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商業化的浪潮里,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
首先應該加強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是合理規劃傳統民俗文化的發展如弘揚傳統民俗文化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遭受外國文化的沖擊,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我們更應該去保護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方面比如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方面如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等。現代化浪潮沖擊包括首先在國際上如外國惡意注冊搶奪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和西方價值觀沖擊如西方節日和西方文化普及等其次在國內如中國傳統民俗文化邊緣化和缺乏國際競爭力以及民族文化自覺和自信心不足。
❷ 古鎮的過度商業化如何解決
要想解決古鎮過度商業化的問題,還得從問題的根源入手,商業化的根源在於當地百姓對於古鎮旅遊帶來的豐厚回報、來源於GOV人員對政績、業績的追求。當然,為了增加當地人民的收入這無可厚非,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古鎮的本土文化起到一定的保護和傳承作用。遠景設計研究院認為要解決過度商業化的問題還需從主導者入手,加深其對古鎮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認識,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古鎮過度商業化的問題。
❸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產業能力比較 (一)市場化能力 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點和支柱產業,有高科技支持,以視聽出版、影視傳媒、演藝娛樂和旅遊、網路、體育、會展服務為基礎產品的文化產業,已佔其GDP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中國有5000年悠久燦爛的文化,但這一厚重的文化積淀大多仍停留在博物館、研究室里,成為沉默的擺設,缺乏商業運作能力。近20年來,發達國家在文化產業領域中創造了一系列「奇跡」:一部《泰坦尼克號》,收入近20億美元,近為同期我國文化產業全年收入的1/4(中國1998年文化產業收入僅81億元人民幣);日本娛樂業經營收入超過其本國汽車工業產值;影視業在美國的出口值僅次於其航空航天業;英國的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加拿大的文化產業規模已經超過農業、交通、通訊及信息技術及建築業……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1000美元時,第三產業佔GDP總量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產值所佔比重也隨之大大增加。而目前我國在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後,第三產業佔GDP比重低於這一標准6個百分點。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與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基本相當,即兩者的比重維持在1:1左右,而我國兩者的比重為1.7:1左右。我國文化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1.5%)比發達國家平均低50%左右。文化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城鎮從業人員的比重(2.5%)低於多數發達國家,約低30%至60%。 如下圖(圖五)所示 上述情況表明,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遠低於發達國家,同時樂觀看來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社會公眾開始在思想上沖破束縛,渴望了解新觀念,體驗新生活。於是,我國的文化產業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居民實際文化消費支出逐年增長,約占家庭消費支出的13%。然而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僅僅是起步階段。其中在美國文化消費占家庭消費的30%左右,也就是說人家每花10塊錢里頭就有3塊錢是用於文化的。這些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力保證。 圖六:中外居民實際文化消費比重 另有關專家分析,中國目前文化消費性雖呈逐年上升之勢,但近年來教育費用支出所佔比重堪稱重中之重,這一方面反映出教育將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居民用於文化消費支出的結構過於單一,暴露出市場化能力不強的弱點。 從古老的音樂唱片、電影膠片到錄音帶、錄像帶,再到今日風靡全球的DVD碟片、MP3、MD等聲像激光電子播放器,乃至最時髦的多功能彩屏簡訊手機等視聽產品製造業,都可看作是當代正宗意義的文化產品的主體產業,也是近30年來全球最具穩定性和增長潛力的新興文化工業。發達國家仍然在這方面捷足先登,2000年,全球音樂唱片市場總值是385億美元,美、日、英、德、法五國音像業實際地壟斷了全球音像製品市場,唱片市場總值分別為143億美元、64億美元、29億美元、28億美元和21億美元,通過資源集團化和經營規模化獲取高額利潤,占據了市場的很大份額。而此時中國的音像業還在為打擊盜版頭痛。 文化產業的經營過程中,市場化能力至關重要。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充分挖掘文化產品內涵,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才能真正搞活文化產業市場,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與公眾形成文化價值觀的共鳴,是文化產品順暢流通,擴大消費,強占更大市場份額的良好方式,也是突顯文化產業地位、提高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我國的文化產業根植於中國這塊肥沃的政治、經濟、文化土壤,盡管目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但與西方發達國家將追求感官享樂作為文化主流、文化產品和服務完全商業化的文化產業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隨著市場體制的轉型,人們文化需求的高漲,人們越發意識到文化不僅是政治宣傳,還是能賺大錢的經濟門類。我國文化產業打破了計劃經濟時代單一文化的格局,呈多樣化趨勢全面實現文化產業價值。 產業政策比較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西方部分經濟學家開展了跨學科的研究,對經濟與文化間的關系作了較系統的探討,闡釋了「文化」成為「產業」的可能空間和發展特點。為了促進文化產業規范、有序的發展,許多發達國家還頒布了一些法規,如《反壟斷法》……1990年,以時代華納合並為標志,美國開始實施對各類傳媒的「非管制化」政策,使得像時代華納這樣的特大型文化產業組織出現了大規模的合並趨勢,進而開始全面進軍國際文化市場,這就使以法國為代表的一些歐洲國家在文化上感受到了威脅,從而提出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來應對挑戰的國家發展戰略。在法國,對在公眾場合舉行的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可以免稅;英國政府給予一些大學出版社以「慈善機構」地位;近二十年來,歷屆日本政府都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進會議發表重要報告《新文化立國:關於振興文化的幾個重要策略》,提出了21世紀「文化立國」的戰略方針。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學術和研究機構負責提供市場預測、前景分析等信息支持,企業則通過與政府及研究機構的合作來謀求發展。在世紀之交,為知識經濟所推動的全球化發展已經進入「後工業時代」,在以美國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已經把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主幹之一。可以說發展文化產業,有意識地採取相應政策,使得文化發展與國家經濟建設同步,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和大勢。 與西方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成熟相比,我國的文化產業是在國家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大背景下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在產業意識上、政府在產業政策上都存在一個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在過去,文化單位的人們「吃皇糧」的思想根深蒂固,壓制了創造文化產品的積極性,大大阻礙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政府實行的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和推行的傳統產業政策已經無法適應變化的需求,政府逐漸對文化產業進行了由「辦」到「管」的過度。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政策,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政策引導。2001年11月,我國順利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大家庭中的一員,由此,中國文化產業面臨走出去、引進來的機遇和挑戰,允許「有限准入」。我國政府在2001年文化產品與服務市場准入上所作的承諾主要涉及音像製品、電影和書報刊和旅遊領域,主要包括:在中方擁有管理主控權的情況下,允許外資參與音像製品的分銷,外方可以擁有49%的股份並參與經營管理;在中方擁有管理控制權的情況下,允許外資參與影劇院的改造,外方可以持有49%的股份並參與經營管理;在准入後進口40部電影,並在3年內逐步增至50部,提高以分賬形式銷售的影片進口數量,其中以分賬形式銷售的進口影片數量從10部提高到20部;中國加入 WTO一年之後,國內報刊零售市場將對外開放,3年後,國內發行批發企業外資可以進入;旅遊業方面,將在3年內允許有能力建造100%外資擁有的酒店的經營者進入中國市場,准入後允許佔大多數股權的擁有權;承諾在所有重要服務行業,在經過合理過渡期後,取消大部分外國股許可權制,以及不限制所有服務行業的現有市場准入和活動。 在入世後一年黨的十六大上,從最高決策層面對文化產業這個戰略產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支持。 十六大報告首次把 「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並列提出,並將這一任務納入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政治報告,這對於處於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重要的實踐意義。報告不但對發展國家文化公益事業提出了「一個支持」「四個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且從理論上提出了「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這一科學論斷,並明確提出了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總體要求和長遠目標。2003年8月,中共中央專門組織了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學習討論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狀況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胡錦濤總書記在學習會上明確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根據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按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推進文化體制和機制創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政府可設立各種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如文化藝術基金、電影基金、圖書出版基金等,對具有民族民間特色的音樂、戲劇等藝術門類的創作排演給予獎勵與扶持。政府可通過注資或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扶持文化信息網路的建立、文化產業集團的建立、以及各集團設備設施的更新和技術進步,提高其服務質量和競爭力。政府還可通過差別稅率政策,促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調控文化產業總量規模和水平…… 就此,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拉開了新的篇章。 產業實力比較 (一)人力資源比較 在文化產業上,我們雖有「文明古國」之稱,卻不抵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美國文化的張力。是我們的文化沒有吸引力?沒有市場?當然不是。當今世界是知識信息的時代,國家之間、產業之間、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社會上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它對人才的要求,而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已經成為一種市場行為,具有前沿性、創新性特點,對人才的要求則更高。不僅需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還需要能夠掌握國家產業政策,把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聯系起來,成為懂得市場運作的綜合性文化產業的經營人才。 文化產業是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產物,真正的文化產業人才也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成長起來的。在西方發達國家,曾經經歷過從所謂的恩賜制到分肥制再到公務員制(競爭制)的過程,也就是說文化產業人最終選擇了市場競爭。經過不斷的嘗試,他們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經營體系和公正先進的用人理念。越是市場化程度高的社會,它對人才的開放性就越大,只要是能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企業都是求賢若渴的。如果我們離開了競爭,會發現大批文化產業人才將希望寄予少數賢明的領導身上,等待「伯樂識馬」是不可取的,也是沒有出路的。 由於我國長期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文化單位是作為事業單位來看待的,缺乏文化生產和經營的內在動力,人們市場競爭意識薄弱,觀念陳舊,使得文化產業人才匱乏。雖然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開放,產生了一批文化經營人才,有效地推進了中國文化產業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然而從人力資源大環境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仍有相當的差距。 圖一:1995年,每10萬人中,世界上各地區國家接受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有著明顯的差異。 圖二:2004年的一次國民高等教育調查中,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數和適齡青年入學率已經較往年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仍與美國有著相當的差距。 我國有13億人口,8億人力資源,但在文化產業領域卻存在人員總量偏少、精英不多、結構失衡、分布不均等問題。建國50多年來,在我國高等教育專業學科中,直到1993上海交通大學才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文化藝術事業管理」本科專業,每年也僅招收30名學生,這對於全國龐大的文化產業體系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而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相關專業是大學里的傳統專業。以美國為例,全美有30多所大學開辦了文化管理學、藝術管理學等專業。豐富的人才是美國擁有文化產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剛剛起步,在建立獨立的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的同時,加緊建立文化產業的人才市場,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擁有過硬文化產業知識和市場經營理念的人員,是文化產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永保活力、提高競爭力的基礎。
❹ 結合中國文化傳統談談業務流程管理存在哪些缺陷
一、傳統的銷售業務流程
賒銷又叫信用銷售,是指廠家在同購貨客戶簽訂購銷協議以後,讓客戶將企業生產的成品先拿走,購貨客戶則按照購貨協議規定的付款日期付款或以分期付款形式逐漸付清貨款。這一銷售過程表明,銷售是企業對產品買主提供信貸的一種銷售,即企業不能立即收回貨款,客戶短期佔用銷貨企業資金的銷售形式。賒銷過程包含兩個要素:所期望的未來付款和對客戶的信任。在賒銷過程中,企業總是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客戶拖欠貨款或不付款的收賬風險。如果目前的市場是賣方市場,一般企業不會賒銷,因為其產品供不應求。只有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並且其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時,產品製造企業才會採用賒銷方式,其目的是滲透市場,最大限度地擴大銷售,贏得市場競爭。其實質是向客戶提供兩項交易:向客戶銷售產品和對客戶提供短期融資,雖然賒銷只是擴大銷售的手段之一,但在銀根緊縮、市場疲軟、競爭對手如林、資金匱乏等情況下,賒銷的促銷作用十分明顯。
現在許多企業尚未建立起科學的信用管理體系,大多數企業的銷售及回款由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配合來完成。常見的傳統銷售業務流程是客戶建立過程、訂單處理與貨物配送、賬款催收
1、客戶建立過程的分析。缺陷:新客戶的建立一般由銷售部門內部完成,沒有信用部門的控制,容易對客戶風險估計不足,特別是當銷售壓力很大時,很少會考慮信用風險,甚至不予考慮。傳統流程中,一般主要是銷售人員接觸客戶,並由銷售人員調查客戶的情況,但他們更多地只關注客戶的需求,並推銷自己的產品,而很少考慮到客戶的資信水平,更談不上對客戶的資信進行調查研究。客戶是企業交易的對象,也是企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客戶管理在現代營銷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而由於宏觀經濟不景氣和企業素質良莠不齊,不少企業的信用水平在下降,這就必然會加大營銷風險,因此有人說:「客戶既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來源,也是最大的風險來源。」目前很多企業在客戶信息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客戶信息零散。客戶信息分散在各部門或幾個銷售人員手中,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等掌握的信息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而且相互之間缺少溝通。某些部門或業務人員把客戶信息據為已有,不願交給企業統一管理,甚至以此作為與企業討價還價的資本,稍不如意便跳槽,帶走企業重要的業務資源,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和商業風險。
(2)客戶信息不全面。某些重要的客戶信息沒有得到,影響企業對客戶的全面分析和判斷。企業中各個業務部門、財務部門由於分工工職能不同,各自掌握客戶某一方面的信息,部門的壁壘切斷了客戶各類信息之間的有機聯系,破壞了信息的完整性。
(3)客戶信息陳舊。一些企業領導人不願在此項工作中花費時間和精力以及進行過多的成本和人力投入,雖然大多數企業建立了客戶檔案和資料庫,然而許多信息做不到及時更新,影響正確決策。
(4)客戶信息管理不科學。分類和整理缺少科學的標准,使許多重要的客戶信息被遺漏,許多重要信息得不到利用。
2、訂單處理與貨物配送。目前,許多企業的訂單處理典型流程是接到客戶訂單,下發生產訂單,成品庫發貨,賬務記賬。
缺陷:接到客戶訂單後,一般不對客戶的過往信用記錄加以考核,除非是已經發生壞賬的客戶,一般不對發貨進行信用控制,對拖欠賬款客戶沒有及時反應和採取對策。訂單處理與貨物配送是企業和客戶發生交易的日常工作。許多企業只強調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而忽視信用控制,使得有風險的應收賬款越積越多,等發現問題時,數額已經很大,給以後的賬款催收造成很大困難。
❺ 如何看待傳統文學商業化的現象
我覺得傳統文學商業化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是一個利益至上的社會,所以說人們都是在為了利益去幹事,傳統文學如果不商業化的話,那就沒有人去做這個事兒了,因為沒有利益可圖。只有將傳統文學商業化之後才能有人去干這些事,因為可做到的利潤非常大。所以說這個現象也是一個好事兒,會帶動更多的人去干傳統文學行業。
❻ 為什麼傳統文化商業化運作利大於弊
只有讓傳統文化適應現在人和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才能讓傳統文化流傳下去,才是真正地保護了傳統文化。
文化應該適應人,而不是人去適應文化。適應的繼續傳承,不適應的就不再有活力。
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背景就是商業運作的背景,所以,文化也必須用商業化的方式求得自身的生存。
另外,商業化是具有較高效率的生產經營模式。
❼ 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產業中國文化產業存在哪些缺陷
現狀是不用多說的,在世界文化市場到處都有中國的文化產品,但是真正中國產的並且能被人銘記的不是很少,而是根本沒有。
一直以來,我國就是把文化產業當做娛民手段,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內在的價值。即便是提出文化大發展的今天,我認為中央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力度還遠遠不夠。樓主,你看看現在指定的所謂的措施,天啊,如果那真的能奏效,三皇五帝就能從地底爬出來。中國中央現在制定的文化策略就是說空話,一方面倡導,一方面有抓的原有的體制緊緊不放,其結果必然是畸形甚至失敗。呵呵,我一直認為,中共中央是完全被他們剛發現的與外國文化產業差距和其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差距打昏了頭腦,根本沒有審時度勢,就一味的跟風。
中國與外國的情況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內在環境我們是先天不足,外在環境是群強壓迫,在這樣嚴峻的情勢下,絕對不是中央喊幾句空話,然後大力倡導就能夠解決的。
另外就是國民思想。我國文化體制落後,文化產業保護力度欠缺,國民的文化意識也不足。國民很少能夠把文化和經濟聯系在一起,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文化侵權現象連續不斷,即便是中國存在文化精英,也要黯然遠走他鄉了。
中國文化產業現在很弱,但我可以預言,未來中國的文化產業將會虛假的發展(不是吹出來的,就是劣質出來的),然後中國與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差距將無限的拉大。然後正如歷史上中國漢族將其他少數民族同化為一體一樣,在外在人口基數高於我國,且掌握先進的文化傳播技術的情況下,我國國民將會被同化,國將不國。而且國家還是次要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國家變了不知多少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取代不過是時間問題。但這次面臨的可能是民族滅亡,華夏!這兩個震撼人心的字眼可能會永遠成為歷史……
❽ 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的弊端
我國當前文化產業結構存在的弊端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起步比較晚,在過去數十年中,文化幾乎一直是由政府「包辦」的領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一系列由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在這些管理體制下,也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產業結構體系。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結構,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模式中演變而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綜觀我國現有的文化產業結構,明顯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傳統文化產業比重大,現代新興文化產業發展不夠。近幾年,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產業繼續較快發展。2002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592個,文化館2847個,公共圖書館2689個,博物館1451個。廣播電台306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770座,電視台360座。全國有線電視用戶9638萬戶。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230億份,各類雜志30億冊,圖書68億冊(張)。[1]同時,我國新興文化產業近幾年的發展也比較快。2004年7月出版的《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分類》表明,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起來的新興文化產業,如網路文化、休閑娛樂、文化旅遊、廣告及會展等,有從業人員422萬人,實現增加值835億元。新興文化產業創造的價值已接近傳統的幾個產業部門。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不僅規模小,而且新興文化產業比重明顯偏低。據文化部提供的資料顯示,美國的文化娛樂業年收入4000億美元,佔GDP的五分之一,為美國第二大產業。而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截至2003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有從業人員1274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的5.0%;實現增加值3577億元,佔GDP的3.1%。[2]網路游戲業、文化信息業、文化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發展潛力巨大。
第二,產品結構不合理,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能力差。當今時代,高新科技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火車頭,它在文化產品生產領域,從內容到形式、從生產方式到傳播方式,都在得到廣泛應用,從而極大地促進文化產品生產的發展和創新。由於發達國家文化產品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因此,發達國家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的運用是主動的和積極的,謀求通過科技在文化產業的應用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和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以美國為例,20世紀90年代,圖書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就開始把網路技術應用於銷售,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的選購,從而推動了圖書和音像出版業的發展。迪斯尼把高新技術應用於文化娛樂業,1993年的銷售額為85億美元,到1997年僅僅4年的時間就達到了225億美元;百老匯音樂劇生產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許多傳統表演藝術無法比擬的,其表演場景美輪美奐,輔之以高品質的燈光、音響效果,使人猶如身臨其境,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3]而我國的文化產業,使用的大多都是發達國家淘汰下來的技術,很少使用高新技術。這使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很低,市場競爭能力差。
第三,文化產業各環節孤立、斷層、不成體系。目前,我國各文化企業缺乏協調合作,各自為政,孤立發展,使得文化產業各環節孤立、斷層、不成體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鏈,不能形成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我國文化產業結構上存在的這些弊端嚴重阻礙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對我國當前的文化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建設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把我國文化產業從一個幼稚產業、弱質產業建設成為一個朝陽產業、強勢產業,進而把我國由一個文化資源大國建設成為文化產業大國。
❾ 民俗商業化的利與弊
小議民俗商業化的弊端
(一管之見)
民俗的宗旨就是未經過任何修飾、雕飾的原生態文化。
原生態民俗是一種傳承幾千年的民間藝術,是人類的珍貴遺產。
民俗有自己獨特文化內涵、保存自己獨特風俗,鄉土味十足,未經過任何修飾、雕飾。
傳統民俗的泛商業化傾向,將會敗壞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民俗文化精神內涵,原汁原味的獨特文化一旦丟失,貽害無窮。
就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研究雜交水稻一樣,必須有原生態水稻存在,一旦失去原生態水稻,各種雜交、轉機因水稻將失去生命力。
例如:三月三武鳴歌圩,對歌、跳竹桿舞、拋綉球等壯族傳統特色活動接連上演,被泛商業化。活動的內涵變了,過去表達男女間的情誼,現在變成了老少皆宜的全民娛樂活動。
遊客紛至沓來,商人聞歌而至,在帶來就業機會與旅遊收入的同時,讓原本純朴的民俗蛻變為商業化的旅遊表演,她的生命力也會隨著市場的疲軟而失去生命力。
在現代化時期,隨著民俗泛商業化,以往純粹的、封閉的民俗環境消失了。地區化的依賴民俗權威的群體收縮了。
民俗商業化,是把欣賞民俗變為消費民俗。並在民俗的基礎上增加了技術形式,技術不能直接表達民俗,民俗商業化是注意利用技術手段更充分地體現民俗的理念。
民俗商業化改變了民俗的要素,民俗由權威象徵的民族文化變成商業化生存權利。民俗的作用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變化,民俗中的一部分經過異文化群體的利益選擇,被物質化和商業化。成為一種失去靈氣的品牌產品或概念。
可喜的是民俗被納入國際權威遺產保護組織的鑒定和評估,將成為民族歷史、傳統文化和情感價值傾向的承載實體。
❿ 民俗商業化的利於弊分析。急,在線等!
民俗市場示範的作用值得重視,一旦這些藝術大師的手藝成為「發家致富」的有效手段,文化傳承問題自然能夠得到很好地解決,其經濟效益也能夠吸引更多的民眾投身於各民族民間文化的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
民俗的宗旨就是未經過任何修飾、雕飾的原生態文化。
原生態民俗是一種傳承幾千年的民間藝術,是人類的珍貴遺產。
民俗有自己獨特文化內涵、保存自己獨特風俗,鄉土味十足,未經過任何修飾、雕飾。
傳統民俗的泛商業化傾向,將會敗壞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民俗文化精神內涵,原汁原味的獨特文化一旦丟失,貽害無窮。
例如:三月三武鳴歌圩,對歌、跳竹桿舞、拋綉球等壯族傳統特色活動接連上演,被泛商業化。活動的內涵變了,過去表達男女間的情誼,現在變成了老少皆宜的全民娛樂活動。
遊客紛至沓來,商人聞歌而至,在帶來就業機會與旅遊收入的同時,讓原本純朴的民俗蛻變為商業化的旅遊表演,她的生命力也會隨著市場的疲軟而失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