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有多少種語言
中國境內現有129種語言(不包括方言)。
這是《中國的語言》給出的答案。這本書在2007年出版,16開的一本大書,和A4紙差不多大;一共有2638頁,比磚頭厚得多。這本書由中國社會學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孫宏開、胡增益、黃行主編,共有100多位作者和編者參與編纂,調查研究歷時20多年,圖書出版的時候,已有10多位參與專家學者過世。
遺憾的是,書中展示的129種語言中,有117種語言是已經瀕危或正在走向瀕危的。其中甚至包括我們熟悉的滿語。隨著把滿語當作母語的老人逐漸逝去,滿語將成為一門死語言,只在文獻資料中存在。
(1)中國的漢語文化佔多少擴展閱讀:
商務印書館新近出版的《中國的語言》,是由中國社會學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孫宏開、胡增益、黃行主編,國內少數民族語言學界90多位專家共同編寫的。經過專家們的調查研究確認,書中收入了中國境內現有的五大語系129種語言,其中漢藏語系76種、阿爾泰語系21種、南島語系16種、南亞語系9種、印歐語系1種、混合語系5種,此外還有1種朝鮮語,尚難界定合適的語系。
專家介紹,《中國的語言》一書所展示的129種語言,有40多種語言首次公布,其中有的語言是剛剛發現。例如一種特殊的語言:「倒話」,它作為母語使用於青藏高原東部、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境內,僅有2685人使用。
書中展示的129種語言中,有117種語言是已經瀕危或正在走向瀕危的。其中已經瀕危的21種,邁入瀕危的64種,臨近瀕危的24種,沒有交際功能的8種。在這些語言中,有的使用人數已不足千人,有的更少。比如木佬語,根據調查,目前僅有兩位80多歲的老人會講;而滿語、赫哲語、蘇龍語、仙島語等使用人數都不足百人,這些都屬於「瀕危語言」。
⑵ 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影響是怎樣的
中華文化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其他三大古文明大概同時期產生,是持續至今的古老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
中華文化的影響:
1、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外,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琉球等地。
2、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華文化在古代曾經對周邊國家造成深重影響。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群島形成的獨特文化,在歷史上曾深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朝鮮戰爭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朝鮮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越南由於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其文化特徵和中國文化非常接近,亦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屬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被日本佔領並長期進行殖民統治,但琉球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圈。
(2)中國的漢語文化佔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特點
1、中華文化起源於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黃河文化具有內陸文化的特徵,而長江由於自古以來航運便利、出海口通暢,長江文化已多少帶有海洋文化的特徵。
2、中華文化除了起源是多元的,學術思想也是多元的。儒、釋、道三家並存,就是學術思想多元的體現。
3、中華文化的又一個特點是不排外,這也體現了它的包容性。儒學對佛學的態度,說明中華文化的大傳統是不排外的,對來自遠方的思想能夠雍容接納。
與此相關聯的是,中華文化不具有侵略性。中國歷史上的漢朝,國力強盛,把王昭君送到北方塞外的邊族,以結永好。唐朝是多元繁榮的盛世,又把一位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在最強大的時候,用和親的方式與鄰居建立敦睦友好關系,彰顯中華文化與鄰相處遵循的是以「和」為大道的思路。
⑶ 漢字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系統,並仍然或曾經在日語和朝鮮語、越南語中使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狹義地說,它是漢族的文字;廣義地言,它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盡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構造規律概括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
三千餘年來,漢字的書寫方式變化不大,使得後人得以閱讀古文而不生窒礙。但近代西方文明進入東亞之後,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其中,放棄使用漢字是這場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日文假名的拉丁轉寫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思想。中國大陸將漢字筆劃參考行書草書加以省簡,於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簡化字總表》,在中國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灣則一直使用繁體中文。
目前在使用漢語的地區,大都使用兩種規范漢字,分別是繁體中文(繁體字)和簡體中文(簡體字)。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並成為東南亞文化圈形成的內在紐帶。在漢字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詩詞、對聯等文化,並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
一個漢字一般具有多種含義,也具有很強的組詞能力,且很多漢字可獨立成詞。這導致了漢字極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蓋98%以上的書面表達方式。加之漢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漢字具備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來,同樣內容的中文表達比其他任何字母語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漢字體系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前者用於台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後者用於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通常說來,兩種漢字書寫系統雖然有差異,常用漢字的個體差異不到25%。
由於漢字書寫復雜,「漢字落後論」的說法存在了很長時間,認為漢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頸,並有「漢字拉丁化」甚至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現在一般認為漢字也有突出優點,初始學習難度雖大,但掌握常用字後不存在類似海量英文單詞的繼續學習問題,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調動人腦的學習能力。在計算機輸入問題基本解決後,「漢字落後論」及「漢字拉丁化」已實際上逐漸被大多數人拋棄。
目前漢字系統已經基本穩定,但漢字的規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繼續進行。
造字原理
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禮中就有提到了六書,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到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現在的造型。
指事: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
形聲:此乃文字內以特定形狀(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這個字也可為一個字根,結合不同的屬性字根,可合成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樣的發音(也有的只有聲母一樣),表達不同的事物。但形聲字,也因古今語言音韻變遷,不少古代同類形聲字在今天的官話已無共同音素了。
會意:這個造字法,是將兩個字根組合起來,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都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
[ url]轉註: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注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怎麼說呢?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詩經的《大雅•棫樸》亦雲:「周王壽考。」。蘇軾的《屈原塔詩》也有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一語。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別注意的是,後代的文字學家針對許慎的前述的定義也作了大量的解釋。其中包括「形轉說、聲轉說、義轉說」三類,只是這三種說法有人認為不夠全面,當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釋說「轉注」就是一個形體(字根)記錄兩個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詞。例如「帚和婦」與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這法簡言之,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是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可見於甲骨文),但後來被假借當作「也是」的意思。聞,本意是用耳朵聽東西的意思。例如《大學‧第七章》中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但後來被假借成嗅覺的動詞(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錯用)。
總結以上六書,前兩項,「造字法」也;中兩項,「組字法」也;後兩項,「用字法」也。這六個原理,是古代文字學學者歸納出來的字學理論。其所含漢字構成法則,是長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獨創的。
漢字的結構
漢字由一個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維方式(歐語系是一維文字)在特定的空間、配置在一個正方塊內而組成,因此有方塊字的別稱,從結構上來看,漢字有以下特色:
單一字內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達同樣的事物時,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達同樣的訊息,所以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
一個漢字乃由四百多個表意象形字母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積木一樣組合而成。
一個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從組成字根以及空間的配置推斷出其字義。當時代演進出現新事物難以詞的方式來表達時,也能以字根組合原則,合成出新字來用,例如中文的鈾字,就是近代為了表現一種新發現的化學元素而新造的字。
漢字組成的字根空間配置對字義有影響:如同樣是「心跟亡」的合體,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導致不同含義;文字右邊有「乂」這個字的部件,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對左邊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發現),如果右手上面拿東西就變成「攵」,有這個字根的,幾乎都是攻擊性或是用暴力達成某件事,例如攻、敗、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字形(漢字書法)
「國」這個字的筆畫漢字有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即有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體,漢字的字形不一樣。
規整的字體(如楷書、宋體、隸書、篆書等)書寫下的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占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笑」、「尖」;左右結構,如「詞」、「科」;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回」;復合結構,如「贏」、「斑」等。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筆畫。
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讀音
漢字是多種方言的共同書寫體系,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大陸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准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各種漢語中是普遍存在的。
漢字雖然以表意為主,但並非沒有表音成分,最常見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來詞的音譯,比如沙發。此外,還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詞,如(一命)「嗚呼」、「哈哈」大笑等。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別是該國國內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國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線,比如「Bush」絕不能音譯成「不死」。
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類似今日的韓、日語。詳見上古漢語。
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在朝鮮語中則大致為一字一音,沒有訓讀。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漢字使用國也有使用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基本不使用,台灣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注,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俗稱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台灣教學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國大陸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義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今日北京話前者讀「páng」,後者為「lóng」。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就是音韻學所探討的課題。
漢字與詞語
漢字是漢文組成的最小單位。
語素是漢文表意的最小單位,類比於英語的「詞彙」和「片語」的總稱。絕大多數漢字可以獨立構成語素,比如「我」,類比於英語中的單一字母構成的詞彙,比如「I」。現經白話文大多數詞語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漢字構成的,不過,和英語中「詞彙」和「字母」的關系不同,語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個漢字獨立構成語素時的意思有相關性,因此相當程度上簡化了記憶。
詞語包括語素和若干個語素形成的短語。
漢字的高效率,體現在幾百個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種事物的上萬漢字;幾千個常用字,又可以輕松組合出數十萬詞語。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准確掌握這數十萬詞語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種負擔。漢語常用詞彙約為幾萬條,總詞彙量約有百萬條,雖然從數量上來說顯得有些令人望而卻步,但由於大多數漢字構詞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並非遙不可及。因此,僅就詞彙而言,其學習難度並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樣數量外文詞彙的記憶強度則要大得多。
而從古文的角度來看,用字本義,比起五四白話文運動以降過度依賴詞語,會來的精確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復先生就提暢精確使用漢字的復古作為。
漢字的數量: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復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學習的困難,單一漢字能表示的意義有限,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用漢語詞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目前漢語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
⑷ 中國有多少文字啊
中國漢字有將近十萬個,常用的漢字有幾千字。中國目前共有27種文字;據統計,除了漢字之外,其他55個民族中,有多個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如壯、布依、納西、傈僳、哈尼、佤、侗、景頗、土家等,他們的文字由新中國人民政府幫助創制或改進。
使用兩種以上文字的民族則有傣族、苗族、蒙古族和納西族。所以中國共有27種文字,而經常使用的,只有幾種而已。
中國漢字文化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文字。
漢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世界文明最瑰麗的珍寶。
⑸ 漢字文化圈的有多大,包括多少國家地區
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琉球、日本。 這些地域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有冊封體制,歷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韓國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另外,有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現在,韓國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詞彙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片語成的。
漢字文化圈地域
大中華地區(部份)
中國大陸的漢族聚居地
中國大陸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如苗族、壯族、回族、滿族、白族、納西族等
中國香港
中國澳門
中國台灣
朝鮮半島(朝鮮、韓國)
日本
越南
琉球(沖繩)
東南亞華人聚居地
新加坡(有時也被納入大中華地區)
馬來西亞華人聚居地區(如:檳城)
印度尼西亞華人聚居地區
泰國華人聚居地區
⑹ 中國漢字文化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里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了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了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范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漢字書體的演變)
1甲骨文
秦統一文字前,中國的漢字,不論從字體、應用角度而言,還是混亂的。古文廣義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狹義的講,指中國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這里採用狹義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與金文;其中,前者被人們視為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為商朝後期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形聲字只佔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滿硃砂,也有直接朱書墨書的。因文字多為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畫不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殷代圖像金文:先秦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鍾鼎文、彝器款識。與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顯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實的寫法,使形象生動逼真,渾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書寫的俗體,金文才是正體,顯示了正體多繁,俗體趨簡的印跡(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對照表)
甲骨文因多為刀刻在龜甲獸骨上,故其文字帶有堅硬的筆法(如圖3)。這種如刀刻的筆法,亦有被運用在現代平面設計上(如圖4)。
2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別創新體,以趨簡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因其為史籀所作,故世稱"籀文"。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鍾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標准字體。由大篆簡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筆力遒勁之意。小篆之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並。與大篆相比較無象形性。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其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極重大的意義
4隸書
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 角變成有 角。 一般人認為隸書是指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像刻刀一樣的長長尾巴的隸書,這只是其中的一種。隸書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體。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圖6)。"八分"是在秦隸之後,漸生波磔。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成熟。隸書因其字較方正、厚實,故帶有剛正不阿的嚴肅感(圖7)。圖8雖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體,有隸書的〃味道〃。
5楷書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之字屬之。包含了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簡捷等。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准字體且為世人所喜愛。楷書有一種穩重而衍生出寧靜之感;文字因個人書寫的方式、性格之異,而有不同風格的同一字體(圖9、10)。圖11與宋徽宗的瘦金體同樣是以細線條勾勒出文字,但因轉折處以圓滑的方式表現,呈現出與瘦金體截然不同的視覺感。
6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字)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行書表現出浪漫唯美的氣息(圖12)。
(圖12)
7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大部分較章草及行書更趨於簡捷。草書給予觀者豪放不羈、流暢之感(如圖13、14、15)。
8印刷字體
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於印刷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其發端於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於明朝,故日本人稱其為"明朝體"。由於宋體字適於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體。
9電腦字體
隨看文化事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在西方文字體的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如海報(POP)體、綜藝體、勘亭流、少女字體等,及更多的宋體之變形,如仿宋、扁宋等。並將各類漢字電腦化,運用的范圍更加廣泛。
如 下圖(其由左至右依序為:迭圓體、綜藝體、古印體、勘亭流及海報體)
漢字的起源是一個未解之謎。說到漢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現在3300年前,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發現了5000個以上的甲骨文單字,其中可以認識的約有1700字。從一定程度上講,同樣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沒有理由落於人後那麼多!思索的同時,我們發現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會意和形聲成分,在這些甲骨文中,「會意字」不到80%,形聲字佔20%多。這與古代埃及人、蘇美爾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遠遠不如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經用巨大的石塊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時,中國卻只有夯土建築。在古埃及人已經在堅硬的石頭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圖案時,中國卻只能在獸骨或龜甲上刻出粗糙的劃痕。但是看看中國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卻又遠遠高於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圖形。似乎漢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階段,直接進入了一種更抽象的較高級階段。漢字發展經歷的象形階段:表意—形聲的途徑中,象形階段幾乎沒有,所謂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階段就已經被高度抽象了。後來,隨著漢字的演變,漢字更不再是純粹的表意文字了,當希臘人建造帕台儂神廟的精美雕塑,羅馬人建立萬神廟的巨大穹頂時,中國還只有秦漢時期夯土的長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經是一種全國統一的規範文字了,漢朝的隸書與今天的漢字已很接近。無論是跳躍著前進的文字文化,還是中國漢字這一龐大的復雜語言文字元號系統,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在文字出現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錯。可是隨著語言的不斷豐富,有些語言不能用形象表達了。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開始創造一些僅代表發音的符號來記錄這些語言。中國人卻選擇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會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沒有任何意義,只表示一個音節;
通假字,如「說-悅」;開始出現於漢字中。
提及漢語,免不了令人聯想到同樣占文化課很大分量的英語。同時,我們也想了很多。學習一種語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這種語言思考,就想用母語思考一樣。但是,最能發揮個人思想創造性的還是母語,更何況要學好「外語」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古羅馬人並不因為羨慕希臘文明,而改用希臘語——盡管兩種語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樣要把拉丁文、希臘文翻譯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臘文。同樣,文藝復興時的歐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到了啟蒙運動時期,更進一步地翻譯成本民族的語言並加以普及。
對於外語好的個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費勁。但要他翻譯出來,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講,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學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像歷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民族一樣,徹底消失了。最好的選擇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藝復興時的歐洲人那樣,以少數擅長語言的人進行大量的翻譯工作之後,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傳播、普及。只有這樣,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語進行高效率的思考、創新。
漢語現在在英語面前面臨的困境是:基於這個語言的文明正處於高峰期——並不象阿拉伯人面對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那樣,是處於經失落的靜態文明;也不象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面對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蘭文明。現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識、新思想依然在英語世界產生,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事實上的國際社交語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無前例的。從使用它的人口來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4億多人。然而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語的人數,要遠比這多得多,可以說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各個民族。所以,現在並不能簡單地因為學習英語消耗了學生大量時間,就不該學英語了。光學好英語是不夠的,全民學英語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質,但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果從利馬竇、徐光啟向中國傳播西方文藝復興思想算起,已經幾百年了;如果從鴉片戰爭,從林則徐翻譯西方書籍、報紙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算起,到現在也有近百年的時間了。當代的中國,應該正處於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的轉折關頭。現在的中國,應該是學習英語,與翻譯並重;最重要的是要開始用母語思考、創新。提高科研、新聞等行業從業者的英語水平,與普及基礎教育,普及先進科學文化思想並重。不應該在中國把英語變成象歐洲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的拉丁文那樣的「貴族語言」。
文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痕跡,中國文字的演變是跳躍式的,是華麗的,是耐人尋味的,就如同中國的歷史一樣。中國人創造中國文字,中國文字也同樣引導著中國人前進。
六書一詞出於《周禮》:「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然而,《周禮》只記述了「六書」這個名詞,卻沒加以闡釋。
中國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註: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許慎的解說,是歷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後世對六書的解說,仍以許義為核心。
[編輯]六種構造條例解說
[編輯]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編輯]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份。
[編輯]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編輯]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並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編輯]轉注
屬於「用字法」。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系。
[編輯]六書的運用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軚」、「鎄」是形聲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會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好像「鯉」、「鯪」、「鯇」、「鰍」等事物,都是魚類,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魚」就可以交代它們的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漢字是形聲的字
⑺ 在中國說漢語的人有多少
大陸是1339724852,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2%,約為12億。(台港澳未包括在內)
⑻ 漢字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系統,並仍然或曾經在日語和朝鮮語、越南語中使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狹義地說,它是漢族的文字;廣義地言,它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盡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構造規律概括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
三千餘年來,漢字的書寫方式變化不大,使得後人得以閱讀古文而不生窒礙。但近代西方文明進入東亞之後,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其中,放棄使用漢字是這場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日文假名的拉丁轉寫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思想。中國大陸將漢字筆劃參考行書草書加以省簡,於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簡化字總表》,在中國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灣則一直使用繁體中文。
目前在使用漢語的地區,大都使用兩種規范漢字,分別是繁體中文(繁體字)和簡體中文(簡體字)。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並成為東南亞文化圈形成的內在紐帶。在漢字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詩詞、對聯等文化,並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
一個漢字一般具有多種含義,也具有很強的組詞能力,且很多漢字可獨立成詞。這導致了漢字極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蓋98%以上的書面表達方式。加之漢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漢字具備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來,同樣內容的中文表達比其他任何字母語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漢字體系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前者用於台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後者用於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通常說來,兩種漢字書寫系統雖然有差異,常用漢字的個體差異不到25%。
由於漢字書寫復雜,「漢字落後論」的說法存在了很長時間,認為漢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頸,並有「漢字拉丁化」甚至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現在一般認為漢字也有突出優點,初始學習難度雖大,但掌握常用字後不存在類似海量英文單詞的繼續學習問題,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調動人腦的學習能力。在計算機輸入問題基本解決後,「漢字落後論」及「漢字拉丁化」已實際上逐漸被大多數人拋棄。
目前漢字系統已經基本穩定,但漢字的規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繼續進行。
造字原理
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禮中就有提到了六書,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到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現在的造型。
指事: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
形聲:此乃文字內以特定形狀(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這個字也可為一個字根,結合不同的屬性字根,可合成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樣的發音(也有的只有聲母一樣),表達不同的事物。但形聲字,也因古今語言音韻變遷,不少古代同類形聲字在今天的官話已無共同音素了。
會意:這個造字法,是將兩個字根組合起來,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都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
[ url]轉註: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注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怎麼說呢?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詩經的《大雅•棫樸》亦雲:「周王壽考。」。蘇軾的《屈原塔詩》也有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一語。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別注意的是,後代的文字學家針對許慎的前述的定義也作了大量的解釋。其中包括「形轉說、聲轉說、義轉說」三類,只是這三種說法有人認為不夠全面,當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釋說「轉注」就是一個形體(字根)記錄兩個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詞。例如「帚和婦」與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這法簡言之,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是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可見於甲骨文),但後來被假借當作「也是」的意思。聞,本意是用耳朵聽東西的意思。例如《大學‧第七章》中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但後來被假借成嗅覺的動詞(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錯用)。
總結以上六書,前兩項,「造字法」也;中兩項,「組字法」也;後兩項,「用字法」也。這六個原理,是古代文字學學者歸納出來的字學理論。其所含漢字構成法則,是長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獨創的。
漢字的結構
漢字由一個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維方式(歐語系是一維文字)在特定的空間、配置在一個正方塊內而組成,因此有方塊字的別稱,從結構上來看,漢字有以下特色:
單一字內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達同樣的事物時,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達同樣的訊息,所以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
一個漢字乃由四百多個表意象形字母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積木一樣組合而成。
一個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從組成字根以及空間的配置推斷出其字義。當時代演進出現新事物難以詞的方式來表達時,也能以字根組合原則,合成出新字來用,例如中文的鈾字,就是近代為了表現一種新發現的化學元素而新造的字。
漢字組成的字根空間配置對字義有影響:如同樣是「心跟亡」的合體,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導致不同含義;文字右邊有「乂」這個字的部件,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對左邊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發現),如果右手上面拿東西就變成「攵」,有這個字根的,幾乎都是攻擊性或是用暴力達成某件事,例如攻、敗、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字形(漢字書法)
「國」這個字的筆畫漢字有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即有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體,漢字的字形不一樣。
規整的字體(如楷書、宋體、隸書、篆書等)書寫下的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占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笑」、「尖」;左右結構,如「詞」、「科」;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回」;復合結構,如「贏」、「斑」等。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筆畫。
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讀音
漢字是多種方言的共同書寫體系,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大陸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准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各種漢語中是普遍存在的。
漢字雖然以表意為主,但並非沒有表音成分,最常見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來詞的音譯,比如沙發。此外,還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詞,如(一命)「嗚呼」、「哈哈」大笑等。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別是該國國內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國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線,比如「Bush」絕不能音譯成「不死」。
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類似今日的韓、日語。詳見上古漢語。
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在朝鮮語中則大致為一字一音,沒有訓讀。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漢字使用國也有使用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基本不使用,台灣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注,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俗稱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台灣教學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國大陸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義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今日北京話前者讀「páng」,後者為「lóng」。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就是音韻學所探討的課題。
漢字與詞語
漢字是漢文組成的最小單位。
語素是漢文表意的最小單位,類比於英語的「詞彙」和「片語」的總稱。絕大多數漢字可以獨立構成語素,比如「我」,類比於英語中的單一字母構成的詞彙,比如「I」。現經白話文大多數詞語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漢字構成的,不過,和英語中「詞彙」和「字母」的關系不同,語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個漢字獨立構成語素時的意思有相關性,因此相當程度上簡化了記憶。
詞語包括語素和若干個語素形成的短語。
漢字的高效率,體現在幾百個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種事物的上萬漢字;幾千個常用字,又可以輕松組合出數十萬詞語。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准確掌握這數十萬詞語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種負擔。漢語常用詞彙約為幾萬條,總詞彙量約有百萬條,雖然從數量上來說顯得有些令人望而卻步,但由於大多數漢字構詞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並非遙不可及。因此,僅就詞彙而言,其學習難度並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樣數量外文詞彙的記憶強度則要大得多。
而從古文的角度來看,用字本義,比起五四白話文運動以降過度依賴詞語,會來的精確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復先生就提暢精確使用漢字的復古作為。
漢字的數量: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復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學習的困難,單一漢字能表示的意義有限,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用漢語詞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目前漢語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
漢字編碼系統:為進行信息交換,各漢字使用地區都制訂了一系列漢字字元集標准。
國標碼(「國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的簡稱)在中國大陸使用。GB2312收錄6763個漢字,GBK收錄20912個漢字,最新的GB18030收錄27533個漢字。
BIG5碼。收錄13053個漢字。在台灣和香港使用的一位元組或兩位元組編碼。
Unicode並不被中國政府很好的接受。中國政府要求在中國大陸出售的軟體必須支持GB18030編碼。
在國際通信化和軟體設計領域,CJK編碼收集了漢語、日語、韓語中的漢字集。
關於Unicode:由於各國國家標准字集所收的漢字字數、常用字的差異,雖然象中國兩岸GB/BIG5字集常用字基本類似,轉換後閱讀並不成問題,但是這種編碼轉換的混亂關系,對文字交流始終是一種障礙。因此相關國家的標准化組織和文字工作者經過共同努力,終於在93年完成了包含中日韓(CJK)漢字的Unicode漢字標准ISO10646.1。Unicode是完全雙位元組表示的多國文字編碼體系,編碼空間0x0000-0xFFFF。ISO10646.1漢字標准使用編碼0x4E00-9FA5,共包含20902個漢字。其中:大陸(S)提出的漢字17124個,台灣(T)提出的漢字17258個;S與T的並集,即中國(C)提出的漢字為20158個。日本(J)提出的漢字為12157個,中國未提出的690個(Ja);韓國(K)提出的漢字為7477個,其中中國未提出的90個(Ka);Ja與Ka並集共744字。支持Unicode編碼的相關電腦系統軟體,如Unix,Win95已有推出,但是由於Unicode的ASCII碼是用雙位元組編碼(即一般電腦系統中的單位元組ASCII碼前加0x00),同時其漢字編碼與各國的現有編碼也不兼容,造成現有的軟體和數據不能直接使用,所以目前完全使用Unicode軟體系統的用戶並不多,大多數只將它此作為一個國際語言編碼標准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