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潤滑油的其他
2002-2011年,中國潤滑油消費量從409萬噸增長到710萬噸,年均增速為6.32%,是全球市場為數不多的一直保持增長的市場之一。2012年,受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國內潤滑油需求下降,實際消費量較上年基本持平。
中國潤滑油市場在未來5年中仍將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中國潤滑油消費量有望超過800萬噸;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潤滑油消費量會超過美國,詳見《前瞻中國潤滑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現在(指2013年10月止)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潤滑油行業發展也隨之興起。機械化的程度越高,潤滑油的使用率就越高,前景一片光明。
中國工業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鐵礦石、冶煉、精密儀器製造對潤滑油的需求成倍增長,而在汽車後市場時代,中國成為了國際車用潤滑油的必爭之地。2012年潤滑油行業,最令人興奮的是本土品牌的興起,打破了國際潤滑油巨頭及國內壟斷企業一頭獨大的局面。
國內汽車工業對高檔潤滑油的旺盛需求帶動了技術研發和產品的不斷升級。確定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在強手如林的中國車用潤滑油行業立於不敗之地,這是廣大的車用潤滑油企業發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所在,車用潤滑油企業參與市場活動,在市場競爭中要取得主動權,必須依據市場營銷環境的現狀、發展趨勢和企業自身的主客觀條件,科學而合理地制定企業的發展策略和努力目標。將品牌建設、產品優化與市場拓展三方關系協調統一並形成戰略部署,以品牌為保障,以產品帶市場,成為國內潤滑油市場的發展趨勢。 一、商用車國Ⅳ標准塵埃落定
出現概率:95%
在2011年的《2011年中國潤滑油行業十大猜想》中,筆者曾經預言,商用車國Ⅳ標准將會是「前景光明、道路曲折」,果然,在原定的2012年1月1日這一國Ⅳ標准實施期限來臨之際,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延遲實施的通知,不過,這一次是要「動真格」的了。
2013年1月10日,環保部發布公告稱,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車用壓燃式發動機與汽車,都必須符合國IV標準的要求。此外,北京市環保局也於近日(指2013年10月止)宣布,北京市將在全國率先實施國V機動車排放標准,時間表確定在2013年下半年。
之所以說這一次是「動真格」,最大的原因是去年年底以來在微博上激起軒然大波的北京PM2.5污染事件,由美國大使館發布的北京空氣污染指數讓國人第一次意識到了導致國內多個城市近年(指2013年10月止)來空氣質量嚴重惡化的「罪魁禍首」——這種叫做PM2.5的污染物質,而國IV標準的全面實施,將是有效治理PM2.5污染的重要手段。
氮氧化物是和城市大氣中導致灰霾的細顆粒物(PM2.5)關聯密切的氣體,國IV標準的實施,將可以使得氮氧化物的排放減少近50%,進而有效減少PM2.5的污染。
對於潤滑油行業而言,明年商用車國Ⅳ標準的實施,意味著符合國Ⅲ標準的CH-4等級柴機油將會成為各大品牌今年的市場主力銷售產品;而低一個級別的CF-4柴機油,預計今年在行業內的整體銷售將會出現明顯的下滑。明年下半年之後,隨著國Ⅳ標準的全面實施,作為國Ⅳ商用車最低機油配置的CI-4柴機油將會迎來銷量的大爆發。
二、國際形勢動盪不安潤滑油價格蘊藏暴漲可能
出現概率:90%
2012年,從全球市場來看,影響國際油價的兩大熱點將會是伊朗戰爭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前者一旦引爆,將會導致國際油價暴漲50%以上,而後者則將是拖累油價下行的主要因素。從目前的市場演變來看,由於美國經濟相對恢復較快,減輕了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因此,伊朗戰爭危機將會是今年影響國際油價走勢的主要外部因素,潤滑油價格也因此而蘊藏了暴漲的可能。
目前,由於美國、以色列、伊朗等相關國家都不敢貿然行事,但由於各方利益在本質上不可調和,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海灣地區開戰的風險將會越來越大,敘利亞危機的演變也有可能對伊朗局勢產生「導火索」的影響作用。
三、乘用車、商用車油耗標准實施節能型機油迎來更大市場空間
出現概率:65%
今年1月1日起,《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兩項國家標准開始正式實施,這兩項標准可以說是對於汽車企業戴上了一道節能的「緊箍咒」。
2009年就開始起草討論的乘用車第三階段燃油限值標准,不是前兩個階段標準的簡單升級,而是從評價體繫到評價指標都進行了全面更新,這一標準是參考美國《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法》,將車企生產的所有車型產量納入整體評估范圍。作為一項國家強制標准,其目標是車企燃油限值比第二階段下降20%,到2015年,全國平均乘用車燃油消耗量要降到百公里7升左右。
為了實現這一指標,乘用車廠家今後數年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來實現油耗的降低。在這一背景之下,具備更強節油性能的SN/GF-5發動機油,將會迎來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在去年的「十大猜想」中,筆者曾經預言了SN機油的嶄露頭角,果不其然,在這一年中,「龍蟠至尊SN」、「美孚1號SN」等新品都在市場上激發了熱烈的反響;預計2012年,SN油品將有望在車廠的裝車及售後服務用油領域內取得突破。
四、潤滑油行業「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出現概率:40%
「中國製造」在各行各業都已走向世界,而在潤滑油行業卻還是乏善可陳。2012年,這一局面將會實現一次大的突破。投資5.8億元的中石化新加坡潤滑油脂項目,將在今年10月底具備投產條件,一期生產能力為10萬噸/年。這將標志著中國企業首次開始在海外建廠生產潤滑油產品。
其實,目前國內市場已經有一些在海外OEM生產的潤滑油產品,例如原產自美國的SPEED摩油等產品,國產的「蟲膠凈」擋風玻璃清潔劑還成功地進入了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軍需品供應系統。但整體而言,國內潤滑油企業要想大規模地向海外進軍,目前還受制於國家的有關政策限制。在現行的許可證制度之下,實際上只有壟斷國企具備直接出口潤滑油產品的能力,要想真正實現中國潤滑油出口的「百花齊放」,還有待於國家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松綁。
五、行業格局生變民營領軍企業將異軍突起
出現概率:50%
中國潤滑油行業長期維持著國有、外資、民營品牌「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統一潤滑油這家合資企業由於其昔日「民營老大」出身的「血統」,在整個行業中又具有某種獨特的地位。然而,合資五年以來,隨著殼牌對其中國業務定位的變化,統一潤滑油這一「獨特」地位的尷尬性也日益明顯。1月31日,統一潤滑油的靈魂人物——總經理李嘉正式離職,這一消息隨即在行業網站成為頭條新聞,離開李嘉之後、由原杜邦應用面材總經理陳翠薇接任總經理職位的統一,未來的走勢以及對國內潤滑油格局變化帶來的影響將會令人關注。
作為中國潤滑油行業「三極」之一的民營企業,經過十多年的競爭磨練,正在變得日益成熟。市場上堅持品牌化運作思路的幾家民營潤滑油企業,市場保護規范、售後服務完善、產品質量可靠,正在得到各級經銷商和消費者們越來越多的青睞。
六、更多潤滑油企業攜手資本市場
出現概率:45%
2011年4月20日,國內首家擬上市潤滑油企業——高科石化的上會申請被否,宣告了國內潤滑油企業首次向資本市場的沖擊以失敗告終。
去年12月15日,《金陵晚報》以《江蘇新股沖關被否原因曝光》為題,介紹了這家「潤滑油行業上市第一勇士」沖關失敗的原因:證監會內部資料顯示,高科石化過會被否,主要問題出在原材料供應的風險。由於其主要原料基礎油約占公司生產成本的90%,原料基礎油及產成品潤滑油的價格均隨著國際原油價格變化不斷波動。根據申報材料披露的敏感性分析,2010年基礎油采購價格每增加1%,毛利下降6.58%,利潤總額下降14.08%。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抗風險能力不強。而且,高科石化也沒有在申報材料中充分披露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措施。
高科石化沖刺上市的失敗,並沒有阻擋其它企業「聯姻」資本、邁向上市之路的熱情,據筆者所知,目前業內至少有三家潤滑油企業仍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上市事宜。但從2011年下半年以來,滬深股市急劇降溫,資本市場陷入「寒冬」,再加上基礎油價格波動的風險在今年尤為突出,因此,這些擬上市企業能否在今年成功沖關,避免重蹈高科石化的「覆轍」,確實不容樂觀。從證監會網站2月1日公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來看,目前排隊等待上市的495家公司中,也沒有一家是潤滑油企業。
當然,從長遠來看,到2014年,國內潤滑油企業將會迎來一波比較適宜的上市時間窗口。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中石化旗下長城潤滑油有可能分拆上市,二是國內及亞太地區基礎油產能供應的大幅增長,三是中東戰爭危機的解決。
中石化目前的掌門人傅成玉在此前任中海油總經理期間,曾經成功推動旗下的中海油服、中海化學、海油工程等多家公司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中海油服還連續三年入選標准普爾「全球最具投資價值30隻股票」。因此,對中石化進行分拆上市、體現集團利益的最大化,自然也是「傅當家」上任之後的題中應有之義。
根據里昂證券不久之前引述中石化管理層意見所出具的報告,中石化目前正在考慮集團重組,包括分拆旗下油田工程服務、潤滑油等五項業務獨立上市,以反映其真正資產價值。
中石化長城潤滑油目前每年產量接近160萬噸,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約為30%至40%,若按15倍市盈率招股,上市後的市值將達到約300億元。長城潤滑油若能成功上市,將為國內潤滑油企業後續的上市申請鋪平道路。
此外,亞太地區及國內基礎油產能供應今後幾年的大幅增長,將有效緩解基礎油價格波動對潤滑油企業利潤的影響。殼牌公司位於卡達的年產150萬噸GTL基礎油項目在今年年初正式投產,6 月,韓國SK 潤滑油公司將在亞洲新建一套三類基礎油裝置,加上國內中海油和海南漢地陽光的基礎油裝置升級,預計到2013年年初,國內基礎油的供應情況將會大為緩和,發審委委員們質疑的原材料供應問題屆時也將迎刃而解。
七、網路銷售繼續快速增長
出現概率:80%
在去年的「十大猜想」中,筆者曾經指出了「網上賣機油成為新潮」這一趨勢,如今,這股電子商務的風潮已經「吹」到了汽車配件行業,1月11日,全球知名的汽車技術及服務提供商博世集團,正式在淘寶商城投入運營旗下汽車配件產品的官方線上交易平台——博世汽車配件官方旗艦店。
這是繼長城、龍蟠、奇瑞、吉利、斯柯達等多家潤滑油及整車品牌相繼推出網購銷售模式以來,第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殺入網購領域。至此,除輪胎企業之外,汽車各細分行業的企業旗艦店都已經實現了在電子商務領域內的「會師」。
在2012年,筆者預計潤滑油產品的網路銷售,尤其是合成SN、SM汽機油的網路銷售,仍將保持200%以上的增長速度。這一趨勢最大的受益者,將是廣大的私家車用戶這一終端消費者群體。但隨著網路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廠家和傳統渠道經銷商之間的矛盾也會逐漸凸顯,如何考慮為電商渠道量身定製專門的產品線,化解網路銷售與傳統渠道銷售之間的矛盾,將會是行業的「先行者」們今後需要著手予以化解的一項課題。
八、綠色營銷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出現概率:50%
什麼是「綠色營銷」?按照維基網路的定義,綠色營銷是指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綠色消費的消費習慣,將綠色環保主義作為企業生產產品的價值觀導向,以綠色文化為其生產理念,力求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所做的營銷活動。
事實上,從國外企業的發展史來看,最早提出「綠色營銷」概念的,也正是雪佛龍、杜邦等石油化工企業。在中國潤滑油行業內,殼牌面向中小學生的環境保護宣傳項目「美境行動」目前已在國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18個城市中開展,參與學生累計逾百萬。國內首家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公益組織的龍蟠石化,也已經連續兩年向聯合國遞交了中英文版本的《全球契約履約進展報告》。
從潤滑油作為石油產品的行業屬性而言,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使用過程中對於環境影響的敏感性等特點,都決定了這個行業應當是一個與企業社會責任、與「綠色營銷」密切相關的行業,在綠色營銷方面的深入建設,也體現了企業品牌發展對於社會貢獻價值的深層內涵。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潤滑油企業走上品牌化發展之路,「綠色營銷」將會成為未來中國潤滑油行業領軍企業的營銷發展主流趨勢。
九、品牌宣傳掀起「微博大戰」
出現概率:30%
正如筆者在去年的「十大猜想」中所說,隨著消費者「日益精明」和媒體集中度的稀釋,國內各行業整體上已經走過了依靠央視廣告砸品牌的階段。從去年各大品牌的宣傳來看,筆者認為發生概率較小的「央視廣告大戰」也沒有出現。
國內最為熱門的媒體無疑是新浪微博,微博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的品牌宣傳模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國內多家潤滑油企業現在都已經在新浪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因此,繼2011年進軍淘寶,開通網上銷售之後,2012年的新一輪潤滑油品牌網上宣傳競爭將有可能在微博這一平台上發生。
十、更多品牌開始關注經銷商利益
出現概率:55%
2011年,受國內汽車行業增速低迷的影響,國內潤滑油銷售增速放緩,眾多品牌的經銷商利益更是受到嚴重擠壓。但目前,潤滑油行業內的很多品牌只片面地關注自身市場佔有率的擴大和銷量的增長,忽視了經銷商的利潤。而在這一過程中,修理廠二級渠道成了各品牌競爭「漁翁得利」的最大受益者,在各個品牌經銷商的競爭中,二級渠道的胃口被寵得越來越大,賺取著與本身銷售層級不對等的高額利潤。經銷商為了擴大銷售量,就只有不停地給下級客戶開展搞促銷、送禮品等等花樣翻新的一系列活動,促銷力度越做越大,最終不斷地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在廠家和市場的兩頭壓力下,利潤空間被不斷削弱,最終對行業的整體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發展
2000年來,隨著中國工程機械、電力、汽車、冶金、鋼鐵、模具、機床行業的快速增長,裝備技術的不斷提升,中國潤滑油需求量持續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潤滑油市場。中國潤滑油需求量逐年上升的同時,用油檔次也實現跨越式發展,高檔油品直接與國際接軌,潤滑油市場作為汽車後市場的一部分也逐步形成了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兩大陣營中國潤滑油市場已經成為近十年來世界潤滑油消費的熱點地區,吸引著全球主要的石油巨頭和獨立潤滑油商在華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潤滑油消費量增長較快,但是人均消費量依然偏低,目前中國人均潤滑油消費量為4.5千克/年,與發達國家人均15-25千克/年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可見中國潤滑油消費仍有較大增長潛力。隨著潤滑油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潤滑油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潤滑油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和產業需求的深入研究。 油罐局部快速加熱器工作原理:
1、將「渦流熱膜換熱器」沿儲罐徑向伸入油罐底部,熱媒介質(蒸汽)走管程,油品從殼程內德管間
流動,殼體吸油口直接連通罐內介質。
2、在換熱器的蒸汽入口設溫控閥,通過感溫探頭對油品出口的溫度的檢測來控制換熱器的蒸汽入口蒸
汽進量,從而確保油品溫度的恆定。
換熱器採用高效換熱元件——渦流熱膜管,保持油品在管間合理流動,熱效率是普通換熱器的3-5倍,
其強化傳熱機理是:油品流體在內外表面流動時設計成紊流流動,產生強烈的震盪和沖刷作用,流動的方
向不斷改變,是緊貼管壁表面的高溫油品流體不斷更換,隔熱層變薄以至破壞,金屬表面熱量傳遞加快,
流體微觀渦流加強,使油品流體內部熱擴散強化。不會使貼近管壁表面的流體產生局部高溫過熱,因此可
使油品既得到適當,充分的加熱又無結焦分解的可能。既傳熱量好,又不會阻力很大。
加熱特點:
1、加熱速度快,傳熱效率高,不易結垢。
2、可對油品定量加熱,需要多少加熱多少。
3、油品不會出現局部高溫、炭化,保證了油品質量及加熱器傳熱效率。
4、油罐內出油口溫度最高,保證了倒出油品流動性。
5、避免反復對罐內油品進行加熱,保證了油品色度、降低了油品處理的成本。
6、使用壽命長,耐腐蝕、耐高溫、耐高壓、防結垢功能,極大的提高了換熱器整體性能。
7、工藝結構設計先進,保證了油品順利流出及較好的「抽罐底」作用。8、可實現自動化控制,可根據油品的進出溫度及倒油流量控制蒸汽進給量。
9、結構緊湊,安裝與維修方便,不會因為加熱器的安裝而影響罐體的安全。與U型管換熱器比較,在
同等換熱面積情形下:渦流熱膜換熱器的外型尺寸,僅為U型管換熱器外形尺寸的二分之一左右。
10、相對於電加熱方式,更安全,加熱更溫和,對油品品質影響更小。
據【石油化工技術推廣中心】介紹,此新型油罐加熱技術已經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已經在中石油多個油氣
儲運單位得到應用。
應用案例 加熱方式 熱媒體 倒油量 升溫溫度 生產時間 冷凝水溫 蒸汽耗量 列管式加熱器 0.8Mpa飽和蒸汽 60T/t 30-60℃ 14小時30分 100℃ 14.6噸 新型快速加熱器 0.8Mpa飽和蒸汽 60T/t 30-60℃ 1小時30分 55℃ 1.96噸
㈡ 急求【美孚】潤滑油的品牌歷史越詳細越好。急急急!!!!
參考文獻 網路
http://ke..com/view/63030.html?wtp=tt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NYSE:XOM)是全世界第二大型石油企業,其總部設於德克薩斯州愛文市。ExxonMobil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882年由約翰·洛克菲勒創立的標准石油公司,該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個托拉斯組織,在進入20世紀,美國掀起反對壟斷組織的風暴,並通過的《反托拉斯法案》,當時的標准石油首當其沖,成為該法案的第一個受制裁的公司,1911年該法案將標准石油分拆為Jersey Standard(新澤西標准)、Socony(美孚)和Vacuum oil。1966年Socony(美孚)和Vacuum oil合並並改名為Mobil oil Corporation,1972年該Jersey Standard改名為Exxon corporation(Esso為其子公司),1999年11月30日Mobil和Exxon合並。該公司也是埃克森、美孚及埃索全球分公司的母公司。此外,埃克森美孚與殼牌、BP(英國石油)及Total同為全球四大原油公司。該企業在全球《財富》500強排名中2004.2005第三;2006第一,2007第二,2008第一,2009第一(市值3365.24億美元)。在2008年Exxon Mobil前三季度連續刷新全球上市公司的贏利記錄,在該年第三季度達到148億美金,全年以452億美金冠絕全球並刷新全球上市公司年度盈利記錄。
現任公司CEO為:Rex W. Tillerson(雷克斯·W·泰勒森) 。
[編輯本段]ExxonMobil公司
ExxonMobil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882年由約翰·洛克菲勒創立的標准石油公司,目前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歷史最悠久的7大石油公司之一,其公司包括關聯及控股公司現有職工8萬多人。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已擴展到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業務以能源為主,石油、石油化工、煤炭、礦產及電能均屬其優勢,是世界最大的經營石油勘探、生產、運輸、煉制加工和銷售的綜合性公司。該公司也是化工原料、溶劑、添加劑、中間體和聚合物及其他石化產品的最大供應商。
[編輯本段]Mobil公司
Mobil公司成立於1882年,是一家集勘探開發、煉油和石油化工為一體的綜合性跨國公司,現有職工5萬人。其油氣勘探遍及美洲、非洲、歐洲和中東地區,擁有原油儲量4.68億噸,產量4050萬噸/年,天然氣產量5085億立方米,產量470億立方米,原油總加工能力1.02億噸/年,化工產品中對二甲苯和定向聚丙烯包裝薄膜居世界領先地位。
[編輯本段]Exxon/Mobil公司
Exxon公司和Mobil公司於1998年12月1日宣布合並成立Exxon Mobil公司,上游總部設在休斯敦,下游總部設在Fairfax,公司基地在得州irving。公司中Exxon佔70%股, Mobil佔30%股。
新公司將會很好協作。在勘探開發方面,原來兩公司在南非、裏海、俄羅斯、南非和北美組織得很好,很少重疊。深水資產和深水技術相互補充。合並後的公司在天然氣方面也佔有重要地位,天然氣銷售量高達140億立方英尺/天。在下遊方面,新公司在美國經營規模達到了殼牌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最近形成的下游財團的水平。新公司在其他地區的煉油和銷售資產也可以互補。Exxon 是潤滑油基礎油的重要生產商,與Mobil在潤滑油市場的領先地位相得益彰。在化工領域,Exxon 與Mobil也有良好的戰略配合。
新公司在下列領域擁有自己的專有技術:深水和北極作業、重油加工、合成液體燃料、液體天然氣、高強鋼、煉油和化工催化劑(包括茂金屬催化劑)、短接觸時間催化裂化、加氫處理、催化脫蠟、二甲苯異構化、甲苯歧化、合成潤滑油、專用醚和裂解。
Exxon公司為保持其煉油和化工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平均每年在科研開發方面投入數億美元,大力支持勘探與開采、煉制與合成燃料、基礎化工產品與中間體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方面的研究,並特別注意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轉讓與生產支撐以及工程技術研究項目的實施。
其研究開發機構主要有以下幾個部門:
① 生產服務公司(EPR):設在休斯敦,主要負責公司油氣勘探和開采業務的研究工作。
② Exxon化工公司(ECC):下轄有基礎化工中間體技術開發部、高分子聚合物(含百潤敏)技術研究開發部及Exxon化學工程部。
③ 研究與工程公司(ER&E):設中央基礎研究部(CR)、石油煉制研究部與Exxon工程部;其主要業務是開發新工藝、新產品和新技術以滿足各子公司在石油煉制、合成燃料、運輸和銷售方面的需求。
[編輯本段]Exxon化工公司(ECC)
Exxon化工公司(ECC)為世界第三大石化公司,主要負責Exxon的化工業務。按產品綜合系列劃分,可分為三大主要部門:初級石油化工產品;聚合物及Paramins添加劑;化學中間體。
Exxon化工公司(ECC)1996年主要業務經營(包括銷售與轉讓)除烯烴、芳烴、添加劑僅次於Dow 化學公司、阿莫科、Lubrizoel公司外,其他業務項目均排名第一(聚丙烯排第七)。
主要技術成就
80年代開發了直管式蒸汽裂解爐和EXXPRO(PMS)丁基橡膠技術;1983年開始烯烴聚合的茂金屬催化劑的開發與研究;1992年開發的茂金屬催化劑生產聚乙烯工藝以及氣相聚乙烯工藝的超冷凝技術為世界所矚目,1996年又開發了茂金屬催化劑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與等規聚丙烯技術,並正在不斷開拓茂金屬催化劑的新應用領域。
具有世界競爭優勢的專有技術:
① 高壓聚乙烯技術----20萬噸/年大型管式反應器工藝。
產品為LDPE,EVA,EMA,離子交換聚合物,Exact塑性體。
②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技術
採用茂金屬催化劑EXXPOL工藝和氣相流化床超冷凝技術,產品為Exceed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如同時使用茂金屬催化劑,可使反應器的生產能力提高50%—60%,原設計生產能力為27萬噸的LLDPE可擴能到50萬噸。
③ 聚丙烯採用茂金屬催化劑或其他催化劑,產品為低灰份聚丙烯和Achieve等規聚丙烯。
④ 丁基橡膠產品,採用低溫陽離子聚合工藝,鹵代丁基產品EXXPRO(PMS),產品質量穩定。
⑤ VISTALON乙丙橡膠。採用操作彈性大的管式反應器工藝,用於汽車與電器行業,並用作流動性改進劑。
⑥ 粘合劑產品
⑦ 百潤敏添加劑
⑧ 基礎化工產品。工藝范圍包括裂解、原料組合、工藝優化及沸石催化工藝。
⑨ 特殊性能液體。是世界特種石油化工液體供應商之一。用於噴霧劑、殺蟲劑、工業用清潔劑、紡織和金屬加工用油等。
⑩ 乙烯基中間體,採用齊聚/羰基化工藝用於PVC的各類增塑劑。
[編輯本段]研究與工程公司(ER&E)
80-90年代取得的重大成果
80年代,主要技術有8項:煤液化、小晶粒催化劑催化裂化、XCL-12汽油抗堵添加劑、BT抗氧劑、高分子改性瀝青、流化催化計算機模擬、農用噴霧油、Honeywell TDC-3000DCS系統開發。
90年代的主要技術成果有7項:短接觸時間FCC、RT-601加氫處理催化劑、AGC-21天然氣轉化工藝、Exxsyn潤滑油基礎油、Esso-Ultron 機油、Phase-IV汽油添加劑、ETO-2197航空潤滑油。
ER&E的先進技術
(1)高辛烷值汽油生產工藝
硫酸烷基化:自動冷卻、多段攪拌反應器、低能耗;烷基化油辛烷值96RON/94MON,產物收率、選擇性好。工業應用:已有9套裝置,處理量2KB/D至30KB/D;
Powerforming(動力重整):採用半再生工藝和專有催化劑將低辛烷值石腦油轉化為RON98的汽油。該工藝條件溫和、 運行周期,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設計了相應的催化劑系統。
(2)加氫工藝
直流汽油石腦油/餾分油加氫精製;
SCANfining工藝:採用與Akzo聯合開發的催化劑RT-225,對催化石腦油選擇性加氫,脫除汽油中的硫,基本上保留汽油中烯烴,避免辛烷值損失,並且減少氫耗;
DODD工藝(柴油深度脫硫工藝):脫除柴油中的硫;
Go-fining工藝(FCC進料預處理);
常壓、減壓渣油加氫工藝。
(3)渣油工藝
靈活裂化IIIR;
流化焦化:流化焦化和靈活焦化都是將採用流化床技術重質油的熱轉化,靈活焦化除產生重質燃料油外,還產生低熱氣體;
靈活焦化工藝。
(4)環境保護工藝 ER&E的環境保護技術在全球得以廣泛應用,包括以下技術:
靈活吸收:用於煉廠、天然氣廠及其它能源生產廠尾體中H2S的脫除,針對不同的應用,採用不同的溶劑;
熱脫氮工藝 :ER&E的選擇性、非催化脫氮技術,將NOx轉化為N2、水, 減少Nox的排放,在全球有130套工業應用裝置;
濕氣洗滌(控制FCC煙氣排放,減少粉塵和SO2的排放);
脫硫工藝;
此外,還有重芳烴中回收純度98%的均四甲苯、潤滑油添加劑及其配方技術、滲透膜溶劑回收技術、N-甲基吡咯烷酮溶劑抽提等技術。
ER&E在化工方面有自由基制高壓低密度聚乙烯均聚物和低EVA含量共聚物工藝技術、茂金屬聚烯烴生產技術(Unipol氣相流化法)、丁基橡膠和鹵化丁基橡膠生產技術等。
[編輯本段]Mobil公司的技術特長
(1) 分子篩催化劑
Mobil公司在分子篩的研究開發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1994年世界合成沸石約150種,Mobil公司的ZSM系列約佔60種。Mobil公司1973年開發成功ZSM-5分子篩,可增加催化裂化汽油產率35%,辛烷值也有所提高。1994年又開發出MCM-22雙通道分子篩,這是一種具有兩種不同孔徑的晶體結構、高硅分子篩。
(2) Mobil公司可提供下列工藝技術:催化裂化、中壓加氫裂化、烯烴轉化成汽油和餾分油工藝(MOG,MOGD)、裂解汽油加氫脫硫工藝、催化脫蠟工藝(MDDW)、定向聚丙烯OPP薄膜、乙烯己烯共聚LLDPE、烯烴異構化工藝、烯烴齊聚-歧化技術(MOI)、二甲苯異構化技術、高活性甲苯歧化工藝、聚對甲基苯乙烯技術、甲醇轉化成汽油工藝(MMO)。
[編輯本段]在中國
Exxon公司非常重視在中國發展業務,專門成立的Exxon中國公司負責在中國的業務。
到1995年年末,Exxon公司在中國注冊了9個以Esso為標志的加油站,在香港地區注冊了18個Esso加油站,在中國銷售各種燃料油特種油品和潤滑油。1995年Exxon公司與中國石化錦州石化公司合資組建了錦埃克森潤滑油復合添加劑有限公司,其生產規模為5000噸/年復合添加劑和5000噸/年粘度調節劑, 1996年10月開始經營。
Mobil在香港設青衣油庫,主要用來對中國大陸貿易,在天津建設了莫比爾石油天津有限公司,生產潤滑油和潤滑脂。
目前埃克森美孚在天津塘沽和江蘇太倉均有生產工廠.
在中國香港
埃克森美孚擁有全香港最龐大的加油站網路(包括集團旗下埃索、美孚及東方油站),並持有青山發電有限公司60%權益(餘下40%由中電控股有限公司持有),青山發電負責生產電力,透過中電控股全資附屬的中華電力在九龍、新界及大部份離島的輸電網,供用戶使用。
2007年1月,香港海關發現屯門一個埃克森美孚的油站的入油槍不準確,使顧客每次多付5%的油費,涉嫌違反度量衡條例。當局已在4月票控埃克森美孚。
[編輯本段]在委內瑞拉
2005年12月20日,委內瑞拉政府向在該國作業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發出最後通牒:必須在當年年底之前同政府合組公司營業。
該企業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七。
企業文化:友誼,分享,感恩.all customers vic&vip
[編輯本段]官方網站
埃克森美孚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exxonmobil.com/
埃克森美孚公司中國網站: http://www.mobil.com.cn/
㈢ 使用全合成機油的好處是什麼
全合成比礦物油、半合成的優勢在於:理化性質穩定,擁有更好的潤滑性、耐高溫抗氧化性、很長的換油周期。低溫流動性好,冷天易啟動車,高溫時對發動機降溫性能好。清潔性好,減少積炭形成。發動機運轉阻力小,可以降低一點汽油消耗。總之就一個好處和目的:延長發動機壽命,減少維護保養成本。
㈣ 性價比最好的機油是什麼品牌
1、嘉實多
嘉實多是世界公認的潤滑油專家。成功歸功於CharlesCheers Wakefield。是他在1899年建立了專業的潤滑油公司——嘉實多,並確立以技術先鋒、獲勝、熱誠與激情、卓越表現為公司的核心價值,這些價值仍能代表嘉實多,而且是使嘉實多成功的核心力量。
嘉實多在全球70多個國家設有潤滑油生產廠,在英、美、法、德、意、日、澳等多個國家設有12個技術研究中心,確保嘉實多潤滑油成為最富有競爭力的產品。
㈤ 汽車什麼機油最好
個人估計你用的應該都是美嘉殼這樣傳統的名牌吧,而且還是國產的,如果是進口的,肯定是能體驗出來差別的,特別是歐版的美孚和美版的,歐版的就會更平順一些,就是基礎油的原因,現在都喜歡用歐洲的機油,像德國GT這類的機油。基礎油品質,添加劑技術,渠道的把控都是考量的因素。
㈥ sn機油是什麼級別/怎麼樣,機油級別sn什麼意思
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是美國石油學會的英文縮寫,API等級代表發動機油質量的等級。它採用簡單的代碼來描述發動機機油的工作能力。等級分為SA、SB、SC、SD、SE、SF、SG、SH、SJ、SL 、SM、SN等級,字母越靠後,等級依次提高,SN級是目前最高的級別的機油。SJ是90年代的標准,SL是2001年的標准,SM是2004年的標准,SN是2010年的標准。㈦ 汽車的機油需要經常更換嗎
有的車主偶爾會很長時間不用車,那麼不經常開車的情況下多長時間換油比較合適?一般要看我們車主選擇什麼樣的機油。如果選擇比較好的機油,可以一年換一次機油,一般都是全合成機油。如果車主長時間不開車,建議選擇全合成機油。雖然總體成本會比一般的特種油和半合成機油貴,但合成機油中的製造和精製技術更高,機油的清潔度、潤滑性、粘度和密封性能都能滿足長期停車的要求。那我們一年能換一次車油嗎?如果一輛車一年的里程數在一萬以上,我們的建議是一年換兩次油,這樣踩油門的時候車會覺得舒服,上高速的時候車會有足夠的動力。
這個問題在合成機油中已經見底,用這種油的車主會選擇用一萬公里的標准來代替;其實這個極限可能會達到3萬公里,因為同樣的機油用在汽車文化比較成熟的歐美,最高標准真的那麼高,正常用到1.5/2萬公里是很常見的。所以合成機油不需要縮短更換里程周期,也不用擔心時間周期;因為大部分國產車行駛時間少,停車時間多,停車時機油會流回油底殼,曲軸箱內部剩餘空間很小。空氣中20.94%的氧氣含量非常少,想讓兩三年後加入抗氧化劑的機油變質,真的不現實。
㈧ 潤滑油的主要流向
那主流方式的話,當然可有很多,主要的流向當然是要按照那個低的地方,然後比較留下的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