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
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1、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伙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范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范知識。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此外還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6、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7、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
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游",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局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范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8、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1)儒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簡要介紹:
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和墨家並稱顯學。 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時,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復雜,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從前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到孔子的仁禮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
孔子命觀的特徵與內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孔子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弟子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儒家思想的流變。
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東漸的文化回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內容。「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
2、儒學領導力
對於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中國現有的一切都是以傳統為基礎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代很多外國思想家正在反思社會的運行模式和走向,並感覺到了其中的潛在危機。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結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國,而他們關注的焦點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和重要性必將日益顯現出來,這一點已經有所表現。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連續性的文化,也是中國眾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
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領導哲學從闡釋世界與人生最本源的規律出發,得到了對領導理論最精闢的闡述和分析,並且對領導的內涵做出了最為本質和精準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變;不明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
當代發展儒學思想主要用於企業的管理,應用儒學思想延伸出的領導力智慧是當代企業領導者的必修課,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已經成了當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3、文化影響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⑵ 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禮、中庸這三個方面。
1、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愛人,就是以「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禮,就是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對自身社會地位有穩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
2、儒家文化的「禮」
儒學的真諦是仁禮一體。不講究仁,只講究禮,人民就會反抗其統治。不講究禮,只講究仁,人民就會輕慢其統治。人類社會是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的,只有根據時代變化而改變和調整禮的一些具體內容,才可以達到不違背仁的原則。這就是仁禮協調,一體不二的要點。
3、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是告訴人無論強弱、無論進退應持的態度。所謂持兩用中,過猶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後,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個外界與內心、形勢與實力的平衡點。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狹室之中奔跑只會撞得頭破血流。審時度勢才能掌握平衡,掌握平衡才能游刃有餘、收放自如。
(2)儒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的歷史影響
儒家思想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中代代相傳的「四書」和「五經」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傳統的責任、節制、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在形成過程之中與專制統治思想結合的結果。所以說儒家思想也是連同當代在內的一種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在另外一方面也對中國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同時他也開創了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的先河。
一開始儒家在先秦儒學和諸子地位平等,之後雖然經歷了秦始皇時期的重創,但是漢王朝以來,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為儒家文化建設奠定了基礎。所以這也是儒家在這一時期得以順利發展的原因。
儒家思想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一方面是因為儒家思想在傳統封建社會當中被當成一種物質承擔者,而傳統的封建社會則把儒家思想當成一種精神的承擔者,這樣就會使得傳統社會逐步瓦解,從而導致孔子的權威喪失。
近代中國西方列強用大炮轟開英國的國門,這個時候國內開始開展了一系列的反恐運動,之後又經歷了太平天國的農民革命浪潮以及先進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民主思潮,這使得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
作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的根本。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道德,在紛亂當中凝聚了力量,使其成為中國古代最龐大的文化核心。同時儒家也是華夏文明的核心部分,這一由孔子創立的維護周禮的儒家學說直到今天還在影響到中國的思想文化。
同時儒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把學在官府變成了有教無類,這使得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傳播到整個民族,可以為整個民族打下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同時他也漸漸地被全社會所接受,最後得到一定的思想統治地位。
現如今,儒家思想依然是許多中國社會民眾所信奉的核心價值觀,這使其成為中國文化以及民族傳統的一個重要標志。
⑶ 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和著名學說
核心精神是仁、義。
著名學說簡要列舉如下:
一、先秦儒學:
孔子的仁愛思想;
子思子的「中庸」思想、道德「五行」說;
孟子的性善論、「仁政、王道」思想、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義利觀;
荀子的性惡論、「天人分職」的天道自然論、「明使分群」的社會歷史觀;
董仲舒的性三品論、「天人感應」「人副天數」的天道觀、「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政治歷史觀、「正其誼不謀其利」的道德倫理觀;
王充的「疾虛妄」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
二、宋明新儒學:
柳宗元「天人不相干預」、劉禹錫「天人交相勝」;
韓愈「道統」觀念的確立;
周敦頤「無極而太極」的宇宙本體論、「立人極」的心性論;
張載的「太虛即氣」的本體論、「一物兩體」的辯證法思想、性兩元論及心的兩重性、「大其心」「窮神知化」「窮理盡性」的心性修養方法;
朱熹「中和新說」、「理在氣先」「理一分殊」的理本體論、性兩元論、格物致知的心性修養論;
陸九淵的心本論、發明本心的心性修養方法;
陳亮、葉適的事功之學;
王陽明的「真己」的心本體論、「知行合一」論、「致良知」與涵養省察的修養方法。
三、明末清初儒學:
李贄的「童心」說;
黃宗羲的理氣、心性學說;
方以智的「一切物皆氣所為」的本體論、「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的辯證法思想、「質測即藏通幾」與「覺悟交通」的認識論;
王夫之的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哲學理論;
戴震的氣一元論和理欲觀。
四、現代新儒學:
未形成「著名」的理論體系,梁漱溟、張君勵、馮友蘭、金岳霖等先輩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而亟待吾輩努力鑽研以復興之。
⑷ 儒家的理性精神是什麼
儒家精神就是指孔子指出的"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
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
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一篇)、《中庸》(《禮記》中一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⑸ 儒家思想的精神是什麼
包括一直提倡的「仁」在內,我覺得儒家思想的精神實質是「實用理性」,不像西方的基督教哲學思想,孔子一直都是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他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東西,孔子是避而不談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既不完全肯定,又不否認鬼神的存在。
再看孔子所強調的「仁政」與「中庸」知道,都是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的,尊老愛幼,教育與為人處世。他是「神道設教」,方便統治。主張不走極端,不左不右,走中間路線,也是統治和人際關系處理的需要。
中國人對宗教的實用觀,就源於儒家思想,平常沒事誰跟西方一樣定期朝拜啊,一般都是考試啊,出遠門了才燒香保平安什麼的。包括樂感文化,孔子提倡入世,肯定世俗生活的合理性,身心需要的正當性。
所以,無論是孔子的仁政還是中庸之道,其精神實質還是一種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
⑹ 儒家思想的精髓
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儒家思想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的創始人為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6)儒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以傳統封建社會為物質承擔者,而傳統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承擔者,傳統社會的瓦解,致使孔子聖人權威喪失。當中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時,近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孔運動,經歷了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達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儒家在先秦時,和墨家並稱顯學。在秦始皇時受到重創,即所謂的"焚書坑儒"。至漢代,漢王朝以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為其文化建設的基本路線,而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經,孔子以繼承華夏民族文化著稱,因而儒學本身便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
⑺ 中國傳統文化體現的儒道精神
實際上中國的傳統就像是DNA一樣寫進中國人骨子裡的,比如傳統節日,清明,中秋,春節等等,但是像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國人早就忘一干二凈了,一是政府的責任,我們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似乎從來沒有向我們灌輸過這種儒家道義,其實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唯一現在值得欣慰的是國人漸漸重拾經典,比如漢服運動,社會上的儒學熱等等
所以我們有責任以身作責,首先自己得學好傳統文化,像正體漢字(我們叫繁體),中國書法,儒學經典,加入漢服運動等等,繼而影響到身邊的人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儒家文化我們丟了太多太多,我們提醒中國政府來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但我們看一下是,世界成立的孔子研究會。中國的儒家思想走向世界有可能一去不復返了,這是民族文化危機,我們必須重視,我們傳承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我們應該好好地繼承下去!
但不論怎麼講,儒家文化在當今中國是無法有從前的輝煌了。首先,儒家思想也無法跟上時代需求,也不符合中國國情了,不能像以前一樣成為統治者的工具了。我們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第二,儒家思想需要變革,這是因為儒家一跟不上現代化的需求,無法使得儒家思想大眾化,另外國家政府也是不允許的,因為我們所堅持的思想是一元的,而非多元的,而儒家思想從古代一直是主導思想,故推行馬克思主義思想,必須把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指導思想下的一種多元思潮之一。
雖然說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指導中國勝利了,但畢竟是外來思想文化,我們並非說要排斥外來文化,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根基,這個根基是不能動搖的!中國現在講究的是把傳統文化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承接,但關鍵在於根基是落在哪裡?
中國歷史上,像佛家思想傳入中國來的時候,儒
⑻ 什麼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內核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構建具有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就必須對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現代價值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諧意識、人本意識、憂患意識、道德意識和力行意識對中國社會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x0d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創立的儒學即被稱之為「顯學」.漢以後,儒學取得「國家意識」的合法身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儒學對中國社會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儒家文化構成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要構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就必須對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現代價值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總體的把握.\x0d儒家文化中的和諧意識包涵天人關系的和諧與人際關系的和諧兩層意思.關於天人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張寓天道於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統一性中見出天道的統一性.因此,他既講「天知人」,把天擬人化、道德化;又講「人知天」,強調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動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聯系起來,主張「盡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為中介將天和人溝通和統一起來.關於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稱「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樣的意思,即「和而不同」與「過猶不及」.所謂「和而不同」,說的是對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這是合乎辯證法的和同觀的.所謂「過猶不及」,說的是凡事都有一個界限和尺度,達不到或超過這個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與「過猶不及」的實質乃是強調矛盾的統一與均衡,強調通過事物之度的把握以獲得人際關系的和諧,避免和克服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國家、民族之間的對立和沖突.\x0d當今的時代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和平與發展既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也離不開人際關系的和諧.小至家庭,大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都是同樣的道理.可以想像,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對自然進行掠奪性開發,其結果只會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並最終招致大自然的懲罰和報復.\x0d所謂人本意識,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揚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主體獨立自覺的價值.而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樂道和汲汲追求的東西.無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家那樣,突出人的個性自由與解放和個體的獨立與發展.但這只是相對而言,第一,儒家並沒有完全抹煞人的個體主體的作用與價值,抹煞人的個體主體的獨立性與主動性.孔子說「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實現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說「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認為「立人」、「達人」要以「己立」、「己達」為前提.孟子說「道惟在自得」,求道沒有別的途徑,全靠自身的修行和體悟.這都是對人的個體主體的獨立性和主動性的肯定.第二,主體理應包括個體主體和類主體,主體意識應包括個體主體意識和類主體意識.就類主體和類主體意識來說,儒家不僅不曾忽略,相反卻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從人性的普遍性出發,把人看成是一種社會性的類存在,作為類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於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於人的家庭血緣關系,以人倫世界、人倫社會為人的生存發展的根本依託,故而人的社會價值或類主體價值較之人的自我價值或個體價值更重要.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儒家強調「人貴物賤」,認為人類有著不同於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貴之處,具有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價值;強調「民為邦本」,認為人民構成國家政治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國家的安寧才有保障,國家的發展才有可能;強調「民貴君輕」,認為人民、國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決於民心之向背.\x0d儒家的人本意識突出人的主體性,主張把人當人來看待,提倡重視民意,與民同樂,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體現,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於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觀念是通過對人性的肯定來論證人格尊嚴,民主觀念是通過對人權的肯定導出人格平等.人性與人權、民本與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過,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為民主思想的基礎.我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有必要從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養分.\x0d與道家崇尚自然的傳統不同,儒家的傳統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識到道德對於社會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無德行構成人們人格評價的直接依據.一個人如若沒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貴為王侯,也得不到萬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窮困潦倒,也能得到萬民稱頌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還是人們設身處地的行為准則.儒家認為仁義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義之心也就等於喪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們強調做事要從仁義出發,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哪怕與人相處也要有所選擇,要與有仁義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處.再次,道德構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內容.儒家重視教育,但他們所論教育主要不是知識教育,而是倫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願望是通過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後,道德也是國家興衰存亡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與這個國家上至國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狀況、道德水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仁義存則存,仁義亡則亡.\x0d儒家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崇尚道德的傳統,而嚴格說來,道德意識與法治意識並不矛盾.一個具有高度道德修養和道德自覺的人,也就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他在從事經濟活動中自然能做到誠實守信.因此,我們認為,盡管儒家所論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不一定都切合現代社會和現代經濟,但中國作為文明之邦,在發展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崇尚道德的優良傳統卻萬萬不能舍棄.\x0d在儒家看來,和諧境界的實現,人本精神的高揚,憂患境域的擺脫,道德素養的提升,無一能夠離開人們投身現實、奮發進取的努力和作為.因此,儒家經典大多強調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義者.孔子雲:「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也」.意思是說,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當有無窮責任、無窮事業,當走向社會、服務於社會,否則,貪圖安逸,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是「士」的恥辱,就不配當一個知識分子.道德修養或道德實踐即通過修身或自我改造以達其「內聖」目標;社會政治實踐即通過事功或社會改造以達其「外王」目標.「內聖」有賴於「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養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賴於「立功」,即在社會上成就一番大事業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學》在強調「修身齊家」的同時,緊接著便講「治國平天下」,認為這兩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廢,所以儒家反對空談,反對坐而論道,特別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易傳》亦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求人們去效仿天地運行的剛健風格,去直面現實,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會,而不畏任何艱難險阻;要求人們鍥而不舍,知難而進,奮發進取,依靠主體的力量,通過主體的實踐,完善自我,改進社會.\x0d從中國歷史來看,儒家文化所體現的務實傾向和剛健自強精神,對於中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和仁人志士的愛國主義傳統、追求真理的傳統、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傳統的形成,都起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而這種種優良傳統在今天顯然並沒有過時,仍有賴於我們進一步去發揚光大.
⑼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
1、仁:仁愛
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
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
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范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范知識。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
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9)儒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一、儒學現代意義的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我們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的民族復興的前夜,此時此刻,必須回顧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
第二,新的世紀,我們的國家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問題。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也必須有個對自身「文化」上的自覺。什麼是「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說:「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們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在這種情況下,來研究我們民族文化的歷史和它發展的前景,就必須適應當代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即「新的軸心時代」到來的文化發展的新形勢。適應我們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文化自覺的要求。
二、儒家思想是中國思想體系的主軸。在此以前,西周建構的分封體制與其配套的觀念,其實已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礎:
第一,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無常,維德是親,天命不是特別寵愛那一群人,天命只選擇對人民有益的君主,委託這位君主治理世界。天命觀念,遠遠超脫了部落保護神,或族群保護神的地位。這是一個道德的裁判者;君主的行為就在道德的尺度上,天視民視,天聽民聽,也就由人民加以衡量。
第二,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親戚以藩屏周;所有的封君,不僅他權力來源來自周王,而且他們能否獲得天命的眷顧,也必須經過大族長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達天聽。於是,政治權力的分配、親屬關系的網路,兩者迭合為一,政統和宗統是兩個網路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