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生態文化包括哪些方法

生態文化包括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9 14:15:01

① 什麼叫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就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這是人的價值觀念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解決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於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態學的研究途徑和基本觀點,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通過認識和實踐,形成經濟學和生態學相結合的生態化理論。生態化理論的形成,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態保護的色彩。

生態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適應新的世界潮流,廣泛宣傳,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識和關注,通過傳統文化和生態文化的對比,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興趣,有利於資源的開發,保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造福於子孫。

什麼是旅遊文化?
由於目前世界各國學者對「文化」這一概念的表述有很大的分歧,導致了對「旅遊文化」 的不同認識和解釋,它的內涵和外延都不停留在探討的階段.總的來說,我國學者對旅遊文化的表述,大致有下面三種類型:

1、旅遊文化是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遊活動緊密相關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有的學者還進一步指出:「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廣義的:舉凡旅遊路線、旅遊途中、旅遊景點上一切有助於增長旅遊者文化知識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二是狹義的:舉凡一切能夠使旅遊者在途中舒適、愉快並能提高旅遊文化素質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這兩個旅遊文化的概念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前者,我們要求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後者,我們要求加速旅遊事業的現代化.」(陳遼《弘揚優秀文化,加速旅遊事業現代化》)

2、旅遊文化,是旅遊主體、旅遊客體和旅遊媒介相互作用的結果.它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結合,而是旅遊主體(旅遊者的文化需求和情趣) 、旅遊客體(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旅遊媒介(旅遊業的文化意識和素質)三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具體地說,「潛在的旅遊者由於受到旅遊動機的沖擊和旅遊客體的吸引,在旅遊業的介入下,實現了旅遊,在旅遊過程中產生歡快愉悅的心理狀態和審美情趣,這種心態和情緒是旅遊三要素中任何一個要素都沒有的,這就是旅遊文化最初和最核心的部分.」(馮乃康《旅遊資源與旅遊文化》)因此,旅遊者處於旅遊文化的中心位置,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顯示出來的特殊的欣賞取向、審美情緒、心理狀態及其文字、形象的記載、構成了旅遊文化的主要內容.

3、旅遊文化是旅遊生活的一種文化形態,是旅遊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體現出來的文化內涵.它是由旅遊者與旅遊從業者在旅遊活動共同創造的,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旅遊者或旅遊服務者在旅遊觀賞中或服務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

這三類定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旅遊文化的本質屬性.我們比較贊同「旅遊文化是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這一定義,因為它表述簡潔明了,內涵具體,包含的內容也很寬廣,避免了把對旅遊事業有用的文化知識排除在外的消極後果.在這一定義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把旅遊文化表述如下:旅遊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創造的與旅遊關系密切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凡在旅遊活動過程中能使旅遊者舒適、愉悅、受到教育,能使旅遊服務者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

② 怎麼倡導生態文化

一、宣傳生態文明觀念,倡導尊重自然的理念和行動引導女性建立生態文明觀,營造生態文明的社會環境
生態文明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基礎。人類應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對待自然,從認識的角度解決人類面臨的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樹立進步的文明的生態價值觀,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生態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將從思想上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實施,促使人類走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發展道路。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三個方面。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包括人類在生態問題上所有積極的、進步的思想觀念建設,而且包括生態意識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設。
各級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宣傳陣地作用,通過示範引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環保文化活動等,努力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當前,我們淮安市婦聯組織的「五學」活動(學知識、學法律、學技能、學文化、學禮儀)、女幹部培訓等各類學習培訓中,逐步引導女性建立生態文明的觀念。形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樹立以文明、健康、科學、和諧生活方式為主導的社會風氣。
二、樹立人與自然和諧觀念,增強保護生態環境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德治與法治共同作用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約束機制
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要求我們以一種發展的眼光認識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關系,尋求德法並舉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約束機制。
道德規范作為一種「軟約束」,相對於法律規范,表現為一種特殊的自我控制和約束力。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人們具備生態道德自覺,需要人們以生態道德責任感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生態問題,需要以生態道德規范來評價和約束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切活動和行為。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任務,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同時,要通過建立和實施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責任追究制度,激發和強化各級領導幹部、環保執法人員、環保產業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意識。
法律規范作為一種「硬約束」,以其強制性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使其形成不得不遵循或服從的意識。健全的法律體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圍,對於維護人們解決生態問題的權利和義務,具有道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加快,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調動婦女群眾主動自覺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積極性,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的生態環境權益,並敢於對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只有實現德治與法治的統一,才能培養具有較高的生態文明自覺性的「經濟人」、「文化人」和「社會人」,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態失范行為,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素質和社會生態文明程度。
三、倡導綠色生活,促進發展綠色產業,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態文明的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
倡導建立生態文明的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產事關企業生存、人民健康和社會發展。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也曾一度出現了掠奪式的經營開發,甚至以犧牲環境換取局部經濟發展。而資源供給能力、環境自凈能力和自然承載能力卻是有限的,若不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發展與環境的矛盾將會激化,生態危機將會加劇。因此,要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倡導綠色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引導企業發展綠色技術,實現綠色、清潔生產,使企業的生產方式必須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產品高產出、環境低污染」轉變,發展循環經濟,向社會提供健康、環保、節能的綠色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使綠色生產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和常規性措施。
倡導建立生態文明的綠色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態化的生活方式,生態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內容是生態消費方式。所謂生態消費,又稱生態文明消費或綠色文明消費,是指以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為前提,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的適度的、綠色的、全面的、可持續的消費。積極倡導消費者的循環再利用,引領生態化的生產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大力提倡節約型消費,改變「一次性消費」和「類一次性消費」。反對自私的享樂觀,拒絕揮霍鋪張、浮華擺闊等消費行為。鼓勵從點點滴滴做起,減少或杜絕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同時,強調每個人對環境保護貢獻力量,從小事做起,比如節約用水、用電,回收電池,購物用環保袋,清除白色污染,不吃野生動物等具體生活細節。還要建立開發環境的補償機制,誰破壞,誰補償;誰污染,誰治理。這樣堅持下去,環境就會一天天優化起來。如我市開展的「綠色生活在我家」、「節能減排行動」、「三新」活動(學習新技能、創造新生活、建設新家園)等,都是為了引導女性從生活細節做起,建立生態文明的綠色生活方式。
倡導建立生態文明的綠色生活環境。「人居」生活環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保持和優化「人居」生活環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慮農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內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社區,使城市內部與城市外部周圍地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良性循環區域。要加強生態型社會建設,努力滿足城市居民對居住環境品質愈來愈高的追求。就農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態示範區」建設的同時,重點發展一批「綠色居住區」,建設包括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各種服務在內的配套設施。實現人口良性發展。繼續貫徹優生優育的方針,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
對於綠色生活,我們倡導應當遵循「5R」原則:一是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ce);二是綠色消費,環保選購(Reevaluate);三是重復使用,多次利用(Reuse);四是分類回收,循環再生(Recycle);五是保護自然,萬物共存(Rescue)。
總之,建設生態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行動。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不僅要把促進人與人的和諧作為重要目標,而且要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作為重要目標,研究和分析生態文明建設的結構形態及其路徑選擇,通過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協調運轉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環境,使人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的過程中,能夠揚起智慧的風帆,駛向歷史的長河,創造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光輝燦爛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③ 生態文化的介紹

生態文化就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這是人的價值觀念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解決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於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態學的研究途徑和基本觀點,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通過認識和實踐,形成經濟學和生態學相結合的生態化理論。生態化理論的形成,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態保護的色彩。

④ 生態文化表現形式有哪些

生態文化就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這是人的價值觀念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解決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於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態學的研究途徑和基本觀點,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通過認識和實踐,形成經濟學和生態學相結合的生態化理論。生態化理論的形成,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態保護的色彩。生態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1.樹立「生態文明觀」。2.推行「綠色行政」。3.倡導「綠色消費」。4.弘揚「傳統歷史文化」。

⑤ 什麼是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是指以崇尚自然、保護環境、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為基本特徵,能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進,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生態文化的形成.意味著人類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念的根本轉變,這種轉變標志著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價值取向的過渡。

1、生態文化是一種價值觀,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和諧協調的精神力量。生態文化以文化的形式固化、傳承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優秀成果,它是人類思想認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近代社會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僅關注人類的價值,漠視自然的價值,最終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枯竭、生態災難頻繁,嚴重阻礙人類社會的繼續發展,於是人類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類自身價值和自然本體價值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生態文化的基本價值觀。
2、生態文化是一種人文文化。生態文化把和諧、協調、秩序、穩定、多樣性以及適應等觀念納入自己的倫理體系,著眼於可持續發展,既關心人的價值和精神,也關心人類的長期生存和自然資源增值,體現了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度認識。
3、生態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生態文化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念,是人類根據人與自然生態關系的需要和可能,最優化地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總和。它包括人類為了解決所面臨的種種生態問題、環境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維持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求得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所必須採取的手段,以及保證這些手段順利實施的戰略、策略和制度。可以說,生態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集成,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⑥ 農村生態文明知識教育主要包括

一、建設生態文明,觀念要先行。要使生態文明觀深入人心,在全體公民中強化我國人
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形勢嚴峻的國情意識;強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的效益意識;強化經濟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人文指標全面發展的政績意識;強化環
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資本,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環保意
識。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國情、珍愛環境、保護生態、崇尚自然、節約資源、造福後代的共識,
使生態文明觀念成為13 億中國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自覺行動。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經
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上來,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產業結構調整與節約資
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結
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逐步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
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三、堅定不移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是核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是基礎,「好」
的體現之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要讓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成為兩根「高壓
線」,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堅定不移地走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實行嚴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標要出硬招數,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護耕地一樣,實行嚴格的環境資源保護制度,嚴肅法律制度、環境標准、執
法紀律、執法手段,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將能耗降低和污染減排完成情
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行政績督察制和行政問責制,對那些我行我素、無視
法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人要堅決懲處,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絕不允許「少數人發財、
人民群眾受害、全社會買單」的情況再出現。

⑦ 原生態文化的類型

一種是某些原生態文化形式毋需任何改造與加工,本身已達到極高的審美境界,具有傑出的藝術品格,如少數民族的神話、史詩、故事、傳說的文學價值,某些民間歌手的天籟之音,民間匠人的精湛技藝等等;
一種是略加整理、改編,某些原生態文化就會大放光彩,如《阿詩瑪》的傳說及其敘事長詩等;
一種是以原生態文化為文藝創作與表演的素材、題材、體裁,脫胎為全新的優秀作品或文藝形式,屈原、莎士比亞等古今中外文藝大師的傑作多有出於此類者。
總之,只要將原生態文化在文化時空上加以置換以後,無論此種演示何等精彩,它都不是本原意義的原生態。這時的「原生態」說到底不過是一種比喻而已。也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原生態文化」呈現出良莠不齊、斑駁雜陳的亂相。這檢驗著「原生態文化」操作者對原生態文化理解、鑒別、美感的高下與文化審美趣味的高低:或者原汁原味地呈現、「藝」驚四座,或精彩融匯令人耳目一新,或惡俗惡搞使原生態文化蒙羞。

⑧ 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包括哪幾個方面

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包括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經濟體系、生態目標責任體系、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

1、生態文化體系:以生態價值觀念為准則。堅持綠色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2、生態經濟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生態經濟是環保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要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3、生態目標責任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明確目標責任,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4、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構建自然環境影響評價機制、環境治理修復機制和監督機制等。

5、生態安全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把生態環境風險納入常態化管理,系統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生態環境風險防範體系。

⑨ 生態文化的教養

人類創建新的生態文明之需要,源於工業文明造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態危機。生態科學和環境科學知識的普及,人類活動誘發的各種自然災害和生態災難的教訓,使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如果不徹底改變征服自然的態度,不改變以犧牲生態環境來開發自然的生產方式,不改變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不改變損害生態環境的社會制度和不公正的國際關系體制,則不可能長期有效地阻止地球生物圈的加速退化,人類最終也會由於不適應生態環境而在地球上消失。為了整體地解決以上問題,不少學者提出創建一種全新的生態文明來取代工業文明,而不是繼續以生態現代化來維持工業文明,或者以可持續發展的狹窄思路來改善環境並促進全球經濟,這確實是一種睿智的看法。因為,只有當絕大多數社會都建立起了生態文明的社會,地球生物圈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得到真正恢復,人類的生存也才能夠得以長期持續。?
然而,生態文明的創建並非工業文明順勢前行的自發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毋寧說是一個需要人類自覺逆轉的艱難過程。盡管工業文明只有幾百年的短暫歷史,但它卻形成了人類難以消除的許多反自然的惡習。工業文明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為主導,以機械世界觀來認識和征服自然界,以犧牲非人類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環境來實現自己的發展,以能量和物質消費的最大化為社會進步的基本尺度,必然導致人類毀滅自然界的瘋狂戰爭,世界各國和各民族之間劇烈的經濟競爭、資源競爭,軍備競爭,以及每一個社會中各階級為爭奪物質財富,個人之間為攀比奢侈的物質生活而陷入永無寧日的爭斗。在這種失卻理智的毀滅生物圈家園的瘋狂中,在世界各國經濟競爭與軍備競賽的冷酷與兇殘中,在芸芸眾生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物質享受中,人類各種族的初民們在萬象繽紛的荒野中創造文化,求得生存的靈性完全遺失了;耕種植物和馴養動物的農業文明祖先們敬畏自然、關懷生命、與自然和諧生存的智慧被徹底掃除了;也許可以如是說,工業文明留給生態文明最有價值的東西,只是地球生物圈衰退的恐怖圖景引起人們的沉痛反思和對生存出路的探討。這種反思和探討有助於激勵人們努力探尋建立生態文明起碼的生態文化前提。?
生態文化相對於生態文明的概念而言,是一個內容更為復雜和廣泛的概念。如果說,生態文明是由生態化的生產方式所決定的全新的文明類型,它所強調的是所有生態社會中人與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和達到的起碼標準的話,那麼,生態文化則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中多樣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強調由具體生態環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個性特徵。由於生態是人類和非人類生命生存的環境,文化是不同人類生存的方式,所以,一旦地球上有了人類,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態文化。即使人類還處於文明之前的採集、漁獵時代,就已經存在著不同人類種族的生態文化。在農業文明時代,在不同生態環境中的種族和民族當然就存在著更為豐富多彩的生態文化,其中,中華民族的生態文化傳統就是農業文明時代的最高典範。生態文化是自人類誕生以來,不同人類種族、民族、族群為了適應和利用地球上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之生存模式的總和。人類適應和維護不同的生態環境而在生存和發展中所積累下來的一切,都屬於生態文化的范疇。?
因此,在工業文明的生態廢墟上創建生態文明,非常需要吸收人類自誕生以來世界各個種族、各個民族、各個國家長期積累起來的生態文化,以消除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反自然的種種惡習,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
生態文明作為未來社會的文明類型,盡管它的興起可能只在少數國家和民族,但它的實現需要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族都建成生態社會才算完成。而任何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並不只是少數社會精英的事情,而是關繫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無論是領導幹部、科技專家、文體明星,還是一般民眾,他們的生活方式、生存態度都深刻影響到已經嚴重退化的區域生態環境和全球生態環境的命運,人們必需具有基本的生態文化素質才能積極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此提出「生態文化教養」的概念以表述生態文明建設所必需的全民的生態文化素質。所謂生態文化教養,就是社會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環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會成員具備建設生態文明的深厚的生態文化素質。如果缺乏起碼的生態文化教養,無論我們在社會的制度設計、政策法規等方面做得有多麼好,我們仍然不能夠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切實有效地推向前進。?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經濟政策的制定者、經濟學家、生產企業的領導者,由於缺乏生態環境素質,常常會以工業文明的思維方式和價值標准來決定經濟項目的立項、決策和實施,而不會在生態保護理念的約束下去尋求有利於環境的開發項目。一些貧困的生態重要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的領導常常會為不能引進具有污染嚴重的夕陽產業項目而深感苦惱,甚至十分佩服那些能夠把經濟增長率提高而把生態環境弄得不堪入目的同僚。許多生產行業為了商品的銷售不惜耗費寶貴的資源進行過度包裝,根本不考慮這種行為對環境的危害;一些生產企業甚至在環境法規嚴格約束的情況下,為了生產不得不安裝環保設備但又在夜深人靜之際偷偷排放廢水和廢氣,根本不顧及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與生物的毒害。對於許多高收入的富人來說,貪吃珍稀飛禽走獸以滿足口福的習慣長久不衰,由此也助長了地下野味餐館對珍稀動物的長期屠宰。即使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為了生活方便人們也很難毅然決然地舍棄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就連停止使用塑料袋、自帶籃子或布袋上菜場也成了比戒煙、戒酒更難的事情。從以上隨便列舉出來的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習慣來看,我們這個社會中有不少人的確缺乏基本的生態文化素質,如果我們不能改變這些狀況,設法使每一個社會成員形成深厚的生態文化教養,就很難將生態文明建設變成每一個社會成員主動參與、積極創造的自覺行為。 美國學者大衛·奧爾早在1992年就已經提出了「生態教養」(ecological literacy)的概念。 他認為人類對自然的行為之所以產生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在於人們缺乏對人類與自然生態系統全面關系的認識,包括自然科學的知識,尤其是人文科學的知識,因此,它主張要進行新的生態教育,培養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需的生態教養,以便引導人類順利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後現代社會。[1]另一位美國著名學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網》一書的結論部分,重申了奧爾提出的這個生態教養概念, 強調社會中每一個成員具有基本的生態教養對於人類重建生命之網的普遍聯系,從而保障人類後代長期生存的重大意義。[2]297-304不過,卡普拉特別強調的是在當代復雜性科學知識的背景下對於生命的網路本質的新理解,這就容易使人產生生態教養就是生態學的知識教養的看法。因此,筆者覺得有必要把「生態教養」的概念擴展為「生態文化教養」的概念,特別是對於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成員的基本素質要求,「生態文化教養」的提法就更為適宜。
筆者認為生態文化教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見識、態度和直觀感受,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真、善、美三個維度,它包括生態知識教養、生態倫理教養、生態審美教養;二是關於人類生活實踐的教養,可以稱為生態行為教養,即我們如何在現實的生態環境中實際地養成對待生態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首先,關於生態知識的教養問題,筆者認為,卡普拉在《生命之網》一書中藉助於系統科學、自組織理論、耗散結構理論對當代生物學、生態學知識的整合,提出的關於生命的網路關系的新理解,值得我們認真汲取。卡普拉認為,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要理解網路,生命的存在模式是一個網路關系組成的系統。所有的生命形式,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也無論是生命個體、物種、還是群落,都是由網路組成的。地球生態系統正是由所有生命形式長期的共同生活與進化形成的結果。人類共同體的健康生存,也必須依賴於全球生態系統這個最大的生命網路的可持續性。但是,由於人類只顧自己生存發展的利益,無視非人類生命生存的利益,而以極端反自然的方式劫掠自然資源、破壞環境,致使全球生命網路嚴重破損,甚至走向瓦解,人類後代的生存機會也日益減少。因此,人類通過對生態學知識的學習,懂得生態系統的基本原則,掌握生態系統自組織和自我調節的基本規律,如相互依存、反饋循環、夥伴關系、適應性、多樣性和穩定性,以及作為所有這些結果的可持續性[2]304,從而能夠虛心傾聽自然的教誨,認真汲取自然的智慧,具備合理地與自然打交道的科學知識,養成友善地對待自然的良好生活習慣。生態知識教養對於人類重建生命之網的普遍聯系,保障人類後代的長期生存具有重大意義。當代生態科學的主要原理和基本知識之所以特別重要,就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形成一種當代整體論的思維方式,確立人與自然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的生態世界觀,幫助我們克服工業文明的機械論世界觀,從而深入完整地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
其次,在生態世界觀的基礎上,人們應該以生態價值觀為核心,培育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教養。在工業文明的社會中,人類與自然是兩個分裂對抗的領域,人類只承認自己具有內在價值,而把非人類的一切自然物當成人類主體可以隨意征服和支配的客體。與此相反,生態價值觀認為,無論是人類生命還是非人類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具有內在價值的生命主體,而人類和生命物種組成一個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他(它)們的生存利益和命運都依賴於生物圈的正常、安全、健康和持久的運行,生命共同體是地球居民的大家庭,地球生物圈不僅對於人類具有環境價值,而且對於所有生命物種也具有環境價值。特別重要的是,地球生物圈的生態環境主要是由非人類生命無意識的生存活動共同建造的,而要維持所有生命長期健康存在的生態環境,就必須在維持地球上適度的人類種群規模和起碼的生物多樣性二者之間進行生存環境的公正分配,才不會導致人類因過度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產生威脅生物圈的生態安全問題。因此,人類必須實現從傳統的人際倫理向生態倫理的進化,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新生態倫理觀,並使每一個社會成員具備起碼的生態倫理教養。這樣才能真正使人做到,不僅道德地對待人類自己的生態環境,對待人類後代的生態環境,同時也道德地對待所有非人類生命生存的生態環境,這樣才能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修復,促進人與自然關系恢復和諧。
再次,欣賞和維護生態美是當代人非常需要培養的生態審美教養,這是一種值得特別贊美和推崇的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的高級人生價值。工業文明的破壞作用之所以能夠發展到污染每一條江河、侵蝕每一寸土壤、毒害每一種生物的嚴重程度,主要原因在於,現代人為了追求奢侈淺薄的物質生活而寧肯犧牲高尚的環境美的生活需要,這種生活時尚也導致人類後代極度缺乏生態審美的需求和欣賞能力。由此,人們的心靈日益廢度,關切物種的生態良心也日益麻木,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關心也就完全被攀比荒唐的物質享受所代替。如果人們能夠重新找回感受生態美的固有能力,充分發揮生態美感體驗的神經機能,就會在郊遊時沉醉於百草鮮花的四季芬芳,在進入荒野時流連湖光山色的壯美俊秀,就懂得觀賞羚羊麋鹿的戲耍遊玩、競走賽跑,諦聽無數鳴禽在叢林天堂里的即興吟詩、縱情歡唱,也會傾慕羽毛如雪的天鵝長頸相交、兩心相許的終身守候。知道欣賞生態美也就不會繼續聽任青山綠水變為荒漠濁流,就不會為了經濟指標而毀滅具有生物多樣性之美的大自然,就不會讓珍禽異獸變為翠冠華服或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就不會為了放縱物慾的膨脹去犧牲美好、愉悅、自由、脫俗的生存享受。顯然,欣賞和維護生態美不僅是當代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養,而且也是人們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尺度。有了這樣一種生態美的尺度,我們就能根據周圍生態環境和整個生物圈的生態環境是變美還是變丑,來了解我們的生活是變好還是變壞的程度,從而也知道了改善生態環境所應努力的方向。?
最後,就人類生活實踐的生態文化教養來說,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該把關於生態知識、生態道德和生態美感的文化素養貫徹到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生活行為中,這就要求人們過一種與生態環境恢復相適應的物質生活。根據世界資源基金會2006年所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僅從1961年到2003年,人類的活動已經造成生命地球指數下降了約30%。其中,陸棲生物指數平均減少了約31%,海洋生物指數平均減少了約27%,淡水生物指數平均減少了約28%。該報告還指出,從1961年以來,人類對生物圈影響的「生態足跡」已經增長了3倍,超出地球生態系統再生能力的1/4。如果照此趨勢惡化下去,到2050年,養活整個人類將需要兩個同樣的地球。[3]顯然,生物圈的生態危機仍然處於人類物質開發活動日益加強的嚴重威脅之下。社會中每一個人實際的衣食住行都影響著對自然資源現實的開發利用,不同的物質消費方式對生態環境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因此,人們必須改變效仿西方富裕社會那種奢侈的物質生活方式,降低物質生活標准,倡導物耗少、能耗低、有利於環境的綠色消費,人人都需要開始自願過一種與生態環境恢復相一致的儉朴物質生活,才能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
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並不只是少數社會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而是人民大眾的共同事業,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將關繫到它的目標能否最終實現。因此,除了要解決好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種方式外,人民群眾的參與能力將是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公眾必須具有一定的生態科學知識,了解國家和地區的環境保護標准,才能產生合理地保護自己生存的環境質量的意願,對他人、團體影響自己健康生存的各種生產、生活等環境損害提出恢復和賠償的公正要求;公眾也必須了解社會發展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以及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這樣才能切實地對生活的綠化用地、公園改建、環境治理、自然保護區等的建設和維護、乃至對影響地方生態環境的重大工程提出評價性的關鍵性意見,從而有效阻止具有長期消極影響的大型經濟項目上馬,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合理兼顧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發展;社會各行各業的公眾深入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也將促進各種民間的生態組織對政府的生態管理政策和法規,乃至對如何參與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等提出更為深遠和影響重大的意見和建議。這就需要更進一步培育和激勵廣大公眾自主創建生態文明的能力,而不能僅僅把公眾當作執行宣傳口號的工具。

⑩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方式有哪些

一、大力宣傳教育、培育生態文化,在全社會樹立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

生態文明是個龐大的全民工程、社會工程,更需要全民的文明行動。環境和生態由無數小分子構成,不光是政府、企業、投資商的事,更是每一位公民的事。沒有文明的公民,就沒有文明的生態;沒有文明的生態也就沒有生態文明。

二、從制度設計和體制機制上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進節能減排

①要重視和運用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減排,要嚴格市場主體責任與權益。生態環境治理必須下狠手、下猛葯,企業要把環境資源成本納入成本體系,公眾要有監督意識和反映的渠道;

②要積極培育節能減排交易市場,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場試點;

③要加快燃料價格改革,加快資源稅和環境稅改革。

④要嚴格市場准入退出機制,完善行業准入標准,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加快完善標准體系,對排污的外部性問題要嚴格採取收稅收費辦法。

⑤加強信息公開,強化公眾對能耗污染的知情權。

2、加強功能區規劃

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妥善處理各功能區利益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盡快建立和實施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的支持力度,要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方,生態收益和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橫向補償機制。

要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優化區域布局,沿海發達地區不能把落後產能轉移到中西部地區。還要加強農村與城鎮的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與城鎮化要同步推進。

3、建立健全生態文明標准體系

在國家發展規劃中,要把地方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定義為生態權益,把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增加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定義為生態補償,把地區對生態下游地區資源環境承載人類的影響定義為生態輸出,把扣除生態補償和生態輸出後的生態權益定義為生態成本。建立生態文明建設標准體系要承上啟下,統籌兼顧。

4、改革完善領導幹部考核機制,強化監督獎懲力度

要把人均GDP與單位生產成本、生態成本CDP的比值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約束性考核指標。指標要以人口統計、生態輸出能力評估和物質生產能力的調查為基礎,調整。同時,還要盡快形成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共同承擔責任但又有區別的目標、任務考核體系。

目標要一致但切忌一刀切,要按照主體功能區的劃分,分別採用不同指標考核,要給欠發達地區發展權;要明確考核對象,明確責任主體。

其中,要強化政府的主導責任,重點考核其領導決策和監管責任,突破紅線應當一票否決;要硬化企業和法人社團的主體責任、考核及實施的責任;要推動落實公民消費者自律的責任和監督責任。最後,考核的信息結果要公開,接受全社會廣泛監督,新聞媒體可以有更大作為。

5、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科學合理地修改與制訂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應當更多地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污染環境者和破壞生態者的法律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生態系統永續發展。要合理利用司法資源,藉助法律手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一些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經濟政策法規重新修訂,創設有利於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的經濟政策法規。

三、加強社會建設,充分引導、動員、利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之中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建立廣泛的社會參與體系,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使全社會廣泛參與成為一項實踐生態文明的自覺行動。要完善生態環境教育與公眾參與制度,促進民間環保組織的健康發展。只有大幅提升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提升民間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才會有扎實的基礎。

(10)生態文化包括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1、是對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和創新

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人本身就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構成的一部分;離開自然界人也就無法生存,人必須依靠自然界而生存。

馬克思的論述揭示了人類的行為要以客觀條件為基礎,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出發點是保護自然、尊重自然,以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為前提,以經濟發展、社會有序、生活幸福和生態良好為基本原則,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2、是緩解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的必然之舉

當今世界,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已經成為各國在發展中面臨的普遍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是難以持久的,而生態文明建設正是基於此的理性選擇。人類對自然資源進行瘋狂的掠奪性的開發和利用,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和毀滅;同時,人與自然的矛盾不斷加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3、有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合理的產業結構能夠起到高效集約合理利用資源的作用,科學的經濟發展方式能夠減輕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和非科學的經濟發展方式則會低效粗放利用自然資源,加劇人與自然的對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測量儀和助推器,也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著力點和有效途徑。

閱讀全文

與生態文化包括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