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樂器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

什麼樂器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

發布時間:2022-08-16 03:32:28

① 古琴與編鍾相比,哪種樂器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比較高

我認為應該是編鍾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為編鍾是戰國春秋時期的樂器,而且它對於音色的詮釋也是最完美的。

② 古代的琴,笙,瑟,磬,分別是什麼

琴: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 ;可見中華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東周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五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③ 民族樂器二胡與中國傳統文化間的關系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二胡也是不得不說的,二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二胡本身的製作與聲音以及所承載的文化信息等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哲學觀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正二胡,這件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用最普遍、最富氣質和韻味的中國傳統拉弦樂器,在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以酷似人聲的優美音色和氣韻,像一個飽經滄桑、窮經閱歷的江湖孤直干癟貧士,從流浪的街頭、凄風苦雨的山野水壑一步步走進了世界藝術的大雅之堂。二胡是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凄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音色接近人聲,情感表現力極高。意境深遠的《二泉映月》是二胡優秀的代表性曲目。二胡是中國很普遍的一種民族樂器,二胡音樂幾乎代表中國傳統器樂的特質,二胡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能夠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音樂審美特徵以及民族情懷。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 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凄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唐朝便出現胡琴一詞,當時將西方、北方各民族稱為胡人,胡琴為西方、北方民族傳入樂器的通稱。至元朝之後,明清時期,胡琴成為擦弦樂器的通稱。二胡作為一件古老切傳統的民族樂器,在歷史舞台上已經存活了至少幾百年,不論是在民間作為流浪者的謀生工具還是華麗轉身後登上專業的音樂舞台,二胡始終是最能表達人們內心感情最具有表現力的民族樂器。

近代時,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二胡由琴皮、琴筒、琴桿、琴軸、琴弦、琴弓、琴碼、千金等組成。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

從演奏的方式來講,二胡是用馬尾做的弓子摩擦琴弦而發聲。這種演奏方式在中國的其他民族弓弦樂器中也早已有之,如軋箏和奚琴均為此。二胡的「韻味」除了本身的製作材料外,演奏方式是重要的原因,通過弓子和琴弦的摩擦可以有音色、力度、速度的各種變化,如在樂曲《江河水》中,使用的扣揉、壓揉的技法,還有模擬管子的「涮音」,以及「滾揉」等等,形象的描寫了一位婦女失去丈夫,在寒風凜冽的江邊號啕大哭,絕望無助的凄慘景象。二胡總是表現了自然界最原始和簡單的聲音,因此聽起來有親切感,使聽著很容易就產生畫面感,走進音樂。所以二胡正是體現了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創作原則。

④ 最具傳統文化底蘊的樂器是( )

D 古琴
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洞簫,在漢代陶俑中已出現,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琵琶,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時期出現的,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
古箏,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也是一件古老的樂器

(部分參考於網路)

⑤ 古琴代表著怎樣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古琴藝術是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包括唱、彈兼顧的琴歌與琴、簫合奏,是漢族傳統文化之瑰寶。古琴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藝術流派眾多,其中,嶺南派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



古琴不僅音域寬廣,演奏手法復雜多樣,表現力極其豐富,還承載了儒家的理想人格與道家的自然精神,內涵豐富,意蘊深邃。無論是曲目、音色、音樂結構還是彈奏姿勢,均反映出一種清和淡雅、溫柔敦厚、偏向優雅恬靜的風格。嶺南派的演奏營造了清、微、淡、遠的意境,具有濃郁的漢族文化特色。摘自華夏民俗文化網(致力於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播,不僅涵蓋了民俗禮儀、歲時節日、衣食住行等資訊類欄目,還為用戶提供了生肖配對、周公解夢等民俗類便民查詢小工具,方便用戶隨時查詢解惑)

⑥ 中國古代四大樂器是那4個

1、鼓。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

2、塤。古代一種吹奏樂器。陶制,也有用石、骨、象牙製成者。大如鵝蛋或雞蛋,頂部稍尖,底平,中空,有球形或橢圓形等多種。頂上有吹口,前面有三、四或五孔,後面有二孔,古今各異。

3、琴。古代,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因為琴在古代泛指古琴,古琴有九德之說,君子之器,象徵正德。

4、笛。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6)什麼樂器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擴展閱讀:

1、中國古代樂器有「八音」,塤占「八音」之土,即用土製成。中國塤文化學會介紹,塤從原始狩獵工具發展成為吹奏樂器,學界認為它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有文字記載其在戰國時期就用於宮廷祭祀活動,秦漢之後成為宮廷雅樂樂器。

2、笛子,是一種吹管樂器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

⑦ 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樂器有什麼

我覺得最能代表中國的樂器是古箏,因為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它的歷史比較悠久。

⑧ 中國古人憑借智慧製作了多種樂器,能稱得上古代四大樂器是那4個

中國古代四大樂器:古琴、編鍾,琵琶、笛子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 ;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20世紀20年代為與鋼琴區分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中國古代 大型打擊樂器,編鍾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鍾,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⑨ 中國傳統樂器有哪些

1、笛子: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

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⑩ 中國四大國粹是什麼

中國四大國粹是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和中國醫學。

中國國粹,是指完全發源於中國,中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獨特內涵而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四大國粹。

其他國粹:

古琴

古琴是中國「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淵源貫穿「道儒釋」,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

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士大夫,帝王將相,高道大儒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漢字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粹

閱讀全文

與什麼樂器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