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開平碉樓的來源啊
【開平碉樓介紹】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開平碉樓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作用】
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開平設縣,希望從此開始太平,故取名「開平」。自建縣後,「社賊之擾」有所收斂,治安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樓數量不多。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時期是開平碉樓發展的初期階段。
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在海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開平華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託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開平,從而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建設提供了充實的經濟基礎。在匪風熾盛的日子裡,為防賊患,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大量興建是這一時期開平村落最突出的變化,林立的碉樓從此成為開平鄉村壯觀的文化景觀。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以前便成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發展的興盛時期。
特點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磚樓、混凝土樓。
【分類】
石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牆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目前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磚樓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築的碉樓,目前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築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一層水泥。目前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占碉樓總數的13.6%。
混凝土樓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目前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佔80.4%。
按使用功能,開平碉樓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
●眾樓建在村後,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戶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占開平碉樓的26%。
●居樓也多建在村後,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禦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志。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佔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占開平碉樓的12%。
【價值】
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一、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時的一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合在碉樓上,使之成為留置於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二、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
在開平建築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門類的建築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一地和諧共處,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築類型,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三、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傑出代表
華僑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是華僑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所帶來的文化沖突,廣泛觸及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階層。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規律。這種文化的沖突和交融,在開平表現得極為外在化。隨便走到一座碉樓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跡。因此,開平碉樓與民居非常突出地體現了中國華僑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國人的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碉樓主要分布在村後,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開平碉樓成為僑鄉民眾構建和諧生存環境的重要手段。
【開平碉樓的歷史】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國,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發、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製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餘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稍有風吹草動,人們就收拾金銀細軟,四處躲避,往往一夕數驚,徹夜無眠。華僑回鄉,常常不敢在家裡住宿,而到墟鎮或親戚家去,且經常變換住宿地點,否則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 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這樣,碉樓林立逐成為僑鄉開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 目前,開平碉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已經通過。這將為開平帶來蓬勃的旅遊業。
【造型】
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於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於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一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
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於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築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台頂等形式。
【特點】
開平碉樓罕有的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也是那個歷史時期中國移民文化與不同族群之間文化相互影響、交融、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最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它還突出的體現了中國華僑與民眾主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歷程。同時,開平碉樓豐富多變的建築風格,凝聚了西方建築史上不同時期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建築成群,成為一種獨特的建築藝術形式,它極大的豐富了世界鄉土建築史的內容,改變了當地的人文與自然景觀。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可以說,開平作為華僑之鄉、建築之鄉和藝術之鄉,她的特色在碉樓上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對碉樓資源進行保護和挖掘,對於研究華僑史和建築藝術,對於開發旅遊資源和開展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B. 江門五邑地區的傳統文化。
特色的景點當然有很多的啦! 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開平的碉樓啦,是廣東省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位於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大致有以下四種:鋼筋水泥樓、青磚樓、泥樓、石樓。 開平碉樓有避盜防澇、抗日據點、共產黨地下活動的歷史作用。 自力村隸屬開平市塘口鎮,東距開平市區12千米,坐落在潭江支流鎮海水河谷丘陵平原。該村民居格局與環境保護完好,自然環境優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間,與民居和眾多的碉樓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全村現有農戶63戶、179人,海外僑胞248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村民朴實大方,樂觀開放,生活悠然自得。 全村共建有9座碉樓6座廬(即西式別墅),分別是龍勝樓、養閑別墅、球安居廬、居安樓、耀光別墅、雲幻樓、竹林樓、振安樓、銘石樓、安廬、逸農樓、葉生居廬、官生居廬、讕生居廬、湛廬。最早的龍勝樓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最晚的湛廬建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其中,最精美的銘石樓高6層,第1層為廳房,第2至4層為居室,第5層為祭祖場所和柱廊、四角懸挑塔樓,第6層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傢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有趣,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自力村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碉樓群是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代表。 泮村燈會,又稱舞燈會。每年農歷正月十三日舉行。
希望採納
C. 開平中秋節習俗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我國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D. 開平碉樓古代有皇帝關注過嗎
未見有皇帝關注過的記載。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體現了中國華僑與民眾主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歷程。在開平建築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開平碉樓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多得的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開平碉樓景觀。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開平碉樓的歷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盜匪",在保護僑眷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起過不小作用。
E. 開平碉樓的資料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力村碉樓將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和獨特的世界建築藝術景觀。
「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紐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村落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的第35處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現存1833座,最多時達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開平市的塘口鎮、百合鎮、赤坎鎮等15個鄉鎮街道上。這些主要興建於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築是民國時期的最偉大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見證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更迭的重要產物。
開平碉樓游覽攻略
開平碉樓與古村落主要布在五個古村落中。自力村與立園、馬降龍都是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景點,很值得一去,主要包括銘石樓、葉生居廬、瀾生居廬等,配合周圍的稻田拍照效果非常好。自力村有15座風格各異、造型精美、內涵豐富的碉樓,是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傑出代表。
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傢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有趣,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
F. 碉樓的開平碉樓
碉樓是一種特殊的漢族民居建築,在中國分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其形成與發展是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它綜合地反應了地域居民的傳統文化特色。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人們出於戰爭,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築風格,藝術追求是不同的。 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市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發、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製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餘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開平碉樓介紹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分布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北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為多層建築,高於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開平設縣,希望從此開始太平,故取名「開平」。自建縣後,「社賊之擾」有所收斂,治安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樓數量不多。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時期是開平碉樓發展的初期階段。
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在海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開平華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託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開平,從而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建設提供了充實的經濟基礎。
在匪風熾盛的日子裡,為防賊患,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大量興建是這一時期開平村落最突出的變化,林立的碉樓從此成為開平鄉村壯觀的文化景觀。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以前便成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發展的興盛時期。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漢族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按建築材料分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青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牆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目前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磚樓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築的碉樓,目前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築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一層水泥。目前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占碉樓總數的13.6﹪。
混凝土樓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目前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佔80.4﹪。 按使用功能,開平碉樓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
●眾樓建在村後,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戶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占開平碉樓的26﹪。
●居樓也多建在村後,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禦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志。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佔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占開平碉樓的12%。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一、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的人多把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時的一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合在碉樓上,使之成為留置於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二、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
在開平建築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門類的建築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一地和諧共處,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築類型,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三、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傑出代表
開平碉樓
華僑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是華僑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所帶來的文化沖突,廣泛觸及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階層。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規律。這種文化的沖突和交融,在開平表現得極為外在化。隨便走到一座碉樓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跡。因此,開平碉樓與民居非常突出地體現了中國華僑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國人的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碉樓主要分布在村後,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開平碉樓成為僑鄉民眾構建和諧生存環境的重要手段。 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於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於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一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
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於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築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台頂等形式。
台山碉樓
台山市的碉樓,具有僑鄉特色建築,它熔中西建築藝術於一爐,集防衛居住功能於一體,既深涵中國的傳統底蘊,又飽載濃郁的歐美氣息,是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多元文化碰撞交匯而成的歷史景觀,是一幅數量眾多,風格獨異。
台山碉樓主要由海外華僑捐資興建,這些洋樓.樓仔,以西式為主,因為僑鄉的華僑長期居住歐美,受到西方建築文化影響,所畫的圖紙西式色彩濃烈,一眼望去,樓頂是穹頂的樓不少,那是羅馬建築特色,而絕大多數在三樓或四樓都有飄出陽台,陽台無論是一面的還是二、三、四面的,都採用古希臘列柱式,柱間形成羅馬建築半圓拱窗子。有些樓屋內設弧型拱門,豎著兩條古希臘清秀的愛奧尼克式的圓柱,看上去頗有氣派,凸顯古羅馬式的建築設計理念,第三層陽台正面是混凝土結構的列柱式,8根圓柱構成7個廊窗,其中6個為圓拱形的,中間1個梯級形的;陽台側面左右也各有一個半圓拱形廊窗。正面山牆鐫刻著的圖案復雜而精緻,縮窄了的四樓平頂上再建一望亭,四方亭頂高突穹頂,聳立在果園中,猶如一名戴著鋼頭盔威風凜凜的戰將。樓的正面有三扇門,居中門豎著雙圓柱,側門被弧形圖案包圍著,既豪華又有氣勢;而牆體是採用紅磚砌成,牆上開著小方窗,這是中式的。樓第四層面的飄篷開著多個上寬下窄的槍眼,在瞭望亭上觀察到有敵臨樓下便可防衛。樓房觀賞價值很高,而又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這批洋樓,是僑鄉的特色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國外賺了錢的華僑,帶回金錢和圖紙回故鄉,建起了反映他們居住地建築風格和風情,又溶入故鄉傳統建築藝術的,具防護與居住功能的「中西合璧」式碉樓。這些碉樓至今完好無損,只是大部分已無人居住,無人守護,一片蒼涼。也有的由村中公嘗(公共田產)收入或村人攤派自籌而建。這些碉樓一般三、四層,高的十層,牆有尺多厚,有黃泥拌石灰舂成的,有青磚或花崗岩石砌的,更多的是鋼筋水泥結構;每層的四邊牆上都開有槍眼。頂層普通四邊突出,形似陽台,「陽台」底也開有槍眼;四角築成瞭望台,甚至裝有探照燈。門窗不大而都用厚厚的鋼板做門,整座碉樓都異常牢固。台山市碉樓建築的全盛時期,有碉樓2000多座,遍布台山的每個角落,現有1000多座,保留完好無損的626座。這些雄偉壯麗、建築風格獨特的碉樓,仍然默默地沉睡著,她神奇的面紗,露出她的美麗容顏.
G. 「開平碉樓」的背後,一段屬於「金山客」的歷史故事,辛酸而美好
在江門的 歷史 上,有著這么幾代人,他們為了美好的前景,踏上了由淚水和汗水組成的天涯之路,背井離鄉,成為一個個華僑。華僑們在異國他鄉,經歷過絕望,也實現過夢想與榮耀,也帶回了一些先進的外國文化,使得江門成了有名的「僑都之鄉」。
我在江門生活了將近四年的時間,偶然間會去游覽一些景點,有幸目睹了華僑文化影響下的「開平碉樓」。開平碉樓,坐落在江門管轄下的開平,是中國傳統文化主動吸收外來文化所產生的建築,集防禦、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下面,我們一起聊聊「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作為江門的一個著名景點,最適合的 旅遊 季節為4-6月,或者9-10月。在這個時節,你來到開平碉樓附近 旅遊 ,將會看到一片祥和的田園風光,春光明媚,微風乍起,吹起了一層層「竹海」。而竹林旁邊的池塘,則是泛起一陣陣的細小漣漪,魚兒在水中嬉戲,這是江南水鄉一個特有的景象,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可是,當你抬頭往上、往遠處看出,你會看到一棟棟屹立在田野之中、萬花叢中的碉樓,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這才是讓人驚訝的。
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並且在紐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在鼎盛時期,將近3000多座,現存1833座。這些碉樓按 功能 來分,可分為 居樓 (當地富人獨資建造,用於日常居住)、 更樓 (在村口、河岸等地建造,用於預警)和 眾樓 (是村裡人合資建造,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碉樓按 建築材料 來分,分為 鋼筋水泥樓、青磚樓、泥樓、石樓 等,其中鋼筋水泥樓最為堅硬,而青磚樓則是集堅硬與美觀一身。
開平碉樓可謂是中國鄉土建築一個奇跡,是中西合璧的優秀建築,而在它背後更是隱藏著一段辛酸而美好的 歷史 故事。
所謂「碉樓」,就是把防禦用途的碉堡和樓的形狀相結合的建築,在漢代時就出現了,並且廣泛應用在鄉村地區。但是,關於開平碉樓的故事,還要從明朝開始講起。
現在,我們再看江門五邑地區的地圖,可以看到開平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開平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的交界處。在 歷史 上,凡是交界處必定是混亂不堪的,「山高皇帝遠」,朝廷的政策和官兵根本到達不了,自然也管不了。所以, 自明朝以來,開平就成為了「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 社會 治安混亂;而且由於地勢低窪,河流眾多,每遇到台風暴雨天氣,洪澇災害就頻發。
由於種種的原因,當地的百姓被迫無奈,只能在村中修建起碉樓來自保。嘉靖年間,開平三門里村的關氏為了保護家人和保障村裡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庇護所—— 迎龍樓 ,這是開平現存最古老的碉樓。
迎龍樓造型簡潔古樸,並不美觀,但異常的堅固。迎龍樓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52平方米,樓的四角各有一個落地式的塔樓,四面開有小窗口。在當地,聽老一輩人說,迎龍樓保護了他們幾代人,躲過了幾次的水災和匪徒,人們稱它為「救命樓」。
而在明朝後期,官逼民反的情況愈發嚴重,當地官員為了強化地方治安,鼓勵地主興辦地方武裝,結寨自保。於是,崇禎年間,關氏人家又修建了「瑞雲樓」。
1848年,美國北加州發現了大量的金礦。繼而,1849年開始出現了「淘金熱」,加上太平洋鐵路的修建,招募華工的消息也傳到中國,人們爭先恐後地去淘金。在開平當地, 就有些年輕人為了美好的前景,踏上了「淘金」之旅,這些人有個共同的稱呼——「金山客」 。
可是,經過將近三四個月漂泊,到達了美國的金山客才發現,現實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他們為了尋找黃金和修建鐵路,長期奔波在偏遠山區,做得都是最苦最累的活,生活異常的艱辛。
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金山客們的長期努力之下,他們逐漸在美國、加拿大等地站穩了腳跟。
這時,金山客們為了照顧家人,開始把省吃儉用的血汗錢匯回了家鄉。到了二十世紀初期, 江門五邑地區就成為了華僑之鄉,僑眷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這也為開平碉樓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到了民國時期, 社會 動盪不安,「四不管」的開賓士安更為混亂,匪徒猖獗,而華僑富足的生活更是讓他們招來了殺身之禍。
1912年到1926年間,僅僅14年時間里,開平就發生了8次匪徒劫持學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
但是,在1922年的一個晚上,事情發生了轉折。
在當年的12月,眾多匪徒想要劫持赤坎地區的開平中學,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發現,四處鄉團的人員及時地進行了截擊,成功地救回了校長及學生17人。
這件事轟動了全縣,遠在海外的華僑也聽到消息,十分開心,認為建造的碉樓是可以防患匪徒。 於是,不想當匪徒眼中「肥肉」的華僑,開始了對「野蠻」進行還擊。
華僑們開始在外努力工作,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讓村裡人建造碉樓,用以自保。而且,因為國內設計人才短缺,所以很多華僑就在僑居國請人設計好碉樓藍圖,寄回家鄉,這也造就了開平碉樓風格多種多樣,極具藝術特色。
於是,從二十世紀開始,在開平16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陸續地建造起了多座碉堡。
後來,一些華僑為了保障家眷的安全,而自家的財產不受損失,華僑回鄉建造新屋時,也紛紛地把新房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這也造就了民國時期開平碉樓井噴式發展。
而在其中,一些華僑的炫耀心理,也造就了本用於防禦的碉樓也變得異常的美觀,更是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比如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極具藝術特色。
在《開平明報》中有這樣的記載:予(訪員)荏趁龍塘市,遇見一紅柬標帖於何氏始祖祠門首,行前視之,其文雲:出帖人龍塘聯保堂,今因匪氛酷烈,到處打眾劫掠可為杞憂,本堂有監於此,遂開會議,議商共圖治安計策,眾議將會底堂業變賣,取疑建築碉樓,以維地方…」 從這可以看出,碉樓的本意是為了防禦,抵抗匪徒的。
所以,在開平,作為防禦性的「避風港灣」,碉樓一般高四五層,最高的達到九層。有些碉樓平時並不住人,只有匪徒來了,才會進去躲避,所以室內的空間大多狹窄,而且為了節省開支,樓層之間多木板鋪著。
在四周,牆身上設有開口向下的窗戶,裝有鐵板窗;在樓頂,為了能夠准確預警,建有突出的方形或圓形的角堡,配有射擊孔。
而在碉樓里,大門是進出的唯一通道,門板用厚重的鋼板製造而成,門內一般有三四道鎖,門外設有鐵閘。而在門的上方,則設有小型的洞口,十分堅固。
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缺乏安全感的開平華僑用勤勞的雙手建造起一座座碉樓,以此來自保。可是, 碉樓可以保護家人,卻不能陪伴家人。
那個年代的華僑地位很低,賺的錢也無法支撐起僑眷到異國生活的費用,所以在開平當地的華僑與家人常常分隔兩地,一年都見不到兩次面。
在分隔的歲月里,華僑與家裡人的聯系只能依靠一份份家書,在開平當地的檔案館內,關於華僑的家書就有幾百封。因此,華僑們為了能夠與家人團聚,通常是在海外賺了錢,就回國發展。
於是,很多華僑開始考究碉樓的美觀性,開始建造了眾多精美的碉樓,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座座別墅。
到了這時,碉樓已經不僅僅是用於防禦,也是樓主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同時也寄託著華僑們濃濃的鄉愁。有資金蓋好一棟樓,也就意味著華僑不用再次漂泊,可以與家人相聚。
華僑開始注重碉樓的外觀,這讓民國時期的碉樓美輪美奐,更加具有藝術的特色。也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才可以有幸目睹一個中國鄉土建築上的奇跡。
在開平的碉樓里,僑眷寄出了一封封家書,「小女兒學會說話了」、「昨天我寄的信你收到了嗎」、「父母很掛念」。
而這一封封家書,也訴說著開平當地人離多聚少的故事,這是一段辛酸的 歷史 ,可也造就了中國鄉土建築的奇跡。
在這堅不可摧的碉樓下,不僅有當地人對家人的愛,更有著金山客那濃濃的鄉愁。
【小皮】
參考資料:《開平碉樓與村落》、《開平縣志》、《開平明報》
H. 為什麼有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一、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時的一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合在碉樓上,使之成為留置於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二、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 在開平建築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門類的建築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一地和諧共處,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築類型,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三、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傑出代表 華僑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是華僑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所帶來的文化沖突,廣泛觸及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階層。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規律。這種文化的沖突和交融,在開平表現得極為外在化。隨便走到一座碉樓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跡。因此,開平碉樓與民居非常突出地體現了中國華僑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國人的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碉樓主要分布在村後,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開平碉樓成為僑鄉民眾構建和諧生存環境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