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人的精神和優秀品質表現在哪些方面
山東人的特點在我的印象中,山東人是特別迷戀自己家鄉的一群。這種對家鄉土地的迷戀,可以從三個方面得到印證: 一,山東人的老鄉觀念特別強。山東有句話叫: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兩個本來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說是老鄉,就會頓時去掉戒心,無話不談。去年11月去廣州,在回來的路上,就因為一句鄉音,就跟在濟南做化妝品一位美女聊了一路,回來以後又約時間請我吃過一次飯(吃飯時候我才知道她原來是濟南惠春堂的董事長)。因此,跟山東人打交道,設法扯上老鄉關系,或者通過老鄉引薦,往往會收到很特殊的效果;二,無論多大的官,無論多有錢,每到年底,在外的山東人都會想辦法趕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過年,是一件天大的遺憾。這一點,膠東半島的人尤甚;三,山東話大概是中國最復雜的方言了。山東17個地市,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絕不類同。而且,每個地市的每個縣,甚至每個縣的不同鄉鎮,方言都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對方言的迷戀,反應出山東人濃厚的鄉土情結。對很多山東人來說,講普通話是一件很別扭同時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兒。因此,除非是職業要求,一般山東人很難割捨自己的家鄉話。我在大學讀的是師范。對於當老師,我倒是不介意別的,最讓我感到頭疼的是必須糾正自己的方言。後來,試了幾次想改。但每次一張口,就覺得渾身都不自在,後來,乾脆就不改了。 山東人的另外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忠誠度比較高。山東盡管北有黃河天險,南有泰山天然屏障,又近中原之地,沃野千里,人口眾多,扼守南北要沖,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翻看歷史可以發現,古來的帝王中沒有一個是山東人。即使水泊梁山的草寇宋江,也只敢說是替天行道,日夜夢想的就是殺人放火引起朝廷重視以後被招安。這種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滲透到了山東人的骨子裡和血液中。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是一代又一代山東人不變的追求。很早以前,看過一本德國人寫的論山東人的書,他給山東人的評語就是:山東出好官。這里所謂的好,大概就是指的忠誠度比較高吧。中國政界有句話,叫山東人保邊疆。大家可以看一下,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陝西省委書記、黑龍江省委書記等這一圈中國邊疆省份的一把手無一不是山東人。 山東人的忠君思想延伸到日常的百姓這里,就是對自己的上司忠誠。進一步推而廣之就是對朋友忠誠。因此,山東人出賣朋友的人極少,一旦被發現,就會為人所不齒。 山東人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名輕利。在這點上,大概跟上海人正好形成鮮明對照。對山東人來說,利益當然是不可忽視的,但面子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面子與利益形成沖突,我相信,大多數山東人會忍痛舍利而求面子。在這里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這里所說的面子,並不是通常所說的那種虛榮擺闊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種以精神上的或者說是人格方面東西為主的混合物。比如,你幫別人做了事,別人給你一定的酬謝,按理說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絕大多數山東人會因為擔心落個貪利的臭名,而百般拒絕。再比如,朋友之間小聚,不論什麼原因,山東人到最後往往會爭著埋單。不是山東人不愛財,而是山東人愛面子勝過了一切。盡管吃虧以後也會痛罵,但下次還會照舊。山東人最感到自豪的,不是自己做了多大的官,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自己的人品不被人挑剔。這大概就是儒家文化熏染的結果吧。 這種重名輕利的文化傳統,造就了山東人的豪放不羈的性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充斥中央電視台的山東產品廣告,就基本可以領略山東人這種名重於利一擲千金的性格特徵。想當年,老家山東的譚希松接手央視廣告部主任以後,專程來到山東,得到山東幾家企業老總的支持以後,策劃了震動全國上下的殘酷的標王爭奪戰。孔府家、孔府宴、齊民思、秦池,均以大手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秦池這樣一家山東貧困縣的小酒廠,居然敢以6600萬和3.2億的天價先後兩次奪標,創造了中國廣告史上的神話。我相信,6600萬也好,3.2億也好,都並非來自精確的計算,純粹都靠的是一種感覺。這種做法,好壞姑且不論,大概也就是山東人才肯吧。
參考:貼吧
❷ 山東人的優良品質
山東人出門在外靠老鄉,無論走到天南地北,山東人見到山東人都有一種強烈的親近感、信任感。這也是因為山東人與山東人之間有齊魯文化作紐帶。齊魯文化是天南地北山東人共有的思想基礎和文化認同。
山東人繼承「周孔遺風」,堅持「孔顏人格」,歷朝歷代名人名家輩出。所謂「周孔遺風」就是「知禮遜,習俗節儉,人多讀書,士風彬彬,賢良宏博」。所謂「孔顏人格」,就是忠實厚道、豪爽豁達、勤儉朴實、吃苦耐勞、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等人格形象。
濟南大明湖湖心有座亭子叫歷下亭,著名詩人杜甫與書法家北海太守李邕相聚於此,留下了一幅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據粗略統計,《二十四史》中涉及到的山東人有1000多位。
巨匠魯班,醫聖扁鵲,筆聖蒙恬(秦朝蒙陰人,大將,傳說毛筆發明者),算聖劉洪(東漢蒙陰人,珠算創始人,天文歷算學家),智聖諸葛亮,書聖王羲之,農聖賈思勰,文學評論鼻祖劉勰,愛國詞人辛棄疾、李清照,短篇小說家蒲松齡等,漢高祖皇後呂雉是山東單縣人,單縣現在隸屬菏澤市,也是一位國母況且高祖劉邦劉氏家族集中生活在山東和江蘇蘇北徐州一代。後漢三國里的山東名人~~~絕貫穿人物~~~諸葛亮兄弟一族---琅邪陽都縣人(山東沂南縣)蜀國大臣 宰相 輔政國師 諸葛瑾吳國大臣 大將軍諸葛恪吳國諸葛瑾長子 太守 大將軍 太史慈---東萊黃人(山東龍口人)吳國武術奇才 大將軍劉表一家子---山陽高平人(山東魚台東北)漢室正統 投向於曹操雄踞荊州,立學校、修禮樂武宣皇後卞氏,山東臨沂人,曹操之妻,曹丕、曹植之母。程昱---東郡東阿人(山東陽谷縣人水滸中 武松老鄉) 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於禁---泰山鉅平(山東泰安)曹魏大將軍李典---山陽鉅野人(山東金鄉縣人)曹魏大將軍孔融---魯國(山東曲阜)曹魏名士名臣 建安七子之一都是齊魯文化熏陶出來的傑出代表。 《二十四孝》中「孝動天地」的24個故事有10個出自於山東:孝感動天的虞舜,嚙指心痛的曾參,單衣順母的閔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為親負米的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鹿乳奉親的剡子(春秋郯城人),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春秋楚人,隱居蒙山之陽),賣身葬父的董永(東漢高青人),行佣供母的江革(東漢臨淄人),卧冰求鯉的王祥(晉代琅琊人),聞雷泣墓的王裒(魏晉昌樂人)。
山東人本性仁厚,對上講忠誠,對朋友講義氣,對前輩講孝敬。一旦他們認准了值得為之忠心耿耿的人或事,就會忠誠有加,不會有絲毫懈怠。忠君保國,是這種精神的集中體現。愛國詞人辛棄疾(濟南歷城人)、李清照(濟南章丘人),在詞作的感情基調上,都貫穿著抗敵報國的情懷。辛棄疾堅決主張抗擊金朝,反對妥協投降,在臨終之時,還大喊:殺賊、殺賊!抗金報國之心至死不渝。
李清照也是一位氣節高尚、性格剛毅、灑脫不羈的愛國女性。突出表現在她關心國家民族命運,深切同情陷於外族入侵的勞苦大眾。
民族女英雄楊妙真(山東益都人),金末紅襖軍的傑出女領袖,號「四娘子」,善騎射,人稱一桿梨花槍天下無敵手。是我國古代農民戰爭史上少有的女領袖,她的許多抗擊金兵、驍勇善戰的故事,至今在山東民間廣泛傳頌。
抗擊倭寇的著名將領戚繼光(山東蓬萊人),明代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在戚繼光少時,東南沿海倭寇為患,他刻苦學文習武,誓平倭賊。後鄉試中武舉,負責督修海防設施,訓練海上營衛,練就了一支軍紀嚴明的勁旅,史稱「戚家軍」。他率領這支軍隊痛擊倭寇,連連告捷。時人譽為「足稱振古之名將,無愧萬里之長城」。
山東威海甲午海戰 北洋水師的山東將士代表,甲午戰爭山東回族左寶貴,扶清滅洋的山東義和團,
抗日第一儒將 張自忠,關內第一戰長城抗戰的趙登禹將軍,國民軍長,盟軍贊譽的鐵軍 七十四軍軍長 王耀武 ,微山湖上靜悄悄的鐵道游擊隊,地雷戰山東游擊隊……………… 「立德」講做人,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官員要做百姓的表率,教師要為學生的師表,長輩要為晚輩樹立榜樣,前人要做後人的楷模。「立功」,講做事,就是要為國家、民族作貢獻,為黎民百姓謀福利。「立言」,講學問,就是要會寫文章,著書立說。通過立德、立功、立言,可以做到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這種理念,對啟動人們的進取精神,很有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山東總人口4000萬,其中男子2000萬,除去老弱病殘,青壯年男子最多不過1000萬。然而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卻有1100萬人次支前,100萬人當兵,22萬人犧牲。 國共內戰後期階段,隨著共產黨軍隊往江南推進,山東有10萬幹部下江南,開辟和建設新的解放區。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出兵百萬赴朝鮮半島作戰,其中山東將士28萬,有2萬人長眠在朝鮮戰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震將軍率領的二十萬人的野戰軍,在新疆就地轉為生產建設兵團。為了解決兵團老戰士的婚姻問題,山東姑娘8000人應征入伍,義無返顧地奔赴新疆。
山東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比較多的省份。著名的農民起義有:隋末的瓦崗寨起義,唐代的黃巢起義,宋代的梁山泊起義等。那些起義軍的領袖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帶有齊魯文化的印記。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涌現出著名模範人物曾廣福、張富貴、郭佔一、李田英、郝建秀、徐建春、王傑、時傳祥、焦裕祿、孔繁森、王樂義、許振超、張海迪等。
清代以來,山東人「闖關東」形成移民潮。到1911年,東北人口約1841萬,移民人口約1000萬,其中山東移民約700-800萬。1912-1949年,山東人闖關東的總數竟超過1830萬,除去回返者,留住東北的山東人有792萬之多。東北的大開發,山東人居首功。 山東人具有一套特殊的家庭價值體系。中國社會是「國與家」的結合,是一個以家庭為本位的社會,社會方方面面都帶有濃厚的家庭色彩。齊魯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始終對山東人的人生價值取向起著主導作用,其中「齊家」佔中心地位。人們常說,不能齊家,何以治國平天下?可見,「齊家」是山東人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標准。山東人講究「父母在,不遠游」,既有「孝」的成分,又反映其家庭觀念比較強烈。齊魯文化提倡「忠孝節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家庭中每個成員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各安其位,各行其是,長幼有序,和諧相處。這樣就促成了山東人的家庭特別穩定。
山東婦女特別是家庭主婦有著高嚴格的要求。山東家庭中對男人女人在家庭中的分工要求很明確,概括為「男主外,女主內」。婦女們肩負著家庭的全部重擔和教育子女的責任。她們需要恪守婦道,「三從四德」(三從,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容、婦言、婦功。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後是相貌,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輕浮隨便;言語要會隨意附義,理解別人所言,並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婦功是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經過兩千多年的熏陶,一代代傳承,山東婦女特別能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賢良守節,忍辱負重,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她們給家庭帶來溫暖,為社會做著貢獻。孔子之母,孟子之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代以來,山東又涌現出成千上萬的紅嫂、好軍嫂、石油大嫂、兵團大嫂等。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這樣的要求招致女權代表的批評。
❸ 說起山東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對山東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實在、爽快、朴實。熱心好客的印象。山東人比較上最有做中國標准人的資格,文明的源頭璀璨深邃,跨越時空,照耀心靈。山東既有農耕文明的純粹與厚重,又有海洋文明的開放與包容。
山東自古英雄輩出、英才濟濟,是儒家文化發祥地,也是兵聖孫武的故鄉,「文武雙全」。聖賢智者群星燦爛,英雄豪傑層出不窮,孔子、孟子、墨子、曾子、孫子、管子,范蠡、魯班、諸葛亮、戚繼光、王羲之、李清照、辛棄疾、蒲松齡,文聖、武聖、書聖、算聖、商聖、孝聖、棋聖等巨匠耀眼奪目,都是齊魯文化的傑出代表、中華民族的驕傲,光耀千古。
山東出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敢愛敢恨的好漢,又出王侯將相和文人墨客。梁實秋說,「一般山東人的特性是外表倔強豪邁,內心敦厚溫和」。這里擁有世界歷史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❹ 山東人特點
一,山東人的老鄉觀念特別強。山東有句話叫: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兩個本來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說是老鄉,就會頓時去掉戒心,無話不談。去年11月去廣州,在回來的路上,就因為一句鄉音,就跟在濟南做化妝品一位美女聊了一路,回來以後又約時間請我吃過一次飯(吃飯時候我才知道她原來是濟南惠春堂的董事長)。因此,跟山東人打交道,設法扯上老鄉關系,或者通過老鄉引薦,往往會收到很特殊的效果;
二,無論多大的官,無論多有錢,每到年底,在外的山東人都會想辦法趕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過年,是一件天大的遺憾。這一點,膠東半島的人尤甚;
三,山東話分濟南話和膠東話2大分支。山東17個地市,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由2大分支衍生。而且,每個地市的每個縣,甚至每個縣的不同鄉鎮,方言都有明顯的區別。山東話很土,土得掉渣。膠東話比濟南話土。這也說明山東人忠厚。大多數山東人很難改掉自己的方言,這種對方言的迷戀,反應出山東人濃厚的鄉土情結。對很多山東人來說,講普通話是一件很別扭同時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兒。因此,除非是職業要求,一般山東人很難割捨自己的家鄉話。
山東人的另外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忠誠度比較高。山東盡管北有黃河天險,南有泰山天然屏障,又近中原之地,沃野千里,人口眾多,扼守南北要沖,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翻看歷史可以發現,古來的帝王中沒有一個是山東人。即使水泊梁山的草寇宋江,也只敢說是替天行道,日夜夢想的就是殺人放火引起朝廷重視以後被招安。這種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滲透到了山東人的骨子裡和血液中。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是一代又一代山東人不變的追求。很早以前,看過一本德國人寫的論山東人的書,他給山東人的評語就是:山東出好官。這里所謂的好,大概就是指的忠誠度比較高吧。中國政界有句話,叫山東人保邊疆。大家可以看一下,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陝西省委書記、黑龍江省委書記等這一圈中國邊疆省份的一把手無一不是山東人。
山東人的忠君思想延伸到日常的百姓這里,就是對自己的上司忠誠。進一步推而廣之就是對朋友忠誠。因此,山東人出賣朋友的人極少,一旦被發現,就會為人所不齒。
山東人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名輕利。在這點上,大概跟上海人正好形成鮮明對照。對山東人來說,利益當然是不可忽視的,但面子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面子與利益形成沖突,我相信,大多數山東人會忍痛舍利而求面子。在這里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這里所說的面子,並不是通常所說的那種虛榮擺闊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種以精神上的或者說是人格方面東西為主的混合物。比如,你幫別人做了事,別人給你一定的酬謝,按理說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絕大多數山東人會因為擔心落個貪利的臭名,而百般拒絕。再比如,朋友之間小聚,不論什麼原因,山東人到最後往往會爭著埋單。不是山東人不愛財,而是山東人愛面子勝過了一切。盡管吃虧以後也會痛罵,但下次還會照舊。山東人最感到自豪的,不是自己做了多大的官,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自己的人品不被人挑剔。這大概就是儒家文化熏染的結果吧。
這種重名輕利的文化傳統,造就了山東人的豪放不羈的性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充斥中央電視台的山東產品廣告,就基本可以領略山東人這種名重於利一擲千金的性格特徵。想當年,老家山東的譚希松接手央視廣告部主任以後,專程來到山東,得到山東幾家企業老總的支持以後,策劃了震動全國上下的殘酷的標王爭奪戰。孔府家、孔府宴、齊民思、秦池,均以大手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秦池這樣一家山東貧困縣的小酒廠,居然敢以6600萬和3.2億的天價先後兩次奪標,創造了中國廣告史上的神話。我相信,6600萬也好,3.2億也好,都並非來自精確的計算,純粹都靠的是一種感覺。這種做法,好壞姑且不論,大概也就是山東人才肯吧。
說一說山東人與酒的關系。
在很多外地人眼裡,山東人都是嗜酒如命的一群。有本研究山東的人書,裡面專門就有一章,叫:酒缸里泡大的山東人。所以,外地人一旦遇到山東人,第一反映就是能喝酒喜歡喝酒。去年到海南,海南的朋友在吃飯時,看到我不大喝酒,倒是周圍的來自河南河北浙江北京的朋友很能喝,就覺得難以理解。我告訴他們:山東人不是嗜酒,而是怕別人喝不過癮。因此,來了朋友,山東人會沒命地勸別人喝酒,大有不喝爛醉誓不罷休的氣概,好象所有的交情,自己對朋友所有的感情,都凝聚在了這酒里。而在自己家裡,或者是去了別人那裡,都是基本不喝或盡量少喝。在山東人看來,酒不過是加強交流的氣氛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工具而已。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象山東這樣一個酒類消費大省,除了青島啤酒以外,沒有多少品質很好的酒。我想,這大概就是通常所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因為只是個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所以,只要能喝的面紅耳熱,把朋友連同自己一起喝倒就足夠了,哪兒有空去細品酒的優劣呢?我記得我從很少的時候,父親就用筷子蘸酒讓我習慣酒的味道,到如今,酒齡也算是有30多年了,可我仍然無法區別一瓶五糧液與一瓶高粱大麴之間的本質上的區別。只要能醉人,什麼不是酒啊?
再說一說山東人的保守。
山東人的保守,大概全國有名。但在我看來,這種所謂的保守,其實系於兩端:一是來自對規矩、制度、章法的敬意,二是不肯為了一時的利益去僥幸拿名聲涉險。我認為,這也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投機雖然可以取巧於一時,但後患也無窮。至於為一時的利益行險僥幸,我更覺得不值。大多數的山東人信守的是不求別人、不與人爭而與自己潛力競爭的原則,按這種原則行事,可能是是速度慢了一些,但畢竟感到塌實和安逸。去年跟一位山西的朋友閑扯,說到這個事。山西的朋友打了個比方:廣東人象一輛轎車,非常輕便,容易啟動,但載重量少。山東人更象一輛大卡車,啟動非常慢,也不輕巧靈便,但一旦啟動,就後勁很大。作為一個山東人,我非常樂於接受這位山西朋友的觀點
說說山東的男人和女人。
一提起山東人,很多人會想到人高馬大、山東大漢之類的字眼。其實,這完全是誤解。我身高1米78,這在山東,也基本屬於比較高的個頭了。所以,我認為山東出好漢的說法,一多半來自於水滸傳的「流毒」。山東男人的好處,更多地不在於外表,而是骨子裡的那種豪放和仗義。在有些地方的人看來,山東男人鹵莽,做事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子,智商比較低。其實,這也正是山東男人的可貴之處。受孔孟的影響較深,山東男人都有著很強的是非觀念,嫉惡如仇,並且相信別人跟自己一樣有著對是非的判斷標准。所以,一旦確認自己做事符合正義,就會無所顧忌。至於山東男人重名輕利重義氣輕財帛,也並非是智商較低,不知道自己吃虧,而是他們相信好的名聲不僅是人生世上的立足之本,更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取捨上,他們寧肯舍近求遠。我認為,這也許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滲透了儒家思想的「魯派智慧」。
說到山東男人,就不能不捎帶說一下東北男人。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東北人中,山東人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山東人大概佔到55%以上。這些離開本土,跨海進入傳說中的深山老林闖盪謀生的山東人,既秉承了山東人的忠厚,又把山東人骨子裡的豪放不羈發揮放大到了極致。因此,通過觀察東北男人,可以更深地去了解山東男人的天性。
一直沒機會去成都親眼看一看,所以,無法把山東的女人跟四川的女人做個比較。但我一直對山東無美女的說法嗤之以鼻。小的時候,聽說蘇杭一帶美女如雲,一直心嚮往之。從1985年第一次去蘇州起,先後5次去蘇州,卻一直沒有見識到想像中的江南美女。從1985年起,曾經無數次去上海,也許是無緣一飽眼福吧,看到的能夠稱得上漂亮可觀的女子也不多。所以,有一次就跟朋友一起研究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上海這些年大概是近親雜交的緣故,人種退化,所以美女產量不斷下降了。但反觀山東各地,且不說青島,煙台,威海等沿海一帶城市,就是一些小小的縣城,漂亮女子也隨處可見。濟南的鞏俐、青島的林青霞、倪萍、煙台的范冰冰,就是她們的代表。也許是看慣了的緣故嗎?
聽人說,東北嚴寒,養男不養女;南方炎熱,養女不養男。而山東地處南北分界,又是半島,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所以,養男也養女。山東女人,身材大多中等,容貌端莊,雖不嬌媚但性情溫婉,雖然擁有北方女人的剛強但又不失之粗放,而且性情大多賢惠,較少浪漫花哨和不切實際的念頭,一旦認定某個男人,就會塌塌實實地跟他過日子,把全部希望寄託在望夫成龍上。丈夫成龍無望,就不折不撓地再把希望寄託在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上。這樣的女人,不是內外美兼備嗎?
❺ 做為山東人,你覺得山東做過的哪些事,讓你覺得非常自豪
作為山東人,山東的有些事件是可以引以為傲的。
山東人非常重情誼,“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記得爺爺和我說過一個事情,就是在爺爺小的時候,家裡生活沒錢,苦不堪言,不少人背井離鄉,出去要飯討生活。爺爺跟著太爺爺去了南方,守在大戶人家門口討飯,有一次討飯回去的時候說了一句山東話,被管家叫住了,問是哪裡人,聽著說話很熟悉,原來這家的主人也是山東人,管家告訴了主人,主人就收留了太爺爺和爺爺,讓在家裡當幫工,並且讓爺爺和主人家的孫子一起讀書。這家主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外聽到最親切的山東口音,就像還在最熟悉的地方。
這就是我的大山東,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表達,多年漂泊在外,但是骨子裡仍然是山東味。
❻ 山東省特有的風俗有哪些
一、獨特泛稱:老師
這個稱呼主要集中在山東泰安,濟寧,濟南等區域。老師這個詞是一個職業稱呼,也是一種尊稱,到了山東你會發現「老師」這一稱謂會出現在街頭巷尾成為一種泛稱。
其實這個特色正是儒教文化刻進山東人骨子裡的尊師重道思想老師與職業無關,正是山東人骨子裡的謙遜,比如問路打招呼,我們會說:「老師,您看這個地方怎麼走。」得到答案會說一句:「謝謝您老師。其實,這個老師的稱呼,應該是laoshei。
二、酒桌文化:排座次
山東人的酒桌文化,有著濃烈的山東特色,那就是排座次,在酒桌上禮儀有些人說是潛規則,但是到了山東大家就是明規則排座次和勸酒。
三、辭灶
和其他地區一樣,山東人的「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的,有的山東南部的小年在二十四。「小年」,舊時稱之為「辭灶日傳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情況的日子。所以在這天,人們要在家中「祭灶」設擺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匯報工作,以祈福納祥。
這一天,家中還要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掃除,稱為「掃塵「掃塵意味著把一切陳舊的「氣」、「窮運」掃走,從而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氣進門。
四、貼春聯、貼福
過年貼春聯、福字,是中華傳統,山東也不例外年三十這天,從早上一起床開始,各種年事活動就順序開始了,這是一年中最為忙碌和開心的一天貼春聯、福字,在山東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進行的。
五、請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頭戲開始了請家堂「請家堂」即舉行儀式把逝去的先祖、親人請回家過年,在山東,這是年三十最為隆重和嚴肅的年事活動,不過近些年少了不少。
❼ 山東省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1、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流行於山東省魯西南及魯中地區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點,被人稱為「捨命梆子腔」。
2、兩夾弦
兩夾弦,群眾也稱它為「大五音」,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山東西部的地方戲。因為它的伴奏樂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兩根弦夾著一股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眾按照其方言習慣稱它為「兩夾弦、大五音「。
3、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
4、東路大鼓
東路大鼓是一種山東濱州、濰坊地區的傳統說唱藝術。分為濱州東路大鼓和諸城東路大鼓,諸城東路大鼓簡稱「諸城大鼓」,其前身是「東口大鼓」(簡稱「小東口」),是由「小東口」演變而來。
5、柳琴戲
柳琴戲,山東省棗庄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柳琴戲因用柳葉琴伴奏,也稱「柳琴書」」,清末產生於山東省臨沂、棗庄一帶,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❽ 能否說出古代歷史上山東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有哪些呢
一、敢愛的女子
1.鍾無艷
王莽當政的時候,琅琊海曲(現日照東港區)有一個人叫呂育。
呂育在官府當差的時候,不小心觸怒了當地的縣令,結果被縣令殺了。
他的母親,人稱呂母,把自己的財產全都拿了出來,很快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浩浩盪盪殺向海曲城,砍了縣令,給自己兒子報了仇。
呂母的起義軍後來發展到上萬人,利用熟悉海域的優勢不斷和官軍周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可稽的女“海賊“。
❾ 山東的民俗文化都有什麼什麼習俗是別的地方沒有的
有宗教文化、飲食文化、戲曲文化等,還有撲灰年畫和楊家埠年畫這兩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的酒桌習俗很特別,大概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我國因幅員遼闊,領土面積大、地形地勢多樣、民族眾多,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民俗習慣和風俗文化,像語言就分好多種,山東人講山東話,四川人講四川話,甚至同一個省不同市區都有不同的語言。接下來給大家簡略介紹一下山東的民俗文化。
山東的民俗文化有很多,類型豐富多樣,極具地方特色,有條件的朋友有機會一定要去一趟山東,親臨其境,切身感受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們一定會不虛此行!有一點要提,現在大多數地區的民俗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流失、損傷,我們要保護好當地的民俗文化,做到不破壞它們,自己可以多了解民俗文化,自覺傳承瀕臨流失的傳統文化,因為這可是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