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融合了哪些文化

中國融合了哪些文化

發布時間:2022-09-09 02:14:43

㈠ 中國發展史上,有哪幾次文化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過程

封建社會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東漢地方官吏紛紛招募軍隊,擴充勢力,許多豪強地主武裝也依附他們。這樣,東漢末年出現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事集團。
曹操和袁紹兩個集團在北方勢力最為強大。曹操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材,並募民屯田,發展農業生產,因而力量日益強大,200年在官渡擊敗袁紹後,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208年,江東的孫權和荊州的劉備在赤壁合力擊敗南下的曹軍之後,孫權在長 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鞏固;劉備乘勢占據了湖北和湖南的大部份地區,又進佔四川;曹操的勢力局限在黃河流域,這奠定了後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基礎。
263年,魏滅蜀。265年,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了全國。
西晉建立不久,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八王之亂」。戰亂使勞動人民紛紛破產,淪為流民。關中等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西晉因此衰弱。301年,流民首領李特在綿竹發動起義,有力地打擊了西晉的反動統治。匈奴貴族劉淵乘機起兵反晉,316年,匈奴兵攻佔了長安,滅了西晉。
西晉滅亡後,晉初皇族司馬睿在建康建立偏安南方的東晉王朝:在北方,幾個少數民族相繼建立了十幾個國家,被稱為「十六國」。東晉之後,南方歷宋、齊、梁、陳四朝,統稱為南朝。與此同時,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統一了北方,後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再分別演變為北齊與北周,統稱為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豪強地主勢力進一步發展。自曹魏頒布九品中正制後,豪強地主壟斷政權,形成勢力強大的門閥士族集團。東晉政權是依靠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來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盡量維護士族的利益。士族大地主封山占水,建立田莊,失掉土地的農民則淪為佃客。佃客實際上就是農奴。從東漢以來一直發展著的大地主田莊,這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它是士族大地主集團的經濟基礎。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方和北方各族人民的起義,沉重地打擊了門閥士族的統治,使之逐漸走向沒落。
這一時期,社會經濟雖然不斷遭到戰亂的破壞和影響,但仍然繼續得到發展。三國時,魏、蜀、吳在各自的統治區域內都比較注意發展農業生產。
這一時期,遷居內地的各少數民族,在漢族封建經濟文化的影響下,較快地完成了封建化過程。各族人民通過長期的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斗爭,加速了以漢族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

㈡ 中國歷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紀開始的印度佛教思想的引入。

從永明求法一直到玄奘西域,歷時八百年,終於把佛教這一異地文化移植到中國大地上,創造了中國的佛教宗派,形成了中國化的禪宗文化,中國化的佛教講忠孝,修行簡便。

中國化的佛教又以其新的思想面貌由鑒真東渡傳到日本,然後傳向東南亞各國,進而傳到更廣的世界各地,使佛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這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第二次是文藝復興以後的西學東漸,西方傳教士到中國設道布教。

利瑪竇1582年來華,作為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和對自然的思維方式,與中國正在醞釀的思想啟蒙和學風巨變一拍即合,在中國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

第三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

以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傳統文化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徹底批判。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們以自己如火的熱情,深沉的理念和勇敢的精神,為中國人接納、吸收人類進步文化鋪就了平坦的大道。

馬克思主義和其他各種西方思潮潮湧入中國,以致五四以後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百家爭鳴。最後,先進的中國人經過思考、辯駁、比較,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

(2)中國融合了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凡是主動就會贏得機會,被動就失去發展的機會,唐朝主動地大量的吸收外來文化,融合中國國內各族文化,從而贏得了大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昌盛的國家。

五四以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贏得了新生。

㈢ 迄今為止,中國共有幾次外來文化和中國文化相互交融的過程

第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狄人進入中原,建立了中山國,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第二次是二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時期,隨著鮮卑、羯、羌等外族入侵,中原文化被動地融合外來文化。第三次是隋唐時期,隋唐開放大度,主動吸納外來文化,創造了強大的唐文化。第四次是元朝,伴隨著蒙古人的征服,中國文化被動地融合蒙古文化。第五次是清取代明,這一次應該算是漢文化吞噬了滿族文化,不能算是融合。

㈣ 你知道哪些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除茶馬古道外)

文化融合(Cultural Integration )是指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以其傳統文化為基礎,根據需要吸收、消化外來文化,促進自身發展的過程。文化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文化既不能全盤外化,也不能排斥外來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原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漢唐時對西域和東南亞文化的吸收。近百年來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較大影響的是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
文化融合的過程:
①接觸。兩種文化由傳播而發生接觸,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②撞擊和篩選。每種文化都具有頑強地表現自己和排斥他種文化的特性,兩種文化接觸後必然發生撞擊。在撞擊過程中進行社會選擇,即選優汰劣。
③整合。以原來的兩個文化體系中選取的文化元素,經過調適整合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體系,如現代美國文化就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
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價值尺度、道德規范和情感趣向。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相應的創造才能的總和。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見、摸得著的那部分,因此也稱之為硬文化。相對來說,精神文化就是軟文化,而軟文化則是文化的深層結構。中西方硬文化的差異一目瞭然,但處於深層結構的軟文化的差異則須進一步辯證分析。中西方軟文化的不同決定硬文化的差異,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正在於此——即作為文化的深層結構的軟文化的差異
例子;兩岸文創業一起打造世界級品牌,是兩岸永續和平的關鍵性議題,也是為中華文化復興盡份心力,只有兩岸文化融合了,人心才能融合。
以漢語為來源的英語詞語是漢英兩種語言接觸的必然產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隨著中華民族與英語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頻繁,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將會越來越多。
在創新體制機制方面,需要通過人事管理體制改革和學校管理機制創新,逐步打破學校之間的界限,搭建起教育共同體、學區和教育集團內部的資源共享平台、教師交流平台、學生互通平台,實現學校之間的管理融合、教育教學融合、文化融合、教師融合和學生融合,使名校的輻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㈤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進行於中國腹心地區,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據載,雁北一帶上古屬冀州,春秋時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數民族有林胡、樓煩等部。戰國時,趙國的勢力擴展到這里,趙武靈王曾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當時雁北一帶為少數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統一時,一直處於北方的匈奴成為秦的強敵。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防匈奴。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於統治下,武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強盛。它滅東胡,敗渾庚,征樓蘭,擁騎兵三十萬。西漢初年,連年侵入邊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成為邊境的大患。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被冒頓騎兵四十萬圍於平城,用陳平秘計才算解圍。至此以後的六十多年時間里,西漢政權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任其在邊境地帶肆虐。當時的雁北一帶,居民是極其有限的。除平城外,大約只有馬邑一座小城。到漢景帝時,由於經濟上的逐漸繁榮,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漢與匈奴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匈奴只能「小入盜邊」。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漢兵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馬邑人聶翁壹誘匈奴主力,准備一鼓聚殲,不幸謀泄未成。從此就拉開了討伐匈奴大戰的序幕。之後的二十多年,漢派將軍衛青、霍去病連續三次討伐匈奴,大敗之。匈奴內部分裂後,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遠逃荒漠。不久首領郅支單於被漢擊殺。從此匈奴親漢,北方邊境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漢後,漢安置降眾於朔方(內蒙)、雲中(雁北)一帶,稱為屬圍。 此後,西晉時期的十六國大亂,雁門一帶被一部新起的少數民族——鮮卑部佔領。 【第二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東胡鮮卑族本來是居住在遼西的一個少數民族,東漢桓帝時,檀不愧建國。檀不愧死後,部眾離散。魏晉時,鮮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繼興起,這些部落乘中原大亂之機,紛紛出兵侵佔中原,建都立國,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當時的雁北一帶較長時間都為鮮卑拓拔部佔領。拓拔部正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階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並州塞外。此時黃河流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壞,塞外高原在這些游牧部落的統治下的經濟也不可能發達。 西晉初期(310)晉朝封鮮卑首領猗盧為代公,割剄領以北地(代縣勾注山以北)給猗盧。314年進封代王,建都盛樂(呼市南)。之後鮮卑內部混亂,互相殘殺。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統一諸部,又開始強盛起來,但不久被前秦苻堅擊敗,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孫拓拔圭繼代王位,改國號魏,他東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佔領了黃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次年稱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朝。從此,鮮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後,雁北一帶出現了第二次經濟繁榮時期,桑乾河兩岸又開始建立城邑。天興中(398-404)置恆州(雁北一帶)領八郡、十四縣。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據《魏書》載:跋謂毗曰:「壘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為產甘,各相勸勵」(《北史·和跋傳》)。燕風出使前秦時對苻堅說,魏:「控弦之士數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雲中川自東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餘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猶未盡。」這些片段的記載說明,處於畿內地的雁北地區生產是大發展了,這一時期,鮮卑族又與漢族人民逐漸融合,這種狀況大約維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帶由畿地再次變成了邊疆,處於鮮卑北方的柔然逐漸強盛。魏在外長城設懷荒等六鎮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恆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縣寄自肆州(忻州),從此,塞北經濟再次遭到破壞。北齊時,雖然再次統一北方,但由於時間短促(僅20餘年),經濟未來得及恢復。恆州一帶又被滅柔然而起的突厥部佔領。公元563年,突厥與周通婚,出騎兵十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合周兵攻齊晉陽,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遼、金、元時期,進行於邊疆地區,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中原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南北統一的社會繁榮時期——隋王朝時,雁北一帶仍為突厥佔領。隋文帝離間突厥內部,派兵出朔州道大破突厥沙缽略軍。沙缽略逃走。突厥分東西兩部。隋再次收復塞外。這時雁北一帶僅有馬邑、定襄兩郡,馬邑郡統縣四,戶四千六百七十四,定襄郡統縣一,戶三百七十四。(《隋書》)人口如此稀少,可見其經濟狀況了。但這種狀況也沒有維持多久。隋末,中原大亂,突厥再次成為北方強國。荒淫無恥的隋煬帝曾到北境遊玩,遭到突厥始畢可汗騎兵的襲擊,慌忙逃回雁門,突厥兵圍雁門,城中兵民死守,等待援軍到來方才解圍,突厥望北撤去。之後,雁門各郡雖屬隋,但實際為突厥所佔據,隋末大亂時,馬邑劉武周起兵反隋,就是依靠突厥起兵的。 唐初,李世民兼並割據,打敗據並州稱帝的劉武周和割據朔方作亂的梁師都,擊敗突厥兵。630年,突厥被唐滅,從此雁被一帶再次為中原所有。此後的三百年,塞外雖然仍是邊防要帝,但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經濟沙鍋內進入了第三此繁榮時期。 天寶初,默啜興起,經常深入內地擄掠人畜,唐朔方節度使王忠嗣破默啜,再次鞏固邊防。據說唐時的金城縣舊城即是王忠嗣所築。這說明唐中葉以後,雁北的經濟又逐漸趨向繁榮。 但是,唐末至五代後晉天福年間,雁北一帶又換了主人,經濟也再次繁榮。這與李克用父子在此經營多年是分不開的。 五代前期的安定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李嗣源死後,代唐而立的後晉高祖石敬瑭(李嗣源女婿),為了取得中原政權,拜北方契丹主為父,出賣國土,換取兒皇帝名號。936年,石敬瑭即皇帝位。派桑維翰為使,割幽、薊、瀛、涿、檀、莫、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十六州給契丹。此後的三百多年,雁北一帶長期與中原分離。 宋遼大戰後,遼主派禮部侍郎刑抱朴(應州人)鎮撫州民。經遼統治者的多年經營,經濟才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這期間也正是遼王朝的鼎盛時期,邊境也相安無事。這從遼清寧二年建築的、耗資巨萬的應縣木塔和清寧八年建築的大同華嚴寺可以看出來。遼主敢於在邊境地帶大興土木,說明這時期的雁北一帶生產有了發展,經濟趨向繁榮。 此後又經過六十多年,女真族金興起,遼朝衰敗。公元1124年,金滅遼。從此,繼契丹之後,女真族又成為雁北的主人。 金朝末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興起,從1271年開始,連年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每過一地,大肆擄掠,處於邊陲之地的雁北又遭到了戰亂的禍害。這次戰亂一直延續了近二十年。直到1230年7月,蒙古軍窩闊台部攻下天成堡,經西京(大同)至應州,在雁門關與金兵激戰,破代州,佔領山西。從此雁北又歸屬蒙古。蒙古族在與漢族人民的共同生活中,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從民間流傳的夜滅元朝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的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的激烈。但是,盡管這樣,各族人民卻在長期的斗爭生活中,逐漸融合了。 由於金元以來統治階級對人民殘酷的經濟剝削與政治壓迫,加上當時連年發生的水、旱災荒,雁北的經濟也遭到很大的破壞。人口大量逃亡。 明初,明成祖為了發展邊疆經濟,曾從山西腹地大量移民充實塞外。明朝末年,興起的後金兵也曾進入雁北靈邱、應縣一帶。 清朝,雁北沒有經過大的戰亂,經濟由所發展,而且逐步移來一部分滿族人民。使幾千年以來的民族大融洽更穩定地向前發展。 「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他們征服了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生產關系落後的少數民族在和漢族人民的不斷交往中,很快被漢族的高度文明所征服。他們在和漢族人民相處中,發展了經濟,交流了文化,逐漸與漢族融合,形成了我們今天人口繁衍的中華民族。

㈥ 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文化的融合

是多民族文化融合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個少數民族合計1億多人。就人口說,少數民族不到全國人口的10%。在5000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境內各民族分分合合,有斗爭,有融合。

一、中國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概況
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國家的普遍現象,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古今中外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變化、發展都與民族融合緊密相關,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民族融合的大浪潮。這些融合使許多一度活躍於歷史舞台的民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例如漢代的匈奴,三國的烏桓、南北朝的鮮卑、隋唐的吐谷渾、遼宋的契丹和黨項等等。還有些民族雖然現在還存在,但除了血統的差異外,在文化上已不再具有什麼民族特點,例如滿族、土家族、壯族等等。當滿族最初入關,定鼎中原之時,強烈的民族界限觀念,曾因留發易服這樣的文化習俗差異而發生大規模流血屠殺,但經過300年之後,漢滿在文化上已再難找到什麼差異。
任何一個國家,總是希望各民族放下根基性的民族感情聯系,而團結在國家群體的公民聯系之中,但事實上,政治群體的感情很難取代民族感情。俄國與東歐共產世界解體後的局勢變化,即為最好的見證。經過半個世紀以上強調無產階級感情,但是在共產政權解體後,這兒又回到以民族為單位的政治對立之中。

二、民族感情的源來
究竟什麼是「民族」?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民族戰爭與族群沖突在今日世界各角落時時都在進行之中,也時時造成大量的人群傷亡、家庭離散。
對各民族溯源的追究不是區分民族的根本,民族是以文化來區別的。倘若各民族間不能找到文化的共同點,不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那麼民族的界限就很難打破。經濟、文化的互動才是消除民族隔膜的根本方法。只有在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趨同,才能使得人們的心理素質走向一致,民族的認同感才能產生。這種文化上的融合的極至到最後就是民族融合,其實中國一些國學大師並不是漢族人,他們往往比漢族人還漢族。
在現實生活中,個人或群體以不同的社會群體成員身份,參與社會資源的競爭與分配,但在遭受挫折後,許多人則經常回到「族群」中尋求慰藉。這是因為,在每個人的人性深處,埋藏著我們對最原始人群感情(同胞手足之情)的信賴與渴求。現實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體系,及人們追求個人或群體利益之動機,仍是產生民族認同的根本原因。無論如何,由商周時期華夏邊緣的形成,至秦漢間華夏邊緣的擴張,及至於歷史上非華夏人群成為華夏或華夏成為非華夏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見到人群間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關系及其變遷,是華夏邊緣形成、擴大與變遷的主要背景。

三、中國出現中華民族提法的原因
20世紀初民國肇造之時,在全球性國族主義概念風行下,已無模糊的邊疆。在一個「邊疆」爭奪的時代,過去模糊的「邊疆」,在資源爭奪中逐漸被各個民族與國家之邊界所取代。在20世紀上半葉,許多法國、英國調查者紛紛中國西南邊疆,日本調查者也走入滿、蒙,並宣稱日本大和民族與這些北亞游牧人群有密切的民族文化關聯。面對著西方與日本學者在中國周邊地區「學術調查研究」中所隱藏的政治與資源野心,當日本人提出「滿、蒙在中國歷史上非支那領土」之論時,傅斯年等歷史學者乃急促寫成並出版《東北史綱》一書,辯證「滿洲」乃中國之「東北」,自古以來一直為中國的一部分。
近代國族主義概念下,以及在近代殖民主義列強企圖瓜分中國及其邊緣之資源利益的刺激下,合傳統華夏與其邊緣人群為一族的國族藍圖逐漸在中國知識分子心目中形成。因華夏邊緣人群一直被華夏認為與自身有長久的血統、文化與歷史關聯,因此他們都被劃入中國而包容於一新的「中華民族」之中。從此,許多華夏邊緣人群由「四裔蠻夷」成為中國境內「少數民族」,與今為「漢族」的華夏共同構成中華民族。以建立共享資源的新國族,來解決華夏邊緣形成以來整體地區經濟失衡而導致的沖突、暴力與紛擾。
在此時代背景下,接受「國族主義」與相關「民族」概念洗禮的晚清民初中國知識分子,憂心西方列強勢力在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的擴張,極力呼籲民族團結及喚醒國魂。在此國族藍圖下,近代中國知識分子重新描述了中國的歷史觀。「中華民族」這個稱謂就歷史性的出現了。

四、中國現在的民族政策概況
本著以「統一」國內所有民族為一體為目的而造出一個「中華民族」這樣沒有血緣文化基礎的概念,如果缺乏足夠的文化認同。「中華民族」這個詞將逐漸成為空洞化,虛無化的政治詞彙和口號。在人類歷史上血與火的戰斗中,單一民族國家被證明更能適應全面競爭需要。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集合體,為了避免「中華民族」成為一個口號,在向單一民族國家的方向發展奮斗中,應該如何走呢?
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當局宣布民族問題「已經解決」,「蘇聯人民」成為新的共同體名稱,蘇聯「已經成為全世界真正民族平等與合作的榜樣和典範」。但實際上,蘇聯對民族矛盾的鎮壓加深了民族關系危機,造成雙方互相指責,甚至《俄羅斯文學報》等報刊發出了要求俄羅斯與其他共和國分家的呼聲。失誤的民族政策,成為蘇聯解體的一個關鍵因素。
法國在1789年大革命之前,科西嘉人、布列塔尼人和巴黎人是決不會互認為是屬於同一民族的,前兩者甚至不講法語。但在大革命中,他們之間的差異性被其它最高原則所覆蓋:「人民」、「愛國」、「平等」等等。全國實施整齊劃一的教育、不再按語言和風俗劃分為不同集團,在這種舉國團結一致的激情中,一個 「法蘭西民族」無中生有地變成了事實。同樣,融合了各色人等的美國,也靠「自由、民主」,把各社會階層組織在一個「美利堅民族」之下。要將一個多民族的集合體鍛造成一個民族,就需要「平等、自由」等超民族的價值觀。在當今社會,不可能再通過暴力的方法來進行民族融合,只有通過這些超民族的價值觀,才能為各民族的意識形態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基礎,促進民族融合。
社會主義中國的建立,為了改善民族關系,消除民族分離傾向,在經濟、醫療、教育,甚至在法律上都給予少數民族優惠,人們為了追求較好的社會存在,使得原先曾往「漢化」方向擺盪的少數民族,如今許多人都樂於承認或爭取得到少數民族身份。
中央1984年第5號文件提出的:「對少數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堅持『少捕少殺』,在處理上一般要從寬」。這是我國的民族刑事政策,即大家常說的「兩少一寬」政策。
這項政策,第一從制度上為少數民族的犯罪分子獲得優惠提供了法律依據。按照「兩少一寬」政策的基本精神,從寬包括司法上的從寬和立法上的從寬。包括刑事訴訟程序上從寬,定罪上從寬,量刑上從寬和刑罰執行上從寬。對於"少數民族的犯罪分子"來說,這無疑是優惠,甚至成了免死金牌。第二從執行上為少數民族的犯罪分子應當「少捕少殺」、「在處理上一般要從寬」。按照「兩少一寬」政策的基本精神,對於少數民族中犯罪分子的處理,同罪行和認罪態度最相類似的漢族中犯罪分子的處理相比較,一般要適當從寬,並要堅持少捕少殺。
「兩少一寬」刑事政策出台及適用20年,對漢族來說毋庸置疑是不公平的,為了顧全大局,可以在社會福利、教育、醫療上對少數民族給予照顧、支持是應該的。但是在刑法上也分三六九等,這種「中國特色」的刑事政策是否違反法律最核心的公平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精神又如何解釋?漢族作為一個主體民族,不能和其它民族在法律上處於平等地位,對我們夢想的「中華民族」是無益的,同樣律法的寬大也不利於少數民族移風易俗。

五、構造新民族
歷史從來就沒有標準的教科書,民族問題長期令人爭論,主要是因為影響我們思考此問題的潛在「偏見」,不但存在於所有的「資料」之中,也常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即使是研究「民族」的學者也難以避免。為了各民族能平等相處,共享我國的資源分配,有一個雙贏的發展,形成一個新的共同體「中華民族」,是國家最好的利益之所在。但是凡事也不能強求,如果無視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強求一個新的「中華民族」反而會造成社會的動盪。
但願我國能早日處理好歷史背後的資源情境、社會認同與個人情感,促進民族的和諧發展,消除民族之間的差異與爭論。希望各民族能得到平等的地位,期待「中華民族」的真正出現!

㈦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的例子

上海外灘建築群就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的典型例子。

上海外灘建築群位於上海市區黃浦江濱外灘一帶,遍布著一幢幢不同國家風格的西式建築群,故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

上海外灘建築群包括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大樓(1915年),英國古典式的上海總會大樓(1911年)、歐洲古典折中主義的海關大樓(1925年),仿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匯中飯店大樓(1906年),裝飾上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百老匯大廈(1934年)等。

(7)中國融合了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上海外灘建築群特色

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建築群。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

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東路,全長約1500米。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

被譽為「外灘第一樓」,建成於1906年,原名麥克波恩大樓。其高8層,建築面積11984平方米,佔地1739平方米。大樓外觀具有折中主義風格。立面為橫三段、豎三段式。底段與上段均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大樓氣派雄偉,簡潔中不乏堂皇之氣。

㈧ 文化融合的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復雜化。同時,也是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時期 。 (1)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北魏官吏舊無俸祿,中央官吏按等級得到戰爭中獲得的財物和勞動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數量的租稅和絹帛等實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結果吏治黑暗,貪污成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直接威脅到北魏政權的穩定。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484年,實行俸祿制。詔書說:「故憲章舊典,始班俸祿。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魏書·高祖紀》)俸祿制就是由國家徵收統一的租調,籌集祿銀,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同時將班行俸祿與嚴懲貪贓緊密地聯系起來,規定了在「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的嚴厲懲治措施。孝文帝實行的俸祿制,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整頓吏治、懲辦貪污,使北魏吏治狀況開始明顯好轉,為北魏政權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為推動北魏王朝走向興盛的重要因素。史書曾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魏書·良吏傳序》)是符合當時實際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晉後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來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無煙」,土地大量拋荒,政府控制著大量的無主荒地,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為可能。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賦稅收入,485年,馮太後、孝文帝採納大臣李安世的建議,頒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同時,鼓勵開墾荒地,發展生產。均田制的推行影響深遠: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3)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採納大臣李沖的建議,實行三長制。規定:五家設一鄰長;五鄰設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選擇本鄉「強謹」的人充當。三長制是北魏基層行政組織。其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賦稅,征發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於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調制
在實行三長制的同時,頒布與均田制相適應的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這一制度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這些改革措施以發展生產,緩和矛盾,鞏固政權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彼此影響,互相作用,有力促進了北魏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北魏的政權,為孝文帝後期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490年,馮太後病逝,孝文帝親政,北魏改革進入新階段,為繼續推進改革,孝文帝首先確定遷都洛陽。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於社會發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鮮卑貴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而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迫切需要漢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舊都平城,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經濟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於山頭(今山西大同市東)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惡劣的氣候環境,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而且又無水陸漕運,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再次是軍事上,與北邊的柔然相比鄰,時受騷擾,很不安全;還有從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基於以上認識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遷都之實。495年,北魏正式將都城遷到洛陽。
著遷都的進行,大批鮮卑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內地,北魏政府又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鮮卑人的習俗是編發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夾領小袖,多數人不會說漢語,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習俗;且新遷之民初來洛陽,居無一椽之室,食無擔石之儲,不擅農業,人心戀舊。如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地阻礙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利於北魏政權的鞏固。在王肅、李沖、李彪、高閭等漢族士人的支持下,遷洛之後,孝文帝立即著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裝。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族人一律改穿漢人服裝。孝文帝自己帶頭穿戴漢族服裝,並在會見群臣時,「班賜冠服」。建議教師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兩幅圖片,讓學生對比指出鮮卑族服裝款式有何變化,這種變化有何意義?使學生從鮮卑族服裝變化的感性認識出發,進而形成對孝文帝「易服裝」改革措施有力推動了鮮卑族向中原農耕文明的轉化和發展意義的理性認識。
講漢話。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六月,正式發布詔令:「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員上朝時要講漢話,但30歲以上的官員一時難改,可仍講鮮卑話,暫不處罰;30歲以下官員必須嚴格執行法令,否則要降職。
改漢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復姓為單音漢姓。他在詔令中說:「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復,都要更改。」於是,當時,他帶頭將拓跋氏改為元氏,因為北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主認為他們祖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黃色的,它是萬物之元,所以改姓為元。其餘鮮卑姓氏也改為漢姓。改姓以後,鮮卑族姓氏與漢姓完全相同。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族的門第高低,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為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他帶頭納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陝西李沖等漢族大士族的女兒以充後宮,並親自為六個弟弟聘室,六個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於鮮卑貴族外,其餘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通過這種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鞏固統治。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對比漢代「和親」政策,進一步加深理解這一改革措施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並進而認識「政治聯姻」是處理民族關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種重要策略。
改籍貫。孝文帝發布詔令,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葬在河南,不得還葬平城。於是,從代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開始經營起小塊土地,築起數間房屋,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個體農民。自從魏孝文帝建都洛陽起,先後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陽北郊邙山一帶,即有魏孝文帝的長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靜陵。
孝文帝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地區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匯,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曾經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導致中國在清朝初期就開始衰退。然而,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卻是每個中國兒女的最高願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匯讓中國重新走向希望,也讓國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與交匯的過程中,各種先進的技術、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與交匯,一些先進的東西得到了很好的引進並在全國內迅速發展起來,從而讓中國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發展。這些發展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讓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是個快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㈨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是怎樣的,有怎樣的意義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

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長於射箭,圖騰為鳥,主要分布在東方的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被稱為“東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蠻在上古稱為“三苗”,商朝稱為“荊蠻”,西周時期建立了楚國。

百越位於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區古巴國和古蜀國。他們創造了先進的青銅文明。

西周建立後,周人自認為是夏朝的繼承者,於是稱呼自己為“夏人”,“華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諸侯國統稱為“諸夏”。實際上,周人也是來源於羌,是羌族中最先進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長期通婚產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後,就將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統稱為“四夷”。華夷之辨的民族關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明朝推行了“華夷之辨”,認為漢族和周邊的各族都是中國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國為國名,奠定了中國的法理基礎。清朝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入關後,滿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到了清朝後期,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乎,清末的梁啟超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孫中山則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㈩ 中國文化有哪些

1、傳統節日:

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粽子、賽龍舟、屈原)、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大年三十、紅包、守歲、團圓飯)、除夕、春節(元日)為代表等。

2、中國戲劇:

崑曲、豫劇、湘劇、京劇、皮影戲、越劇、川劇、黃梅戲、京戲臉譜、地方戲等。

3、中國建築:

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紫禁城)、頤和園、布達拉宮、平遙古城、喬家大院、蘇州園林、杭州園林、十里長亭、長城、天壇、鳥巢、水立方等。

4、漢字漢語:

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

5、傳統中醫:

中醫、中葯、《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等。

6、宗教哲學:

佛家、道家、儒家、陰陽家、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算命、禪宗;燒香、拜佛、蠟燭等。

(10)中國融合了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乃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禮射」不僅貫穿與融合了華夏數千年璀璨的歷史文明,而且深度影響了世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為維系和發展優良的社會秩序與生態和諧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禮」和「射」分別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古代中國的《禮記·射義》思想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戶時期射箭中的「文射」儀禮。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兒奉為國之經典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融合了哪些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