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為什麼簡稱為鄂
湖北的簡稱由來有多個說法。
1、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州」湖北屬荊州,殷商時為湖北有鄂國,後被楚國所滅,後鄂城成為楚國的國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地設置鄂縣,因此湖北簡稱鄂。
2、元朝開始實行行省制,湖北先是叫做荊湖省,後來又叫湖廣省,省會都在鄂州,這個鄂州是現在的武漢武昌。因為省會一直叫鄂,歷史上也一直叫鄂,所以湖北省經常被稱作「鄂省」,漸漸地「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簡稱。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國土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湖北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
B. 湖北和湖南都屬於楚文化,怎麼簡稱為鄂與湘
由於楚國總地域太大,湖北地處古顎州就簡稱顎,湖南位於湘江流域就簡稱湘。當然在原來楚國的時候並沒有這些簡稱,那會的楚國就是有很多州組成的。
當年的楚國統治時間也就四百多年,當然他們的位置就主要在湖北,湖南,安徽,陝西,山東,江蘇這一塊區域,這么一看其實楚國的面積還不蠻大,而且他所在的區域大部分都是經濟比較好的地區,所以鼎盛時期的楚國可以說沒有別的國家趕惹,所以這些地方一直受到楚文化的熏陶。當時楚國的控制面積確實比較大,而且他是有很多國家組成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楚哥先後吞並了很多小的一些國家。當時由於地區跨越太大,為了管理這些地區,逐漸的開始讓他們劃分明細,這樣一來方便管理。
C. 歷史上楚國在湖北,為什麼現在湖北簡稱鄂而不是楚呢
其實山東也一樣,山東應該簡稱齊而非魯,齊國是戰國七雄,創造了強大的經濟和燦爛的文化,今天山東的主體部分都是齊國的領土 明朝時,山東的商人,官員就被稱為齊商,齊黨。齊寓意團結,奮進。與愚笨粗魯的魯高明不知多少倍。魯國是一個早就被滅掉的小國 ,既無經濟又無文化,你說孔子,孟子?擺脫,這兩人在魯國是受排擠的,也就是說魯國的政治文化跟儒學是兩碼事,所以說這樣一個小國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泱泱海右大地的簡稱。我們強烈建議,山東簡稱齊,大力挖掘發展奮進,務實的齊文化,海洋文化,重商文化!
D. 湖北簡稱為什麼不叫楚
湖北之簡稱為鄂不是近現代的事兒,古已有之,只是相對於荊楚之名略顯單薄而已,但是要明白,楚地指的可不是簡單的湖北一省之地,襄樊改稱襄陽,可以說沒什麼大爭議,湖北不是楚文化的單一代表,更別說自己可以堂而皇之的稱為楚。
春秋時楚國的領土很大,湖北只是它的一部分而已。湖南也屬楚地,湖南稱湘楚,如今湖北省的簡稱是「鄂」,湖南省的簡稱是「湘」是相安無事的。而湖北省要是將簡稱改為「楚」則要與湖南起紛爭。原本「一清二楚」的事情硬要攪得「不清不楚」,可能形成「四面楚歌」感受「痛楚」。
(4)楚文化為什麼沒有簡稱擴展閱讀
2018年7月下旬,隨著湖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文件,湖北菜的簡稱問題再次受到眾人關注。
這份文件公布於7月21日,名為《關於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文件指出,楚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風味特色鮮明,產業初具規模,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隨著楚菜產業發展,其延伸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以農業為基礎、餐飲業為核心、食品加工業為主體、旅遊業為載體、會展業為平台、物流和信息產業為支撐、職業培訓為動能,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相比,仍存在著楚菜品牌提升乏力、產業化程度偏低、政策法規建設滯後等不足。
E. 楚國封地不是湖北嗎為什麼湖北的簡稱不是「楚」
楚國封地不是湖北嗎?為什麼湖北的簡稱不是「楚」?
湖北省簡稱鄂,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也有人認為湖北省簡稱楚更恰當,原因是湖北自古屬於楚國核心地界,集中代表了楚文化。湖北為何簡稱為鄂而不叫楚呢?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選擇了鄂?這其實與湖北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F. 為何湖北被稱為荊楚大地,簡稱鄂,不簡稱「荊」或「楚」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這些簡稱一般來自省名中的一個字,或者歷史上的曾用名。如四川簡稱「川」、雲南簡稱「雲」、山西簡稱「晉」,重慶簡稱「渝」。從這些簡稱中,都能看到歷史的影子,而且也特別容易理解,如山西以前屬於秦晉之地,山東曾為魯國。而中國湖北的簡稱,卻讓很多人感到一臉茫然,湖北號稱荊楚大地,應該簡稱「荊」或「楚」,為什麼卻簡稱鄂。
湖北位於華中地區,與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慶、陝西為鄰,地勢西高東低,南有長江,北有漢江,省內有武漢東湖、丹江口水庫、洪湖、梁子湖等湖泊,所以歷史上曾被稱為江漢大地和千湖省。
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被稱為夏口,三國歸晉後,司馬炎在武昌設立鄂縣,在此之後,武昌、鄂州兩個名字一直交替使用,時而叫武昌,時而叫鄂州。
武昌位於長江與漢江的匯流處,是南方的戰略重地,古人有「失鄂州,而失江東」的說法。自唐以後,鄂州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直到元朝時,採用行省制,將湖北一帶歸屬於湖廣行省,治所為武昌,清康熙年間,湖廣行省又被分為湖北省和湖南省,湖北的省會依舊是武昌。由於武昌叫了幾百年的鄂州,久而久之「鄂」的影響越來越大,於是湖北就簡稱鄂了。
G. 湖北的簡稱為什麼不是楚而是鄂呢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簡稱「鄂」。
H. 陝西能簡稱秦,湖北為什麼不能簡稱楚
因為那個地方的版圖一直以來比較穩定,歷朝歷代都是作為一個行政區來治理,而你所說湖北作為一個單一的行政區形成的就比較晚了,所以也就沒了沿革下來的稱呼。陝西地區則自古代起就有三秦的稱呼,直到現在。
樓上幾位,陝西省簡稱陝或秦,是沒錯的
I. 作為楚文化的中心,湖北為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楚」
湖北省的簡稱「鄂」,固然源於隋朝開皇九年改郢州為鄂州的治所而得名,但更最主要是因為春秋時楚王熊渠將中子紅封在今鄂城所熟知,至於說「鄂」是因為與一個以鱷為名的古國有淵源關系則鮮為人知。
據七秩齡童考證:大約4000年前,揚子鱷廣泛分布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其時在山西汾河流域就盛產一種「汾河鱷」,而鄰近汾河的今山西鄉寧縣在商代就建有一「鄂侯國」,以捕鱷為業,商紂王時封為三公,以「鄂」為國號。其縣至今尚有鱷山(又名鄂山),鄂水,鄂谷等地名。由於古鄂國地近晉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改國名為「晉」),周成王時被兼並,故《世本》載有:「唐虞侯居鄂」,不得已鄂國的遺民南逃至今河南洛陽邙山的鄂里坂定居,但此時的成周強盛,虎視眈眈,鄂國被迫再往南遷至今河南南陽一帶,史稱「鄂」或「西鄂」。周夷王時,周鄂交惡,周、虢聯軍出兵征鄂,鄂人只好再次南遷到今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今大冶有鄂王城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定居下來,史稱「東鄂」。
梁子湖畔川澤交錯,山林茂密,雖然周廷一時間鞭長莫及,誰料到楚國熊渠勢力的強盛,竟發展到長江中游古鄂國的疆域,以至於周夷王八年(前877年),楚熊渠攻滅鄂國,以此為別都,故《史記·楚世家》載有:熊渠「乃興兵伐庸、楊粵,乃至於鄂」,從此東鄂屬楚。熊渠佔領東鄂後,仍以鄂為國名,封其三個兒子中的第二個兒子紅為鄂王。熊摯紅稱王不久,因畏於周厲王的征伐,雖自動去了王號,卻同時營造了規模宏大的「鄂王城」,時在公元前840年。此時的「鱷」字,也由魚字偏旁改為「邑」字旁,就變成為城市的名稱「鄂」了。這就是湖北簡稱的由來。及至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曾在此出土了熊咢鑄「夜雨楚公鍾」(宋政和三年出土)。古鄂國被楚國消滅了,但其遺民子孫,仍以鄂為姓,後成為「巴中七姓」之一。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