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農村酒的文化是什麼

農村酒的文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9 05:25:04

A. 什麼是酒文化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B. 酒的文化有哪些

1、酒與政治

據有關資料記載,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所以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C. 酒的習俗是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民族多樣,酒的習俗也多樣,大致喝酒的習俗有:
一 傳統的飲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禮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

酒德兩字,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於酒」,《尚書·酒誥》中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這就是:「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儒家並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養老奉賓,都是德行。

飲酒作為一種食的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須遵守的禮節。有時這種禮節還非常繁瑣。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亂的嫌疑。又因為飲酒過量,便不能自製,容易生亂,制定飲酒禮節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飲酒時不遵守酒禮,深感長輩有責任,於是從古代的書籍中採集了大量的資料,專門寫了一篇《觴政》。這雖然是為飲酒行令者寫的,但對於一般的飲酒者也有一定的意義。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

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二 原始宗教、祭祀、喪葬與酒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葯,是巫醫的常備葯之一。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戰爭決定一個部落或國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發之前,更要用酒來激勵鬥志。酒與國家大事的關系由此可見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戰國時代制度的《周禮》中,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五齊」、「三酒」共八種酒。主持祭祀活動的人,在古代是權力很大的,原始社會是巫師,巫師的主要職責是奉祀天帝鬼神,並為人祈福禳災。後來又有了「祭酒」主持饗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動。

我國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俗。

人死後,親朋好友都要來弔祭死者,漢族的習俗是「吃齋飯」,也有的地方稱為吃「豆腐飯」,這就是葬禮期間的舉辦的酒席。雖然都是吃素,但酒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數民族則在吊喪時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聽到喪信後,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贈送喪家幾斤酒及其大米,香燭等物,親戚送的酒物則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來斤白酒,一頭豬。喪家則要設酒宴招待吊者。雲南怒江地區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戶帶酒前來吊喪,巫師灌酒於死者嘴內,眾人各飲一杯酒,稱此為 「離別酒」。死者入葬後,古代的習俗還有在墓穴內放入酒,為的是死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人間飲酒的樂趣。漢族人在清明節為死者上墳,必帶酒肉。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舉行家宴時,都要為死去的祖先留著上席,一家之主這時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為祖先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先飲過酒或進過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飲酒進食。在祖先的靈象前,還要插上蠟燭,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達對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 重大節日的飲酒習俗

中國人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都有相應的飲酒活動,如端午節飲「菖蒲酒」 ,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間,春季插完禾苗後,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年,也叫除夕,是中國人最為注重的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年夜飯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酒席,即使窮,平時不怎麼喝酒,年夜飯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飯,有的人還有飲酒守夜的習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們一般是不出門的,從正月初二開始,才開始串門,有客人上門,主人將早已准備好的精美的下酒菜餚擺上桌子,斟上酒,共賀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飲屠蘇酒的習俗,飲酒時,從小至大依次飲用。據說飲此酒可以避瘟氣。

朝鮮族的「歲酒」: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桔梗、防風、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葯材,類似於漢族的「屠蘇酒」,但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民間認為飲用此酒可避邪,長壽。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雲南元江一帶的哈尼族,按照傳統習俗,都要舉行一次豐盛的「喝新谷酒」的儀式,以歡慶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所謂「新谷酒」,是各家從田裡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谷把,倒掛在堂屋右後方山牆上部的一塊小篾笆沿邊,意求家神保護莊稼,然後勒下穀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內泡酒。喝「新谷酒」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家家戶戶置辦豐盛的飯菜,全家老少都無一例外地喝上幾口「新谷酒」。這頓飯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飯飽。

「菊花酒」由來已久,《西京雜記》曾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四 婚姻飲酒習俗

南方的「女兒酒」,最早記載為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數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後,埋藏於池塘底部,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這種酒在紹興得到繼承,發展成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質與一般的紹興酒並無顯著差別,主要是裝酒的壇子獨特,這種酒壇還在土壞時,就雕上各種花卉圖案,人物鳥獸,山水亭榭,等到女兒出嫁時,取出酒壇,請畫匠用油彩畫出「百戲」,如「八仙過海」,「龍鳳呈祥」,「嫦娥奔月」等,並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的「彩頭」

「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參加婚禮。

滿族人結婚時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燭齊亮,新郎給新娘揭下頭蓋後要坐在新娘左邊,娶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郎抿一口;送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娘抿一口;然後兩位太太將酒杯交換,請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滿族人在舉行婚禮前後的「謝親席」:將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於特製的禮盒中,由兩人抬著送到女家,以表示對親家養育了女兒給自家做媳女的感謝之情。另外,還要做一桌「謝媒席」,用圓籠裝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對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達斡爾族的「接風酒」和「出門酒」:送親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滿兩盅酒,向送親人敬「接風酒,這也叫」進門盅「,來賓要全部飲盡,以示已是一家人。爾後,男家要擺三道席宴請來賓。婚禮後,女方家遠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親人返程時,新郎父母都恭候門旁內側,向貴賓一一敬「出門酒」。

「會親酒」,訂婚儀式時,要擺的酒席,喝了「會親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約已經生效,此後男女雙方不得隨意退婚,賴婚。

「回門酒」,結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回門」,即回到娘家探望長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稱「回門酒」。回門酒只設午餐一頓,酒後夫妻雙雙回家。

「交杯酒」:這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在古代又稱為「合巹」 (巹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禮記·昏義》有「合巹而醑」,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巹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這一名稱,到了宋代,在禮儀上,盛行用彩絲將兩只酒杯相聯,並綰成同心結之類的彩結,夫妻互飲一盞,或夫妻傳飲。這種風俗在我國非常普遍,如在紹興地區喝交杯酒時,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福氣好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幾顆小湯圓,然後,斟上兩盅花雕酒,分別給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這兩盅酒混合,又分為兩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讓新郎新娘喝完後,並向門外撒大把的喜糖,讓外面圍觀的人群爭搶。

婚禮上的交擘酒:為表示夫妻相愛,在婚禮上夫妻各執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飲一口。

五 其它飲酒習俗

「滿月酒」或「百日酒」,中華各民族普遍的風俗之一,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賀,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有禮物,也有的送上紅包。

「寄名酒」:舊時孩子出生後,如請人算出命中有剋星,多厄難,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里,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拜見法師之後,回到家中,就要大辦酒席,祭祀神祖,並邀請親朋好友,三親六眷,痛飲一番。

「壽酒」:中國人有給老人祝壽的習俗,一般在50、60、70歲等生日,稱為大壽,一般由兒女或者孫子,孫女出面舉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酒宴。

「上樑酒」和「進屋酒」:在中國農村,蓋房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樑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樑這天,要辦上樑酒,有的地方還流行用酒澆梁的習俗。房子造好,舉家遷入新居時,又要辦進屋酒,一是慶賀新屋落成,並志喬遷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開業酒」和「分紅酒」:這是店鋪作坊置辦的喜慶酒。店鋪開張,作坊開工之時,老闆要置辦酒席,以誌喜慶賀;店鋪或作坊年終按股份分配紅利時,要辦 「分紅酒」。

「壯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六 獨特的飲酒方式

飲咂酒:這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獨特的飲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許多地方流傳,在喜慶日子或招待賓客時,抬出一酒壇,人們圍坐在酒壇周圍,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蘆管,斜插入酒壇,從其中吸吮酒汁,人數可達五、六人甚至七八個人。飲酒時的氣氛熱烈。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轉轉酒」:這是彝族人特有的飲酒習俗,所謂「轉轉酒」,就是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無賓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的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手中依次傳到另一人手中,各飲一口。這個習俗,據說來自一個動人的傳說:在一座大山中,住著漢人、藏人和彝人三個結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請兩位兄長吃飯,吃剩的米飯在第二天變成了香味濃郁的米酒,三個兄弟你推我讓,都想將酒留給其他弟兄喝,於是從早轉到晚,酒也沒有喝完,後來神靈告知只要辛勤勞動,酒喝完後,還會有新的酒湧出來,於是三人就轉著喝開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七 勸酒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

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系。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

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 「感情淺,舔一舔。」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主人這時還會唱起敬酒歌:「錫壺裝酒白連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只拿出兩只酒杯,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八 酒令(觴令)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 :「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准備的行令方式。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如《紅樓夢》中就曾生動描述這一場景。

酒之最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最早的酒精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無錫黃酒廠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最早提出釀酒始於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於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畫像石。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

古代學術水平最高的黃酒釀造專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經》。

最早記載加熱殺菌技術:北宋《北山酒經》。

古代記載酒名最多的書:宋代張能臣的《酒名記》

古代最著名的酒網路全書:宋代竇蘋的《酒譜》。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誥》。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懸幟甚高」,幟:酒旗。

D. 中國的酒文化是什麼

酒文化與我們的政治:在古代我們都要遵循一些傳統的習俗。就比如在一些重要的節日祭祀我們的祖先,以此來表達我們對逝者的思念和敬仰。那麼酒就是祭祀時必須要用的物品之一,因為在祭祀活動的時候,酒是非常好的東西,首先就應該先讓祖先和神靈享用,而且在古代中有明確的規定就是關於祭祀用酒的。而且在古代人們打仗的時候,就會用酒來激勵勇士的鬥志,當然如果戰士們勝利歸來,也是用酒來慶功,所以說就要國家的大事的關系可見是不一般的。

酒文化與我們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酒已經滲人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酒事的活動也變得非常的廣泛,漸漸地就形成了酒的風俗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社交中,酒與我們有著密布可分的關系,就比如節日慶祝、婚喪嫁娶、生日壽宴、歡迎賓客等這些民俗的活動,酒是必備品。因為朋友相聚喝酒可以讓我們達到興奮和親和的作用,而男女結婚則是人生的大事,在隆重的婚禮中,非常喜慶的婚宴充滿著歡樂,而喪葬用的酒則表明了後人的忠孝之心,生日的時候的酒,是為了顯示人生的樂趣,而親人之間相聚的酒,則是手足之情,總之,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沒有了酒,什麼也都沒有了,酒文化是我們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但是只要符合以上的觀點,才能稱得上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酒文化。

E. 請問中國的酒文化內涵是什麼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

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

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

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酒籌文化

酒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不能設想,在高節奏運轉的現代化生活的今天,再有幾個年輕人慢騰騰地坐麥當勞玩什麼《紅樓夢》酒籌。

但是酒籌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仍然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一份寶貴財產,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研究價值外,在某種特定的適當場合也會有一定的文明作用。

比如,無論如何、總比什麼「感情深,一口悶」式的蠻喝,「哥倆好哇,五魁首哇」地俗喝要好一些。因為「附庸風雅」總比「附庸粗俗」要有品位。而「附庸風雅」本來也就不是個貶義詞。

酒籌文化是中國飲食合餐制的產物,它的本質是農業文化。酒宴中的酒籌令有著很大的文化含量,參加者自古今名著、詩詞歌賦,至天文地理、 民俗俚語都要胸中有數才能現場發揮得好而不被罰酒。人們在歡宴中也鍛煉了才思敏捷和競爭精神;既活躍了飲食的氛圍又增添了審美情趣。

F. 什麼叫酒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歷史等酒文化現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徵,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內涵,是制酒飲酒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態。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鑒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農業生產、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著巨大影響和作用。 酒,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像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盪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即酒神精神的象徵。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簡單來說,酒文化包括了: 飲人:高雅、衰俠、直率、忘機、知己、故交、玉人、可兒。 飲地:花下、竹林、高間、畫舫、幽館、曲石間、平嘻、荷亭。另,春飲宜庭,夏飲宜效,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 飲候:春效、花時、情秋、瓣綠、寸霧、積雪、新月、晚涼。 飲趣:清淡、妙今、聯吟、焚香、傳花、度曲、返棹、圍爐。 飲禁:華誕、座宵、苦勸、爭執、避酒、惡譫、唷穢、佯醉。 飲闌: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釣、岸岸、煮泉、投壺

G. 江西農村的酒席文化,豐富多彩的宴席,到底是怎樣的

實際上現在國內很多地方應該都是有這種酒席文化的,那麼江西農村肯定也不會例外。而江西的地理位置比較的奇特,基本上都是一些山丘,這就是說江西這邊的村落一般都是分散開的,這就造成了江西這邊的酒席文化豐富多彩了,因為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不同的習俗。你比如說在江西這邊,孩子滿月了會擺滿月酒,家裡造房子的也會大擺酒席,另外還有一些固定的日子也是要擺席的,例如七月初七。

一直以來我們中國都是一個禮儀之邦,上下傳承了將近5000年,所以在中國禮儀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就拿最簡單的”謝師宴“來說,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感謝自己的恩師,因為有恩師的栽培,所以才能夠造就我們現在的一切。

H. 中國的酒文化有哪些

兒桃導讀:或許有天晚上,心情低落的你對酒的理解是這樣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北宋-柳永《雨霖鈴》)。何處是你訴說心宿的終點。也或許是不舍故人離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幹了這一杯,此次離別,不知何時能在舉杯共飲。他鄉的你是否有著故人呢。

酒可以用來說理想說戰場就如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樣說: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就也可以用來說春天的萬紫千紅,杜牧在-《江南春絕句 》這樣說: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酒不僅僅是用來喝的,也是可以用抒發對大自然,對理想的嚮往。

當今,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為更為普遍,酒與人的命運更為密切,酒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貼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豐富和發展。如生日宴、婚慶宴、喪宴等等以及相關的酒俗、酒禮,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生活內容。

I. 酒文化是什麼

什麼是酒文化,酒文化是什麼意思?

所謂酒文化,一般是指以酒為內容但卻又超越了有關酒的具象描寫而上升到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概而言之,酒文化是指在酒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總稱。隨著我國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行,傳統酒文化在消費上的不可持續性表現得愈加突出。

酒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酒文化其實主要是兩方面的東西:一是酒體本身的獨特風格和意境,充滿了一種獨特事物的美感文化承載和流傳,這是酒水本身的本體文化;二是由於美酒的美妙口感和享受,會逐漸有一些專業的評價和行業頌歌,漸漸傳播開去,逐漸在歷史上留下一些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地域性很強的美名和傳說,這就是衍生文化。

酒是一種用糧食、水果等含澱粉或糖的物質,經過發酵製成的含乙醇的飲料。

乙醇在酒液中的含量除啤酒外,都用容量百分率%(V/V)表示,稱為酒精度(簡稱酒度)。規定在酒溫度為20度時,每100毫升酒液中含乙醇1毫升即1%(V/V)為酒精度1度。

酒是一種如此浪漫而神奇的飲料,以致於千百年來,無數的人們歌之、飲之;也有數不清的人恨之、禁之。酒,一定還有它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

我國東漢時期的大學者許慎對酒卻有獨特的見解。他在《說問解字》中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清朝段玉裁註:賓主百拜者,酒也;淫酗者,亦酒也。)┄┄一曰造也,(段註:造古讀如就)吉凶所就起也。」許慎認為酒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就」,還有一種解釋是「造」。古時,「造」讀作「就」。所以,「吉凶所造起」也就是「吉凶由就(酒)起」,意思是好事與壞事都是酒引起的。

許慎在約兩千年前對酒的定義和解釋概括了酒的精髓,對酒的內涵,尤其是它矛盾的性格表達得很深很透。正如「酒猶水,可濟可覆」。即,酒,既可助善成禮,又可招禍致失;既可成人之美,又可暴人之惡。

酒,真是一種神奇的飲料。它以其鮮明的個性和極其矛盾的性格,在浸潤整個社會的同時,也為自己釀造了一部多姿多彩、醇香四溢的酒文化史。

J. 土家族的酒文化有什麼特別講究

俗話說:「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酒在土家族民俗事象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內容涵蓋了土家族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朝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的方方面面。離開了酒,這些民俗活動便無所依託。

酒在人生歷程中的重要角色

土家人在人生歷程的各個階段的儀典中,酒都是中心物質,必不可少。

「祝米酒」

土家族小孩出生要整「祝米酒」。土家族相當注重為嬰兒舉辦誕生禮儀式,既祝賀新生命吉祥,又為產婦驅邪,帶有濃郁的神秘色彩。嬰兒誕生後,第一個來產婦家的人,謂之「踩生」,產婦家要煮紅糖糯米甜酒雞蛋、泡陰米子茶,熱情招待踩生的人。嬰兒出生三日內,嬰兒的父親要帶一隻雞、一壺酒去岳父家報喜,若生的男孩,就帶公雞;生的女孩,就帶母雞。岳父家則根據性別備辦「打三朝」的禮品。小孩出生滿十天,產婦家還要大擺酒宴,為小孩整「祝米酒」,請岳父家及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第一胎出生的小孩「祝米酒」特別熱鬧。

「抓周酒」

小孩滿一歲,要准備酒席整「抓周酒」。岳父家在小孩滿周歲時要准備各種禮品,如玩具、書、食品等物,讓小孩自己去抓,謂之「抓周」,以此預測小孩的前途。如果抓到書,就象徵著小孩前景美好。

「成年酒」

土家族成年禮與周代風俗「八禮」中的「成年禮」一樣,大多是酒冠其中,有聲有色。土家族的成年禮也稱冠禮,一般在婚禮前一天舉行,新人穿上新衣新褲新鞋,包上新包頭,先舉行祭祖儀式,然後擺酒宴,男的請九個小夥子陪侍,女的請九個未婚姑娘陪伴,以酒慶賀自己走向成熟。

「喜酒」

土家族人結婚要請人喝「喜酒」。土家族婚姻的每一道程序都離不開酒,俗話說:「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雙。」土家族受封建道德思想束縛,未婚男女相戀一般都有媒人。媒人想為某兩家做媒,就示意兩家青年男女暗地相面,雙方滿意,男方就正式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同意後,男方便准備酒肉,請媒人送到女方,女方就請內親外戚吃酒,名曰「放口酒」,吃了放口酒男方接著准備酒肉,由媒人送到女方准備「討八字」。八字相合,男方就擇日定親,定親時又須給女方送酒肉、衣服、首飾等表示正式定婚,最後才能舉行婚禮。整個過程媒人起了重要作用,她是男女雙方的「傳話筒」和情感聯系的紐帶,因此在婚禮上男方要給媒人敬酒,謝媒人:「一杯酒,謝媒人,你把紅線牽;二杯酒,謝媒人,你把路兒跑;三杯酒,謝媒人,你把話兒傳;四杯酒,謝媒人,你把信兒捎……」酒將整個氣氛烘托得熱鬧非凡。新郎新娘拜堂後雙方同時奔向洞房,搶坐新床,爭取未來在家庭中的地位。奪床之後,夫妻共飲交杯酒,以酒寄託白頭到老和對愛情忠貞不渝的願望。

「壽酒」

土家族老人過六十、七十、八十歲生日,兒女或孫子還要為他整「壽酒」,邀請親朋好友前來慶祝,席間若無酒,子孫後代的忠孝之心和熱鬧氣氛就無法表達。

閱讀全文

與農村酒的文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