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企業文化的內涵是企業文化能激發員工的使命感、企業文化能凝聚員工的歸屬感、企業文化能加強員工的責任感、企業文化能賦予員工的榮譽感、企業文化能實現員工的成就感。
一、企業文化能激發員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麼企業都有它的責任和使命,企業使命感是全體員工工作的目標和方向,是企業不斷發展或前進的動力之源。
二、企業文化能凝聚員工的歸屬感。企業文化的作用就是通過企業價值觀的提煉和傳播,讓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個夢想。
三、企業文化能加強員工的責任感。企業要通過大量的資料和文件宣傳員工責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員要給全體員工灌輸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團隊意識。
四、企業文化能賦予員工的榮譽感。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領域,多做貢獻,多出成績,多追求榮譽感。
五、企業文化能實現員工的成就感。一個企業的繁榮昌盛關繫到每一個公司員工的生存,企業繁榮了,員工們就會引以為豪,會更積極努力的進取,榮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顯。
(1)以什麼為本的企業文化擴展閱讀:
企業文化的定義: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的價值: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所秉持的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的性質: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經營目的、經營方針、價值觀念、經營行為、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的總和。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它是企業生存、競爭和發展的靈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文化-內涵
❷ 企業文化如何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如何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在西方稱為“公司文化”,在我國也稱之為企業精神。它是企業管理者所倡導並全力推行,同時被全體職工認可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一種綜合體。它內在地產生於企業自身,得到全體管理者和員工的認同與維護,並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成為企業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那麼如何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呢?筆者認為,要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
以什麼人為本?
要想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就有一個以什麼人為本的問題。比如,從企業領導到企業員工,從個人到集體,都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那麼,在一定時空中主要以哪些人為本或者說以人為本的重點對象是誰?如果以人為本中的人泛指企業中的所有成員,即把所有成員作為以人為本的客體,那麼誰又是以人為本的主體,也就是說,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怎樣體現以人為本?弄清這個問題,無論是對於以人為本的深入研究,還是對於在企業管理中更好地發揮以人為本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企業領導者把以人為本中的人視為職工群眾,通過尊重、理解和關心職工群眾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也有少數企業領導者把以人為本視為以"己"為本。企業管理中無論大小決策,不僅不同職工群眾商量,甚至同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也不商量,典型的一言堂作風。在他們眼中,以人為本中的人,就是指他自己本人,本人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具有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威。很明顯,這是有悖於以人為本精神的。因為以人為本,重點是以企業職工群眾為本。從個人和集體(大多數人)的關繫上看,以人為本要以大多數人為本。誠然,企業領導者是企業的核心與靈魂,作為企業職工群眾,應該尊重、理解和關心企業領導者,以企業領導為本。作為企業領導,則要尊重、理解、關心職工群眾,以企業職工群眾為本。正如一位專家說的,"企業領導和企業職工要相互為本,重點是企業領導要以職工群眾為本"。
其次,以人的什麼方面為本?
人是一個具有多重屬性的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體。人有七情六慾,也有理想信念;有價值觀,也有人生觀;有經濟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當我們在企業管理中實施以人為本時,到底應該以人的什麼方面或者說以人的什麼屬性為本呢?也許會有人說,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性為本,即通過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本性要求,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標。然而,人的本性卻是多方面的,最起碼有人的吃喝拉撒睡等自然屬性和追求在社會中自我發展的社會屬性,那麼到底以哪個方面的人性為本呢?即使二者兼顧,也應該有個重點。
以人為本不是人本主義,不能把人看作只有生理需求的自然人。眾所周知,人本主義是一種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學觀點。它把人看作生物學意義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張不聯系具體歷史和社會實踐來觀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會性。如果以人為本的重點是以人的這種自然屬性為本,那無疑是把人看作"動物人"或"經濟人"。在這種觀念支配下,往往過份依賴工資、獎金等外在激勵手段,缺少運用文化手段,為人鍛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舉措。這樣的以人為本不可能實現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標。因此,以人為本應該主要以人的社會屬性為本,而在人的社會屬性中,又要以人的理想信念為本。這主要是由理想信念在人的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理想信念屬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范疇,同人的思想觀念、本質、需要和人的發展密切相關,它在支配人的行為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只有解決了有關職工的願望和動機的理想信念問題,才能使員工產生工作動力和勞動積極性。因此,在貫徹以人為本方針的過程中,突出人的理想信念,關注人的理想信念,即把以人為本的重點放在人的理想信念方面,就能抓住人的靈魂。
也許有的同志會說,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以人為本,主要是指推行適合人性的文化,以激發人的創造力,使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筆者認為,此話不無道理。但同以人的理想信念為本並不矛盾。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問題,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亦稱人的本質。而"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語)。這說明,講人性主要應講它的社會性,而作為社會的人,沒有理想信念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人的重大社會實踐活動都是受理想信念支配的。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中,通過關注並指導職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將企業目標與個人理想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為之努力奮斗,必然會激發人的創造力和聰明才智。
;❸ 什麼是以人為本的企業價值觀
現代企業文化的根本基點和本質特徵是以人為本。什麼叫以人為本?概括地講,干工作為了人,干工作依靠人,這就是以人為本。
企業價值文化與人的需求
企業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載體,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都會利用這個載體,塑造和弘揚企業文化,員工在這片沃土上不斷提高素質,塑造自己的人生之路。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領先於競爭對手的關鍵性力量,文化的缺憾必將帶來企業的畸形,文化的丟失必然帶來企業生存權的喪失。這說明企業與員工關系密切,員工的人生價值與企業價值之間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具體表現在企業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
企業對內不斷滿足員工的需求
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是企業成功的精髓。職工是企業效益的創造者,企業是職工獲取人生財富、實現人生價值的場所和舞台。企業因有受過良好培訓的員工而得益非淺,而個人則因增加了某項技能、提高了素質而受益。要確立企業發展與員工受益為一體的價值觀,就要樹立企業的家庭觀念。員工在企業這個大家庭里,從事某種工作,要盡自己的技能,同時也在單位增進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比爾蓋茨說過:「我給員工最大的福利就是給員工以支持,給予員工培訓。」我們說的福利,一般就是給套房子或給些錢,他不是這樣的,他說給員工最大的福利是給予員工支持,給予員工智慧,這很值得深思。
世界上興起一個EPA(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幫助計劃。它是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的診斷、建議和對員工及其直屬親人提供的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旨在幫助解決員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績效,這就是現代企業的「愛撫」管理。企業這個大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愛撫」。我們知道,企業的成長首先是原始資本的積累,企業要靠原始資本的積累才能發展、成長,而企業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犧牲員工眼前利益的過程,如果企業把賺的錢都花掉,這個企業就不能發展。解決這些利益矛盾需要企業對員工進行「愛撫」管理,這是一種關心的管理。
企業對外以用戶為中心
在企業外部,以人為本就是以用戶為中心,或者說以用戶為上帝。導致公司破產、工人下崗的本質原因是什麼?是企業沒有市場,用戶不需要你了。所以說,顧客是上帝,顧客的需求和態度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
以用戶為中心有6個原則:
一是對用戶保持始終如一的態度,不能投機取巧,博其一時高興,長年累月都要如此。
二是對用戶價值進行細心分析。
三是預測用戶需求。
四是提倡有親近感的交往,講究待客之道。
五是讓用戶自我服務。
六是要結合用戶滿意修訂考核制度。相當部分企業沒有樹立起以用戶為上帝的思想,就想著去賺錢;還有的更簡單,像賭徒一樣,撈一把算一把,不管以後的死活。
今天想起來把客戶當成上帝,明天忘了就把客戶扔在一邊,不能持之以恆地去考慮,沒有把以人為本融入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戰略和經營道德之中,這樣的企業難以做到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企業經營文化與人力資源
企業經營的理念實際是一個文化的概念。有的外國人認為中國企業有兩個不會,一是不會資本經營管理,只會財務會計管理;二是不會人力資源管理,只會搞檔案、人事管理。如企業設有財務科,管預算、管財務收支,但不知道怎麼進行以錢生錢的資本管理。有人事科或勞資科,管檔案、工資、提拔、調動,但不會開發人力資源,發掘和培養員工潛能。這些看法有些片面,但值得研究參考。
人力資源開發理念與人才戰略
企業有四大人才。
一是企業家,企業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是負責決策決斷的那些人。可以說,不重視企業家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企業家是當今時代最稀缺的人物,他們以經營企業為終身的職業,一定意義上是資本和市場的化身,也是拼搏和奉獻的化身;
二是管理人才,從事企業人事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專家,這些人才在企業也相當缺乏;
三是專門的技術人才,包括搞地下鐵路、盾構,房屋的整體搬遷、整體爆破等,具有專業技能的技術人才;
四是技工群體。那些農民工、技工群體也是人才。應該說,農民工為我國當今建築業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同時也存在需要繼續培訓、提高素質的問題。
❹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
隨著現代企業經營模式和管理策略的轉變, 人力資源管理 的內容、重點、方向以及管理的方式、 方法 上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在這一變革中, 企業 文化 成為實施有效人力資源管理的保證。下面一起看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二十一世紀,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間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在企業發展中除了要有明確的發展戰略與規劃之外,更多的是靠企業的文化建設來實施內外部的形象工程,在社會上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企業文化研究、運用和實踐顯得尤為重要。營造以人為本、創新為本的企業文化。它反映在企業的價值觀、士氣和溝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體員工的行為習慣中。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競爭力的基石和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
一、企業文化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粘合劑,可以把員工緊緊的粘合、團結在一起,使他們目的明確、協調一致。企業的根本目標是企業員工隊伍凝聚力的基礎。目標選擇正確,才能把企業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2.導向功能。導向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精神,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更大范圍的正確方向,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基本競爭戰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文化創新尤其是觀念創新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而言是首要的。3.激勵功能。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和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各部門和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經營能力。
企業要想謀求在新形勢下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那麼如何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二、讓員工認同企業文化
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認同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當提到企業文化建設時,往往有些員工認為那是高層的事、領導的事,把企業文化局限於高層文化、形象文化,這是片面的。企業文化並非只是高層的一己之見,也並非只是形象文化,而是整個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參與和認同的企業文化,才是有價值的企業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圍,往往能產生一種激勵機制。在競爭的環境中,我們不僅應該 教育 員工,培訓員工,也要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企業文化對他們生活的深刻影響,通過企業文化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對他們工作的認可,以此來增加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一種柔性 修理 的作用。企業文化的核心是要創造出共同的價值觀念,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要創造出一種人人受重視、受尊重的文化氛圍,使每個成員做出的貢獻都會及時得到職工級領導的贊賞和激勵,由此激勵員工為實現自我價值和企業發展而勇於獻身,不斷進取。企業文化要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首先要徵求員工的意見,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該創造各種機會讓全體員工參與進來,共同探討企業的文化。形成適合自己企業的文化並廣泛進行宣傳,讓全體員工都知道企業文化是怎麼產生的,自己怎樣做才能把企業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三、共同建立人性化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企業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企業做強做大。只有員工都熱愛自己的企業,認為只有自己的企業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會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就是以人為本,激發員工的潛力,提高員工的全面素質,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智慧,實現員工全面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強調人本管理,其根本性的意義在於確定人的中心地位,培養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人才,從而達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優秀的企業文化最終都會通過企業中的人表現出來,因此,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的自覺性和創造性,是否體現了人的價值已成為衡量企業文化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為優秀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建設一種環境,使企業中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通過實施人才戰略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著力營造以依靠人、關心人、塑造人、激活人為核心的人本文化范圍,培養全體員工共同認可的企業文化,為他們搭建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成功企業的共同點是他們擁有一種獨特的文化建設體系,企業的主導思想,價值觀,信念等。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使我們能夠找到樹立和培育一個企業所期望的品格、創業精神、質量意識、服務為本、靈活應變等品質及作風。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分析摘要:
現代 企業管理 中,企業文化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於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將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被所有員工認同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精神文明以及道德規范等,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就需要以人為本,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促進企業真正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與進步。本文就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
當今社會全球化趨勢逐漸加強,企業間的競爭也日漸激烈,很多企業都已經認識到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企業實力以及競爭力的提升離不開人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有了人才就有了競爭的優勢,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應加強人才的引進,並採取有效 措施 留住人才,為人才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氛圍,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等向人才展現企業的魅力,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方式,有助於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與建設。
一、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企業是社會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助於促進市場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人是促進企業進步、社會發展的最重要、最活躍的要素,離開人企業的科學發展就無法實現,因此企業應為員工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實現員工的自身價值,促進企業實現良好的發展與進步。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能夠體現出企業管理中的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以人為本的文化建設有助於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以人為本的文化建設有助於員工經濟效益觀念的樹立,使員工能夠努力工作,貢獻自己的思想與力量。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員工個性發展,提升員工的歸屬感與主人翁意識,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強化企業管理效果。
二、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還存在著部諸多的問題。一些企業在文化建設中過分相信專家學者,使得企業文化建設中員工的參與並不到位,強調企業家的作用,認為企業文化就等同於企業家文化,否認員工對於企業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覺得員工只是在踐行企業家的文化,使得企業文化建設失去了真正的主體,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相脫離,企業文化無法表達出員工的價值理念與訴求,很多員工甚至產生了抵觸不滿的情緒。還有些企業在文化建設時願意照搬照抄西方國家的企業文化,我國豐富的、悠久的歷史文化被忽視,我國企業中一些成功的 經驗 也被忽視,企業文化建設中失去了本土的民族文化。企業員工每天面對陌生、疏離的外來文化,對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抵觸、反感的情緒,員工不親近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能對員工產生慰藉,使企業文化失去了人本的價值。企業文化建設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比較淡薄,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是規范企業內部員工行為的重要准則,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應尊重、信任和愛護員工,強化員工的教育培訓,使其為企業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價值。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員工更多的注重建立多觸角的關系網,得到領導與同事的認可,而企業幹部則是關心與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樹立自己的威信,這種情況下,人情必然會大於法理,科學的管理會讓步於人事管理,人的重視程度就會逐漸下降。
三、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
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傳統企業發展中,領導與員工之間有著明顯的等級差異,使得員工在工作中被束縛,無法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價值和作用,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應為員工營造寬松、和諧、平等的企業文化氛圍,推動領導幹部履行“一崗雙責”,把反腐倡廉融入公司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以崗位廉政教育為切入點,創新教育形式,立足崗位“找風險、議風險、避風險”,提高教育針對性。要開展協同監督機制建設,進行協同監督機制運行情況監督檢查,大膽創新監督形式和內容,提高監督實效。認真受理行風投訴舉報,定期開展優質服務明察暗訪,充分利用實時監督、在線檢查等手段,提升檢查覆蓋率和時效性,不斷提升行風建設工作水平。要全面預防職務犯罪,從嚴從速查處敏感、重要信訪舉報,完善信訪案件“協辦”機制。
2.吸收我國先進的思想文化。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吸收我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促進企業文化的順利建設。我國儒家文化提倡勤儉、敬業,對於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仁”、“義”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仁”強調企業發展中,應提高員工的歸屬管,使員工將自己與企業的生存發展聯系起來,在業務工作中,要使客戶滿意,這是對企業的“仁”,只有做到“仁”,才能夠更多的吸引消費者,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儒家道德規范中的“義”就是要求人們做自己認為合理的事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違反“義”。
3.提升企業軟實力,凝聚公司科學發展正能量。要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積極開展企業文化示範點創建,通過試點、學習、推廣、鞏固四階段模式,打造具有示範效應和推廣價值的特色成果,促進企業文化的深植。要扎實推進文明創建工作,精心維護“江蘇文明單位在線”信息平台,及時展示公司文明創建成果。加強道德講堂建設,通過道德微 故事 走進溧陽市道德講堂、全員學模範等形式,傳播先進員工正能量,引導員工投身尚德實踐,自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要全面深化社會責任管理,積極挖掘廣大幹部員工履行社會責任的閃光點,激勵員工自覺投身到履責行動之中。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溝通,加強對公司正面形象的宣傳,完善輿情信息搜集、分析、研判和預警流程,營造寬松外部環境,提升公司履責形象。
4.加強品牌建設維護。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對公用事業企業的基本要求,是應對能源變革的必然要求,是對實力央企的普遍訴求。通過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認知度、美譽度。要充分發揮新聞宣傳溝通作用,定期開展通訊員寫作、攝影技巧培訓,每月通過新聞宣傳微信群進行新聞重點提示,提升通訊員隊伍的新聞信息捕捉能力。例如,溧陽市供電公司在新媒體傳播的探索中,自創安全漫畫“電小能”系列被《亮報》、省公司、常州教育網、常州網等微信微博公眾號大量轉發,分時電價創意配音被江蘇省電力公司微信頭條發布,點擊率超10萬,“最美供電所”戴埠供電所 事跡 被中國電力報微信刊登,農電工見義勇為事跡被常州媒體微信大量轉發。這些都增強了“國家電網”品牌影響力、感召力,提升了公司軟實力。
四、結語
在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企業文化建設途徑與方法,形成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人的積極作用,促進企業能夠快速的發展與進步,更好的推動社會的前進。
參考文獻:
[1]鄧峰,吳海兵.論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建設[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01:42-43.
[2]鮑淑如.構建“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思考[J].經濟師,2013,06:276+278.
[3]夏曉斌.堅持以人為本,開展企業文化建設[J].經營管理者,2013,20:335-336.
[4]王璐.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4,32:292.
[5]朱琎.試析“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中的運用[J].中國市場,2010,48:58+69.
作者:孫佳美 單位:江蘇省電力公司溧陽市供電公司
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如何利用有形的資金,在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是人們熟知的經營策略,而如何利用企業文化這一巨大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則常被管理者忽視。其實,隨著市場的逐步規范和競爭的深化,所有競爭的方式、內容最終都將升華、歸結為企業文化的競爭。
農信社要實現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目標,首先應該從“人”的建設著手,使信用社職工樹立起職業道德理念,從而發揮全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形式方面,要從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改變過去死板的說教方式,通過勞模 報告 會、演講比賽等形式,如“創建學習型企業”、“怎樣做一名好員工”講座,把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等思想觀念注 入職 工群體價值觀念中。二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及人才任用制度。在勞動用工方面,要健全崗位競爭和人才成長機制,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唯德才兼備是舉,突出人氣、正氣、才氣,優先提拔崗位標兵;在工資分配方面,突出績效掛鉤,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准確評價各崗位的勞動強度和復雜程度,對待職工要“一碗水端平”,憑水平坐位置,論貢獻拿薪資,讓員工有“成就感”,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三是保持決策的民主性。在落實好“三會”制度的同時,創造條件讓員工參與管理,啟發員工出主意、想辦法、獻計策,其目的主要是強化職工主人翁地位,讓員工認識到自己是農村信用社大家庭中的一員,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員工的潛能。
一套成熟的企業文化,對內表現為內部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積極主動的創造精神;而對外則表現為品牌形象理念的廣泛樹立,通過品牌的樹立來提升管理層次和社會形象。
一是建立一套反映時代風貌,符合時代精神的農村信用社理念識別系統,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二是建立一套符合信用社發展要求,具備統一性、系統性、時代性的視覺識別系統。在企業標識、外觀設計、內部裝飾等方面做到統一規范,對營業網點的門面招牌、環境設計等涉及到視覺形象的方方面面,大到建築物、 廣告 、招牌,小至名片、辦公用品等,全部進行系統規范。三是建立一套包括教育培訓、行為規范、經營活動、服務行為等規范准則的行為識別系統,系統科學的界定農村信用社企業本身和員工的行為活動。通過CIS戰略的實施,使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更具獨特性和個性。
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需要樹立貼近群眾理念,落實情感管理和以身作則的領導作風。在企業文化設計中,應形成三種意識:一是“仁慈”管理意識。職工熱愛企業是以企業熱愛職工為前提條件的,企業對職工的關懷,具體表現在企業領導的行動上。因此,領導幹部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全力為職工辦實事,排憂解難,堅持言行一致,不放“空炮”;要關心員工的切身利益,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讓員工從內心感到領導是在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建立起一個雙方彼此理解、彼此信任、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的良好工作環境。
二是“客戶至上”意識。高級管理人員對引資吸儲、投資放貸、結算計費、代理增收等業務要樹立商業服務意識,在思想上萌生感恩客戶意識,善待客戶,不能以職務和身份在員工隊伍中自居,在群體客戶中自傲,要鬆弛心理,放下“官方銀行”架子,主動為客戶導購金融產品,從開拓創新經營理念中來加強業務營銷,爭奪優良客戶、黃金客戶。
三是以身作則意識。行為比語言更能感染人。領導幹部要激勵員工有所作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自身的模範作用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嚴於律己,才會使員工心悅誠服,要求別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職工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去做,自己才有說話的資本和管理的資本。對主要業務要帶頭親歷親為,不能停留於指手劃腳,電話遙控,不能當“甩手掌櫃”,這樣才能帶動員工,形成上下一心、協調進取的工作局面。
猜你喜歡:
1. 企業文化演講稿
2. 公司企業文化理念範文
3. 企業文化經營理念標語
4. 員工學習企業文化心得
5. 如何樹立企業文化
❺ 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以人為本建設企業文化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細胞、發展生產力的主要執行者和完善生產關系的主要體現者。
在現代社會中,它不單純是一個贏利性的經濟組織和企業員工養家糊口、解決溫飽的的地方,而且還是企業員工實現自我價值、尋求精神追求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文化機構”與人性組織。在企業里,員工不僅是為企業發展增加財富的“工具人”和追求物質利益的“經濟人”,而且還是具有多種需求與發展能力、追求自我實現和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所以,企業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不但要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而且更要考慮其眾多利益的相關者,如業主、顧客、債權人、員工、政府和社會的利益,要把贏利性與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價值合理性統一起來,不斷地創造出更大的社會綜合效益,這樣企業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其生命力才會永不衰竭。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企業管理的性質與職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傳統的企業管理理論已經遠不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新的世紀,企業已由單純追求贏利性的經濟組織已轉變為實現社會綜合價值最大化的有機生命體。企業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解放思想轉觀念,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其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企業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大文化環境的影響下,經過企業領導者長期倡導和企業廣大員工積極創造,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實踐中培育形成並為全體員工認同與實踐的整體價值觀念、經營理念、信仰追求、道德規范、行為准則等意識形態的綜合體現和經營特色、管理風格以及傳統與習慣的總和,是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以價值觀為核心,以知識為基礎,以事業為追求,以職業道德、規章制度和國家政策法令為導向,潛移默化地融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用一種共同的價值理念和溫馨和諧的文化氛圍把全體員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鼓舞著員工士氣,培育著員工技能,凝聚著企業精神,塑造著企業形象,具有引導、激勵、教育、感化、整合、約束、凝聚、輻射等功能,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和參與競爭、改革發展的精神支柱。在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企業文化更是一種具有品牌效應的無形資產,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擴張力;它,雖然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但能通過對人的管理,影響生產,影響銷售,影響市場,影響消費,從而影響企業的效益,決定企業的發展命運,是一種作用巨大、潛力無窮的文化生產力。
“文化對於企業,就如同思想對於人,一個人再強壯、再健康,如果沒有思想,也只是一個四肢發達的人而已。”因此可見,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原動力,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企業無“人”則“止”。在企業的人、財、物等各項資源要素中,人是最具有能動性的要素。機器要人開,財物要人管,制度要人執行,生產要人負責。離開了人,一切管理都無從談起。隨著現代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人在管理中的能動作用和重要地位不斷凸現和逐步提高。
從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到現代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的中心發生了位移,管理的實質已從物的管理轉向了人的管理,尤其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人的管理,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與經營理念已成為企業文化理論的核心。
人是企業最大的資產,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文化理論的核心,就是強調文化認同與群體意識的作用,把管理的重點從物的管理轉移到人的管理上來,理解員工、重視員工、培養員工、激勵員工,充分尊重企業員工的人格、權利和主人翁地位,把管理從“成本控制”型的資源管理轉向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上來,實現人力、知識、技術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統一的“人本管理”。在管理過程中,要求把員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安排在最能發揮其作用、工作最富活力的地方,通過建立明確的`價值體系,實現企業目標與員工目標的有效結合,使員工由靠制度規范的“他律管理”變為靠價值實現的“自主管理”,開發員工的聰明才智,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促使員工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覺、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依靠全體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運用人本原理管理企業,一要樹立“企業即人”的思想。
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在管理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把樹立員工的自主意識,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放在企業管理的核心地位。
二要樹立“企業為人”的思想。
“企業的價值,就在於促進社會的繁榮,使社會和全體人民脫貧致富”(松下語)。辦企業就是為了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所以企業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員工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為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搭建一個施展才藝、謀求發展的管理平台,加速員工的個性發展和自我完善,通過員工的創造性勞動,實現企業最大的社會價值。三要樹立“企業靠人”的思想。“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主體是全體員工,辦企業必須依靠全體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實現“全員經營”,激發員工的社會主義勞動熱情和主人翁積極性,把員工的敬業精神內化為在崗奉獻的具體行動,為企業盡職效力,積極奉獻,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方位的綜合管理,是提升企業整體素質的系統工程。它把兩個文明建設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是企業管理的基礎、行為的准則、前進的動力和成功的法寶,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是時代賦予企業管理的必然選擇。
以人為本,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必須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以企業發展為根本,以員工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為基礎,以培養“四有”員工隊伍為目的,依據企業目標和發展戰略,導入企業使命、宗旨與價值理念教育,培育體現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培養員工誠信務實、競爭創新、團結進取、敬業服從的意識和理念,建立價值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和管理制度,鼓勵員工走專業化成才、事業化發展的道路,藉以激勵員工奮力拚搏,開拓進取,形成推動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內動力。
;❻ 怎樣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傳統企業發展中,領導與員工之間有著明顯的等級差異,使得員工在工作中被束縛,無法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價值和作用,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應為員工營造寬松、和諧、平等的企業文化氛圍,推動領導幹部履行「一崗雙責」,把反腐倡廉融入公司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以崗位廉政教育為切入點,創新教育形式,立足崗位「找風險、議風險、避風險」,提高教育針對性。要開展協同監督機制建設,進行協同監督機制運行情況監督檢查,大膽創新監督形式和內容,提高監督實效。認真受理行風投訴舉報,定期開展優質服務明察暗訪,充分利用實時監督、在線檢查等手段,提升檢查覆蓋率和時效性,不斷提升行風建設工作水平。要全面預防職務犯罪,從嚴從速查處敏感、重要信訪舉報,完善信訪案件「協辦」機制。
2.吸收我國先進的思想文化。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吸收我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促進企業文化的順利建設。我國儒家文化提倡勤儉、敬業,對於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仁」、「義」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仁」強調企業發展中,應提高員工的歸屬管,使員工將自己與企業的生存發展聯系起來,在業務工作中,要使客戶滿意,這是對企業的「仁」,只有做到「仁」,才能夠更多的吸引消費者,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儒家道德規范中的「義」就是要求人們做自己認為合理的事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違反「義」。
3.提升企業軟實力,凝聚公司科學發展正能量。要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積極開展企業文化示範點創建,通過試點、學習、推廣、鞏固四階段模式,打造具有示範效應和推廣價值的特色成果,促進企業文化的深植。要扎實推進文明創建工作,精心維護「江蘇文明單位在線」信息平台,及時展示公司文明創建成果。加強道德講堂建設,通過道德微故事走進溧陽市道德講堂、全員學模範等形式,傳播先進員工正能量,引導員工投身尚德實踐,自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要全面深化社會責任管理,積極挖掘廣大幹部員工履行社會責任的閃光點,激勵員工自覺投身到履責行動之中。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溝通,加強對公司正面形象的宣傳,完善輿情信息搜集、分析、研判和預警流程,營造寬松外部環境,提升公司履責形象。
4.加強品牌建設維護。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對公用事業企業的基本要求,是應對能源變革的必然要求,是對實力央企的普遍訴求。通過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認知度、美譽度。要充分發揮新聞宣傳溝通作用,定期開展通訊員寫作、攝影技巧培訓,每月通過新聞宣傳微信群進行新聞重點提示,提升通訊員隊伍的新聞信息捕捉能力。例如,溧陽市供電公司在新媒體傳播的探索中,自創安全漫畫「電小能」系列被《亮報》、省公司、常州教育網、常州網等微信微博公眾號大量轉發,分時電價創意配音被江蘇省電力公司微信頭條發布,點擊率超10萬,「最美供電所」戴埠供電所事跡被中國電力報微信刊登,農電工見義勇為事跡被常州媒體微信大量轉發。這些都增強了「國家電網」品牌影響力、感召力,提升了公司軟實力。
❼ 怎樣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在西方稱為「公司文化」,在我國也稱之為企業精神。它是企業管理者所倡導並全力推行,同時被全體職工認可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一種綜合體。它內在地產生於企業自身,得到全體管理者和員工的認同與維護,並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成為企業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那麼如何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呢?筆者認為,要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
下面,淺談一下筆者對以人為本的理解。以什麼人為本?要想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就有一個以什麼人為本的問題。比如,從企業領導到企業員工,從個人到集體,都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那麼,在一定時空中主要以哪些人為本或者說以人為本的重點對象是誰?如果以人為本中的人泛指企業中的所有成員,即把所有成員作為以人為本的客體,那麼誰又是以人為本的主體,也就是說,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怎樣體現以人為本?弄清這個問題,無論是對於以人為本的深入研究,還是對於在企業管理中更好地發揮以人為本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企業領導者把以人為本中的人視為職工群眾,通過尊重、理解和關心職工群眾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也有少數企業領導者把以人為本視為以"己"為本。企業管理中無論大小決策,不僅不同職工群眾商量,甚至同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也不商量,典型的一言堂作風。在他們眼中,以人為本中的人,就是指他自己本人,本人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具有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威。很明顯,這是有悖於以人為本精神的。因為以人為本,重點是以企業職工群眾為本。從個人和集體(大多數人)的關繫上看,以人為本要以大多數人為本。誠然,企業領導者是企業的核心與靈魂,作為企業職工群眾,應該尊重、理解和關心企業領導者,以企業領導為本。作為企業領導,則要尊重、理解、關心職工群眾,以企業職工群眾為本。正如一位專家說的,"企業領導和企業職工要相互為本,重點是企業領導要以職工群眾為本"。其次,以人的什麼方面為本?人是一個具有多重屬性的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體。人有七情六慾,也有理想信念;有價值觀,也有人生觀;有經濟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當我們在企業管理中實施以人為本時,到底應該以人的什麼方面或者說以人的什麼屬性為本呢?也許會有人說,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性為本,即通過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本性要求,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標。然而,人的本性卻是多方面的,最起碼有人的吃喝拉撒睡等自然屬性和追求在社會中自我發展的社會屬性,那麼到底以哪個方面的人性為本呢?即使二者兼顧,也應該有個重點。筆者認為,以人為本不是人本主義,不能把人看作只有生理需求的自然人。眾所周知,人本主義是一種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學觀點。它把人看作生物學意義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張不聯系具體歷史和社會實踐來觀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會性。如果以人為本的重點是以人的這種自然屬性為本,那無疑是把人看作"動物人"或"經濟人"。在這種觀念支配下,往往過份依賴工資、獎金等外在激勵手段,缺少運用文化手段,為人鍛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舉措。這樣的以人為本不可能實現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標。因此,以人為本應該主要以人的社會屬性為本,而在人的社會屬性中,又要以人的理想信念為本。這主要是由理想信念在人的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
理想信念屬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范疇,同人的思想觀念、本質、需要和人的發展密切相關,它在支配人的行為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只有解決了有關職工的願望和動機的理想信念問題,才能使員工產生工作動力和勞動積極性。因此,在貫徹以人為本方針的過程中,突出人的理想信念,關注人的理想信念,即把以人為本的重點放在人的理想信念方面,就能抓住人的靈魂。也許有的同志會說,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以人為本,主要是指推行適合人性的文化,以激發人的創造力,使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筆者認為,此話不無道理。但同以人的理想信念為本並不矛盾。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問題,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亦稱人的本質。而"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語)。這說明,講人性主要應講它的社會性,而作為社會的人,沒有理想信念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人的重大社會實踐活動都是受理想信念支配的。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中,通過關注並指導職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將企業目標與個人理想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為之努力奮斗,必然會激發人的創造力和聰明才智。另外,在抓企業文化建設的時候,我們也一定要注意對企業文化認識上一些誤區,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一、 企業文化政治化。認為企業文化單純就是在新時期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貫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為主。在某些國有企業中,企業文化工作者必須是具有較強黨性的黨員幹部,有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個別人把講奉獻、學雷鋒時刻掛在口上,並不考慮實際工作的效果。殊不知,企業文化最終的目的就是管好企業,創造更高效益,企業員工要講奉獻、講艱苦奮斗,但也要講價值的回報,要講激勵機制,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學雷鋒,要助人為樂,但也不能總讓雷鋒吃虧。
二、 企業文化口號化。有的企業,你走進大門,就會發現從走廊、辦公室、到各車間的牆上四處可見形形色色,措詞鏗鏘的標語口號,如「團結」、「求實」、「拼搏」、「奉獻」等。這本無可非議,但它是否能真實地反映本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能否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能否真正地起到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業的特色,恐怕連企業的決策者本身都說不清楚。這是把企業文化口號化、形式化的典型現象。
三、 企業文化的文體化。有的企業把企業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於是紛紛建立舞廳,成立文娛團體、球隊,並規定每月活動的次數,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硬性指標來完成。客觀來說,這些對企業來說是必要的,它能增進友誼、溝通感情,但這些可能是部分文體愛好者的事情,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發現人才和留住人才,因為企業畢竟不是專業文體團體,這是對企業文化的淺化。
四、企業文化的表象化、僵硬化。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創造優美的企業環境,注重企業外觀色彩的統一協調,花草樹木的整齊茂盛,衣冠服飾的整潔大方,設備擺放的流線優美。有人認為,企業文化一旦制定就長此以往,百年不變等等。殊不知企業文化也需要創新。對企業文化認識的一些誤區,主要表現以上幾方面。除此之外,還有的認為是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員工的文明禮貌,道德風范,企業的知名度等種種錯誤的看法,這些都是不全面、不科學、不深刻的。筆者認為,企業文化的建設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企業領導和員工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去營造、培養和發展。文化是要有底蘊的、有根基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創業和發展的軌跡,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業文化特色。
筆者認為,一個企業的優秀與否,不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難期;不僅要看發展期,還要看它的創業期。如果企業在遇到困難,受挫折時,全體員工還能保持統一的思想,凝成一股繩,同舟共濟,知難而進,百折不撓,這個企業的優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相信,在抓企業文化建設時,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堅持以人的理想信念為本,防止走入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幾個誤區,企業文化建設就一定會取得相當成果,企業也勢必會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❽ 在企業中什麼是以人為本它的思想是什麼
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是以高素質的員工為中心,把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強制性實施,改變為員工自覺遵守和執行,這是對嚴格規范管理的升華,尊重理解員工,與員工全面溝通。
主要思想:
1、重視人的需要;
2、鼓勵員工為主;
3、培養員工;
4、組織設計以人為中心。
(8)以什麼為本的企業文化擴展閱讀
以人為本的管理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機制:
1、激勵機制。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管理者應能找准員工的真正需要,並將滿足員工需要的措施與組織目標的實現有效的結合起來。
2、壓力機制。包括競爭壓力和目標責任壓力。競爭經常使人面臨挑戰,使人有一種危機感;正是這種危機感和挑戰,會使人產生一種拼搏向前的力量。目標責任制在於使人有明確的奮斗方向和責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職責。
3、約束機制。包括制度規范和倫理道德規范。制度是一種有形的約束,倫理道德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制度指企業的法規使人的行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應當做什麼,如何去做並怎樣做對。是一種強制約束。倫理道德是自我約束和社會輿論約束。
❾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是什麼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是否具有良好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內涵能否適應包括內部員工和外界顧客在內的所有與企業發生各類關系人群的需求,直接關繫到企業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問題,與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能否堅持「以人為本」地建立和不斷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每個企業經營管理者都必須充分認識到堅持「以人為本」建立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把企業文化建設放到企業基礎建設的重要位置來抓,加大企業文化建設的力度,不斷提升企業文化水平,使之更加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和市場競爭的需要,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培育出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要把企業的優良傳統、價值觀念、品牌形象、服務理念、經營目標、行為准則等等有關的方面,都融入到每個職工的思想和行為之中,體現在企業的各項工作之中。
理想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使員工感到寬松和諧的、有一定的壓力也有更多的動力,能夠不時取得成功感和成就感的愉悅的工作氛圍。也應該是使顧客、潛在用戶、周邊人群等與企業接觸和發生關系的所有的人都能夠感受到優質服務、細微服務和溫馨服務的氛圍。
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既要通過有形的品牌、產品、司容、司貌、司徽、服裝等予以展現,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員工的精神風貌、工作效率、服務水平、組織紀律性、創新能力以及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寬松和諧的氛圍等各個無形的方面得到體現。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在本質上屬於「人的工作」的范疇,因而必須「以人為本」,圍繞人(內部員工和外部顧客)的需求來建立,並根據人群需求的增長而不斷予以完善和發展。
二、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的企業規章制度,是優秀企業文化賴以建立、保持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必須通過一定的條件培養和打造而成。全體員工普遍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員工行為習慣的形成,也只能在一定的規章制度的約束和干預下形成,在良好的輿論氛圍影響下得以鞏固和完善的。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良好的企業輿論氛圍,既是衡量企業員工行為的尺度,也是造就優秀企業文化的前提。
但是,企業規章制度實施的對象是員工,推行的效果如何,也主要看它是否適應員工的文化層次、接受能力和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因此,就必須在各項規章制度的制訂和實施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予以落實,才能更有效地使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理念等通過這些規章制度的推行來予以實現。
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的和不斷予以完善的企業規章制度,既是創造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前提,又是優秀企業文化得以維護、延續、發展和進步的基本保證。因而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的發展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地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使企業和員工的各種行為活動、內部和外部等各個方面相互關系的建立和調整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優良的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企業文化,實現企業文化的不斷提升和創新,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三、堅持以人為本,吸引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
要建立、保持和不斷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必須重視廣大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全體員工吸引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因為企業的主體是人,企業的各項活動要靠廣大員工的共同努力來完成。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要通過廣大員工的思想觀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是非標准、日常行為來體現,企業文化的建立和發展必然需要廣大員工的共同參與。
倡導積極進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培養員工主人翁責任感、敬業精神和協作奮斗的團隊精神,使廣大員工普遍增強「司興我榮、司衰我恥」的思想意識,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個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同時從提升服務品位入手,大力提倡親情介入和換位思考,組織全行開展大討論,弘揚誠信、合規、盡職等職業價值理念,切實提高文明規范服務水平。
最大限度地吸引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還能夠保護好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達到企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企業文化的建設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後勁,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推進企業健康而全面的發展。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生存是基礎,發展才是硬道理。求得生存與發展是所有企業的期盼,它必須滿足多種因素。在這眾多制約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因素中,惟有人的因素最重要位居第一位。因為其它因素最終都要通過人這個載體去實現去完成,沒有人因素的存在,其餘因素的價值將無法得到體現。因而,在一個企業內,人的智慧、力量得到了有力發揮,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壯大。作為企業的管理層,管理好人的資源是當務之急。那麼,如何充分發揮人的資源優勢呢?又如何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呢?
我認為:首先,強化培訓員工的技能水平,不斷開闊視野。
在我們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的同時,還要採用「送出去請進來」的作法,或從優秀的企業中邀請某一方面專業技術人員、高層管理人員對本企業的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幫助提高,從而達到推動全體員工業務技能的目的;或將少數員工送出去到別的企業實地考察學習,學習他人先進技能的同時,切身感受他們的治企管企方略,不斷開闊思維,從而發現本企業的治企管企不足,為以後的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及時「調頻」,讓員工與企業產生共振效應。
隨著勞動用工體制的改革,社會保險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徹底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不再似過去那樣無論企業條件好壞與否,經濟效益高低與否死抱一個單位不鬆手。現在的人們思想活躍,「跳槽」的念頭在大腦中頻現。如果企業效益暫時低迷,員工會以寬容的心態去理解,他們會以滿腔的熱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企業出謀劃策,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共同實現雙贏。
第三,相互溝通,讓員工時時刻刻融入到家的親情中。
每當企業有較大舉動時,往往是企業高層領導有參與決定權,而占絕大多數的員工就要享受到這種獻言獻策的權利。但是在現在員工們眼裡,企業中的大事都是領導們說了算,認為企業真正的主人應該是為數不多的領導層。在這種觀點的驅使下,作為企業員工只有埋頭苦乾的份,喪失了為企業大家庭建言獻策的機會。長此以往員工們雖有微詞卻無人理會,大傷其感情,直接導致了企業的管理者與員工感情貌合神離,影響著企業的精神狀態。為此,要吸引廣大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就不能使員工只滿足於作為各項活動的被動參與者,而是要積極鼓勵他們主動成為企業文化的建設者和締造者。只有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建設的東西,才更能夠集中廣大員工的智慧,才更能夠被廣大員工所接受,才更具有可行性和約束性,才更能夠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實現良性溝通,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群體性的輿論氛圍。
總之,企業的發展就是人的優勢競爭,人的智慧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與否決定著企業發展壯大的勢頭。從中外優秀的企業管理方法中可以看出,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方能締造出優秀的企業,建設出優秀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