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校慶主題宣傳語屬於學校什麼文化

校慶主題宣傳語屬於學校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2-08-18 02:55:19

❶ 文言文校慶公告是語言知識還是人文素養

參考資料:

何龍
據浙江在線報道,浙江大學師生的朋友圈這兩天被一篇「雄文」刷屏了。這篇文章通篇文言文,是浙大發布的120周年校慶第一號公告。
要看懂這篇文言文公告,藉助《現代漢語詞典》恐怕還不夠,可能還要不斷地查閱《辭海》;中文系的學生都未必能夠全部「破譯」,就更難指望其它校友能輕松理解了。果然,有人感嘆自己沒怎麼看懂而要求譯成白話文
對這個「譯成白話」的要求,公告作者之一、浙大中文系教授胡可先果斷拒絕,他說:「古文怎麼能翻譯成白話文,翻譯過來韻味就全沒了。」
報道說,已經有人朗誦了這篇文言文公告。
「至若鴻儒會通,踵武前賢;厚德勵行,創啟新學。惟新是系,勤學修德,授業有若春風;惟真是求,明辨篤實,開壇無妨爭啄。苞桑猶安危之所系,志遠思深;錦蕞仍梁棟之是培,器弘識卓。……」
像這樣的文言文公告讀起來已經十分費勁,聽起來將會怎樣?大概就像不懂英文的人聽英文歌曲一樣,聽進去的只有聲音吧?
對此公告,浙大副校長羅衛東評論說,「此篇公告……體現了浙江大學人文學科的雄厚歷史底蘊,集中展示了中文系古典文學學科的風采,讓人耳目一新。要切實改變人們對浙大有知識無文化的偏見,需要更多師生校友的共同努力。既要有重大活動的文化設計,更要有從身邊細節著手的點滴積累。其中,老師同學以及廣大校友的人文素養和文化氣質,無疑是學校文化最好的窗口。加油吧!」
文言文只是一種語言知識,只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工具,把用文言文寫校慶公告視為「文明素養」和「文化氣質」,恰恰反映了這位副校長「文化氣質」的表面化。
人文素養的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它以人的價值、人的感受、人的尊嚴為萬物的尺度,以人性來對抗神性,對抗凌架於人之上的任何教義、理論、觀念和實踐。
在一次演講中,龍應台是這樣區別人文知識與人文素養的:知識是外在於你的東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人的生活與行為,才能稱之為素養。人文素養是在涉獵了文、史、哲學之後,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後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你只能有人文知識,不能有人文素養。
我們姑且不去談「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的意義,不去談文言文公告的傳播障礙,只從人文素養中尊重人的感受看,校慶公告不是文學作品,不以克服文字障礙為快感,它要面對的是包括對文言文一知半解者在內的校友。而這篇讓人「沒怎麼看懂」的文言文公告卻是通過為難別人來展秀作者自己的。連使用文字都缺乏人的關懷,怎麼反成了「人文素養」的表現?
中國人一直都具有強烈的「返祖意識」和「啃老思想」:見到法律失守、道德沉淪、價值倒錯,人們就歸因於傳統文化沒有得到發揚光大,於是就到「國學」中尋找解葯,甚至認為繁體字、文言文就是這帖解葯中的甘草。
有此觀念的人卻沒有想到,這一被迷信了幾千年的「中葯」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社會中,從來就沒有根治過專制制度;我們現在更需要的,是能很快發揮葯效、能從根本上起治療作用的「西葯」——至少也應是中西結合式的治療。但不幸的是,在我們的門診處方中,「西葯」卻不被允許使用。
當然,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大多在無需破譯文字「密碼」的電子媒體中長大,確實缺少必要的古文知識,但在通行白話文時代,這不是致命的短板;真正致命的短板,是缺少常識,缺少思考和思想,缺少正常的價值判斷力,簡單地說,缺少真正的人文素養。浙大更要引為自豪的,應該是人文素養而非語言知識。

❷ 求,校慶宣傳語!!!!!有的速度,謝謝大家!!

2、盛世逢華誕,桃李沐春風 3、迎校慶三十華誕,共創南技美好明天 4、新老學子同喜同賀,慶世紀新輝煌;全校師生且歌且舞祝母校更美好 5、重言教 重身教 嚴以律己,學知識 學品德寬以待人 6、齊心協力開拓奮進 為母校增輝 為校史添彩 7、加強素質教育 為科技興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8、誠信嚴謹繼往開來,求實創新再創輝煌 9、時光如水,憶往昔歲月崢嶸;歲月如歌,看今朝再譜新篇 10、重德重才,潛心造就新一代;重教重學,全面培育棟梁才 11、辦好廣西南寧高級技工學校,為北部灣經濟區培養充足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12、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榮,生以成才為志 13、三十載桃李遍天下,新世紀發展鑄輝煌 14、弘揚傳統,開拓創新,以人為本,再鑄輝煌 15、重走今日校園路,再敘昔日同窗情 16、以人為本,注重內涵,強化特色,加快發展 17、校友為母校爭光,母校以校友為榮 18、新目標、新思路、新舉措、新發展 19、站在新起點,實現新發展,開創新局面 20、實施素質教育,勇立時代潮頭;落實科教興國譜寫孝友華章 21、向關心與支持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各位校友與各界人士致敬 22、加強素質教育 為把南寧建設成為廣西的首善之區培養更多復合型的技能人才 23、桃李盈門,共賀南技卅年華誕;芝蘭滿室,同議母校發展大計 24、培育英才,建百年大業;與時俱進,創八桂名校 25、葉茂枝繁承先啟後三十年春風育桃李,東臨紫氣繼往開來二十一世紀展宏圖 26、職教興民族興,匹夫有責襄偉業;校友情師生情,綿薄無貸助鵬程 27、以服務為宗旨為八桂騰飛育人獻智,以就業為導向為企業發展舉賢薦才 28、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規范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29、更新教育觀念 深化改革 營造良好育人氛圍<br>突出專業特色 提高質量 培養優秀技能人才 30、實施職業教育攻堅,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31、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32、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經濟建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33、深化教學改革,突出能力訓練,打造技能就業品牌 34、加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實施「金色藍領「素質教育 35、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36、抓機遇,快發展,提升技工教育水平 37、改革30年,礪練30年,桃李滿天下

❸ 什麼是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因而校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即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校園文化對於提高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培養良好的校風,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校沒有了千萬個朝氣蓬勃的學生,無論多麼英明的領導團體多麼扎實的硬體設施多麼雄厚的師資隊伍都不可能使得一個學校的校園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而特定到校園文化特別是大學校園文化,同樣的思路,大學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等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其本質是一種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在這種由大學生自己為主體營造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校園特色的人際關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學生參與的報刊、講座、社團及其他科學文化體育活動和各類文化設施會作為校園文化的主要特徵充盈著大學校園的各方面建設,從而使得大學校園更富有生機和活力。 校園文化活動是自發的,也是自覺的,是受社會生活影響也受自我心靈主宰的,是無處不在的,是充滿現代意識的,也是反映大學生復雜心態的;是心靈的自然流露,也是充滿創造力的;是受著時代文化潮流影響的,也是苦樂兼備的。人生與社會、理想與追求、情與愛,都會在校園文化中表現出來。擾人心懷,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誘人墮落。 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恆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園的時代性活動等。 當代校園文化建設進入了網路環境,應運而生的各種網路社團,校園文化宣傳站從軟體上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內涵。

❹ 求校慶時,校訓和宣傳語

本周,我們開展了以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同學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論了自己的觀點。14名參賽選手的激情演講贏得了近百名同學的熱烈掌聲。

一、 誠信為何意思

"誠,無偽也,真也,實也";"信,不欺也",誠信,就是真實,不欺騙。我們的校訓中的「求真」也就包含著「講誠信」的意思。

二、 講誠信的意義

做一個講誠信的人,至少有這么個好處:對得住天地良心,對得起自己和別人就是健康、快樂和幸福的,而幸福才是人生的真諦。即使你有再多的錢(不誠信中獲得的,你也不可能幸福的),你不幸福,那有什麼意義?

三、 講誠信即和諧

現在我們的治國之策,有一條就是講「和諧」,和諧的前提是真實。只有構建「誠信社會」,即人人講誠信,那麼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四、 中學生講誠信

1、 不欺騙自己 2、 不欺騙父母 3、 要遵守諾言

4、 要自尊自信 5、 常反思自我 6、 常追求真理

錄:《共築誠信》讀書活動小結:
上學期期末,在全體學生生開展閱讀《共築誠信》活動,利用寒假時間做讀書筆記,寫讀後感,並收集身邊的誠信故事。本學期,開學初在班主任會議和語文組會議上強調並落實了「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活動方案。在學校德育和團委工作中也貫穿了以誠信為主題的團隊活動。如:主題活動之實踐誠信

2~3月,讀書活動(《共鑄誠信》)。3月下旬,上交讀後感,評選出優秀徵文40份。

4月,各班組織開展「發現身邊的誠信」和評選「誠信標兵」活動。「誠實、自信、勤苦、塌實」作為評選五四優秀團員和團幹部的標准。擬訂四月份為誠信月,在校園內張貼宣傳語,發放資料和出黑板報。各班開一次主題班會活動。

4~5月,組織開展「實踐誠信」國旗下演講比賽。初二各班2人,初一各班1人。一等獎的同學參加國旗下講話。

以上制定的活動計劃都如期完成。

通過知誠信、講誠信活動的開展,在全體學生中形成的一種很好的輿論氛圍,比如,有同學抄作業,會被批評為欺騙自己,他們認識到了欺騙自己是最大的不誠實。有些班級開展了以誠信為主題的辯論會和交流會,使同學對誠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接下去,我們會對各班的誠信標兵進行表彰和宣傳,宣傳身邊的誠信故事。還准備與家長合作,舉辦一次誠信考試。

誠信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體,我們將把這項工作始終如一的滲透到德育的每一個環節,讓更多的同學實踐誠信。

❺ 校慶是什麼

校慶是學校教育管理的一種特殊教育活動,是在指定時間組織在校師生、社會知名校友及有關人士參加的慶祝活動,常選擇建校周年紀念日,是學校的重大慶典日。往往選取學校成立日或學校有重大意義事件的發生日為之。一般的校慶是指學校自創建或落成之日,一般的習慣是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

通過校慶,歷屆知名校友受邀返校,帶來對母校和老師的崇敬與愛戴,也會帶來辦學社會效益的反饋信息,這一切都將使在校學生受到啟迪,對教師和領導在辦學、治校中的工作改進帶來促進作用。這些校園知識的建立有利於我們對校慶有一個了解,同時也能讓畢業的校友返校聚會。

(5)校慶主題宣傳語屬於學校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校慶意義

1、為學校過生日,以節日形式來紀念學校成長的過程;

2、為曾經在學校就讀、工作過的師生提供一個回憶舊日時光,聯絡感情,師生共享生命歷程,探索健康平安快樂幸福的真諦;

3、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教研成果及教育教學現狀;

4、探討學校的發展和為地方發展,國家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材。

❻ 你認為你校園文化應該是怎樣的文化

校園文化既是一種文化現象,又是一種新的學校管理模式。它涵蓋了學校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建設是一種外在的、外顯的文化。也即硬環境的建設,如校園建築,布局,校舍內部的陳設布置,校園的綠化、美化等等。倡導發揮全體師生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人人動手,讓環境來潛移默化的熏陶人,影響人。 制度文化是指在學校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具體體現出來的學校管理的獨特風格,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認可並自覺遵守的行為准 則。制度文化是一種管理文化,建立和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校園制度文化主要表現為學校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否科學合理,是一所學校校園文化程度高低的標志。它規范著學校的辦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從學行為。文化約束人,文化造就人,常規管理既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又要切合學校的實際,具有校本化的特徵。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從奠定「人和」思想,到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從確立「三風」內容,到具體落實外化為行動;從開展校園活動,到深入人心內化為品格。努力培育校園文化精神,用精神文化來凝聚師生的人心,用精神來鼓舞人,用精神來教育人,用精神來提升人。校園特色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學校特色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將學校特色內化為學生的素質。特色活校、特色興校,致力於學校的內涵發展。抓特色、創品牌,積底蘊,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更高追求。

閱讀全文

與校慶主題宣傳語屬於學校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