國圖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英文系客座教授,兼任美、日、韓和港台地區多所大學特聘教授,從事比較文明文化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和教學。
出版的代表性學術論著有:《比較文明史 新石器時代至公元5世紀》、《陶泥文明》、《繆斯與霓裳羽衣——文學和語言的比較》、《聲律啟蒙新解》、《比較文學高等原理》、《現代西方文藝心理學》、《西方文藝心理學史》、《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比較文化學》、《比較文學基本原理》、《東西方比較文學史》等。其中《比較文化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入選教育部「研究生教學用書」。另在《中國社會科學》、《國外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❻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屬於什麼大類 屬於哪個學科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及文化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寬闊的文化視野和現代管理意識,熟悉文化法規及政策,具備較強規劃、決策、組織、策劃、創意以及溝通表達能力,具備較強社會調研和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在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政府文化管理部門及文化事業單位從事文化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與策劃、文化貿易與交流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是文化學、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化交流史,產業經濟學、管理心理學、文化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文化管理學、會計學、應用統計、公共事業管理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資源概論、公共部門公共關系、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管理理論與實踐、藝術基礎、美學概論、世界文化簡史、民俗學、宗教文化概論、廣告學、文化項目策劃實務、文化地理學、出版管理學、文博基礎、影視產業概論、文化旅遊概論、動漫與數字產業概論、管理文秘等。
主要就業方向包括文化產業類如影視產業、音像製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動漫與數字產業、網路游戲、藝術品市場、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文化旅遊、會展、廣告傳播等部門,政府文化管理部門,以及文化事業單位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也可到其他類企業從事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如果你讀的是本科的話,建議你考公務員,這樣到文化局工作可就是金飯碗了。
當然,經紀人也是你日後擇業的一條不錯的出路
❼ 關於自考的一些問題
1.經濟法
專科段: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學、合同法、稅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勞動法、計算機基礎;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理、英語(二)、經濟法學原理、企業與公司法、行政法學、勞動法、金融法概論、房地產法、環境法學、稅法原理、行政訴訟法、財務管理學。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和熟練掌握法學專業知識,能勝任各級公檢法機關和律師事務所的工作,能在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顧問、經濟和行政等工作,還能擔任中專和高職專科同類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工作。
2.工商企業管理
專科段: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國民經濟統計概論、企業管理概論、生產與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二)、高等數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國際貿易管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經營戰略、組織行為學、質量原理、企業管理咨詢等。加考課程:生產與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學、(企業會計學)。
本專業培養精通管理、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能在黨政機關從事外部宏觀管理,能在各單位內部的規劃部、生產部、財務部、質檢部、人事部分別從事經濟統計與規劃、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產品質量管理、人事管理工作,還能擔任中專和高職專科同類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工作。
3.人力資源管理(無專科段)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二)、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組織行為學、管理學原理、公共關系學、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績效管理、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薪酬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免考英語者須加考社會學概論、行政管理學、領導科學。非本專業須加考人力資源管理(一)。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基本理論,在各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從事人才測評和遴選、人才培訓等工作的專門人才。還能擔任中專和高職專科同類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
4、會計/企業財務管理
會計專科段:基礎會計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濟法概論、政治經濟學、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高等數學(一)、國民經濟統計概論、資料庫及應用、財政與金融、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會計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英語(二)、管理學原理、金融理論與實務、通用財務軟體、高級財務軟體、操作系統、數據結構、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計算機網路技術。加考課程: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基礎會計學、政治經濟學。
企業財務管理本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電算化、金融市場學、審計學、高級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國際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資產評估。加考課程:中級財務會計、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
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統計、會計等方面知識,可在各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統計、審計及財務管理工作,還能擔任中專和高職專科同類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
5、公共事業管理
專科段: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大學語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計算機應用基礎、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公共事業管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行政管理學、文教事業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管理文秘。本科段: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二)、公共政策學、公共管理學、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行政法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概論、管理信息系統、選學(教育管理原理、文化管理、國土資源管理、公共衛生管理)。加考課程: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行政管理學。
本專業為政府機構、文教、衛生、環保、社會保障、郵政等行業培養行政管理、文秘人才。
6、對外漢語(無專科段)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外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一)、外國文學(一)、英語(二)、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二)、英美概況、漢英語對比、對外漢語教學法、英語表達與溝通,非漢語言文學的其他人文社科類專業需加考現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非人文社科專業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考古代漢語。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中國語言文學理論知識和較熟練的外語水平,能在國內外各學術機構從事漢語語言教學、研究,在國外企業從事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及管理工作。
7、涉外秘書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法律基礎、英語(一)、大學語文、公共關系、外國秘書工作概況、涉外秘書概論、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法概要、公文寫作與處理、辦公自動化原理與應用、外事工作概論、世界文化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三資企業管理、中英文速記。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中外文學作品導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法概論(財)、秘書語言研究、公關禮儀、科技概況、交際語言學、國際商務談判、中外秘書比較、口譯與聽力。
本專業培養掌握秘書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熟悉辦公室的工作程序,具備使用現代辦公設備的技能。具有公文和商務文書寫作的基本能力,具備組織會議及商務活動的能力,能夠有效地處理辦公室各種日常事務;具有相當的政策、理論水平與輔助領導決策能力;具有較強的協調公關能力和一定的口頭交際能力。
8、新聞學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計算機應用基礎、社會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采訪寫作、報紙編輯、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廣告學(一)、新聞心理學、漢語基礎。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新聞評論寫作、外國新聞事業史、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傳播學概論、公共關系學、新聞事業管理、文學概論等。免試英語須加考:美學、新聞倫理學、法學概論。非本專業加考: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采訪寫作。
培養系統掌握新聞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新聞采訪、寫作、編輯等業務能力,以勝任出版社、報社、雜志社、廣播電視台等新聞媒介的相關工作。
9.英語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大學語文、綜合英語(一)、綜合英語(二)、英語閱讀(一)、英語閱讀(二)、英語國家概況、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口語、英語聽力。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日語、英語寫作、英語翻譯、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經貿知識、外貿函電、口譯與聽力(實踐)。加考課程:綜合英語(二)、英語聽力、英語口語。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具有從事涉外工作和英語教學的專業水平,畢業後可從事經貿、外資企業的翻譯等工作以及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
10.英語(外貿方向)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計算機應用基礎、綜合英語(一)、綜合英語(二)、英語閱讀(一)、外貿文獻閱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語聽力、外貿英語會話、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本科段: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漢語基礎、高級英語、英語寫作、英美文學選讀、翻譯理論與實踐、日語、國際商法、外貿知識英語、市場營銷學、外貿口譯與聽力。加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綜合英語(二)、英語口語、英語聽力。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具有從事涉外工作和英語教學的專業水平,畢業後可從事經貿、外資企業的翻譯等工作。
11、采購與供應
專科段: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物流數學、物流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物流企業會計、采購原理與戰略、采購談判與供應商選擇、國際物流、采購環境與供應市場分析、采購績效測量與商業分析、采購過程與合同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一)、商業組織與過程。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物流企業財務管理、采購與供應談判、采購環境、采購與供應關系管理、采購法務與合同管理、采購績效管理、采購戰術與經營、采購與供應鏈案例、采購項目管理。
本專業本科培養從事采購與供應管理的應用型、國際型專門人才。要求考生掌握采購與供應管理的理論與技術,系統掌握管理、經濟、法律等相關知識,提高參與國內國際市場采購與供應管理基本能力。
12.物業管理(無專科段)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二)、經濟法概論(財)、管理學原理、金融理論與實務、房地產金融、物業服務經濟概論、房地產財務管理、房地產市場營銷、物業環境管理、物業管理計算機化、物業管理國際質量標准。
13.經濟信息管理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計算機網路基礎、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國民經濟統計、計算機軟體基礎(一)、計算機組成原理、經濟信息導論、計算機信息基礎、信息經濟學等。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概論、英語(二)、經濟應用數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網路技術、社會研究方法、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資料庫及應用、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理統計、經濟預測方法。加考政策:經濟管理類專業加考計算機軟體基礎(一)、計算機信息基礎;計算機科學類加考基礎會計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其他專業須加考以上四門。
本專業培養具有熟練運用計算機採集、加工、處理和開發的信息的能力,其他專業加考計算機軟體基礎、
14.電子工程
專科段(電子技術):《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電工原理、英語、非線性電子電路、數字電路、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電子測量、辦公自動化、音響技術。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高等數學(工本)、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計算機軟體基礎、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工程經濟、聲視頻技術、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理論等。加考: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廣播與電視技術專業可以直接報考;電子類其他專業加考非線性電子電路;理工類其他專業加考非線性電子電路、數字電路。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電子學理論與實踐操作技能,並能藉助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各企業從事電子工程設計與分析、電器生產調試與維護、計算機應用等技術性工作,還能擔任中專和高職專科同類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
15.計算機信息管理
專科段: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學語文、英語、高等數學(一)、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資料庫及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物理、計算機網路技術、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運籌學基礎、信息系統開發、信息資源管理、管理經濟學、軟體開發工具等。加考:工科類、工程管理類專科須加考管理信息系統、其他專業須加考計算機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含實踐)、管理信息系統(含實踐)。
本專業面向IT 行業,培養掌握信息管理基本知識、精通計算機在信息管理中的運用,了解信息管理的流程,培養掌握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維護、使用的專業技術人員、軟體工程師。
16.房屋建築工程/建築工程
專科段(房屋建築工程專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工專)、計算機應用基礎、土木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建築材料、工程力學(二)、結構力學(一)、房屋建築學、混凝土及徹體結構、土力學及地基基礎、建築施工(一)、建築工程定額與預算。9門實驗、實習、設計等實踐環節。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理、英語(二)、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物理(工、含實踐)、結構力學(二)、混凝土結構設計(含實踐)、鋼結構(含實踐)、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含實踐)、水力學(含實踐)、工程地質與土力學、建築設備、建築結構試驗(含實踐)。加考規定:建築工程、工業與民用建設工程、房屋建築工程等專業專科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土建類其他專業專科及專科以上畢業生也可報考,但須加考房屋建築學、結構力學(一)(土力學及地基基礎)、混凝土及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等三門課程。
17、國際貿易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市場營銷學、中國對外貿易、WTO知識概論。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概論、經貿英語、外刊經貿知識選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現性代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外貿英語寫作、涉外經濟法、國際運輸與保險、國際商貿談判、企業會計學。加考:英語(一)、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
18.傢具與室內設計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傢具與室內工程制圖、繪畫基礎、人體工程學、攝影技術、室內裝飾材料、計算機輔助圖形設計、傢具與木製品加工工藝、建築設計基礎、室內裝修施工等;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設計制圖、CAD繪圖、傢具設計概論、電腦三維設計實踐、平面設計實踐、室內專題設計、裝修工程預算、展示設計、裝飾材料。加考課程:繪畫基礎、人體工程學、建築設計基礎。
本專業使學生系統掌握中外居室設計藝術理念和現代工藝,能從事專業傢具與裝潢設計工作、獨立開店以及教學工作。
19.音樂教育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大學語文、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基礎聲樂、基礎和聲、基礎鋼琴、合唱指揮藝術、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欣賞、中學音樂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二)、中外音樂欣賞、中外音樂史、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歌曲寫作、音樂教育學、簡明配器法、歌曲鋼琴伴奏、音樂美學等。加考:教育學、心理學、基本樂理、視唱練耳。
本專業培養扎實的音樂功底,能勝任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文工團、文藝團體、歌舞劇院、KTV的相關工作及學校的音樂教學工作。
20、視覺傳達藝術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素描基礎、色彩畫基礎、構成藝術、字體設計、插圖藝術設計、中國工藝美術簡史、包裝結構與包裝裝潢設計、印刷工藝、平面廣告設計、POP與DM廣告設計、標志設計、結構形象設計、商業攝影、計算機輔助圖形設計。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藝術概論、現代設計史、展示設計、系列書籍裝楨設計、系列招貼設計、包裝工藝與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概論、版面設計、廣告創意與設計、影視廣告。加考:平面廣告設計、機構形象設計。
21、金融管理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貨幣銀行學、保險學、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銀行會計學、財政學、證券投資與分析。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政府政策與經濟學、組織行為學、電子商務概論、商業倫理導論、戰略管理教程、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審計學、管理會計實務等。加考: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學、基礎會計學。
22、旅遊管理
專科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計算機應用基礎、旅遊經濟學、中國旅遊地理、旅遊法規、旅行社經營與管理、導游業務、基礎會計學、酒店概論、旅遊英語(一)、旅遊心理學、公共關系學。本科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旅遊英語(二)、中外民俗、旅遊市場學、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酒店投資與管理、財務管理學、世界旅遊地理、對外經濟管理概論、西方經濟學、旅遊企業投資與管理等。加考:中國旅遊地理、酒店概論、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經濟學。
❽ 江漢大學人文學院的專業介紹
新聞與傳播學系簡介
新聞與傳播學系是新江漢大學組建之後,在原江漢大學新聞廣告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的一個新系,充滿青春的活力。下設新聞學教研室、廣告學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4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者8人,目前有3名教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等較為理想,並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近年來出版著作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與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主持4項省級科研項目。「廣告學概論」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
新聞系招收廣告學專業本科、廣告學專業專科和新聞學專業專科學生,人才培養計劃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近年來,廣告學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0%以上。
新聞系專業介紹:
一、廣告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傳播學與廣告學理論和操作技能、能在廣告公司、媒介廣告部門、市場調查與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影視廣告創作、廣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信息咨詢工作的廣告學實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傳播學、廣告學、廣告策劃、廣告史、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媒體應用、廣告設計、電腦圖文設計、廣告調查與效果測定、公共策劃、市場營銷學、影視藝術基礎、廣告攝像與攝影等。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二、新聞學專業(專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合在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雜志社等新聞媒介從事記者、編輯工作專門人才,適合其它機構從事宣傳與公共關系工作的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初步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了解中國國情,熟悉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社會活動能力強;熱愛並願意獻身於黨的新聞事業,系統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基礎厚實,知識面寬,並掌握一門外語。
主要課程:
新聞學概論、新聞史、新聞采訪和寫作、新聞作品分析、編輯學、廣播電視技術基礎、電視攝像和編輯、網路音頻製作、網路視頻製作、文藝學概論、新聞欄目策劃、廣告創意和製作等。
歷史與文化學系簡介
歷史與文化學系系共有專職教師14人,以職稱高、學歷高、隊伍年輕、科研能力強而著稱。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7人,有博士4人、碩士7人,且全部為45歲以下年輕教師,發展後勁足。
目前,歷史系承擔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文化部科研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6項、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師每年在多種權威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在中華民國史、拉丁美洲史、近代思想文化史、歷史地理、史學理論等研究領域均有一定影響。除承擔專業課程外,教師還承擔了人文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全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中國文化概論」、「世界現代化進程」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多年來,歷史系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歷史與文化學系專業介紹:
一、歷史學專業(本科)
歷史學專業是江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自1977年開始招生至今,已有26年歷史矣。本專業實行3+1模式,即前3學年學習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第4學年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職員,再分流設置師范專業培養方向,學習高等師范教育必備的專業課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在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出版、文博檔案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史學研究、教學和史學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專業英語、史學概論、歷史文選、訓詁與版本目錄學、歷史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歷史教學論等。
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
二、公用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專業(本科)
公用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本科專業是江漢大學新近開辦的本科專業,也是湖北地區手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文化學、經營管理學寬廣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畢業後能在文藝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網路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藝術培訓業、藝術品業、文物博物業、出版業、會展業、咨詢業等文化產業及政府文化管理部門從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文化學概論、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心理學、文化經濟學、文化市場概論、文化貿易學、文化政策學、文化投資學、知識產權概論、文化產業概論、文化資源學、文化產業項目策劃、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案例分析、經濟法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中國語言文學系簡介
中文系是江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系之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4人,雙聘教授2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1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省市政府津貼8人,市優秀專家3人,市學科帶頭人3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4人,近幾年發表論文4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編寫教材10餘種,是人文學院的大系之一。
中文系學科分布合理,設有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對外漢語、寫作與教材教法7個教研室,並社有文藝生態學研究所、社會語言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中文系學術力量較強,漢語言文學為武漢市品牌專業立項建設專業,文藝學為市、校兩級重點學科、湖北省碩士學點建設立項學科,文藝現代漢語為學校重點學科、湖北省碩士學點建設立項學科。「現代漢語」課程為湖北省優質課程、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文藝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為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程。
中文系專業簡介:
一、中國語言文學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本科)
培養目標:
本試驗班是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充分體現學生個性發展和具有特色的交叉型、復合型、創新型具有基礎扎實及綜合素質較高的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競爭意識的漢語言文學高級人才。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採取新的教學方法,使用國家優秀教材或外語原版教材,部分課程實行雙語教學。在管理上,實行完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可提前或推遲畢業,同時實行淘汰制,鼓勵學生冒尖。
主要課程:
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語史、中外語言學史、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論文導引、語言文學優秀博士論文導讀、英語夏令營等。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成績優異者可本碩連讀。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出版部門、中等學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實行3+1模式,即前3學年學習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第4學年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職員,再分流設置師范專業培養方向,學習高等師范教育必備的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
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美學、民間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語史、中外語言學史等。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三、漢語言文學(影視文化)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影電視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及其變化發展的規律,具有較高文學藝術修養,能在電視台、電台、電影製片廠、文藝團體、文化管理機構、報刊雜志社、高等院校及相關單位獨立從事影視創作和評論、影視文化傳播、管理、教學、研究以及影視製品流通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中外電影史、影視藝術概論、影視鑒賞、西方電影理論思潮、影視劇創作與評論、網路傳播、廣播電視新聞采寫、大眾傳播學、文化市場與管理、文藝學概論、比較文學、影視語言、中國文學史、中國漢語通論等課程。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❾ 吉首大學 專升本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關於這個專業學些什麼 有沒有人來回答下啊!最好可以告知去年的考綱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專業代碼:110310S】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具有扎實的文化產業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文化產業經營能力,具有創意思維,熟悉民族民間文化,具備現代管理、現代經濟和文化法律、法規知識,能夠在文化企業、媒體、政府文化管理部門、事業單位從事文化管理、文化經營、文化市場運作、文化項目策劃和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要求
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文化產業管理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掌握中外歷史與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線索,了解我國乃至世界各國關於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市場以及與此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具有利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手段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產品創新與運營、文化活動策劃等實際工作的能力。
(一)知識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
1、掌握管理學、文化學、經濟學、傳播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具備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3、了解國內外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文化產業運營及發展動態。
4、掌握現代文獻資料檢索、查詢的方法,具備信息檢索的知識。
5、熟悉我國文化產業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6、具備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
(二)能力要求
通過本專業的系統培養,學生畢業時應初步具備如下能力:
1、文化創意能力。
2、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和應用寫作能力。
3、具有從事綜合管理,問題協調和人際溝通的能力。
4、掌握電子商務的操作技能,具備實施辦公自動化的技能和操作技術。
5、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文化產業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6、具有運用管理信息系統和計量經濟知識進行管理定量分析的能力。
7、具有較強的策劃能力,能根據文化市場情況進行文化產業的項目策劃、運作、保護、研究和開發。
8、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特別是了解、分析和研究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能力。
(三)素質要求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優良的道德品質。
2、能應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3、具有寬厚的文化素養和良好的審美情趣。
4、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自我調節能力。
5、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具有強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及公共服務精神。
6、具備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三、學制與修業年限
1、學制:4年。
2、修業年限:3-6年。
四、畢業要求與學位授予條件
畢業要求: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必須修滿最低學分滿165。其中必修學分修滿121.5學分。專業選修課修滿11.5分,公共選修課學分與素質拓展與創新10分,實踐教學環節學分滿18分。課外素質拓展與創新實踐4分。
學位授予:取得畢業資格,並達到學校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的條件,本專業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五、主幹學科
管理學 經濟學 文化學
六、主要課程
中國文化概論、世界文化概論、文化學、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文化產業管理學、文化投資學、文化傳播學、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策劃學、文化市場營銷學、文化廣告學、文化項目管理學、文化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專業英語等。
大一在吉首大田灣校區,大二之後在吉首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