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行業現狀和前景
本文核心數據:文化產業規模、文化百強縣分布、省市文化產業發展綜合指數、省市文化產業資本活躍度指數、省市文化產業投資吸引力指數
1、中國文化產業規模接近10萬億
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8514億元,比2019年增長2.2%,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實現正增長。
2021年1-3季度,中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205億元,同比增長21.8%。
綜合來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文化產業發展較好。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省市文化產業發展位於全國前列。這與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都是密切相關的,這也說明中西部地區還需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發展和區域協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❷ 一帶一路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雖然古代「絲綢之路」主線路並沒有途經重慶,重慶也缺少「絲綢之路」相關的歷史遺跡,但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建設,就重慶而言,是一次擴大和深化重慶區域文化對外開放,全面提高開放型文化產業化水平的重要機遇,是重慶文化產業積極走向世界的戰略機遇,重慶文化發展需要利用這一契機,擴大重慶文化的影響力。重慶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重慶可以通過渝新歐大通道輻射到中亞、歐洲,可以通過東盟大通道貫通東盟國家和南亞地區。重慶具有獨特的人文、地貌、歷史、產業、產品、節會展等文化資源,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旅遊資源,同時重慶對外文化交流合作一直十分活躍,需要進一步實施重慶文化走出去戰略,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合作。
❸ 有關重慶各方面的介紹
重慶介紹 重慶市位於川鄂兩省之間的長江三峽西段嘉陵江與長江匯流處,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喻。重慶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曾為江洲、巴郡、楚州、渝州、恭州。重慶」取雙重喜慶」之意,得名於公元1189年。1929年,重慶正式設市。因境內嘉陵江古稱渝水,所以今重慶簡稱渝」。1986年,國務院確定重慶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水陸交通樞紐。已形成以重工業為主體,以機械、冶金、化工、紡織、食品五大工業部門為支柱,門類較齊全的西南最大工業城市。 城市氣候 重慶夏熱冬暖,濕潤多陰,氣溫高,雨季長,霜雪少,陰天多,濕度大。年平均氣溫為17.0 -18.8攝氏度,1月均溫6—8攝氏度,7月均溫27—29攝氏度,最高氣溫43攝氏度,最低氣-3.8攝氏度,年降水量969.5至1293.8毫米。年均日照數1259.5小時,霧日數年均為69.3天。 社會經濟 重慶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重慶經濟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已基本形成大農業、大工業、大交通、大流通並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樞紐。重慶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有各類學校1.76萬多所,其中高等院校25所,成人高型中等專科學校上百所,專業學科齊全,為經濟建設培育出大量人才。 已經啟動農業技術進步工程、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綠色技術工程、科技扶貧工程、國民經濟信息化工程和跨世紀人才培養工程,推動科教興渝」戰略全面實施。 重慶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近4900個,其中醫院2586個;衛生技術人員8.8萬人,其中醫生為4.3萬人。重慶正朝著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邁進。重慶的體育事業具備承辦全國性大型運動會的能力。重慶的文化藝術已基本形成了電影、藝術、公共圖書、群眾文化、文物博物等門類較全的網路體系。 觀光旅遊 重慶悠久的歷史文化,眾多的人文景觀和風光名勝,以及獨特的山城」風貌,既豐富了重慶這座文化名城的內涵,也給重慶旅遊發展添色生輝。在這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互為交融,相得益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客人前來旅遊觀光,探蹤尋覓。重慶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中國旅遊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開發出20多處大景區、300多處旅遊參觀點。隨著重慶社會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旅遊環境顯著改善,服務水平日益提高。重慶的旅遊開發前景廣闊,旅遊業已被列為新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加以培育。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氣候,重慶還有很多別稱,比如因夏長酷熱多伏旱而得名的火爐」;因城市依山建築而得名的山城」;而冬春時節的重慶雲輕霧重,又名霧都」。 重慶古稱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其歷史至今已有3000年。在這座名城裡,大足寶頂山石刻群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瑰寶;遊客還盡可飽覽南溫泉、北溫泉和避暑勝地縉雲山、南山等地;遠郊有江津四面山原始森林、渝南萬盛石林、南川金佛山森林公園等。沿長江可飽覽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及巫山大、小寧河峽谷風光;還可觀賞奉節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縫;領略巫溪的紅池壩高山草原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為一體的自然奇觀。 重要數據 區號023 位置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長江與嘉陵江的匯合處。 面積8.2萬平方公里 人口3100萬 精華大足石刻」被譽為摩崖造像之精華,其中尤以北山和寶頂山摩崖石刻為精;金佛山、四面山林區為全球同緯度地區碩果僅存的原始綠闊葉地帶;縉雲山享有東川小峨眉」之稱。說明圖解見下圖 察看原圖 參考資料
重慶美食介紹
發布時間:2005年10月12日
在重慶呆了那麼多年,對於重慶的美食,是相當贊許的,重慶人很豪爽,對於吃,他們也有自己的風格特色,辣要辣的夠爽,麻要麻得的夠勁,話不多說,先給大家介紹幾個我比較喜歡的重慶美食吧。
火鍋:
在重慶,最出名就屬火鍋了,就連不能吃辣的外國人都要來重慶品嘗一下,更不要說過人對火鍋的喜愛了。火鍋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鴨腸火鍋,鱔魚火鍋,現在還有什麼冰火鍋等等。在重慶,每隔20米就會有一家火鍋店。一桌子人圍著煮沸的紅彤彤的火鍋,各個都吃得汗流浹背,而且還都不亦樂乎,肉片阿,鴨腸阿,鱔魚阿,豆腐阿,只要是可以吃的,都可以丟下去煮,每一家的火鍋都有自己的特色,共同的特點就是「香」,走在路上經過店門口都可以聞到那種讓人留口水的香味,吃一次火鍋衣服上的火鍋味三天都不會掉,所以我吃火鍋都穿臟衣服去,哈哈,回來就可以洗了^_^
歌樂山辣子雞:
第一次吃歌樂山辣子雞的時候,及為驚奇,就是一盤紅彤彤的一堆干辣椒阿,辣椒中夾雜著干粑粑的肌肉塊,上面撒上了芝麻,看起來還挺有食慾,吃起來雞肉外酥里嫩,還有芝麻的清香,辣中帶麻,麻得我張大嘴巴直喝水。美味,不過不能吃辣的朋友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酸菜魚:
典型的重慶特色菜,早在沒有來重慶的時候,就有朋友推薦我去重慶一定要嘗試一下。我本不喜歡吃魚,但是對於酸菜魚還是情有獨鍾的。酸菜魚是採用先炒佐料,後加魚燉煮的方式做成的,下面是煮好的酸菜,酸而美味,中間鋪的是煮好的白色的魚肉片,肉香嫩滑,然後在最上面均勻的放一層香菜沫,最好在撒上一層芝麻,湯上面還飄著薄薄的一層香油花,夾一塊魚肉,喝一口酸湯,簡直是快樂似神仙阿~~強力推薦^_^
葷豆花:
一種湯鍋,裡面要放肉片,金針菇,冬瓜,蘿卜,火腿片等,主要就是豆花。何謂豆花?就是比豆腐軟一點,比豆腐腦要硬一點的類似於兩者的豆製品。和火鍋一樣,是要煮的,吃豆花要有調味碟,料掉主要是辣椒醬,麻油,芝麻組成。便宜又好吃,一般是20元以內一大鍋,4個人吃豆沒有問題。
毛血旺:
紅湯,裡面就是大雜燴,有木耳,肉片,海白菜,平菇等,主要就是血旺(俗稱血豆腐),能吃的都放在一起煮,特點也是麻辣。重慶特色之一,和葷豆花一樣,好吃又便宜。
黑竹筍雞:
滋養類湯鍋,主要由黑竹筍和雞燉制而成,雞肉中浸入了黑竹筍的清香,鮮嫩而滋養。
香辣蟹:
顧名思義,又香又辣的蟹子,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形容它了,大家看圖片就能充分體會到了
夫妻肺片:
相傳是古時候由一對夫妻發明的,美味無比,家喻戶曉的重慶美食。
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蛋黃玉米了,泉水雞,口水雞,老鴨湯,酸辣粉等等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有空再介紹了,以上介紹的先給大家解解饞
嘿嘿,不過我認為還有一種美食是及其的好吃,就是在我們樓下賣的「夫妻涼面」,每天都是夫妻兩個一起做生意,給我們提供宵夜。嘿嘿,但是這種美食只有在重慶大學才買的到哦~~獨一無二,很多畢業了的學生還專門跑回學校來回味呢~
PS:寫重慶的美食是一種痛苦,但是更痛苦的是餓著肚子寫重慶的美食,還要搜索這么多讓人留口水的圖片,真的是難為Lulu了,我真的是佩服自己阿,可以這樣折磨自己。大家看我的介紹越來越少就知道我寫它時肚子是越來越餓了~真是不容易啊。希望大家可以喜歡我介紹的這些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嘗試阿~~我下樓去買夫妻涼面了~~不然就要出人命了,餓死的~明天准頭條!…………
重慶市評出「20佳」名小吃
1 涪陵巴王牌油醪糟
2 潼南陳涼粉
3 竹樓珍珠田螺
4 竹樓泉水雞
5 余記紅蜻蜓香辣魚頭
6 味兆鮮羊角風味豆乾
7 黃二娃雞湯鋪蓋面
8 木洞油酥鴨
9 金雁牌油酥米花糖
10 康記手工肥腸鮮粉
11 射鵰牌洪七公叫化雞
12 任記鄉巴兔
13 重慶陶然居「小黃粑」
14 重慶陶然居「杏仁豆腐」
15 鄭記宮廷桃酥
16 賴氏肥腸豬雜粉
17 黃記白家肥腸粉
18 黃記清真一品牛肉拉麵
19 渝北惹人香鹵鴨
20 劉記香港撒尿牛丸
❹ 文化產業管理在重慶的就業形式怎樣
應該還不錯。
❺ 重慶風土文化人情特色
重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翻開老城重慶的文化,每一頁都閃爍著中華文明的光芒!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僅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線、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更多的還是那些在城市獨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中誕生出的一個個城市符號,更是記憶,是生活,也可能是嚮往,是一些歲月的殘片。
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曾經,江邊停滿各種各樣的船舶,真是檣桅如林、船篷相連,擠得密密匝匝,甚至里三層外三層的,把江河都塞滿了。岸邊是各種各樣的街市,真是店鋪相依、人來人往,把那青石板小路磨得光潤發亮,日日都是趕場天,天天都是廟會節。
天還未亮,碼頭上就油燈閃閃,炊煙繚繚,賣早食的就開始吶喊叫賣。到深夜了,那小街上的酒館、茶館、煙館、妓館還燈影閃爍,招徠著南來北往的行人,久久平息不下來。碼頭就像重慶城的嘴,不停地吞吐著,重慶城也就在這樣的吞吐中發展起來。
重慶的茶館遍及城鄉、大街小巷,坐茶館吃茶,成為土農工商,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
舊重慶,大碼頭,茶館遍布大街小巷,人們喜歡坐茶館,也不僅僅是為了喝一盞茶解渴提神,茶館對市民的吸引,還在於它在那個信息不暢的年代具有信息交流與傳播的功能:市井奇聞,官場秘聞,大至皇帝下台,小到寡婦嫁人,在茶館里都能聽到真真假假的消息。
還有買賣人在茶館里談生意,袍哥大爺在茶館里吃講茶,川劇、評書、金錢板……你方唱罷我登場,茶館里好不熱鬧。
重慶人「乾燥」,爽直中帶幾分魯莽,熱情中夾幾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兒土氣,寬容中有幾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熱鬧。
重慶人出門就上坡,擠公交車猶如沖鋒陷陣,夏天持續的高溫把桌椅板凳都烤熱了,冬天綿綿不盡的大霧使重慶人性格煩躁,他們動手不動口,性格剛烈而火辣。這是重慶人很獨特的性格特徵。
沒有假裝的深沉,沒有人性的裝飾,有的只是真誠和熱情,請客說一不二,不會虛情假意,體現出人性的本色、飲食的本味、生活的原生態。這就是重慶人「火辣」性格的來源。
(5)如何看待重慶的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2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開幕式上,中國烹飪協會正式授予重慶市「中國火鍋之都」稱號。以「火鍋之都」命名一個城市,這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
考察組認為,重慶火鍋以其餐飲規模之大、就餐人數之眾、層次之豐富、菜品之齊全、民俗風情之濃烈、文化積淀之深厚,在全國首屈一指。
「中國火鍋之都」重慶當之無愧。火鍋作為重慶的代表食品,既是是重慶的一張文化名片,也承載著這座城市厚重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記憶,堪稱是重慶生活的一種縮影。
重慶地下是空的,因為全市約有110萬平方米的防空洞。抗戰爆發之初,國民政府還未正式決定遷都重慶前,蔣介石即致電剛成立的重慶市防空司令部,令其負責指導、協助民眾挖築簡易的防空壕溝,並明確要求防空壕須深6尺,寬2尺,上蓋木板並厚加土層。
國民政府修建公共防空設備,民眾也自建防空洞。這張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防空工程網,是數以萬計的民工、石工、木工、鐵匠、泥水匠、磚瓦匠以最原始的工具、最笨拙的土法,風餐露宿、肩挑背磨、一錘一撬、一手一腳打出來的、挖出來的、炸出來的。
❻ 重慶影視旅遊比重
你想問的是旅遊發展比重是高嗎?高的。
根據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重慶文化產業增加值較2015年增長79.8%、旅遊總收入較2015年增長超過一倍。在OTA熱門旅遊目的地中,我們總能看到重慶的身影,即使受疫情影響,重慶的遊客仍然高居不下,2021年國慶假期重慶A級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273萬人次,超過了重慶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❼ 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產業中國文化產業存在哪些缺陷
現狀是不用多說的,在世界文化市場到處都有中國的文化產品,但是真正中國產的並且能被人銘記的不是很少,而是根本沒有。
一直以來,我國就是把文化產業當做娛民手段,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內在的價值。即便是提出文化大發展的今天,我認為中央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力度還遠遠不夠。樓主,你看看現在指定的所謂的措施,天啊,如果那真的能奏效,三皇五帝就能從地底爬出來。中國中央現在制定的文化策略就是說空話,一方面倡導,一方面有抓的原有的體制緊緊不放,其結果必然是畸形甚至失敗。呵呵,我一直認為,中共中央是完全被他們剛發現的與外國文化產業差距和其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差距打昏了頭腦,根本沒有審時度勢,就一味的跟風。
中國與外國的情況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內在環境我們是先天不足,外在環境是群強壓迫,在這樣嚴峻的情勢下,絕對不是中央喊幾句空話,然後大力倡導就能夠解決的。
另外就是國民思想。我國文化體制落後,文化產業保護力度欠缺,國民的文化意識也不足。國民很少能夠把文化和經濟聯系在一起,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文化侵權現象連續不斷,即便是中國存在文化精英,也要黯然遠走他鄉了。
中國文化產業現在很弱,但我可以預言,未來中國的文化產業將會虛假的發展(不是吹出來的,就是劣質出來的),然後中國與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差距將無限的拉大。然後正如歷史上中國漢族將其他少數民族同化為一體一樣,在外在人口基數高於我國,且掌握先進的文化傳播技術的情況下,我國國民將會被同化,國將不國。而且國家還是次要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國家變了不知多少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取代不過是時間問題。但這次面臨的可能是民族滅亡,華夏!這兩個震撼人心的字眼可能會永遠成為歷史……
❽ 如何理解文化產業是我國的戰略性產業
中國已有5000餘年之歷史,所帶來的最直接的效應就是文化底蘊渾厚。以其為積淀所衍生出來的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備受關注。
在金融危機從美國發端並蔓延全球之際,到2008年底為止,中國文化產業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與感應最明顯的製造業特別是出口外向型企業相比,危機對文化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呈現集中爆發勢頭,對於一些堅持創新的文化企業來說,風暴雖然潛藏風險,但更蘊含機遇。
這次金融危機正好可以迫使中國下決心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會加速文化產業轉型的步伐。國家拉動內需、拉動消費、減少收入差別程度等政策的實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改革,都會直接推動文化消費,直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十一五」規劃已經把文化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確提出在五年內文化產業要實現年均15%的增長。北京、上海、浙江、廣東、雲南、重慶、四川、河南、山西等諸多省、市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目標,在規劃中都提出文化產業要高於GDP的增長速度。
文化產業是投資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當代社會各種產業利潤主要靠領先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來實現,而文化產業正是自主創造和技術含量高的一個門類。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的作用,文化產業的資本盈利率比較高,文化產業方面投資熱將會長期存在。最後從消費角度看,文化產品是與日俱增的消費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