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新文化運動改變的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改變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2 03:44:34

① 新文化運動有什麼重要變化

在新文化運動的後期,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新文化運動向新民主主義運動過渡。

1917年爆發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影響,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復興的希望。新文化運動由此有了新的內容,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
《新青年》應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發表了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和社會主義理論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發表了李大釗同志寫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著名論文,熱烈歡呼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領導下,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民主,反對獨裁,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的新文化運動,宣傳了西方的進步文化。以後,又傳播了社會主義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階級的要求,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 ,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② 新文化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有: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的。它有偉大的功勞,也有嚴重的缺點。

(1)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於優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境產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他們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工農運動結合,使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裡。

(2) 他們還迴避當時對軍閥政府的實際斗爭,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

(3) 以當時的文學革命而論,雖然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也只限於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可能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對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味批判以及對西學的全盤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終導致了西方文學不徹底,東方文學被否定,是中華古典文化走向沒落的開端。

(4)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於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並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5)那時的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他們中有的人看問題很片面,壞就是絕對的壞,好就是絕對的好。這種形而上學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後來的發展。

③ 新文化運動產生了什麼重大影響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深刻的反封建的思想啟蒙運動,它給近代的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的啟蒙力量,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思潮,是中國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的斗爭。它是在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陰謀稱帝、反動勢力大造尊孔復古輿論,民國招牌也搖搖欲墜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個有別於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和辛亥革命的獨立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動搖了封建思想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享有絕對權威的封建思想文化,破除了傳統的封建教條對人們的束縛,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形成了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也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他們尋求科學真理,追求解放,為中國迅速接受十月革命的影響,為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傳播准備了條件,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那些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這是戊戌變法時的維新派和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派所不敢說的。它啟發人們追求科學和民主,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但是,由於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是由小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和領導的,仍屬於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文化運動的范疇,因而存在著一定的歷史局限和弱點。其領導人沒有把運動普及到群眾中去,只是局限在知識分子圈子裡,他們除了一般的政治口號外,沒有提出實現民主政治的具體辦法。同時他們形式主義地看問題,不能正確地對待中國文化遺產,存在著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④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

因為是對中國的思想空前的大解放,所以新文化運動被稱之為思想啟蒙運動。


當然每一次變革都會有領導者。新文化運動時期涌現出一批有才能、有文化的知識分子,這就是所謂的「亂世出大師」。這大師中的第一人就是陳獨秀,他首次在他主編的《新青年》中解釋了什麼是科學和民主。這使當時的人們茅塞頓開,讓他們意識到了當時身上的枷鎖,並且想要努力掙脫開。另外陳獨秀更是反對文言文的寫作,推廣白話文,這在中國歷史上是語言上一次很大的進步。


另外一個領導者當然是我們非常熟知的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後半生完全投入了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當中去了。他曾說:中國的人就像是在一個漆黑毫無光亮的屋子裡,所有人都在沉睡而只有自己是醒著的,並且自己拼盡全力想要去叫醒其他人,但卻怎麼也叫不醒。這就是所謂的「眾人皆醉我獨醒吧」。並且魯迅先生的許多文章都是非常反映當時的現狀,可以說是「先驅者」。


李大釗同志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貢獻就是宣傳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他在《新青年》上先後發表了《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以及《庶民的勝利》。在新文化運動中還有胡適和蔡元培等人的貢獻。胡適被稱為「少年天才」,而蔡元培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北大的建立者。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努力,將中國帶進了一個新思想的世界,使人們打破了自己身上的枷鎖。


新文化運動意義在於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束縛,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這些大師的成就既使我們敬仰,又值得我們去學習。學習他們身上那種為了國家可以貢獻自己的精神,學習他們那種堅持的精神,學習他們那種對知識渴望的精神。

滿意記得採納和點贊哦!!!

⑤ 歷史中出現過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影響?以下內容將為大家解答這個兩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這里說的新文化運動是指1915 年到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前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文化運動。針對當時北洋軍閥統治下掀起的尊孔復古主義的逆流,以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為代表的激進民主主義者,大力宣傳資產階級文化,同復古思想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陳獨秀發表了《敬告青年》、《文學革命論》,李大釗發表了《青春》,魯迅發表了《狂人日記》等文章。

從此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中國人民,將革命推進到一個新的時期,揭開了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新篇章。

以上就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以及它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

⑥ 新文化運動帶來了什麼新思想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不過,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領域中的延續,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爭,它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為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⑦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一、主要內容

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針對北洋政府的尊孔復古,《新青年》發表大量文章,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代表作品: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2、提倡民主和科學。

3、提倡文學改革。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等,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主張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二、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後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是一次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7)新文化運動改變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1、歷史背景

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混亂的局面。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是不能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以徹底盪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2、標志: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發表《警告青年》一文。

3、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蔡元培。

⑧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作為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即圍繞著「四提倡,四反對」而進行的具體實踐活動。前期其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後期則由先進的知識分子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題。

有具體一例可觀:就新文化方面,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義: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爛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他認為,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的,文體是自由的,這樣就可以注入新內容、新思想。

(8)新文化運動改變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影響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高舉「科學」和「民主」的旗幟,弘揚與傳播新思想、新觀念,猛烈抨擊舊傳統、舊禮教,沖擊、動搖了封建主義在思想界的統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推動了中國文化向現代的轉型。

新文化運動為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更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准備了條件。有論者指出:「拋棄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指引的道路,是相當多的中國先進分子共同作出的歷史性的選擇。這是五四以後新文化運動的最基本的特徵。」

⑨ 新文化運動在十月革命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就是傳播資產階級民主、科學、進化論思想。到了後期十月革命發生後李大釗等人首先宣傳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五四運動後又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進而引起新文化運動陣營的分化,同時也造就了中國最早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形成。為以後中國共產黨的 誕生奠定了 基礎。

閱讀全文

與新文化運動改變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