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回族為什麼有阿拉伯文化的色彩

回族為什麼有阿拉伯文化的色彩

發布時間:2022-09-09 02:03:24

① 盤點回族的節日文化大全

回族文化 里節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回族文化打入了深深的伊斯蘭文化色彩,所以回族的重大節日中都有著伊斯蘭文化的影子,也是研究回族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基礎,那麼回族人們都過些什麼節日呢?

開齋節:回族的傳統節日。阿拉伯語為爾代·菲土爾,爾代意為節日,菲土爾意為開齋。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齋月期間,每日晚和開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應到清真寺沐浴凈身,做禮拜。開齋日禮完爾代下殿後,互相攥手以示祝賀回族很重視開齋節,一般都要盡量參加節日聚禮。家長還要帶領成年孩子一起禮拜,是為最佳。

古爾邦節:回族的傳統節日。又稱宰牲節、犧牲節、忠孝節、小開齋。時在希吉來即伊斯蘭歷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掛彩旗、張貼標語,裝飾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凈身,新衣白帽,聚會清真寺,阿訇帶領穆斯林面向麥加舉行會禮,俗稱禮爾代。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屆時還要舉行摔跤、武術表演等娛樂活動,並由阿訇率領游墳,以悼念亡者。

聖紀節,是伊斯蘭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紀念日。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這一天又稱作「聖忌」。中國的穆斯林習慣將聖忌和聖紀合並紀念,稱為辦聖會。在清真寺誦經紀念,然後與會者會餐,炸油香,吃打鹵面全羊菜等。

蓋德爾夜: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齋月)第二十七日夜。蓋德爾,阿拉伯語,意為珍貴之夜。亦稱蓋德晚夕。俗稱坐夜。是日穆斯林封夠了二十七個齋,是開齋的前一夜。相傳,真主安拉於該夜開始頒降《古蘭經》。屆時禮拜後,阿訇要誦經、講經。

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裡,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匐念經祈禱並贊頌聖女的事跡,回民也叫「女聖紀」。

在伊斯蘭教歷正月十日舉行。阿舒拉源出希伯來文,意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來歷一月十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把這一天看做神聖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海珊因在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所以這一天又成為什葉派紀念海珊的哀悼日,後來發展為阿舒拉節。

登霄節不是所有的回民都過,主要是一些篤信伊斯蘭教的回族穆斯林參加。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階梯」。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祈禱,以示紀念。這天晚上睡覺比較遲,一般都要聽開學阿匐講「瓦爾茲」。

回族節日民俗的特點,第一,回族過節不過年,也不過漢族及其他民族的節日。第二,回族的三大傳統節日,具有全民性、穩定性、紀念性等特點。第三,回族傳統節日還具有交流學習、貿易等文化特點。

② 回族有更多的阿拉伯波斯血統嗎 居然長得比漢族還漢族,比漢族還清秀。

回族人中部分的有阿拉伯和波斯血統,但更主要的還是漢族血統。
回族有「回爹漢娘」的說法,即母親一系主要來自漢族女子。經過幾百年的血統沉澱,自然更多地表現出漢族人的特徵。

③ 中國的回族是怎麼形成的

回族的形成與中阿文化交流有關。

早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伊斯蘭教正式傳入中國,阿拉伯哈里發帝國的使者、商人、伊斯蘭教士開始來華。這些來自阿拉伯、波斯、中亞突厥族等等被統稱為「蕃客」或「蕃商」,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在中國沿海城鎮和西北地區逐漸定居下來,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繁衍後代,成為土生蕃客、蕃客二代三代。

至宋代中阿海外貿易較唐代有很大發展,且商貿多以香葯為主,由於中阿商貿的不斷發展,大批阿拉伯人也隨之進入中國,從而使得伊斯蘭文化在中國得以存在和發展,使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中出現了穆斯林居民區,他們有自己的社會組織「蕃坊」,貿易區「蕃市」,自己的學校「蕃學」,建立禮拜場所清真寺,在廣大漢族的人群環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小社會。

公元13世紀,蒙古兵西征歐亞大陸,大量的阿拉伯、波斯、突厥族穆斯林進入中原,其中不乏技術之士、醫學之流,他們在元代被泛泛地歸為「色目人」,在政治地位上優於漢人。雖然居住在中國,但他們的種族、語言、信仰、習俗等,依然保持原有的特性,使他們有別於漢族及中國其他少數民族,其最主要的是他們均信仰伊斯蘭教。

今天的回族就是自唐初至元末的阿拉伯、波斯、突厥族穆斯林人,以及改信伊斯教的部分回鶻人,他們所混血的後裔。也就是說,回族是一個多族源的、混合的民族。

如今,由於政治、經濟等原因,全國無一省份無回族居住,西北回族人口尤其較多。陝西是回族居住較多的省,寧夏至平涼千里盡系回庄,甘肅臨夏、天水、西寧及河西走廊,遠至新疆昌吉、焉耆等地,都是回回居住地。東北黑龍江、吉林,西南遠至西藏也有回族定居。而雲南的回族是全國僅次於西北的回族重要聚居區。

(3)回族為什麼有阿拉伯文化的色彩擴展閱讀

風俗文化

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後,各地回族一直延續著這一信仰。回族的信仰包括內心誠信、誦念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日常生活中,履行念、禮、齋、課、朝等五功是信仰的基本功修。

「念」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學會念清真言。「禮」即禮拜,主要包括日常的晨禮、晌禮、晡禮、昏禮、霄禮等五時拜,每周五主麻的聚禮,以及每年開齋節、古爾邦節兩次大型的會禮。「齋」就是齋戒,伊斯蘭教歷九月來臨之際,每日東方發白前進食後封齋,日落後開齋,白天不飲不食,絕性交。

「課」也叫天課,屬於「濟貧稅」,可以散給貧窮者、管理帳務者、無力贖身者、不能還債者和無依無靠的人,也可以用於修橋、辦教育及其它慈善和公益事業。「朝」即朝覲,伊斯蘭教規定凡是身體健康的,經濟條件許可,在旅途平安的情況下,不論男女穆斯林,在一生中要去天房朝覲一次。

除了五功以外,還要求子女要孝順父母,夫妻要相互敬愛,回族同胞間互相寬忍,朋友間真誠相待等等,這均被視為信仰的一部分。

清真寺是回族舉行日常五時拜、主麻聚禮和節日中會禮的地方。清真寺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潔身、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又是舉辦宗教教育、傳播宗教常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講壇和經堂,還是回族群眾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業的一個中心。

清真寺是推動經堂教育的重要場所,各地清真寺至今多附設有經堂學校。一般分為大學、中學和小學三種。經堂教育是中國回族教育史上影響最深遠、延續時間最長久的一種宗教教育形式。

盡管回族形成後,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民族,但卻以善於經商而著稱。回族經營傳統商業主要有珠寶業、香料業、醫葯業、飲食、屠宰業、馬販、駝隊、羊皮筏子及其長途販運業。珠寶業和香料業是回族先民從事的主要行業。

飲食業是回族一項比較普遍的傳統行業。俗語說:「回回兩大行,小買小賣宰牛羊」;「回回兩把刀,一把賣牛肉,一把賣切糕」;「回族三大行,羊肉、饅頭、販糶糧」等。這說明飲食業是多數回民生計方式。

馬販、駝隊也是回族普遍經營的一個傳統行業。回民在歷史上就喜歡養馬、騾、驢、駱駝,還經常販運牛、羊、馬、驢、騾子、駱駝等,包頭等地的回民因背靠內蒙古大草原,所以一般回民都以販賣牲畜為業,從中營利。

同時,大多數「馬販」主要用驢、馬、駱駝經常出去搞長、短途販運,而且走時找幾個伴兒一起走,所以,過去回民習慣稱馬販為「趕腳」、「馬幫」、「駝幫」、「吆騾子」,把趕車、馬、騾的人叫「腳戶」。

④ 回族有阿拉伯人血統嗎

當然有啦。
大約在明朝的時候,很多外國的民族移居到了中國,這些民族中有很多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他們經過長期的雜居,互相通婚、融合,演變出了回族。

⑤ 為什莫有的回族人有阿拉伯人的外貌特徵,有的沒有

我就是個回族,有的人說我的眼珠很黑,挺有少數民族人的感覺.但總體來說,特徵並不很明顯,雖然從我的祖上一直到我父母這代,我們家都是回族.
回族的形成是多族源的,多地源的。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亞人,在形成過程中,還大量地融進了漢、蒙(主要是漢)等族成分。就地源而言,回族並不是在某一地區形成後而散居全國的,在形成時就是多地源、散點式的,西北、中原、東南、雲南、海南都是回族發祥地,這些地方的回民相互之間幾乎不存在血緣的、經濟的聯系。現在,泉州、海南、中原地區一些回族家族的族譜一直追溯到元代,是元時由國外遷入當地的。而海南的一些回族家族,據史書記載其遷居此地又可上溯到宋代,來自古占城者居多。
回族形成於元代。
少數民族應該具備一些共同特徵,就回族來說,共性最少,只有共同的心理素質。
所以,回族的長相的問題與它的形成有很大關系。因為當時形成時就是散居在各地的,並無特別緊密的聯系,又由於當時是多民族融合形成的,那麼顯示哪個民族的特徵更明顯也就不一定了。

⑥ 你知道回族傳統文化有哪些嗎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伊斯蘭教歷,以月亮盈虧為准,全年為12個月,平年345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歷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歷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節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個月

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

中國的回族居住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回族在中國分布最廣,也是最富有民族特徵的少數民族。以漢語為常用語,但是穆斯林之間有著傳承下來的一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譯音詞彙。
全族信仰伊斯蘭教。信教的都是穆斯林。

⑦ 回族跟阿拉伯人有關系嗎

回族跟阿拉伯人有關系,阿拉伯人是回族的祖先之一。

回族的族源比較復雜。就構成的成份來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根據現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陸續由海路來華,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及長安等城市定居。他們建築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禮拜寺,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並建立公共墓地。他們被稱為蕃客或土生蕃客,被視為回族的先民。


(7)回族為什麼有阿拉伯文化的色彩擴展閱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布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回族

⑧ 回族中哪一個顏色是最神聖的顏色

回族在幾百年的風雲變幻中,對綠色情有獨鍾。這種心理情節確實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

回族熱愛綠色,這無疑受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可以講,崇綠,是全世界穆斯林共同的文化心理。綠色,連接起了幾大洲的穆斯林,使他們的心願融匯在一個色彩里。

伊斯蘭教,公元7世紀初由默罕默德創傳於阿拉伯半島。成年累月生活在大漠風沙中的阿拉伯人,嚮往著森林、莊稼、草原。因此,他們對綠色一往情深。在這種嚴酷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下誕生,發展和壯大起來的伊斯蘭文化,綠色就必然要進入其文化系統中。隨著伊斯蘭文化的完善及廣泛傳播,綠色也就進入其信仰系統中。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伊斯蘭的綠色文化、綠色意識也帶到了華夏大地的回族的文化信仰中,使他們傾心於綠,嚮往於綠。綠色融入了他們的思想,印在了他們的心中。這種情節,世世滲透,代代相傳。

只要你留意就不難發現,在清真寺里綠色是主色。無論在回族穆斯林的居室中,還是在清真飯館、清真小吃攤前掛的「都阿宜」牌、湯瓶牌,也以綠色為主要裝飾色彩。由綠色來襯托著其他顏色。回族穆斯林戴著綠色的無沿帽,戴著綠色的蓋頭,昂首行走於大街小巷,均以披戴綠色的頭飾為榮。凡清真寺為新榮任的教長舉行慶典時,一般都要鄭重地贈送一個綠袍。在這里,綠色代表著一種莊重、崇敬和希望。

回族人民熱愛和平,眷戀春天。綠色正是春天的象徵。生活里充滿綠色,便充滿盎然詩意,充滿對美好願望的追尋。

閱讀全文

與回族為什麼有阿拉伯文化的色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