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灣媽祖是怎麼產生的
媽祖的產生是因為古代的台灣人依靠出海捕魚維生,漁民們心中的一個幻想出來的神,也有史料記載媽祖為一個姓林的女子,經常幫助台灣的漁民,死後人們敬稱為媽祖,此後得到了廣泛地區的傳播,有了媽祖的文化。
很多年的發展,成為了海上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
望採納!謝謝!
Ⅱ 媽祖的故鄉在什麼地方,媽祖誕生的地方
媽祖的故鄉在中國台灣湄洲島,媽祖文化本身就是以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
Ⅲ 媽祖文化傳播與台灣宗教的確立
400年前,先民由福建廣東一帶,乘木殼漁船,經過海流渦旋的黑水溝(澎湖海溝),冒險犯難來到台灣,篳路藍縷,以辟山林,台灣自此得以開發,這段歷史,在連戰先生的曾祖父連雅堂先生所著的《台灣通史》中,記載的非常翔實,冒險犯難,以辟山林是代表「台灣精神」。
台灣在先民冒險犯難加以開發之後,經歷了明末的動亂,荷蘭人的短期統治,到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才獲得一時的安定,後來清廷渡海而來結束了鄭氏的遺脈,台灣收歸大清版圖。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割讓日本,雖有短暫的抗爭,最後仍為日本人所統治,在政權更替中,兵禍連連,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尤其在異族的統治下,使上國衣冠淪為夷狄,均無限悲憤。但歷經高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有默默忍受,因此磨練出堅毅不拔,容忍不屈,無畏無懼的韌性性格,在彷徨無依,極端無奈的情況下,為逃避現實,常藉助宗教信仰,來撫平傷痛,求得心靈上的平靜與慰藉,因此當時多神的宗教盛行,諸如軒轅皇帝、玉皇大帝、關聖君、媽祖等都在尊奉膜拜祈求平安之列,爾後其他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也陸續傳入,形成信仰自由、宗教雜陳、相互尊重、互不排斥的奇特現象。
在台灣香火鼎盛,信徒最多的還是媽祖,媽祖生平事跡到成神接受膜拜的經歷大致如下:
據宋代史料文獻記載,媽祖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洲人,其祖先原籍河南,代代均是官高爵顯,更是福建望族之一。父親林願,宋初官為都巡檢,母親王氏。宋建隆元年(960年)歲次庚申三月二十三日傍晚,忽有一道紅光晶瑩奪目,從西北方射入王氏房內,異香氤氳不散,王氏俄而分娩,生下一個女嬰,由於當時顯有特殊徵兆,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出生至彌月都不曾哭啼,便給她取名林默。媽祖幼年時就很聰明穎悟,8歲讀書,不但過目成誦,並且精通文義,10歲就經常焚香禮佛,朝夕誦經未曾懈怠。還特別孝順父母,敬愛兄姐,鄉里和睦,人人稱贊。13歲那年有位老道士名玄通,到林家化緣,媽祖均能誠懇接待,更加施捨財物。老道士深為感動,歡悅傳授「玄微秘法」供日後去救渡世人。
16歲那年入秋,有日父兄出海未返,天氣突變,颶風大作,狂濤怒撼。當時媽祖正在屋內織布,預感父兄駕舟在海上必凶多吉少,時刻都有沉船的危險,頓然伏在織布機上雙目緊閉,一手持梭,一手拉線,腳踏機軸,神色像似乘風破浪。此刻母親王氏在旁見狀,呼她不應,就拉她手臂,媽祖醒一聲驚叫,手中的梭掉地倒翻,她傷心含淚哭說:「阿爸被救無恙,阿兄沉海歿矣」。不久林願從海上回來一路哭啼,王氏不見兒歸,心裡已知遇難,即刻悲昏厥於地,次日巨浪未靜,媽祖奮勇駕舟出海,終於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兄屍撈回安葬。此次救父尋兄的孝悌事跡,即刻傳遍鄉里,無不尊稱她為「神姑」。17歲時春天,一艘商船經過湄洲海域,忽然遇到濃霧而觸礁,船底破漏,時刻都有沉沒的危險,船上商人個個驚慌失措,高聲呼救,這時媽祖正在家中誦經禮佛,隱約聽見海上傳來十分凄慘呼救聲,就前往察看,發現一商船觸礁欲沉,趕緊請漁民們出海搭救,可是海上風浪巨大濃霧茫茫,誰也不敢去冒險,媽祖見此危機,急著在海邊拔了數棵小草往海中一拋,頃刻海面浮出無數根大杉木,箭似般向遇難商船飄去,一根根並列把船架住,緩緩駛到湄洲嶼,商人深感神奇,趕緊詢問當地漁民,才知道神姑「化草為木」附舟救商的事由,就特地登門拜謝神姑救命之恩。
媽祖日後更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行善濟世,遐邇馳名,有口皆碑。北宋雍熙四年(987年)農歷九月初九,媽祖28歲時,在一次搶救海難中不幸遇難,相傳羽化升天。日後,湄洲島上時常香霧彌漫,曾有多人看到媽祖身著朱衣,飛翔海上,神靈履顯,救助遇難漁民無數,感其澤佑美德,在湄嶼山上建祠供奉,尊稱她為「通賢靈女」,並在湄峰摩崖刻上「升天古跡」四大字,士人相率祀之。然後各地供奉,歷代都有冊封,形成了媽祖文化。
台灣信仰奉祀媽祖最為虔誠,「湄洲媽」、「溫陵媽」、「銀同媽」、「開台媽」、「北港媽」、「大甲媽」、「關渡媽」等等,雖然名稱不一,因為是分靈地緣的關系,實際還是同一尊神。從純朴鄉村到繁華城市,處處都有媽祖廟的興建。
從媽祖短暫的一生來說,她未有什麼著作,也沒有什麼思想體系,但她的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贏得人民的敬愛,尤其台灣同胞,飽受異族欺凌,並有多數人在海上討生活,終年與波浪搏鬥,媽祖的大愛精神,成為他們的守護神、精神上的依託,因此可以說所謂媽祖文化在台灣更為發揚光大,並不為過。
台灣先民大都是由閩南遷來,閩南文化的形成,媽祖文化應占重要的地位,媽祖文化數百年來都是促進民族團結,發揮教化功能的原動力,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由於台灣生存環境的關系,宗教特別興盛,從前如此至今仍然。像佛教近十幾年產生不少教派,佛光山的星雲法師,玄奘的白聖悟明長老,法鼓山的聖嚴法師,慈濟的證嚴法師,中台禪寺的惟覺老和尚,他們都擁有眾多的信徒與龐大的教產。至於基督教有長老會、靈�堂、浸信會,天主教也有不少教堂,藏教則有喇嘛、黑教、紅教、密宗等,這些教派的出現,形成像春秋戰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象,加上近幾年政治環境的改變,推動民主選舉,無形中政治人物也藉助宗教的力量,更促使宗教的蓬勃發展,在台灣沒有宗教戰爭,只有無形而和平的競爭,人民充分享有宗教自由,信仰自由,這是台灣的驕傲。
在台灣信徒最多的還是佛道兩教,同時佛道兩教並未有嚴格的劃分,老百姓仍沿襲傳統,將儒加入使儒釋道合為一體,教徒既尊孔、信佛也信仰玉皇大帝、關聖君、媽祖婆,這是台灣宗教信仰的特性,與西方宗教排斥,常有宗教戰爭,大有不同,在宗教文化的文明上,可以說凌駕西方。
談到敬儒尊孔,從閩南、廣東或近50年由祖國大陸各省來台仕人,基本上都是敬儒尊孔的,所謂的思想教育也是如此,一般學校課程都安排《論語》、《孟子》等四書五經的課程,因此孔孟學說都深植人心,也可以說根深蒂固,雖然近十年來工商發展,西方傳來的思潮東漸,但儒家思想乃處於主流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我們了解台灣人的思想背景,加上宗教的傳播與發展,我們可以大膽的界定,絕大部分的台灣人,是以儒釋道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宗教為信仰,我特別稱之為「台灣宗教融合」其理在此。
我們所謂的「台灣宗教融合」,其實也不只是台灣人才有如此的信仰。掀開歷史,在宋朝有所謂的關、洛、廉、閩大理學宗派,張載、朱熹等號稱「北宋五子」都是著名的大儒,他們提倡尊儒家為正統,但又融合了道佛的精髓,蛻變出異於道佛的「理學」,亦可說他們是將儒釋道合而為一的理學家,他們教學以立志、養氣、居敬、窮理致知為步驟,追求忠恕、博愛,超脫玄學為思想中心,並大力推展,這些符合今日台灣人的宗教思想。
在台灣所謂宗教融合不是宗教力量的推廣而形成,乃是一股無形的動力在推動,是一種趨勢,也是一股潮流,例如八卦山大佛寺以大佛聞名,但也供奉媽祖等其他神祗,最近又迎進了孔子聖像,八卦山大佛寺今後的定位是「儒釋道」合一的台灣宗教中心,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說:「我們不願改變八卦山大佛寺興建的原意,但儒釋道是台灣人信仰的主軸。我們推動宗教「本土化」,自當將以信仰主軸為重心,更發揚光大之。八卦山大佛寺雖不改名,但它實際上已是台灣宗教融合的表徵,它供奉孔子、佛祖、媽祖,香火鼎盛,信徒眾多。
Ⅳ 媽祖是什麼時候傳到台灣去的
澎湖天後宮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媽祖廟,目前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跡」。時光飛逝,轉間庇護澎湖縣民400多年,當時稱為「娘媽宮」,就連船渡口也稱為「媽祖宮」,簡稱「媽宮」。於西元1902年把「媽宮」改為「馬公」,即為今日馬公地名的由來,這座廟宇不僅是馬公的地標,更為澎湖的精神象徵。
台南大天後宮俗稱台南媽祖廟,建於清康熙23年(1684),至今已過325年,原為明寧靖王府邸,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王朱術桂禮遇而建。
大甲鎮瀾宮創建於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迄今已有兩百多年,廟內面供奉媽祖及配祀各神,是大甲鎮最具規模的寺廟,據傳:該廟於清雍正八年(戊甲)有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民林永興攜帶家人來台,途經大甲堡定居謀生,遂將隨身有湄洲朝天閣天上聖母香火,安奉自宅廳堂膜拜,後來大甲堡每一角落住民都來參拜,日增月盛,香客不絕於途,地方人士見此盛況即徵得林氏同意後擇地於現址,於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興建小祠。
北港朝天宮建於康熙33年(1694),至今已有315年的歷史,由樹壁和尚從湄洲朝天閣,恭請媽祖來台,於笨港建立一座小祠供民眾祀奉。康熙39年(1700)由地方的士紳捐資興建祠廟,稱為「天妃廟」,雍正8年(1730)重修後,稱為「笨港天後宮」。
Ⅳ 泉州媽祖文化是怎麼深入台灣的
1680年,清朝靖海侯施琅奉旨東征台灣,統一祖國。他分兵三路出擊,最終取得勝利。據泉州知州劉穎所編的《泉州府志》載:
國朝將軍施琅征海師次於此,神有助順功。
平定台灣後,施琅感念媽祖神恩,上書康熙帝請封,歷數媽祖助順神跡。在1684年,康熙遂敕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後」,天妃宮也改名為「天後宮」了。
後來,施琅將軍為報答媽祖的恩惠,對天後宮進行重修和擴建。並且在施琅平定台灣和重修天後宮的期間,他也帶領泉州百姓向台灣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移民。
到了1723年,雍正御書匾額「神昭海表」,懸掛於殿中,乾隆後歷代有重修。後來清文宗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泉州天後宮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
在清代,私商貿易和向台灣的移民熱潮也在泉州港進一步興起,泉州的媽祖信仰文化也隨著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
1732年和1760年,清政府曾兩次開放海禁,當時有許多泉州人乘機東渡,到達了台灣。也正是因此,台灣的居民中有很多人的祖籍都是泉州。這些泉州人,在來到台灣的同時,也將媽祖文化帶到了台灣。
台灣的媽祖基本上可分為湄洲媽祖、泉州媽祖、同安媽祖三大類別,它們分別為湄洲媽祖、泉州媽祖和同安媽祖的分靈。
從台灣媽祖廟宇的級別來看,都屬於大陸媽祖廟的分靈。一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神符或香火到台灣奉祀,稱為「分香」;二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的神像到台灣奉祀,稱為「分身」。它們大概都是出於明清時期福建向台灣大規模的移民。
在這些移民的百姓當中,泉州百姓一直是開發台灣的主力軍。他們在台灣的開發是由南至北,從西而東的,因此,台灣島上的媽祖廟建造年代的順序也是如此。
1709年泉州人陳賴章開發台北的時間,與台北天後宮的修建年代接近。1720年泉州人林列開發新竹的時間,與新竹的長和宮修建年代相近。道光年間泉州曾氏開發桃園的時間,與當地仁海宮的修建幾乎同時。
由此可見,台灣的媽祖信仰文化大部分都是泉州天後宮媽祖信仰文化的延續。
台灣有800多座媽祖廟,媽祖的信徒占總人口的3/4,台灣堪稱媽祖信仰的極盛之地。
這些廟宇的殿堂、山門、龍柱、石壁、石楣以及上面雕繪的人物、花卉、鳥獸等,盡是泉州的能工巧匠的傑作。從而也證明了,台灣的很多媽祖廟,都是泉州天後宮的分靈。
由於台灣的媽祖廟和泉州天後宮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後來,在泉州天後宮專門建設了「閔台關系史博物館」。
閩台關系史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台灣歷史上淵源關系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曾多次舉辦過大型的展覽會,如「閩台民間藝術展」、「泉州古今字書展」和「閩台民俗風情攝影展」等。
台灣的各大天後宮長期以來就跟泉州天後宮有交往。在兩地的天後宮內,都保存有對方幾十年前互贈的匾額。
為了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每年元宵節的時候,泉州天後宮都會舉行「乞龜儀式」。祈福的大「米龜」則是由兩岸的信眾一起捐贈的。台灣的信眾們也到泉州天後宮祈福。
Ⅵ 媽祖的傳說,是在哪裡
媽祖,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灣等地的居民大多篤信媽祖,他們不僅把她視為航海保護神,而且作為年歲豐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徵。在以福建為中心的一些地區,處處可見媽祖廟和祭祀媽祖的活動,尤其是在台灣,媽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其祭祀媽祖的媽祖廟多達五百餘座。如果去福建、台灣等地旅遊,你可一定得了解一點關於媽祖的常識。
媽祖的來歷
媽祖是民間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為福建莆田湄洲林願的第六個女兒,生於宋建隆元年,出生後不聞其啼哭,因而取名為林默,意為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現出神異的功能,她讀書能過目能誦,且能理解其含義。據史書記載,當她十幾歲時有道家人士來往於她家看透病人體內病情,加上能說出別人的吉凶禍福,顯得非常神異,人們對她非常崇敬。
傳說一天默娘正在織布,忽然眼前出現她父兄在海上遇難的慘狀,她於是掩面泣哭。過了一會兒果然有其父兄在海上遇難的消息傳來。由於她的特異功能,常為漁民預報海上天氣變化,使人們避過了台風等自然災害。當地的漁民非常感激她,把她當作神女、龍女來崇敬。
林默娘死於28歲那年,人們為了紀念她,建造了祠廟奉祀,望她庇護漁民的安全。後來林默娘的「聖跡」四面,教授給她「玄微秘法」,學會了氣功本領。由於她能運用特異功能,傳開,漁民們親切地稱她為「媽祖」。從夫人到妃、到天妃、到天後、到天上聖母,隨著時代的推移,人們對她的崇拜愈加發展。
媽祖廟
在福建、台灣等地隨處可見祀奉媽祖的媽祖廟。媽祖廟一般為「前殿媽祖,後殿觀音」,即在供奉媽祖的前正殿之後,隔羊一個天進,後面供奉觀音的十八羅漢。
台灣北港媽祖廟
台灣北港媽祖廟是現在台灣媽祖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它是清康熙三十三年由福建姓傅的人遷往台灣的,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媽祖舞
因為媽祖文化的影響和傳播,形成了許多與媽祖有關的習俗。每當重大節日或媽祖生日(農歷三月二十三日),人們要抬媽祖像出遊,出遊時,有特殊性別的規范、律譜,人們敲鑼打鼓,由9個小孩執小旗,18個大人抬著棕橋。小孩、大人邊走邊舞,到了廣場,便圍著火堆起舞,叫做「擺棕舞」。
Ⅶ 媽祖文化的來源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漢族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媽祖文化體現了漢族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歷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復台定台,這一切都體現海洋文化的特徵。漢族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這就是「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而影響所及,媽祖由航海關系而演變為「海神」、「護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
媽祖短暫的一生雖未留下什麼著作,也談不上有什麼思想體系,但她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跡,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媽祖犧牲之後,人們就按自己的願望和理想,進一步把她塑造成為一位慈悲博愛、護國庇民、可敬可親的女神,其目的仍是為了化育子孫後代和弘揚民族精神。「傳聞利澤至今在」,「已死猶能效國功」──這是宋代狀元黃公度的詩句;「但見舢艫來復去,密俾造化不言功」──這是宋代學者陳宓的詩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這是元代詩人張翥的詩句;「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這是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題詩。以上這些詩名既是對媽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說明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都很重視發揮媽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這一漢族民間信仰成為促進國家昌盛、民族團結、民生富饒的推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媽祖精神無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Ⅷ 媽祖文化的起源
媽祖文化的起源:媽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始建於北宋時期(960年),逝世於9月9日,即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林默誕生直到滿月,從未啼哭過,因而取名「默」,昵稱「默娘」。據傳說,林幼時,勇敢聰明,孝順父母。
8歲時,從師學習,過目成誦,悉解文義。10歲時,隨母親王氏誦經禮佛。13歲時,得到一位老道士指點,授以「玄微秘法」,能識諸般要典。15歲時,就能治病和幫助窮人。16歲時,她照妝於井,得銅符一雙,本領更加高強。
出生在一個海岸巡邏隊的家裡,熟悉水,會航行和拉纜繩,在島嶼間游弋,經常在風浪中營救遇險船隻。還「為里中巫」行醫救人,辛勤勞作,這為最終成為海上保護神奠定了基礎。
(8)媽祖文化如何到台灣擴展閱讀:
媽祖功績:
一是濟師助戰。濟師助戰顯示了統治者收復失地、統一土地的願望。因此,我很感激媽祖的魔力。
二是助剿海盜。海盜猖獗,沿海地區的漁民很難過上平靜的生活。因此,清朝非常重視消滅海盜以安撫漁民。
三是協助漕運、海運,祛除水患。媽祖生前的護送和消遣令人欽佩。有許多記載記載,他幫助運輸水,航運和消除水災,這也反映了統治者對海上和平的期望。
四是冊封琉球。對琉球的冊封表現了清王朝對琉球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顯示了兩國之間和平共處的時期,這與媽祖的神性保護有關。
Ⅸ 媽祖文化在台灣地區的傳播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親昵稱呼。據宋代的文獻史料記載,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
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閩林始祖林祿,在晉永嘉元年(307)以黃門侍郎琅琊王司馬睿渡江鎮建業(今南京市)。十年之後,
司馬睿於建業即帝位,是為東晉元帝,林祿以招遠將散騎常侍領合浦太守。太寧三年(325),林祿奉敕守晉安(今福建省之
閩中、閩西和閩南沿海地區,治所在福州),卒贈晉安郡王。林祿的十世孫林茂,於隋代遷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紫霄山
一帶)。迨至十六世孫林披,又遷澄渚(今西天尾鎮澄渚村)。
( 林披於唐天寶十一年(752)明經出身,官終檢校、太子詹事、蘇州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生九子,名葦、藻、著、
薦、蘊、蒙、邁,皆官至州刺史(即州牧),世稱「九牧林」。)
媽祖的七世祖林蘊,在「九牧」兄弟中排行第六,唐貞元四年(788)明經出身,辟為西川節度推官。元和元年(806)西川
節度使劉辟謀反,派劊子手持刀脅迫林蘊隨他反叛,林蘊毫無畏懼地叱罵「死即死,我頸豈頑奴礪石耶?」劉見其大義凜然,
終不敢殺。川亂平後,擢為邵州刺史。卒後賜謚「忠烈」。
林蘊後裔有一支居湄洲灣沿岸,地名叫忠門,即表其「忠節」之意,現在地名仍舊。媽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時仕閩。曾祖
保吉,仕後周,顯德元年(954)任統軍兵馬使,鑒於天也紛亂,棄官歸隱。祖父名孚,官福建總管。
媽祖的父親名惟願(一說名惟愨),宋初官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是這個家庭中的最小女兒。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口,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叫湄洲島。島上有一座巍峨雄
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 媽祖。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晉代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是當地的望
族。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
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
賜。」於是便懷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將近
分娩,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盪,久久不散。又聽
得四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
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她出生至滿,一聲不哭,因此,父親給她取名「默」。
媽祖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姐姐。八歲時到一所私塾讀書,老師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會貫通。十歲余,她信佛焚香念經,早晚不懈。十三歲時,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經常往來她家,對她說:「你具仙性,應得渡入正果。」於是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煉,均能領悟要旨。
媽祖十六歲時,與群女閑游,照妝於井中。忽見神人捧銅符一雙,擁井而上,後有仙班簇擁著,把銅符授給她,女伴們都駭得跑開,媽祖則受之不疑,不一會便靈通變化。此後,她雖身在室中,卻能時常神遊方外,談吉凶禍福,無不奇中。能駕雲飛渡大海,拯救海難,還經常為人治病消災,遠近的人都很感激她,並稱她為「神姑」、「龍女」。
媽祖16歲這年秋天九月,有一天,她的父與兄駕舟渡海北上,當時媽祖正在室中精心織布,忽然伏在織布機上閉起眼睛,臉色突變。一手抓梭,一手扶抒,兩腳緊踏機軸,拼盡全力在掙扎扶持,惟恐有失。其母發覺後,十分驚恐,急忙把她叫醒。媽祖於是失手將梭掉在地上。她睜開眼睛,頓足高聲哭說:「我父得救,哥哥墜海死了!」其母聽罷,十分驚慌,連忙差人打聽消息。不一會兒有人來報,媽祖所言果然屬實。當時其父在怒濤中,倉皇失措,幾次將翻船,若似有人穩住其舵,與她哥哥的船靠近,無奈其兄已是舵摧舟覆了。當時媽祖閉著眼時,腳踏著的是父親的船,而手抓的是兄船的舵,母親把她叫醒,梭墜地,兄船舵摧傾覆了,父親脫險返航,而其兄則被洶涌的浪濤所吞沒。兄溺水後,媽祖陪著母親、嫂嫂和幾個村民一道駕船徑往茫茫大海尋找哥哥的屍體去了。當時海水洶涌,他們突然發現一群水族聚集海面,大家不由得害怕起來。媽祖說,不要怕,並告訴水族不必迎接。突然水色變清,她哥哥的屍體已浮於海面。這時大家才知道是水神護屍來了。終於把兄屍載回,湄洲島民無不稱贊她孝順和慈善。此後凡遇媽祖誕辰,半夜即有大魚成群,環列於湄嶼之前,好像拜舞的樣子,黎明始散去。
湄洲之西,有一個地方叫文夾(今名文甲),為湄洲灣出入的要沖。礁石夾雜,分布其地。有一次有艘商船經過這里遭到巨風襲擊,船角觸礁,海水涌進船艙,情況十分危急,船中人哀號求救,媽祖知道後,非常焦急,忙對村民說:哆頭商船即將沉沒,應趕快前去援救。可是大家看著狂風巨浪,不敢向前。在這緊急關頭,媽祖信手將腳邊小草,找了幾根,拋向大海。剎時間,幾根小草變成大杉,排駕流向船旁,商舟有大杉相附,於是不致沉沒。不一會,風平浪息,船上的人相慶大難不死,都以蒼天相助,互相慶賀。待到將船靠岸,忽發現大木不知去向,經詢問鄉人,才知化草成杉附舟,乃是媽祖的神奇功力。這就是傳說中的《化草救商》。
話說當時湄洲嶼西北方有二神:一聰而善聽,號順風耳。一明而善觀,號千里眼。二神經常出沒作崇,村民甚受其苦,祈求媽祖懲治。神姑於是混雜在婦女當中上山採摘,經十餘日,方與之相遇。二神誤以為媽祖是民間女子,將近前,經媽祖將手中絲帕一拂,遂霾瘴蔽空,狂風卷地,兩怪仍持斧疾視。媽祖說:敢擲下你們手中的斧么?他們竟然丟下,但再也收不起來,因而咋舌伏法。兩年後,二神又出來作崇。這次是在水上出現,乘濤騎沫,沉浮滾盪。當時巫覡都治不了它們。媽祖說:「江河湖海,水德攸鍾,彼乘旺相之鄉,須以土木方可克之。」於是演起神咒,林木震盪,呼呼作響,沙石飛揚,二神無處躲閃,於是拜伏在地,願歸依媽祖。神姑乃將他們收之為徒,作為耳目,為拯救海難,驅惡揚善效力。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在重陽節的前一天,媽祖對家中人說:「我心好清凈,不願居於凡塵世界。明天是重陽節,想去爬山登高。預先和你們告別。」大家都以為她要登高遠眺,不知將成仙。第二天早上,媽祖焚了香,念了經,與諸姐說:「今天要登山遠游,實現自己的心願,但道路難走而且遙遠,大家不得與我同行,」諸姐笑著安慰她說:「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須多慮呢!」媽祖於是告別諸姐,直上湄峰最高處,這時,只見湄峰頂上濃雲四合,一道白氣沖上天空,彷彿聽見天空有絲竹管弦奏起的仙樂聲,直徹雲天,彩虹輝映,媽祖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間。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然彩雲布合,不可復見。湄洲人仰頭望去,無不欷噓驚嘆。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佑民。於是鄉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還有很多關於她的傳說,已經歷代的冊封等等你可以到這個網站去看
http://www.mazu.org/
Ⅹ 媽祖如何進入台灣
申請 宗教文化交流 大部分是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