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實現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礎
樹立起「文化相對觀思想」積極倡導民族文化多元發展的理念。正確認識「文化相對觀」「尊重文化多樣性」要求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承認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
註:文化相對觀是西方文化人類學的一個文化理論,其主要認為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相對價值,不能以一種文化的價值標准去衡量另一種文化的價值;文化無高低優劣之分,文化與文化之間應該是平等的。
『貳』 文化是平等的嗎理由。
文化的平等性和文化的差異性並存,文化既是平等的,也是有先進落後之分的。具體地看什麼對象才行,不能一概而論,平等和高下(差異)原本是相對的。說中國文化一定先進,西方文化一概落後,說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量齊觀,都極為荒謬。
北方代表性的黃河文化,南方代表性的長江文化,總體平等,都是中國文化的主源。但在特定時期,兩者有差異,上古,黃河文化略優於長江文化,中古後期至近代,長江文化在兩者位置翻轉中略占優勢,至今,大致並駕齊驅。古人的蒜酪味、蛤蜊味,地域飲食口味、滋味而已,高看自己,輕視別人,都是不正常心態。東方人喝茶,西方人喝咖啡,同理。周立波標榜自己喝咖啡占據了文化制高點,認為郭德綱吃大蒜等而下之,膚淺輕薄。
懷不上胎兒,去醫院治療是先進文化,進廟里燒香許願是落後文化。政治文化,法制先進,人治落後,有制衡的先進,獨斷專行落後,
大致說,各門類文化平等的多,基礎的文化(讀書的文化多、文盲文化少)以及諸如價值觀的觀念形態文化不能講平等的多。同時,文化與社會現實的適應水平,吻合程度,也是衡量此時此地文化屬性的條件。國外的東西在人家那裡很有活力,引進後水土不服不見了長處,南橘北枳同樣失去了先進性。
『叄』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是什麼意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包括以下幾個含義:
(一)社會平等
中國文化里各家的思想者,他們以不同的表達,傳達著對於實現社會平等、社會和諧、社會美好的同樣期待。雖然從每個人個體的客觀條件上來講,人註定是生而不平等的,但他們希望社會能給予民眾以相對平等的生存空間,可以讓所有人不論是貧是富都安居樂業、讓所有人無論是強是弱都不受欺凌。
正因為人們生而不平等,所以才格外要求社會的平等,來彌合先天的差異、來均衡各方的不對等。
平等,首先意味著人心的平和:法無特權,人們的生活中杜絕了欺男霸女、投訴無門之事,才能安然度日,所以社會總在呼籲著「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律平等;機會均等,人們的努力能夠進階有序、公共的資源不再權貴壟斷,社會才能健康運轉、正常流動,機會平等的秩序消除著怨聲載道的仇視。
(二)人格平等
人格平等,源於彼此的尊重,中國文化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要把修養自身當做人生之本,無一例外,無有特例——而這種無人能免的一視同仁,正是一種對人生要求的平等准則。品評你我,就看彼此修身的成就;修身過後,是為成就人格平等的生命。
(二)人格平等
在「眾生平等」的禪學感悟和哲學思索下,也許我們與他物有著境遇差別,但是沒有優劣差別,不該以輕蔑之心傲視天地;也許我們與他人有著境地差別,但是沒有等級差別,不該以輕慢之態目空一切。懷有慈悲心性,就是能對他人他物的苦樂以平等心去感同身受。
在中國文化里,對於平等的呼喚,有社會宏觀層面的制度平等,有個人實際層面的人格平等,更有生命自然層面的眾生平等。所以國學會對家國說「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會對社會說「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會對個人說「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會對官場說「臨官莫如平」;更對世間道理說「持心如衡,以理為平」。在這樣的文化承襲中,讓我們在今朝期待,正理賓士,承平盛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准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等是指什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平等是指人們平等享有社會權益,平等履行社會義務,追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權利的平等享有。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通過平等的社會機制和價值引導,既保障公民個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也保障毎個人基於社會貢獻所要求得到的權利、利益和尊重。要求社會有這樣一個平台,讓人人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取得成功。
(4)什麼叫平等文化擴展閱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當中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伍』 平等文化怎麼打造
平等文化的打造首先需要平等的價值觀念並加以具體的行動。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話語是觀念的外衣。不論是公司企業還是機關單位,平等文化都非常重要。領導放得下架子,員工敞得開心扉,平等的工作氛圍有助於工作關系變得純粹,最大限度提高溝通效率,激發起「同心干」的共識。
平等文化,其實不妨從稱謂開始,只要是非必要的、與實際工作無關的形式、客套,能省就省。虛頭巴腦的東西少了,實實在在的干勁兒就足了。
『陸』 平等是什麼意思,"平等"的漢語解釋
平等的讀音為:píng děng。意思:它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人對人的一種態度,它是人類的終極理想之一。由於人之差異絕對的公平不存在,只有相對的平等,現代社會的進步就是人和人之間從不平等走向平等過程是平等逐漸實現的過程,遇到不道德之處一定要堅決消滅;人和人之間的平等,不是指人之差異所致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不區別對待的平等享有的社會權利與義務;它與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或經濟地位處於同一水平,沒有或否認世襲的階級差別或專斷的特權。
基本解釋:
1.在程度、價值、質量、性質、能力或狀況上與他人或他物相同的或相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權方面與他人等同的所有的人生來是平等的
3.平常。一般他不肯嫁個平等丈夫。--清· 李漁《意中緣》
『柒』 民族文化平等的內涵是什麼
民族平等是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實上的平等。 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權。
『捌』 文化平等原則名詞解釋
文化平等原則是在文化方面追求社會平等的原則,包括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