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道家的核心文化
"道"隨順萬物,尊重世間萬物的種種差異,並輔助各種差異的充分展開。所以"道"沒有統一的形態,趨近"道"也沒有統一的方式。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家的核心文化,歡迎閱覽。
「道」究竟是什麼呢?歸根到底,「道」是宇宙之本,萬物之根,人類之始,運動這理。《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五章》)《管子『內業》說:「凡道無根無基,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莊子『大宗師》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不可受,可得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師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老子和莊子在很多地方都對「道」做了解釋,但為什麼還是不能被人理解呢?這是因為宇宙生成之初,那時究竟是什麼也沒有人能夠理解。但我們知道它總有一個開始,所以老子就把這個開始稱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其實「道」的內涵並不是老子開創的。《易經》中「太極」與「道」的概念非常相近。所以我們說道家思想是對易經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把「道」天的生成之「始」是很不夠的,老子還把「道」歸結為天的生成原理。天究竟是怎樣生成的?似乎更復雜了。無論在東方哲學,還是西方哲學中這都是基本一致的。東方哲學認為,天是由於「陰」和「陽」的對立統一生成的。西方哲學認為事物都是由「正」「反」的矛盾和統一決定的。易經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這是一種思想的兩種表述而已。從根本上說,無論是宇宙,還是我們身邊的雞毛蒜皮都是由於「陰」和「陽」的對立統一形成的。
在講清楚了「道」的原理,即,我們弄清楚了「天」以後,我們再來討論萬物。易經和道家思想都認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萬物是一樣的。只是老子說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這就是老子的「天下母」的思想。他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老子》52章)歸結起來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的來源。
從這里可以看到,「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運動規律。以至於中國文化中出現了很多關於「道」的`規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符合規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規律的就是邪道。後來封建統治者又把「道」作為自己的化身。認為維護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道的這一概念,無論在中國哪一學派中,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等任何一個領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中國文化就要散架。
道教把許多古代聖人當作神崇敬,並且嚮往人能夠長生不老。這種在人當中尋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價值的,但只有耶穌才是神借著童女懷孕降生成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過受難,流血,復活,拯救人類,也證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與神和好,成為神的兒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經》第78章指出:「是以聖人雲 :受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如今的北京,人們一談起購買紅木傢具就會想起位於玉泉營商業圈的紅博館。紅博館僅僅創立三年,就能取得如此成績,與其管理層狠抓管理和服務分不開,與其重視宣傳、重視商戶品質分不開。紅博館由最初的創意到走向成功,經歷了不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發展速度之快,效益之好超乎設計者的想像。今後,紅博館將繼續「堅持以文化建館文化興館」的核心思想,為繼承與發揚中國古典傳統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Ⅱ 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
現在有些不研究道教的人文和宗教的人,看到道教中有許多方術修煉的內容,就想當然地將道教判定為巫術迷信,認為道教不是宗教,或者只是類似薩滿教那樣缺少宗教超越精神的低級原始宗教。這是一個誤解。
道教傳統文化中確實有許多講養生修煉、與傳統中醫學相關的內容。如存思、導引(含武術)、辟穀、行氣(含胎息)、按摩、咽液、房中、 祝由、外丹、內丹等等方術。也有一些古代民間流行的方術,如符咒術、堪輿術、占卜術、五雷法等等。甚至還有不少有趣的雜技魔術表演,如吞霧吐火、入水不溺、穿牆隱遁、撒豆成兵、踩高蹺、奔日月等等。道教的齋醮法事中,也穿插不少音樂、舞蹈、禮拜、唱贊、遊行等各種戲劇性表演,同時展示了精美的服飾、繪畫、雕刻和造型藝術。
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產生的古老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上述這些方術有些來自中國的原始宗教和民間文化,有些出自歷代高道法師的創造,還有些是漢唐時期陸續從西域和印度傳來的。總之,道教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這對我們了解古代中國人民的信仰和生活習俗,以及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文化交流狀況,是難得的活著的資料寶庫。
道教法術雖然吸收了中國原始宗教或民間信仰的部分內容,但我們不能認為它就是薩滿教或巫術。因為道教是在道家哲學思想指導下,接受儒家的道德禮儀規范,並吸取融攝了大乘佛教真空觀、心性論和因果觀念,集諸家之長而成就的宗教。它是一種合道理、且倫理化的高級宗教;是以人的精神和肉體生命的升華和超越為其終極目標的信仰形式。早在漢代,當時的黃老道家思想融合先秦老莊哲學和陰陽五行家的宇宙論,形成一種以自然演進為特徵的氣化論宇宙觀和世界秩序觀念。這種觀念後來成為道教教義的理論基礎,灌注在道教的養生修煉及其它各種方術中。
這些方術的程序都按照自然道法,亦即元氣生成萬物的宇宙論和陰陽五行的世界模式論來設計和展開。僅以道教齋醮法事及符咒術為例:在法事中的道壇設置高度、范圍;施用符文的時節、方位、顏色;感召的神靈名稱、數額、服飾,以及念咒行法的次序等等。我們都可發現其中有一套整齊規范的節奏和尺度,是依據某種人類理智的設計,而非隨意所為。如果將正統道教與民間巫師的法術書放在一起,研究道教的專家稍加比較就能看出它們的區別。
體現在道教方術中的這種理智,當然不是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合邏輯的工具理性,而是中國文化獨具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理,或曰「天理」、「道理」。其核心理念是以陰陽五行的分合演進來解釋宇宙與生命的起源和發展變化之因。
它是一種氣化論的宇宙觀和生命觀。近兩千五百年來,這種理念是中國各家學派共同秉持的基本觀念;它是中國哲學思想、宗教信仰和各種實用技術的理論內核。而道家及道教對此理念的形成和承續作出了最重要的貢獻。如果我們抽掉這個理論內核,中國數千年來的精神文明及物質文明成果,都將變成無理可言,徒具其名的陳跡,淪為某些人可以任意叫罵的「封建迷信」。這樣的文化虛無主義如果變成現實,恐怕是任何有情感的華夏子孫都不願見到的。
中國傳統宗教和文化是一種自發演進形成的原生文化,其形成的路徑和成果與西方文化和科學完全不同,但各有特色。因此我們可以說,道教的養生術及其他方技是非科學的,但絕不是無理智的,更不是全無效驗的。與道教理論基本相通的中醫葯學,也是非科學但有效驗的。中國人用它治病數千年,繁衍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沒有發生過歐洲歷史上那樣毀滅性的黑死病。
諸如糖尿病(消渴症)、天花等古代人類的殺手,中國人很早就能有效防治。治病的方法最早見於道教學者的著作中。當然,古代道術和中醫與當代科學和西醫的有效性相比,已經有些差距。但這只是時代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致。我們決不能據此將人類歷史上一切非西方科學的信仰和文化都斥為迷信,一筆抹煞。
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先生在其《中國的科技與文明》書中,對道教方術在中國古代化學、醫葯學、生命科學等方面的巨大貢獻,給與了高度的評價。認為道士是中國古代最具有創造力的人士。火葯就是煉丹道士最早發明的,後來道士又用它驅鬼。最初的金屬溶解技術、鍍金技術也是煉丹道士發明。最初的雕版印刷品是道教的符籙。羅盤原來是風水師所用的工具。
中國的四大發明,至少有三項與道教有關。還有麻醉草葯,最初也可能是求仙道士入山採得;發明麻沸散的名醫華佗,被道教尊為神仙,至今仍被供奉。歷史上著名的中醫葯家,如《肘後方》作者葛洪、《本草集注》作者陶弘景、《千金要方》作者孫思邈、《食療本草》作者孟詵等,都是道教徒和方術家。如果沒有「迷信」方術的道士,中國何來上述這些發明?在西方中世紀,宗教曾是科學之敵。而在古代中國,道士曾經是技術創造之母。由此可見,宗教與科技的真實關系,絕不像某些所謂的「科學打假」人士想像的那樣簡單。
人類歷史上形成了西方和中國兩種各有效驗的不同理智和文化體系,這是人類之福。因為它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各自取長補短,形成新的原創性文化。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飛躍發展,就是吸收了西方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的結果。同樣,許多近代西方學者,從萊布尼茲到榮格都曾從中國儒教、道教典籍中得到啟發,創造了他們的新理論。文化的多元性和差異性,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這是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的真理。為人類多保留一種有效的精神文化體系,不是更好嗎,為什麼都要統一到西方那裡去呢?
我們已說過,道教的方術不是巫術,而是有理可講的道術。其實就算是巫術,也是科學研究的對象,不必一聽到這個詞語就神經緊張或精神亢奮。巫術是人類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現象,從原始部落到當今科技最發達 的歐美國家,都有信從巫術的人。既然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就應該以科學態度去觀察了解和分析研究它,解釋其存在的樣態及原因。而不應假借科學之名一棒子打死它。
西方近現代有許多研究巫術的人類文化學家,最著名的英國學者弗雷澤,他的著作《金枝》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弗雷澤將人類文化的進展分為巫術、宗教和科學三個階段。在談到巫術與科學的關系時,他有一個令人振聾發聵的觀點。他認為巫術與科學是近親,巫術曾為科學的發展鋪平道路。他說:「巫術與科學在認識世界的概念上,兩者是相近的。二者都認定事件的演替是完全有規律和肯定的。
並且由於這些演變是由不變的規律所決定的,所以它們是可以准確地預見到和推算出來的。一切不定的、偶然的和意外的因素均被排除在自然進程之外。對那些深知事物的起因,並能接觸到這部龐大復雜的宇宙自然機器運轉奧秘發條的人來說,巫術與科學這二者,似乎都為他開辟了具有無限可能的前景」。(《金枝》第四章,徐育新等譯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相信那些盲目崇拜科學而貶低巫術的人,讀到這段話時會大吃一驚。西方最偉大的科學家竟然認為巫術與科學都能准確地預見和推算出未來?這不開玩笑吧。我還想告訴這些人,其實從古至今之所以有那末多人信從巫術,並非因為他們都愚昧無知,易受欺騙,而是因為信從巫術的確能為人們帶來某種功效。巫術行為在實現人們的真實願望方面或許是無效的,但在撫慰和滿足人們情感需求方面卻有效。事實上,人類有許多心理或情感的需求,是只能或只需用巫術來滿足的。
例如對某個強大敵人的仇恨和畏懼,你無法打敗他,只能詛咒他。詛咒不能實際傷害敵人,但可以幫助恢復自我的心理平衡,緩解畏懼和仇恨情緒導致的精神失常。
巫術在心理治療方面的作用,也適用於印度教(秘教)、道教等保留較多原始宗教成分的東方宗教。西方學者有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如二十世紀分析心理學大師容格對道教內丹典籍《太乙金華宗旨》和《慧命經》德文譯本曾有精闢的評論,寫過一本《金花的秘密》。
其中對人類無意識層的心理活動進行了探索。另外,據說歐洲有學者在將道家學說用於安慰瀕危病人的臨終關懷研究。美國有華裔學者嘗試用房中術治療男性功能病。也有學者舉辦道教養生院。歐洲一些國家有太極拳、武術、氣功等練功團體。東南亞國家有華人宗教團 體嘗試用方術戒除毒癮。大體上,發掘東方宗教傳統方術用於養生治病,特別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心理性、精神性、功能性疾病,以補西方醫學之不足,在海外已經展開。
其實,人類的生存狀況是無比復雜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著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處境。古人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意思。為了應對復雜的生活處境,人們發展出多種多樣的精神和智慧形式。
巫術、宗教、科學、倫理、習俗等等,都是人類應對生活問題的智慧形式。單靠某一種智慧,無論它是高級還是低級的,科學的還是非科學的,都不足以應對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世界上最愚昧的不是信巫術或信宗教、信養生的人,而是盲目信從某一種智慧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人。「迷信」這個詞的本意就是盲目信從。
問題不在於你信什麼,而在於你怎麼信。如果將科學知識當作僵死不變的教條,而不是求真務實的探索精神,那麼科學也會變成有害的迷信。正如將肉身凡胎的道士當作大仙頂禮膜拜一樣。歷史上真正有創造力的道人,其實都是些謙虛質朴,韜光隱晦的老實人。真正有成就的科學家,也是那些在書齋和實驗室里認真做踏實學問的人。決不會頻頻上媒體張揚炫耀,拿著科學大棒四處尋找打擊對象。
客觀的看,道教的養生及修煉方術中,包含著今天仍然有效的合理成分,或有待研究改造的元素;當然也有不少已經失效,但部分普通民眾仍然相信的無害的內容。個人認為,對那些合理成分應該繼承弘揚,需要改造的內容可以研究,有些已經失效但無大害的方術也不必一概禁止。
在一些合法宗教場所,由職業道士從事不違法害人的相關活動,可以默許。在專業學者的著作中分析研究,鑒別真偽,更應鼓勵。要允許人們研究探索新的養生治病之道,探索過程中會有失誤有歧途,失誤了及時糾正就是。但不允許探索就永遠不會有新發明新創造。國外在這方面已走到了我們前面,國內因政策、資金和專業人才限制,幾乎沒有。恰恰是因為沒有認真研究探索的人,才會給騙子留下餘地。
昨天要消滅中醫,今天又辱罵道士,恨不得將中國文化一筆勾銷了事。對這樣的人真的應該進行科普教育,不是教給他們科學常識,而是真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家應有的品德。
最要不得的態度,就是盲目崇拜西方科學,而對中國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妄自菲薄,橫加挑剔,動不動就拿不符合科學說事,誣蔑貶低為「封建迷信」和「巫術」。科學是個好東西,沒有人反對發展科學。
我們要對道教多多研究,從而正確地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
Ⅲ 道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迄今已經2000年的歷史。道教奉老聃為教主,尊稱太上老君。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如老子的虛懷若谷、寬容謙遜的思想,恬淡素樸、助人為樂、反對爭名奪利的思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思想等。正是這種道教文化的發揚,形成了中華民族開闊的文化襟懷,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夠經久不衰,愈來愈繁榮昌盛。
Ⅳ 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精髓是主張「道德」。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莊子》等。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故歷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為老莊思想。
莊子思想的可貴之處,是具有樸素的唯物自然觀和辯證觀。他認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莊子·則陽》)。氣,即物質的自然性,故其主觀精神的「道」,是與客觀自然的「氣」分不開的。
(4)道家文化怎麼樣擴展閱讀
對中國的影響:
1、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道家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道家黃老派的理論和實踐上。
2、對傳統法律制度的影響。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曾以黃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漢初期對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產生了很大影響,以至於後世有人用道法家稱呼黃老道家。
3、對傳統科學技術的影響。中國的傳統科學範式,始終在追求事物內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為核心,以天地人關系為主線,以自然為原則,以道、元氣、陰陽、有無、自化等為基本概念的有機科學思想體系。
4、對文學藝術的影響。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莊派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超過了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這種影響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沒有過時。
Ⅳ 道教文化好不好
挺好的
道教[1]以"道"名教,對老子之道一要學習,二要信仰,三要繼承。四要發揚。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 道教在中國發展的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極其高雅,極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群眾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Ⅵ 「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什麼難道僅僅是養生之道和避世之談嗎
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修身養性,與世無爭。養生之道和畢世之談只是道家文化的一部分,很多道家文化的傳承人,都是在深山之中進行苦修。
Ⅶ 道教文化有哪些
道家文化的精髓
每當說起中華文化
,
有人總喜歡抬出儒家思想
,
彷彿只有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才
是中華文化的典範。經常有人說儒家思想如何如何正確、孔子是如何如何偉
大„„卻不知,道家哲學才是在中華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道家哲學是一門最樸素的社會和自然科學。
道家的許多經典著作都精闢地道出了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如
:
《道德經》
這部道家經典作品中的觀點博大精深,
其理論包羅萬象,
能跨越時空應用世間萬
物。
《莊子》這部文學成就很高的哲學經典所闡述的人生觀、世界觀是如此之精
辟,以至於可以治療現代人的精神空虛。
《莊子》一書中早就具備了「自由平等」
的觀念,
其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
《孫子兵法》
是一部以道家哲學為理論的兵法,
堪稱眾兵法之綱,
其軍事理論沿用至今,
其正確性仍被證明是無懈可擊的,
倍受
各國軍事家推崇。此外許多國璀如武術、中醫等皆與道家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
相比之下,
儒家只有一套說教色彩很濃的禮教,
除了三綱五常之類的教條外,
幾
乎沒有什麼科學性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體系竟然統治中國數千年,
正是儒家思想
束縛了中華民族創造力。
道家思想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的是道。
道家核心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
道家第一原則:
「道法自然「。順應自然,不要過於刻意,
「去甚,去奢,
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態度(三個層面)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所以
會有「自然——釋然——當然——怡然「。
2.
道家第二原則:
「為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四種情況:方
而不割
-
有稜角而不傷人;
直而不肆
-
率直而沒有放肆;
光而不耀
-
有光芒而不炫耀;
廉而不剮。體現處世的態度:平和、寬容、自然。
3.
道家第三原則:
「清靜為天下正「。清靜之道,自然之道。
「處無為之事,
行無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
「不言之教「,有時無聲勝有聲。
「治大國若
烹小鮮,不可煩,不可撓;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
魚爛「。嚴子陵: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4.
道家第四原則:虛其心。道就是虛,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
樂;即讓心虛著,沒有心事,才能體驗生命的樂趣。虛心:可以學習新知識(更
新知識)
;可以更加包容一切(無成見)
。只有虛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虛心的
意義: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斷提升自己;虛心是一種美德,——心量特
別大,能包容各色各樣的人,特別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
對人的成見、意見、不愉快、抱怨、不滿意等等忘卻才能達到)
。經營智慧:忘
卻屢屢經驗(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經驗,學習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才能有更適
合發展的東西。
5.
道家第五原則:
「正言若反「。自然是陰陽對立統一的。
「反動「
-
事物的
發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該智則智,不該智則不智——有所智有
所不智)
。
「相輔相成「——太極管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面的統一)
。
美國的張緒道
(新道家)
主張:
從相反的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
考慮正反的轉化。
學會:放棄掉(防止盛極而衰)
;繼續挖潛。
翻開中國歷史,
可以看到中華文明皆因道學之興而盛,
道學之衰而亡。
中國
歷史上最繁榮的漢唐兩代,漢(文景之治)唐(開天盛世)時期社會都崇尚道家
思想。而漢武帝大搞「罷廢百家,獨尊儒術」正是西漢走向衰亡的開始。儒家思
想根本沒有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
,
相反一直在阻礙發展。中國歷史上「最窩囊」
的宋朝和
「最恥辱」
的晚清都是儒家禮學大興的時期。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國影
響很大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強烈推崇強烈和大力灌輸。
統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
本原因,
是因為儒家思想維護了統治者的利益。
儒家思想的本質是:
幫助封建統
治者更好的統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個服從君王的順民。正因為此,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學、
誤導民眾。
由此產生了數不盡的儒家思
想衛道士。
《水滸傳》中的宋江就是一個典型的受儒學毒害極深的愚民。
現在社會的發展印證了道家思想的正確性。
道教哲學雖沒有被哪個國家追捧和信奉
,
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無不
與道學的發展觀相吻合。一切盡在道之中。道雲:
「無為勝有為」
,
道家提出「無
為政府」的概念。表面聽來覺的此理論很荒唐
,
但是事實證明了道的正確性。如:
中國地方官員為追求政績不切實際的盲目發展
,
結果造成資源極度浪費、環境嚴
重污染。
韓國政府為了扶持民族工業
,
過度干預經濟領域
,
結果反而造成經濟危機,
最終要國民獻血救國。
這些都是違反道家無為理論的惡果與此相反的是:
美國實
行的自由資本主義
,
政府最大限度不幹預經濟,卻始終保持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
經濟。英國實施自由經濟擺脫了長期的衰退
,
進入了持續穩定地增長。英國政府
對幾乎不直接干預經濟領域的活動
,
即使英國國寶「羅爾斯羅依斯」公司被德國
人收購了
,
英國政府也決不幹涉。結果
,
汽車工業全部淪陷的英國反而能超越法國
成為世界第四經濟強國。
「無為政府」並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
可過度干預社會及經濟的發展。美英兩國雖然不信奉道家哲學
,
但是他們在經濟
上的成功為道家之無為理論作了很好的示範。
也再此證明了道家哲學是包羅萬象
的。
歷史對道家卻的確有許多誤解。
方面人們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區別,
把兩著混為一談。
其實道家不是道
教。道教是宗教
,
而道家是哲學體系、是學術流派
,
道家從不宣揚迷信。那些求神
拜仙、練丹畫符之類的事屬於道教,與道家毫無關系。道教與農民起義的關系。
道家哲學主張人保持自然本性
,
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這與儒家思想的教條格格
不入
,
這正是中國老百姓追求的也是封建統治者最忌諱的。因此
,
歷代反政府的農
民起義大多打著道教的旗號(如黃巾軍,義和團等)
,這不僅使道教蒙上了愚昧
的惡名同時也又增加了封建統治者對道教及道家的仇恨。
實事上道教作為宗教很
少干涉政治,
農民起義軍也從不宣揚道教教義,
只是借用道教之名而已。
結果很
多人因此誤解道教
,
進而誤解道家
.
。道家思想完全是理性的、科學的、超時代的
哲學體系。
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智慧最高境界。
道家哲學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
最偉大的貢獻。然而遺憾的是:不僅世界人民不識這真寶
,
就連中國人自己也不
知珍惜。如果日本人懂得的了道家無為的道理
,
就不會發動侵華戰爭
,
更不會挨兩
彈之苦了。日本人從中國引進了儒學和佛學卻唯一沒有接受中國的道學
,
這是日
本人犯的最大的錯誤。如果中國的統治者真正學好、用好道家哲學
,
則根本不會
有近代之恥辱。
而且早就實現強國之夢了。
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推崇儒學而擱置道
學
,
乃我民族所犯的大錯誤也
!
中華民族應當大力宏揚道家文化精髓,必能使中華文明在世間上大放光芒
Ⅷ 道教的文化以及特點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歐美人士的興趣。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葯。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葯物以求長生。
Ⅸ 道家思想在當今社會給我們的啟示
道家哲學的自然本體論和宇宙生成論比其它任何古代哲學都可能更接近於現代物理學的微觀和宏觀領域中揭示出來的科學真理,道家所提倡的懷疑精神與直覺認識也是現代自然科學研究中的重要的致思方法之一,被譽為最具魅力和自由創造力的現代思維方式。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類將自然規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轉化成為生產力,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並推動了我們繼續研究自然規律的熱情。
這一點,在道家思想里我們也能體會到古代道家的熱愛自然,比如現在的生命科學也都是在到家的氣功、養生、醫葯等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現代人也追求科學的養生之道,就是遵循自然規律,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正是這一思想的體現。
它所提倡的形神兼養,正好符合現代醫學上對於健康的定義,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見,道家思想具有科學性,有利於啟示科學的研究。一直到今天,仍然作為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想延續至今,當代人們對它的研究,有利於社會科學特別是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家思想也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9)道家文化怎麼樣擴展閱讀
道家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書法、美術、體育、史學、商業、軍事等等影響極為深遠。
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走向強大。漢武帝崇道,儒家董仲舒又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道家從此開始就遁入民間的潛流,但繼續在推動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魏晉玄學是最明顯的復興思潮。兩漢的毀滅造成儒家信仰的崩潰。雖然如此,但當時的學儒者為了把持優勢地位,通過惡意的篡改《老子》,《莊子》文字,可以參見日本皇宮館藏之東晉莊子注。
儒家故意破壞其章句順序,對道家造成了幾乎致命的影響,原本簡明易懂的人生科學作品,一變為晦澀難懂之神秘學,並且在字句中偷偷參雜進儒家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