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化觀念用日語怎麼說
日漢字也是寫作文化観念、讀音:ぶんかかんねん(bunn ka kann nen)
⑵ 文化在日文中的寫法
在傳統日語里寫作: 文化「ぶんか」
時尚而現代的報紙,雜志一般用英語culture的外來語:「カルチャ」
⑶ 日本諺語中的中國文化 這句話用日語怎麼表達比較合適啊會不會の太多了點
用の比較多的時候可以用其他詞替換,比如用における,譯為:
日本語のことわざにおける中國文化
意思是一樣的,而且顯得更專業、正式一點,一般論文的的題目用における比較多。
⑷ 文化程度用日語怎麼寫
文化程度在日語裡面應該是:
教育程度(きょういくていど)
⑸ 文化語境用日語怎麼說
文化語境?貌似用中文中國人都理解不明白的詞彙。
如果樓主是先想表示,文化氛圍是:文化雰囲気。
語言環境是:言語の環境。
那就直接說,文化與語言環境就可以啦。文化と言語の環境。
⑹ 日語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是什麼意思
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
是日語外來語,語源是英語 globalization
意思是:全球化,全球性
------------------------------
以下內容來自《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全球化的定義:
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全球化一詞近年來變得很流行。政府決策者、政黨領袖、工商界、學術界、工會領袖以至大眾傳媒無不談及全球化的影響及其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政府決策者說全球化多麼重要,對我們有多好,但當它帶來各種問題的時候,他們又說這都是全球化的問題,與政府無關。那麼,究竟什麼是全球化?許多人視過去廿年國際貿易及投資猛增為全球化。全球化正在推倒各國疆界,使全球經濟一體化。有些人甚至稱此為「地球村」。盡管對此是好是壞,仍是見仁見智,但大多數人都視全球化為一個自然過程。
全球化的影響:
*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 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 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 恐怖主義也在全球化,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分子很多時候不在本國行動,而且與本國無關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樣的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自由貿易可以讓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大大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 提升自由貿易
o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o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o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 知識產權保護
o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o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化。
⑺ 什麼是文化的多樣性
語言
據聯合國調查,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彙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世界語言十分復雜,專家估計大要有5000-7000種。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各國的學者所統計的結論是相差懸殊的,其說法也極不一致。根據德國語言學家在1979年的統計,當時世界上已經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有個學者說「我的印象中感覺有幾千種,具體多少也說不清,就去查資料,還真說不清。一般大概說當今世界擁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法國科學院推定為2,796種;國際輔助語協會估計有2,500至3,500種語言。
世界上究競有種多少語言?美國雜志《紐約客》統計後說有「成百上千」種;《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稱有「近千種」;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止1997年就達2197種,語言種類多餘文字種類,《聖經》至少證明世界語言種類應多於2197種。迄今比較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自人類學家,他們通過民族研究發現世界語言有6809種。其中,亞洲是世界語言種類最多的地區,達2197種,非洲其次,2058種,太平洋諸島1311種,美洲1013種,歐洲則只有230種。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發展中國家,共有80餘種民族語言,30餘種文字。這6809種語言的統計數字,真有這么精確嗎?很多研究者並不這么認為,「你數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種麵包嗎?數字每天都在變。」賓西法尼亞斯沃斯摩爾學院的大衛·哈瑞森和德國邁克斯·普蘭克研究院的克蘭克·安德森的最新調查發現,世界語言的數量瞬息萬變,確切的數字只能描述為「比上個月少」。
大衛認為,世界上現存語言大約有6000多種,現狀大多不容樂觀。首先,語言種類分布不均,比如法國人口六千萬左右,所用語言16種,而萬那杜人口僅是法國的0.3%,所用語言種類卻是前者的63倍。其次,語言使用者數量不均衡,多如漢語普通話使用者近9億,少如俄羅斯一種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種語言中的大部分面臨著沒有相應文字記載、沒有進入官方語言、使用者受歧視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語言才可以稱為「安全語言」,即有文字記載、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傳。「有些語種已經沒有小孩子願意去學,無以為繼的語言必定會消失」,大衛說,「一個老人死去,一種語言也就隨之逝去,怎麼留也留不住了。」
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世界語言的多樣性。有專家測算,今天人類語言種類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動物瀕臨滅絕速度的兩倍,是鳥類瀕臨滅絕速度的四倍。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來越少的語言死去,又如何?克蘭克說,那意味著語言環境、該語種使用者的認知系統、語言涵蓋的文化遺產都將失去,「強勢語言的使用者永遠也不能體會這種悲傷。當我站在俄羅斯的一個小山村裡,看到那些老人,說著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聽懂的話時,我親眼目睹了失去歷史的痛苦。」
對於這些瀕危語言,學術界目前已經形成共識:在它們還未消失前,去認識和記錄它們。「沒有人知道,這些即將丟失的語言、語音、文化對今後五百年的人會不會有用」,克蘭克說,「在誰都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爭論毫無意義,首要是盡可能多的保存。」
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由於英語的擠壓,不少語言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樣的情況引起了所有關心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人士的關注與焦慮。保護世界的弱勢語言,積極推進世界各種語言的發展,其本身就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語言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至關重要。一種語言的消亡,其後果決不亞於一個物種的滅絕。語言消亡了,通過該語言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就會消失。人類多樣性文化的生存、延續和發展依賴於語言的多樣性。
語言學家巴爾斯蘭.肯特(Bergsland,Knutl998)對巴巴拉·格萊姆斯(Barbara Grimes)和約瑟夫·格萊姆斯(Joseph Grimes)所作的兩次世界語言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可以看到使用人數最少的。
一千多種語言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其使用人數。(1999年數據見Grimes,B.F.1999;2001年數據由Joseph& Barbara Grimes提供):
各語言的 語言種數
使用人數
1999年2月 2001年4月
999人-100人 1075種 1080種
99人-10人 302種 306種
9人-1人 181種 217種
1人 51種 56種
再從語言的分類來看(對語言的種類數也多少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一般採用兩種方法:第一是類型分類法,也稱「形態分類法」。根據語言語法的特點,將世界語言分為若干類型。如以詞的構造為主要標准,將人類語言分為詞根語、粘著語、屈折語和多式綜合語等;或按語法意義的主要表達方式分成分析語、綜合語等。這種分類有助於了解語言的結構,但不能概括世界語言的多樣性,也沒有和語言的歷史比較起來研究。
第二是譜系分類法,也稱「發生學分類法」。按語言的共同來源,按語言親屬關系的遠近,把世界的語言分為不同的語系、語族和語支。
印歐語系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語、伊朗語、斯拉夫語、波羅的海語、日耳曼語、羅馬語、克爾特語、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等。
閃含語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島、非洲東部和北部一帶。包括阿拉伯語、古希伯萊語、豪薩語、古埃及語等。
芬蘭烏戈爾語系分布在芬蘭、蘇聯、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等。
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土耳其、蒙古、蘇聯、伊朗、阿富汗。包括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土耳其語、日語、朝鮮語等(也有將日語、朝鮮語列為特殊語言)。
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帶。包括高加索語、喬治亞語等。
漢藏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境內。包括漢語、泰語、緬甸語、越南語、藏語等。
達羅毗荼語系分布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爾語、馬拉雅拉語、坎納拉語、泰盧固語和布拉灰語等。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也叫「南島語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紐西蘭,西自馬達加斯加,東至馬克薩斯群島的廣大地區。包括高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等。
班圖語系分布在非洲蘇丹以南的廣大地區,所屬語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語。
此外,還有美洲的印第安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使用語言人數最多的是漢語,約佔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5%。
⑻ 日本文化的日文怎麼寫,懸賞50哦!
日本の文化 讀音:にほんのぶんか ;
⑼ "世界文化多樣性"用日語和韓語怎麼表達(語音)
日語:せ-かい ぶん-か の 多様性
發音:se ga yi fun ga no na ro wu sey(英語發音)
上面的』多様性『可以換成 バラエティー
韓語:글로벌문화다양성
發音:gul lo ber mon ha da yang sung(英語發音)
至於拼音發音,實在是不接近。上面的發音也是僅供參考。因為畢竟沒法 100%
對於這種雙語言的問題,下次樓主最好是單獨分類發布。那樣能得到更快的解決^^
誠意手碼,給分^^
⑽ 文化用日語怎麼寫
文化 ぶんか bu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