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特點是什麼
特點:
1、大氣
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大氣,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氣
體現在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築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於理,則「生氣」產生於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築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而西方傳統建築的藝術性不在建築物本身,而在其附著的雕塑或繪畫——觀賞藝術,無法給建築物自身帶來生氣。
3、富麗
體現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壽命長,顏色鮮艷,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在各種環境中富麗堂皇。其較高的成本,象徵著財富和地位。
可見,大氣、生氣、富麗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豐碩的內涵,三者結合形成了中國建築的傳統。
(1)天地之中古建築有什麼文化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的傳統建築是一幅「畫」,以圍牆作畫框,主要的欣賞對象則是圍牆內的空間。欣賞方式不是靜態的「可望」,而是在動態的「可游」畫面之中,步移景換,情隨境遷,玩味各種「畫」的神韻。
中國傳統院落虛實相生:或外實內虛,或內實外虛,或自由布局,勢態流通。這三種基本型又可以不同方法和規模相結合,或嚴整的全局中滲透著自由局部或自由的格局中存在著嚴整的片斷,組成豐富多樣的群體。
中國傳統建築與自然的關系是「軟和諧」,表現出內向、收斂的性格。所以盡管在圍牆內部各建築勢態萬千,院外卻趨於平靜,主動將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盡現圖畫中潑墨揮毫的境界。
中國園林的氣質是繪畫性的,既強調抒發情趣,中得心源,同時也注意狀物寫景。曲折的池岸、彎曲的小徑,用石頭堆成的峰、巒、澗、谷,無不自由隨心。然而它並非純粹摹仿,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因此,一句話:「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
中國的這種庭院式的組群布局所造成的藝術效果,與歐洲建築相比,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一般地說,一座歐洲建築,是比較一目瞭然的。
而中國的古建築,卻象一幅中國畫長卷,必須一段段地逐漸展看,不可能同時全部看到。走進一所中國古建築也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
㈡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遺產描述
該建築群時間持續長、類型多,展現了佛、道、儒等不同文化價值的古代建築藝術作品,連同其中豐富的古代碑刻、壁畫等類型的文物遺存,構成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景觀,代表著中國古老的文明傳統和突出科技、藝術成就,反映了其作為東方文明發祥地在文明起源和文化融合中的核心角色,也是當今文化延續和發展的巨大財富。其突出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應當受到全人類的珍惜和保護。
2010年8月1日凌晨零點,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作為我國2008年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河南省繼龍門石窟、安陽殷墟之後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
㈢ 天地之中建築群及佛道儒一處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麼特點
天地之中建築群及佛道儒一處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麼特點?
世界從何而來,萬物從何而來,不同的民族看法大不相同。在中華文化看來,世界是從什麼沒有開始的,也就是從無開始的,世界萬物是從無演化生成的,這就是所謂「有生於無」。
道家講無,佛家講空,其實空也就是無,只是用詞不同而已。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話的意思是,世界上存在變化的萬物都是從前邊的事物生出來的,那麼最初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呢?最初的東西是從什麼都沒有生出來的。並且老子在《道德經》中還使用「無極」這一概念,提出人修道的目的是「復歸於無極」,也就是重新回歸到無邊無際的空無的狀態。
強調世界萬物最初產生於什麼都沒有,在這一點上印度和中國有相似的哲學觀念,佛道兩家的根本世界觀並不矛盾,根本觀念高度一致,這是佛教能在中國廣為傳播、廣受信奉的最重要的原因。從西域傳入中國的佛教本來就強調無,而到了中國之後經過一個時期,到了唐朝發展出一個中國化禪宗流派,其代表人物六祖慧能有一首著名偈語,也就是談佛說法的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詩的意思是世界歸根到底是「無」,佛教讓我們悟到這個「無」,並不是在這之外給我們另外一個世界或者別的什麼東西,而是讓我們認識「本來無一物」這個根本,達到一種毫無牽掛的解脫。
儒家原本只是談「仁」,並沒有談「無」。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根據道士陳摶《無極圖》,在其所著的《太極圖說》中對道家「無極」一詞作了新的解說,把「無極」作為萬物之本原,提出「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的命題,表達「有生於無」之意。這一哲學大大地影響了後來中國文人的世界觀。雖然宋明理學和儒學在一些基本理念上有重大差異,但畢竟理學仍然舉著儒家旗號,所以也可以說到了宋代,儒、釋、道三家的世界觀在根本上趨於統一了,對世界的解釋歸根到底都歸於一個「無」字。
中華文化中的這個無就是空無,無極就是空無終極,但很有意思的是,中國古代有和尚強調這種空又不是絕對的,所謂不是「頑空」,為此東晉時候研究佛教理論的僧肇,曾經專門寫過一篇《不真空論》,強調「真空不空」。道家和理學的無極,其實也是這個意思。這就像是無限趨近於零,但又不是絕對的什麼都沒有。於是你可以在空無之中體會出一種難以言說的東西,所以禪宗高僧讓你聽「空谷之音」,讓你在體悟空無中去實現大徹大悟。
中華文化的世界觀,除了物質世界之外還存在非物質世界,而且非物質世界還是很龐大、多層級的。中華文化中的無,顯然不是指這種非物質的世界,因為非物質世界和物質世界一樣,都屬於「有」,用現代科學說法就是「暗物質」。無是指物質世界、非物質世界的共同來源、共同的根本。
因為尊崇無,而且認為「有生於無」,所以中國人的心靈領域並不局限於物質世界,而是非常重視物質世界之外的冥冥之中的世界,以及這種冥冥之中的世界背後的狀態。中華文化並不簡單地斷言世界是某個造物主所創造,即使有這樣的說法也認為是一種初級的神話,人們總是相信有一個不可知的、當然也是不可估量的未知世界的存在或價值,並且對它總是懷有一種審慎的敬畏和敬重,不敢簡單地忽略或否定。例如,在宗教領域里,一般不會尊敬一個神而否定其他神的存在價值,這使得中國人對外來文化有一種難以想像的包容力,甚至對外來宗教的神因不了解而更有一種興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種宗教共處的國度。
由於這種包容,似乎中國人對於宗教、文化和科學的態度,都顯得近乎實用主義——誰能對自己目前關心的事物給出某種合理的解釋和有效的方法,就傾向於相信、接受他的說法。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多數人的信仰很難做到堅信不疑。例如,人們相信科學,但是並不等於就是科學主義者,許多中國人依然對於科學所不能直接證明的領域抱有一份敬畏心,不會用簡單、武斷的推理去證明沒有接觸過的世界就一定是什麼。當人類用物質的手段了解太陽系時,中國人不會簡單地相信世界都是由同樣的物質組成;當感官只是感受到物質空間的存在時,不會簡單地否定其他空間存在的可能。當然,上面所說的是指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中國人。確實,有一些深受西方某些理論影響的中國人,已經遠離了這些原則,那是因為這樣的中國人盡管是黃皮膚、黑眼睛,但在精神世界裡卻已經沒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
中華文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是「道」。「道」這個概念來自老子的《道德經》,孔子也使用過這一概念,不過他的使用也可能來自老子的影響。老子講「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也就是說,「道」存在於有和無之間,既像有又像沒有,卻把有和無連接起來,打通了,從而體現了無支配萬事萬物的看不見的作用,背後是無在支配有的生生不息的運行。在中國人的意識中,越是隱蔽的世界,越是起到支配的作用。所以過去國人對於冥冥之中的命運和風水的相信,似乎更甚於其他國度的人。
既然存在道,就要努力認識和接近道,如果能得到道的真諦,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勝於得到人間任何東西。所以中國人嚮往「得道」。所謂「得道」,就是達到在有無之間自由行動、自由支配的狀態,所謂出神入化。那麼誰最為出神入化?中國人最喜愛的「得道」的藝術形象是孫猴子,其法名就是「悟空」,也就是了悟了空無的真諦,於是就可以在有無之間隨心所欲,隨意變化。當然,把孫悟空關在「老君爐」里的太上老君,還有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佛祖,更是人們尊崇的對象。
空無用數字來表示就是零。因此也可以說,零是中國哲人認定的世界本原,零是中華文化世界觀的根本,是中華哲學之根,是中華文化之根。零在中華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不知道這一點,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認識中華文化。
文章摘自《中華文化密碼》
鍾國興,著名學者,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習時報社原總編輯,信息社會50人論壇專家成員。出版有《社會選擇論》《重畫世界——10種新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升級才能生存》《從〈第五項修煉〉到學習型政黨》《帶著問題學——裸面學習法》《找點:精準高效的做事方法》《鏈式學習法——學習型組織的六級台階》《孔子是個好老師》等著作。研究領域涉及哲學、管理學、傳統文化等多個領域,發表文章數百篇。另外,發表有散文、詩詞、歌詞等作品。多所高校、黨校兼職教授,多座城市顧問,舉辦講座上千場。
㈣ 中國傳統建築中蘊含著什麼樣的傳統思想文化
1.從「聚落」到「城」的建築思想發展所反映的「國家」的出現.
中國史前文化大概分為有巢氏、燧人氏、伏犧氏、神農氏、黃帝五個階段.而真正意義上建築是從黃帝開始的.在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以聚落為單位的居民點.聚落中以居民的居室建築為主,還有居民公共活動的大房子,廣場等建築設施,這些設施是服務於全體居民的,因此它們都是開放型的,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人們是沒有等級差別的.
大概在公元前21年,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奴隸社會),最早的國家以城的建築形式誕生了.而這時的城已不同於史前,它已成為了軍事設施,政治中心,是統制者進行政治活動的舞台.也就是在那時,就有了「築城以衛君」的說法,城作為人民的對立面出現,城的所有設計都體現了上述思想.
2.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所體現的人的等級
中國古代「文明形成」,進入「國家」,城亦隨之出現,當時的城是國家的統治中心,夏商西周的「城」就是這種情況,往後直到清朝也是這種情況.這是整個古代等級制的體現.
3.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居中思想
中國傳統思想中,認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謂中庸之道.表現在建築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謂以中為貴.
4 .中國古代建築的「居高」思想.
自從奴隸社會開始,到清王朝結束,中國社會都體現著嚴密的等級制度,人有高低貴賤之分.而這一點體現在建築上,就表現為「居高」的設計思想.
5.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居前」設計思想
中國古代建築的居前設計思想,主要表現在大朝正殿在宮殿群中的位置,以及大朝正殿所反映出的「前朝後寢」、「前朝後室」的建築格局.
6.「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
古代帝王號稱「天子」,意思是說他是代表上天來民間統治人民,因此稱他所統治的國家為「天下」.天子是天地的鏈接,所以在建築規劃中,做到「法天象地」,而天子就在其中.於是這樣,政治中心——都城按照「天」的設計理念去建造.由各朝宮殿名稱就可看到.漢長安城皇宮——未央宮又稱「紫宮」或「紫微宮」,紫宮本是星座名.這一叫法在後代亦多有稱呼,明清時代皇城叫紫禁城,就是根源於紫宮,喻帝居.
在同一建築里,通過「天圓地方」,也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屋頂是圓的,喻「天」,屋地面是方的,表「地」,人居其中,從而表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把天地作為「二元」處理,人為其主體,如「左祖右社」與「中」為「
㈤ 古建築的意義
保護古建築的意義古建築反映了國家歷史的輝煌,表現了過去中國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保護古建築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古建築是歷史文化的載體;
2、古建築是啟發愛國熱情和民族的實物;3、古建築是究歷史的實物例證;
4、古建築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物質基礎;5、古建築是新建築設計和新藝術創作的重要借鑒。古建築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文化積淀。一旦損毀,文物本體及其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都將不復存在。
㈥ 【其他】請問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評價語是什麼
在海拔 1500 米的嵩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遠,有 8 座佔地共 40 平方公里的建築群,其中包括三座漢代古闕,以及中國最古老的道教建築遺址——中嶽廟、周公測景台與登封觀星台等等。這些建築物歷經九個朝代修建而成,它們不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還體現了嵩山作為虔誠的宗教中心的力量。登封歷史建築群是古代建築中用於祭祀、科學、技術及教育活動的最佳典範之一。內容主要是8處11項,中嶽廟、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其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版本二:標准(iii):「天地之中」的天文學概念與中國古代帝國權力強烈地聯系在一起,也表達了帝王建都於天地之中的吉祥祈求,還與嵩山作為其自然屬性及相關的儀式聯系在一起。該遺產系列反映了古代帝王在該地區的強烈威信及其對該地區的支持。
標准(vi):登封地區集中的一系列神聖而世俗的古代建築物反映了一種關於天地之中的強烈而持續的傳統,它與1500年來該地區持續的帝王威嚴和恩惠相聯系,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代表。這些佛教建築也因此與聖山之間形成了一種象徵性的關系。
㈦ 古建築有什麼價值,古建築有什麼價值知識
中國古建築泛指近代西方文明決定性地影響中華文明之前,在中國古文化主導下產生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築方法和相關體制。中國古建築的影響范圍遍及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在世界建築歷史中佔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甲骨文中,不少漢字就借用兩坡頂的建築形象來造字,現代漢字中偏旁部首中的「寶蓋頭」就是建築形象的直接表現。相對於西方文明,中國的古建築充分發揮的木材這種建築材料的優勢,以四角起翹的大屋頂和斗拱為象徵;同時,沿著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綿延幾千公里,從戰國時代就開始修築的長城,在失去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作用之後,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中國古建築除了少量石建築外,大部分以木、土、磚瓦為主要建造材料,這些材料具有易損毀的特點,尤其是以木材為主的結構材料,其易腐、易燃等缺陷,使得古建築一旦受損,就會主體坍塌,形象無存。目前所知保存下來的最久遠的地上建築是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年代是公元782年。此殿很小,甚至只能代表唐代建築的一般水平。而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的距今7000年前有榫卯的木結構構件,反映了我國木結構技術的悠久歷史。赫赫有名的秦朝阿房宮、唐朝大明宮等輝煌的歷史建築已經只剩下一些難以辨認的土台。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地下保存的遺址遺物被發現出來,為建築史增添了重要的內容。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地宮的發掘和清東陵裕陵地宮的清理開放,揭示了帝王陵寢地宮的面貌。但遺憾的是,日本侵略軍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在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對中國各類古建築肆意摧殘,竭力毀壞,古建築遭到空前的劫難。山西境內的純陽宮、大佛寺、三清殿、大禹廟、關帝廟,山東高密、章邱、鄒平等地寺廟、古塔毀損殆盡。從黑龍江至海南島,從黃海之濱到雲貴高原,名勝古跡盡遭厄運。日軍侵華期間,戰爭波及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對中國各種建築物毀滅程度之深,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中國古建築時時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在日軍侵佔區,中國古建築更遭受滅頂之災,有日軍轟炸、焚燒所致,有日軍搶劫、肆意搗毀所致,亦有日軍改作軍用等所致。1937年12月初,日軍飛機對南京城區實施狂轟濫炸,並對南京各類建築物施以猛烈的炮擊,南京古城牆遭受的破壞十分慘烈。明朝初年修建的磚石城牆堪稱世界第一,遭受日軍炮火摧殘後,中山門城牆、光華門城牆、中華門城牆大部分被毀,原本30多公里的古城牆只余約20公里,所剩部分大多也傷痕累累。
在維修古建築的工程中,為了保存古建築的歷史文物價值,必須保存原來的構件。但是早期木結構的梁、枋、柱、檀等木料易於糟朽劈裂。過去匠師們曾採用過墩接鑲補等方法來保存木料,但是這樣材料的受力性能受到損失。古建維修部門經過試驗和研究,採用了現代化學粘合材料結合其他工藝拼合大梁,灌注糟朽的柱子,解決了大料來源的困難,更多地保存了早期木構原件。在保護建築的過程中,除了防止人為地破壞之外,更重要的是防止自然的侵蝕破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新發現的古建築實物和遺址、構件等,大大充實了建築史的實物資料。這些發現,經過鑒別、選擇,使之系統化,將成為一部實物的建築史。現在我們對於中國古代那些輝煌一時的建築,除了考古的證據,更多的是從文學作品中來玩味體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既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充滿人性關懷的一個凄婉追求,也成為對於一代代建築工官、工匠默默奉獻的最嘹亮的贊歌。中國歷史上與外界的文化交流也促成了古建築風格的流變,例如隨著佛教文化的引入和傳播,起源於印度的寶塔建築發展成為古建築中的一大門類;佛教建築中的石窟建築甚至成為中國古典藝術的「保鮮櫃」。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古建築的保護與資源利用方面做出了許多嘗試。如園林城市蘇州在得知常州在城市建設中,將拆除荷花池地區6萬平方米的老街區後,購得幾處尚未來得及拆除並保存完好的文物建築,編號繪圖後,拆卸下所有構件,異地復建。從這些事件中,我們看到了古建築如何從被視為破舊而遭拆除,到被視為新的資源加以利用開發,實現了利用基礎上的保護的過程,這一過程為我們做好文物建築資源的保護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為歷史文化遺存,古建築與旅遊註定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作為一個城市甚至民族歷史文化的象徵,古建築擁有多重價值和功能,如果這些價值不能有效地向公眾展示,那麼古建築就會出現價值缺失的現象。旅遊因其特有的可愉悅大眾的功能,無疑成為古建築價值展示的首要途徑。以旅遊形式展現的古建築,能夠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還能弘揚民族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喚起人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旅遊使得古建築的保護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從而激發社會公眾自發或自覺保護古建築的行為。
古建築之可貴,除了它們是用金錢和血汗堆成的之外,更重要的它們是歷史的遺存,經過了不知多少年的歲月磨煉,有的已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如果毀壞了它們,就不可能再得。比如一個唐、宋時期的古建築被拆毀了,就無從再得,縱或根據資料能重新恢復,但它已成了一個復製品,一個假古董,它的價值也就大減了。所以人們常常把一件文物、一座古建築的破壞稱為「不可挽回的損失、不可彌補的損失」。古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活動的主要結果,是我國古代建築技術、藝術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乃至近代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載體,是全方位反映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徵的歷史遺產,具有價值高、代表性強、分布廣、時間橫跨大,類型多樣的特點,已成為自開展文物建築保護工作以來我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主要對象。古建築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是特殊的不動產,在現代化建設中,它具有保護和利用的雙重價值。
㈧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築群包涵哪些優秀建築和人文特色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築群包涵大量珍貴的文化紀念建築,其精華,即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它們都與中國「天地之中」傳統宇宙觀發生著直接的、必然的聯系。
這組建築類型之多、規格之高、歷時之久、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為世所罕見。它們是中國古代禮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築類型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漫長發展的濫觴,更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最真實、最深刻的反映。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為已消失的傳統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是一座東方古代建築藝術殿堂。她以古老與博大、凝練與舒展、滄桑與輝煌,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古代文化、哲學和建築藝術的瑰麗。
登封作為世界建築史上經典的登封歷史建築群,是所屬建築類型的最高代表,在建築史、宗教史、文化史、美術史等占據多項「唯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文化、教育等價值。 登封歷史建築群集中體現了人類傑出的創造力,具有世界性的普遍價值。
㈨ 中國古建築包含哪些內涵和文化
中國古建築是中國人民生產生活發展和歷史變遷的見證和反映之一。可以體現人們的自然觀、地域特點、等級制度等。
古代重視風水觀念,建築的地理位置、平面布局甚至材料的選擇都講究有山有水,和諧共生。
中國自古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於東西南北的自然環境不同與氣候條件的差異,也由於不同地區各自產有不同的建築材料,所以世代以來,他們便依自然條件與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產和生活的不同需要與習慣,創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築,並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築做法與建築風格。
中國古建築自然影響
生活在這些不同自然條件下的古代人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運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創造出不同結構方式和不同藝術風格的古代建築。黃河中游為黃土地帶,土層厚,土質松,雨量多,氣候溫暖而濕潤,曾遍布森林。
這就使古代人得以定居下來,用簡陋的工具從事農耕,用木材和黃土架構房屋來抵禦寒冷與風雨。這些房屋大多以木材為構架,以黃土為牆壁,屋頂敷以草泥或茅草。房屋朝向南方,是為了採光和冬季避風、取暖。
㈩ 傳統建築的文化意義
在中國,一開始是崇拜祖先,後來崇拜族長,國王,皇帝等,而在中國古代,神權統治始終依附於皇權。這決定了中國建築是人的居住地,而不是上帝的居所。即使在後來的宗教建築中也是如此。非神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其核心之一。
中國人一直非常重視將人和現實生活固定在理想的現實世界中。中國傳統建築在其中考慮「人」的感受,並且比「事物」本身的自我表達更重要。這種人文創造方法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
從宏觀的規劃到單體建築的裝修、裝飾,都可看到對理想美的追求。就像皇家建築中的龍、鳳雕飾,和各個地方建築上以「吉祥如意」為主題的「福、祿、壽、喜」及詩畫裝飾等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是以人為中心,都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