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學好「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指的是我國文學以外世界各國的文學。它縱貫幾千年,橫跨五大洲,內容是無比豐富的。
就課程內容來講,外國文學可分歐美文學和亞非文學兩大方面。
歐美各國之間,特別是歐洲各國之間的文學,關系比較密切。由於它們的社會歷史發展情況相仿,它們在文化淵源、文學發展過程和文學思潮的演變等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它們的文學也有許多共同的地方,盡管它們各有其民族的特殊性,我們仍然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而亞非各國的文學與歐美文學情況就大不一樣,它沒有那麼明顯的整體性,然而,由於相似的歷史命運和密切的文化交流關系,使得它們在文學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某些共同的特徵,相互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外國文學的學習內容應該包括上述的兩個方面,不能偏廢。
在學習外國文學時,還應該注意到學好這門課程的綜合性要求,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掌握外國文學的基本知識;
第二,提高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
第三,提高理論水平。
對這三方面的要求,都不能忽視。
針對以上情況,我想對學者提兩點建議:
第一,一定要多讀作品。
有些同學學習外國文學,只看教材不讀作品,那是肯定學不好的。我們知道,文學作品是文學史的基本材料,一個作家,一個流派,一個時代,它的文學成就和貢獻,主要體現在作品上。所以,不接觸作品,不對作品進行分析,就無法獲得感性材料,無法深刻體會教材的內容,更無法進行獨立思考,只能人雲亦雲地背教材,死記現成的概念和結論。對於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內容、藝術手法,乃至作品的歷史意義,要能全面的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在閱讀作品上多下功夫,你就學不好外國文學。過去有些同學不習慣某些外國文學作品的思想方式和表現形式,因而不愛看,有些同學又懼怕外國文學作品多,本子厚,望而生畏便索性不看。我們認為,不習慣可以變為習慣,看多了自然就會習慣,你老不看就永遠不會習慣。作品多,只要堅持看,積少可以成多。
第二,要注意學習馬列主義經典作家對外國文學的論述。
我們學習外國文學,應該以馬列主義思想作指導,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革命導師對於外國文學的論述,正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典範,他們的意見往往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具有極大的科學價值。學習這些論述既能幫助我們掌握要領,又能從中提高自己的馬列主義水平。把學習外國文學和學習馬列主義文藝論著結合起來,取得較好的效果。
㈡ 如何了解外國文學最新發展動態
外國文學的研究已開始擺脫純文學的束縛。「九五」期間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有一批研究人員自覺地遵循文化的概念,努力擺脫舊時經院式純文學研究思路的束縛,開始研究文學與哲學、文學與宗教、文學與文化等跨學科的課題。這種將文學作品與孕育它的那個時代的人文文化結合起來研究的做法,使我們的研究人員開闊了思路,對作品的剖析也有了新的視角。王守仁的《性別·種族·文化托妮·莫里森與20世紀美國黑人文學》和何雲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文化》是這一嘗試有代表性的成果。
㈢ 如何正確認識外國文學
1、全球化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滲透到我們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和研究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當今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各民族文學互相影響、互相滲透。高校中文系的學生的外國文學姬笭灌蝗弒豪鬼通邯坤教學具有更為現實的意義。優秀的文學作品,總結了人類對於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的歷史,潛移默化地對人們起著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能使青年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習和研究外國文學發展史上那些里程碑式的作品,閱讀、學習、欣賞經過千百年的長時間篩選和億萬讀者嚴格檢驗的藝術珍品,總結前人的藝術經驗,可以提高我們的藝術水平,增強審美情趣,提高鑒賞水平和能力。學習外國文學。可以了解外國人的生存方式,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這就為我們自己找到一個參照系,從而知道什麼是世界的,什麼是民族的。樹立在全球化時代我們的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國際主義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繁榮社會主義文學,要求我們學習外國文學。
2、世界文學史上的優秀作品,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各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形象的生活教科書,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學的養分,正是民族文學不斷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條件。從一代文學巨匠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到當代文壇的俊傑,他們都從世界文學中吸取了豐富的精神資源。一個開放的民族是最善於向別的民族學習的,放眼世界,沐浴八面來風,我們將更加健壯,更加富有。
㈣ 外國文學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可行性分析
喲,你問的好專業啊,我看這樣吧:
從作家看,生平考據,生活經歷對作品的影響。(作者)
從作品看,作品年代、內容考證,作品語言風格特點,作品人物形象特點,作品創新的地方,作品與同時代類似作品的比較。(文本)
從接受方面看,作品的受歡迎度及其原因,人們對作品的不同解讀。(讀者)
從背景上看,作品反映的時代性。(世界)
世界——作者——文本——讀者,這是文學空間的有機整體,也是文學研究的永恆題材。搞研究,要確定范圍,有了想法,再把范圍不斷縮小,不斷具體化,這樣無論是比較,還是就某人的某一點單獨研究,都會寫出來點東西。
(你的名字是「風飛花」嗎?有首英文詩就叫這個名字,windflowers,寫得很美)
㈤ 如何正確對待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研究》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師范大學主辦的權威學術期刊。該刊在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並具有較大國際影響。該刊不僅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等國內權威檢索機構所收錄,而且是中國大陸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國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 全文收錄的國際權威期刊。《外國文學研究》在國內由武漢市郵政局負責發行,代號為38-11;在國外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中國國際書店)負責發行,代號為BM255。
《外國文學研究》雜志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國文學界最早創辦的學術性期刊,於1978年9月創刊,最初為刊,於2003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至今已發行一百餘期。《外國文學研究》雜志由原全國文聯主席、著名作家茅盾先生題寫刊名,巴金、卞之琳、戈寶權、葉水夫、朱光潛、陳嘉、羅大岡、金克木、楊周翰、季羨林、草嬰、方平,Hillis J. Miller等國際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著名作家徐遲為雜志的第一任主編。1987年,著名外國文學研究專家王忠祥教授接替徐遲先生擔任第二任主編。現任主編為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聶珍釗教授,同時由王忠祥教授擔任名譽主編。《外國文學研究》雜志擁有國際化的編委會,邀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編委,其中國內著名學者有吳元邁、黃寶生、董衡巽研究員以及夏仲翼、楊仁敬、譚國根教授;國外學者有英國學術院院士、劍橋大學英語系Stefan Collini教授,牛津大學英語系Valentine Cunningham教授,沃里克大學英語系教授Michael Bell, 美國印第安娜大學英語系David Nordloh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英語系Charles Bernstaine教授,奧斯陸大學易卜生中心Knut教授。此外,《外國文學研究》還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編輯隊伍,編輯部成員包括我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一批知名中青年專家如胡亞敏教授、鄒建軍教授、李俄憲教授、王松林教授、羅良功教授、楊建副教授、蘇暉副教授、劉淵副教授、劉茂生副教授等,以及一批由文學院與外國學院的博士和在讀博士共同組成的編輯人員。
《外國文學研究》雜志創刊20餘年來,一直得到廣大作者和學界的熱情支持,質量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為了促進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學科學術研究的發展和繁榮,加強同教育界、學術界在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等方面的廣泛合作與交流,《外國文學研究》雜志聯合全國部分重點院校於2001年成立了雜志理事會。理事會由華中師范大學聶珍釗教授擔任理事長,湖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蔣洪新教授、清華大學英語系王寧教授、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傑教授擔任副理事長,一批全國知名高校學術帶頭人擔任常務理事與理事。理事會的成立順應了學術發展的潮流,聚集起各高校更強的學術力量,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共同把《外國文學研究》辦成國際一流水平的學術期刊。
《外國文學研究》的宗旨是反映外國文學理論、思潮和創作的新動向,刊載我國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的新成果,開拓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的新領域、新課題,擴展我國文藝界的視野並提供借鑒。雜志的重點欄目包括:中外學者訪談、英國作家作品研究、美國作家作品研究、歐洲文學研究、東方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問題與學術、文化與文論、外國文學在中國、學科建設與教學研究、文學倫理學批評等。
《外國文學研究》為保證雜志發表論文的學術質量和用稿公正性,全面實施匿名專家審稿制度。為同國際學術期刊接軌,《外國文學研究》採用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文體格式。《外國文學研究》在學界以注重學術規范、注重發表學術論文的廣泛代表性和前沿性著稱,既注重對外國經典作家作品的解讀,也重視對當代文學前沿問題的研究,在國內同類刊物中以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而著稱。《外國文學研究》倡導理論和文學緊密結合的學風,強調理論必須為文學研究服務,並努力使刊物同國際學術界接軌。《外國文學研究》是我國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重要陣地,曾發表過眾多老一輩作家和學者的研究成果,也發表過大量中青年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我國諸多相關領域專家及研究人員,均在本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
近年來,《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的學術事業有了更大的發展。2003年以來,本刊共主辦全國與國際學術會議9次:"跨文化視野中的外國文學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2003);"回顧與展望: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2004);2004年,"劍橋學術傳統與批評方法"全國學術研討會(2004);"第三屆易卜生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全國學術研討會(2005); "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6);"易卜生詩歌研究"專題研討會(2006)。這些會議多數學者雲集,規模較大,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006年,《外國文學研究》雜志與長江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一種新的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叢刊《世界文學評論》,每年兩期,已經出版第一輯與第二輯,獲得學界好評,並為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網"收錄。
㈥ 如何賞析外國文學,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主要是要了解外國的國情,如國家歷史、經濟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等,還要了解西方作家的寫作風格和習慣於我們不同。否則,就不大容易理解其中的意義,甚至讀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
㈦ 外國文學,文藝理論
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文藝理論史方面的,這個可以看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的《西方文藝理論史》或是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二是著名文藝理論家的著作,這個要看你的精力了,但可以選擇最有代表性的來看,如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錄》,黑格爾的《美學》,尼採的《悲劇的誕生》等。
㈧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與任務
本所的辦所方針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外國文學的理論、歷史和現狀,為中國的社會主義文藝發展提供借鑒;研究和評介外國文藝理論、思潮、流派、重要作家與作品;編寫重要國家和地區的文學史;翻譯外國優秀的文學作品和理論著作。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與世界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加強對外國文學的研究,積極吸收外國文學的創作和理論探索的優秀成果,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更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
㈨ 外國文學的研究意義怎麼寫
你就先寫研究文學的意義,再由現代世界的局勢以及歷史的教訓等種種方面入手,引入談論研究外國文學的意義。意義可能有幾方面,文化交流方面、大局勢下的必然、文學互補方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