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甘孜縣的非遺文化有哪些

甘孜縣的非遺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8 19:10:57

1. 甘孜縣的歷史文化

宗教文化著名的格魯派寺廟「霍爾十三寺」在甘孜縣境內就有六座寺廟。眾多的寺廟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線和區、鄉、鎮上,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下的四座寺廟可以稱得上是康北地區寺廟文化的精品。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利寺,為全國著名宗教界愛國人士五世格達活佛主持的寺廟,1980年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設立格達活佛紀念堂,。古文化遺址漢人寺是體現藏漢民族團結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廟,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縣內最古老的建築。大殿結構巧妙,融合了藏漢建築風格,是藏漢民族工匠聰明才智的合璧之作,是民族團結的象徵。紅軍文化1936年 3月,紅軍三十軍向甘孜進發,並順利駐扎甘孜,為了更好地發揮當地藏民的積極作用,實施民族團結平等,發展生產,支持紅軍北上抗日,在康區成立了藏族人民自己的革命政府--「甘孜博巴政府」。 6月,紅四方面軍和六軍團在甘孜孜蘇寺門前舉行了長征歷史上有名的甘孜會師,7月,任弼時、賀龍、朱德、劉伯承等主持召開了一次團結會議--甘孜會議,對實現兩大主力紅軍--二、四方面軍會合共同北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兩方面軍為慶祝勝利會師,在甘孜縣舉行了隆重大會。7月16日,紅軍總部離開甘孜,向東谷轉移。短短的半年裡,紅軍在甘孜各地留下了大量紅軍的遺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格薩爾文化流傳廣泛的一道弦子詞里稱:「甘孜城啊甘孜城,甘孜城座落在霍爾遺址上」,即昔日霍爾國的遺址之上。格薩爾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甘孜亦有許多關於格薩爾王的美麗傳說。如:奶龍神山上有格薩爾王的修行洞、賽馬處、降妖處,有格薩爾的降生圖案,岩石自成的格薩爾的倉庫和家犬、奶牛、拴馬石等等,在扎日擁康神山上有格薩爾王征戰時留下的號角、戰鼓。另外,在民間還有多位說唱老藝人及保有多本格薩爾說唱本。民俗文化甘孜縣是川西北高原康巴文化生態旅遊重要目的地,無論是神山、聖水、牧區文化、藏傳佛教寺廟文化,還是多姿多彩的民間建築、藏畫、手工藝品及獨具古樸風韻的民間舞蹈、文學藝術等民俗風情都是康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甘孜縣是一個集藏族歌舞種類於一身的「歌舞之鄉」,有在公元八至九世紀傳入的甘孜藏戲、有白利寺五世格達活佛創建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格達弦子。有盛行於上千年的甘孜鍋庄,更有獨樹一幟、決無第二的「甘孜踢踏舞」。踢踏舞藏語稱為「夏卓」,是集「詞、琴、歌、舞、踏點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表演不限人數,少則一人,多則數百人上千人。表演場地不限,室內、家庭、田間地頭均可興至起舞。

2. 爐霍縣特色文化

望果、巴塘弦子舞、瑪達咪山歌、甘孜踢踏、熱巴舞等。
1、望果:「望果」是藏語的音譯,「望」的意思是土地,「果」的意思是轉圈。「望果」就是繞田間地頭轉圈。它是爐霍等縣農區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預祝農業豐收的傳統節日,因此,又稱為豐收節。
2、巴塘弦子舞:「弦子」藏語稱「嘎諧」,又稱為「諧」「葉」「巴葉」等,意為圓圈舞,屬藏族三大舞種之一。它流行於西藏東部及雲南、四川、青海藏族聚居區,以四川巴塘弦子最為有名。
3、瑪達咪山歌:「瑪達咪」是九龍縣古老的西番(納木子)民族民間音樂,它包括抒情山歌、勞動夯歌、喪歌、婚儀歌等。抒情山歌直抒情懷,愛憎分明;勞動夯歌男女分列對唱,一唱一和。
4、甘孜踢踏:藏區被稱為「歌舞的海洋」,而甘孜縣地處康巴,各種藏族文化在西藏發展到一定時期後,再傳入康巴。在的漫長歲月里,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加工,又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藝術。
5、熱巴舞:熱巴舞是由藏族熱巴藝人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熱巴是一種由賣藝為生的流浪藝人班子(一般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組成)表演的,以鈴鼓為主,融說唱、諧(歌舞)、雜技、氣功、熱巴劇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3. 丁真走紅一年了,這一年他做了些什麼

這一年來,他為四川文旅拍攝了宣傳片,帶動了他們家鄉的旅遊經濟。

甘孜還為丁真錄制了一部迷你紀錄片《丁真的世界》

視頻中,丁真用普通話介紹家鄉,但並不流利。他喜歡和他的兄弟們賽馬,他經常在村裡的賽馬中獲得第一名。在視頻的最後,丁真也歡迎大家來參觀自己的家鄉。就這樣,丁真沒有因為一時的熱度而迷失方向。丁真說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他還是愛他的家鄉,想為家鄉做貢獻。很多網友稱贊甘孜縣文化旅遊公司簽下丁真的做法,覺得他們這么做是保護了丁真的淳樸、善良、純真,同時丁真的走紅還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他們希望文化旅遊公司能好好培養他,希望丁真能為家鄉的公用事業做貢獻,不讓外界的噪音給他帶來不好的影響。丁真為家鄉代言,難能可貴!

4. 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批名錄

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89項) 一 、 民間文學(1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 Ⅰ—1 ※格薩(斯)爾 甘孜州文化局 2 Ⅰ—2 苗族古歌 珙縣文化體育局 3 Ⅰ—3 阿嫫妮惹 涼山州語委 4 Ⅰ—4 支格阿龍 涼山州民間文藝家協會 5 Ⅰ—5 月兒落西下 巴中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 6 Ⅰ—6 十里坪 巴中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 7 Ⅰ—7 畢摩經誦 馬邊彝族自治縣教育文化體育局 8 Ⅰ—8 彝族克智 美姑縣人民政府 喜德縣人民政府 9 Ⅰ—9 蠶絲祖神傳說 鹽亭縣文化旅遊局 10 Ⅰ—10 安安送米傳說 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人民政府 11 Ⅰ—11 巴渠童謠 達州市通川區文化體育局 12 Ⅰ—12 「蘇濟川」蟲蟲歌 長寧縣文化體育局 二 、 民間音樂(3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3 Ⅱ—1 薅秧歌 開江縣文化館 14 Ⅱ—2 薅草鑼鼓(※川北薅草鑼鼓、川東薅草鑼鼓、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 青川縣人民政府 萬源市文化局 宣漢縣文化局 15 Ⅱ—3 ※巴山背二歌 巴中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 萬源市文化局 16 Ⅱ—4 滾板山歌 瀘州市納溪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17 Ⅱ—5 高腔山歌 合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18 Ⅱ—6 彝族阿都高腔 布拖縣人民政府 19 Ⅱ—7 朵樂荷 布普格縣人民政府 拖縣人民政府 20 Ⅱ—8 頂毪衫歌 丹巴縣文化館 21 Ⅱ—9 瑪達咪山歌 九龍縣文化館 22 Ⅱ—10 康定溜溜調 康定縣文化館 23 Ⅱ—11 阿惹妞 馬邊彝族自治縣教育文化體育局 24 Ⅱ—12 川西藏族山歌 甘孜州文化館 康定縣文化旅遊局 丹巴縣文化旅遊局 爐霍縣文化旅遊局 九龍縣文化旅遊局 甘孜縣文化旅遊局 雅江縣文化旅遊局 新龍縣文化旅遊局 道孚縣文化旅遊局 白玉縣文化旅遊局 理塘縣文化旅遊局 德格縣文化旅遊局 鄉城縣文化旅遊局 石渠縣文化旅遊局 稻城縣文化旅遊局 色達縣文化旅遊局 巴塘縣文化旅遊局 德榮縣文化旅遊局 馬爾康縣文化體育局 九寨溝縣文化體育局 紅原縣文化體育局 阿壩縣文化達州局 理縣縣文化達州局 若爾蓋縣文化達州局 小金縣文化體育局 黑水縣文化體育局 金川縣文化體育局 松潘縣文化體育局 壤塘縣文化達州局 茂縣縣文化體育局 木里縣文化局 25 Ⅱ—13 義諾彝族民歌 雷波縣文化體育局 26 Ⅱ—14 ※川江號子 四川省音樂舞蹈研究所 27 Ⅱ—15 金沙江下遊船工號子 屏山縣文化體育旅遊局 28 Ⅱ—16 永寧河船工號子 納溪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29 Ⅱ—17 沱江船工號子 內江市東興區文化體育局 30 Ⅱ—18 嘉陵江中遊船工號子 南充市高坪區文化體育局 31 Ⅱ—19 竹麻號子 邛崍市群眾藝術館 32 Ⅱ—20 巴山石工號子 達縣文化體育局 開江縣文化館 33 Ⅱ—21 抬工號子 仁壽縣文化館 34 Ⅱ—22 婚嫁歌 南充市高坪區文化體育局 蓬安縣文化館 華鎣市文化館 35 Ⅱ—23 南坪小調 九寨溝縣文化體育局 36 Ⅱ—24 多聲部民歌(阿爾麥多聲部民歌、磽磧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 黑水縣文化體育局 寶興縣文化館 松潘縣文化體育局 茂縣文化體育局 37 Ⅱ—25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茂縣文化體育局 38 Ⅱ—26 大竹竹嗩吶及製作工藝 大竹縣文化館 39 Ⅱ—27 嗩吶藝術(咪蘇嗩吶、福寶貫打嗩吶、苗族大嗩吶、丹棱嗩吶) 敘永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合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筠連縣文化體育局 丹棱縣文化館 40 Ⅱ—28 口 弦 北川縣文化館 布拖縣人民政府 41 Ⅱ—29 四川耍鑼鼓(渠縣耍鑼鼓、李家耍鑼鼓、象山花鑼鼓、復興耍鑼鼓) 渠縣土溪鎮人民政府 渠縣臨巴鎮人民政府 廣元市朝天區文化體育局 大英縣文化體育局 洪雅縣文化館 42 Ⅱ—30 川中大樂(倉山大樂、蓬萊大樂) 中江縣文化體育旅遊局 大英縣文化體育局 43 Ⅱ—31 文昌洞經古樂 梓潼縣文物管理所 44 Ⅱ—32 青城洞經古樂 都江堰市文化館 45 Ⅱ—33 峨眉山佛教音樂 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局 46 Ⅱ—34 成都道教音樂 成都市道教協會 三 、 民間舞蹈(2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47 Ⅲ—1 龍舞(※瀘州雨壇彩龍、安仁板凳龍、船山桃子龍、鹽亭桃子龍、遂寧耍旱龍、馬潭火龍、雙流火龍、宜賓小彩龍) 瀘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達縣文化體育局 遂寧市船山區文化體育局 遂寧市船山區南京路街道辦事處 鹽亭縣文化旅遊局 遂寧市民間文化研究會 瀘州市龍馬潭區胡市鎮文化體育中心 雙流縣文化館 宜賓縣文化體育局 48 Ⅲ—2 高台獅子 金堂縣文化館 49 Ⅲ—3 巴象鼓舞 閬中市文化局 50 Ⅲ—4 翻山鉸子 平昌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 達縣文化體育局 營山縣文化體育局 51 Ⅲ—5 瀘縣百和蓮花槍 瀘縣百和鎮人民政府 52 Ⅲ—6 花燈(古藺花燈、白龍花燈) 古藺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劍閣縣文化局 53 Ⅲ—7 羅城麒麟燈 犍為縣文化體育旅遊局 54 Ⅲ—8 雲童舞 廣安市廣安區文化體育局 55 Ⅲ—9 白馬跳曹蓋 平武縣文化旅遊局 56 Ⅲ—10 甲措 鹽源縣人民政府 57 Ⅲ—11 鍋庄(達爾嘎、馬奈鍋庄、馬爾鍋庄、真達鍋庄、木雅鍋庄、得榮學羌、丹巴阿克日翁[兔兒鍋庄]、鄉城恰熱[瘋裝鍋庄]、新龍鍋庄、德格卓且) 馬爾康縣文化體育局 金川縣文化體育局 小金縣文化體育局 石渠縣文化旅遊局 雅江縣文化館 得榮縣文化旅遊局 丹巴縣文化館 鄉城縣文化旅遊局 新龍縣文化館 德格縣文化館 58 Ⅲ—12 扎壩嘛呢舞 道孚縣文化旅遊局 59 Ⅲ—13 熱巴舞 巴塘縣文化旅遊局 60 Ⅲ—14 甘孜踢踏 甘孜縣文化館 61 Ⅲ—15 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巴塘縣人民政府 62 Ⅲ—16 羌族羊皮鼓舞 汶川縣文化體育局 63 Ⅲ—17 哈瑪(戰神舞) 馬爾康縣文化體育局 64 Ⅲ—18 金冠舞 若爾蓋縣文化館 65 Ⅲ—19 博巴森根 理縣文化體育局 66 Ⅲ—20 ※卡斯達溫舞 黑水縣文化體育局 67 Ⅲ—21 ※㑇舞 九寨溝縣文化體育局 四 、 傳統戲劇(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68 Ⅳ—1 ※川劇 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 69 Ⅳ—2 「瀘州河」川劇藝術 瀘州市川劇團 70 Ⅳ—3 四川皮影戲(閬中皮影戲、何家班皮影戲、高觀皮影戲、巴中皮影戲、成都皮影戲) 閬中市文化局 南部縣文化館 劍閣縣文化局 巴中市巴州區文化館 成都市藝術劇院 71 Ⅳ—4 燈戲(※川北燈戲、岳池燈戲、峨眉堂燈戲、夾江麻柳堂燈戲、許家灣十二花燈戲) 南充市川劇團 岳池縣文體局 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局 夾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遊局 北川縣文化館 72 Ⅳ—5 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手掌木偶戲、成都木偶戲) 南充市四川省大木偶劇院 鄰水縣文化體育局 成都市藝術劇院 73 Ⅳ—6 射箭提陽戲 廣元市元壩區射箭鄉人民政府 74 Ⅳ—7 旺蒼端公戲 旺蒼縣人民政府 75 Ⅳ—8 藏戲(德格藏戲、巴塘藏戲、色達藏戲) 德格縣文化旅遊局 巴塘縣文化旅遊局 色達縣文化館 五 、 曲 藝(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76 Ⅴ—1 四川揚琴 四川省曲藝團 成都市藝術劇院 瀘州市歌舞團 四川省音樂舞蹈研究所 77 Ⅴ—2 四川清音 四川省曲藝團 瀘州市歌舞團 成都市藝術劇院 78 Ⅴ—3 四川竹琴 四川省曲藝團 成都市藝術劇院 79 Ⅴ—4 金錢板 成都市藝術劇院 南充市高坪區文化體育局 80 Ⅴ—5 百汪說唱 紅原縣文化體育局 81 Ⅴ—6 飛刀花鼓 成都市青羊區文化館 六 、 雜技與競技(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82 Ⅵ—1 拗棒 開江縣文化館 83 Ⅵ—2 搬打獅子 瀘州市納溪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84 Ⅵ—3 大壩高裝 興文縣文化體育局 85 Ⅵ—4 華鎣山滑竿抬幺妹 華鎣市文化體育局 86 Ⅵ—5 高亭 岳池縣文化體育局 87 Ⅵ—6 峨眉武術 夾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遊局 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局 88 Ⅵ—7 五通橋龍舟競技 樂山市五通橋區體育總會 89 Ⅵ—8 青林口高抬戲 江油市文化館 七 、 民間美術(1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90 Ⅶ—1 喚馬剪紙 蒼溪縣喚馬鎮人民政府 91 Ⅶ—2 麻柳刺綉 廣元市朝天區文化體育局 92 Ⅶ—3 石刻工藝(白花石刻、霧山石刻、安岳石刻) 廣元市市中區文化體育旅遊局 江油市李白紀念館 安岳縣文化體育局 93 Ⅶ—4 江安竹簧工藝 江安縣旅遊文化局 94 Ⅶ—5 宜賓麵塑 宜賓市翠屏區文化局 95 Ⅶ—6 德格藏文書法 德格縣文化館 96 Ⅶ—7 夾江年畫 夾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遊局 97 Ⅶ—8 ※綿竹木版年畫 德陽市綿竹年畫博物館 98 Ⅶ—9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 色達縣文化旅遊局 99 Ⅶ—10 ※藏族唐卡(噶瑪嘎孜畫派) 甘孜州藏畫研究所 100 Ⅶ—11 ※蜀 綉 成都市蜀綉廠 八 、 手工技藝(5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01 Ⅷ—1 ※蜀錦織造技藝 成都市蜀錦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102 Ⅷ—2 自貢扎染工藝 自貢市扎染工藝廠 103 Ⅷ—3 涼山彝族毛紡織及擀制技藝 昭覺縣人民政府 104 Ⅷ—4 隆昌夏布編織工藝 隆昌縣文化體育局 105 Ⅷ—5 康巴藏族服裝配飾製作工藝 甘孜州文化局 106 Ⅷ—6 藏族牛羊毛手工編織工藝 色達縣文化館 107 Ⅷ—7 羌綉傳統刺綉工藝 汶川縣文化體育局 茂縣文化體育局 108 Ⅷ—8 龔扇 自貢市龔扇竹編工藝廠 109 Ⅷ—9 德陽潮扇傳統工藝 德陽市旌陽區文化局 110 Ⅷ—10 油紙傘傳統製作技藝 瀘州市江陽區旅遊局 111 Ⅷ—11 渠縣劉氏竹編工藝 渠縣劉氏竹編工藝有限公司 112 Ⅷ—12 青神竹編工藝 青神縣文化館 113 Ⅷ—13 沐川草龍編扎技藝 沐川縣文化體育局 114 Ⅷ—14 道明日用竹編技藝 崇州市文化館 115 Ⅷ—15 瓷胎竹編工藝 邛崍市群眾藝術館 116 Ⅷ—16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德格縣文化旅遊局 117 Ⅷ—17 ※竹紙製作技藝 夾江縣文化局 118 Ⅷ—18 徐氏泥彩塑工藝 大英縣文化體育局 119 Ⅷ—19 珙縣珙石雕 珙縣文化體育局 120 Ⅷ—20 自貢彩燈傳統製作工藝 自貢市彩燈藝術協會 121 Ⅷ—21 高樁彩繪綁扎技藝 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局 夾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遊局 122 Ⅷ—22 中型杖頭木偶製作工藝 資中縣木偶劇團 123 Ⅷ—23 藏族民間車模技藝 得榮縣文化旅遊局 124 Ⅷ—24 藏族建築砌石技藝 丹巴縣文化館 125 Ⅷ—25 重華煙火架製作工藝 江油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126 Ⅷ—26 ※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 自貢市 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 127 Ⅷ—27 ※大英井鹽深鑽汲制技藝 大英縣文化局 128 Ⅷ—28 ※成都漆藝 成都市漆器工藝廠 129 Ⅷ—29 涼山彝族漆器製作工藝 喜德縣人民政府 130 Ⅷ—30 涼山彝族銀飾手工技藝 布拖縣人民政府 131 Ⅷ—31 白玉河坡藏族金屬手工技藝 白玉縣文化館 132 Ⅷ—32 銀花絲技藝 成都市青羊區文化館 133 Ⅷ—33 滎經砂器 滎經縣文化體育管理局 134 Ⅷ—34 阿西土陶燒制工藝 稻城縣旅遊文化局 135 Ⅷ—35 桂花土陶傳統製作工藝 彭州市群眾藝術館 136 Ⅷ—36 邛陶燒造技藝 邛崍市群眾藝術館 137 Ⅷ—37 南路邊茶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雅安市茶業協會 138 Ⅷ—38 蒙山茶傳統製作技藝 名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139 Ⅷ—39 ※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140 Ⅷ—40 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 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141 Ⅷ—41 水井坊酒傳統釀造技藝 成都市四川全興股份有限公司 142 Ⅷ—42 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 德陽市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43 Ⅷ—43 古藺郎酒傳統釀造技藝 瀘州市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44 Ⅷ—44 沱牌曲酒傳統釀造技藝 遂寧市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 145 Ⅷ—45 民間藏酒釀造技藝 丹巴縣文化館 146 Ⅷ—46 渠縣呷酒釀造技藝 渠縣宕府王食品有限公司 147 Ⅷ—47 中江手工掛面工藝 中江縣文化體育旅遊局 148 Ⅷ—48 富順豆花製作工藝 自貢市富順豆花文化協會 149 Ⅷ—49 東柳醪糟釀造技藝 大竹縣文化館 達州市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 150 Ⅷ—50 護國陳醋傳統釀制技藝 瀘州市納溪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151 Ⅷ—51 瀘州市先市醬油傳統釀制技藝 合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152 Ⅷ—52 南溪豆腐乾製作工藝 南溪縣文化體育旅遊局 153 Ⅷ—53 郫縣豆瓣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郫縣文化館 154 Ⅷ—54 臨江寺豆瓣傳統工藝 資陽市雁江區文化體育局 155 Ⅷ—55 潼川豆豉製作技藝 三台縣文化體育局 156 Ⅷ—56 糖畫技藝 成都市錦江區文化館 157 Ⅷ—57 酥油花製作技藝 道孚縣文化旅遊局 158 Ⅷ—58 達縣燈影牛肉傳統加工技藝 達州市文化館 達州四川妙達飴美廚食品有限公司 九 、 傳統醫葯(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59 Ⅸ—1 藏醫葯(※甘孜州南派藏醫葯 ) 甘孜州藏醫院 160 Ⅸ—2 李仲愚針療法 成都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 161 Ⅸ—3 成都中葯炮製技術 成都中醫葯大學 162 Ⅸ—4 成都中醫傳統制劑方法 成都中醫葯大學 十 、 民 俗(2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63 Ⅹ—1 彝族年 涼山州文化局 馬邊縣教育文化體育局 164 Ⅹ—2 藏歷年 甘孜州文化局 阿壩州文化局 木里縣文化局 165 Ⅹ—3 羌年 茂縣文化體育局 汶川縣文化體育局 理縣文化體育局 北川縣文化旅遊局 166 Ⅹ—4 ※火把節(彝族火把節) 涼山州文化局 167 Ⅹ—5 新龍藏歷十三節 新龍縣文化館 168 Ⅹ—6 蘇布士(羌年慶典) 阿壩州中國古羌釋比文化傳承研究會 169 Ⅹ—7 ※都江堰放水節 成都市都江堰風景名勝管理局 170 Ⅹ—8 三匯彩亭會 渠縣三匯鎮人民政府 171 Ⅹ—9 文昌出巡 梓潼縣文物管理所 172 Ⅹ—10 廣漢保保節 廣漢市文化體育局 173 Ⅹ—11 川南苗族踩山節 敘永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174 Ⅹ—12 磽磧上九節 寶興縣文化館 175 Ⅹ—13 八月綵樓會 蘆山縣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中心 176 Ⅹ—14 ※羌族瓦爾俄足節 茂縣文化達州局 177 Ⅹ—15 康定「四月八」跑馬轉山會 康定縣文化館 178 Ⅹ—16 賽馬節(會) 理塘縣文化館 179 Ⅹ—17 瀘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習俗 鹽源縣人民政府 180 Ⅹ—18 雅礱江河谷扎巴藏族母系氏族習俗 雅江縣文化館 181 Ⅹ—19 成人儀式 丹巴縣文化館 182 Ⅹ—20 阿依美格 馬邊縣教育文化體育局 183 Ⅹ—21 通家山女兒碑廟會 射洪縣青崗鎮人民政府 184 Ⅹ—22 環山雞節 石棉縣文化體育旅遊局 185 Ⅹ—23 廣元女兒節 廣元市文化局 186 Ⅹ—24 山岩帕措習俗 白玉縣文化館 187 Ⅹ—25 涼山彝族「尼木措畢」祭祀 美姑縣人民政府 188 Ⅹ—26 峨眉山大廟廟會 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局 189 Ⅹ—27 新山僳僳族約德節 攀枝花市文化局

5. 甘孜州十八個縣,哪個縣最美…

巴塘縣:「從樂節」(8月15日西藏)
理塘縣「八一賽馬節」(8月1至15日,其前身為「六月山節」)

康定縣的聲音:「第八每天四月山節「(農歷四月)

雅江縣:」新寧浴佛節「(西藏明顯,10月25日)

鄉縣:」巴基斯坦添山藝術節「(後來改名為「香巴拉民族文化藝術節」,10月3日-7日)

稻城縣:「Gadeng節」(7月)

德榮:

白玉縣:「魚龍的民族節日」(藏族五月15)

新龍縣:「西藏13年」(西藏12月(雞肉一個月)13)

石渠縣:「石渠賽馬節」(7月28日至8月10日)

德格縣: 「格薩爾節」(藏族六月),「中樂節」(7月1日至2日)

甘孜縣:「應秋節」(西藏七月底至八月上旬)

爐霍縣:「找水果節「(8月前1-3天擇吉日舉行的收獲)

塞達:」金馬獎節「(藏族五月四日)

丹巴縣:」改土歸流風情節「,」木龍日「,」燃燈節「,」看花節「,」雅登節「(丹巴假期多一點)
九龍縣:」快樂的意志「(1月3至24日,有許多節日)「西藏新年」(藏12月29日至1月1日),「噶Dengan歌」(西藏10月25日)的18個縣,全州統一的節日。 (但是,縣的節日仍是遠離完美的寫作,有許多節日沒有寫上去,望見諒)

6. 四川有哪些名勝古跡

成都武侯祠

位於成都市西南,佔地近六十畝,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殿五重建築。劉備殿正中是3米高的劉備塑像,寬面大耳,體態端莊:兩側偏殿,分別為關羽,張飛;劉備殿的左右廊,即聞名遐耳的「文臣武將廊」,塑有28位蜀漢文臣武將的像。武侯祠以其宏大的氣勢、豐富的內涵,強烈地吸引著中外遊客。

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豐都鬼城、重慶陪都遺跡、大足石刻、樂山大佛、峨眉山、蜀南竹海、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溝、劍門蜀道、三星堆遺址和眾多的三國遺跡、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樓、大熊貓基地、……

杜甫草堂

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宅舊址,詩人當年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七,成都人都要成群結伴,來游草堂。柳條弄色,梅花滿枝,錦里春光,引起成都人民對詩人的深沉懷念。

恐龍之鄉

自貢是四川著名的恐龍之鄉,已發現了70多處恐龍化石埋藏點。恐龍化石品種豐富,有晰腳類的峨眉龍、獸腳類的甘氏四川龍、鳥腳類的鴻鶴鹽都龍等,埋藏之集中,保存之完好,為世界恐龍發掘史所罕見。

三星堆

位於廣漢市城西,距成都40公里,是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大型古蜀國文化遺址,出土了各種珍貴文物近千件。其中,有絞縷精細的金杖,有身高181厘米,加上座其達260厘米的青銅人像,這是世界上出土青銅雕像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尊。還有雙目突出、造型奇異的青銅面具。這在我國的出土文物中也是罕見。

樂山大佛

是世界上第一大佛,始建於唐代,座落於青衣江邊。大佛通高71米,雙手撫膝,端然肅坐於滔滔的青衣江岸,儀態安祥、身姿奇偉。站在樂山市內臨江遠眺,只見「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都江堰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秦昭王後期,蜀郡守李冰與其子為了變水害為水利,利用城西的地形特點和資源條件,在岷江上修築分水堤,把岷江分為內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並在玉壘山鑿開一道約20米寬的缺口--「寶瓶口」,作為控制流入成都平原的總進水口,並在分水堤下段建 「飛沙堰」,自動排沙瀉洪於外江。這三項工程互相配合,構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自動排灌系統。

王建墓

即永陵,位於成都市西門外三洞橋。王建(847~917),河南舞陽縣人,雖目不識丁,但作戰勇猛,被唐昭宗封為蜀王。公元907 年唐亡,王建稱帝,史稱前蜀,死後葬於三洞橋。1943年該墓被人們發掘確認。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建墓曾被盜,但僅存的無法盜走的陵墓建築和精湛的石刻藝術,仍可算得上是陵宮藝術之花。墓封土高15米,直徑80米,周長225 米。氣勢勝過劉備的「惠陵」。墓內有14道雙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後三室,全長23.6 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槨,棺床東、南、西三面刻有圖案,圖案中的十二力士雕像,他們抬扶著棺座,造型奇特,無一雷同。棺座東、南、西三面的24個舞伎浮雕以不同姿態,翩翩起舞,是少見的唐代藝術珍品。在棺床東西雕刻著由10種打擊樂器組成的鼓樂隊;在西面雕刻著由10種吹奏樂器組成的管樂隊;南面雕刻的是兩個樂隊領隊人,彈弄著琵琶和柏板。整個石刻樂隊,場面壯觀,是研究唐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後室放置御床,正面有雙龍戲珠浮雕,左右是獅獸浮雕。床上則是王建的坐像,神態肅穆。整個建築氣魄雄偉,裝飾華麗精美。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他在這里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就是在這里寫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北宋以來,就是人在詩人故居處建園立祠,供人瞻仰。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現在的草堂,實際上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的一所優美園林。

「大廨」里陳放著國畫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紹。「詩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間懸掛著歷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紀念詩人的對聯;兩側陳列室展出近代書畫家的「杜甫詩意畫」和書法。「工部祠」內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兩通「少陵草堂圖」碑刻;後人把在四川當過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和陸游,也塑像配祀祠內。「工部祠」左邊的「草堂書屋」和右邊的「恰愛航軒」,陳列著宋代以來各個時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種外文譯本。

杜甫草堂內溪流環繞,竹木蔥蘢,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頗有特色的祠宇園林。

懸棺

懸棺位於四川西部珙縣境內,為「川南四絕」之一,其中珙縣麻糖壩因其懸棺的類型齊全、數量較多、保存較好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棺是古代特別是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生活的人採用的最多的一種祭祀方式,其方法是將去逝之人的棺材安置於人跡難至的懸崖峭壁之上,或者停放於天然洞穴之中,或者人工打樁將棺材架於其上,高距地面一般為幾十米至上百米,其景觀非常令人驚訝,而且古人採用這種喪葬方式的目的和手段,至今仍是一個千古之迷。

7. 甘孜州十八個縣都有些什麼節日具體時間,謝謝!

巴塘縣:「央勒節」(藏歷8月15日)
理塘縣:「八一賽馬節」(8月1日至15日,其前身為「六月轉山節」)
康定縣:「四月初八轉山節」(農歷4月份)
雅江縣:「曬佛節」(藏歷歷10月25日)
鄉城縣:「巴姆山藝術節」(後更名為「香巴拉民族文化藝術節」,10月3日-7日)
稻城縣:「嘎登節」(7月份)
得榮縣:
白玉縣:「魚龍民族節日」(藏歷5月15日)
新龍縣:「藏歷年十三」(藏歷12月(雞月)13日)
石渠縣:「石渠賽馬節」(7月28日至8月10日)
德格縣:「格薩爾節」(藏歷6月)、「央勒節」(7月1日至2日)
甘孜縣:「迎秋節」(藏歷7月底至8月初)
爐霍縣:「望果節」(秋收前八月選擇吉日舉行,為其1—3天)
色達縣:「金馬節」(藏歷5月4日)
丹巴縣:「嘉絨風情節」「木朗節」、「燃燈節」、「看花節」、「雅登節」(丹巴節日有點多)
九龍縣:「跑馬會」(1月3日至24日,還有許多節日)
「藏歷春節」(藏歷12月29日至1月1日)、「噶登安曲」(藏歷10月25日)為全州18個縣統一的節日。(不過各個縣的節日寫的還是很不完善,還有許多節日沒有寫上去,望見諒)

8. 甘孜在哪裡/

甘孜州是以藏族為主體,藏、漢、彝、羌、回等22個民族聚居區,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州內德格與西藏拉薩、甘南夏河被稱為藏區的三大古文化中心,是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樸厚重的民俗風情,流派紛呈的藏戲,風格各異的鍋庄,弦子和踢踏舞蹈,獨樹一幟的藏族繪畫和雕塑,神奇奧妙的藏傳佛教等,使甘孜州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為世界人民所關注。

甘孜基本信息
區號:0836
郵編:626000
面積:全州幅員15.3萬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84.6萬
行政區劃:甘孜州轄康定、瀘定、丹巴、九龍、雅江、道孚、爐霍、甘孜、新龍、德格、白玉、石渠、色達、理塘、巴塘、鄉城、稻城、得榮18縣
經緯度:東經99.58,北緯31.38

9. 大美藏地的天堂,甘孜究竟有何獨特的文化魅力

很多人都說西藏是個能夠洗滌靈魂的地方,那裡有最美的天和凈土。在那片土地上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叫甘孜。它的迷人之處在於距離塵世的美有著遠遠的距離。走過四川甘孜的人,都體會到她獨特的文化魅力,那麼是什麼樣的文化魅力讓甘孜如此的絢麗多彩呢?我想大概是與藏族文化的大融合與其獨特的風土人情分不開的。

甘孜,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它的魅力絕不僅在地貌上的美,更多的是對傳統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非物質遺產的保護與守望,讓我們一起暢游大美甘孜,體會藏族文化背後的故事。

與甘孜縣的非遺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