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華文化的字有什麼字

中華文化的字有什麼字

發布時間:2022-08-12 01:42:00

『壹』 哪個漢字最能代表中國文化

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到底「人」這個字是怎麼出現的?代表什麼呢?人字是像形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表示一個懂得鞠躬、謙遜的直立形象。人是地球上唯一會創造文明符號、自覺進化的動物,人字不難寫,但做人學問大。

「人」,肢體站立,反映了人類祖先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達於天,下可立於地,要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們要始終保持一個姿勢「挺身站立為人,頂天立地做人。」

想透了、洞穿了,然後到達「化」的境界,不盲目地「從」,也不極端地「北」,而是依據自己的生命要求轉化各種能量,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人字這兩筆內涵豐富,哲理深邃,寫好不容易,想要做好「人」更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時間去經歷與理解。

『貳』 你認為哪個字最能代表中國文化

所謂華夏,簡單的說,漢族的前身,古代的華夏族,認為自己民族是人類文明之花。華,古同花,指的是文明之繁榮。夏,不僅繁榮,而且強大。夏這個字的古體字,從字形上看,下面是兩足,中間是兩手,上面是頭頸,是一個象形的人。中國之人自稱為夏,這是華夏族認為自己已經告別了動物性,進入了文明社會。

『叄』 100個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漢字

漢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有著鮮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們的方塊字中潛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有著深厚的愛國情結,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遊子,這種情結更加濃厚。《漢字的魅力》一文中字里行間都蘊含著這種情感。

漢字之美,美在形體。你看吧,每個字都有不同的神韻:「明」是由兩個象形字「日」和「月」組成的會意字。「是太陽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作者用兒童的語言寫出了兒童的心理。「雷」「雪」「霜」三個字都是形聲字,同樣富有形象性,在辭義上都與「雨」有關。這四個字富有典型性和趣味性。你想吧,「太陽」這個詞,使你感覺到了熱和力,而「月亮」卻又閃著清麗的光輝;「輕」字給人飄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墜;「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淚;「冷霜」好像散發出一種寒氣,而「幽深」兩字一出現,你便似乎進入森林或寧靜的院落;當你寫下「人」這個字,不禁肅然起敬,並為「天」和「地」兩字的創造贊嘆不已。這些有影無形的圖畫,這些橫豎鉤點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多麼相近。他們在瞬間走進想像,然後又從想像流出,只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這是一些多麼可愛的小精靈啊!

漢字之美,美在風骨。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國的漢字用一個個方塊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維系了一個統一的大國的存在,而且是強有力的,自成系統的。它的創造契機顯示出中國人與世不同的文明傳統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不管這塊東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種不同的語言講著多少互相聽不懂的方言,但這漢字的魅力卻成了交響樂隊的總指揮。作者在這里把漢字的豐富多彩比作「奇妙絢麗的大花園」,不僅通俗易懂,而且生動形象,富有文學色彩和感情色彩。這個「大花園」對孩子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他從此必定會一步步歡笑著、跳躍著奔向前去了」。「必定」,強調不容置疑;「歡笑著、跳躍著」,寫出孩子的歡笑心情和歡快動作。有良好的開端(第一步)必定有良好的結果。吸引力就是漢字的勉力。

漢字之美,美在精髓。面對科學的飛躍,人們在慨嘆中國技術的落後,想在困惑中尋求擺脫這種象形文字帶來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發出了實行漢字拼音化的震撼靈魂的吶喊。是的,這種呼喚曾經攪得熱血沸騰,但卻有點唐吉訶德攻打風車的憨度。中國的漢字以其瑰麗雄健的生命力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是電腦接受了漢字,而不是電腦改變了漢字。在科學攀向高峰所出現的復雜思維狀態中,倒是那種拼音文字需要不斷再創造,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瑣程度;惟中國的漢字卻反而煥發出青春,輕而易舉地用原有詞彙構成了新的概念和術語。真的,中國的方塊字能消化各種外來的新創造,因為它擁有一個單字的海洋,讓人們熟悉這種文字後,可尋求的新的組合和創造的天地是那樣的寬廣而簡便。

漢字之美,美在真情。唉,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為那壯麗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無限鍾情我賴以思維和交往的中國漢字,並震驚於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這種文字將越來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愛。 漢字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劑。漢語還是當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文字。目前地球上使用漢字的人口大約有14億,佔世界人口的26%,幾乎相等於合用英語的15億人口(以英語為母語的書面語的只有3億人)。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的數據,它也是網際網路上的第二大語言文字。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申奧成功和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世界各地學習漢語的興趣日益升溫。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的學校開設了華文課程,美國有200多所大學設有中文(chinese)課程,許多人已看到華文中還蘊藏著無限商機。
自然,漢字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字形龐雜繁復,比較難認、難寫等弱點,需要慎重地加以系統改革和創新。而且,拼音文字也有其優越性之處。如英文善於細致地描述事物,有利於開展邏輯思維,是當前國際科技、信息、金融交流的主要文字。法文結構嚴謹,語法細膩,可免於歧義,是法律,合同等有約束性文件的極佳文字。隨著世界各種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同語言文字都可相互參考,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漢字在總結歷史經驗和借鑒吸收了其它文字的可取之處後將進一步發揚光大。國運盛,漢字興,漢字有著廣闊美好的發展前景,漢字的優越性對中華民族的團結和振興,將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肆』 最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字體是哪種

宋體、仿宋體。
中國文字發展歷史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楷書至仿宋體、宋體字。到宋體時,文字發展到最高峰。

宋體字是源於宋代的,但是宋體字在明代確立。 宋代「興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景象。印刷出版業在宋代進入了黃金時代,雕版印刷興旺,刻書中心發展較快,活字印刷發明。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體字在明代確立。宋體字便於書寫和刻寫,字體美觀端莊,適應了印刷出版業的行業操作要求,成為宋代文化造極的見證者。

『伍』 用一個字概括中國文化 中華民族的文化有一個字概括,應該是什麼字

只有一個字適合概括中國傳統文化——和

中國歷史上「和」的概念經歷了由實轉虛的演變過程,它逐漸從具體器物與感官經驗抽象而為價值理念和精神訴求,用來表達協調、和諧、平和等思想觀念。


「和而不同」


「和」的精神是以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多樣性為前提的;而「同」旨在排斥異己,消滅差別,整齊劃一。古人對「和」與「同」的異同有著深刻的洞識。孔子明確提出過「和而不同」的命題,並把此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理念,從被動的方面看,意含反抗政治強權或文化霸權的壓迫;從積極意義看,則昭示了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與博大胸懷。


「致中和」


中庸觀念講的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恰當適度,強調對慾望、情感和行為等有所節制,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與「中庸」概念相近,古人有「中和」一詞。《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里謂「和」為「中節」,並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在儒家看來,如果人人能夠「文質彬彬」,「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做到行為有度,進退有矩,那麼,整個社會與宇宙的和諧,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中國傳統文化源自《易》。《易》的思想精髓就是「和」。「和」以為著包容,意味著平衡。任何實物的發展都有著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特性,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事物的發展最終都會達到一個混沌狀態,終歸為平和。人是一種既具有個體屬性又具有群體屬性的生物體,人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最終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的產生,即孔子《系傳》里說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所以,在學習中國文化之前,先理解「和」的文化含義是非常重要的。(一家之言)

『陸』 有中華文化內涵的字

「和」可以說是最具有內涵的中國文字,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都曾經展示過。用現在的話就是「和諧」的意思。「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認為陰陽和而萬物生,完全相同的東西則無所生。可見和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異,矛盾多樣性的統一,才能生物,才能發展。這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也和世界普遍認同的「多樣性」有異曲同工之妙。

『柒』 有哪些漢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仁、義、禮、智、信

基本字義:

1、仁

一種道德范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仁義。

2、義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

3、禮

符合統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准則:禮教(jiào)。

4、智

聰明,見識:智力。

5、信

誠實,不欺騙:信用。

(7)中華文化的字有什麼字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相信[xiāng xìn]認為正確或確實而不懷疑:我~他們的試驗一定會成功。

2、自信[zì xìn]相信自己:~心。~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3、信心[xìn xīn]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滿懷~。~百倍。

4、信封[xìn fēng]裝書信的封套。

5、信用[xìn yòng]能夠履行跟人約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講~。喪失~。

『捌』 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哪些字體

中國從古到今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幾種字體。其他還有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字體,這些字體都只是盛行在部分地區,故不計入在內。

具體介紹: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總而言之,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玖』 代表中國文化的字

50個「最中國」的漢字中,既有代表著社會文明發展的耕、禾、農、家、田、絲、工,也有包容著中國哲學、宗教、社會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體現國家情懷的中、東、北、土、社、九、鼎、國。「和」字被評選為「最中國」的漢字。

閱讀全文

與中華文化的字有什麼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