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字怎麼變成歷史文化

文字怎麼變成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2-08-16 10:13:37

Ⅰ 文字與文化的關系

漢字是文化自信的偉大基石。

1、沒有漢字,就沒有中華文化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和智慧的結晶,「在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中,漢字作為漢語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為記錄漢語信息的載體和傳媒,在漢民族和以漢民族為中心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政治、文化、經濟生活中,一直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漢字是維系祖國統一的文化基因

作為記錄中華文化的載體與媒介,漢字一直是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支柱。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圖形符號。從漢朝到現在,不管歷朝各地如何讀音,漢字的構形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在宋代印刷術發達以後,漢字的字形基本固定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基因,是維護國家統一之最恆久、最深刻、最強大的力量。

(1)文字怎麼變成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漢字既古老又現代:

中國漢字巨大的優勢就是高度凝練和緊湊,這從翻譯聯合國憲章中可見一斑,中文本比其他語言的文本短很多,中文可以做到字數少且「信雅達」。今天,小小的手機什麼都能做,而同樣的事情用歐洲語言寫起來就冗長繁復。

我們今天能在世界范圍內引領移動互聯網浪潮,和中國文字的這個特點有關,過去曾有人質疑漢字難以適應現代化,現在漢語不僅適應了現代化,而且還展示出其獨特的優勢,看來是歐洲語言應該與時俱進了。

Ⅱ 文字出現以前,古人是怎樣將文化傳承下來的

中華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的故事,但我們那些無法享受相同年齡的人,奮樹坑如,著重說,恢復了全部財產,困難等。不傳輸舊記錄。後來,文本逐漸完善,時間在數千年的古老改良中逐漸完善,現在我們有了文字,但是創造您的思想並不能忘記我們的記錄和傳承。

因此,我們談到了「 水滸傳。每天的故事,我們怎麼能知道憂慮酒窩產生的兩個狀態,林黛玉約翰遜還活著,因此染上了我們的內心疾病,聚華發布,保護文化遺產。

因此,目前,人們對版權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他們卻無路可走。遇到此問題時,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投資於此,因為我們不想看到文化的失敗中華,也不想看到其他人。心臟的血液被另一個人代替。國家負責國家的興衰,我們有責任傳播和保護我們國家的文化。

Ⅲ 中國字體經歷了什麼變化歷史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隸書(漢) → 楷書(魏晉) → 行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1、甲骨文: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從商朝開始的。
2、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鍾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金文比甲骨文更規范。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
4、小篆:李斯按照秦國的文字標准,對漢字進行整理簡化,在全國推行,這種新字體叫小篆。
5、隸書:篆書筆畫圓轉。符號性顯然大加強。小篆文字規范了,但書寫不方便,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體,叫隸書。
6、楷書: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字形結沒有什麼變化,書寫更為簡便。
7、草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字形奔放。
8、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比楷書簡便,且比草書易辨認。
二、關於漢字
1、起源: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庄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3、簡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查看全部17個回答
2020新生寶寶取名_漢字大全_生辰起名_免費取名字

漢字大全,取出高分又好聽的名字,分析姓氏格局,給寶貝取名字,自動取名字,小朋友的名字,幼兒改名,漢字大全
銅陵相元文化科技有..廣告
漢字大全_八字取名漢字大全_新生兒取名大全
漢字大全,一名之差,天差地別,名字好壞,影響人生!漢字大全參考詩經楚辭精粹好字降低重復率,漢字大全,結合傳統科學理論,時尚好聽,大氣不俗!
安慶天漲信息咨詢服..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漢字的字體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各有什麼主要特點?
大約有三個階段,一是從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變為小篆,二是從小篆變為隸書,三是從隸書變為楷書。甲骨文和金文變為小篆,前者更接近圖畫的的寫實象形,而後者筆畫圓轉規整,逐漸與物形疏遠。甲骨文刀刻的痕跡明顯,金文則鑄型肥厚,它們形體比較隨意,筆畫少的字占的地方小,筆畫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體整齊,筆畫多少都佔一格。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為今文字的轉折點。小篆的字形結構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筆勢到隸書一般變為方折及橫、撇、捺等筆畫。小篆變為隸書,現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從隸書到楷書,除用筆有些變化,字體結構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另外還有草書和行書。草書本是各種字體的草率寫法,現在所說的草書,是指章草、狂草等專一的字體,狂草與隸楷的字體和筆法很不相同,龍飛鳳舞,完全是一種藝術品,喪失了交際的作用。行書是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他不像楷書那樣規整,也不像草書那樣隨意,成為日常常用字體。
44 瀏覽5599
漢字的字體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
漢字是是我國古代先民發明的記載工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 漢字: 漢字(拼音拼音:Hàn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6 瀏覽1992019-11-03
漢字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漢字大致經歷了7個階段,各階段的劃分及其主要特點是: 1、甲骨文。殷商後期,「表意符號」演變成了成了比較定型的「甲骨文」,就是刻在動物的骨頭上和烏龜的龜板上的文字,這是「漢字」的第一個階段,也是「現代漢字」的祖先。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 2、金文。西周時期,青銅器開始大量使用,出現了刻在青銅的鍾鼎和石鼓上的文字——「金文」,也叫鍾鼎文和石鼓文。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3、篆書。秦朝統一文字,統一度量,宰相李斯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整理並刪繁就簡,美化加工,形成了「篆書」,也稱為「秦篆」,是小篆、大篆的合稱。漢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在輪廓、筆劃、結構方面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 4、隸書,西漢時期,開始流行隸書,稱之為「漢隸」。隸書發揮了毛筆的書寫特點,出現了「蠶頭雁尾」的波折之筆,書寫起來輕松自如。 5、楷書。魏晉南北朝時期,晉代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創造了楷書。楷書吸取了篆書圓轉筆畫,也保留了隸書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蠶頭燕尾」。使漢字的結構大體固定了下來,當時被稱為「真書」,後人因為以這種字體作為學習書法的楷模,改稱為楷書。 6、草書。漢初至唐代,漢字先後出現了「章草」、「今草」、「狂草」等草體。草書的特點是書寫快捷,流動順暢,一氣呵成,極具有韻律和藝術感染力。 7、行書。從晉代開始,出現了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漢字就是「行書」。行書沒有楷書那樣規范嚴肅,也沒有草書那樣奔放和難以識別,而是優雅歡暢的運筆,字體書寫靈活貫通,因此是至今仍然最受大眾喜歡、最常用的一種漢字字體。
98 瀏覽35172017-09-03
漢字的演變分為哪幾個時期,每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漢字字體發展經歷了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大階段。古文字階段可分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個階段。 今文字階段可以分為隸書、草書、楷書等幾個階段。 漢字字體演變史: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時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記錄商代王室貴族有關占卜活動的內容,因為 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面的,所以人們稱之為甲骨文。甲骨文的主要特點是:圖畫特徵明顯,由於是用刀在 龜甲獸骨上刻寫的,因此筆畫比較細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 金文又叫鍾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時代澆鑄在青銅器——鍾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古代 稱青銅叫金,所以後世稱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記錄的是統治者祭祀、分封諸侯、征伐及器主 的功績等內容。金文的主要特點是:筆畫肥大厚實,結構、行款趨向整齊,圖畫特徵明顯減少,文字元號 特徵有所加強。 3、大篆 大篆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流行的漢字字體。大篆這種字體是從西周金文直接發展而來,其形體及結構特點與金文大體相同,變化小而規范,可以從中清晰地看出漢字字體發展的痕跡。大篆的主要特點:字形 整齊勻稱,筆畫粗細一致,趨於線條化,比金文前進了一大步。 4、小篆 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通行於全國的標准字體。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書同文」的政策,以秦國流行的大篆作為整理漢字的基礎,省改大篆的筆劃和結構,使之更加簡易、規范,從而使原來紛繁復雜的漢字字體統一起來,有了共同的標准,這種統一的字體就是小篆。小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漢字規范化的產物,在漢字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篆的通行,結束了從甲骨文以來一千餘年漢字形體紛繁、寫法多樣的混亂局面。 小篆的主要特點:筆畫、結構簡易規范,字體、字形高度統一。
23 瀏覽10532017-09-03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葯等科學技術。 2.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3.大篆 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4.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5.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 6.草書 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7.行書 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3)文字怎麼變成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漢字,是用於書寫漢語普通話及方言的文字 ,也可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中國的唯一官方文字,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之一,目前確切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的甲骨文。在日本語中與平假名、片假名混合使用。 漢字也曾經是李氏朝鮮的官方文字之一(15世紀朝鮮世宗發明諺文,亦稱朝鮮文/韓文),目前韓國只在需要漢字標記以避免詞義不明的情況下使用,朝鮮則全部採用諺文拼寫。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 由漢族發明並改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中國商朝甲骨文、瑪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漢字是世界歷史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漢字發展至漢朝隸書時被取名為「漢字」。

Ⅳ 歷史文字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展由繁到簡,由不規范到規范的規律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麼,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漢字發展到了今天,楷書和行書還在應用著,而篆書、隸書、草書,特別是篆書已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只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1、賈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

賈湖21個刻符里,已認識的11個字,分別屬於反映易學里離、坤兩卦之象的卦象漢字。

2、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3、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

它形成約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

4、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文字。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5、甲骨文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邊刻有一些符號,可以看成是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的雛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經初具規模、比較完備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許多龜甲和獸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並把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

6、金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字體也不斷地在演變。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鍾鼎,所以也叫鍾鼎文。金文筆畫也比甲骨文豐富多了,大小勻稱,也有了行款,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

7、大小篆

春秋戰國時,諸侯爭戰,你爭我奪,也造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文字統一為小篆。

8、隸書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里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9、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體,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鍾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

10、草書

「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無論哪種字體寫得潦草,都算草書。作為一種專門的字體,是漢代才有的。到漢末,草書才大為風行,先為章草,又為今草,最後發展為狂草,還有小草。草書種類繁多,初學者不宜學。

11、行書

行書是介乎楷、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東漢之末。真正繁榮時期是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就是行書。由於行書比較實用,書寫比楷書更為便利,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體。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魅力的漢字文化是如何發展的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漢字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2、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3、篆書

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4、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5、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6、草書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

7、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

拓展資料: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書,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

Ⅵ 漢字的文化起源以及演變是怎麼樣的

我國的文化歷史悠久,涵蓋了上下五千年的精髓。這就促使了我國特有的中華文明,其中漢字就是傑出代表。漢字最早起源於殷商後期的“甲骨文”,後期逐漸演變為: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漢字是世界上運用最多,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文字。其文字實用性不光是對我國,甚至是全世界的文化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經過考古研究發現,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半坡遺址,就發現了類似符號的印記,多達幾十種。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符號,可能就是最早的文字雛形。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西周後期。小篆逐漸的演變成大篆,字體更加的線條畫和規范化。後期文字文明迅速崛起,相繼的發展出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Ⅶ 中華文字從古至今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

中華文字從古至今主要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歷史的變遷。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中國古代的文字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全世界的眾多文字當中,中國的文字經歷了很多次的演變,從而形成了我們中華獨特的文字文化。不同的文字有它各自的特點和寓意,因此才會吸引著很多的科學家去對它們進行研究。同時對於我們去了解某一個朝代的歷史幫助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中華文字不僅有可觀性,而且還有實用性。


楷書的字體是屬於那種端莊工整地,大概是在東漢末年就形成了,而成熟於魏晉時代。它的結構比較緊湊,而且氣勢流暢,體型優美。在東晉的時候行書也開始成為通用的書體,代表人物有王羲之。

Ⅷ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漢字文化是如何演變的

首先,我想明確一個問題,標題所問為漢字文化的演變過程,而非漢字的演變過程,前者強調“文化”大范圍概念,後者只是聚焦於文字單元。漢字文化的演變是時間、地域綜合影響下,漢字文化圈的擴大以及內容內涵的豐富化;而漢字演變主要是說漢字的發展起源以及簡化問題。

當然,漢字文化演變與書法等相關藝術發展也息息相關,但總的來說其演變是經由時間的錘煉,從量變到質變,不斷傳承與發展。現如今,類似“說文解字”、“漢語橋”等漢字文化的研究與推廣,也是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演變與發展。

Ⅸ 簡述文字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漢字有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大致是:商代之前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為成熟期。此後出現一系列演化,特別是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楷書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被美術化成為「宋體字」,後有模仿宋體字而來的仿宋體,大體就是今天所用字體。
漢字源於圖畫,由原始的圖畫演變而成。其似畫非畫,似字非字,我們稱為圖畫文字。圖畫文字經過了三千多年的逐漸演變,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到楷書,以至於現代的電腦字體。圖畫文字已成為筆劃省簡、具規模的漢字了。
漢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漢字在世界文字體系中有著獨特而又崇高的地位。首先,漢字是世界上通行面最廣的文字。一種文字通行面的廣狹,是要由它通行地區的大小和其使用人數的多少來共同決定的,我國領土面積世界第三,人口也有十億多,而其中使用漢語的又佔百分之八十以上,這是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所不能比的。
其次,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歷史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兩種,一種是楔形文字,距今5500多年,又一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約距今4100多年。而我們的漢字呢,從當今的考古資料可以看出,漢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而且漢字的壽命是最長的,我們至今仍在使用它。
漢字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是獨立創造,獨立發展起來的文字。對照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我們可以知道,它們大都是依傍著其他民族的文字改造的。而漢字則是由圖畫發展起來的象形文字,在它的發展過程中,跟埃及文走著不同的道路,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終變成了拼音字母,而發展成為一種拼音文字。漢字卻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用一種獨創的方法把音形義結合起來,成為一種豐富多彩的文字體系。
由於漢字的通行面特別廣,歷史特別長,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靠它保存下來的也特別多。包括哲學的、科學的、歷史的、文學的,代表著我們民族文化的全部結晶。通過漢字我們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的狀況,聽到兩千多年前的百家爭鳴。總之,漢字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莫大的貢獻。同時,漢字是唯一可以成為藝術品的文字。漢字是由圖畫發展而來的,成為一種線條文字,而線條結構是可以表現一種構圖美的。所以,漢字除了可以記錄漢語以外,還可以成為一種高級的藝術品。歷代都出過以書法名家的人,如漢代蔡邕的八分書,晉代王羲之的行草,唐朝張旭的狂草。在我國歷史上,書法與繪畫齊名,不分軒輊。其他民族的文字雖也講究書法的工拙,卻沒有哪個民族把書法列為藝術品。

閱讀全文

與文字怎麼變成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