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成為國內文化品牌

如何成為國內文化品牌

發布時間:2022-08-17 18:51:23

❶ 結合實例論述如何打造文化產業品牌

從產品、價值、渠道、宣傳活動等方面打造品牌。
1,文化產品具體化,並且分成不同的營銷用途。
2,產品價值讓目標用戶群滿意,最好超值。
3,渠道多樣化,網路和線下同步進行,並且要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推薦言字旁營銷做線上營銷。
4,宣傳要有深度,並且要持續營銷。
5,針對競品在上面四個方向都有對應策略。

❷ 如何申請成為中國民族品牌

中華老字型大小
根據商務部2006年《「中華老字型大小」認定規范(試行)》的規定,中華老字型大小(China Time-honored Brand)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一、申請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有關單位(企業或組織)。


二、申請條件

(一)擁有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

(二)品牌創立於1956年(含)以前。

(三)傳承獨特的產品、技藝或服務。

(四)有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企業文化。

(五)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六)具有良好信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和贊譽。

(七)國內資本及港澳台地區資本相對控股,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認定機構

(一)由商務部牽頭設立「中華老字型大小振興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振興委員會),全面負責「中華老字型大小」的認定和相關工作。

(二)中華老字型大小振興發展委員會下設秘書處、專家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負責振興委員會的組織、協調和日常管理工作。專家委員會由各行業專家、法律專家、商標專家、品牌專家、企業管理專家、質量專家、歷史學家等組成,主要負責「中華老字型大小」的評審,並參與相關工作的論證。

(三)原經有關部門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要重新參加認定。


四、申請認定程序
具備「中華老字型大小」認定條件的單位,向所在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申報,並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含計劃單列市商務主管部門,下同)審核後報振興委員會認定。程序包括:提出申請、資料提交、調查鑒別、認定評審、公示、做出決定、復核、注冊存檔、核發證書等。
具體步驟:

(一)提出申請:有關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填寫申報表,並報所在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
(二)資料提交:所在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對提交的申請進行初評,確認申請有效的,指導申報單位按照規定格式提交有關資料,並報所在省級商務主管部門。

(三)調查鑒別: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組織有關機構、專家對申報單位提交的資料進行調查與鑒別,並提出初步評估意見報振興委員會。

(四)認定評審:振興委員會組織專家對資料進行分析,必要時對有關內容進行現場調研,提出評審意見,撰寫認定報告。

(五)公示:在有關媒體公示擬認定為「中華老字型大小」的企業和品牌名單,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均可向振興委員會提出異議。

(六)做出決定:擬認定為「中華老字型大小」的企業和品牌在公示期間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由振興委員會做出決定,認定為「中華老字型大小」。

(七)復核:申報單位對認定結果有疑義的,可向振興委員會提出復核,復核結果在接到復核申請後30天內做出。

(八)注冊存檔:認定過程涉及的所有資料均由振興委員會存檔保留,並負責管理。
(九)核發證書:對通過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以商務部的名義頒發牌匾和證書。

❸ 論如何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品牌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文化旅遊以文化的碰撞與互動為過程,以文化的相互融合為結果。文化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資源文化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是對現代時尚精神的承載,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品牌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找准文化旅遊發展定位。文化和旅遊的發展,不能相互孤立、各自為陣。要強化綜合帶動,突破產業邊界,突出文化與旅遊產業溢出效應和疊加效應,實現優勢互補、互動共融。
(二)突出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設。高質量策劃一批文旅深度融合互促發展的大項目,同時加強各領域項目與文化旅遊項目的統籌與整合,實現文化旅遊項目與其他各類經濟社會發展項目統籌規劃、同步建設。
(三)加強文化旅遊品牌營銷。樹立「政企聯動、抱團營銷」宣傳理念,創新宣傳營銷方式,建立完善宣傳營銷體系。
(四)理順文旅融合機制體制。進一步理順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社會文化團體、文化企業的關系,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體轉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文化旅遊市場化進程。

❹ 建立文化品牌

要制定文化品牌,必須對您鎮進行考察、調研後才能做出答案,要請專業人士,品牌專家來給你們命名。再說您是想命名為:**之聲、**之歌、**情、**頌等,這個就和品牌文化之歌有關,也就是品牌文化歌曲,那請專業人士為您鎮做一首品牌文化歌曲吧,朗朗上口的品牌歌曲,是個凝聚人們力量的載體。要做一首品牌文化歌曲在國內只有一位高人了,就是高建華先生,他曾經為汕頭市、廣東、清遠城市 、徐家莊等城市形象創建歌曲。詳情:http://www.ok.com.cn/cases.asp?lb_id=2

有關品牌文化音樂作曲高建華簡介:
一、綜述
高建華先生作為著名作曲家、資深音樂製作人,以超越音樂作為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與范疇,把人類聽覺(感官)對不同聲音(物理震動頻率)所產生的識別與記憶功能作為研究對象,並憑借其三十年專業音樂創作工作的理論與實踐之豐厚沉澱,為當今國際品牌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傳導,創研了一種全新的理論體系:《BAIS理論與應用技術》(Brand Auditory Identity Spread。即:品牌聽覺識別傳播,縮寫為BAIS),從而,完善和填補了當今國際CIS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空白。

同時,以他作為企業文化研究專家、品牌顧問和社會活動家的身份,尤其憑借他近十年來成功的為眾多國內外著名企業和品牌,創作的近千餘首企業品牌的廣告音樂和企業歌曲,以及在企業文化建設、品牌傳播方面的諸多建樹,獲得「中國企業文化品牌音樂創作傑出貢獻獎」、「中國BAIS理論創始專家」、「中國BAIS體系貢獻獎」,並贏得了「中國品牌音樂創作第一人」的美譽,受到當今社會對他的認可與尊重而聞名於全國。

二、高建華社會身份
沈陽人,紐西蘭華僑。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中國音樂文學協會會員
中國音樂著作版權協會會員
廣州奧凱廣告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
廣州奧凱BAIS品牌聽覺識別戰略研究所所長、首席研究員。
廣州巨流信息科技傳媒有限公司董事,總編輯

三、榮譽稱號
1、「中國企業文化品牌音樂創作傑出貢獻獎」 (2004年)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成果評審委員會、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聯合頒發
2、 「中國BAIS理論創始專家」 (200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國際職業經理人協會、中國兩岸三地總商會、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聯合頒發
3、「中國BAIS體系貢獻獎」(2009年)
——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中國國際名牌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聯合頒發。

四、代表著作 / 文獻
1、《中國品牌之聲》
2、《BAIS品牌聽覺識別與傳播》(出版中)
3、《聯想奧運品牌》
4、《「中國製造」如何轉危為機 》

五、主要音樂代表作
1、《你看藍藍的天》獲CCTV「中國MTV大賽」金獎。
2、《我們能做第一》——2001年,應邀為CCTV「新北京、新奧運」大型歌舞晚會創作主題曲、音樂監制。由香港著名藝人譚詠麟和中國歷屆奧運冠軍合唱。
3、《悠悠赤子情》。1996年,應GDTV邀請,作為旅居國外知名人士代表回國參加春節晚會,並作為「全能音樂人」拍攝作品《悠悠赤子情》MTV,全國播放近一年,影響頗廣。
4、《青春無悔》——「健力寶」之歌。
5、《為你驕傲》——「蘇寧」之歌。
6、《大愛無疆》——中國慈善形象之歌。

六、專輯出版
《中國品牌之聲》
《中國海員之歌》
《金馬銀鈴》
《唐詩新韻》
《知青歲月》
《百花迎春》

七、影視劇作品
為《中國警魂》、《天地良心》、《重綻芬芳》、《魂系大瑤山》、《偷渡的人》等
八部大型電視連續劇作曲、指揮、監制。

八、廣告音樂作品
為國內外著名、知名企業創作企業品牌廣告音樂和歌曲千餘首 。
著名企業和品牌代表有:
電子IT行業: 海爾 / TCL / 聯想 / 方正 / 步步高 / 愛浪 / CAV / 科龍 / 美的 / 康佳等等。
化妝、護膚品行業:P&G / 法國丹姿/ 雅倩 / 美加凈 / 小護士 / 美媛春等 。
煙酒行業:茅台 / 陀牌曲酒 / 水井坊 / 劍南春 / 紅金龍 / 黃果樹 等。
飲品行業:健力寶 / 娃哈哈 / 光明乳業 / 蒙牛乳業 / 伊利乳業等。
釀造行業:珠江橋牌 / 海天味業 。
洗潔行業:雕牌 / 立白 / 浪奇等。
醫葯行業:999葯業 / 太極集團 / 碧凱葯業 等。
服裝行業:勁霸男裝 / 雅戈爾西服等。
教育行業:新華教育集團 /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 等。
連鎖行業:蘇寧集團 / 流行美 / 真功夫 / 三毛集團 等 。
中國500強:中國遠洋集團 / 中國大地集團 / 龍大集團 等。

http://www.ok.com.cn/aboutus_content4_view.asp?id=74

❺ 如何提升文化產業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影響力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其中提及旅遊、出版等多個文化領域。文化品牌建設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短板所在。在消費者更加註重品質和品牌消費的背景下,如何通過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和文化創新能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1、融合創新,品牌培育提升文化產業內涵
●中南大學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連續11年發布的《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共發布了373個中國文化品牌,覆蓋了影視、旅遊、出版、藝術品、動漫、互聯網等各領域。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文化品牌類別分布廣泛,文化品牌培育對文化產業提速起到了拉動和引導作用。
「中國文化品牌建設比文化產業自覺更早,近年來,在倡導文化自信和振興文化產業後,我們又有了新的品牌自覺意識。」中南大學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友權說。在他看來,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精神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凝聚,有著豐富含金量,只有品牌產品才有競爭力和感召力,文化產業要贏得市場、參與國際國內文化資本的激烈競爭、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走品牌化之路。
此次《意見》對旅遊、出版等文化領域的品牌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開發一批有潛質的旅遊資源,形成以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閑區、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等為支撐的現代旅遊業品牌體系,增加旅遊產品供給,豐富旅遊體驗,滿足大眾旅遊需求;鼓勵傳統出版企業、廣播影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網路視聽等新興文化產業,擴大消費群體,增加互動體驗。
我國旅遊業近年來進入以品牌競爭為核心的發展階段,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品牌化之路提供了基礎——湘西文化濃郁的鳳凰古鎮、富有文藝情調的麗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每年都吸引眾多慕名前往的國內外遊客。旅遊與其他業態的結合也催生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如「印象系列」「又見系列」通過結合當地特色資源,將山水景色、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表演,成為許多遊客必看的經典演出。
《意見》也對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數字化成為傳統出版業跨越發展的契機。鳳凰傳媒、中國出版集團等出版社都積極探索與互聯網結合,並與演藝、影視、游戲等行業合作打造全產業鏈。專家認為,隨著「文化+」的興起,創新意識、跨界融合意識在品牌建設中越來越重要。
2、補足短板,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提到國外的知名文化品牌,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電視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等。這些擁有全球市場的文化品牌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帶動了企業生產和市場消費。相比之下,我國文化產品的品牌效應不算突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更是鳳毛麟角。
「近年來,中外文化貿易逆差逐漸縮小,與我國『走出去』的民族文化品牌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歐陽友權提到,培養民族文化品牌成長,並逐步走向國際化之路,將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國文化品牌建設任重道遠,與發達國家相比,文化品牌影響力差距較大。」歐陽友權提出,在文化產品生產過程中,一些文化企業的套現思維導致了眼光短視,過度迎合市場,而忽略了對文化附加值的開掘,對市場的後勁支撐乏力。
在許多專家看來,我國文化品牌建設存在明顯短板。由於我國文化產業起步晚,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產業附加值偏低,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例如好萊塢的衍生品收入大約占總收入的七成左右,票房收入僅佔三成;而我國則相反,票房收入占近八成。此外,文化品牌同質化問題嚴重,缺少自身特色,雷同的產品造成市場惡性競爭,如影視劇生產跟風現象嚴重,相同題材而製作粗陋的影視劇層出不窮,各地旅遊景點也常出現似曾相識的文化街區和類似的旅遊紀念品。
歐陽友權提出,當前我國的文化品牌呈「兩頭大、中間小」的業態失衡狀態。「兩頭大」是指傳統的老牌子,如國粹等傳統文化的世界認同度高,同時,與新興科技相結合的新品牌,如騰訊、阿里等新媒體、影視娛樂類品牌等成長快;「中間小」是指占絕大多數文化業態的行業品牌少,發展滯後,即資源依賴型的文化行業如文化旅遊、民族民間藝術、傳媒業等佔比很大卻品牌較少。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影響力還未達到應有高度。只有將優質內容凝練成文化品牌,才能進一步在國際市場實現快速、有效、大范圍傳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指出。
3、提質升級,加強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轉化
●《意見》提出,要凈化市場環境,建立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體系,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要清除制約因素,建立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健全黑名單制度,大幅提高失信成本;要制定激勵政策,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
目前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數量優勢明顯。然而當前階段更需要從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的轉變,發掘產品背後的內涵與深層價值。「德國八千多萬人口,卻為世界貢獻了兩千多個品牌,許多品牌限量生產,而不是迎合市場、越多越好,這就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品牌意識。」歐陽友權說。
《意見》提出,要「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這也是文化領域品牌建設的方向所在。歐陽友權認為,文化品牌的未來發展要拓寬三大路徑:一是注重民族文化資源的現代轉化,二是扶持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開發,三是品牌培育要有持之以恆的工匠精神,防止急功近利。
善用民族文化資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對我國文化「走出去」意義深遠。陳少峰指出,我國在對外品牌塑造和傳播方面不應局限於舉辦大型活動,還應逐步建立包括國家、社會、企業、城市、明星、項目產品等各層面的系列品牌。
「品牌是文化傳播的影響力來源,優質內容則是品牌形成的基礎。」在陳少峰看來,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堅持「內容為王」,這就需要形成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
實際上,中國文化元素在世界市場很受歡迎,好萊塢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花木蘭》都融入了中國元素,並獲得很高的票房和很好的口碑;而我國卻少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類似作品,因此不僅要善於運用傳統文化資源,更需要加入創意,並結合市場需求加強現代運營管理。

❻ 如何建立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是品牌精神情感境界的體現。
消費者購買產品,不僅只是選擇產品的品質和功效,更注重品牌的文化品位。優秀的品牌無不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品牌文化賦予消費者情感體驗,也造就了品牌的價值。
1、圍繞品牌核心價值演繹
品牌文化的演繹必須圍繞品牌核心價值的主線,改變或偏離這根主線往往使消費者霧里看花,對品牌認知產生錯亂,自然難以積淀成深厚的文化內涵。
2、細小之中見偉大
一顆子彈想打下樹上所有的鳥,最終只能是一個也打不著,一個文化想打動所有人的心,最終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大而全的品牌文化就是沒有文化,也無法深入人心,引起共鳴。品牌文化從來就是細小之中見偉大,正如原子彈,其巨大的核威力卻來自於最細小的分子聚變。
品牌文化,往往是細小之中見偉大。
3、自然清新獨特的內涵
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往往是最自然清新獨特的東西,就像清水之中的芙蓉,東施效顰、故作姿態往往只能是適得其反,其實品牌的文化內涵又何嘗不如此。
從經典品牌的發展歷路可以看出,凡是能夠穿越時光,跨越國界的品牌往往都蘊含著自然、鮮明、獨特的文化內涵,自然流露,動人心弦,保持長久的生命。
相反,生搬硬套、拾人牙慧的品牌文化只能是過眼雲煙,曇花一現。
品牌建設的短視、急功近利往往導致品牌文化內涵的浮淺、匱乏,這樣的品牌文化難以博得大眾的共鳴和青睞,自然是一顆流星,轉瞬即逝。
4、滿足消費者的人性需求
在著名的「行銷28律」中,「人性律」擺在了第一位,這也說明滿足人性需求的品牌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品牌文化雖由企業建設培育,但卻由消費者需求而定,所以品牌文化的演繹應該洞察消費者的內心世界,滿足消費者的人性需求。
5、多形式的演繹手段
品牌文化的培育應該是點滴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全境式的廣告轟炸只能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卻很難積淀品牌深厚的文化內涵。

❼ 古鎮如何把文化IP打造成文化品牌

1、擁有清晰的主體目標
古鎮針對遊客年齡、性別、學歷、興趣點等因素確定文化IP的目標人群,制定價格政策吸引新的群體,比如從運營模式上分自然體驗模式古鎮、綜合體旅遊古鎮、創意類古鎮、原地修復模式古鎮等;從消費者年齡層次可分為老年游、親子游、情侶游等;從主題層面可分為游樂、文化體驗、科技、史學研究等。要對古鎮景區的主體目標發展和IP旅遊投資水平有個清晰的判斷。
2.古鎮文化IP的旅遊產業生態化延伸

IP必須與當地周邊古鎮的文化融合起來,必須與當地居民的利益捆綁起來。換句話說,就是必須讓這個IP植入到古鎮居民的生命深處。懂得利用古鎮的獨特地理優勢, 打造本地特色旅遊產品、游樂設施和周邊商品,最終實現產業鏈發展。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通過落實創意爆點項目,找准古鎮定位,打造古鎮核心吸引力。有了核心吸引力,就有了市場指向性,繼而通過精準推廣、訂制化營銷,以小眾帶大眾,以區域帶全局。
3.立足本地文化事業,打造旅遊IP品牌形象
在旅遊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藉助「旅遊+」整合帶動作用,融合古鎮傳統人文工藝品和傳統技術,打造旅遊IP品牌形象。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通過對傳統手工藝文化產品的開發,實現古鎮文化品牌的人格化。通過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企業、居民、景點等多因子的潛在優勢,打造古鎮旅遊文化IP,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4.創新發展模式,學會靈活應用

古鎮模式基本建成後,並非直接決定古鎮今後發展模式將一成不變,面對網路技術的更新換代,古鎮旅遊客流量少等問題,古鎮發展應具有創新思維,在原有的文化產業、運營模式、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及時更新。此刻,古鎮文化IP不再是「文化復興」,而是「文化再造」。學會借鑒吸收別家優秀成果,彌補自身劣勢,才能使古鎮立於不敗之地。

❽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品牌

第一步,整合品牌文化資源
第二步,建立品牌價值體系
第三步,是建立品牌文化體系
第四步,建立品牌文化管理體系
第五步,方案的實施
第六步,審查考核
第七步,品牌文化的優化

❾ 如何打造當代中國自己的文化(產業)品牌

南孚電池當年號稱民族的力量 最終淪為外資企業 其中的過程大家知道嗎?如今這么一個腐敗的社會環境 我們好不容易打造出一個自己的品牌用血汗換來的結果拱手給了外企 痛心疾首啊 所以我認為在中國內地可以打造出自我品牌 但是無法長久 最終要被腐敗給吞食 這個南孚電池的就是案例 要打造自我品牌請先整頓腐敗 腐敗不除 文化 品牌無從談起

❿ 如何注冊文化品牌

商標注冊指南
1、商標注冊申請須知
2、商標注冊申請前的查詢
3、如何申請注冊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
4、如何申請注冊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
5、如何辦理商標異議申請
6、如何申請變更商標注冊人名義地址/刪減商品或服務項目/變更代理人
7、如何申請轉讓注冊商標/注冊申請
8、如何申請續展注冊商標
9、如何辦理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
10、如何辦理商標專用權的質押登記
11、如何申請優先權證明文件
12、如何申請商標注冊證明
13、如何申請補發《商標注冊證》
14、如何申請補發變更/轉讓/續展注冊證明
15、如何申請撤回商標注冊申請
16、注冊人如何申請注銷本人的注冊商標
17、如何申請撤銷連續三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
18、如何辦理涉及注冊商標的協助執行手續
19、注冊人死亡/終止後如何申請注銷其注冊商標
20、領取商標注冊證須知
21、如何辦理商標申請後的查詢
22、如何繳納商標業務規費
23、如何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
24、如何申請特殊標志登記
25、商標檔案查詢辦法
26、世界各國及地區

詳細內容參見:
http://sbj.saic.gov.cn/sbsq/shqzn.asp

閱讀全文

與如何成為國內文化品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