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柱山與古皖文化的聯系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AAAA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天柱山,以其雄奇靈秀的山水、令人贊嘆的文化、爭奇斗艷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氣候,構成了獨特的自身價值,成為旅遊觀光的勝境,陶冶情操的聖地。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潛山縣西南部,景區面積82.46平方公里,又稱皖山、皖公山、潛山,潛山縣因山得名,安徽省簡稱「皖」亦源於此。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登臨天柱,封為「南嶽」,由此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時止,歷代均有加封,備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時期,佛、道兩教視此為「洞天福地」,爭相建觀造剎,傳道布經。當年佛教禪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禪之妙義悟世,安貧樂道,傳缽立化的遺跡仍依晰可見。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煙繚繞,已成為全國重點寺廟。 天柱山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白居易贊美天柱山的詩句;李白的「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蘇東坡的「平生愛舒州風土,欲居為終老之計」,流露出他們把天柱山選為自己歸宿的願望,足見其迷人之處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陽剛之氣的「擎天一柱」,又有構成挺拔之軀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飛瀑,又有峽谷幽洞、險關古寨,還有全國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煉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後人更有「一柱擎天」、「萬岳歸宗」的美譽。
『貳』 潛山有什麼好玩的
潛山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內蘊豐厚,是古皖文化的源頭。境內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處是距今有5000多年的薛家崗文化遺址,一處是存有王安石、蘇東坡等歷代文人詩詞石刻逾300幅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一處為新獲批的始建於宋代太平塔。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
天柱山
天柱山,亦稱「皖山」或「潛山」,在潛山縣城西北部,漢武帝曾封為南嶽。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四周有飛來峰、天獅峰、蓮花峰、觀音峰、黑虎峰等山峰。有三祖寺、馬祖庵、司元洞、渡仙橋、煉丹台、石牛洞等名勝古跡。山中有「天柱雲霧」名茶及瑞香木、魚鱗木等多種珍貴植物。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44家國家級重點風景區勝區之一,2011年5月5日批准為安徽繼黃山、九華山之後,第三家「AAAAA」級旅遊區、並獲得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自然和文化遺產地等稱號。[23]
三祖寺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稱乾元禪寺,建寺逾1500周年,這里道教、
三祖寺(16張)
佛教文化幾度輝煌,鼎盛時期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說,佛道寺觀達3600餘間,是中國禪宗文化發祥地之一,現為全國重點對外開放寺廟。坐落在潛山縣城西北9公理處的谷口鳳形山上。水光山色,渾作一體,構成了谷口的獨物風貌,成為天柱山風景名勝的重要一景。[22]
二喬故里
皖山皖水是《孔雀東南飛》故事和三國佳麗大、小喬愛情故事的發生地,「長詩之聖」的絕唱和「二喬故里」的佳話廣為流傳。大、小二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
金紫山
該景區位於潛山縣北部的官莊鎮,與岳西縣枯井園自然保護區和舒城縣萬佛山森林公園毗連。公園是以潛山縣國有駝嶺林場為依託,分為香山、雙峰、平陽河三個游覽區和療養度假區,生產經營區、管理服務區,總面積40.73平方公里。金紫山屬大別山山脈向東南延伸的山地,峰巒疊嶂,群山蒼莽,主峰豬頭尖海拔高1539米,為潛山第一高峰,挺拔險峻,主要勝景有12處,即一線崗,雙虹岩、氣樓瓶、天鼓墩、金雞門、鳳冠石、延壽關、渡山橋、摩星石、篩月潭、仙女崖。
山谷流泉
山谷流泉在山谷寺佛殿後,有黃庭堅題刻,周圍石欄,澄泓不流,林壑優美,流泉清澈,吸引了許多文人學士前來旅遊。
石牛古洞
街北頭山各溪澗中,有如牛的大石兩處,此處虎壁石刻的繁密,古老、名家手跡居多,石刻數量近300方,內有李翱、李德修等唐代名家和王安石、黃庭堅、李師中等宋代名家的真手跡,這個古洞是考證歷史學習書示,研究石刻藝術。
板倉自然保護區
板倉自然保護區位於大別山東南部,地處潛山、舒城、岳西三縣交匯地帶。該區以潛山縣板倉村為依託,面積1523.2公頃。境內氣候條件獨特,生物資源豐富,加之森林茂密、人跡罕至,使得鳥獸雲集。區內除有幽雅美的自然景觀外,還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如斑竹潭瀑布、一線崗、三井洞、龍井潭、鳳冠石、強盜坪、令牌石、冷飯店、老虎洞等。
萬澗古戲樓
天柱山西北面的龍潭鄉萬澗村,楊氏宗祠內,有座古樸典雅的古戲樓,人們稱之為「萬澗古戲樓」。古戲樓始建於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兩次重修。今台上除部分木雕及畫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外,整個戲台尚好。是潛山縣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戲樓,現仍以常接待文藝團體演出。1990年潛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南嶽天然石佛
這座天然大佛位於水吼鎮的一個偏遠鄉村,九山村村口的一座大山上,距離縣城僅有20多公里。這座大佛面朝西北方而座,腳下清澈的九山河水環繞而過。經過實地測量,這座天然大佛從佛頂到底部高達30多米,古南嶽第一天然大佛。
『叄』 皖國的歷史和地理位置
皖之源初探
初探「皖」之源 | 丁松
丁松岳西人文地理8月14日
初探「皖」之源
作者:丁松
一
經常有人問道:安徽為什麼簡稱「皖」而不是「徽」?徽商、徽州文化對我們省來說,曾有過極大的影響。
從詞條上說,皖:從白從完。「白」指日出的天色。「完」指「完好」、「完美」。 聯合起來意指「完美的白色」。其本意為「屋裡尚有黑色,屋外已見白光」,即晨曦已現。那時人們崇拜自然,信奉晨光。
古皖國是皋陶後裔,商代時在今河南虞城縣南五里的桐亭,周滅商後部分桐人逃至桐城,在南淮夷群舒之間復立桐國。有一支在潛山龍潭一帶,因其崇拜的圖騰是晨光,故而復立為皖國。
古皖國是崇拜太陽東夷集團的方國。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封「天柱山」為南嶽,後為隋文帝詔廢,故稱為「古南嶽」。
自皖山而下,地勢平緩,一馬平川。在這大片的土地上,良田阡陌,潛皖兩水川流,林茂糧豐。舟楫便利,商貿繁榮。皖城在漫長的歲月中,成為皖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安徽省簡稱「皖」,因境內有皖山,在春秋時期該地曾為皖國,故簡稱「皖」。安徽省會在安慶,安慶治所更早在皖城,潛山是源頭縣,皖山是源頭山,所以皖之源在古皖國。
單從古皖國論及「皖」之源,感覺有些片面。必須說到東夷南遷,在淮河至長江以北所建立的方國說起。
二十世紀歷史學家傅斯年先生在《夷夏東西說》有一個觀點;自東漢以來的中國史常常分南北,或是政治分裂,或是北方外族侵犯。是因為長江流域到孫吳時才有獨立的集權統治,才有很大的經濟發達。而在先秦三代之前,中國是東西兩個權力集團的對峙和爭斗。夷與商屬於東系,夏與周屬於西系。而這一觀點被史學家稱為;東西系統成為解釋中國古代史的一把總鑰匙。
西夏名臣皋陶,偃姓。與堯、舜、禹齊名,稱上古「四聖」。歷經堯舜禹三世,嘔心瀝血輔佐舜禹,功高德厚。舜任命他為掌管刑法的「理官」,正直聞名,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傳說活到106歲,死於禹之前。《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禹欲傳位與皋陶,而皋陶死於禹先。禹把現在的六安及湖北的英山縣封為皋陶後裔的領地。稱為六國和英國。
「皋陶族的南下,應該在皋陶其人誕生之前已開其端。」龔維英《論東夷集團的分化及皋陶族的南徙》指出,「古人遷徙動輒百年或數百年。周族滅殷後,周公東征,成王殘奄,當然又迫使許多皋陶裔族向南搬遷。此乃是遠古夷夏交爭的餘波。」
六國是皋陶的封地。湯伐夏,建立商朝,「六」是商朝重要的封國之一。西周時期,「六」入周後時服時叛。「六」曾參加淮夷叛周,周成王派召公征伐,「六」戰敗降服,至周穆王時,保持臣服關系。在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楚國勢力強大起來。楚穆王四年(公元622年)滅「六」。從禹封六國之地到楚穆王所滅,六國長達1500年,是我國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方國之一。
群舒國,春秋分布在今舒城周圍的若干個舒族小國。與桐國相鄰都是偃姓。西夏與東夷征戰,皋陶之後被周人逼迫南遷,其分布北抵淮河,南及長江,西限霍山,東達巢湖(安徽中部)。
在西周時期,這些小國都以徐國為宗主,稱淮夷或南淮夷。南淮夷處於齊國與楚國之間,自然成為兩大國爭奪的焦點。齊國先南下收服了徐國,再利用徐國控制群舒及淮夷等國。霸主晉國晉文公盡管遏制楚成王北上,卻阻擋不了東進。楚國於622年623年連續滅了江、六、蓼三個淮夷國,劍指徐、舒,群舒投靠楚國。楚莊王死後,日益強大的吳國進攻楚國控制的淮夷諸國。因為吳國的強大,群舒國又叛楚投吳。
古桐國,商代時在今河南虞城縣南五里的桐亭,周滅商後部分桐人逃至桐城,在南淮夷群舒之間復立桐國。
無論是淮河以南的南淮夷,還是六安的六國、(包括湖北英山的英國)舒城的群舒國(包括樅陽的宗國、巢湖的巢國)桐城的桐國,潛山的皖國,都是同宗同源,同屬皋陶後裔部落方國。
所謂方國,商王朝時期各部落組成的一種聯合體,有學者稱為「方國聯盟」。《周易·即濟》載「方,國也。」「方」便是所有的國。甲骨文中稱為「多方」。有學者把這種聯合體稱為「部族國家」或「聯合城邦制國家」。「部族」指由原始時代的部落組織衍變而來,以血緣(族姓)聯系為基礎的社會集團,它是中國國家早期形成。中國古代的國家形態王權、王國制度、王國階段由夏商周到春秋,然後到戰國過渡到帝制。
在江淮流域的方國,它的特點是一個區域的人類種族之群,居住在相對穩定地域,長期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形成一種文化。
二
周初,「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諸侯國,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多為王室功臣,代錶王室鎮撫一方,稱為方伯。
在《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八十六曰;「周大夫城皖,史軼其姓氏,周封大夫於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周之賢者也。」就是說;周封大夫為方伯,史稱「皖伯」。治理有方,受百姓擁戴,稱為皖公,山為皖山,水為皖水,建起的新城為皖城。宋羅泌《路史國名考》;「皖,伯爵,漢為候,舒之懷寧有皖故城、皖公山,皖伯廟。」《潛山縣志》載;「…有故城,與今縣不相涉…」這「故城」指的就是古皖都城。
戰國時期因皖國處於吳楚之間,山水相依是兵家必爭之地。吳、楚都對皖國虎視眈眈,當時皖偏向吳,引起楚的嫉恨。楚於春秋末期將皖國消滅。古皖大地為楚之東郡(邊境),楚靈王為鞏固邊防特於今潛山梅城建城守之。
三十多年前,烏以鳳教授曾對李杏林老師(李在烏教授詢問時稱自己是懷寧小市人)說過;現在人們把潛山看成第一個皖城,這就錯了。潛山縣城只能是第二個皖城,安慶是第三個皖城。安徽簡稱「皖」,就是因為安慶曾是安徽的省會而得名,皖的老祖宗在潛山,潛山為古皖國封地,因此山為皖山,水為皖水,轄安慶八縣,所以現在安慶叫皖城,潛山梅城也叫皖城,弄清了它的歷史淵源就不會有疑問了。但古皖國之城到底在何處呢?我看你們那裡的古城(懷寧小市良湖村的一個臨河的村子),其地理位置很像古皖城,希望你今後注意這一點,為安徽之源正名,那可是一件大事。
烏教授生前有一次來古城考察,正值皖水河山洪爆發,大水阻隔無獲而返,古城也就失去一次進入人們視野的寶貴機會。
從梅城東門經三合村過皖水河,渡口對面是一個叫「界碑石」的村莊。這應該是一個歷史遺跡,古時為皖國通向桐城、合肥的一條官道。「界碑石」形似殘缺的街道,靠北的房屋歸屬潛山余井的東山村,靠南的房屋歸屬懷寧小市的良湖村。渡口那兒是一個洄水灣,沿著堤壩往下走,也就是洄水灣盡頭有一個村莊叫「古城」。大集體時叫古城生產隊,現在應該叫古城村民組。
皖國都城始於潛山龍潭境內,後遷至懷寧小市境內一個叫古城的村子。有史料記載;「新城(潛山梅城)後遷於西,(老城)歲久傾塌」。
據考古人員勘察,古城長約1050米,寬約530米。現存的兩座古墩上面有古人生活的遺跡。上世紀八十年代懷寧縣文物部門在此挖掘出很多古瓦片、古瓷器、其中有獨角鼎,從這些文物推算,早在商代就有人居住。特別有說服力的在皖水河中發現了三座古橋墩,對應皖城三個城門洞(三個通道)。從這些歷史遺跡中,可以推想;古皖城西臨皖水河,當時有三座橋梁通向對岸的梅城。再從軍事上考察,現存一座大型石閘,它與黃砂岩地質結構相匹配,構建起牢固的城防,還有那皖水河,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些都是充分說明古城為皖國都城的歷史並非妄傳。
安徽簡稱皖,皖之源在哪裡?
東夷集團南遷,自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大片的皖中地區所建立的六國、群舒國、桐國、皖國等國中。這些方國形成了安徽人最早的生存方式,創造了安徽特色的地方文化。
在古皖國這塊土地上,產生了中國第一首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它所體現的反封建、反宗法制度、追求美好愛情的文學價值是崇高的,影響是巨大的,它集中體現皖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桐國這塊土地上產生的桐城地域文化及衍生的桐城派,極大的影響了中國近代文學繁榮和取向。
安徽於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當年康熙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安慶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會(皖省省治)所在地。「安慶軍械所」是中國第一個近代軍事工業,也是標志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發展;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誕生地、第一首輪船誕生地、第一部電話、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長江沿岸辛亥革命先驅城市、中國共產黨創始人、革命先驅陳獨秀的家鄉、京劇發源地、黃梅戲之鄉、中國禪宗、佛教發源地……所有這些表明;安慶這個古老的城市在中國近代史上,在安徽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位置。
八十年代之前,從舒城縣向北至皖北大地,廣大的農村都是夯土小矮牆茅草屋頂,生活條件和生產方式遠遠落後安慶地區,在古代更是如此。
安徽簡稱皖。皖之源是人文地理之源、經濟發達之源。它涵蓋了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地域的歷史淵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待我們去探索、去研究、去發現……
拙文淺顯陋見,謹以拋磚引玉,期待文史專家關注,拍磚。
參考書目:龔維英《論東夷集團的分化及皋陶族的南徙》
參考書目:徐平《淺探古皖國和薛家崗文化》
註:烏以鳳教授有關古城軼事皆為李杏林老師親口對筆者述說。
2018年7月
編後:本文作者丁松,筆名俗人俗語,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小市鎮人;熱愛文學,八十年代偶有文字見諸報端;系孔雀東南飛微刊主編。《初探「皖」之源》一文系作者後台投稿作品。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韓振球)
閱讀564
9
精選留言
寫留言
忘憂草
老師知識量驚人,身為懷寧人學習了!
丁松
當你對一個命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關注,找一些相關的書和資料,試圖有些認識。
寫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習的過程,思想的過程,積累知識的過程。
做為安徽人,對於本省人文歷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我想有些裨益的。
刪除
『肆』 "古皖文化"作為古皖大地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那它是如何傳承的
皖江地區是指長江流域安徽段兩岸地區,皖江文化,即「皖江地區歷史文化」,是江淮文化的發祥地,是涵蓋安徽全省文化的標志性文化。
皖江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燦爛輝煌,涉及歷史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以及文學、戲曲、書畫、政治、經濟、科技、宗教、民俗風情、生態環境等眾多領域。
皖江文化品格主要表現在以明代方氏學派「坐集千古之智」的治學胸襟為代表的兼容並包的文化襟懷,以桐城宋學「士」的精神為代表的剛毅進取的人生品格,以《新青年》雜志早期作者群為代表的變通開放的世界意識。開放融通和擇善而從的社會心理。
皖江文化對外開放,對內則是融通。唐宋以來,皖江大批移民帶來了外來文化,融入本土之後催生了新的生命力。從物態到心態,從形式到內容,皖江文化有擺脫不了的以農為本的傳統文化屬性,是儒家文化傳統的產物。文化形態的現代化轉型,是皖文化復興的潛能所在。
『伍』 皖江文化的其他
安慶地處長江之濱,行政區轄一市7縣4區,總面積1、54萬平方公里,人口610萬,屬中部欠發達的一座古老文化名城,兩千多年前就是古皖國的所在地,安徽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安慶山川秀美,名勝古跡甚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園林城市。地靈人傑,人文薈萃,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交相輝映,形成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安慶為中心的皖江文化。安慶名人輩出,宋代「第一畫家」李公麟,明朝「網路全書」式的傑出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方以智,「照古騰今」的清代書法家鄧石如,清代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文學家方苞、姚鼐、劉大櫆、戴名世、徽劇首領高朗亭,京劇鼻祖程長庚,近現代教育家吳汝倫,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陳獨秀,「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佛教領袖趙朴初,道教領袖陳攖寧,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美學家朱光潛,文學家張恨水等歷史文化名人,藝術大師和科技精英都出生在山靈水秀的安慶。生於斯,長於斯。
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安慶城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
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創辦《安徽俗化報》,第一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1907年、1908年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馬炮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和新軍起義的第一槍。
同時,安慶亦是啟蒙中國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近代歷史上,安慶是安徽省282年省會,是較早接受現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兩江總督曾國藩設「安慶內軍械所」,這是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起點。安慶內軍械所集中了中國第一批第一流的科學家,試制出了中國第一台蒸氣機和第一艘輪船,第一次在中國使自然科學直接為生產服務,第一次派員出洋成批購進西方機器,第一次在中國使用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無生命動力,是中國近代工業的起點,邁出了中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後,安徽省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座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等都誕生在安慶。
獨具特色的以安慶為中心的區域文化——皖江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宏偉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具體體現,也是建設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突出,歷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區域歷史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的作用是雙向的。例如,歷史文化沉積的傳統文化,一方面極大豐富了獨特的地域特色,給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推動力;另一方面,歷史文化在代代相傳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了一種非常頑固的思維定勢,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因此,地域文化的負面作用對一個地域的影響甚巨。特別是一些深層次的負面文化,深刻的改變了這個地區的歷史面貌。所以,今天我們在倡導區域文化的時候,應該是這個區域文化的先進文化部分。
皖江文化與徽州文化、淮河文化並稱為皖省的三大地域文化圈。皖浙與湘鄂同屬華夏族群中的人文大省,皖省的地域文化亦鮮明而有特色。大凡地緣文化皆是依山水走勢,個中拔尖優秀人物結緣而成。皖河、皖山、皖江、皖人的山水風雨人物經千百年歷史浸孕,蘊育出一個卓而不群,挺拔崢嶸,氣象萬千的地域文化——皖江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有其魂魄和品格,我以為皖江文化的魂魄和品格集中體現在桐城派文化里。
綿延於清代二百餘年,崛起於清康熙年間,衰亡於民國初年,先後歸聚作家1200多人,基本上縱貫整個清代文壇的桐城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大地,龍眠山水,真是一片神奇而靈秀的土地,這里的每一寸熱土都充滿和盪漾著人文情懷。
桐城派應是明末清初時方以智、錢澄之等人為其濫觴者,而在方苞、劉大櫆、姚鼐桐城派三祖之前的戴名世,亦是桐城派創始人之一。這些大師們都有自己的文論理論體系和文學成就,經傑出後世傳承和努力,崛起了一代文派的輝煌。如方苞提倡的「義法」說,即是其文論的核心思想,方苞名作《左忠毅公逸事》即是其文論的實踐之作。他在寫史可法打扮成清潔工,冒險入獄探望左光斗,看到他:「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鳴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地何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生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姧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方苞通過對左光斗、史可法兩人形貌、動作、語言對話的描寫,使左光斗身陷牢獄,心系國家大事的精氣神躍然紙上。
在所有桐城派作家的文章中,都能感受到」文以載道「的道統精神以及程朱理學的理性光芒。這點在中興了桐城派的大家曾國藩身上,尤為突出。曾國藩是繼姚鼐、梅曾亮之後桐城派的領袖。他與之前的桐城派古文家不同,他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挽狂瀾於既倒,推遲了清朝的滅亡。由於他的學問博洽,魄力宏大,識見超卓,所以他在論文於姚鼐的」義理、考據、文章「之外,特別強調」經世致用「。由於歷史進入一個新時期,曾國藩門下的四大弟子:張裕釗、吳汝綸、黎庶昌、薛福成,著文為事,創新求變,皆擅事功與文章,名重一時。
桐城派經過曾國藩的改造,文風大變,氣象立振。後來,當歷史發展要求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要求固守程朱道統,拘泥桐城家法,抱殘守缺的桐城派退出歷史舞台時,尚有嚴復、林紓、王樹柟、賀濤、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吳闓生等人頑強堅持桐城派文風和道統精神。直至民國初年,桐城派才從人們視野里悄然消失。
顯赫一時,風靡全國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出現和崛起,使得清代散文成就超越元明,比肩唐宋。同時,也為一個更加遼闊博大的地域文化奠定了靈魂和品格,注入了文以載道的理性光輝,以及綿延上下五千年一脈相承薪火相傳的道統精神,這就是在歷史和現實中都表現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全方位的貫徹了儒釋道的精氣神,方興未艾的皖江文化的主流文化。
皖江文化的首倡者朱書(1654-17070),雖生於潛山,世居宿松,卻也是桐城派著名文人,他在倡導皖江文化的宣言書《告同郡征撰皖江文獻書》中寫道:「吾安慶,古皖國也。其岳曰皖山,其瀆曰大江,其川曰尋潛,其浸曰雷池,其鎮曰大龍。靈秀所鍾,扶輿郁積,神明之奧區,人物之淵藪也。」皖江文化是以安慶地區為中心的地域文化,應該毋庸置疑。由以下二點即可論定:一、安慶作為282年的省會城市,其在近、現代史上的作用和影響力無法忽略。二、方以智、陳獨秀(尤其是陳的晚年思想,當另文著述),作為皖江文化的兩座思想文化高峰,無法忽視。此二位高峰人物均為安慶人。
所以,安慶土著的古皖文化(以禪宗文化為主體,乃有真因緣,實因禪宗的二祖道場在岳西的司空山,三祖寺在潛山的天柱山)和來自江西、徽州移民的程朱理學,是皖江文化的兩大源頭。桐城派文化則是其魂魄和品格。至於構於其中的戲劇文化,只能認可徽班進京是京劇的源頭。對於時下家喻戶曉,被主政者無限放大了的黃梅戲文化,我強烈贊同學者汪軍的經典觀點:「安慶人是唱著黃梅戲走向沒落的!」這種草根文化的文化品格,從誕生之日起便打上了庸且俗的烙印,對於安慶人品格形成影響甚巨。黃梅戲雖源於民間,但它是由討荒要飯小調演變而成,陰柔之氣甚重。
安慶乃天下形勝,「萬里長江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洲」,又是「鎖鑰南北,呼吸東西」,「控制吳楚,保障江淮」的戰略要地。安慶本在江北,居山之陽,陽剛之氣得天獨厚,又是280餘年之省會,得領天下風氣之先,中國近代史很多重大事件俱發生於此,徐錫麟、熊成基等英雄足跡烙印在此,似吳樾、周肇基、黃家馥、姜高琦、宋玉琳、陳延年、陳喬年、王步文等熱血英雄層出不窮。
這個陰柔的黃梅小調,到了現代,本已日趨衰落,觀眾日漸減少、消亡,卻又被人為放大,耗財耗力。黃梅戲的地位在安慶已被提到顛峰雲端,完全遮蓋和淹沒了本有的鐵血英雄之氣。黃梅戲即便與源自封建士大夫階層的桐城派文化都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其文化品格亦不可同日而語。榮格認為:一切文化都會沉澱為人格。經久積年,潛移默化,黃梅戲文化已經沉澱為安慶人的人格、品格。當然,戲子走紅,戲子文化激變為高端文化和前沿先進文化,是社會的高層管理者和社會心態的折射。當小沈陽這樣的戲子小丑走紅神州的時候,我們便可知曉當今社會心態已經墮落到何種程度!從深層次角度看,深受黃梅戲文化影響的安慶人的人格已經形成黃梅戲文化品格,這種文化品格甚至是影響安慶崛起的多種根源之一。(當另文專述)。
中國傳統文化結構的核心是儒道釋三大思想流派。先秦產生儒道二派,兩漢以降,佛教傳入,致使三派三足鼎立,此消彼長,薪火相傳,生生息息,綿延不絕。地域文化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其文化結構的核心通常是那個先入為主的思想流派。如徽州文化結構的核心,即是以程朱理學為思想基礎的儒教。而淮河文化結構的核心則是道教思想盛行。遍觀宇內各種地域文化,唯獨皖江文化與眾不同。皖江文化結構的核心是儒道釋三大思想流派並重。單就安慶地區名山秀川間500餘座寺廟來看,佛寺與道觀參次座落交相輝映。皖江兩岸,既有佛教聖地九華山,亦有道教聖地祁雲山,且千百年來香火鼎盛,弟子如雲。歷代皖江大儒,既拜孔孟,又禮佛尊道。既重「入世」「經世致用」,又崇敬老莊夢想逍遙游。既有佛教領袖趙朴初,又有道教領袖陳攖寧。禪宗慧可大師的二祖道場在岳西司空山,三祖寺在潛山天柱山巍然屹立,其間卻又可見「左慈煉丹處」、「白鶴宮」雲遮霧繞,裊裊余香。在青山綠水間,參禪悟道,頌經禮佛兩相宜,這一現象鑒證了皖江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
如果把徽州文化比作山文化,把淮河文化比作水文化,那麼皖江文化就應該是山水文化。古人雲:依山出俊男,臨水出美女。安慶地區的水有名,大江、大河、大湖密布其間,揚子江、皖河、長河、華陽河、武昌湖、黃湖、泊湖、青草湖、蓮花湖、雞冠湖、龍感湖、大觀湖、破罡湖、石塘湖、菱湖、秦潭湖、白兔湖、菜子湖、花亭湖、嬉子湖、白盪湖等無數大大小小水面珠聯玉串,波浪盪漾。山亦有名,天柱山、浮山、司空山、明堂山、龍眠山、香茗山、碧峰山、妙道山、白鶴山、月山、石鏡山、觀音山、西瓜山、鳳凰山、獅子山、大龍山、小龍山、長江絕島小孤山等名山勝景,挺拔峻秀,連綿起伏。
我曾在安慶地區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足跡遍及此地名山秀水。我也曾瞻仰過喜馬拉雅山,經歷過唐古拉山,游覽過黃山、泰山,但我卻有一天在小龍山的山谷里,遙望一道七彩長虹,穿越歷史的時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意境。此座小龍山,雖不似莽莽昆侖氣吞霄漢,卻如一條潛龍屏息靜卧。由此使我感悟:我中華民族歷經上下五千年,無論災難多麼深重,無論處於多麼可怕的絕境,都能夠逢凶化吉,化險為夷,乃因有個最重要的歷史現象,那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百年」。恰如這皖江地區和小龍山,自古從來就是藏龍卧虎之地,一旦風雲際遇,便有潛龍出淵,躍上九霄,影響環球陰晴冷暖。正如這皖江文化,作為地域文化的歷史遠沒有完結,高峰人物和高端人物定將洶涌閃現。物華天寶,江山有緣,才人俊傑、精英輩出,龍騰虎躍,方興未艾。
現實意義上的皖江地區,是指皖江兩岸大約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由於近代皖江地區開發的比較早,擴大了皖江文化的傳承交流和輻射,形成了皖江文化的又一獨特文化品格,皖江文化特別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歷史上,它與齊魯文化、荊楚文化、楚漢文化、吳越文化交融共進,相互汲取促進。因此,它不同於淮河文化和徽州文化,它是一個內生性較強,充滿活力,激情四射,不斷發展的地域文化。如九華山佛教文化、蕪湖商業文化、馬鞍山和銅陵的城市工業文化都在自然生成中與皖江文化融會貫通。近年來,皖江城市群和皖江產業帶的形成與發展,又給皖江文化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由於皖江地區和皖江流域的開發,皖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無限擴大,在與大中華所有文化的交融中成長壯大,揚長避短,棄舊革新,更新創新。所以,皖江文化又是一個追求和諧的文化。
《左傳*襄》雲:「八年之中,九合諸侯,為樂之和,無所不諧。」在千百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一直在不懈地追求政治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和諧。我們追求的現實的和諧社會應當是富裕社會、公平社會、有序社會、活力社會。
安慶由於百餘年來近代經濟的浸入和地域上靠近長三角的區位優勢,曾經有過創造了很多個第一的輝煌歷史。時至今日,安慶的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改革在廣度上已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所有的領域,在深度上已觸及人們具體的經濟利益。任何一項大的改革活動都可能帶來正反兩方面的社會集群效應。進入「矛盾凸顯期」後,各種經濟社會矛盾加劇,社會差距擴大。社會的安危與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便成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問題。在歷史長河的時間觀念中,一個區域發展的時間只有三天的時間:昨天、今天、明天。安慶昨天的輝煌歷史已經翻過,重要的是為了安慶的明天必須把握好今天,那就是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安慶崛起。安慶要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在省內發展有貢獻,在區域發展中有位置,在皖江流域發展中有亮點。面對區域性群雄崛起的逼人形勢,安慶不進則退。翹首東望,環顧周邊,在各地競相發展的態勢中,安慶不勇於爭先就會被拉開差距,不主動融入就會被淘汰出局,不「一體化」就會被「邊緣化」,加快崛起是安慶唯一的選擇。
我們今天研究倡導的皖江文化,應該是一個推陳出新,創新改革,獨立鰲頭的嶄新的地域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安慶崛起的進程中,地域文化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地域文化就是這片地域崛起發展的精神動力及智力支持。這點,從桐城派文化故里的發展中可以得到鮮明的例證。
桐城市,是安慶8縣中第一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縣級市。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桐城、懷寧沿206國道一帶的鄉鎮,就曾涌現出10萬推銷大軍,推銷塑膠製品,活躍在從東北到雲貴的廣大地區,他們最早接受了商品經濟的洗禮,從純粹的農民蛻變為商人和手工業者。經過30年的艱苦奮斗,這10萬推銷大軍已成為安桐產業帶的中堅力量,並涌現出活躍在本土和外省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如夏吉國、汪善祥、祝義才、吳自祥等等。
安桐產業帶是指從安慶城區至桐城城區沿206國道形成的產業集群帶,主導產業主要是印刷業和包裝業,是僅次於廣東庵埔、浙江龍港的全國第三大包裝印刷基地。其它產業還有羽絨業、制刷業、板材業等等,且多為本土民營企業,企業形態從家庭作坊到集團公司一應俱全,現有的1800餘家工廠企業形成的工業長廊充滿生機和活力。其地域范圍包括安慶的大龍山鎮、懷寧的月山鎮、茶嶺鎮、高河鎮、金拱鎮、馬廟鎮,桐城市新渡鎮、雙港鎮、老梅鎮、范崗鎮、城關鎮、呂亭鎮等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安桐產業帶中業已形成的包裝印刷基地,是安慶地區唯一可以稱之為產業集群的地方。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當時的安慶主政者也關注到這個地方異乎尋常的經濟活力,曾提出打造「百里工業長廊」的口號。進入21世紀,一批關注「溫州現象」的經濟學家和記者,曾將這里比作早期溫州,並建議相關部門予以關注。近幾年來,安慶市皖江文化研究會的一批專家學者,也曾多次對這里的經濟現象進行考察。陸續提出了「安桐產業帶」、「安慶商幫」等經濟理論文化概念,並組織編撰了一批有份量的文章,在相關媒體上刊登發表。事實證明,一個地域的經濟現象與這個地域的文化現象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當前,在我們構建理想的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還存在著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奢侈浪費、貪污受賄等觸目驚心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在全社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而皖江文化中的許多歷史優良傳統,對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安慶人「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窮不失志,富不顛狂」等人文習俗。
典型如流傳甚廣,膾炙人口的桐城「六尺巷」故事。據姚永朴《舊聞隨筆》、《桐城縣志略》載:「老宰相張文端公(清康熙文化殿大學士張英)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以後寄歸,雲:『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毛澤東1958年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曾引用此詩。在構建和諧相處、誠信友愛、公證公平的人際環境中,這首詩同樣對於我們有著極大的啟迪意義。
盡管安慶相對於安徽、全國僅是一個局部,但構建和諧安慶,加快安慶崛起卻是全局戰略必不可少的部分。安慶強,則安徽強。安徽強,則中國強。中國強,則世界強。古人雲: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安慶歷史上被稱作「萬里長江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洲」,地處「鎖鑰南北,呼吸東西」、「控制吳楚,保障江淮」的戰略要津。特別是經過近20年的建設,滬蓉、濟廣、安合、合銅黃等高速公路干線、105、206、31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隨著銅陵、蕪湖、安慶公路長江大橋、望東長江大橋、安慶鐵路長江大橋的相繼建成,皖江南北融為一體,而正在興建的沿江高速,沿江城際高速鐵路,以及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將形成華北地區到東南沿海距離最短的新通道。
長江黃金水道——安慶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稱,碼頭能停靠萬噸級輪船,為長江干線十大港口之一,水運能力居第五位。安慶天柱山民航機場,為4C級飛行區,可起降波音737型以下飛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溫州等航線。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運輸為一體的立體化交通網路已經形成,使得皖江地區經濟社會與長三角融為一體。有學者預言,皖江經濟帶將與大武漢經濟圈、昌九工業走廊一起構成寧漢經濟走廊,成為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並列的中國經濟第四極。歷史文化文明積淀深厚的皖江文化必將從更廣闊的視野里茂盛光華,奔騰的皖江,飛架南北的一座座長江大橋,繁忙的貨櫃碼頭,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和鐵路、民航構成立體化大交通,皖江地區代代相傳的方以智的科學精神和陳獨秀對民主的追求,將成為21世紀新皖江的新形象。
傳統與現代相交匯,原生態與高科技相融合。皖江文化的誕生地——安慶,應該也必將為中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做出獨特的貢獻。歷經幾十年的奮斗拼博,經國務院批准,安慶現在已經有了三張城市名片: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園林城市。安慶已經是皖江城市群和皖江產業集群帶的核心城市。
一片疆土可以被佔領,一塊地域可以被征服,唯有地域文化能夠一脈相傳,綿延千古。只有文化的消亡才是最後的消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堅信:安慶這塊屢經輝煌又飽受憂患的土地,文化深厚又歷史滄桑的民眾,完全應該而且一定能夠超脫一切阻礙前行的羈跘,踏入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前列,成為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優秀創造者。
『陸』 1、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麼各有哪些特點
安徽文化在其長期的發展中,由於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個各具特點的區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們共同構成了安徽文化。
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區構成的區域文化帶。淮河文化圈的形成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條件,有其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內涵。由於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各種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為融合中原文化、吳楚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過渡性的特點。
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從遠古到現在皖江地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其范圍大體接近於現在的皖江經濟區域,即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績溪縣)和滁州市東部。皖江文化圈基本特點(1)古皖文化源遠流長(2)皖江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異彩紛呈 (3)皖江文化具有水文化的特點 (4)開放創新意識濃。
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屬下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和婺源(今屬江西省)等六縣所出現的既有獨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種文化現象。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主要特點是(1)徽州文化內涵豐富,具有豐富性、輝煌性、典型性(2)徽州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儒學文化。
『柒』 我想知道安慶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歷史地位
安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國二十六年(1938),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豐十一(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創辦《安徽俗話報》,第一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光緒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炮馬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和新軍起義的第一槍;安徽省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個現代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在這里。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佛教領袖趙朴初、道教領袖陳攖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雜技皇後」夏菊花、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傑出人物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這里要強調的是「桐城派」,可以說談到近現代中國的歷史是離不開安慶的,雖然「桐城派」只是一個文學流派,或者在大家心目中只是理解成一個文學符號,其實這就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近代中國「桐城派」文化就是清代之後中國文化的支柱,從姚鼐、方包到張英、張庭玉父子,到李鴻章再到湘軍總頭領曾國藩無一不是桐城派的弟子,毫不誇張的說,整個清史也就是桐城派別的歷史,桐城派不僅是近現代中國文化的代表,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柱。 清湘軍克復安慶後的1861年9月11日,曾國藩移師安慶。自此始,至1864年10月7日,「公建節於安慶,居中控馭,廣輪數千里。」此時的安慶城,不僅僅是安徽省城,而且還隨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行台所在地,同時安慶又是曾國藩「節制四省軍務」的軍事權力中心。中國近代軍事工業源頭的安慶內軍械所、清時各省官書局源頭的安慶曲水書局,兩江總督府的許多相應機構,這一階段,均設在安慶。 1907年7月6日,光復會重要成員,時任安徽巡警學堂會辦的徐錫麟,借畢業典禮之際,率安徽巡警學堂學生起義,並親手槍殺安徽巡撫恩銘。安慶城內的這一槍,聲震朝野,成為影響中國近代史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徐錫麟事敗被俘,面對藩司馮煦、臬司毓賢連夜突審,仍大義凜然,「將我心剖了,兩手兩足斬了,全身砍碎了,均可,不要冤殺學生。」其情其義,感人至深。次日晨,徐錫麟被斬首剜心於撫署東轅門外。「丹心一點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後香」,孫中山的輓聯,表現出對烈士深深敬重。 城的發展 安慶城突破原有規模向外發展,始於太平天國時期。史料記述,當時駐守在安慶城內的太平軍,曾將城牆高築5尺,並添築子城一道。「湘軍克復安慶省城圖」(《湘軍平定粵戰圖》,光緒年間繪制)上,老城西南角處有一半月形城郭,自鎮海門西起,先西北後東北繞一大圈,止於北城牆蘇家巷段。八卦門處,還另建有一座「耳」城。同治元年(1862),曾國藩入駐安慶,拆除了太平軍子城,另行「自集賢門迤南,直抵正觀門外江岸」加築外郭,號稱月城。這道外郭由蘇家巷北頭老城牆處起,基本為一直線,向西南直築至長江之岸,並先後開有玉虹門、同安門和金保門。
『捌』 我想知道關於古皖文化的資料
簡介: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境內,地處揚子、華北板塊接合部位,是全球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記錄了兩大板塊俯沖、碰撞的演化過程。近年來,成為國際大陸板塊構造研究的熱點。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准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12平方公里。經過兩年的籌備,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於2007.11.7正式開園。 兩年來,天柱山投資數億元,加大地質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景點開發,興建了地質博物館,設置了地質公園界碑、標志碑、景點標志牌等,進一步完善了地質地學考察研究、科普和游覽功能,具備了國家地質公園的開園條件。 [編輯本段]公園遺跡對於天柱山有人將其評價為:既有北方的山的雄奇,又有南方山的靈秀。沿襲了南方靈秀,自由、浪漫、豐富的文化;不乏北方有序的儒家的思想。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西部,因其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1982年,天柱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又榮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全國文明森林公園」的稱號。其規劃保護區面積為333平方公里,其中主景區面積82.46平方公里。
天柱山乃歷史名山,以雄、奇、靈、秀的自然風光和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據《史記》記載,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封其為「南嶽」,後隋文帝楊堅拓展南疆,改封衡山為南嶽,但天柱山仍以「古南嶽」的尊號而備受世人仰慕。天柱山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奇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難怪詩人李庚在廣歷祖國名山大川後贊嘆道:「天下有奇觀,爭似此山好!」
天柱山公園分為南北兩區,北區為天柱山花崗岩地質園區,面積為102.72平方公里,其中天柱峰海拔1488.4米,景區最近處離潛山縣城梅城鎮僅9公里;南區為超高壓變質帶科學考察區,面積為32.4平方公里。總面積135.12平方公里。
『玖』 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冊的作業
《安徽地域文化》作業1
一、填空(每小題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匯奏並經御前會議討論通過的全國性地方行政區劃和官制政革意見,其中,江南省正式分為 江蘇 、 安徽 兩省,改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認為是安徽建省標志。
2、安徽建省大致經歷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區域統一;順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劃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調整左、右布政使轄區,使蘇、皖兩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礎,確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將省會定於 安慶 。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為安徽省誕生紀念日。
3、解放戰爭後期,安徽境內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區先後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蘇邊區3個行政公署,下設專區,再下為縣、市。1949年4月,撤銷上述3個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隨著江南地區全部解放並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兩個行署行使省的權力,但比省的規格要小。行署下轄直轄市、專區,再下為縣及專轄市。1952年4月,撤銷皖南、皖北2個人民行政公署,合並成立 安徽 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會駐 合肥 。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內歷史形成並被人們所感知和認同的各種文化現象。地域文化具有 歷史性 、地域性和 獨特性 的特點。
5、安徽文化在其長期的發展中,由於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個各具特點的區域文化,即 淮河文化 、 皖江文化 、 徽州文化 ,它們共同構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 延續性 、兼容性、 多樣性 、不平衡性、 開拓創新性 的基本特點。
7、道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學派之一,春秋末年的 老子 初步創立了道家思想體系,戰國中期的 莊子 是先秦道家學術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所著的《 老子 》一書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稱五千言,被後來的道教奉為經典,老子本人亦被尊為教祖。
8、新文化運動的內容集中表現為提倡新文化,顛覆舊文化。具體內容則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提倡 民主 ,反對專制、獨裁;提倡 科學 ,反對愚昧、迷信;提倡 新道德 ,反對舊道德;提倡 新文學 ,反對舊文學。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區構成的區域文化帶。由於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各種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為融合中原文化、吳楚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過渡性的特點。
《道德經》:《道德經》亦稱《老子》。老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所著的《老子》一書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稱五千言,被後來的道教奉為經典,老子本人亦被尊為教祖。其基本范疇是「道」與「德」,相比較起來,「道」最為基本。
新安理學:朱熹作為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學體系被後世稱為「朱子學」。朱熹門生弟子眾多,遍及閩中等南方地區,他們同尊朱熹並形成眾多的流派,其中徽州的朱門弟子以朱熹嫡傳自譽,在發明、詮釋朱子學方面獨樹一幟,被稱為新安理學。新安理學形成於南宋,在元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並於明初達到鼎盛。新安理學一以貫之的學說宗旨、一脈相承的理學家群和鮮明的學派特徵,對12世紀以後的中國哲學史和學術思想史的發展演變,以及徽州及周邊地區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1915-1923年),一批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針對內憂外患的時局發起的以反對封建文化為主要內容,旨在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思想解放運動。「德先生和賽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新文化運動的內容集中表現為提倡新文化,顛覆舊文化。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麼?各有哪些特點?
安徽文化在其長期的發展中,由於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個各具特點的區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們共同構成了安徽文化。
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區構成的區域文化帶。淮河文化圈的形成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條件,有其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內涵。由於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各種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為融合中原文化、吳楚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過渡性的特點。
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從遠古到現在皖江地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其范圍大體接近於現在的皖江經濟區域,即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績溪縣)和滁州市東部。皖江文化圈基本特點(1)古皖文化源遠流長(2)皖江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異彩紛呈 (3)皖江文化具有水文化的特點 (4)開放創新意識濃。
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屬下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和婺源(今屬江西省)等六縣所出現的既有獨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種文化現象。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主要特點是(1)徽州文化內涵豐富,具有豐富性、輝煌性、典型性(2)徽州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儒學文化。
2、老子哲學中「道」的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作為老子哲學體系核心的「道」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道是真實存在的,道是物,卻是渾然一體之物。「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盡管它的存在是恍惚的,但卻是真實可信的。
第二,道是萬物的根本。在老子看來,整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從「道」派生出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所言「道生一」,既有指萬物形成之前的狀態,也表示道成為萬物得以統一的原則,有了這樣的狀態和原則,分化為天、地,並通過陰陽變化產生和氣,陰、陽、和三氣化合再產生出萬物來。
第三,道是萬物運動的規律。萬物的生長衰亡,皆由道支配,盡管道作為規律並非有意識、有目的的主宰,但萬物的存在和發展又莫不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法則,這就是「道恆無為而無不為」。
3、如何正確看待莊子的人生哲學?
莊子的人生哲學是對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實踐方法的思考,它立足個人生存的困境並試圖超脫出來,這是莊子思想的核心部分。
莊子認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受到外界物質條件的束縛,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自身肉體的限制,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有待」和「有己」。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條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沒有,在無窮的天地之間自由地行動,即「無待」,同樣,也要擺脫自己的肉體和精神的限制和束縛,以達到「無己」。 莊子在對生命短暫的慨嘆中蘊涵著對現世生活、生命的積極肯定,並強烈希望從這種人生的根本困境中超脫出來。莊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無待、無累、無患的絕對的精神自由,其最基本的人生實踐就是個人的修養。莊子認為恬淡無欲的精神修養,是形成安寧、恬靜的精神境界的基礎,一個恬淡去欲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必能與世無爭,超脫形體和功利的束縛。與莊子的人生理想相對應,其人生實踐一方面表現為自我的精神修養,另一方面則表現為他對於世俗生活的態度——超世、遁世和順世。
莊子生活在戰國中期,這是一個沉淪的時代,莊子深刻理解並憐憫時代的痛苦,因此,如何從憐憫世人的苦難與罪惡的精神重壓下求得解脫,就成為他的思想的核心內容。莊子取法老子的「道」和「無為」,強調個體生命對痛苦的解脫,但由於在現實中無法實現,所以只能作精神上的無為和逍遙,在虛靜的心靈世界幻想與自然冥合為一,獲得精神自由。
4、為什麼朱熹被看作理學的集大成者?
朱熹作為二程的嫡傳弟子,繼承程顥、程頤的天理論思想,同時吸收了周敦頤關於太極的學說和張載關於氣的理論,朱熹將這三者糅合在一起,並綜合北宋理學諸家學說,建立起龐大的哲學體系,將傳統儒學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哲理化高度,成為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以「理」為最高哲學范疇的哲學體系,這個體系包括理氣論、心性論、格物致知說和知行並進說等各方面內容。
四、考察論析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當今時代,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安徽傳統文化?
一、進一步挖掘安徽傳統文化資源
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是建設安徽文化的基礎和依託。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組成部分的安徽文化,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演變,經過了歷代文化的選擇與組合,有著非常深厚的沉澱與累積。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安徽文化史上,不但涌現了象老子、莊子、桓譚、朱熹、戴震這樣的大思想家,象管仲、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鴻章這樣的大政治家,象「三曹」、稽康、梅堯臣、張孝祥、方苞、吳敬梓這樣的大文學家,而且也涌現了象華佗、王藩、方以智、梅文鼎等為科學技術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著名人物,以及許多在經濟開發中作出卓越成績的歷史人物,也不乏在政治經濟領域進行改革和探索的傑出人物。他們的思想、理論、科技文化成果,構成了安徽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他們就象一座座豐饒的礦藏一樣,只有對之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篩選,才能繼承和發揚他。
二、弘揚和發展安徽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不利因素
與整個中華傳統文化一樣,安徽文化對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同樣具有積極性與消極性兩方面的不同影響。如安徽文化傳統中的重教興學的風尚,安徽文化中的兼容並包的精神,安徽文化中開拓創新的精神,徽商的講求信義和道義的儒商精神,這些對促進安徽經濟的發展都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是值得我們在文化建設中大力弘揚和光大的。而安徽傳統文化中重人文輕科學、重功名輕經濟、重經驗輕理性以及道家文化中的消極出世思想等一些觀念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徽經濟社會的發展,是我們要努力克服和消除的。
三、借鑒吸收外來文化發展新文化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是每個文化體系得以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文化交流日益廣泛的當今世界,更需要不斷學習、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來充實發展自己,才能使自己獲得繁榮與進步。安徽文化有著借鑒、吸收外來文化並融會貫通加以發展的優良傳統,道家文化、朱子理學都是在借鑒吸收基礎上產生的,安徽文化的現代化,僅靠自身的積極因素是難以達到目標的,必須藉助於對外開放與交流,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加以創新、發展,建設新的安徽文化。
四、努力構建安徽文化的時代精神
安徽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個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它們為安徽文化建設提供了極為充裕的條件和基礎。但由於三個區域文化各具特色和不同內涵,因而使得安徽文化內在的凝聚力和合力顯得不足,難以形成統一的安徽文化精神和安徽文化形象。文化是一種表面的現象,隱藏在文化背後的文化精神、民族精神才是文化實質性的內涵。對於地處內陸而又包含三個區域文化的安徽來說,構建統一的當代安徽文化精神,是非常迫切與必需的。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安徽的決策者和領導者曾提出了以拼搏精神、進取精神、自強精神、團結精神、開放精神和奉獻精神為內涵的「黃山松」精神作為安徽的文化精神。以黃山松作為安徽文化精神的形象標志,可以使人們感受到這個文化精神的地域和歷史的鮮明與特色,也顯示了它的壯麗與豪邁,這對於樹立安徽的整體文化形象,增強安徽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動力,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五、充分發揮文化對經濟的激活功能,利用文化發展區域經濟
政治經濟的文化性與文化的經濟性,已成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一種文化可以在多種層面上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文化激活經濟的功能日益為人們所重視。一個區域的競爭力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區域的文化資源,文化氛圍,文化發展水平。現代區域經濟和現代區域文化的互相滲透,呈現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近年來,我國不少地方提出了「文化興省」、「文化興市」的口號。我省作為文化大省,完全可以利用自己豐富的、有特色的文化資源來激活帶動經濟發展,如各地可通過定期舉辦各種文化節、文化展來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如淮南的「中國豆腐文化節」、銅陵的「青銅文化節」就起到了很好的「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作用。另外,各地企業應有意識地將本地特色文化融入產品設計和企業文化建設中。如此則文化服務了經濟,且在服務經濟的同時提升了文化的知名度,發展了特色文化。
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現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轉變
文化產業是第三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產業。隨著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產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安徽是文化資源大省,較大的文化影響力、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各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資源,是我省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省的優勢。但由於歷史、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安徽在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上還有明顯欠缺。很多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或因保護不力,或因宣傳不夠,或因開發利用不到位,遠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和效應,在全國的知名度還沒有真正打響,還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知名品牌。安徽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還比較落後,離文化強省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好徽字牌,唱響黃梅戲,建設文化強省」的文化發展戰略,為安徽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們要依託傳統文化資源,挖掘、弘揚我省文化資源的精華,加快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打造優秀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把我省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使我省文化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安徽文化為安徽經濟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也使安徽文化在服務經濟的同時取得新的成就。
2、實地參觀並考察一些歷史名勝、古跡或紀念館、博物館,並結合實際談談安徽文化的基本特點。
一、安徽文化具有延續性
所謂延續性,是指安徽文化歷史悠久,自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就處於不斷發展、不斷完善過程中,其間從未中斷過。安徽具有豐富的史前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安徽文化在夏商時期開始萌芽,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秦漢大一統的文化局面下,安徽文化繼續發展,在學術思想、文學方面成就尤為突出,涌現了一大批傑出人物。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漢文化和山越文化在安徽地區發生碰撞、融合,安徽文化在繼承先秦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哲學、教育、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都有重大貢獻。隋唐五代時期,由於安徽遠離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這一時期的安徽文化雖沒有什麼傑出成就,但也沒有中斷。宋元時期,安徽文化在第三次南北文化碰撞交流中,發展到了精緻和成熟階段,新安理學是這一階段的標志。明清時期,安徽文化在前期相續發展基礎上進入了繁榮和鼎盛時期,在文化的諸多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涌現了一大批大家,特別是桐城派和徽州文化的全面繁榮,標志著安徽文化的鼎盛,取得了一系列總結性和開創性的成果,對全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清末民初時期,中國社會和文化都處於新舊交替時期,安徽文化也具有著鮮明的新舊交替的時代特徵,一方面是傳統的血脈仍在延續,另一方面是新文化因子開始生成,在古今、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中,產生了許多文化名人和傑出大家,如胡適、陳獨秀、陶行知等。縱觀安徽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安徽文化發展是環環相扣,階段相接,從而形成了一條從未中斷的文化鏈。
二、安徽文化具有兼容性
安徽文化的兼容性一方面表現在安徽文化對南北文化的兼容吸收上,如老莊的道家學派就既體現了北方文化的影響,又有南方楚辭文化的影響。兼容性的另一方面表現在,安徽的學人注意吸收其他學派學者的成果,如作為道家學派集大成的著作《淮南子》,就是在發揮先秦道家思想基礎上,同時兼采儒、墨、名、法各家之長而成。朱熹是新安理學的祖師,作為理學的集大成者,其嚴密完整的理學體系則是在融通北宋程顥、程頤、張載、周敦頤諸儒以及道、釋學說基礎上形成的。安徽文化的兼容性還表現在安徽歷史上的很多學者,在學術上的成就,既是專精,同時又精通諸多方面學問。如方以智既是哲學家,而其對天文、禮樂、律數、書畫、文字、琴劍等又無不通曉,其所著《物理小識》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再如皖派經學的代表人物戴震也精通多種學問,既是哲學家又是考據學家,他對訓詁、算數、天文、地理、制度、名物、音律等無不精通,足見其學問之廣博。
三、安徽文化發展具有多樣性
淮河、長江從安徽北部和東南部流過,自然地將安徽分為北部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三塊,淮河沿岸及以北地區是平原旱作農業地區,其文化上長期受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的直接影響,其經濟結構、生活習俗、民情風尚等都包含了較多的北方文化因素。江淮之間是我國旱地農業區和水田農業區的過渡地帶,在經濟結構上與淮北地區有較大差異,而該地區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碰撞與交融的主要地帶,因此文化風貌兼有南北特徵。而沿江平原與皖南山區是典型的水田農業區,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其文化風貌也更多地包含了南方文化的因素。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為安徽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條件,安徽文化也在這種區域差異性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三個較為成熟的、具有豐富內涵和個性特徵的區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個區域文化圈。
四、安徽文化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安徽文化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區域卻表現出不平衡性。春秋戰國時期,安徽文化開始在淮河流域地區形成,但在以後的數千年歷史中,安徽文化幾度興衰,差不多呈波浪式發展。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安徽文化在繼承先秦安徽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發展,然而在隋唐五代的近400年間,雖然安徽地區也不乏傑出人才與成就,但較之前代與周邊地區卻顯得較為冷清,直至北宋王朝建立以後,安徽文化才開始掃除隋唐時期寂寞冷清的局面。兩宋時期,安徽雖然烽火不斷,但由於北方中原文化的南下交流,安徽在學術文化方面卻取得了突出成就。公元1275年,安徽全境落入元軍之手,在此後的100多年裡,安徽文化基本是處於停滯甚至倒退狀態,直至明中葉以後,安徽文化才迎來又一個黃金時期,產生了桐城派以及徽州文化的全面繁榮。安徽文化進入鼎盛時期。
安徽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還表現在安徽文化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並在時間和區域上由淮河流域逐步向皖南傾斜、發展。從春秋戰國到西晉滅亡,安徽文化的發展主要局限於淮河流域,這一時期頗有建樹的安徽學者差不多都出生或生活在這些地區。東晉南渡以後,隨著中原世家大族的南遷,我國文化中心也開始向南轉移到長江流域,安徽的文化格局也開始發生變化。兩淮地區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侵入及戰爭的破壞,其在安徽文化中的重心地位也開始喪失,此時長江沿線地區開始登上文化學術舞台,產生了如張籍、杜荀鶴、張孝祥、李公麟等一大批傑出的學者。金元時期,兩淮地區淪入金、元鐵蹄統治之下140多年,兩淮文化再次受到毀滅性的破壞,而此時的皖南地區,由於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南移,加之這一地區遠離戰亂,因而文化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徽州地區異軍突起,從事實上確立了其在安徽文化的中心地位。明中葉以後,皖江地區和徽州地區更是人才輩出,以桐城派為代表的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雙峰聳峙,安徽文化迎來了他輝煌燦爛的巔峰。因此我們可以說,淮河文化是中古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是封建社會後期的文化。
五、安徽文化具有開拓創新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安徽文化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春秋時期的管仲,輔佐齊桓公施行改革,他的民為邦本、通商惠賈、發展經濟等思想和做法,奠定了山東齊文化注重經濟之特色的底蘊。老、庄創立道家學說,而集道家學說之大成的《淮南子》,則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觀為核心,集法家的進步歷史觀,儒家的仁政學說,陰陽家的陰陽學說為一體,構建了一套黃老道家學說與實踐相結合的治國理論。它的內容包羅萬象,思想則取諸家之長,棄各家之短,是創新的一個典範。「三曹」也是變革和創新的典型。在曹操父子努力下,開創了「梗慨而多氣」的建安文學新時代。朱熹是宋代理學集大成者,也是安徽學說善於創新的典範。他在繼承儒學傳統基礎上,吸收佛、道合理成分,克服儒學世界觀、方法論的短處,構造出內容精深、結構精緻的新儒學體系。朱熹和理學的兼容並包、自我批判、不斷創新的傳統,深刻地影響了宋元明清的文化發展,也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現代的文化變革。除了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創新之外,安徽人在其他許多方面也都有創新,如徽派建築、蕪湖鐵畫、文房四寶、安徽戲劇等諸方面都體現了安徽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為中國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也正是由於創新,才使得安徽文化具有強大的內在生命力,才使得安徽文化得以延續發展並不斷創造輝煌。
『拾』 吳思檬是名人嗎
一是「桐城派」的重要開創者之一。朱書與比他大一歲的戴名世偶然相遇於繁昌縣江邊,一番交談,高山流水,相見恨晚,遂成莫逆之交。至皖江鄉試,又與比他小14歲的方苞相識,二人情同手足。從此,三人你唱我和,開桐城文派一代新風,時人稱之為「清初三才子」。朱書的文章,名重一時,有「脫稱鉛華始見真,蕭疏淡宕杜溪文」之譽。朱書出身貧苦,即使身登龍門之後,依然粗衣布履,甘於清貧,為人率真,深得同輩敬重,被稱之為「字綠之為人,天下無有出其側」。朱書卒於1707年,享年54歲,葬於碎石雞公咀,原墓毀於1958年,現重修。在他去世四年後,其好友戴名世因所刊行的《南山集》中有南明年號而遭劾下獄,兩年後以「大逆」罪被殺。這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獄「南山冤案」。此案牽連數百人,朱書的另一位好友方苞也牽連入獄,後經上書房大臣李光地營救,才得以保命。就是朱書也死後受累,其文集被禁。盡管如此,朱書所著《杜溪文集》、《游歷記存》等仍傳之後世。
二是倡導皖江文化第一人。朱書世居宿松,生於潛山,又隸屬桐城派,這些經歷使朱書的視野更容易遍布古皖大地,並逐漸形成強烈的皖江地域意識。在其倡導皖江文化的綱領性文章《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獻書》一文中,朱書開篇即道:「吾安慶,古皖國也。其岳曰皖山,其瀆曰大江,其川曰尋潛,其浸曰雷池,其鎮曰大龍。靈秀所鍾,扶輿郁積,神明之奧區,人物之淵藪也。」在朱書眼中,皖江文化的地理范圍即安慶府六邑,皖江文化即安慶文化。為此,朱書親撰對聯「懷寧猛虎銅城不入潛山去(一作走),宿松白鶴太湖無魚望江飛」,將安慶府六邑巧妙嵌入對中。更難能可貴的是,早在300多年前,朱書以元末明初的洪武大移民為限,提出了「皖人」和「古皖人」的概念,區分了土著文化(古皖文化)和移民文化,認為正是它們之間的碰撞和融合才形成了皖江文化。這種從地理、人文、歷史等角度研究文化的方法,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先進性。
三是參加了《佩文韻府》、《淵鑒類涵》等工具書的編纂。朱書在任翰林院編修期間,被康熙詔入武英殿,參加了當時著名的兩部工具書的編纂工作。《佩文韻府》,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韻典,是研究古文時查找詞語和典故不可缺少的工具書。全書依韻分為106卷,收10252字,近50條詞彙。「佩文」為康熙帝的書齋名之一,「韻府」有韻書之庫含義,故命名曰《佩文韻府》。參加編書的共70餘人,都是當時優中選優的宿儒,歷時八年始成。《淵鑒類涵》是一部類似今天的網路全書,它把散見於各種典籍中同一種事物的資料,分門別類地集中在一起,便於查找。此書由張廷玉父親張英任總裁,康熙在暢春園的書房有淵鑒齋,他便以此為書命名。這些書的編纂,雖非朱書一人之功,但參予的本身,就是對其才華最好的褒獎。
平民英雄——汪革、吳仕傑
吳思先生在《潛規則》一書中,引述了一個清代道光年間發生在宿松的真實故事:晚清社會,一旦出現盜案,便讓盜賊誣陷平民窩贓,借機敲詐,謂之「賊開花」,往往弄得平民傾家盪產。為對付這種敲詐,宿松縣的一些平民聯合起來,定期送一筆「辛苦錢」,很好地達到了「破財消災」的目的。「我看到了安徽宿松縣民間用來對付這種敲詐的高招,不禁被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所折服。」吳先生如是說。吳先生的故事來自《鏡湖自撰年譜》,這是一本我們宿松人寫的關於宿松故事的書籍,作者是清光緒年間宿松舉人段光清,官至浙江按察使。其實,史書中關於我宿松平民百姓的記載還有不少,最讓我感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南宋乾道年間的汪革,一個是元末明初的吳仕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