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在 福建文化 中,品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飲茶已經成為福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招待客人方面,福建人以熱情好客著稱,請客必喝茶。茶葉比較突出當屬於福建泉州的鐵觀音最是特色。福建的飲茶文化十分講究,跟著我來看看吧!
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
福建人對於茶有著情到獨鍾的情情,在福建閩南一帶更有著「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傳統,而福建閩北也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在福建很多地方人們都已形成了早上和晚上都飲茶的習慣,對於茶的依賴程度到了用「痴迷」一詞來形容。
講究「水、火、茶」
福建人飲茶對於「水、火、茶」三個要素是相當講究的,而茶具更是有多種形狀,福建人認為茶具越用越珍貴,長時間用來泡茶的茶具,里所結的「茶垢」讓你的茶具就算不放茶葉也散發出茶香,這也形成了一種別樣的攀比:誰家的茶壺結的「茶垢」越多,誰家最有禮!也因此若小孩子不小心摔破了「茶垢」厚的茶壺,老人很是痛心的。
說到水,福建人認為最適合用來泡茶的水是泉水,用到的火則是炭炎為主,燒水也有一番功夫,要把水煮三沸才用來沖泡。
最具特色的茶米
在福建的閩南一帶,當客人來臨時主人必定會拿出「茶米」,然後泡出一小壺濃茶,稱為「泡tay」,他們會熱情來邀請你喝上幾杯,然後邊喝邊拉家常。
熱鬧有趣的擂茶
在福建閩北及閩西北山區有一種十分熱鬧的擂茶,他們稱為「客茶」,原名叫「三生湯」,擂茶的主要做法是把茶葉、芝麻、生薑、爆米、豬油和鹽等混在一起,經過過放到「擂缽」內,反復擂成糊狀成「擂茶腳子」,把腳子放到茶碗里,再加上沸水,就成了具有甜苦香辣的福建特色茶—擂茶。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閩南人喜歡用小懷品味「功夫茶」,而閩北人則喜歡使用大碗來飲用擂茶,十分有趣。
㈡ 「五代十國」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國
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實際上十國當中有六個在960年之後滅亡,北漢在最後,被滅時已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個王朝,先後與之並存的十國除北漢外都在秦嶺—淮河以南。其它並存的還有遼和西夏,但因為中國史書一般以漢族為中心,對其他民族政權常忽略。 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征賦不斷,名都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歐陽修在他寫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嗚呼開頭,這並不是他裝腔作勢,不說其他,單後來的殘酷刑罰「凌遲」(即千刀萬剮)就是在五代亂世出現的。 但這時期又是走向統一安定的時期,後周柴榮十年統一戰爭為北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其他方面,如火葯、印刷術的發展,詞的出現,也是有所成就的。
五代-後梁(907-923)
五代-後唐(923-936)
五代-後晉(936-946)
五代-後漢(947-950)
五代-後周(951-960)
十國-前蜀(891-925)
十國-後蜀(925-965)
十國-吳(892-937)
十國-南唐(937-975)
十國-閩
十國-楚
十國-南漢
十國-南平-荊南
十國-吳越
十國-北漢
十六國(304~439)
從西晉末年始至北魏統一北方為止,在中國北方及巴蜀地區出現的各族割據政權的總稱。自漢魏後,中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廣泛分布於長城南北和黃河流域。西晉末年,各種社會矛盾及民族矛盾空前尖銳,各族人民紛起反抗,而少數民族貴族乘機建立割據政權。從永安元年(304)至太延五年(439)的一百餘年間,先後有22個割據政權更相迭起。北魏史學家崔鴻將其中的前趙、成漢、前涼、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南燕、西涼、北涼、夏、北燕等16個割據國家載入《十六國春秋》,是為「十六國」名稱由來。此外, 這一時期還有代、冉魏、西燕、翟魏、蜀及割據仇池的氐族楊氏等政權,但習慣上不在十六國之列。參與這些政權割據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鮮卑,史稱五胡。漢人、賨人也參與角逐。
興亡概要 ①漢和前趙。晉惠帝永安元年(304),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北)稱漢王。永嘉二年(308)自稱皇帝,建都平陽(山西臨汾西北)。四年劉淵死,劉聰繼位。晉愍帝建興四年( 316)漢將劉曜攻陷長安,滅西晉。劉曜即位後遷都長安 ,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共傳四主。占據今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各一部。晉成帝四年(329)為後趙所滅。② 成漢。晉惠帝永康元年(301),巴氐族首領李特率西北流民在四川起義,稱大將軍。李特死後,其子李雄於晉惠帝永安元年(304)稱成都王。二年後稱帝,國號成,都成都。李雄在位30年,刑政寬和,戰事稀少,成國較其他地區安寧。晉成帝咸康四年(338),李雄侄李壽篡殺自立,改國號為漢,占據今四川東部及雲南、貴州的一部分。共傳五主。晉穆帝永和三年(347),東晉桓溫伐成漢,破成都,國遂亡。③代。晉愍帝建興三年(315),鮮卑族拓跋猗盧被封為代王,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轄今山西北部及內蒙古一部分。晉成帝咸康四年(338),拓跋什翼犍正式建代國。傳六主。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為前秦苻堅所滅。④前涼。西晉曾任命漢族大姓張軌為涼州刺史,接納大批來自關中和中原的避難民眾。西晉亡後的第二年,即317年,張寔自立,都姑臧(今甘肅武威)。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張駿稱假涼王,占據今甘肅西部、新疆東部。共傳七主。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為前秦苻堅所滅。⑤後趙。羯人石勒原為前趙大將,被封趙王。晉元帝大興二年(319)自立為帝,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史稱後趙。晉成帝咸康元年( 335)石勒侄石虎遷都鄴(今河北臨漳),占據今河北、山西、河南、陝西、遼寧,勢力曾及於淮、漢。共傳六主。晉穆帝永和六年(351)為冉魏所亡。⑥冉魏。晉穆帝永和六年( 350),後趙大將冉閔(漢族)殺君奪位,改國號魏,都鄴。曾下令濫殺羯人。占據今河北、山西一部分。永和八年被前燕慕容儁滅亡。⑦前燕。西晉初年,鮮卑貴族慕容廆曾在遼河流域建立部落國家。其子慕容儁於晉成帝咸康三年(337)稱燕王,都龍城(今遼寧朝陽)。滅冉魏後,遷都於薊(今天津薊縣),慕容皝子慕容儁稱皇帝。後再遷都於鄴。統轄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 、江蘇及遼寧的一部分 。共傳三主 。晉廢帝太和五年(370)為前秦苻堅所滅 。⑧前秦。氐族貴族苻洪自稱三秦王,割據關中。晉穆帝永和七年(351)苻洪子苻健自稱大秦天王、大單於,建都長安,國號秦,史稱前秦。次年稱帝。苻堅在位時,國力強盛,相繼滅前燕、前涼和代,曾經一度統一中國北方。淝水之戰失敗後,原歸附的各族乘機反叛割據,前秦國勢漸衰。共傳六主。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 394)為後秦所亡。⑨後秦。淝水之戰後,羌族姚萇於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據北地(今陝西富平)稱秦王 。次年姚萇殺苻堅,取長安,登基稱帝。其子姚興繼位後,國勢發展,先後滅前秦、後涼,敗西秦。占據今陝西、甘肅、河南。傳三主。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為東晉所滅。⑩後燕。淝水之戰後,歸附前秦的各族紛起割據。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鮮卑貴族慕容垂稱王,恢復燕國。二年後稱帝,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史稱後燕。後為北魏所敗,徙都龍城。占據今河北、山西及山東、河南、遼寧的一部分。凡傳六主。晉安帝義熙五年(409)被北燕滅亡。�西秦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隴西鮮卑貴族乞伏國仁乘前秦戰敗不振,據隴西,自稱大單於。十三年其弟乞伏乾歸稱河南王,又改稱秦王,建都苑川(今甘肅榆中),史稱西秦。占據今甘肅西南部。共傳四主。北魏太武帝神�四年(431 )為夏所滅。�後涼。前秦苻堅曾派大將呂光(氐族)率軍攻西域,征服西域30餘國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呂光東歸。十一年呂據涼州,稱酒泉公,國號涼,都姑臧。後曾改稱三河王、天王等。占據今甘肅西部及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共傳四主。晉安帝元興二年(403)亡於後秦。�西燕 。鮮卑貴族慕容泓於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立 ,都長子(今山西長治南)。占據今山西一帶。十九年為後燕所亡。�南涼。晉安帝隆安元年(397),河西鮮卑族首領禿發烏孤擺脫後涼,稱西平王,建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後遷樂都(今青海樂都)。占據今甘肅、青海一帶。共傳二主。晉安帝義熙十年(414)被西秦滅亡。�南燕。北魏軍隊攻佔後燕都城中山後,後燕丞相慕容德率眾遷滑台(今河南滑縣),並於晉安帝隆安二年(398)稱王。兩年後稱帝,遷都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據有今山東、河南一帶。傳二主。義熙六年(410)為東晉所亡。�西涼。晉安帝隆安四年(400),涼州大姓李暠(漢族)乘後涼分裂,占敦煌割據,自稱涼公,史稱西涼。五年後遷都酒泉 。占據今甘肅西部。 傳三主。421年被北涼滅亡。�北涼。後涼時 ,匈奴族沮渠蒙遜起兵割據,擁呂光部將段業為建康公。晉安帝隆安五年(401),沮渠蒙遜殺段業,稱張掖公,都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義熙八年(412)沮渠蒙遜占姑臧,自稱河西王。占據今甘肅西部。傳二主。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為北魏所滅。�夏。匈奴族赫連勃勃於晉安帝義熙三年(407)自稱大夏天王,強征民眾築統萬城(今陝西橫山西牘作為國都。後取長安稱帝。據有今陝西北部及內蒙古一部分。共傳三主。北魏太武帝神�四年( 431)被北魏屬國吐谷渾所滅。�北燕。晉安帝義熙五年( 409)漢族馮跋據龍城,稱燕天王。據有今河北東北部及遼寧。傳二主。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436)亡於北魏。
氐族楊氏割據仇池(今甘肅西部和西南部),自東漢末建安元年(196)至南朝梁承聖元年(552)間屢亡屢興,盛時佔有今四川、甘肅、陝西一帶。丁零族翟遼在滑台( 今河南滑縣南)建政權,稱翟魏,統轄今河南一帶。譙縱在成都建政權,稱後蜀,統轄今四川。
人民的生產與生活 在這個歷史時期里,各族之間征服與被征服、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經常變換,民族壓迫與反壓迫斗爭反復進行。長期的動亂 ,給各族人民帶來巨大災禍,北部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但是不同區域、不同時期,情況也不盡相同。成漢政權地處西南,李雄統治的益州成為全國最安定的地區。在北方,前涼統治的河西走廊和前燕統治下的遼河流域,都比較安定。西晉末年亂時,中原人民南下江南;關中秦、雍地區人民小部分南流巴蜀、荊州,大部分西遷河西走廊;河北人民北入遼東、遼西。前涼、前燕地處邊遠,地廣人稀,大量人民的流入提供了開發荒地的勞動力,保證了絲綢之路暢通,涼州州城姑臧成為國際、國內東西使節、商旅往來的樞紐。黃河南北與關中地區遭受戰禍最劇,但在戰事間歇期間,社會經濟仍有所發展。曾經一度統一北方的前秦,政治比較清明,苻堅抑制氐族權貴,獎勵關心農業生產的清廉官吏,平定前燕後,「關隴清晏,百姓豐樂」。繼前秦的後秦姚興統治時也注意政治,並注重刑罰,懲治貪污,有利於前秦末年大亂後關中經濟的恢復。
教育與文化 為了獲得人才,十六國時期的統治者重視教育,設置學校。前趙劉曜設置太學、小學,選拔百姓1500人為學生,通過考試授予官職。 前燕慕容皝設置官學,入學達千餘人,他還自著開蒙讀物《太上章》和《典誡》作為教材。後秦姚興設置律學,召集地方上沒有專職的散吏入學,其中學得好的便派回原來郡縣主管刑獄。律學的設置使不太安定的南涼也設立學校,教導貴族大臣子弟。設學授經,固然為了統治者的需要,但客觀上有利於遭到嚴重破壞的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播,而且促使少數民族統治者加快接受漢文化,對於民族融合具有積極意義。前燕王慕容昂能夠著書作教材,前秦苻堅弟苻融、從子苻朗都讀書能文,通曉佛學、玄談。苻朗的著作《苻子》,今還有片斷流傳。姚興能講佛教經典,又通曉佛學。他們接受傳統文化,表明少數民族上層分子漢化的深度。
㈢ 十大品牌紫砂壺都有哪些
一、顧景舟
江蘇宜興上袁村(今紫砂村)人。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88年第二屆),是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三、徐秀棠
四、呂堯臣
五、汪寅仙
六、徐漢棠
七、譚泉海
八、李昌鴻
九、周桂珍
十、何道洪
㈣ 「功夫茶」是什麼意思急!急!急!急!
工夫茶盛行於廣東潮汕地區。飲工夫茶一般以3人為宜,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壺(罐)里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
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3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地俗稱為「關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嘗。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工夫。
(4)泉州七珍文化傳播公司怎麼樣擴展閱讀:
明末清初福建閩南的一些明代遺臣不服清廷統治,入武夷山為僧,種茶、制茶、品茶、銷茶。清代才子、浙江錢塘文人袁枚於雍正四年到武夷賞茶,記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此法與俞蛟所記相比,只是潮州之器具更為講究,程序更為繁復而已。
俞蛟出生於乾隆十六年,明顯比袁枚游武夷山遲了25年,其文章問世肯定更遲了,說明武夷茶品飲方法是「潮州功夫茶」之雛形。且武夷山由於是正山小種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當時制茶者又多為閩南人,因此對「工夫茶」、「功夫茶」是分得很清楚的,即前者為茶葉,後者為沖泡技巧。
「功夫茶」的泡飲技藝經發展、完善,程序雖繁復,卻富涵文化,因而為飲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台灣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台的飲茶藝術。近幾年來功夫茶藝已向中國北方傳播,為北國飲者賞識。
㈤ 泉州一呼百應怎麼樣
都是先讓你免費 在叫你做試用
接下去讓做會員 不做就改你密碼關你商鋪
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付館長崔平'
博物館
(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
編輯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中文名
博物館
外文名
museum/repository
別 名
博物院
時間地點
公元前三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城
早期重心
研究學術學識為重心
最早的博物館
繆斯神廟
中國的分類
專門性、紀念性和綜合性
目錄
1 發展
2 特色
3 規模
4 功能
5 類別
▪ 中國分類法
▪ 外國分類法
6 舉例介紹
7 安防監控
8 學術團體
▪ 國際博物館協會
▪ 中國博物館學會
9 舉例介紹編輯
發展
編輯
由於希臘文化的影響,公元前三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城成立了一所龐大的博物院,以研究學術學識為重心,設立圖書館,並收藏珍貴文物。百餘年後,羅馬帝國掠奪希臘,所有美術品皆移存到羅馬城的宮廷、寺院及王公貴族的家園里,美術品變成貴族私產。中古世紀的歐洲基督教寺院成為保存美術品的場所。十六世紀歐洲航海事業興起,私人搜集珍物的熱潮展開,文藝復興運動亦激起古物學研究的風氣。使博物館學的領域展開新局面,文物分類法與修護技術相隨而起。十七世紀私人收藏家開始公開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眾參觀,私人博物館出現,公共性博物館相繼成立。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間美國各地大興博物館事業,亞洲國家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亦新興博物館事業。二十世紀初葉迄今,現代博物館管理的方法與觀念日趨進步,由靜態進入動態,視聽設備及新科技皆被應用到新的陳列設計與管理上。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歐亞非大帝國的軍事行動中
埃及 博物館(13張)
,把搜集和掠奪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稀有古物交給他的教師亞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進行教學、傳播知識。亞歷山大去世後,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繼續南征北戰,收集來更多的藝術品。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創建了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這座「繆斯神廟」,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博物館一詞,也就由希臘文的「繆斯」演變而來。
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博物館不同,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裡面設大廳研究室,陳列天文、醫學和文化藝術藏品,學者們聚集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傳說在洗澡時發現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數學家歐幾里德都是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的。
繆斯神廟這座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在公元5世紀時被毀於戰亂。學者黃摩崖認定,按照西方的標准,中國最早的孔廟也是最早的博物館。
現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後期出現。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為了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家博物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國內博物館(10張)
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於1936年6月6日動工建設,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第一座也是當時唯一一座仿照歐美第一流博物館建館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4年協會對博物館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公益性成為它的首要職責。從1977年開始,國際博物館協會把每年的5月18日確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並且每年都會確定一個主題。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在《山海經》就出現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漢書·楚元王傳贊》中也有「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之意。到了19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詞開始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博物」與「館」連成一個詞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的稱呼在中國出現得比較晚,僅有一百來年的時間。日語中的「博物」一詞來源於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詞,而這一來源於拉丁文的詞又是出於希臘文meusion一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專門為供奉希臘神話中掌司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場所
在古代希臘,另外有一種與現代博物館性質比較接近的專為保藏寶物的機構,它是一種專門保存版畫、珠寶、王室的旗幟和權杖以及其它珍貴飾物的收藏機構。這種寶物庫在歐洲其它的國家也有發現。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原來一些寶物庫逐漸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拉丁文museum。在德國慕尼黑,兩種不同名稱的博物館同時存在了很長的時間。隨著時代的轉移和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改了名稱並擴大了規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物庫,終於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群眾開放的博物館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歷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復合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
盧浮宮
地發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也不斷地出現。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改之中。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了給博物館下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定義,進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曾經作過多次討論和修改。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時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1951年、1962年、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又多次對博物館定義進行了討論修改,直到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第十一屆大會通過的章程,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很多人認為,這是較為適當的一個定義,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國際間的一般性定義,各國仍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對待博物館。
美國《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指出:現代的博物館是徵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並為公眾提供知識、
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象及人類生活的資料,並使之用於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蘇聯大網路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徵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日本的博物館法規定:博物館是收集、保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自然科學等資料,供一般民眾使用,同時進行為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並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目的的機關。
中國對於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其定義也有過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實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兩次大的討論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通過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中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中國博物館界對國際博協1974年作出的這一定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特色
編輯
1、博物館的公益性質
博物館的性質決定了博物館具有公益性質的特點。很多博物館管理者把公益性視為博物館進入市場的包袱和束縛。其實博物館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館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更好的稅收優惠,也使博物館能夠更容易進行公關宣傳,能夠更直接的和教育、環保、旅遊等部門聯系,開展合作。
旅遊業是一項靠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認知度來吸引遊客的特殊產業,只要善於利用,博物館的公益形象就是博物館長遠發展的獨特優勢。博物館在旅遊運作過程中,應該更加珍惜自己的公益形象,把握商業化運作的尺度,避免負面消息,更不要利用負面消息炒作。
2、博物館的研究功能
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是藏品的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價值的深度挖掘,是提供深層次、高品位旅遊產品的基礎。
中國的旅遊市場慢慢成熟,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對文化性休閑和知識性消費的需求迅速提高,很多文化旅遊景點正在遭遇旅遊產品「深度」開發不足的發展瓶頸。
擁有對文物和文化深入的研究是博物館開發文化休閑旅遊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博物館的遊客中不可否認的存在相當數量的因獵奇心理而單純看一看的普通觀光者,但「中堅力量」還是那些文化愛好者,博物館可以通過俱樂部、會員制、論壇等多種性形式,使這些人成為博物館長期的遊客。
3、藏品展示作為博物館的主要方式
人們的傳統印象里博物館就是「收藏各種文物,然後用櫃子擺出來」而已。造成這種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博物館忽略了「藏品」背後所代表的豐富文化的展示和展示模式的呆板。
史密森尼博物館根據博物館展品製作了各種電影,通過細致的市場調查,在該主題愛好者集中的地方放映,不但獲得了利潤而且受到了各類愛好者的追捧。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網站將藏品分成鈞窯之美、明清琺琅工藝、佛經圖繪像說等十幾系列,每個系列都有自己的個性化的主題網站,主題網站下設不同欄目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和小游戲,介紹藏品和相關知識。
4、博物館的旅遊產品設計
陳列展覽: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提供的最基本的產品,陳列和展覽要注意,任何技術都只是手段,博物館所承載的文化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國內很多博物館追求聲、光、電甚至3D、4D等科技效果的運用,但展示內容卻缺乏新意。
娛樂項目:博物館的參與性、娛樂性項目是使遊客提高對文物興趣和「體驗」文化的手段,是把文化主題通過創意性設計與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結合,如果捨本逐末地單純開發一些和博物館本身沒有任何關系娛樂項目,結果會適得其反,很快陷入同質化競爭。
休閑活動:現代的博物館通常綜合了餐飲、購物、文化演藝等多種功能於一身,休閑活動不僅僅是博物館的服務配套設施,是在形成的歷史或藝術氛圍下,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產品。
旅遊商品:旅遊商品作為一個景點的特色,越來越受到旅遊界的重視,所見到的博物館紀念品往往缺少特色,沒有新意。博物館依託自身的文物和文化,還應該在旅遊商品的開發和經營上面多下功夫。
規模
編輯
根據《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統計,中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數量已由的2200多個,發展到3589個,並繼續以每年100個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平均每40萬人擁有1個博物館;到2020年,將發展到25萬人擁有1個博物館。中國統計在冊的民辦博物館有400多家,再加上未正式注冊的,數量已近千家。近幾年,先後進行了博物館等級評估和博物館運行評估,共評出一級博物館83座,這是代表中國博物館水平的第一方陣。[1]
而根據國家文物局2013年7月發布的2012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顯示,到了2012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3866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219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560家,其他行業性國有博物館659家),民辦博物館647家。
為服務社會公眾,現將其中專業化程度較高、功能比較完善、社會作用比較明顯的有3322家博物館。包括國有博物館2843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292家,其他行業性國有博物館551家),民辦博物館479家。
功能
編輯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態上包含建築物、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小鎮博物館化、長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皆可納入。內容上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內容以各表其獨特風格與收藏為方法。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於社區民眾的公共關系。在展示的目標上除了介紹知識,並引發觀眾美感經驗,進而認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
多主題公園
現今,博物館的多元化發展,是對設計的一種衍生,也是對建築文化的一種傳承,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博物館才是真正聚集人類財富的地方,聚集文化的寶地。
全國第一座以烹飪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長垣開館廣西陸川世客城舉行開工儀式,將打造廣西首家以客家文化為核心的博物館。貴州省首個民營企業自建文化公益博物館——宋窖博物館在習水縣土城鎮建成開館。除了無形的文化得到了傳承,有形的文化也融入了博物館的設計中。
陳列形式
陳列形式是設計者與觀眾進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徑。從不同形式的博物館自身出發,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增強或突出展品,實物陳列與數字化陳列成為主流。
實物陳列
實物陳列博物館,是地面建築形式博物館。
數字化館
數字博物館,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將現實存在的實體博物館的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於網路上的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就是將整個博物館環境製成3D模型,參觀者能在虛擬的博物館中隨意游覽,觀看館內各種藏品的三維模擬展示,查看各種藏品的相關信息資料。通過資料庫檢索可以查閱館內各類藏品的統計信息。
數字博物館的意義在於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把枯燥的數據變成鮮活的模型,使實體博物館的職能得以充分實現。從而引領博物館進入公眾可參與互動式的新時代,引發觀眾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科普的目的。
網路博物館正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無論是實物陳列博物館還是網上博物館,他們兩種形式之間有著很大相關性和獨立性。
與實體博物館相比較,「數字博物館具有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遞網路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樣化等特點」。在這里,最為關鍵的是信息實體虛擬化,即數字博物館的一切活動,都是對實體博物館工作職能的虛擬體現,都以實體博物館為依託,同時又反過來作用於實體博物館,是對實體博物館職能的拓展和延伸。
類別
編輯
中國分類法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在1988年前都是被劃分為專門性博物館、紀念性博物館和綜合性博物館三類,國家統計局也是按照這三類博物館來分別統計公布發展數字的。
中國博物館事業的主管部門和專家們認為,在現階段,參照國際上一般使用的分類法,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將中國博物館劃分為歷史類、藝術類、科學與技術類、綜合類這四種類型是適合的:
以歷史的觀點來展示藏品,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由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與原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並)、南京博物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等。
主要展示藏品的藝術和美學價值,如故宮博物院、中國南京雲錦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館、北京大鍾寺古鍾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等。
自然科學類館
以分類、發展或生態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體的方法從宏觀或微觀方面展示科學成果,如中國地質博物館、中華指紋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台灣昆蟲科學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等。
綜合展示地方自然、歷史、革命史、藝術方面的藏品,如:南京市博物館、建川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
外國分類法
盧浮宮博物館
外國博物館,主要是西方博物館,一般劃分為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和特殊博物館四類。
藝術博物館包括繪畫、雕刻、裝飾藝術、實用藝術和工業藝術博物館。也有把古物、民俗和原始藝術的博物館包括進去的。有些藝術館,還展示現代藝術,如電影、戲劇和音樂等。世界著名的藝術博物館有盧浮宮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等。
歷史博物館包括國家歷史、文化歷史的博物館,在考古遺址、歷史名勝或古戰場上修建起來的博物館也屬於這一類。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秘魯國立人類考古學博物館是著名的歷史類博物館。
科學博物館包括自然歷史博物館。內容涉及天體、植物、動物、礦物、自然科學,實用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博物館也屬於這一類。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巴黎發現宮等都屬此類。
特殊博物館包括露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鄉土博物館,後者的內容涉及這個地區的自然、歷史和藝術。著名的有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等。
國際博物館協會將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自然保護區、科學中心和天文館以及圖書館、檔案館內長期設置的保管機構和展覽廳都劃入博物館的范疇。
舉例介紹
編輯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的英國自然博物館和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都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列。雖然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建館時間比美國自然博物館的時間要早116年,但是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基地面積、陳列內容、觀眾人數等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極其豐富的動物標本和其他珍藏,這是該館開展科學研究和科學宣傳的雄厚基礎。例如,該館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標本就有80多萬件,在恐龍整理室里就安放著數百幅恐龍骨架標本。
盧浮宮
盧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大不列顛博物館
大不列顛博物館(12張)
大不列顛博物館,即大英博物館,始建於 1823年。她的展覽館里保存著最能代表英國藝術和文學的珍品,有很多極珍貴的文件與手稿,如英國大憲章的原稿、莎士比亞手稿真跡等等;有埃及、西亞、東方、希臘、羅馬和英國的歷史文物;有英國歷代的「戰利品」,如小巧的埃及獅身人面像、從雅典女神殿取來的愛爾琴大理石等等;此外還收集了中國、印度等歷史悠久國家的民俗資料、美術品及出土文物。在中國展室可看到許多中國古玩字畫,這些器物多是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掠奪的。其東方藝術館的藏品絕大多數是中國文物,達兩萬多件。其中有六千多年前的半坡村紅陶碗,新石器時代的玉刀、玉斧,商周的青銅器,秦漢以降直至明清各個時期的瓷器、玉器、漆器、繪畫、雕塑等等,乃至博物館後門的兩座大石獅,都是中國藝術品。這里還藏有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掠奪的大量佛畫。其館藏最著名的中國名畫是傳為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所作《女史箴圖》。這是一卷流傳有緒的著名巨跡,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此件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劫往英國的。其圖書館以豐富的館藏聞名於世,英國的每種書在此都有保存,事實上,國家所有的出版發行物你都能在此找到。此外不乏各國珍貴的版本和極具價值的文獻手稿。這個圖書館是最佳學問天地,馬克思的《資本論》即在此完成。大英圖書館的藏書中,中國古籍達六萬多種,內有中國波羅蜜佛經的最早版本,《永樂大典》45卷,中國歷代宮廷檔案、竹簡、刻本等,還有敦煌寫本一萬余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7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大都會博物館號稱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00多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的完整的公元前15年的埃及神殿,它的總重量為800噸,據說拆的時候為了確保原貌,還給每塊磚上都打了標號,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中國的蘇州園林,1981年9月才由中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十分吸引觀眾,為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除明軒外,還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盡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傢具還是刻上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博物館內還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和藝術品,特別是一些佛像和壁畫,遊客在館內還可以欣賞到一些珍貴的中國古代繪畫,例如唐代韓乾的《照夜白圖》。
埃米塔什博物館
望採納
㈦ 應界生去泉州鐵塔怎麼樣
是個不錯的選擇,泉州鐵塔的工作待遇是不錯的。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分公司於2014年11月07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鍾文興,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鐵塔建設、維護、運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配套設施和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運營及基站設備的維護等。
㈧ 泉州哪裡四維彩超好泉州華夏天寶怎麼樣
選擇在泉州華夏天寶四維彩超的最佳時間里做檢查,除了能夠給孩子留下珍貴的影像記錄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排畸。各個孕期都可以進行四維超聲檢查,但最佳時間是懷孕22-26周,此時胎兒各主要臟器已發育,羊水量適量、胎兒已進入腹腔,便於胎兒畸形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