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尊重歷史文化應該怎麼做

尊重歷史文化應該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8-19 04:01:23

㈠ 為了繼承人類歷史和文明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激發我們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生認識到古代的人類文明成就時。勞動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的,激發對人類文明遺產的熱愛和保護熱情,增強保護自然、保護文明遺產的責任感。學會尊重其他國家、地區、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處的修養。樹立種族平等的意識,和對世界不同文化尊重、欣賞的態度。 弘揚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謹記時代賦予我們的時代感和責任感,不僅要繼承,更要懂得創造,在創造的同時更要懂得珍惜和愛護,發現文物的時候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及時的保護,在參觀歷史文化古跡的時候,做到不亂寫亂畫亂刻;不允許拍照的區域請自覺遵守;愛護環境不亂丟亂扔等等。

㈡ 應該怎樣對待歷史

我們從生出來起就被大人們灌輸他們的想法,如成績好就怎麼怎麼的,成績不好小心挨打,那時候的我們可曾懷疑過他們的話是否有合理性,而是一開始就全盤接受,並不知不覺成為自己行為的准則。上學時,老師又扮演了這一個角色,我們還是一股腦接受,教科書對清朝屈辱的描述,對新文化運動的贊譽,幾道歷史題目,就讓我們認為孔老二迂腐不堪,手無縛雞之力,這樣的人竟然能萬世師表,古人太落後了,過去的都是垃圾。當讀到漢武帝北伐匈奴,卻又充滿自豪,同時又覺得漢朝沒把匈奴斬盡殺絕有點可惜。 你說你能小看歷史么?是,確實是已經作古的東西,可仍然能影響你的情緒,反映了人們對強者的崇拜和對弱者的不屑這種心理。每個人心中都有另一個英雄的自我,如果我穿越過去,如何如何。投影到現實,不正說明現實中的無奈嗎? 所以,看到了吧,因為是作古的東西,不是敏感話題,人們可以自由發揮,從各種角度去看待它,加上自己的偏好、性格因素、情緒、道德觀念,等等。你看歷史的反應是怎樣的,反映了你當下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由著自己這種性子去讀歷史,歷史不過是冰冷的情緒宣洩物,沒任何意義。
應該怎樣對待歷史,首先要做到客觀,歷史包含了很多信息,我們要靜下心,不被情緒和想像左右,跳出這個局,從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個整體,這樣就清晰多了,自己能獲取的收獲就變得很多了。第二個,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對待歷史,如果沒有公義道德之心,是有點危險的。讀到靖康之亂,你還覺得高興,金兵的殺戮你覺得痛快,那麼還配做中國人嗎?不論你是哪個民族,哪怕外國人,無辜生命遭受踐踏、血淚無助,應該激起你心中的同情和正義。再者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你就會看到事情的真相,你不會對別人的說教一股腦接受,而是多了種懷疑精神,做自己思維的主人,就像上面孔子被詆毀的情況,那時的你根本連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儒家思想啥內容都一概不知,卻那麼肯定老師教的是對的、歷史課本是對,跟著瞎起鬨。等長大了,明白很多了,又笑自己傻。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符號,記載了我們從過去到現在的歷程,沒有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就像不知道父母是誰的孩子一樣,我們要客觀、有判斷力,去聆聽那一個個悠久的故事。

㈢ 對待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該怎麼做呢

對待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應該保護並加以完善它。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發揚它。

㈣ 論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怎樣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華愛國主義同中華文化的密切關系,科學闡發了中華愛國主義的核心內涵和精神特質,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匯聚促進中國崛起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大正能量的價值引領和內在支撐。

㈤ 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歷史文明成果

應該做到「正視歷史」、「尊重歷史」。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文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

(5)尊重歷史文化應該怎麼做擴展閱讀

歷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歷史是人書寫的,既然是人書寫的,就會夾雜著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樂,所以說,所看到的歷史文字,是夾雜著人的情感的歷史。

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

㈥ 怎樣留住歷史怎樣尊重歷史尊重歷史議論文800字

一個不懂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而不懂歷史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愚昧。歷史是科學,歷史題材的影視必須尊重科學。「戲說」歷史,實則戲說我們這個民族。文藝家,特別是創作歷史題材的作家、編劇者,應當正確對待歷史,多讀點歷史,去無知,忌淺薄,戒浮躁,對歷史負責,對讀者或觀眾負責,努力創作出精品來。近20年來,我國以歷史題材的影視創作可謂盛矣。其中,又以清史的影視劇獨占鰲頭。如 《努爾哈赤》 、 《兩宮皇太後》 、 《火燒圓明圓》 、 《宰相劉羅鍋》 、 《戲說乾隆》 、《雍正王朝》、《一代廉吏於成龍》、《康熙微服私訪》、《天下糧倉》、《康熙王朝》等,都屬清代重大題材而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些名目繁多的影視劇紛紛登上熒屏或銀幕,走進千家萬戶,遂成鋪天蓋地之勢,如一股股五彩繽紛的「歷史大潮」,將沉寂的歷史時空攪得熱鬧非凡,堪稱是我國文化生活的一大奇觀。藝術再創作必須尊重歷史。「戲說」歷史,易將青少年引入誤區中國歷史悠久,文獻極其豐富。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除遺址遺跡遺物可資證明,大量地保存在文字記述的歷史文獻中。研究中國歷史與文化,創作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包括影視劇,都須從這里索取原材料即素材,或進行學術論證,或進行藝術加工,真實地再現歷史原貌。不可思議的是,那些號稱「藝術家」、「作家」及「名導」們,無須查找歷史資料,更不必研究,竟將歷史完全「推翻」,僅憑他們的「藝術」頭腦,想當然地重新編歷史。他們就是不要真實的歷史,認為歷史不生動,歷史中「無戲」,只有他們編得生動、有情有戲,老百姓才愛看。這不叫藝術再創作,應稱之為「歷史再創造」!因為他們改變了歷史事實,搞亂了原事物(件)的「因果」關系,也就製造了荒唐。顯而易見,歷史在編導們的手裡,不過是個幌子,一個可借用的道具,只須使用歷史人物的名字,讓他們穿起古代服飾,搭起宮殿或豪宅,來演繹他們心中的愛情神話和善善惡惡的人性,以古喻今,將歷史現代化,宣洩他們的商業價值觀和低俗的感情追求,將本來就很生動又給人以啟示的歷史,變成了一幕幕荒唐的鬧劇,實際是製造了一堆堆文化垃圾!

㈦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1、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2、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3、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4、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

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7)尊重歷史文化應該怎麼做擴展閱讀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財富。

我們要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國民教育、文化創造、生產生活,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加強對傳統文學藝術的扶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

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中華文化綻放時代風采。

㈧ 尊重文化多樣性我們應該怎麼做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和原則,學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1)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原則: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㈨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國古代文化

為人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這道理何來,祖先的傳承,後人的參悟,缺一不可!
100年來的西化使得本來孱弱的民族變強,這是好事,可是我們在這100年裡丟掉的傳統(如文字,服飾,語言,食物,生活方式,)精神氣質(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對祖先的崇拜感,以及對世界的自信,對他人的自信),雖然崇洋媚外的心理,會隨著經濟發展會有所降低,但是心中那隱隱作痛的不甘心不會原諒,我們一直是世界最閃耀的國家,因為我們的民族自信,自律,自謙,那是與大自然10000年交融得來的道理,身為最古老民族的代表,我們不甘心被超越,國文沒有比外文差的道理,我們有最優秀的語言大師(孔子,莊子,孟子,荀子。。。),我相信文言文以前沒那麼難懂,因為我們生活的環境是適合文字語言的流傳,我大愛華夏,我銘記古訓,我想發揚中華文明(不是發揚現在西方式的假紳士和他所謂的自由),我們的領導者有錯,不應該拋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害的我們想玩仙俠游戲(體會古人的生活,找尋自我根基的唯一辦法)只能去玩台灣,韓國,日本的,我失去了我們的文化傳統,文言文保留最好的盡然是日本(我們最痛恨的民族),可恥啊,可悲啊!
我恨民族未醒,不能從經濟物質滿足中發覺歷史文化和民族認同的重要性,醒醒吧!

㈩ 怎樣才能做到尊重歷史

站在當時的角度去客觀地分析當時所發生事件的意義、影響,從多種文獻中發掘和相互印證對某一人物事件歷史的描述,以此來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閱讀全文

與尊重歷史文化應該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