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婺劇傳統文化有哪些

婺劇傳統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8 11:22:32

① 婺劇是哪裡的地方戲

婺劇是浙江金華及周邊地區的地方戲。

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臨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1950年正名為婺劇。

舞檯布置美輪美奐、精緻入微,整個劇情環環相扣、一波三折,演員扮相俊美、表演流暢,觀眾席間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從這些年輕演員的身上,我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新希望。」年屆85歲高齡的台北市浙江同鄉會常務監事徐達仁連連感慨「不容易」。

知名演員

婺劇的名演員有江和義(擅老生)、徐東福(丑),徐錫貴(老生)、葉阿苟(老生)、徐汝英(旦)、周越先(旦)、王金龍(小生)、王景春(老外)、鄭蘭香(旦)、徐鳳仙(旦)、吳光煜(丑)等。

1982 年,浙江婺劇團經過改編演出的《西施淚》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並被該廠第五屆" 小百花"獎評選為最佳戲曲片獎。 1985 年改編上演的《白蛇前傳》更是別開生面,耳目一新,受到國內外專家的贊譽。

近年來劇團曾先後參加第一屆中國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百周年、 '93 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 '95 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新編大型婺劇《昆侖女》參加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榮獲優秀劇目獎,新編大型婺劇《夢斷婺江》在第九屆中國戲劇節上榮獲優秀劇目獎。

② 浙江有哪些傳統文化,一種的簡介!

一、戲曲:浙江的婺劇、紹劇包括亂彈、高腔在內的多數戲曲文化為浙江獨有或輻射至周邊省份地區;
二、藝術:浙派繪畫、浙派箏藝、浙派琴藝、浙派書法都曾經是中國藝術的巔峰代表。
暫時就想到這兩條~以後想到了再補充~至於簡介,網路一大堆~

③ 各地的戲曲都有什麼特點

地方戲作為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指凝結著某一地域的民風習俗、從而為那一地域的大眾喜聞樂見的演劇形式。一方面,地方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方戲又具有不同於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

這是因為,地方戲是「活態」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既傳承著一定的歷史文化傳統,又期待著在時代精神的表現中實現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轉換。由於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京劇外,還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據統計,中國的地方戲遍及全國各地。



地方戲生存危機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中,民族文化、特別是民族文化總體構成中的眾多局部形態,由於感受到日益強烈的文化交流障礙,從而陷入某種生存窘況和發展困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戲就是如此。

盡管地方戲的創作和演出仍在進行,且不時有令人驚喜的佳作出現;但地方戲觀眾的流失和市場的萎縮,就總體而言卻是不爭的事實。這說明許多地方戲未能適應迅速變化的世界,在文化生態發生變化時缺乏自我調適的能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方戲

④ 婺劇中有哪些特技表演

婺劇中特技表演很多,這些特技多來自於古老的儺舞儺戲、百戲、木偶戲和目連戲等。

婺劇有變臉、耍牙、甩發、踢寶劍、甩佛珠、桃花霸、紙人功、穿桌撲虎、原座穿凳、飛鑼打叉、蛇步蛇行、大眼小眼、蜻蜓點水、踢鞋穿鞋等20多種特技。

最突出的武功有台勁、姜維霸、紅拳、穿刀、穿火圈、18吊、後僵屍跌、前僵屍跌、兩頭跳等十五六種。

婺劇特技中的變臉是婺劇絕技之一,它比川劇的變臉更加豐富多彩,婺劇變臉分為自然變臉、油彩變臉、吹粉變臉、扯紗變臉等幾種。

自然變臉又名「一把捋」,即用手往臉上一捋,運用氣功就能改變臉色,這種變臉表現各種不同的感情,如婺劇《斷橋》中的許仙,當小青憤怒拔劍追殺時,許仙倏然用手在臉上一捋,急速運氣,立即面如死灰,鼻孔凹陷,恐懼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自然變臉藝伶要化淡妝,巧妙運用憋氣技法,使面色一剎那呈紅、變紫、脹青、轉灰等。

油彩變臉又叫「彩色變臉」、「抹臉」,是以油彩顏色的變化來表現人物的臉部表情。根據劇情發展,角色心態的變化,演員將手掌上的油彩快速地往臉上均勻一抹,整個臉立馬變色。失態時抹白色,激奮時抹紅色,詫異時抹綠色,驚恐時抹黑色。

如婺劇徽戲《火燒子都》中的子都,因此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為搶頭功暗殺大將穎考叔,得勝凱旋後,皇上為其大擺筵席。子都在宴會上內心復雜,幾杯酒後,產生幻覺遇見潁考叔的冤魂,驚惶失色。

為表演烘托子都內心的極度恐懼,在一瞬間用猛火和油彩出現另一副面目,臉部由原來的武小生粉臉變白臉、再轉紅臉,繼成綠臉,又顯紫臉,旋即現出灰臉等6個不同的色彩,最後以口吹法變為金臉,一共需要變出7張臉。

演員變臉時,後台武戲調度手拿火把、口含白酒,站在飾潁考叔的演員背後。穎考叔大喝一聲:「子都,拿命來!」武管事用力朝火把噴酒,火焰猛然射出。

此時,飾子都的演員隨鑼鼓聲「急急風」,一個後滾翻、面朝後台單跪顫抖,繼而轉身亮相,此時他的臉已變得面目全非。

吹粉變臉是將粉狀顏料,預先放在道具中,口吹使其黏在臉上的變臉方法。吹粉變臉的演員臉上必須先有油彩,方能黏住,故往往在抹臉後使用。

如婺劇《火燒子都》中最後一次變臉,子都在慶功宴上舉杯欲飲時,杯中先放好金粉,當子都一手端杯,一手遮掩,正待飲酒時,潁考叔冤魂再現,並又一次噴火,飾子都的演員「啊呀」一聲,猛對杯中吹氣,金粉飄起沾上黑臉,變成金臉,演員一個從桌後翻出的「竄毛」,再挺軀仰倒呈僵屍狀,全劇告終。

扯紗變臉是利用帶色織物,事先縮藏於額上,變臉時轉身迅速拉下即成。婺劇中的變臉有一種是利用縐紗變黑臉。

如在婺劇亂彈《玉蜻蜓》中,與女尼廝混的書生申貴升,在他死的時候,他的頭向桌下一低,將縐紗扯下,蒙住整個臉,因縐紗半透明,五官似見而不見,呈死灰色。

婺劇變臉是婺劇表演中的精粹,它在演出時,雖有噴火及馬童跟斗小翻動作來轉移觀眾視線,但又不能露出破綻,時間之緊、手法之隱、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為此,婺劇演員必須做到快、勻、凈三個字,即速度快、臉抹勻、手干凈,非千錘百煉不可,所以有「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之說。觀眾也對戲中的火燒之猛、翻跌之險、變臉之奇而驚嘆不已。

在婺劇中,凡是有鬼魂地府的劇情內容或劇中人心情變化反差很大的劇目,都會用以上婺劇的傳統變臉技巧。婺劇除了傳統的變臉技巧以外,還同時掌握了四川的扯臉手法,更加豐富了婺劇變臉技巧和表現形式。

婺劇特技中還有一種耍牙,在其他劇種中同樣非常罕見。所謂耍牙,就是將兩顆或4顆豬牙放在嘴裡,利用舌頭的滾翻和兩腮肌肉的控制,讓獠牙上下左右,前後里外翻動,顯示出人物威武的姿態和勇猛的性格。

婺劇界耍牙的佼佼者要數義烏的老名伶鮑濟富了。他能耍6顆獠牙,且滾動自如。他在《水擒龐德》中扮演周倉,配以他那絕倫的臉譜,把周倉演得絕無僅有,被我國戲劇界譽為「活周倉」。婺劇耍牙源於古代儺戲、目連戲的表演,從耍牙可以推知浙江特技表演之源遠流長。

婺劇特技中的桃花霸又名「翎子功」,也是非常突出的。翎子功就是利用帽上兩根翎子的千變萬化來刻畫人物的情緒、性格,同時增強舞蹈動作的美感。

桃花霸名目繁多,如雙輪翎、亮翅翎、雙龍出水、燕子銜泥、鳳毛麟角、水中照影、蝴蝶穿花等。婺劇翎子功共有85套,數百個動作,是我國戲曲藝術中又一種獨特的傳奇功夫。

婺劇特技中的台勁,指在一張桌上疊兩張方凳。表演者背朝觀眾立在凳上,然後倒翻而下。

這是早期婺劇各班社在開演前表演的打台戲,一方面為了顯示自己演員們的武功,另一方面也為了藉此特技吸引更多的觀眾,為戲台造成熱鬧的氣氛。

婺劇特技中的武功兩頭跳又叫鼓鼎小翻,指演員能在大鼓上翻62個小翻。

婺劇特技中的飄若紙人又名「紙人功」,是輕功一類的特技。演員猶如懸在半空,低頭直臂,左右晃動,前後打轉如紙人一般。演員的兩只腳尖踮地,利用輕柔的身段功夫,忽而搖擺,忽而左右移動,忽而360度打轉,均要顯示出如紙在空中飄浮的形態。

飄若紙人要領是演員兩腳踮起時,雙臂盡量下垂,然後用小碎步移動身子,並要把戲裝遮住雙腳,這樣才不致使觀眾看出演員們是在用腳尖功夫。飄若紙人特技在我國其他各劇種中均有使用,久演不衰。

蛇步蛇行特技是婺劇灘簧《斷橋》中白素貞和小青的表演。白素貞和小青不是人間婦女,而是亦人亦蛇,因此她們在表演中就要兼有兩者的風格。

婺劇《斷橋》的表演幾乎盡善盡美,白蛇和青蛇的台步輕捷細碎,S形地前行,猶如蛇行水面,飄飄欲仙,加上優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濃厚的神話色彩。

小青在追趕許仙時,殺氣騰騰,一旦停住,就來個三竄頭,即把頭突然竄抖三下,好似水蛇覓食時兇悍而敏捷的形態。

新中國成立後,婺劇表演《斷橋》白素貞和小青的演員已有好幾代,最早的要數陳美娟和陳娟弟,其後有徐汝英和金鳳茶、劉玉蓮和江淑英、倪志萱和朱珠鳳、方磊和龔健、方曉蓉和金國娟等。她們表演的蛇步蛇形保持著濃郁的婺劇特色。

大眼小眼特技是婺劇徽戲《火中練》中韓湘子的表演。八仙之一韓湘子到深山拜師學法,三年未歸。一天,湘子下山,為試探他的妻子林氏是否變心,就變為丑僧,偷偷潛入花園,當時林氏正在花園焚香祝告,祈求丈夫早回。

韓湘子上前用花言巧語挑逗調戲,林氏讓婢女把他趕出,湘子放下了心,變回原身,囑咐妻子說:「若要夫妻相會,再待三年。」說完隱身而去。

湘子在喬裝丑僧向林氏挑逗時,右眼睜得很大,左眼縮得很小,甚至連烏珠也看不到。這種神情將丑僧嗜色如命的心理活動表露無遺。婺劇名丑應阿堯、徐東福都會表演。

蜻蜓點水特技是婺劇徽戲《探五陽》中王英的特技表演。王英在探五陽城時,尋找水源,將右手直立撐地,全身平直,時而表演吃水,時而身子後翹。這一特技顯示王英的高超武藝和偵察時的神秘姿態。

婺劇的另一絕活還有踢鞋穿鞋,這是婺劇灘簧《斷橋》中許仙的表演。婺劇徽班著名小生范壽棋,能將腳上的平靴踢到頭頂,然後又從頭頂落到腳尖上,自動穿進。

范壽棋將這特技用於許仙身上。當許仙被白娘娘和小青追趕時,落荒而逃,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坐地一跌,將鞋踢到頭頂上,四處尋找,一無所獲。

到處抓摸,原來落在頭上。然後將頭一聳,鞋子准確無誤套入腳尖。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把許仙膽怯驚慌的心情表演得出神入化。

婺劇之所以能深受群眾的喜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出神入化的表演特色,而這些驚人的特技和非凡的武功,有很高的難度。正是它的這些獨具特色的演出風格吸引了更多的觀眾。

⑤ 婺劇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婺劇的代表人物:陳美蘭 張建敏 楊霞雲 樓勝 張琳 周志清 鄭蘭香

⑥ 金華婺劇有哪些劇目

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黃金印》、《孫臏與龐涓》、《三請梨花》、《斷橋》、《西施淚》和現代戲《桃子風波》等。

⑦ 婺劇的表演有什麼特點

婺劇由於早期長時間在廣場上演出,沒有進入真正的舞台,所以形成了誇張、粗獷、強烈、明快的表演風格。

在表演中,它還非常注重吸收儺戲等古老劇種的表演動作和程式,擁有變臉、耍牙等大量特技表演。此外,婺劇演員手指和手腕的表演功夫也格外吸引觀眾的眼球。

婺劇的表演風格粗獷有力,動作誇張生動、線條分明、講究造型。特別是婺劇高腔、亂彈、徽戲的武打動作,往往吸收民間武術南拳北腿的架勢,運用在舞台上就能顯示出異乎尋常的藝術效果。

如在婺劇徽戲《月龍頭》中,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表演的那一套紅拳和滾叉,就是從江湖拳師那裡吸收過來的。這套拳術通過演員的演繹,更加顯示出了趙匡胤的勇猛和威武。

另外,婺劇徽戲《水擒龐德》中的周倉,其威風凜凜的身段架勢和呲牙咧嘴的面部表情,則是通過模仿寺廟里的四大金剛和十八羅漢的動作,經加工提煉而成的。

很多劇種的一招一式都講究一個圓字,動作呈連續變化的曲線,而婺劇卻往往圓中帶直,曲線中出現折線和直線,以此來顯示動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強烈,也就是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的表演特點,用他們的行話說就是:

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

如婺劇劇目《斷橋》是一出文戲,但白素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連串的舞蹈身段,許仙的吊毛、飛跪、搶背、飛撲虎等跌撲功夫,其動作難度均不下於武戲;反之,婺劇劇目《水擒龐德》是一出武戲,劇中人物卻慢招緩式,在樂曲中開打,以舞蹈動作取勝。

過去婺劇服飾沒有水袖,因而演員們的手腕和手指功夫就顯得非常突出,如旦角的開門、整裝、整容等動作,無不注重這手指的顫動功夫;凈、生等角色的各種運手動作,也十分注重轉腕、翻掌加上亮相時屈腿亮靴底等動作,這與儺舞和佛教舞蹈頗有相同之處。

另外,角色上場時兩臂平曲,大拇指翹起,其他四指並攏;起霸時用身子旋轉動作;揚鞭催馬時鞭梢總是向上等;又與傀儡戲的動作相似。這些手勢動作,既表現了各種人物的性格,也顯示了這一劇種強烈粗獷的風格。

⑧ 婺劇有什麼特色

婺劇是典型的多聲腔劇種,它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等6大劇種的總稱。婺劇的實際涵義是,它唱腔中的高腔應稱作為「婺劇高腔」,以區別其他戲劇中高腔;崑腔也要稱作「婺劇崑腔」,以區別蘇昆和北昆。其餘幾個劇種的情況也是如此。

如果繼續將婺劇的幾大聲腔再細致地分類,婺劇高腔可分為東陽侯陽高腔、金華西吳高腔、衢州西安高腔和松陽高腔;婺劇崑腔也可分為金華崑腔、蘭溪崑腔、衢州崑腔和東陽崑腔;婺劇亂彈可分為浦江亂彈、東陽亂彈、金華亂彈和處州亂彈等;婺劇徽戲是單一的劇種。

各徽班的劇目、音樂、表演等基本一樣;婺劇灘簧可分為金華灘簧、蘭溪灘簧、衢州灘簧、浦江灘簧和東陽灘簧;婺劇時調也是單一的劇種,各班社演唱的時調,大都如出一轍。

婺劇是花部和雅部交融流變的結果。它以亂彈為主腔,屬於亂彈腔體系。婺劇的形成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明代形成或傳入的南戲諸腔中的義烏腔、弋陽腔、餘姚腔,在清代發生較大的變化,至清中葉統一被稱為高腔。

清代,崑曲在民間職業昆班的基礎上形成了金華昆劇。高腔與崑曲的結合,兩合班的出現,標志著婺劇的胚胎開始孕育。

第二階段是亂彈、徽戲、灘簧等在清代傳入,並且高腔、崑曲與亂彈、徽戲、灘簧、時調之間,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結合,出現了被稱為「三合班」和「二合半班」的戲曲班社,最終形成並誕生了最後形式的多聲腔戲曲劇種婺劇。

在婺劇的第二階段中,三合班就是習慣規定必須能演唱高、昆、亂各18本的戲班。因其流動中心和兼唱高腔的不同,又分為三種,一是衢州三合班,唱西安高腔,班社多以「文錦」取名,如班主姓何,即稱何文錦班;二是金華三合班,唱西吳高腔,班社多以「品玉」二字命名,取其三腔合一,聲如金玉之意;三是東陽三合班,唱侯陽高腔,多以「紫雲」二字作班名。

以後,徽戲傳入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於是就有了二合半班的形成,二合半班是從三合班演變而來的。由於高腔難學,且逐漸不受觀眾歡迎,有的就擯棄高腔,成為昆亂班。

至20世紀30年代,二合半班又以徽戲盛行而吸收了徽戲,並以演唱高腔、崑腔和徽腔為主,仍自稱為三合班,但觀眾認為徽戲不及高腔古老,且18本才能彌一合,而這類班社的徽戲當時尚不足18本,因此被貶稱為二合半。

後來,為了統一婺劇的名稱,約定俗成,人們對兼演昆、亂、徽的班社,也均稱為「二合半班」。在這個時期中,有的徽班也兼唱亂彈,於是便有了亂彈班。亂彈班中因為很多演員都是浦江縣人,所以又被稱為「浦江班」,主要以演亂彈為主,兼演徽戲。

後來,有的徽班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人稱「徽班」,又稱「金華班」,以演徽戲為主,兼演灘簧、時調小戲和亂彈戲,這類班社為數最多。

1862年至1908年,金華婺劇班社達40多個。1935年後,婺劇開始有女演員,金華等地還先後辦了民生、文化、民樂、小文化等女子科徽班。各三合班、亂彈班也都通過隨團收徒等方式,培養了不少出色的女演員。

早期婺劇班社主要在四鄉集市、廟會演出,20世紀30年代初才開始進城,他們以金華城隍廟、西華寺等為演出場地,後逐漸開始在長樂、北山、金城、群眾等戲院演出。

在此時,這些業余的班社成員,主要由村鎮的農民組成,被稱為「太子班」。他們在組織初期多以坐唱自娛的方式為主,但是每到迎神賽會的日子時,他們便敲鑼打鼓的沿街挨村游動演唱。再後來,開始發展為化妝上台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以留省文工團婺劇組人員與大榮和班合並建立了浙江婺劇實驗團,並在金華的其他地方先後成立了一批共和班。各劇團聯合招收了200多名學員,培養了一批人才。以婺劇訓練班為基礎的婺劇實驗團正式更名為「浙江婺劇團」,把原定設在杭州洪春橋的團址改設在金華。

浙江婺劇團的成立標志著婺劇走上了新的歷史階段。劇團工作者從尋訪演員、挖掘劇目、創新劇本、培養新秀開始,對婺劇進行了發掘,把婺劇推上了一個嶄新的舞台,並使其登上了我國戲劇的輝煌巔峰。

婺劇是建國後才使用的新名稱,在這之前,浙江的這類戲劇被稱為「某某班」,也被統稱為「金華戲」或者「金華亂彈班」。

華東戲曲改革工作幹部會議在上海召開。與會人員認為,金華原有婺州之稱,而金華戲又發源於江西婺源,清代時期才流入金華,所以,應仿效華東實驗越劇團的命名,將金華戲和亂彈班等劇種合稱為婺劇。

浙江省婺劇團成立後,為使婺劇後繼有人,婺劇團招收了鄭蘭香和吳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員。此後,又在杭州創辦了浙江戲曲學校婺劇班,該班在全省招收演員和樂隊45人,這是新中國第一代婺劇中專生,畢業分配到了浙江全省的各個婺劇團。

老演員們還整理和加工出了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黃金印》、《送米記》、《孫臏與龐涓》、《米欄敲窗》、《父子會》、《馬前潑水》等劇目參加調演。

婺劇進京演出了《雙陽公主》、《三請梨花》、《米欄敲窗》、《牡丹對課》、《僧尼會》、《斷橋》等劇目,受到了文藝專家的高度評價。

改革開放後,農村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浙江農村業余婺劇團也如雨後春筍,出現了蓬蓬勃勃的新景象。永康縣舟山鄉婺劇團演出的由浙江戲劇作家顧錫東編制的《姐妹緣》拍攝成連環畫在全國發行。

義烏義亭區婺劇團赴首都演出了歷史名劇《海瑞罷官》,受到了好評。一個農村劇團走上北京的戲劇舞台,不僅推動了婺劇的發展,也為浙江省戲劇事業贏得了榮譽。

新一代的婺劇人創造著新輝煌。浙江省婺劇團創作了《白蛇前傳》、《賀家橋邊》、《夢斷婺江》、《江南第一家》、《昆侖女》等劇作,在金華城鄉演出,使婺劇成為了金華農村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

⑨ 婺劇音樂唱腔有什麼特點

婺劇共有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大聲腔,六大聲腔既能獨立存在,其中的高腔、崑腔、徽戲、灘簧之間又有相互的聯系。高腔因受弋陽腔影響較深,故又稱弋陽腔,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人幫唱,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

婺劇中的侯陽高腔形成於浙江東陽、義烏一帶,也是義烏腔的產生地。該腔用大鼓和小鑼作擊節樂器,唱腔比其他高腔更粗獷激越,以演武戲為主。

婺劇中的西吳高腔因為流行於金華北鄉的西吳村並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朴,且多滾唱,與徽劇雅調有較深的淵源關系。

婺劇中的西安高腔流行於浙江衢州一帶,因為衢州古稱「西安」而得名。西安高腔在1521年至1567年自江西弋陽傳入,但也有人認為西安高腔與明初盛行在金衢的海鹽腔有密切關系,海鹽腔地方化後衍生出義烏腔,義烏腔流入衢州後又衍生出西安高腔。

西安高腔應是義烏腔流入衢州後雜以鄉音改調而成,弋陽腔僅對其影響較大而已。它以鼓為節,有幫腔,唱腔高昂,但較其他兩種高腔略低而顯流麗典雅。

後加入以笛子為主的樂器伴奏,有時也出現簡短的過門,在唱腔上除滾唱仍接近口語和節奏比較自由外,其他部分的旋律有受崑曲影響的痕跡。西安高腔的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

婺劇中的松陽高腔流行於浙江遂昌、龍泉一帶,源於明末清初,1875年至1908年間盛行。該腔常用花腔以及高八度假嗓。

以上前三種高腔,均由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而松陽高腔還加入了管弦樂伴奏。在戲曲界,多數高腔的特點都是鑼鼓助節,不管托弦,一人啟唱,眾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則均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

婺劇崑腔俗稱「草昆」、「金昆」,是崑腔流傳在金華一帶的支派。因為長期流動演出於農村的草台和廟會,以農民為主要觀眾對象,所以語言比較通俗,劇情情節曲折,唱腔也不拘泥於四聲格腔,婺劇崑腔以演武戲、做工戲、大戲為主。

婺劇崑腔中的金華崑腔、蘭溪崑腔、衢州崑腔、東陽崑腔等幾類聲腔,各自以它們的流行地點命名,沒有其他的區別。

在明代之後,崑腔一直被視為婺劇諸聲腔中的正宗聲腔。實際上,崑腔是崑曲在衢州、金華的一個支流,在語言和曲調上均結合當地習慣予以簡化或改變,所以被人稱為「草昆」。

亂彈泛指崑山腔以外的各種戲曲聲腔,因婺劇專攻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金華浦江縣,所以又被稱為「浦江亂彈」。它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流行地區除金華、衢州、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和桐廬一帶演出。

二凡具有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它源出於流行在陝西和甘肅一代的西秦腔,也有人認為它源於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於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於吹腔一類,受徽戲影響。

亂彈在婺劇中,指唱三五七、蘆花調、二凡、拔子四個聲腔的劇種。三五七、蘆花調由安徽石碑腔演變而來,用笛主奏,曲調華麗、流暢、舒展,唱調字少腔多,後發展為字多腔少的疊板。

二凡是秦腔傳到南方後演變而成的聲腔,在婺劇中又發展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種不同屬性的曲調,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緊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昂、高亢、悲壯、沉鬱等感情特點。拔子也有倒板、回龍、原板等板式。按定調性質,二凡一般與三五七相連,蘆花則與拔子相連。

徽戲指由皖南傳入的徽戲聲腔。在清代末年,大量皖南人遷往金華一帶,多數是以經商或者隨著徽戲經商的路子進入金華等地的。據統計,在當時,金華、衢州兩地傳入的徽班達30多個,僅1918年前後開設的本地科班就有10多個。

婺劇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蘆花、吹腔等老徽調為主,唱西皮、二黃,表演粗獷、潑辣、朴實、健康。劇目有《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等,其中《火燒子都》、《水擒龐德》等的表演風格,在後來的皮黃劇中已少見。

灘簧源自蘇州灘簧。在1736年至1820年,金華已有曲藝灘簧坐唱班。有人認為,婺劇中的灘簧腔是由往來於衢州和蘭江的花船船娘賣藝帶入,先有業余坐唱班,後由婺劇演員演變為戲曲,成為婺劇聲腔之一。婺劇灘簧戲的流行地點有浦江灘簧、蘭溪灘簧、東陽灘簧等。

時調是明清以來時尚民間小戲的統稱,有的來自明清俗曲,有的屬南方的南羅腔,有的為油灘,有的源於地方小調。由當地民歌和歌舞演變而成,是一種演唱農村生活小戲的聲腔。

以上6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崑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後發展為合班,並有不同的組合,有三合班、兩合半班、亂彈班等。

婺劇演員都採用真假嗓相結合的唱法。過去婺劇的旦角都是由男人扮演的,因此演唱時要用假嗓,由於學不得法,只能採納半假半真的唱法。

一句唱詞中,拖腔用假嗓,其他用真嗓,唱起來忽高忽低,忽粗忽細,人稱「雌雄音」或「陰陽嗓」。時間一長,便形成了一種傳統的唱法,但也有不少演員是用真嗓演唱的。

婺劇唱腔頗具特色,技巧有兩種,一是老生的高雲滾翻腔,二是大花臉的水底滾翻腔。高雲滾翻腔又叫「小瞠喉」,真假嗓結合,但聽起來像真嗓,聲音高亮。

著名的婺劇龍游二合半班老生葉阿苟,在《九件衣》中扮演縣官李文斌,當他錯判公案,釀成人命,死者的親屬上前欲打時,他唱道:「老兄長,老嫂嫂,且慢動手啊……」當他唱到「手」字時,突然翻到高音,激情澎湃,聲驚四座,這就是典型的高雲滾翻腔。

水底滾翻腔是婺劇大花臉中獨特的唱腔,它的特點是利用喉嗓和胸腔共鳴,使聲音發出滾動的震響,猶如滾滾江潮,激盪如雷,十分威武雄壯。婺劇徽班著名大花臉章汝金在扮演《雁門摘印》中的潘洪時,其水底滾翻腔就表現得非常具有特色。

婺劇伴奏樂器有科胡、板胡、二胡、提琴、月琴、三弦、牛腿琴、琵琶和大嗩吶、吉子、笛子、笙、簫、先鋒和大號筒等。打擊樂器有板鼓、檀板、梆、大堂鼓、扁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碰鈴、狗叫鑼等。

在高、昆、亂合班後,高腔樂器也以昆笛為主奏樂器,輔以提琴、月琴或琵琶、嗩吶。西安高腔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產生了簡單的過門,曲調也逐步地豐富起來。

婺劇的伴奏別具一格,它採用大鑼、大鐃、大鼓,且有長號先鋒、胡笳等特殊樂器一起演奏。在婺劇伴奏中,先鋒一吹,猶如虎嘯龍吟;吉子、嗩吶一響,猶如雞唱鵲鬧;鑼鼓一敲,猶如萬馬奔騰;戰鼓一打,猶如倒海翻江。這些樂器加在一起使用,表現力極為豐富。

婺劇的這種鼓樂的形成與發展,除了繼承自己的傳統外,還受到十番鑼鼓的影響,如金華、衢州、義烏、東陽、永康、蘭溪一帶的民間舞蹈龍燈、馬燈、魚燈、蝦燈、台閣、羅漢、拉線獅子、滾地獅子等,都是用十番鑼鼓伴奏的。

婺劇的鼓樂除了為演員伴奏外,還要在戲的開場和間歇時單獨演奏。戲開場前一般都要鬧花台,三折小戲演完後又要鬧二台,然後接下去演正本大戲。東陽三合班的開場鑼鼓叫小鼓頭場。

俗語說:「鑼鼓響,腳底癢。」婺劇的鑼鼓其實是最能使人精神振奮,給人帶來歡樂的。

閱讀全文

與婺劇傳統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