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文化多元化,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人們以寬廣的胸襟海納百川,豐富自己。對待外來文化實行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來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對外來文化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同時,我們必須深深地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能割斷與傳統文化的血脈聯系,不能喪失我們的文化之根,不能動搖我們的文化之基。
傳統文化其實也是持續發展變化的,我們不要拘泥於「傳統」兩字。古人尚且沒有被「傳統」束縛住手腳,奈何我等今人,要被困在「傳統」和「外來」之間呢?中華民族的文化,本來就是吸收了許許多多其他文化的營養而綜合形成的文化,這才是我們歷經數千年而一直延續下來的根本。所以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關鍵就在於「包容」。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採眾長.2.文化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3.吸收外來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納一切優秀人類文化,創造出具有新特質的新文化.
有人認為: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別族文化,即外來文化。那看看我們現在的地產流行文化:歐陸文化、歐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就象看到企業文化、官場文化、家庭文化,網路文化,人們的家裡又有了廚房文化、廁所文化、陽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為主,通過融匯吸收各家思想和外來文化而形成體現中華民族主體意識的思想體系,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一方面,我們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超越。把中國置於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不會固步自封,辯證的分析其優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立足於中國的國情看世界,實現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和融合,主動參與世界文明進程。實現對外來文化的借鑒融合,就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對外來的東西做出符合中國特點的選擇。
B. 如何正確看待外來文化
一、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不分精華和糟粕,全盤否定民族文化,是歷史虛無主義。其結果:一方面摧毀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依賴仰仗其他民族,甘做其他民族的附庸;另一方面必然走向全盤西化,把資本主義當成救世良方,主張一概吸收,全盤肯定,照抄照搬。資本主義在幾百年發展中,為人類創造了空前的生產力,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文明,同時也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成果。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資本主義創造的文化里,優秀文化和腐朽文化魚目混珠。資本主義腐朽的生活方式,享樂主義的人生觀,極端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和白金主義的價值觀,都是腐蝕民族的靈魂,消蝕民族意志的精神「鴉片」。對待外來文化,我們必須以魯迅為榜樣,學習魯迅先生的態度:「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拿來,『拿來』之後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對待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全盤肯定,一概吸收是錯誤的;全盤否定,一概排斥也是有害的。在民族傳統文化中,夾雜著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糟粕,如封建的等級制、家長制、一言堂、男尊女卑、腐化墮落、官僚主義等等。這些都是敗壞民族風氣,沉淪民族精神、意志的文化「垃圾」。全盤肯定就會把文化「垃圾」繼承下來,影響改革開放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只有吸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民族文化,才能使之發揚光大,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前進的精神動力。與此同時,把外來文化包括資本主義文化雜內,都看成是消極落後的,採取一概排斥,全面否定的態度,會使民族文化停滯,乃至延緩國民經濟發展的進程。資本主義文化中有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不吸收這些先進的外來文化,民族文化就不能提高、前進,中化民族就會落後。
二、繼承本民族文化為主,吸收外來文化為輔
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搞物質文明建設要對外開放,精神文明建設也要對外開放。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閉狀態下求得發展。先進的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只有用全人類創造的優秀文化遺產豐富自己的民族,才能不斷發展和前進,立於不敗之地。各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各有所長和所短,各有優勢和劣勢。只有通過交往,在改革中揚長避短,才能發揮優勢,克服弱點,自立於民族之林。在對待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上,要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精華,去除糟粕,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還必須堅持以繼承發揚本民族文化精華為主,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為輔。首先,要把著眼點放在傳統文化這個基點上,它是中華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民族之魂,是自尊自強自立的基礎。其次,在此基礎上,消化吸收外來文化之精華,使之融於民族文化之中,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這樣才能使民族文化生機勃勃,茁壯成長。最後,把外來文化拿來,必須結合本民族文化特點去消化吸收,不能生吞活剝,不顧民族文化之特點。
C. 怎麼對待外來文化
「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以祖先傳下來的優秀文化為主要目標繼承和學習,對於外來優秀文化吸收加以利用,讓兩者相結合,然後使中華傳統文化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不斷的發展,推出新的中華文化,讓其成為優秀的中華文化!
在把握好中華文化的發展的同時,已不能忘記民族文化的發展,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一個民族的驕傲。借鑒各國文化,滿足日益高漲的精神需求的同時,立足於民族文化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盛宴當中博採眾長!
D. 我們中國人該如何看待外來文化
1.
對待外來文化我們不能一味的否決,我們中華文化包容性是非常強的,對於外來文化我們要...
2.
要看外來文化屬於何種文化,如果是強制性的文化入侵我們應該抵制。
3.
如果這些外文化是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價值的話,我們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4.
我們要合理的對待文化,不能崇洋媚外,現在的中國已經飛速發展,逐漸邁入強國之列。
5.
我們的文化有著5000年的歷史,我們的文化不從斷層,所以我們的文化是很源遠流長的。
E. 關於如何看待外來文化沖擊話題的議論文
當今改革開放的中國,如何正確對待 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需要面對事實進行理 性思考,作出選擇,避免陷入類似第一推動力 的思維誤區.傳統文化成為思考的問題對 象是因為現實中面臨著社會道德重建的問 題.回到傳統既無可能也無必要.傳統既 不是負擔,也不必固守不變,而是應當作可供 開發的文化資源.不能因傳統而作繭自縛, 也不能因外來文化而妄自菲薄.現實中西 方文明正逐步地融入我們的傳統中,這正是 當代歷史的啟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在具 體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發展,進行不同文明的 充分對話是作出正確選擇的前提.普世價 值這一概念具有預設性,只是理論的抽象,社 會發展的現實路徑總是在各種可能性中得 到選擇.面對當代世界各文明之間的沖突, 中華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結合現實國情進 行自我確證,以開放的胸襟完成社會道德重
F. 如何對待外來文化作文600字
傳統文化·外來文化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當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與好處的同時,我們的文化也正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想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我們的文化中,才是應對這種境況的最好方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萬戶搗衣聲」中的思念和牽掛,「遍插菜萸少一人」的哀傷,還有那「燈如晝」的元夜「花市」。此情此景在有些人的心中已淡化消逝了,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沒有這些傳統節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掛滿禮物的聖誕樹、一盒盒的巧克力、一束束玫瑰花……悲哉!他們是一群丟了根的人,當人們推翻帝國主義對我們的欺壓和奴役之後,他們卻心甘情願地拋棄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情感上接受奴役。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這種全盤接受外來文化而拋棄傳統文化的做法是錯誤的,同時也是愚蠢的。龍應台曾說過「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是啊,一個沒有自己傳統的國家,一個沒有自身文化的民族,談何生存和發展?一味地拋棄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面對外來文化還有另一種態度,那就是抵制。清王朝曾經閉關鎖國,沉侵在地大物博的美夢中。當外國人用堅船炮利使清朝被迫打開大門時,自以為唯我獨尊的人們才發現與別人的差距有多遠。這種盲目的拒絕也是不可取的,兩種文化的相遇,雖然會經歷碰撞與磨擦,但也會擦出新的進步的事物,這樣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拒不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讓傳統文化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積極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傳統文化中才是應對文化沖擊的最好方法。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近幾十年來四地的經濟飛迅發展,它們受到的文化沖擊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每當傳統節日來臨時,四地的節日氣氛都十分濃重。香港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們都曾被外國佔領統治,在這種狀況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棄自己的傳統反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失棄自己的傳統反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發揚光大。為什麼生活在香港和台灣的人們能做到這點呢?我想他們是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容了那些外來文化,留下外來文化的精華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既然在我們面前有這樣的實例,為什麼我們不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呢?事在人為,只有每個人都這樣去做,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這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而行。
讓我們正確對待文化沖擊,抓住這機會,揚帆遠行。
烹一桌「中西全席」
出入門庭若市的KFC,有人嘆:「中國市場都快被外國人占完了。」觀看著熱播的《人魚小姐》,有人想:「中國文化快失掉身份了。」眺望滿街的聖誕樹,滿牆的「Merry Chrratmas」,有人憤慨道:「應該把西方的文化趕出我們中華的國門!」
他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卻這樣想像:如果KFC與古色古香的茶座並街而立,如果人魚小姐能與漢武大帝共舞,如果聖誕與春節共慶,讓一道香滑爽口、琳琅滿目的中西全席顯現世人眼前,那又該多好!
是的,中與西應攜手,而非為敵。
中國的今天,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正是這開放,讓我們民族塵封已久的身心有了享受異國情調的機會。於是,各國文化蜂擁而至。人們聽的是麥克·傑克遜,看的是《大長今》,過的是聖誕節。
有人駁斥現代人崇洋。可是,如果這「洋」是有益的,崇一崇又有何妨?在西方活潑歡快的曲調中,我們領略到了熱情與活力;在大長今那異域的古樸中,我們看到了賢淑與勤奮;在感恩節等西方節日中,我們明白了對父母的感恩……「洋」不是不能「崇」,而是要會「崇」。
當然,中華的傳統也要常存心中。五千年,一個無法想像的長度。五千年來,有秦皇的焚書坑儒,有漢武的罷黜百家,也有三國兩晉的血雨腥風,有五代十國的拼殺吞並,還有元、明、清幾世紀的民族統治,可是,中華文化仍舊是傳承了下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兼收並蓄,獨樹一幟……這些詞語對於中華那千年歷史中流傳下的精華恐怕還是太淺薄吧。
試問,這樣的文化,怎麼能夠忘懷?不錯,外國的文化有其優點,但是,在現代人追求外國的新潮時,也不能忘卻我們的根。休閑時,不妨靠上古樸的藤椅,放上一曲《小河流水》,讓充滿中國元素的水滋潤你的心田;不妨捧上一杯清茶,看那沸水中躍動茶葉,彷彿幾經風雨,幾世浮沉的中華;不妨抬頭仰望那輪明月,學那古人問青天或是想那祖母講過的故事……
牡丹能與鬱金香相得益彰,青松能與聖誕樹共同生長,仙鶴能與夜鶯共同歌唱。
中國與西方,何不攜手,烹一桌「中西全席」,把共同展現那文化的絕代風采!
G.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求簡要並全面的解答。 急
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採眾長,文化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吸收外來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納一切優秀人類文化,創造出具有新特質的新文化。
需要面對事實進行理性思考,作出選擇,避免陷入類似"第一推動力"的思維誤區。"傳統文化"成為思考的問題對象是因為現實中面臨著社會道德重建的問題。回到傳統既無可能也無必要。傳統既不是負擔,也不必固守不變,而是應當作可供開發的文化資源。
(7)如何對待外來文化議論擴展閱讀:
不能因傳統而作繭自縛,也不能因外來文化而妄自菲薄。現實中西方文明正逐步地融入我們的傳統中,這正是當代歷史的啟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在具體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發展,進行不同文明的充分對話是作出正確選擇的前提。"普世價值"這一概念具有預設性,只是理論的抽象,社會發展的現實路徑總是在各種可能性中得到選擇。面對當代世界各文明之間的沖突,中華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結合現實國情進行自我確證,以開放的胸襟完成社會道德重建。
H. 怎樣對待外來文化作文
傳統文化·外來文化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當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與好處的同時,我們的文化也正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想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我們的文化中,才是應對這種境況的最好方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萬戶搗衣聲」中的思念和牽掛,「遍插菜萸少一人」的哀傷,還有那「燈如晝」的元夜「花市」。此情此景在有些人的心中已淡化消逝了,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沒有這些傳統節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掛滿禮物的聖誕樹、一盒盒的巧克力、一束束玫瑰花……悲哉!他們是一群丟了根的人,當人們推翻帝國主義對我們的欺壓和奴役之後,他們卻心甘情願地拋棄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情感上接受奴役。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這種全盤接受外來文化而拋棄傳統文化的做法是錯誤的,同時也是愚蠢的。龍應台曾說過「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是啊,一個沒有自己傳統的國家,一個沒有自身文化的民族,談何生存和發展?一味地拋棄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面對外來文化還有另一種態度,那就是抵制。清王朝曾經閉關鎖國,沉侵在地大物博的美夢中。當外國人用堅船炮利使清朝被迫打開大門時,自以為唯我獨尊的人們才發現與別人的差距有多遠。這種盲目的拒絕也是不可取的,兩種文化的相遇,雖然會經歷碰撞與磨擦,但也會擦出新的進步的事物,這樣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拒不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讓傳統文化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積極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傳統文化中才是應對文化沖擊的最好方法。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近幾十年來四地的經濟飛迅發展,它們受到的文化沖擊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每當傳統節日來臨時,四地的節日氣氛都十分濃重。香港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們都曾被外國佔領統治,在這種狀況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棄自己的傳統反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失棄自己的傳統反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發揚光大。為什麼生活在香港和台灣的人們能做到這點呢?我想他們是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容了那些外來文化,留下外來文化的精華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既然在我們面前有這樣的實例,為什麼我們不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呢?事在人為,只有每個人都這樣去做,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這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而行。
讓我們正確對待文化沖擊,抓住這機會,揚帆遠行。
烹一桌「中西全席」
出入門庭若市的KFC,有人嘆:「中國市場都快被外國人占完了。」觀看著熱播的《人魚小姐》,有人想:「中國文化快失掉身份了。」眺望滿街的聖誕樹,滿牆的「Merry Chrratmas」,有人憤慨道:「應該把西方的文化趕出我們中華的國門!」
他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卻這樣想像:如果KFC與古色古香的茶座並街而立,如果人魚小姐能與漢武大帝共舞,如果聖誕與春節共慶,讓一道香滑爽口、琳琅滿目的中西全席顯現世人眼前,那又該多好!
是的,中與西應攜手,而非為敵。
中國的今天,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正是這開放,讓我們民族塵封已久的身心有了享受異國情調的機會。於是,各國文化蜂擁而至。人們聽的是麥克·傑克遜,看的是《大長今》,過的是聖誕節。
有人駁斥現代人崇洋。可是,如果這「洋」是有益的,崇一崇又有何妨?在西方活潑歡快的曲調中,我們領略到了熱情與活力;在大長今那異域的古樸中,我們看到了賢淑與勤奮;在感恩節等西方節日中,我們明白了對父母的感恩……「洋」不是不能「崇」,而是要會「崇」。
當然,中華的傳統也要常存心中。五千年,一個無法想像的長度。五千年來,有秦皇的焚書坑儒,有漢武的罷黜百家,也有三國兩晉的血雨腥風,有五代十國的拼殺吞並,還有元、明、清幾世紀的民族統治,可是,中華文化仍舊是傳承了下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兼收並蓄,獨樹一幟……這些詞語對於中華那千年歷史中流傳下的精華恐怕還是太淺薄吧。
試問,這樣的文化,怎麼能夠忘懷?不錯,外國的文化有其優點,但是,在現代人追求外國的新潮時,也不能忘卻我們的根。休閑時,不妨靠上古樸的藤椅,放上一曲《小河流水》,讓充滿中國元素的水滋潤你的心田;不妨捧上一杯清茶,看那沸水中躍動茶葉,彷彿幾經風雨,幾世浮沉的中華;不妨抬頭仰望那輪明月,學那古人問青天或是想那祖母講過的故事……
牡丹能與鬱金香相得益彰,青松能與聖誕樹共同生長,仙鶴能與夜鶯共同歌唱。
中國與西方,何不攜手,烹一桌「中西全席」,把共同展現那文化的絕代風采!
I. 如何對待外來文化議論文運用比喻論證
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需要取其精華。
面向世界,博採眾長,文化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吸收外來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納一切優秀人類文化,創造出具有新特質的新文化。
J. 如何對待外來文化
仔細審視我們的生活,外來文化對我們的衣食住行的影響可謂是無孔不入了。滿大街從花枝招展的聖誕樹到各種各樣的快餐食品店,從韓劇日劇到美劇英劇,從聖誕復活到萬聖節, 首先,一味的拒絕抵制外來文化是片面的。這樣盲目的對外來文化本身進行否定,不僅與它對本國所創造的價值發生矛盾,也與它對我們本土文化所創造的積極影響相悖。外來文化從近代開始大量湧入中國,在這百年間與我們的本土文化進行了不斷的交流融合:中國學生通過閱讀優秀的外國書籍提升了修養增長了知識;中國家庭通過使用爐汽灶電飯煲吸塵器等外來發明從而有了更為便捷的生活方式;各種各樣的快餐店節約了上班族的大把時間來工作,經濟飛速發展與此不無聯系。從火柴到汽車,從電話到互聯網,外來文化帶給我們的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然而,事物的發展必定要經過否定的環節才能實現對立面的統一。 沒錯,從改革開放至今,國人已經明顯感覺到了我們對於外來文化的依賴性與外國人離不開 made in China 不相上下了。特別是現代的年輕人,對於外來文化的盲目崇拜讓人不得不擔憂外來文化也許會侵蝕掉我們的五千年民族文化。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向來是世界人民所好奇與嚮往的,這一點從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便可體現。我們無法想像當所謂的快餐文化個人主義把孔孟之道的文化精髓吞噬掉之後,我們將會以怎樣的姿態在在世界上立足,另一個美國?或是蘇聯?於是,我們也應該否定一味盲目地接受外來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的。在對待外來文化時,我們首先不能降低了腰桿,要知道五千年的文明文化難道比不上歐美的野蠻文化,他們有指環王哈利波特,我們有盤古女媧,他們有油畫我們有水墨畫,而我們的書法更是一絕。通過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兩種文化最多隻能使碰撞而不是吞噬。 幸運的是,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過去幾十年對於外來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對我們本國文化的不自信,並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這樣正說明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只要我們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反對一味的崇拜外來文化和否定盲目抵制所有外來文化,才是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方法。 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發現學琵琶揚琴與 學鋼琴的孩子 的孩子會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