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山東孔子文化有哪些

山東孔子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8 06:37:40

❶ 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孔子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呢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堪稱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他的「仁者愛人」、有教無類」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有著中國文化聖經之稱的《論語》、他修的《春秋》、編的《詩經》等集文化之大成,不僅是國人的寶貴遺產,也是全世界不可多得的財富,對世界的影響深刻而久遠。他被今人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確實是實至名歸。

孔子對人類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下面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二:

文史上的貢獻

孔子的傳世之作甚多,比如我國傳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就是由他整理成書的。《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古時有詩3000餘篇,孔子選取其「可施於禮義」的305篇,按風、雅、頌分類,形成《詩經》文本,並作了解說。

❷ 山東特色文化有那些

山東特色文化有:山東方言、山東宗教、山東飲食、山東戲曲、地域文化等。

1、山東方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1)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2)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及山東臨沂、菏澤、棗庄、濟寧、曲阜等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3)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2、山東宗教

山東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3、山東飲食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

4、山東曲藝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

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5、地域文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❸ 孔子文化包含什麼

包含的很多,孔子一生都在講「道,德,做人,等一系列的儒家思想」但是真正的孔子文化已經亂了,什麼都說。最後只能做說一個答案「人一出生就是矛盾的,為什麼?因為有的時候你該仁慈的,有的時候你就不能仁慈。」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不是嗎?

❹ 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的簡介

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定的國家級、國際性「中國旅遊節慶精選」之一。由國家旅遊局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濟寧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於每年孔子誕辰(公歷9月28日)期間,即公歷9月26日至9月28日,在中華民族始祖軒轅誕生地、孔孟之鄉、運河之都、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曲阜市舉行。
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是融紀念、文化、旅遊、學術、經科貿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節慶活動,旨在紀念孔子對人類文化的傑出貢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國際孔子文化節於每年9月下旬在孔子故里、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濟寧市曲阜舉辦,自1984年起已連續舉辦了24屆,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山東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東的重要平台。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國家級「旅遊節慶精選活動」,被國際節慶協會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
是一項融紀念活動、文化活動、旅遊活動、學術活動、科經貿活動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節慶活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國家級「中國旅遊節慶精選」之一,作為一項旅遊拳頭產品向國際旅遊市場推銷。其濃郁的儒家文化特色、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❺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都有哪些沿襲至今的儒家習俗

山東作為一個禮儀之鄉,都是由於它繼承了當時孔孟的儒家文化所造成的。都知道孔子的學說是以「仁」為主的,而現在的山東人也依然將「仁」作為他們為人處世的必要之一。山東至今的豪爽、熱情、大方,這些性格在國內的知名度也是特別高的。這就是山東歷史悠久作為中國文化源頭和中國舞民族的重要發祥之地的原因。同時也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

所以他們的思想和方法也就不大一樣,但是他們的思想是非常的值得我們的學習借鑒的。雖然說他們的年代不一樣,但是他們在歷史上對於文化方面的貢獻都是非常大的,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❻ 什麼是孔子文化包括什麼,求答案急啊

孔子的政治活動究竟是什麼性質的活動呢?《論語》中有一段記載透露了其中的信息。 《論語》雲:「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 易也。』」(23)所謂「易之」、「與易」的「易」字是改變之意。孟子批評墨者夷之,曾說:「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24)儒墨都是企圖以其道「 易天下」的。孔子一生的活動也是企圖以其道易天下,企圖改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這種活動固然不是革命的活動,而可謂一種移風易俗、建立理想秩序的活動。

孔子一生,「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25),並不是因為他是逆潮流而動,違反了歷史發展的趨勢,而是因為孔子所考慮的是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不易被人理解,而實際上是適應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變的要求的。孔子的積極有為的精神是基本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

孔子的積極有為的思想,在《易傳》有進一步的發展。《易傳》提出「剛健」、「日新 」、「自強不息」的重要原則。《象傳》說:「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提倡剛健的精神,宣揚「日新」。《象傳》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即是勉力向上、不斷提高,這是孔子「發憤忘食」精神的發展。《系辭上傳》說:「日新之謂盛德。」《系辭下傳》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知險而不陷於險,然後為至健;知阻而不困於阻,然後為至順。《易傳》以健順的統一為最高理想。《易傳》的剛健自強的學說激勵著歷代有志之士奮發向上,確實起了促進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

以上論證孔子積極有為的思想態度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
其次,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是重視道德價值的觀點。這種價值觀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的影響更是非常深刻的。孔子宣稱「君子義以為上,」(26)認為道德是最有價值的。所謂義即道德原則,義是內容即是仁。孔子說:「好仁者無以尚之。」(27)仁是最高的道德規范。(在《論語》中,仁和義不同是一層次的概念。)又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8)安仁即安於仁而行之,利仁即以仁為有利而行之。仁者實行仁德,不是以仁為有利,而是認為仁德本身具有最高的價值。

何謂仁?仁即是「愛人」(29),亦即「泛愛眾」(30),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達人」(31)。所謂「愛人」的具體意義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何謂立 ?立即能獨立生存而不依靠別人。何謂達?達即上講,提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是自己要求成立,也幫助別人成立;自己要求提高,也幫助別人提高。這是仁的主要涵義。

所謂立就是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亦即有獨立的人格。孔子肯定人人有自己的獨立意志,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32)孔子稱贊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33),以為這是保持獨立人格的最高表現。

人人具有「不可奪」的獨立意志。孔子認為,做一個人,應該「志於道」(34)。如能「 志於道」,就可以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35)又說:「飲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36)志於道的人,雖然生活艱苦,但能自得其樂,這是一種高尚的樂趣。孔子以為,在一定條件下,應該為了實現道德理想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他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

❼ 孔子文化大全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英文譯名:Kongzi或Confucius.

學術貢獻
少「貧且賤」,及長,曾任「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年五十,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又曾周遊宋、衛、陳、蔡、齊、楚等國,自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終為見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刪修魯史官所記《春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先後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七十餘人(賢人)。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生平經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征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孔子幼年,「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少時家境貧寒,15歲立志於學。及長,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范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嚮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歲時,因魯國內亂而奔齊。為了接近齊景公,做了齊國貴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說:「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極為贊賞,欲起用孔子,因齊相晏嬰從中阻撓,於是作罷。欲起用不久返魯,繼續鑽研學問,培養弟子。51歲時,任魯國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於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則之」52歲時由中都宰提升為魯國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魯、齊夾谷之會,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齊景公欲威脅魯君就範,孔子以禮斥責景公,保全了國格,使齊侯不得不答應定盟和好,並將鄆、龜陰三地歸還魯國。孔子54歲時,受季桓子委託,攝行相事。他為了提高國君的權威,提出「墮三都」、抑三桓(魯三家大夫)的主張,結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對,未能成功。55歲時,魯國君臣接受了齊國所贈的文馬美女,終日迷戀聲色。孔子則大失所望,遂棄官離魯,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另尋施展才能的機會,此間「干七十餘君」,終無所遇。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魯國季康子聽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勸說,才派人把他從衛國迎接回來。

孔子回到魯國,雖被尊為「國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繼續從事教育及文獻整理工作。一生培養弟子三千餘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七十二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教育理論,如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等教學原則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為後人所稱道。他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達到「韋編三絕」的程度。

69歲時,獨子孔鯉去世。71歲時,得意門生顏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極,哀嘆道:「天喪予!天喪予!」這一年,有人在魯國西部捕獲了一隻叫麟的怪獸,不久死去。他認為象徵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現又死去,是天下大亂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書的編撰。72歲時,突然得知子仲由在衛死於國難,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歷二月,孔子寢疾7日,齎志而歿。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

❽ 山東作為孔子的故鄉,有什麼特別的禮儀

首先我們來說孔子。孔子也稱為孔聖人,儒家的代表,論語的作者。

有這樣一句話:大商之道何處尋,半步論語治天下。

如果學習了《論語》,並消化了其內容,活學活用了。

為學常溫,自有境界。 以仁做人,孝悌為本。 格操守道,真心待人。 是非常思,一日三省,溫良謙恭,能得後報。 秉之以禮,符會於義。 貧富自安。修身為業。 求被人知,不如知人。

上述是學而第一的內容。

俗話說的好:禮多人不怪,孔子的學說其實也是中庸之道, 講的是平衡,講的是禮數。

無論你是干什麼,走到了山東只要坐上了酒席,你一定會被山東人的熱情,豪爽,禮節感動。 當然,每一個地區,每個地方,在山東酒桌上的禮節,大體上是這樣。

❾ 山東究竟有哪些歷史名城,又會有什麼樣的文化傳承

山東的古老建築,其實是由即墨古城和山東泰山等這些古老的景點組成的,其實都包含著很多著名人物的提詞的,如果我們想要從中真正學習到一定的文化,其實是需要我們悉心的去鑽研的。而且我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借鑒意義,是對我們生活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的。

這些古老建築其實都代表著這一地區的特色,而且在時代復雜的發展過程中,也變成了這一個城市或者省會的一個經濟來源,雖然這並不佔有這一地區經濟來源的主要地位,但是其中的文化內涵其實是別處無法取代的。我們需要對一個城市進行有效的了解,必須要依託於一些古建築或者古老文化的學習的,這樣才能讓我們了解再進行學習。

❿ 孔子文化包含的思想都有什麼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裡面含有很多內容,比如包容,寬和,禮貌等人,這些都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而最有名的就是儒學孔子了,他的文化包含教育與待人之道,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有教無類”與“克己復禮”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這些點都是發展到現在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的文化,一個是禮貌一個是教育,每一個都非常的重要,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學習上有了保障,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而禮貌相待更是重要了,接待朋友結交朋友等等,哪一點都是生活中必備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我們對待朋友的態度。

閱讀全文

與山東孔子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