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有什麼非遺文化館

中國有什麼非遺文化館

發布時間:2022-08-17 06:25:09

⑴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等等。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指是沒有具體實物,比如兵馬俑、長城、洞庭湖這些都是實物,由實物產生的歷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文化,就是物質文化。這個物件官方稱呼,就是文物。而非物質文化,並沒有一件聞名海外或者國內的文物。

有以下分類:

民間文學 民間音樂 民間舞蹈 傳統戲劇 曲藝雜技與競技 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葯 民俗。同樣是只有中國有,或者具備獨特的中國風格,但是歷史上又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或者物件,都叫非物質文化遺產。

⑵ 中國52個非遺是哪些

中國52個非遺為:中國52個非遺為:
世界文化遺產(36項):
1.明清皇宮。
2.秦始皇陵。
3.敦煌莫高窟。
4.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5.長城。
6.武當山古建築群。
7.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8.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
9.曲阜孔府、孔廟、孔林。
10.廬山國家公園。
11.平遙古城。
12.蘇州古典園林。
13.麗江古城。
14.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
15.北京皇家祭壇,天壇。
16.大足石刻。
17.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18.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
19.龍門石窟。
20.青城山和都江堰。
21.雲岡石窟。
22.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
23.澳門歷史城區。
24.殷墟。
25.開平碉樓與村落。
26.福建土樓。
27.五台山。
28.登封「天地中心」歷史建築群。
29.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30.元上都遺址。
31.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32.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33.大運河。
34.土司遺址。
35.廣西左江花山岩畫。
36.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世界自然遺產(12項):
1.黃龍風景名勝區。
2.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3.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4.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
5.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卧龍、四姑娘山和夾金山。
6.中國南方喀斯特。
7.三清山國家公園。
8.中國丹霞。
9.澄江化石遺址。
10.新疆天山。
11.湖北神農架。
12.青海可可西里。
世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4項):
1.泰山。
2.黃山。
3.峨眉山風景區及樂山大佛風景區。
4.武夷山。

⑶ 與愛車長安CS75一起關中非遺文化館探尋記

關中非遺文化傳承館位於禮泉縣袁家村內,主要展示當地民俗文化內容,可以了解陝西的民俗文化。關中特色民俗藝術有馬勺臉譜、非遺草編、鳳翔泥塑、岐山剪紙、花鳥字、捏麵人、畫糖人、吹糖人、藤編、陶藝、內畫等。這里既是廣大民間傳承人薈萃交流之地,也是咸陽市針對未成年人點燃非遺教育的火種、開展非遺教育實踐的體驗性、示範性基地,為市民們在繁華都市裡零距離接觸原生態民俗提供了一個最好的舞台。逛完袁家村的美食街填飽了五臟廟,讓我們去學習下關中非遺文化!人長久,車長安,在蒼茫原野上突飛猛進!長安行天下明天更美好!

琴瑟合鳴

從非遺館出來,讓我牢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指導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謹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突破。在祖國的號召下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教學和宣傳展示,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

⑷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一、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寶慶(現在為邵陽市)隆回灘頭鎮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灘頭年畫的種類在最盛期達六十多種。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存二十餘種。灘頭年畫多以祝福新年的喜慶的豐登,免除災禍的古老民間習俗為題材,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和精神寄託。
二、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是現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婦女專用文字,它的發展、傳承及其為符號承載的文化信息構成了女書風俗。女書記錄的語言是女書流行與眾不同的永明土話。
三、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
如今只有雲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
四、西安古樂。
西安古樂又稱西安鼓樂、長安古樂、長安鼓樂等,是我國境內迄今發現並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器樂樂種之一,被譽為「古代的交響樂」、「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宮廷音樂的風貌,莊重、肅穆、高雅。樂譜至今依然沿用古老的俗字譜(工尺譜系列)。
五、南音。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⑸ 中國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團、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大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隨著數字化、5G技術的推廣應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沖擊。一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亡,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實物和資料毀棄或流失、傳承後繼乏人、過度開發破壞等問題。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著上下5000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偉大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地域遼闊,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呈現出資源豐富和種類繁多的特點。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近87萬項,列入國家、省、市、縣4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非遺項目有7萬多。

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存在以下問題:
一、部門間職能重疊,管理許可權不清,阻礙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保護工作的展開
在我國,屬於遺產范疇的文物保護歸國家文物管理局,歷史文化名鎮歸建設部,自然遺產歸農業、林業、地質等部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歸文化部管理。如此管理雖然適應了文化遺產

⑹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點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位於合肥市北城卧龍山自然生態風景區。
總佔地面積3500畝,是以文化、歡樂、旅遊、休閑為主基調,涵蓋文化、旅遊、休閑、購物、演藝、酒店、培訓、會展、養生、度假等多業共生模式,是一個以中國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內容的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世界文化旅遊目的地,青少年體驗教育活動基地。園區的核心項目有16個,包括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中國傳統與民間工藝遺產園、中國園藝及徽派盆景文化遺產園、國際性非物質遺產學術研究及會議中心、中國名茶文化遺產園等。
中國(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不僅是旅遊的天堂,也是彰顯多元文化魅力的舞台和傳承文化精華的經脈,非遺園按照歷史和形態將文化加以分類,設置了楚漢文化園、千年文房四寶園、佛藝園、大自然玩樂園、中華物產園等子園區,豐富的業態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非遺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樂園,讓每個遊客都可以感慨不虛此行,受益匪淺。此外,非遺園還將打造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在有趣的活動中實現寓教於樂與文化傳承和發揚。
更多關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點,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bdb3f1654843487.html查看更多內容

⑺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呢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崑曲。

一、緙絲簡介: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傳統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

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⑻ 名山茶馬古城:中大街非遺爭奇斗艷綻放迷人光彩,你對這座古城有何了解

茶馬古城有一大批非遺簡直讓人目不暇接,這座古城有無數的看點,值得大家細細觀賞品味。七十多年的剪紙師傅輕輕鬆鬆就能將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剪紙創造出來,古城內還有本地獨特的陶瓷燒制工藝,著名的宋氏中醫外科也位於古城內。

三、古城內宋氏中醫外科已有一百八十多年歷史

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宋氏中醫外科也在古城內,從清朝開始就憑借著高超的醫術聞名,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已經成為古城人民尋醫治病的首選。而且已經被列為醫葯類目的非遺項目,這些代表性的古城項目都值得大家旅遊時參觀一下。除此之外古城內還有出色的曲劇,已經流傳了多年了。

⑼ 我國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1、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原名「皮影戲」或「燈籠戲」,是用動物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戲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中國剪紙:中國剪紙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紙上剪刻圖案,用來裝飾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間活動的一種民間藝術。在我國,剪紙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之中,是各種民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中國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我國目前共有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7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一項優秀實踐名冊,

(9)中國有什麼非遺文化館擴展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非物質的屬性,更多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

但在當今物慾橫流、精神空間被嚴重擠壓的社會,「非遺」同樣不可避免地在申報過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

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物化包裝的態勢、突破物質形態的藩籬和局限、保持「非遺」的非物質特徵,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什麼非遺文化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