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一種戲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徵它是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❷ 中國戲曲文化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2)戲曲哪個代表漢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戲曲的發展歷史:
1、萌芽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 如「儺戲」。
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2、繁榮
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台的繁榮時期。
3、延展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占花魁》等戲曲劇,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
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 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志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
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戲曲
❸ 中國戲曲文化,古代京劇體現了怎樣一種文化蘊含
京劇,中國的「國粹」、國劇,已有200年歷史。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也表著中國的戲曲藝術。
「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1840年前後形成於北京。是以後在北京、河北、天津及全國大部分地區流傳的一種戲曲劇種。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大劇種。
京劇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它音樂屬於板腔體,用鑼鼓、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及以聲腔為主的「三慶」,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和崑曲曲牌。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京劇的角色行當分生、旦、凈、丑四大行。「凈」,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丑」,扮演喜劇角色。「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創造舞台形象藝術的手段十分豐富,用法又十分嚴格。
戲曲理論家翁偶虹撰文說:「中國戲曲臉譜,胚胎於上古的圖騰,濫觴於春秋的儺祭,孽乳為漢、唐的代面,發展為宋、元的塗面,形成為明、清的臉譜。在戲曲形成之後,臉譜與面具仍然交替使用。」京劇臉譜與京劇表演藝術一樣,是和演員一起出現在舞台上的活的藝術。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根據人物各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採用各種不同色彩和圖案樣式。京劇臉譜是一種寫意和誇張的藝術。本身就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為表現手段的圖案藝術了。
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
2010年11月16日,經在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24個成員國共同審議,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國京劇傳承機構和流布地區申報的京劇成功入選2010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❹ 京劇是漢文化的一種體現嗎
不是。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共國得到空前的繁榮。——常識藝術篇。
漢文化一般指華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又稱為華夏文化,不包括清朝時期的文化。
❺ 是戲曲文化是什麼樣的文化
戲曲文化是我國所特有的一種文藝表現形式。通過舞台。特有的唱腔優美唱腔,以及舞台。表現形式。展現在人的。眼前。耳中。都是。獨特的感官享受。有點類似於國外的歌舞劇。但是戲曲更加具有多樣性。
❻ 戲劇的內涵(要具體,不要泛泛而談)
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她以極富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不僅如此,它還在世界劇壇上享有很高聲譽,讓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為之傾倒。戲曲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大的魅力,與其自身的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因為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方向,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發展。戲曲發展至今,從漢朝開始的原始歌舞到現在成熟的各種劇種,其內在包含的文化內涵,是其繼續散發魅力,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戲曲 文化 傳承 傳統 舞台 對比
一 中國古典戲曲的起源與發展
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在漢代,民間就出現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戲」,尤以《東海黃公》為著。到了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歌舞與表演相結合的「歌舞戲」,具有了更為濃郁的表演成份,如《拔頭》、《代面》、《踏搖娘》等。唐代,出現了由先秦時期的優伶表演發展來的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的歌舞戲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和「勾欄」;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的趨勢,出現了「宋雜劇」。金代,在宋雜劇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發展成熟,戲曲形成。
戲曲真正形成後,就到了所謂的中國古典戲曲的時期。這個時期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花部等四種戲曲的基本形式。
宋元南戲,是中國戲曲最早的表現形式,它形成於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溫州(古稱永嘉)一帶的民間,時稱捻蘭卧泳鐢。它是在宋雜劇的基礎上,融和南方民間小曲、說唱等藝術因素形成的。以體制龐大、曲詞通俗質朴為其特點,已粗具戲曲的基本藝術特徵。劇目多表現民間故事。如我們熟悉的《趙貞女蔡二郎》、《宦門子弟錯立身》、《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趙氏孤兒》、《牧羊記》、《琵瑟記》等劇本都是那時留傳下來的,雖然有很多劇本已經和現在的內容不一致,但那時候戲曲對後來戲曲發展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元代,是中國戲曲史的一個重要時期,它以元曲聞名於世,而元曲中影響最顯著者,唯北雜劇(亦稱元雜劇)。北雜劇之文學,以質朴自然勝,後世的戲曲文學無法達到這個高度;關(漢卿)、王(實甫)、白(朴)、馬(致遠)等雜劇作家,使北雜劇成為一代文學的典範。北雜劇表演則顯示出戲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實和濃郁的民間氣息。
明清傳奇,源於宋元南戲,是它成熟化與規范化的結果。明中葉以後,傳奇代替雜劇成為戲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劇本文學曲詞典雅,體制龐大,名篇佳作不勝枚舉,為戲曲文學的絕盛之時。表演上則日趨成熟,多用崑曲演唱。這時候就出現了著名的明代四大聲腔系統。這四大聲腔包括浙江海鹽腔、浙江餘姚腔、江西弋陽腔和江蘇崑山腔。明代戲曲,在音樂上出現明顯的地方化趨勢,主要表現為地方聲腔的崛起。對後世戲曲影響最大的是後兩種,即弋陽腔和崑山腔,前者發展為全國影響廣泛的高腔系統,如現在的贛劇和京劇都用了這種聲腔;後者則發展成典雅細膩的崑曲。
自清代前期起,戲曲舞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戲曲的民間化和通俗化。先是崑曲、高腔摺子戲的盛行,後是地方戲的興起。從此,戲曲舞台不再是傳奇戲的天下,崑曲與高腔有了來自民間的競爭者。戲曲的表演場所也由廳堂氍毹變為了茶肆歌台。這位戲曲的民間化和通俗化提供了條件。
二 傳承性和傳統性
崑曲,是當今戲曲界最古老的劇種,有「萬戲之母」之稱。其他戲曲在發展的時期,都向崑曲學了很多。如我們熟悉的京劇,旦角的舞台表演就藉助了許多崑曲的精華,老一輩京劇藝術家們在學京劇的同時,還學習崑曲。梅蘭芳先生為了弘揚崑曲,居然一口氣學了30多部崑曲劇目,程硯秋先生對崑曲也嫻熟得很。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說過:「越劇有兩個奶娘,崑曲和話劇。崑曲告訴了越劇表演的重要性;話劇告訴了越劇要演故事。」越劇老一輩表演藝術家不僅能表演越劇,崑曲也是她們的強項。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為了讓黃梅戲更具表演性,就向其他戲曲汲取了豐富的營養,崑曲就是其中的一種,她學習了崑曲的身段表演,打破了黃梅戲的只是「上半身」的表演,讓黃梅戲具有更大的舞台表現力。
崑曲,源於元末年間,由最早的清唱到後來的舞台表演,一直發展至今,已經有了600多年的歷史。崑曲的記譜不像現在的音樂記譜而是用工尺記譜,和以前的記譜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這是崑曲傳承古老傳統的一種表現形式。
崑曲最早是流行於市井之間,後來繁盛時期走向雅化的路子,表演形式更加成熟起來,並且因此而使得文人創作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名家名作層出不窮。這個時候,在戲劇史和文學史都很有名的作品有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尤以《牡丹亭》為著;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其他的還有沈景的《義俠記》、高濂的《玉簪記》、周朝俊的《紅梅記》等優秀劇本,這些劇本為崑曲更添了一份文學涵養。加上崑曲自身發展兼收並蓄,使得崑曲的舞台更加廣闊,從而得以發展至今。
通過看戲曲的劇本我們可以得到,現在戲曲的劇本除了一些改編的現代主題,大多數都為古代題材。這些題材中包括表現歷史事實的史學題材,如:京劇中的《趙氏孤兒》《負荊請罪》等,越劇中的《寒情》《陸游與唐婉》等,粵劇中的《楚河漢界》等。也有表現神話傳說的題材,如:黃梅戲中的《牛郎織女》《天仙配》等,越劇中的《追魚》《白蛇前傳》《柳毅傳書》等,京劇中的《白蛇傳》《大鬧天宮》等。還有表現戰爭傳奇題材的,豫劇中的《花木蘭》被很多人熟知,京劇中也有《洪洋洞》《珠簾寨》《四郎探母》《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一類的劇目,越劇中同樣有《穆桂英掛帥》《木蘭別傳》《馬龍將軍》一類的戲。古典傳奇故事也是戲曲善於表現的題材之一,《梁祝》在很多戲曲中都有表現,京劇程派新排戲就有《梁祝》,越劇黃梅戲在發展之初就排了《梁祝》,現在已成為戲曲界的經典,尤其是越劇中的《十八相送》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越劇《紅樓夢》已成為眾多戲迷心中的經典,神聖的地位不容改變,而《女駙馬》現在已成為黃梅戲的經典了,一曲「為救李郎離家園」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耳熟能詳了。《孟麗君》《蝴蝶夢》《秦淮煙雲》《玉堂春》《李娃傳》《孔雀東南飛》等一些表現古代婦女獨立、自由人格的戲也被許多劇種改編搬上舞台,這些戲以一種古老的題材、現代的手法向今人描繪著一個個形象動人的人物性格,新穎大膽而又不失古趣。
當然,才子佳人的題材也是戲曲表現的題材之一,但這種題材改變了以前的腐化成分,已然成為具有新時期鮮明特點的故事劇了,崑曲中的《西廂記》《牡丹亭》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原來這奼紫嫣紅開遍」已經成為崑曲中的代表,真是看崑曲必看《牡丹亭》,看《牡丹亭》則必聽「皂羅袍」「好姐姐」。越劇繼承崑曲不少衣缽,《西廂記》也是越劇的代表劇目,俏皮的紅娘、傻獃獃的張君瑞、大家閨秀的崔鶯鶯以及嚴厲的老太太都是其中的經典形象。看過越劇的必看過《唐伯虎落第》,雅緻的唱詞、優美的旋律、典型的人物及風趣的念白都是觀眾記住這部戲的理由。評劇中的《花為媒》,一出幽默的戲曲小品,可愛的人物形象,漂亮聰慧的李月娥、聰明賢淑的張五可、還有滑稽可笑的阮媽,讓這部戲成為評劇中的經典,其中的《報花名》《誇月娥》把張五可這個人物形象刻畫得是栩栩如生。川劇中的《玉簪記》《柳蔭記》用其特有的方式吸引了不少觀眾。
戲曲中還有表現其他特殊題材的劇目,表現作家作品的,新派越劇《孔乙己》《家》《第一次親密接觸》等,京劇《黑旋風李逵》等,黃梅戲《雷雨》;表現時代主題的,如文革時期的八大樣板戲、京劇程派新劇《江姐》,越劇新派劇目《瘋人院之戀》《被隔離的春天》等;將西方作品融入中國戲曲的,越劇中有《茶花女》《王子復仇記》,京劇中有《公主圖蘭朵》等。
這些題材大多數為古典題材,這和中國文化遺產的豐富性是分不開的,中國這片土壤適宜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戲曲不僅從題材上傳承了古典文化,在唱詞講究上也深受古典詩詞的影響。京劇《霸王別姬》有這樣幾句唱詞「戰英勇,蓋世無敵。滅贏秦,廢楚帝,爭長華夷」,這幾句唱詞有秦賦的印跡;還有一句著名的西皮二六「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贏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這幾句受到唐詩七律的影響,而且後面的押韻很有規律,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規范。越劇《唐伯虎落第·畫誓》有這么一句「一彎冷月照寒窗,秋風瑟瑟落葉黃,欲舉杯酒邀月飲,酒盡壺空意茫茫」,押韻和一個個古詩的意象盡在其中,「冷月」「秋風」「落葉」,哪個不是古代詩人筆下的意象?觀遍現有戲曲,哪個不是用詩般的語言在吟唱,哪個不是在畫般的意境中登台?且看戲曲服飾,哪個不是對古代服飾進行寫意的復古?
古時的一切一去不復返,但是仍有這樣的藝術在傳承著古代的文化,這應該是我們作為華夏兒女的驕傲,只有中國才能產生這種獨特的藝術,古人已然不在,但是古人的精神卻通過戲曲這種載體一直承載下來,古典文化也通過這種方式在一直延續著。
三 地方性和統一性
每個人看到自己家鄉的地方戲,都會有一種發自心底的親切感。這和許多地方戲用自己方言吟唱是分不開的。地方戲深深紮根於產生它的家鄉,與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它的成長與家鄉有著密不可分的影響。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國劇,相信每一個在國外的遊子一聽到《四郎探母》中「思老母不由人肝腸痛斷,想老娘不由人淚灑在胸前」的旋律一定會深刻地體會到海外的孤苦無依。
悅耳動聽的越調一定能夠讓越鄉人感慨萬千,一曲「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曾讓多少人為之痴迷。一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也讓無數徽人感到無比自豪……,戲曲的地方性首先就表現在取材的地方性、吟唱的方言化及服飾的地方化。
越劇的取材大多為鍾靈秀慧的南方,如《白蛇傳》《梁祝》,這些故事發生地點就是西子湖畔的杭城。而《西廂記》《百花江》《孔乙己》《秦淮煙雲》取材也是越鄉周圍,這些故事只有經越劇改編,然後再用吳儂軟語吟唱,才能體味出那種情感,如果這樣細膩的愛情故事用北方的戲曲來吟唱,就會感覺出一種不倫不類,而溫婉的越劇去唱大氣的北方故事也會讓人有一種別扭的感覺。黃梅戲自田野而來,她就像一位未加修飾的美麗村姑,熱情大方,讓人容易靠近。它有很多來自鄉土的題材,看一看《打豬草》,農村人會因此感到親切;看一看《天仙配》,人們會對那男耕女織的農村生活懷有無限的嚮往;看一看《徽州女人》,那無限真切的鄉土熱情會朝你鋪天蓋地地涌來。
香軟的崑曲則鍾情於才子佳人題材,幽深的府邸、鳥語花香的後花園、精緻的服飾,這是其他劇種都無法比擬的。鏗鏘的京劇則選擇了豪情的戰爭、忠義題材,用盡智謀的《珠簾寨》、貼面無私的《鍘美案》、趣味橫生而又不失威嚴的《烏盆記》、不枉私情的《赤桑鎮》、忠肝義膽的《江姐》、飽含真情的《鎖麟囊》……。產於河南的豫劇似乎也秉承了北方特有的大氣,看《穆桂英掛帥》,是不是讓你真正感受到了女將五十三歲出征的英姿;而《花木蘭》是不是把你的思緒喚到了木蘭女扮男裝大夫出征的那個時代?川劇以其「變臉」絕活響譽中外,其實這種絕活何嘗不是地方賦予的呢?想像古代的西南,一定是儺戲流行,面具是做戲人的必備道具,所以「變臉」中一定要利用面具來裝飾。花鼓戲和鄉土聯系緊密,所以它的取材也十分具有泥土氣味;採茶戲源於採茶之餘,它的取材十分貼近大自然,如鶯鶯鳥語,響徹在茶山上下。
地方戲因為產於各個地方,在他產生之初只是為了娛樂當地人們,所以方言吟唱肯定是其一大特點。聽聽我們熟悉的京劇,雖然它為國劇,但它並不是用普通話來唱的,因為京劇在發展的時候吸收了許多地方的名伶,且其前身為徽班,所以有些咬字肯定帶有獨特的方言特色。如《鳳還巢》中有一句「人生不知顧臉面」中的「臉」要咬成「jian」,還有《霸王別姬》中有「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中的「輕」要唱成「親」,這是深受南方方言中沒有後鼻音的影響。還有現在中國的第二大劇越劇是用嵊州話來演唱的,不管是念白還是唱,都有濃濃的越鄉味,所有的詞唱起來都沒有翹舌和後鼻音,也沒有圓唇,還有一些字也有很明顯的南方特色,如《紅樓夢》中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個」應該讀成「guo」,「想當初妹妹從江南初來到」中的「南」應讀成「nuan」,聲調也發生了變化。黃梅戲因是用安慶話來唱,安慶話屬於北方方言,大多數話和普通話比較接近,但是還有少許字音有些不同,,如《女駙馬》中有「我也曾打馬御街前」的「街」就應讀作「jiai」,還有就是黃梅戲念白很有安慶調。豫劇典型的是用河南話來唱的,其每字每腔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河南味。崑曲源於蘇州崑山腔,但是由於後來的不斷發展,不少地方都有具有代表性的昆劇院。因為各地的地方性不一樣,導致崑曲念白特色發展不一樣,北昆帶有很強的京白,蘇昆是典型的蘇白,而浙昆則有一定成分的浙白味道。廣東的粵劇則是用粵語來唱,福建的高甲戲用的又是特點鮮明的閩語來演唱。但由於所有的方言都能歸一到共同語中來,所以雖然用的是方言來吟唱,仍然具有很大的統一性,每個劇種都有能吸引其他地方人們的綜合因素。
所有的戲曲服飾都有很鮮明的能吸引觀眾的特徵,但是由於地方的不同,戲服的製作又有特殊的學問,看越劇和崑曲的服飾就有很強的蘇綉杭綉的特徵,精緻的刺綉,清新淡雅的服飾之美真是顯於其中。黃梅戲的服飾比起越劇和崑曲來,就多了一份真切感和田野感,一點都不矯揉的服飾,和安徽的民風渾然一體。粵劇的服飾則多了一份南國的野性,明顯帶有古代少數民族的特色。
四 舞台裝飾的想像性和內容情節的矛盾性
戲曲不像其他的舞台藝術,其具有更強的想像性和規范性,戲曲是一門綜合的舞台藝術,包含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在這個舞台上,有唱、念、做、打,每一門都是藝術,要做好這門藝術,演員們需要有深厚的藝術功底。有點戲曲知識的人都清楚,戲曲藝術更重要的是寫意,而非寫實。初次看戲的人都會被戲中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細節弄得團團轉。在戲曲中,生旦凈末丑都有特殊的化妝,尤以京劇最為規范,且各種角色飾什麼樣的人也有特殊規定,如京劇中,飾小生的,化妝時要在腦門中間抹一縷紅;花臉飾的人一般都是奸臣或者是包公之類的角色,還有老生一般飾中年男子等。
在戲曲的道具中,都是具有寫意化的。那些刀槍都市用木頭做的,而非真刀真槍,不想我們平常看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的道具都有很強的寫實意味。如果騎馬則用一馬鞭來代替,老生專門帶髯口以區別其他行當。在戲曲中,周圍的很多場景無法用道具來表明,這就需要靠演員來演,這也是測試演員功底的一個重要方面,像崑曲《林沖夜奔》中,要在明亮的舞台上演出那是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著實需要功夫,於是崑曲界有一說法「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這就需要台上演員和台下觀眾互動,才能把這折戲演好,演員要演出這是一黑夜,觀眾要想像這是一黑夜,能調動觀眾的想像也是演員的一大本事。
在戲曲中,雖然舞台只是一個舞台,但是演員的表演卻能讓舞台成為很多場景,舞台上沒有門檻,演員把適當的地方想像出一個門檻,要到另一個地方去,只要走幾個圓場,就可以改變地點,這時候想像是不可少的。演得讓觀眾都覺得是真的,就體現出這個演員的功底不一般。
在戲曲中,光有道具和好的演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好的劇本,能夠將整個故事情節整合起來吸引人。《紅樓夢》在越劇可謂已成經典了,其中有一折《金玉良緣》讓眾多戲迷百看不厭,首先是林黛玉的焚稿,後來是寶玉和寶釵的洞房,再就是寶玉的哭靈,三出戲的設置讓人感覺反差十分之大,正是從這種反差中,我們才能看出整個故事的矛盾發展。黛玉焚稿的冷清,洞房的熱鬧之後就是悲情萬丈的哭靈,洞房就好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也好像是夕陽西下的無限美好,抑或是迴光返照,故事中包含著另一故事,情節中融入了其他情節。看越劇《百花江》,故事中矛盾重重,本來的仇人卻是以前救自己母親的恩人,真是情仇兩難分,後來的結局更是令人大跌眼鏡,自己的丈夫反而不如自己所謂的仇人。在這個故事中,人物的好壞已經很難確定了,有的只是情和義,戲曲告訴我們的何嘗不是真實的人生呢,用一部部戲來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
處在梨園的邊緣地,看著戲曲文化的深層內涵,心裡不禁有一種辛酸的感覺,試想,現代人,有哪個真正關注了我們曾經深深自豪的國粹藝術呢?
❼ 傳統文化戲劇
匿名用戶
中國戲劇 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國粹,她以富於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佔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❽ 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戲曲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❾ 中國古代最早的戲曲曲目是漢代的什麼
東海黃公
❿ 被譽為「中國戲曲之母」是什麼,中國的戲曲「國粹」
被譽為「中國戲曲之母」是崑曲,是中國的戲曲「國粹」。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是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南戲系統下之一的曲種。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10)戲曲哪個代表漢文化擴展閱讀:
1、藝術特點:
昆劇作為一個曾經在全國范圍內有著巨大影響的劇種,在歷盡了艱辛困苦之後,能奇跡般地再次復活,這和它本身超絕的藝術魅力有緊密關系,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它的音樂上。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
昆劇表演的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昆劇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長期的演劇歷史中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尤其體現在各門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
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動作,又是表達人物性格心靈和曲辭意義的有效手段。
2、崑曲藝術節
中國昆劇藝術節創辦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江蘇省文化廳、蘇州市文化局、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昆劇研究會以及有關資助單位協辦。中國昆劇藝術節以保存和發展昆劇藝術,增進世界各國昆劇愛好者的溝通為宗旨。
除對參賽的劇目進行評選外,還舉辦了各種展覽、祝賀演出、研討會、藝術家簽名售書及群眾聯誼等活動。政府還特別為藝術節印製了明信片、首日封等紀念品。首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於2000年3月31日至4月6日在江蘇省崑山市和蘇州市舉辦。第二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於2003年11月在蘇州市舉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