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凡達這個電影的內涵是什麼
看完阿凡達當時給我的感覺是:意猶未盡。我覺得這時一部有血有淚,充滿感情的科幻大片,由於地球人的貪婪,把納美人的家園一夜之間變成廢墟,讓納美人失去了自己的美好家園,家破人亡,JACK和GRACE..是緊有幾個對納美人有感情的人類,他們了解納美人的生活習性,了解其實他們並不是那麼殘暴,他們最後倒戈到納美人那一邊是覺得地球人的殘忍,執迷不悟的貪婪.有的時候國家,政府不敢或者不可以講出來的話,但是電影可以,他可以通過表演來影射出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人和事,這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偉大之處,他用電影道出了現今世界的一些事實.....至於這些事實是什麼我想就不用說了,這部電影真的很偉大,贊!!!
⑵ 電影《阿凡達》講述的是什麼 阿凡達是什麼意思
電影《阿凡達》所講述的是一位因為雙腳癱瘓的退役的海軍陸戰隊員成功被派遣到潘多拉星球的采礦公司工作,在潘多拉的星球中,有著供應地球源源不斷的能源,如果能成功採取這些豐富資源的話,將會對地球產生很重大的影響。但是因為潘多拉的星球中也住著navi族人,因此在地球的人類還有navi族人之間就產生了一種介質,那就是為了人類能更順利採取礦物質而出現的阿凡達物種了。男主角來到潘多拉星球之後,發現潘多拉星球的美好還有人類的醜陋,因而還奮起反抗的故事。
阿凡達Avatar,源自梵文,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通俗意義可理解為化身 ,也就是「身外化身」。
⑶ 《阿凡達》這部電影詮釋的什麼中心思想
人類的貪婪,慾望,掠奪。。。。。
還有正義,團結,與夢想。
總之就是諷刺人類的侵略慾望。
⑷ 阿凡達的寓意是什麼導演想表達什麼為什麼全球票房那麼高
阿凡達,化身(梵文:अवतार,拉丁寫法:Avatar)在印度哲學中,最普遍被認為和眾神在地面上的肉體表現形式有關。在梵文中,化身一詞具有透過深思熟慮,並且由於特殊目的而從較高境界「下降」,「轉世」的涵義。通俗的說,就是天神降臨,或者說是天神附體。是毀滅之神濕婆凡身的化身。或者可以理解成神下降到人世用人的肉體施展神的力量,降世神通、天神下凡等詞比較接近這個單詞的含義。阿凡達的英文原名為「Avatar」,詞根本源自梵文。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通俗意義可理解為「化身」。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濕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獸形的狀態。傳說毗濕奴有10個化身,其中有9個已經降臨世間,最後一個化身會在世界末日降臨。如果將這個詞拆分成兩部分,AVA的意思是「往上而下」「降下」;而TARA 的意思是「橫越」或是「通過」。在佛教的語言中,其指代人性之中的佛根慧能;而在以天主教,基督教為主的體系中,其也意味著人性中的神靈之能。即使剝離開宗教層面上的解釋,這也是一個在現今電腦技術中的常見術語,通常指的是在虛擬實境中完美並具象化的呈現出人形。
卡梅隆選擇這個詞作為電影片名,無疑是非常點題的,不單將故事要點透露出來,同時也把主題進一步升華,達到了在哲學,宗教以及現代科技三者語境中最自然的融合。
你可以去這里看看 http://www.i7vod.cn 這里有3萬來部高速視頻免費觀看
⑸ 《阿凡達》中有哪些中國元素
記者在觀影中看到,《阿凡達》所展現的神奇景色,尤其是「潘多拉懸浮山」與國內經典漫畫「仙劍奇俠傳」中的主要場景———蜀山非常相似,都是懸浮山的造型。而徐克導演的影片《蜀山傳》中,懸浮在空中的圓錐形山體也曾讓觀眾記憶猶新。「在影片中,如納威人攀爬粗粗的藤條,在倒斜的千年大樹和枝蔓上輕快地跳躍和奔跑、為主人公邁克尋找坐騎的那一段情節,和電腦游戲仙劍奇俠傳中的場景相似極了。」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的小高對記者說,《阿凡達》所揭示的主題,潘多拉星球的納威人崇尚人和自然和諧相處,要對大自然有所敬畏,這些和東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十分吻合,讓人感到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