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沖擊和文化休克是一個意思么
文化沖擊和文化休克是一個意思么?
不是的。文化沖擊是指一種文化對於另一種文化的沖撞。比如,大中學生重視學習英語的程度遠遠超過五千年流傳下來的燦爛的文化遺產-----國語,有些人四大名著沒讀過,國外小說倒讀了很多。這就是外來文化對於祖國文化的沖擊。
文化休克是指某一種文化處於停止不前或者不再發展階段就叫文化休克。例如我國許多少數名族的文化出於滅絕階段
㈡ 文化休克的案例分析
一、表現
留學生對新環境的適應表現在其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個逐漸發展的心理過程。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大致可人為地分為蜜月期、休剋期、恢復期和適應期4期。
在剛到學校的時候,學生會表現出很強烈的新鮮感,不管看到什麼都覺得很新奇、興奮,話很多,非常願意結交新朋友,在一起談學習、聊生活。在這個階段里,學生的情緒是積極的,稱之為蜜月期。
在此階段,學生最大的特點是變得不安、孤單,稍微出現一點挫折就開始抱怨,對周圍的老師和同學或對某門課程產生厭煩甚至憎恨感。此時,他們往往會特別懷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這種懷念使得與現實的差異進一步加深,厭倦感更加強烈,學生會變得敏感、孤僻,對學習沒興趣甚至厭學,喜歡一個人或來自同一邦的幾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體,把自己和外界孤立開。在這個時期,學生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產生矛盾,處理問題方法簡單,是產生問題的多發期。
再經過更長一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後,就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即恢復期。在恢復期,隨著對新環境地不斷適應,留學生的思想、認識也不斷改變,逐漸熟悉了這里的語言、食物、風俗習慣,特別是與中國同學問交流增加後,發現自己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了,心裡上的孤獨、失落感逐漸減少,自信心逐漸增加,於是重新振作起來,對學習和生活又充滿了熱情。
再後來,通過反復不斷地磨合,調整心態,進一步適應新環境,並接受了學習生活狀態後,就能很融洽地與周圍的人和平相處。這時,學生的性格也變得更加開朗,學習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學生間出現問題的頻率明顯減少,這個時期就是適應期了。
當學生進入適應期之後,自己的交際能力、問題的處理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都有明顯提高,學習和生活也就步人了正軌。
二、教學和管理對策
1.文化背景
在尊重留學生不同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和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同時,我校對留學生實行單獨、統一的管理,配有專門的留學生公寓、留學生食堂,盡可能地提供舒適的生活服務設施,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由於宗教在這幾個國家中都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對於留學生不同的宗教信仰,教師要有一定的了解,並予以重視。對學生在正常范圍內進行宗教活動應給予尊重。當學生需要外出進行禮拜等集體活動時,要向學生說明注意自身安全,外出和歸來應向有關負責人報告。此外,在日常管理中向學生介紹中國的文化,並在此基礎上規范學生的行為,使其既得到了重視又不違反學校的相關規定。
2.轉變管理觀念,探索管理方式
(1)將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結合
剛性管理注重硬性命令約束,管理思維是非此即彼,制度是其核心。其優點是利於執行,便於考核,對保障和維持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有重要作用。但由於制度的硬性規定容易導致管理者與學生間產生矛盾和沖突,將學生置於被動的管理狀態,而限制了其積極性與創造性。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採取非強制方式,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志變為人們自覺的行動。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即讓留學生自己進行對留學生的管理。它的優點在於能激發留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在留學生內部形成集體意識和協作意識,但其缺乏像剛性管理那樣的約束力,會使留學生與學校管理者之間產生代溝。我校根據留學生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制定了留學生管理的相關文件,這些管理措施和管理本國學生相比既講靈活性,同時更強調規范性。實踐證明,通過留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能夠減少留學生的排斥心理,尤其在解決留學生間的摩擦和沖突方面作用明顯。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避免產生對留學生管理的特殊性,如何把握好管理的尺度,剛柔並濟,值得進一步的摸索。
(2)變單一的程序管理為分層的目標管理
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對被管理者明確行動的目標,且交代每一個行動的操作步驟,而目標管理僅需對被管理者明確目標及其工作要求,具體步驟由被管理者、操作層次的人個人自行解決[31。我校對留學生實行校級留學生管理部門與二級學院留學生管理部門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二級學院管理部門在留學生管理中更具自主性和靈活性。其管理成員由二級學院相關領導、留學生專職輔導員、留學生的年級長、班主任和班委組成。其中,班委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充分發揮留學生的積極性,體現自我管理的意識。管理成員根據分工的不同,有不同層次的管理目標和任務,各盡其責。班委和班主任具體管理本班學生學習、生活及思想情況,深入了解班級中的每個同學。年級長和輔導員在協助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將留學生管理中的問題及時向學院留學生管理的相關部門匯報,並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班主任,做到信息的雙向動態流動,快速、高效地解決好留學生中的問題。
在留學生出現文化休克的初期階段,該方法能及時有效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其在遇到問題時能妥善解決。
(3)創造跨文化管理條件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協同不同文化對組織行為的影響,有效地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圄。對於剛到中國的留學生,我們盡力為留學生創造交流和學習的條件。通過組織中國文化專題講座和涉外人員安全講座等方式,向留學生介紹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文化、相關法律法規及在中國學習生活應注意的安全問題。利用我校的地理位置優勢,帶領學生到博物館和風景區參觀,讓留學生進一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和飲食生活,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此外,藉助校慶、國際日及文化節的時機,舉辦以留學生為主題的專場文藝演出,學生們精彩的演出和獨特的表現方式贏得了觀眾的好評。他們不僅向中國學生展示了其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也促進了與中國學生的交流和學習,增進了彼此的認同感。隨著與中國學生聯誼活動的不斷開展,豐富了留學生的業餘生活,擴大了學習和生活的圈子,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幫助留學生樹立了自信心,這亦能緩解文化休克帶來的不適感,減輕了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3.科學教學模式
(1)樹立新的培養觀念
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醫學教育沿用的是英國的醫學教育模式,這與我國的醫學教育模式相差很大。我國留學生本科教育培養目標:
①達到我國醫學本科生培養的標准;
②達到他國醫學生能考取醫師執照的標准昀。
這些差異要求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文化特點和教育優勢,與國際高等醫學教育接軌,進一步探索留學生培養模式。
(2)教學計劃和成績評價
在研究了印度醫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學時安排後,結合我校自身的教學特點,整合了課程結構和考核制度,增加了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基礎醫學中核心課程嗍。第一學年還要求全體學生學習漢語,並應通過漢語水平考試(HSK),但取消了政治類課程。教材的選擇方面,引入了全英文原版教材,同時結合各學科自身的優勢組織編寫了理論和實驗的輔助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並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基本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成績的評價採取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成績按照一定比例綜合評定,理論考試主要考察學生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的掌握情況,實驗成績則通過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來評定,並強調出勤率在考核中的比例,這樣做更能客觀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對學生做出客觀評價。
(3)改革教學方法
留學生思維活躍、踴躍發言及提問、課堂氣氛較好,在課程教授中教師採用了PBL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並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提出問題、探討問題,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來。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交流的自信心,而且根據學生的反映,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探索和調整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為增進與學生間的交流中,除了語言和文字外,還加入了其它一些表達方式,比如身體語言、面部表隋等非語言方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如語言學家DavidAbercrombie所說,「我們用發音器官說話,但我們用整個身體交談」。
(4)雙語教學
英語是留學生普遍使用的一門語言,為了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學校開展了不同類型的英語提高班,並聘請具有醫學教育背景的外籍教師授課。針對教學中對教師英語聽、說能力要求較高,而教師本身在聽、說能力間存在著較大差異的特點,外教主要在日常交流、醫學英語的規范使用等薄弱環節重點培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通過學習,教師的聽、說能力有明顯提高。另外,在教研室,通過邀請外教參與教學討論、教學觀摩等方式,在實踐中相互交流、切磋教學心得,為英語水平的提高創造良好氛圍。雙語教學在我校已開展多年,其在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營造校內良好的語言環境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對中國學生的教學中進一步開展雙語教學,並逐步向全英語教學過渡,是提高教師英語運用能力和教學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文化背景帶來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等文化差異是導致留學生出現文化休克的原因,了解文化休克,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管理和教學水平,培養合格的留學生,而且能為留學生教育開辟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㈢ 跨文化交際學吸收了哪些學科的理論和方法
[轉載]跨文化交際學 概念
2013-11-04 15:08閱讀:50
關於英美
博主很神秘,什麼也沒有留下~
關注
原文地址:跨文化交際學 概念
原文作者:JosephChiang
1、交際 交際是一種符號活動,它是一個動態的編解碼過程,當交際者把意義賦予語言或非語言符號時,就產生了交際,交際受制於文化心理等多種因素,不一定以主觀意識為轉移。
2、文化
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就是文化。
3、 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際的過程,是指因文化感知能力和符號系統明顯不同而足以改變交際結果的人們之間的交際。
從對外漢語專業的角度,「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可以這樣界定:在特定的交際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種語言(母語或目的語)進行的口語交際。
4、跨文化交際學
是一門運用眾多學科的相關理論和方法來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時交際行為、交際過程、交際規律、和交際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現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達到有效交際的交叉性和應用型的學科。
5、言語交際
言語交際是指至少兩個人之間進行的、以人際交往為目的的言語行為。是一個說與聽的互動過程,其成功與否,取決於交際雙方是否能理解對方的語義。 言語交際就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我們內心想法並告知給對方的一種方式。
6、非言語交際
非語言交際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即非語言交際是通過使用不屬於語言范疇的方法來傳遞信息、表達思想的過程,其交際方式包括了眼神、表情、身勢、手勢、體距、沉默、服飾、時空利用、副語言等。
7、影響交際的因素
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
心理因素又分為積極心理因素和消極心理因素,積極的心理因素對跨文化交際起著促進作 用,在交際中主體應當具備平等意識,雙方應當具備寬容意思和順應意識;消極的心理因素對跨文化交際有著阻礙作用,消極因素包括定式和認知偏見、民族中心主義、偏見和普遍性假設。
環境因素包括因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以及具體的語言環境。環境因素對於跨文化交際的影響無處不在。
8、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可分為交際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語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聯系, 相互制約, 協調工作。跨文化能力包括: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是指文化差異的識別能力;寬容性是指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處理文化的差異的靈活性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交際者根據對方文化的背景靈活調整自己的交際行為, 使交際取得預期效果的能力,二是處理由文化差異而引起交際沖突的能力。
9、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1960年美國人類學家奧博格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文化休克又稱文化震驚,是指生活在某一種文化環境中的人初次進入到另一種不熟悉的文化環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會交流的符號與手段所產生的思想混亂與心理上的精神緊張綜合症。即當生活在某一種文化環境中的人在試圖理解或適應不同文化群體時,由於不同的文化價值觀、信念和習慣。會出現不舒服、無助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覺。
10、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途徑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途徑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發展而來的。
構成三分模式:這一模式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認知層麵包括目的語文化知識,以及對自身價值觀念的意識;情感層麵包括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靈活性、共情能力、懸置判斷能力;行為層麵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關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務的能力。這一模式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確定了方向。
行為中心模式: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實踐為中心,其關注的焦點是交際行為或外部結果。該模式是以具體目標為基礎的,在短期內可以獲得成效。
知識中心模式:以培養實踐能力為關注中心的,在學校情景中比較受歡迎,這種模式強調文化知識的傳授和測試。
㈣ 文化休克的應對策略
針對第一種原因,即本國文化環境中原有角色的喪失,我們應當意識到,既然社會環境是個體無法一時改變的,那麼就應該學會自我的文化調適。而這首先需要認識到任何一次重大的文化轉換都可能產生巨大的壓力與焦慮,但這種壓力與焦慮卻是一種正常的社會適應性後果。當一個人遭遇「文化休克」,並可能因此而產生「恐外症」的時候,其不僅需要具有個人的自尊、真誠與信心,而且還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塑個人文化需求的良好願望。雖然我們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再度發生,也無法一時擺脫「恐外症」的出現,但至少可以減輕進入客家文化的適應壓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使是再嚴重的「文化休克」現象和「恐外症」心理,也稱得上是一種新的文化體驗和心理感受吧。
針對第二種原因,即價值觀的矛盾與沖突,我們應當意識到,價值觀方面的分歧往往是潛在的,不容易察覺的,同時又是難以逾越的障礙。有些華人在美國生活幾十年,在許多方面與美國白人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在價值觀方面依然與美國自人存在很大分歧。所以,跨文化交際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張異國人徹底本土化或完全按照本地人的風俗習慣行事。一方面,我們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如果做的不地道,往往會鬧出不少笑話: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際並不要求某一方放棄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只是要求在交際中盡量理解對方,在問題的認識和處理方面盡可能一致.以求得與對方更好的合作。
針對引發文化休克的第三種原因,即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的不適,則是相對容易解決得多了。俗話說入鄉隨俗,飲食等問題的不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逐步適應。而且,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與交通的愈加便利,人們越來越發現,幾乎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我們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吃、穿、住、行了。
文化休克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文化環境造成的。它是從自我標准出發來批判異類文化時的一種文化偏見與心理偏差造成的。只要我們用一種平視的眼光來看待異文化.便會清楚地意識到,這不過是大海中水波盪漾時激出的浪花而已。一種文化既然能夠千百年承傳下去,就一定有其存在與承傳的理由。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審視自我,認識他人,真正做到對異國文化的「奇」而不「驚」,這才是找到了文化休克的真正對策。
㈤ 文化休克的漫談
文化休克這種現象的產生常常是由於突然處於異已文化生活環境或者是在長期脫離原有的文化生活環境,後來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環境;也可以是由於同時分別忠誠於兩種或多種文化心理時產生的。文化休克常見於移民當中或者是在一個社會內,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候。
關於跨文化和社會文化變遷與心理狀態及精神衛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國各民族所關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報導,比如:丹麥學者Mirdal曾對女性土耳其移民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女性移民多數有心理和軀體反應,最多的是緊張感。其原因除疾病,職業,居住擁擠因素外,與她們長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與當地文化生活環境沖突,語言障礙等因素有關。同時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焦慮,無助和壓抑感。
Graves在紐西蘭調查結果:並非所有移民都伴有心理問題,如移居紐西蘭的Ploynesian人,他們文化水平低,城市生活經驗少,需供養的人多,但是他們的心理問題卻少。通過人格測查發現這些移民多具有攻擊性小,較溫和等特徵,這一因素起到了緩沖社會環境應激的作用。
Gorney從宏觀角度曾對美國民族自身發展中的心理衛生問題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人的成就,攻擊性和心理苦惱部分,取決於競爭性和人際關系;當有高水平的社會協同性時,人的攻擊和心理苦惱就降低,然而成就水平卻不受影響。這就是說,人們不必以降低向成就的進取為代價,來換取減低社會壓力。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逃避攻擊性和心理苦惱被視為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通過促進社會的協同性行為,例如:使個體和社會同時都受益的行為模式,可以減弱,甚至消除這種副作用。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國家,國內地區,民族文化,經濟發展不同也不均衡,文化民俗也有很大差異。同時,隨著現代化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的深入,與外來文化的交互影響日漸突出,這方面的研究也逐漸增多。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軍投降後,在中國東北地區日本人遺留下約三千個孩子。這些「日本孤兒」在民間的幫助下不少人回日本尋親,據估計,迄今已有近千名日本孤兒和他們的中國家屬已遷往日本,也有不少日本孤兒和家屬仍留居中國。這些日本孤兒是在中國的文化生活環境中成長並度過了三、四十年,雖說是「回歸」日本,但是他們面對的卻是一個新異的社會生活環境,自然存在適應問題,在語言、生活方式、經濟等各方面會有更大的適應難度。日本學者江田敬介,對日裔86人,中國配偶77人和他的子女203人,在日本生活三個月後的心理適應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日裔組焦慮、強迫、敵意、恐怖明顯增高;配偶組焦慮、敵意顯著增高,這種增高與移居動機強烈程度有關,愈強者,增高愈明顯。說明當初歸住動機越高的人,越顯示出更多的心理問題。其次學習掌握新語言的能力及對新異文化環境的適應,也是重要因素。
文化休克,是當一個人突然處於一種新異的文化生活環境而產生的,一種暫時的社會性隔離,焦慮,抑鬱的心理狀態。人的焦慮,抑鬱情緒體驗的變化都有明顯的時間性與條件性。另外,這些情緒與人格、自身價值觀也有關系,特別是過分追求完美,害怕失敗或好尋求贊許,把自己的愉快認為來自外界等特點的人,最容易引起心理沖突。因此,文化休克的預防,除增加對新異文化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外,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㈥ 文化休克的表現有哪些
文化休克的表現在當一個人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工作時,開始會有一段時間的興奮期。在這段時間,人們感到新鮮、刺激、有激情。但是,這段興奮期過後,人們又會進入文化休剋期。
文化休克大體經歷4個階段:蜜月階段、沮喪(或敵意)階段、恢復調整階段和適應階段。人是有文化差異的,明智的、成功的國際經理人應妥善地駕馭這些差異,使其成為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跨越「文化休克」,不僅將對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時間浪費,同時還給失敗的外派經理心理和家庭造成難以醫治的創傷。
(6)非言語文化休克研究什麼擴展閱讀:
文化休克這種現象的產生常常是由於突然處於異已文化生活環境或者是在長期脫離原有的文化生活環境,後來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環境;也可以是由於同時分別忠誠於兩種或多種文化心理時產生的。文化休克常見於移民當中或者是在一個社會內,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候。
關於跨文化和社會文化變遷與心理狀態及精神衛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國各民族所關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報導,比如:丹麥學者Mirdal曾對女性土耳其移民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女性移民多數有心理和軀體反應,最多的是緊張感。
其原因除疾病,職業,居住擁擠因素外,與她們長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與當地文化生活環境沖突,語言障礙等因素有關。同時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焦慮,無助和壓抑感。
㈦ 如何在實習中避免文化休克
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態,提前熟悉新環境的文化模式,增加對新異文化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外,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或者避免接觸新環境中的文化模式,避免與新環境建立聯系。
文化休克也叫文化震盪症。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環境中生活或學習的人,由於文化的沖突和不適應而產生的深度焦慮的精神症狀而不是指臨床上那種由於疾病引起的喪失意識的病理性休克,屬於醫學專屬名詞。
㈧ 如何醫治留學生的「文化休克」
令留學生深陷消極情感漩渦,"文化休克"該如何醫治?
記者_喬麗娟 編輯_彭杏月
本文原載於《留學》雜志第64期
留學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留學生滿懷憧憬地開始這段異國之旅,是否最終能夠積極適應當地環境,從而成功融入異國生活,最大化地實現留學價值。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留學生是否具有一種跨文化意 識。
揮不去的「抑鬱症」陰影
樊季敏(化名)是上海理工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研二期間她前往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學習,可是不到一年,原本開朗活潑的她居然患上了抑鬱症。
「剛 到澳大利亞時,我看到滿機場的外國人,聽到周圍的外國話,覺得心裡空空的。」由於自己的語言不過關,樊季敏沒能和同學們一起出發,只能自己孤身前往澳大利 亞讀語言。「後來到了語言學校,班裡也沒有中國人,我自己做飯、洗衣服,應付考不完的小測驗和寫不完的小論文,沒有朋友也沒有太多交流,我心裡想:也許我 根本堅持不到畢業,那種孤獨太難捱了。」小樊感慨道。後來,她開始有些自暴自棄,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玩游戲、看電影,從中得到一些安慰,可成績卻一落千 丈,連續掛紅燈,這讓小樊徹底崩潰了。」
原本就深感孤獨的小樊,失去了自己僅有的驕傲資本,她開始焦慮,失眠頭疼,直到被診斷為抑鬱症。滿心期待的澳大利亞留學之旅居然演變為一場「抑鬱症」的噩夢,這讓小樊無法接受,面對未來,她表示自己很迷茫,希望自己可以先恢復健康,再考慮是否要繼續留學。
「壓力」成留學主要消極情感
樊 季敏的經歷在留學生中並不罕見,因抑鬱引發心理疾病,使得學業中斷,甚至了結生命的例子越來越多。在馬德里理工大學讀研的「90後」中國留學生李儒陵,曾 因抑鬱服毒自殺;在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李揚凱,因抑鬱症跳樓自殺;在加州州立大學的林旭因抑鬱跳樓身亡⋯⋯這些留學生在國外患了抑鬱症,並 最終選擇用極端的方式告別了世界。
這些案例和數據揭露了一個事實:留學生因抑鬱產生的心理問題已經威脅到其生命安全,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當留學生們滿心歡喜地開始一段異國之旅時,因為欠缺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和預防,導致留學之路並不成功。
在 留學生活中,「跨文化」意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遺憾的是,這個角色經常被忽視。2015年10月11日,啟德教育集團在北京發布《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 應調查報告》,邀請了美、加、英、澳、歐、亞六個地區在讀的1221位中國留學生參與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社會文化適應各維度上,中國留學生得分最高 的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低的是人際交往方面。數據顯示,留學生體驗最多的消極情感是「壓力」,以5分為滿分,調查樣本的「壓力值」達到了3.9 分。
留學要避免:
「蜜月期」在先、「文化休克」在後
針 對以上現象,中國跨文化中心主任庄恩平教授在接受《留學》采訪時指出:留學生在留學過程中會面臨四個階段,分別是蜜月期,抑鬱期(休剋期),適應期和平穩 期。留學生初到異國他鄉,周圍的生活習慣、建築風格、人際關系以及價值取向等都與本國不同,這種文化差異會使留學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從而對新的生活產生 興奮感、好奇感和極大熱情。這一階段往往被稱為「蜜月期」。
留 學生在「蜜月期」階段,心理適應程度較高。但這種文化刺激時間不會持續很久,往往是數天到數個月不等,最長的不會超過6個月。隨著留學時間的延長,當與周 圍的同學、朋友和教師建立了深層人際關系時,便會出現因各種原因導致的焦慮感,從而造成心理上的震動,隨後即跌入「文化失衡」的低谷。
文 化沖突也叫做「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當一個人初次進入異文化時,文化刺激所帶來的興奮感隨時間延長而逐漸減弱,文化差異對心理的負面影響便會顯現出來。內在的文化積累與外 在的文化移入所引起的急劇變遷往往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沖擊與震動,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不適。在這一階段,留學生由於文化休克、不適應新文化所引起的 心理反應往往表現為內心深處的失望感、孤獨感、寂寞感、思鄉感、挫敗感、無能感、無安全感、缺乏自我價值感,以及外部的焦慮、易發怒、精神抑鬱、自我封閉 等情緒和行為,如不知所措、惶恐不安、畏懼、反感、恐慌、抗拒、抵觸、逃避等。
這一階段是留學適應最關鍵的時期,如果積極調整可以進入到平穩期,就能重拾「蜜月期」的激情;反之,如果任其發展,則會出現許多不必要的悲劇。
「非中國朋友的支持」
更能助力留學生適應當地文化
調 研數據顯示,留學生最常接觸的四大社會支持來源中,獲得的主要支持來自「家人」,其次為「中國朋友」「教學教務人員」,而與「非中國朋友」的人際互動較 少。大部分留學生還是停滯於「分離模式」階段,學習和生活乃至日常娛樂各個圈子裡全是和自己具有一樣背景的中國同胞,沒有融入當地的主流文化圈子,即使面 對國外文化體系裡的一些優秀部分也是不屑一顧,喪失甚至拒絕了本可以學習、發現和吸收國外優秀文化精華的機會。從海外留學的自身價值來看,也就失去了遠離 父母親人、不遠萬里、花費昂貴地來到國外留學深造的根本初衷。
庄 恩平認為:相較於「中國朋友的支持」,「非中國朋友的支持」更能夠正面影響留學生的社會文化適應。當地朋友對於東道國的主流文化價值、行為規范和道德標准 更熟知,他們能夠為留學生提供即時、有效的跨文化知識和信息,並具備提供實際幫助的基本能力,因此對於中國留學生學習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溝通技能和適應策 略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響。
李 雨涵是一名就讀於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生,她在美國的生活非常精彩。采訪中,對於怎麼樣避免文化休克,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打工是一個不錯的減壓方式。剛 到美國時,我在課堂上一知半解,課後也不願意和同學一起去購物,經常獨自一人去學校旁邊的咖啡館學習和看書。就在我覺得自己已經快到抑鬱症邊緣的時候,偶 然聽到咖啡館缺人的消息,於是毛遂自薦。後來,我和其他店員成為了好友,也和許多來買咖啡的中國學生熟識了起來。美國的留學生活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這 種調節方式得到了庄恩平的認可,他也對留學生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多參與當地的體育活動,多與當地朋友結伴出遊旅行,多去品嘗當地的美食,這樣就會與當 地人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和談資。學習期間還應積極尋找實習工作機會,參與社工組織活動。如此,即可形成更廣泛的人際網路,又能深入了解海外的主流文化價值、 法律規范、道德標准、生活習俗,畢業後無論是回國就業還是在當地找工作,這些收獲都會很有幫助。」
㈨ 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國人類學家奧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指一個人進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環境時,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會交流的符號與手段而產生的一種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懼的感覺。「休克」本來是指人體重要功能的喪失,如身體失血過多,呼吸循環功能衰竭等。但是,當一個長期生活於自己母國文化的人突然來到另一種完全相異的新的文化環境中時,其在一段時間內常常會出現這種文化休克的現象。
文化休克是指一個人處於一種社會性隔離,而產生焦慮、抑鬱的心理狀態,而不是指臨床上那種由於疾病引起的喪失意識的病理性休克。這種心理狀態的產生常常是由於突然處於異已文化生活環境或者是在長期脫離原有的文化生活環境,後來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環境;也可以是由於同時分別忠誠於兩種或多種文化心理時產生的。文化休克常見於移民當中或者是在一個社會內,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候。
近年來關於跨文化和社會文化變遷與心理狀態及精神衛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國各民族所關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報導,比如:丹麥學者mirdal曾對女性土耳其移民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女性移民多數有心理和軀體反應,最多的是緊張感。其原因除疾病,職業,居住擁擠因素外,與她們長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與當地文化生活環境沖突,語言障礙等因素有關。同時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焦慮,無助和壓抑感。
㈩ 男友在我不在的時候加了別的女生q為什麼游戲里的。
乎 死 你 客 服 ⓠ ⓠ :5010 1333
-
-
-
--------------------------------------------
經過許多學者的努力,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的研究在國內已漸成態勢。跨文化交際包括不同的研究領域:(1)對陌生環境的心理反應研究,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U曲線和V曲線以及減少不確定性理論;(2)跨文化適應(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or
adaptation)及涵化(acculturation)研究;(3)跨文化交際效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簡稱ICC)研究;(4)價值及價值取向研究;(5)語言和非語言交際研究。雖然我們對跨文化交際的了解在不斷增多,認識在不斷提高,但理論化程度不夠高,基礎理論建設薄弱仍然是跨文化交際研究學科化發展的困難所在。正如傳播學先驅盧因(Lewin)所說:「沒有什麼比好的理論更實用了。」因此對相關學科理論成果的借鑒不失為一條出路。現代圖式理論(Scheme
Theory)是認知心理學興起之後,在70年代中期產生的。由於圖式概念有助於解釋復雜的社會認知現象,很快被社會心理學家所採用。90年代以來圖式理論又被運用於跨文化交際的研究領域,與其他理論相比,圖式理論兼具描述和解釋功能,並可以籍此開展一些實證研究,因此應當引起重視。
一、什麼是圖式
當人進人一個熟悉的環境,就可能根據記憶中原有的知識進行相應的思維或行動反應。比如我們看到在一個檯子上有兩名壯漢揮舞著拳頭攻擊對方,而周圍有許多人觀看,依據我們原有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可以知道這是在進行拳擊比賽,如果我們還具備對拳擊比賽規則
(進一步的認知結構)的一般了解,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欣賞比賽,否則就只看到台上台下的「野蠻」行動了。這個例子說明我們會自然地把個別刺激物放在一個預存的認知結構,即圖式中去認識。圖式就是存在於記憶中的認知結構或知識結構。每個人頭腦中都存在大量的對外在事物的結構性認識稱為圖式(schema)。圖式是對我們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個別事例的抽象,圖式總結了這些事物的重要特徵。這些圖式很象自然分類,它們包含一些事物的某些特徵和品質,但通常並不是清楚界定的絕對的歸類,比如樹的種類有很多,但一般都包括樹干、樹冠、枝葉、甚至花果等等特徵。當人們看到一棵從未見過的「樹」時,雖然不知道它的種類和名稱,但是基於頭腦中一般的圖式,可以很快斷定是「樹」而不是別的東西,當然越接近頭腦中原型的越容易斷定,比如高大的喬木比矮小的灌木更接近原型,也更容易判斷。圖式不僅指對事物的概念性認識,也包括對事物的程序性的認識。比如對婚禮形式的認識,對會議形式的認識,以及對於商務談判過程的認識等等。
圖式的概念最早來自19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他把圖式(schema)看成是「原發想像力」(proctive
imagination)的一種特定形式或規則,籍此,理解(the
understanding)可以把它的「范疇(categories)」應用到實現知識或體驗的過程中的多種感知中。[2]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在20年代就考察了「圖式」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3]
30年代英國試驗心理學家巴里特(Bartlett)有關記憶的研究被看成是圖式理論所賴以建立的經典探索。他讓參加試驗的一些英國被試了解一個愛斯基摩的民間傳說。故事的最初意思是一個要死的人的靈魂(黑物體)在日落時從嘴中離開軀體。但是當這些英國被試去復述這一故事時,卻發現他們不是遺漏了帶有原先文化特徵的內容,如「黑物體」,就是把相關事實解釋為他們能理解的東西。試驗表明,人們沒有按照字義來記住故事的事實,而是把事實同化於他們所具有的帶有本文化特徵的圖式中。人們改變對故事的記憶來使它們和它們的文化准概念一致。[4]人們對故事的「改編」反映了人們的文化圖式。巴里特認為圖式化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在回憶時,圖式幫助記憶檢索,而且圖式有多種形式。他認為圖式的存在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在回憶故事時會改變某些細節。[5]
隨後幾十年圖式的概念又有了不斷的新的發展。按照權威的社會心理學網路全書中的解釋,圖式是「代表個人對事物、人或環境的知識的認知結構,它包括對所認識的對象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的相互關系的認識。圖式是對一個整體的抽象,側重於許多事例的相似之處。圖式可以幫助人們簡化現實。更重要的是,圖式指導人們處理新的信息。圖式會建立對未來信息的期待,幫助人們把外在刺激的若干細節與一個總體概念相聯系,而與之不一致的信息則會被過濾掉。」[6]
現代圖式理論是在吸收了理性主義關於心理結構的思想和經驗主義關於以往經歷對心理具有積極影響的觀點,又在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心理學關於表徵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的基礎上而產生的。他們認為圖式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對環境直接或間接的經驗而學會和獲得的,具有後天獲得性。
大量研究證明,圖式是儲存在頭腦中的,是從以往經歷得來的,是對反復出現的情況的概括認識,它省略了細節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況的共同特點。比如人們在生活經歷中形成了關於「桌子」的一般概念而省略了對桌子的形狀,製造材料等等的細微差別。人們也依據頭腦中的圖式對新形式的「桌子」進行判斷。隨著認識的擴大,人們也會對頭腦中的「圖式」進行自動修正。
很多圖式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並存在等級排列,被稱為「圖式塔(schemata)。比如「桌子」的概念可能和「椅子」「櫃子」等相聯系形成「傢具」的概念,「傢具」又可能進一步和「房屋」等概念相聯系。
圖式化認知是指當頭腦中的某種圖式一旦形成,一些細節就喪失了,而代之以結構化的抽象。比如我們從無數具體的樹中抽象出樹的圖式,而當這個圖式一旦形成,我們提及樹的概念時就不再以具體的某棵樹為參照了。圖式化認知常常是無意識進行的,它影響人們對信息的加工以及人們在特定情況下所採取的特定的行為方式。比如一個在學校里學習過幾何圖形分類的學生能比沒有受過訓練的人更快地識別圖形;再比如一位熟悉社交宴會的人與一位初次赴宴的人相比,由於固有圖式的作用,前者能表現出更多的適應性,並採取適當的行動。研究表明,圖式以一般期待的形式存在,並通過個體的知覺、記憶和推理過程來預測和控制個人的外部世界。[7]
二、社會交往圖式
作為人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圖式是多種多樣的。社會交往圖式則是人們在社交環境中對於面對面交往的知識進行概括而形成的認知結構。同一文化中的成員常常會進人相同的情況中,比如婚禮、葬禮、探親訪友、互贈禮品等等,因此會在頭腦中形成類似的圖式。而在活動中他們還會進一步收集與圖式相關的信息,從而使圖式更抽象、更穩固、更准確、更實用、更得心應手,圖式化過程又轉而強化了他們作為文化成員的行為特徵,例如對同一文化中的成員,我們一般在年長者身上能看到更多的文化的特徵。
社會交往圖式多種多樣,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幾類[8]:
1、事實和概念圖式(fact-and-concept
schemas)是關於事實的一般知識圖式。比如具體的每一個蘋果從形狀、顏色甚至斑痕都和其他的蘋果不同,但是人們頭腦中關於蘋果的圖式是相近的。也許每一輛自行車都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個車把、一個車架、一個車座和兩個車輪。再比如,人們對北京的印象和了解各有不同,但對「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一事實的認定應是共同的。
2、個人圖式(person
schemas),是關於不同類型的人的知識,包括人格特徵。在社會交往中我們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對人進行評判,如「某某很神經質」,「某某很內向」,「某某平易近人」。因為我們頭腦中預存了「神經質」,「內向」,「平易近人」等個人類型圖式,所以常常套用在一些人身上,我們會據此對人進行劃分。有時候個人圖式會和社會「刻板印象」或「偏見」相關,比如認為猶太人聰明而吝嗇、法國人浪漫、英國人冷漠、德國人嚴肅而刻板、美國人慷慨大方又傲慢無理等等。在美國好來塢影片中常常會看到簡單圖式化的人物表現,如落難少女一定是金發碧眼、外形純真而身體柔弱,華人一定是長辮細眼、武功高強等等。當人們用特定的圖式架構來認識他人時,常常表現出一旦看到對方具備某一種特質,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他也具備其他相關的特質。比如認為「漂亮的」人一定「聰明」,「熱情」的人一定「大方」,而「醜陋」的人一定「愚蠢」或「凶惡」等等。
3、自我圖式(self
schemas)是人們對自己的認識,以區別於他人。它是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概念是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對自我的一種認識和判定,它和自我預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緊密相連。自我圖式可能包括「智慧」、「獨立」、和「敏感」等各種維度。
人一旦在自己心目中形成一定的「自我圖式」,就會用此圖式來理解或解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比如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立個性,個人會在發表意見時標新立異,並謝絕他人甚至家人的幫助。而沒有這種「獨立」的自我圖式的人則不在乎自己在這方面的表現。那些強烈地傾向於沿著某一維度組織他們行為的人被認為具有該維度的圖式。
4、角色圖式(role
schemas),是指對在社會中或在特定情況下具有特定身份角色的人的行為的認識,這種角色圖式會產生特定的角色期待。比如有人認為妻子應該是賢妻良母,既要侍奉丈夫,料理家務,又要孝敬公婆,養育兒女,有人則認為妻子是比翼雙飛的人生伴侶,既是閨中知己,又是事業夥伴。再如對教授的看法,不僅要教好書,還要搞科研,不僅能教好一門課,還應該學識淵博,為人師表等等。角色圖式也和所謂的「刻板印象」有關系,比如認為女人是情緒化和軟心腸的,亞洲人比較勤勞等等。
5、情境圖式(context
schemas)是對社會交際的情境場合以及相應的適當行為的認識。情境圖式幫助人們識別環境,並採取相應的適當行動來實現目標。不同文化中社會交往情景存在差異。比如同樣是葬禮,中西方差別也比較大。西方一般是去教堂參加葬禮,著黑色服裝,送鮮花。而中國一般是去死者家中看望,守靈,著白衣,送錢物,參加出喪和隨後的宴請等等。再比如,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日本人除付保險賠償外,肇事者往往要去醫院看望傷者,但美國人卻沒有這一習慣。
6、程序圖式(proceral
schemas)也可以稱為草案(script),和情景圖式相連,是對經常發生的事件的有序組織的認識,包括採取恰當步驟和行為規則。比如有上醫院就診經驗的人,對如何掛號、診治、檢查和繳費的過程比較熟悉,就比較能爭取主動;再如中國學生對如何申請學校和申請獎學金不太熟悉,感覺比較困難和麻煩。此外還有各種社會交往程序,如登門拜訪,出席各種活動,處理企業中上下級的人事關系等等。
7、策略圖式(strategic
schemas)是對解決問題的策略辦法的認識。對情景的識別也會影響到人們對解決問題的策略辦法的選擇。比如在中國,當個人遇到思想或情緒問題時,常常求助於朋友的解勸和幫助,而在美國可能主要求助於心理醫生。對策略的選擇往往和人們對某類問題的熟悉程度有關。比如醫院里經常處理急救的大夫比沒有急救經驗的人更善於找到解決辦法。策略圖式也常常和克服各種條件限制聯系在一起,比如消防隊員要具備爭取時間和應付各種意外的知識,登山隊員也要具備各種野外生存的知識和能力。所以策略圖式往往和專業相聯系。
8、情感圖式(emotion
schemas)是對憤怒、恐懼、嫉妒、孤獨等情感的認識,它們來自個人的生活經歷並儲存在長期記憶中,而且會和其他圖式相聯系相伴隨。雖然圖式主要是一種認知結構,但研究表明它們也往往和特定情緒相聯。比如一見到牙醫就會感到緊張或恐懼等,曾受性暴力襲擊的純真少女可能終其一生都對性持否定性情緒等等。這些和一定圖式相聯系的情感反應在社會交際中也有很大作用。
所有這些社會交往圖式都是隨個人經歷而產生的。個人在成長和社會化過程中,不斷和外部世界發生聯系,外部世界以圖式化的方式構成個人頭腦中的世界。同時個人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形成特定的行為模式,這些也儲存在記憶中成為圖式的組成部分。由於個體的生理差異和個人經歷的差別,社會交往圖式也存在個體差異性。
如前所說,各種圖式可以構成相互聯系的圖式塔。各種社會交往圖式也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共同作用的。從事人工智慧研究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特納(R.M.Turner)在人工智慧研究中表述了計算機對人類行為的模擬過程:
首先,在特定的情況下,我們盡力識別是否認識這一情況。這就需要從記憶中追尋一個甚至幾個情景圖式(context
schemas);然後,當類似於當前情況的情景圖式找到之後,該圖式會隨即提出一個要實現的目標;當目標確定以後,又會進一步尋求完成這一目標的策略圖式,而這種策略圖式不僅要和情景圖式相關,而且和自我圖式、角色圖式以及其他圖式相關聯。(可以想像一個有強烈自我傾向的人和一個注重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身份的人所選取的策略圖式會有所不同。前者可能把個人獲利和個人的幸福感受作為追求的目標,後者可能更認同於角色而犧牲個人利益。)當策略圖式選定之後,程序圖式(proceral
schemas)將會提供一系列的行為步驟指導人們的行動。並且,在採取行動的過程中,人們又會進一步判斷情況,選擇情景圖式,從而在更具體的情況下依據與之更相應的圖式來行動。[9]當然,這只是理想的理論模式。實際上,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往往會進一步修正原有圖式,建立新的圖式,因為缺乏特定圖式而造成的行為失當和達不到既定目標也是常有的事。總之,圖式對人的社會交往有重大影響,它會影響人對信息的選擇、提取、加工以及個人的行為取向。一般情況下,來自於經驗的圖式化認知有助於我們快速而又經濟地處理大量信息,當認知中存有空隙時,圖式有助於填補漏失的信息,圖式還有助於我們產生合理預期,以避免不良後果。但同時圖式化也常常導致認知上的主觀、簡化、片面和頑固堅持原有看法,妨礙人們對信息的全面准確接收。[10]
三、圖式理論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運用
當一種文化中的成員所生產和傳遞的訊息被另一種文化的成員所接收,跨文化交際就發生了。美國傳播學者波特和薩姆瓦(R.E.
Porter & L.A.
Samovar)認為「對跨文化交際的最佳理解在於對社會事物認識上的文化差異」[11]。按照圖式理論,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傳受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個人經歷可能存在很大差異,由此個人頭腦中的社會交際圖式也會有很大不同,由此而影響了他們對訊息的選擇、理解和加工以及行為方式。跨文化交際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減少誤解,增強跨文化的適應性。
跨文化適應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方面。按照金•
楊(Young Yun
Kim)提出的「適應理論」,「(文化)適應是在一種文化中已經完成基本社會化過程的人與另一種不熟悉的文化持續地長期直接接觸而發生改變的過程。」[12]跨文化適應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人為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而改變原有生活方式,與當地人交往和發展關系。換句話說,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個人原有的社會交往圖式由於環境改變而被棄置不用或發生改變,同時要逐漸獲得新的社會交往圖式。
交通技術的發展促成了世界性的人口流動,越來越多的人由於各種自願或非自願的原因離開本國本地區到異國他鄉生活。如商人、外交官、外籍勞工、留學生、國際志願者、移民、難民等等。對於無需在當地生活的短期逗留者如旅遊者和公務出差的人來說似乎不存在跨文化適應的問題。移民、難民等長期居留的人和在特定時間內在異地求學和工作的人在停留時間和停留目的上有所不同。對於後者來說,研究跨文化適應更有意義。因為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盡快適應以完成既定目標,同時當他們返回本土的時候還會面臨新的「返文化適應」。圖式理論可以用以進一步解釋跨文化適應中的種種現象並為跨文化適應的訓練提供幫助。
首先,個人的社會交往圖式是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個人受所處環境的影響而不斷形成和強化的,是由於不斷遇到類似情況而自然形成和發展的,常常是不自覺無意識的。但是在跨文化適應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經驗而缺乏相應的圖式,會造成如下幾種困難:
一是在跨文化適應中,由於對特定的環境缺乏相適應的圖式,
人們難以對環境和情況進行有效識別,也難以做出有效反應,由此導致高度的不確定性和心理焦慮。這是在跨文化適應中最常遇到的困難。比如在國內很少乘坐地鐵的人到了日本東京,不太適應地鐵的各種標志和換乘辦法而感到出行困難;初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美國商人也常常因為弄不清日本人說話的真實含義而發生誤會。中國留學生初到美國,甚至在公共休息室里都會感到「不知所措」。[13]
二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由於缺乏相應的社會圖式圖式而不能預測或控制形勢及事態發展,難以選擇適當的策略行為。例如一位中國農村婦女初到美國,因為語言不通、經濟困難而不知如何向當地人或醫療機構求治生病的孩子;當她給孩子使用了隨身攜帶的葯品,又因為葯品過期而被指控為虐待罪,被暫時剝奪對孩子的撫養權;後來又因為無法接受這一痛苦的事實而不斷給當局指定的撫養人打電話要求接回自己的孩子,從而又面臨「騷擾罪」的指控。[14]這一極端事例表明,如果缺乏相應的情景圖式,人們將無法准確識別情景(context),而缺乏相應的策略圖式,也難以完成目標,從而造成適應困難。
三是在跨文化的環境下,由於缺乏獲取新知識的圖式而影響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比如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內都是聰明自信,而初到美國卻感到學習困難[15],這是由於缺乏美國式的教學方法訓練而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
四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由於缺乏相應的情感圖式而很難與當地人實現情感共享,也常常體會焦慮不安、孤獨和「局外人」的感受。比如中國留學生感到很難和美國人交流飲食的樂趣,也很難理解對方對棒球賽的熱情。中美對「情感交流」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異。[16]
其次,完成基本社會化的人,由於頭腦中固有圖式的存在,對環境常常採取圖式化反應。圖式化反應在相同或類似的情況下,比較准確有效,但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果對情境識別發生錯誤,常常導致目標選擇和策略選擇的錯誤。自動進行的圖式化反應常常直到受挫為止才開始反思,調整或改變,同時會伴隨相應的情緒圖式。比如中國留學生焦林初次在美國大學參加新生勞動,曾主動幫助一名女生抬木板,沒想到卻受到對方「性別歧視」的譴責,使他陷入困境。[17]也有不少留學生初到美國時,錯把美國人「什麼時候一起吃飯」這樣的問候語當成是邀請,造成各種麻煩。[18]基本社會化的人對環境的反應常常是「圖式」驅動(schema-driven)而不是
「數據」驅動(data-driven),是反應型而非學習型。在原文化中社會化程度越高的人,其跨文化適應性越差,適應中困難越多,因此人們常常發現大人比小孩適應得慢,語言能力弱,對當地文化了解少的人比語言能力強,對當地文化了解多的人適應慢。研究表明,9歲以下的兒童在移居國外後基本沒有「跨文化適應」的困難,而15歲以上的人在跨文化適應中則會比較強烈地感到「文化沖突」。
以往的跨文化適應理論常常突出強調個人特徵和個人能力的培養,如跨文化交際效力(ICC)理論中就強調要從動機、知識和技巧三方面來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效力,個人應具備並著重培養諸如尊重、寬容、容忍模糊、移情等能力。[19]但是圖式理論更多地強調個人、社會與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它強調個人成長的社會環境對個人圖式的形成包括個人的社會認知、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重要影響。以往的理論雖然承認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但都是籠而統之,缺乏一個准確的核心概念,而圖式理論則用圖式(schema)這一概念使之具體化,便於進一步的研究。同時它還突出強調了情景圖式(context
schemas)對人們社會交往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適應中人們需要識別不同的情景,並學習與之相應的社會圖式,以保證行為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這進一步增強了跨文化適應訓練的可操作性,比如加強外語教學中的情景教學。在研究中也可以進一步考察在相同情景下不同文化的人的社會圖式差異所導致的行為和思想差異,或不同文化中的情景差異,從而進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力。總之,作為一種新的理論模式,圖式理論為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展現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