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人造景區如何再現文化記憶

人造景區如何再現文化記憶

發布時間:2022-08-20 00:38:35

❶ 我國最成功人造景區,為啥門票300多也能被接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底蘊的國家,在這里很多城市都能找到古代時遺留下來的痕跡,隨著現在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想要出門遊玩的人們,大部分都會挑選一處令自己嚮往的景點,想要了解某座城市的發展史,就一定要前往它所遺留下來的古鎮,以此來感受古鎮濃郁的歷史底蘊。對於沒有古鎮的城市,也只能憑借建造的方式,讓自己擁有古鎮了。

雖然遊客想到宋城體驗,需要支付300元門票錢才准進入,但是每年仍能接待不計其數的遊客,大家都為了能夠切身體會一下,到達現場以後的那份快樂之情。如果是你,是否會把宋城當作自己的旅行地呢?

杭州一人造景區迅速走紅,年接待遊客多達千萬,門票300仍爆滿

❷ 求作文題目和立意

求作文題目和立意
(時評類作文 方法 闡述看法,有理有據)
供參考
人造景點在全國各旅遊景區普遍存在,這是一句真話。近年來,為了搞活旅遊經濟,一些缺少旅遊資源的地方不得不搞了一些「山寨景區」。也有一些地方挖掘特色旅遊資源拿不出有效的手段,但搞起抄襲、仿製卻有一套。山寨景區景點可謂遍地開花,從天安門、故宮、長城、水立方、鳥巢、兵馬俑,到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建築,在我國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孿生兄弟」「孿生姐妹」。

「山寨景區」不僅讓許多人花了不少錢旅了一個假游,有些還給自己招來了侵權官司。「山寨景區」頻現,遭受損失的不止是遊客,還有那些製造景區的當地政府。這幾年,許多花巨資興建的「山寨景區」因為沒有當地特色已失去光澤,有的因質量問題不得不拆除,有的因吸引不了遊客而倒閉,還有的「山寨景區」因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而不得不整改。我們不知道,當初興建西安這個「山寨兵馬俑」景區是誰批準的,現在重新開業又是誰批準的,表面上看,這個景區會給當地旅遊帶來一些收益,但久而久之,弄虛作假不但會挫傷遊客的心,而且使原本旅遊資源十分深厚的西安也無形中受到嚴重傷害。

西安原本是秦始皇的葬身之地,也是兵馬俑的原產地,當地應該把秦皇陵和兵馬俑的文章做足做好,而不是用山寨的東西來糊弄遊客。西安「山寨兵馬俑」景區重新開業,如此任性的做法顯然不利於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要想做大做強旅遊這篇文章,就必須摒棄浮躁、著眼長遠,注重良性循環,必須花心思挖掘當地特色旅遊資源,並強化知識產權意識,不去「山寨」,也不允許自身「被山寨」。

❸ 橫店影視城為建景點把山炸平,卻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人造景區,這是為何

橫店影視城為建景點把山炸平,看起來是很破壞大自然的行為,但卻因為完美地復制歷史建築而成為大家的最愛。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橫店影視城確實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人造景區,在那裡可以體驗到我國特別的歷史的建築,幸運的還可以明星拍戲。

緩解了國家景點的壓力,而且能夠讓遊客可能遇到心儀的偶像,導致橫店影視城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人造景區。

❹ 昆明"茶馬花街"再現昆明記憶是什麼情況

10月8日,昆明茶馬花街吸引大量遊客。

項目在彌補西山旅遊景區的基礎配套服務的同時,旨在滿足城市休閑消費為重要支撐,打造昆明獨具特色的城市會客廳。形成餐飲、休閑、零售、文化藝術、養身為主導的體驗型步行商業街區。

❺ 山西哪一處人造景區被遊客稱為「真正」的古城

你對山西省的了解有多少呢?也不知道因為一些什麼特殊的原因,導致人們一提起山西省,就會想起煤老闆,老陳醋,這樣的片面理解,顯然是對山西省極其不公的。山西省,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又兼具美好的自然風光,山西風光好,好在山水之間。同時五千年的歷史,也給山西省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遺址和名勝古跡。所以說山西省是一個十分適合旅遊的城市,文化與美景兼得,是一個風水寶地。

❻ 桂林旅遊景點

01
第十名、貓兒山
喜歡登山、獵奇、探險的遊人在貓兒山可以找到他們的所好:
貓兒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桂林市北部,地跨興安、資源、龍勝三縣。是灕江、資江、潯江的發源地,連接著長江珠江兩大水系。主峰海拔2141.5米,譽為「五嶺絕首,華南之巔」。
貓兒山是林海水源,大自然的奇觀,桂林山水的命根子,她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峨眉之秀」於一體。山頂常有雲海浮現,令人飄然欲仙。原始叢林中,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10萬個,而四時的佛光環罩更是貓兒山一絕,她能讓你更好的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貓兒山自然景色秀麗壯觀,美不勝收,春可觀花、夏可避暑、秋可登高、冬可賞雪,不愧是獵奇、探險、度假、避暑、攬勝的絕妙勝地。
貓兒山主要景觀:
■原始林海 整個保護區是廣西面積最大、原生態最強的原始林區,人跡罕至,乃探險旅遊之極妙處;
■矮林景觀 登上貓兒山頂峰,可見特殊的森林類型——樹木矮化,樹干粗大,樹型極不規則,充滿中國古代盆景風韻;
■杜鵑花海 貓兒山杜鵑花資源十分豐富,當其他地方的春花已謝後,貓兒山的杜鵑花才怒放,到貓兒山絕對可以領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中桃花始盛開」的意境。
■峽谷探險 林區內的砂木江是灕江正源,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溪流產生極大的落差,在短短6000米距離 內,竟有1500米落差,形成系列千姿百態的瀑布群,與碧潭、迭水、幽澗、密林等構成秀美壯觀的十里峽谷。
02
第九名、遇龍河
遇龍河是徒步、漂流者的理想勝地:
遇龍河風景區包括沿河兩岸的帶狀景緻。
遇龍河發源於臨桂縣,全長42.5公里,其中以遇龍橋到青厄渡這一段風景最佳。主要景點有:犀牛塘、水厄風光、五指山、朝陽寨、仙桂橋、遇龍橋、歸義古城遺址、漢墓群、東暈岩、八仙過海等近20處。遇龍河,這條流著一江風情,一江靈氣的「小灕江」,古稱「安樂水」。
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條龍,巡遊至此,見如此勝境,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處水面貪婪地觀賞美好地風光,後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河邊許多村民都曾見過。於是「安樂水」遂改名為「遇龍河」。
遇龍河是一卷畫軸,兩岸山巒百態千姿,河畔翠竹疊嶂,蕉臨四季常青,沿岸地稻田一年四季顏色不斷變化,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地綠,詩情畫意盡顯其中。遇龍河地水清得見底,藍得透亮,佇立江邊,你會覺得它是頭頂上那萬里無雲的天。其中最令人流連的還是遇龍河上的兩座古石橋——遇龍橋河富里橋。其中遇龍橋雄健壯美,它和舊縣遺址附近的仙桂橋一樣,都是無漿干砌的單拱石橋。遇龍河上大大小小的石橋、木橋,還有河中的二十八道灘,河畔的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車、岸邊的古榕掩映的農庄,庄旁石階層盪衣的村姑,垂釣的老翁,碧潭上嬉戲的鴨群和光腚的玩童,村舍間裊裊的炊煙,構成了一幅充滿鄉土風情的油畫,好一幅「人間仙境」的絕妙圖畫!
03
第八名、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景色壯觀輝煌,無可比擬,是攝影家的夢幻天堂:
龍脊梯田是龍勝主要景觀之一,最為著名的「龍脊梯田」位於縣城以南23公里處的和平鄉。它於元代起營造而成,集壯麗與秀美為一體,堪稱天下一絕。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梯田最高海拔8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500米。它的線條如行雲流水,瀟灑流暢;它的規模磅礴壯觀。
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裡,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螞拐(即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梯田的景色隨季節的改變而變化,春疊銀帶,夏翻綠浪,秋壘金階,冬盤蒼龍——告訴您一個小秘密,領略龍脊梯田魅力的最佳時機是農歷「芒種」及「中秋」兩個季節的前後。「芒種」為當地村民的春耕時節,但見雲霧彌漫於閣樓梯田間,如鏡的梯田中點綴著耕牛、衣著火紅的耕者、碧綠的秧苗,絕對是一幅氣勢磅礴的造化寫意;「中秋」時節,金黃。
龍脊主要居住著壯族,據說這里是廣西境內壯族風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村寨中依山而築的吊腳樓,據說這里的村民大多自山東沿海一帶遷徙而來,為表達對大海的追思與敬意,村民的頭飾至今仍保留藍白相間的飄帶。村民多彩的民族服飾,與梯田的曲線構成了壯美的風俗畫面。

❼ 杭州仿宋「人造景區」,口碑為啥那麼好

杭州的美,小家碧玉,悠然自得,從古至今都有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眾多古詩詞中,杭州都是美的象徵。早在兩千多年前,秦朝時期,杭州便進入了歷史的記載之中,它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宋朝之後,由於經濟重心南移,杭州進入了高度發展的時間,被稱為魚米之鄉。杭州的美美在哪?美在水、美在城、美在人。杭州的旅遊景點非常的多,但是我相信,去過杭州的人,最先想到的地方,除了西湖,便是宋城。

❽ 跪求一片論文,題目是:山西的旅遊景點介紹與推廣。。。。

山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物遺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據統計,山西現有遼、金代以前的木構建築佔到全國同類建築的72.6%,有分布於全省各地的文物古跡35001)余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9處,兩千年以上的歷史都城118處。近年來,山西省在盤活這些寶貴的資源,變資源為旅遊產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和影響力。但同時也日益凸顯出旅遊景觀與文化脫節、景觀文化建設遠遠滯後於景觀設施建設的問題,重景觀輕文化、有景觀缺文化、好景觀差文化的現象較為普遍,即使一些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旅遊景觀,也還處在靠有形資源作為賣點的初級階段,遠遠沒有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是關系山西歷史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就相關內容作一探討。
一、加強景觀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是提升山西省旅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眾所周知,當前旅遊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山西旅遊業的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競爭階段:
第一階段是項目競爭。改革開放,百業振興。作為對傳統中國人十分陌生的旅遊產業也順勢而生。在這個階段中,誰能夠率先開辟出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誰就能夠吸引遊客的眼球。因此,這一階段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字:「你無我有」。只要哪個地方能拿得出像樣的旅遊項目,它就有競爭力。
第二階段是廣告競爭。人們開始認識到旅遊是一個有利可圖的新興產業,於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自然或人文資源的地方紛紛將資源開發為旅遊景觀,沒有資源的地方也想方設法開辟人造景觀作為旅遊之用。在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後,每個地方都有了初具規模的旅遊項目。為了爭奪客源,各地不惜工本造勢宣傳,旅遊市場的競爭發展為廣告競爭。這一階段的特點也可以概括為四個字:「你有我響」。大家都有幾個拿得出手的旅遊產品,但是哪家的廣告刺激,宣傳到位,它就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第三階段是文化競爭。隨著旅遊市場的日趨成熟,參與旅遊而且見多識廣的遊客愈來愈多。以往單憑廣告宣傳的做法已經不足以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旅遊市場的競爭又上升到一個新階段即文化競爭。這一階段的特點同樣可以概括為四個字:「你響我特」。景觀的獨特文化在旅遊市場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成為決定一個地方旅遊產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為在景觀硬體條件基本定型的情況下,誰能夠在彈性空間較大的景觀文化建設方面出奇創新,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領制高點,把握主動權。
(二)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是防止山西旅遊景觀趨同化的迫切需要。
旅遊景觀的生命力在於個性化。沒有個性特徵或失去個性特徵的景觀將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然而就山西情況看,一些旅遊景觀正自覺不自覺地走人趨同化甚至雷同化的誤區。以民宅大院為例,僅晉中地區就有已經開放或正在開發的大院十餘處。幾座先行一步的大院,從宣傳推介、布局陳設到經營運作幾乎都一模一樣,甚至每個大院都有一句共同的解說詞:「皇城看故宮,民宅看x家。」這種趨同思維不僅未能擴大景觀的知名度,反而讓遊客生出許多疑問。筆者就不止一次被外地朋友問到,你們山西這么多大院,各家都有哪些主要特色?事實上每座大院都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倘若能把這些特質提煉並展示出來,將形成豐富多彩、優勢互補的大院文化。目前這種只重相互模仿,不重突出特色的做法,只能使旅遊景觀的生路越走越窄。
打造個性化旅遊景觀的關鍵不在硬要素而在軟要素。所謂硬要素,就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景觀物質要件,這方面只要有實力就可以多投入多產出,你有我有全都有。所謂軟要素,就是附著在景觀之外,滲透於景觀之中的一種氛圍,一種精神,概言之就是景觀文化。景觀的硬體容易被「克隆」,但好的景觀文化卻是不可復制的。
經驗證明,景觀之間的本質區別在文化而不在硬構件。尤其是處在同一區域同一類型的旅遊景觀,很難單純依靠外部形態給人以永久印象。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既是旅遊市場多樣化的客觀需要,也是景觀群體走出趨同誤區的根本出路。旅遊景觀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營造景觀文化上下工夫。
(三)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是保存和延續歷史文化遺產的迫切需要。
2004年10月,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平遙古城牆突然發生大面積倒塌事故,引起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並由此引發對歷史遺產生存狀態和經營方式的反思爭鳴。從景觀文化角度講,平遙古城牆的遭遇至少帶給我們如下兩點啟示:一是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當我們將其變現為文化資本時,一定要格守適可而止的原則。如果過度開發,甚至將歷史遺留當做「搖錢樹」,將會過早地失去我們對子孫後代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的寶貴場所。二是歷史遺產也是有生命的客觀存在,需要給以人性化的尊重和保護。否則,再有生命力的景觀也會在滾滾紅塵中毀滅或夭折。因此,加強景觀文化建設本質上是營造有利於景觀的生存發展環境,是保持和延續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有效舉措,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二、景觀文化的基本內涵
文化是一個沒有統一界定的概念,學術界關於文化的定義有數百種之多。但就其本質而言,一般認為: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創造性活動的產物,是人把人性加於自然之上,從而使自然人性化的結果。
所謂景觀文化,是指人們在與景觀長期互動的實踐中,所創造和形成的具有與該景觀相適應的精神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具體地體現在景觀建設、維護和適度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之中。
在一個具體的旅遊景觀中,景觀文化大致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景觀的歷史淵源。任何人文景觀都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是時代的文化符號。一處景觀常常記錄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象徵和代表著一種意義和價值。景觀因為附著的歷史人文價值而有意義,而富有生機和活力,失去歷史人文價值的景觀將變得毫無存在的必要。景觀的歷史人文價值是發展變化的,景觀文化的內涵首先在於發現、保存和豐富這種意義和價值。
(二)景觀的代表符號。景觀是某種意義和理念的載體,這種理念和意義是通過一系列外在符號表現出來的。這里所說的符號是一個廣義概念,具體說就是景觀的物質存在,如景觀的樓台庭院、楹聯銘賦、字畫碑刻乃至布局陳設等等,都可看作是一個個具體符號,正是這些符號構成了景觀的固態文化內涵。
(三)景觀的獨特儀式和活動。作為旅遊景觀,僅有固態文化符號是遠遠不夠的。現代遊客希望在特定景觀看到以傳統文化為背景的獨特儀式和活動。比如,在晉城皇城相府舉行的皇帝人城儀式,在平遙古縣衙演義的縣官斷案場景,還有一些旅遊景觀開發的民俗表演項目,都是為遊客所喜聞樂見的景觀活態文化內容。
(四)景觀團隊的人文素養和行為規范。旅遊景觀是由具體的人群經營管理的,景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過景觀團隊的經營理念和精神風貌來體現的。俗話說,「看一個人,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人們對一個景觀的認識同樣如此,不僅要看該景觀向社會怎樣宣傳、怎樣承諾,更重要的是看經營景觀的團隊怎樣去做。這就需要景觀全體員工在為遊客服務中體現出一定的素養和文化內涵,讓社會公眾從中感受到該景觀的優秀文化。
三、景觀文化的一般要素
要素是構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景觀文化的一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有形環境。有形環境是構成景觀文化的基礎因素。如果沒有看得見摸得到的景觀實體為依託,景觀文化就無從談起。景觀的有形環境包括兩大內容:一是內部環境。主要是景觀的建築、文物、設施等。二是外部環境,主要是景區的外部氛圍。以山西情況看,眼下絕大多數旅遊景觀的內部環境是說得過去的,問題是外部環境不盡人意。比如在有的景區,遊客一下車就遭到各種促銷者的圍追堵截、死纏硬磨,使景觀形象在遊客心目中大打折扣。
(二)符號系統。西方學者懷特指出:「『符號』可以定義為使用者賦予意義或價值的事物。」因此,符號的應用便是文化的產生和存在。「全部文化(文明)依賴於符號。正是由於符號能力的產生和運用才使得文化得以產生和存在;正是由於符號的使用才使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沒有符號,就沒有文化。」按照這一理論,我們可以把景觀文化歸結為由一系列符號組成的系統。具體講又分為兩個子要素:一是固定符號,即遊客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和分享其價值或意義的物化標識。二是流動符號,如景觀紀念品、名信片、地圖冊等可供遊客攜帶的文化標識。坦率講,山西目前還遠沒有形成擁有完整符號系統的旅遊景觀,符號要素是每一處景觀都需要認真補課的項目。
(三)閱聽文本。作為景觀文化的要素內容,閱聽文本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視覺文本,二是聽覺文本,三是網路文本。視覺文本包括向公眾開放的景點和實物,引導遊客進行游覽和欣賞的方式,以及組織遊客參與的各種儀式和活動。聽覺文本包括解說詞、現場答疑、背景聲樂等。網路文本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將景觀信息數字化、動態化。好的閱聽文本,能夠反映景觀全貌,幫助公眾識讀理解景觀文化符號的意義和價值,帶給遊客以全方位美的享受和記憶。山西絕大多數旅遊景觀,目前還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閱聽文本,尚處在建築加導游的初級閱聽層面,無法滿足遊客多元化的閱聽需求,這也是我們急需彌補和完善的。
(四)導游團隊。「旅遊旅遊全靠導游。」這句話形象地道出了導游在景觀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事實上,導游是景觀的靈魂,有什麼樣的導游就會把什麼樣的景觀文化帶給公眾。前不久,筆者去擁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桂冠的五夷山參觀考察,景區的九曲溪竹排導游給大家留下了難忘印象。在近兩個小時的水上游覽過程中,導游逢景必講,每問必答,而且將每處景點的意義和價值與當今社會生活相聯系,妙趣橫生,回味無窮。據了解,五夷山風景區為了將竹排游這一黃金項目做大做強,專門舉辦旅遊專業班,從畢業生中挑選年輕力壯而又善於表達的男女青年擔任排工兼導游,通過他們的沿途解說擴大景區的知名度。「五夷奇秀甲東南」固然是大自然的造化,但也是與景區有一支高素質的導游隊伍分不開的。事實說明,導游團隊是景觀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五)人文關懷。旅遊景觀是特殊的人文活動場所,人文關懷在景觀文化建設中佔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旅遊景觀的人文關懷具體說就是八個字:安全、便利、誠信、兼顧。所謂安全就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強化遊客的安全意識,同時做好公共危機的處置預案。所謂便利就是要在景觀游戲規則和服務設施上,最大限度地方便遊客。所謂誠信就是要千方百計兌現承諾,盡最大努力滿足遊客方方面面的正當需求。所謂兼顧就是對待貴賓和群眾、團體和散客要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
四、加強景觀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
認識景觀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內涵,目的是要解決如何加強旅遊景觀文化建設的問題。就山西而言,當前主要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樹立景觀文化意識。旅遊產業也是文化生產力,這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目前,許多地方嘗到了發展旅遊經濟的甜頭,捨得在旅遊景觀建設上花工夫、下本錢,但還沒有對旅遊景觀文化建設問題引起應有重視。殊不知,旅遊產品經濟價值的主要部分不在於物質性價值,而在於文化審美價值。不重視景觀文化的開發利用,就不能產生持久的旅遊資本,在這方面山西一些地方是有深刻教訓的。如果真正重視旅遊經濟,就必須在思想上牢固樹立景觀文化意識,在具體工作中要像重視景觀建設那樣重視景觀文化建設,做到景觀建設與文化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第二,開展景觀文化研究。景觀文化建設涉及多個學科內容,需要一定的學術理論依據和支撐。目前,山西從事旅遊景區規劃、開發的單位很多,但還沒有專門從事景觀文化研究的機構。有關部門應將旅遊景觀文化項目列人課題規劃,整合力量,搭建平台,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研究。可以考慮先從全省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景觀進行深人細致的調查,從個案人手,診斷景觀文化缺陷,豐富景觀文化內涵,進而提升整個旅遊景觀的社會形象和經濟效益。
第三,制定景觀文化政策。景觀文化建設離不開政策引導。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全省旅遊景觀文化發展綱要,統一景觀文化建設的規范要求,制定相應的考評指標體系和獎罰措施。通過總結經驗,選樹樣板,營造景觀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用優秀景觀文化全麵塑造山西旅遊景觀的嶄新形象。
總之,加強旅遊景觀文化建設是一篇事關山西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大文章,也是文化強省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前山西在利用獨特的歷史資源優勢打造文化強省戰略和文化產業方面做的有聲有色、可圈可點,加強旅遊景觀文化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筆者就此問題拋磚引玉,以期引起更加廣泛的關注和更為深人的討論。
5A級景區: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明的藝術寶庫。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處名雲岡,故取名為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武周山南崖,東西伸展一公里,雲岡石窟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這里石佛聚會,石人、石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53年(北魏興安二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大部分完成於公元495年,歷時40餘年,加上其餘小窟,先後近50年時間。參加開鑿人數,多達四萬餘人,連當時的獅子國(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創作。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里。中心地區台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里。

4A級景區

喬家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游格局。

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祠原為紀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武王次子、晉國開國侯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於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

黃河壺口瀑布 位於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陝峽谷黃河河床中,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此地兩岸夾山,河底石岩上沖刷成一巨溝,寬達30米,深約50米,滾滾黃水奔流至此,倒懸傾注,若奔馬直入河溝,波浪翻滾,驚濤怒吼,震聲數里可聞。其形如巨壺沸騰,故名。黃河浪濤激起一團團霧煙雲隨著水霧的升高,煙雲由黃變灰、由灰變藍,景色奇麗,有「水底生煙」之說。壺口瀑布不僅有「水底冒煙」,「彩橋通天」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說。上遊船隻到此,必須離水登陸,經人抬或車運繞過壺口(即所謂「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續航,千百年來,概莫能變。

普救寺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永濟縣境內的峨眉塬頭。南向緊鄰古蒲州城址,東連西廂村。寺址高聳,松柏滿垣,西臨黃河灣,水勢洶涌澎湃;東近中條山,猶如屏障峙立,視線廣闊而開朗。塬頭之下一條寬闊的坡底長街,是當年通向長安的古驛道。這里是我國歷史名劇《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寺內有座方形磚塔,原名舍利塔,俗稱鶯鶯塔。這座塔同北京天壇的迴音壁、河南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內的「石琴」,並稱為我國現存的四大迴音建築;和緬甸撣邦的搖頭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法國巴黎的鍾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六大奇塔。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中國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光祿大夫陳廷敬的故居,位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枕山臨水、城牆雄偉、雉堞林立,房屋則朴實典雅、錯落有致,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築群。

靈石王家大院旅遊景區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 12 公里處的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35 公里、介休綿山 4 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 2 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遊線路。同蒲鐵路、 108 國道縱貫縣境,新開通的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距王家大院 2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介休市綿山風景名勝區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餘公里,海拔2O72米。綿山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渾源恆山旅遊區 恆山別名常山,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揚名國內外。

平遙雙林寺彩塑藝術館 平遙雙林寺彩塑藝術館是一家佛教藝術館。位於山西省平遙縣西南橋頭村北側雙林寺。雙林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在此建立彩塑藝術館。

解州關帝廟旅遊區 解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運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縣衙博物館 位於平遙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佔地約兩萬六千平方米。縣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軸線上從南向北依次為衙門、儀門、牌坊、大堂、宅門、二堂、內宅等,並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橫街上。現在縣衙的大堂等建築正在復修中,我們所能看到的僅為二堂、內宅及二堂右側的耳房等,這些院落仍基本保存了明清衙門的特徵,氣勢庄嚴。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 洪洞縣城北面賈村西側,明時有廣濟寺,寺的左旁有一株漢代種植的大槐樹,枝繁葉茂,樹身數圍高大數丈,蔭遮數畝蒼勁挺拔。大運路縱衷穿其東,交通十分方便。明朝政府屢遷山西之民於外地,而遷民追多的洪洞與附近地區的移民就在這里集中出走。被遷的移民起程時戀戀不舍,頻頻回首,古大槐樹便成了當時移民門離別時記憶最深的標志。時至今日,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依然廣泛流傳著兩句民諺:「問我家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漢代古槐,早已不存在了,第二代古槐也乾枯了,第三代古槐正在茁壯成長,枝繁葉茂,如同當年的漢代古槐一樣挺拔。為了紀念古槐,1911年在漢代古槐處建立了一座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別有風格的碑亭。

中國票號博物館 中國第一家票號 ——日升昌,座落於「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整座舊址佔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從清道光初年成立票號到歇業,歷經一百多年,曾經「執中國金融之牛耳」,分號遍布全國35個大中城市,業務遠至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譽為中國大地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這樣一座小小院落,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

芮城縣永樂宮旅遊區 山西芮城的永樂宮是一座道教宮觀,原名大純陽萬壽宮。宮址原在芮城西向20公里的永樂鎮上,這里據(道藏)中有關典籍和宮內碑文記載,是道教「八仙」 之一呂洞賓的誕生地。呂氏死後,鄉人將他的故居改為「呂公祠」。金末,呂洞賓的故事越傳越遠,奉祀的人逐漸增多,祠堂便擴充成道觀,後在蒙古太宗三年(1231)被火燒毀。現在的永樂宮是元代修成的。當時全真教領袖邱處機很受朝廷寵信,這一教派又奉呂洞賓為祖師,於是皇帝下令把觀升級為宮。並派河東南北兩路道教提點潘德沖主持營建此宮,用十五年時間,於中統三年(1262)完成主體建築,到至正十八年(1358)才完成壁畫,施工期前後110多年,幾乎與元朝共始終。明清雖小有修葺,但基本上保存了元代的原貌。解放後,因永樂宮舊址在三門峽水利工程淹沒區內,於是從1959年開始,化了七年功夫,將全部建築和壁畫遷到新址復原保存。

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 平遙文廟乃中國六最。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中國最大的孔子及儒學先賢塑像群;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中國科舉史展;中國惟一的專業性攝影博物館。

閱讀全文

與人造景區如何再現文化記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