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園所文化
當代著名作家梁曉聲曾說: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園所文化體現教育的形象、品質與靈魂。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一所幼兒園長久發展的立足之本。
我在億童幼教裝備讀到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學校新文化運動」發起人和標桿人物沈曙虹這樣解釋園所文化的:
通過文獻檢索發現,如今對園所文化的理解及其建設普遍採用「三分法」,即認為園所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也有的採用「四分法」,即在三分法的基礎上加上行為文化。
眾所周知,對任何一所幼兒園來說,從它建成之初文化就逐漸形成了,就已經客觀存在了。我們今天來建設園所文化,並非是從「無」到「有」地去建設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等本身,而是按照社會的需要和辦學者的意志,將原有文化向更具時代性、先進性、園本化的方向加以優化完善,使文化更能體現出對幼兒園發展的核心推動作用,更能體現育人的功能。
園所文化力有它自己的結構,這個結構要從園所文化的內涵說起。所謂園所文化,是指幼兒園長期以來所形成並信守的價值觀和幼兒園及其主體成員共同的行為方式與物化形態。作為價值觀的園所文化,它往往體現於辦園理念,這個辦園理念必然會產生精神力;作為行為方式的園所文化,它往往體現於辦園行為,這個辦園行為必然會產生行動力;作為物化形態的園所文化,它往往體現於辦園環境,這個辦園環境必然會產生形象力。
為了直觀地理解它們的關系與結構,我用下面這幅圖來表示:
如圖所示: 在內容結構上,園所文化力主要表現為 精神力、行動力和形象力 。
精神力 是指幼兒園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理念對幼兒園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及對社會公眾所產生的影響力。精神力主要通過辦園理念等表現出來,其內容載體大致包含核心理念、園所定位、園所精神、培養目標、園所願景、園訓、教育理念等。
需要強調的是,辦園理念本身不等於精神力。園所文化精神力的提升,不僅僅是對上述項目的填充,即不僅僅回答辦園理念「說什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致力於「怎麼說」。
只有「說」得准、「說」得精、「說」得美、「說」得富有個性,才易於讓人識別並建立印象,才更有可能感染人、鼓舞人甚至震撼人,使其效力充分體現。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是,核心理念是園所文化的「魂」,園所精神力的提升,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提煉出具有高度哲學性、適切性、差異性、統領性與前瞻性的核心理念,並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其它辦園理念的設計,使整個理念系統形成「價值鏈」,從而整體性地發揮效益。
行動力 是指對幼兒園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實現園所戰略、充分體現園所組織程度與社會效益的綜合能力。它的載體包括行政機構設置、制度體系、課程規劃、教師手冊、品牌管理策略、公共關系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課程實施策略、教育儀式與禮儀等。
必須強調,行動力是在辦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由於辦園行為直接踐行和展示幼兒園的精神理念,也是社會公眾認識幼兒園、評價幼兒園的主要依據,因而健全、優化辦園行為(即提升行動力)對園所文化整體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行動力,必須在著眼於「做什麼」的基礎上尤其關注「怎麼做」,需要幼兒園對辦園行為進行戰略規劃、系統整合、個性強化和規范運作,需要不拘一格地、有針對性地改革教育教學,使辦園行為在核心理念的統領下充分具備科學性、規范性、適用性、操作性。
形象力 特指幼兒園物化環境(訴諸視、聽感官)所產生的內在張力,也即幼兒園成員與社會公眾對幼兒園外在形象的感受程度。其中視覺形象包括:
物質環境 ,如園所布局、綠化、景觀小品、建築物外形與風格及內部裝潢、教育生活設施設備;
人文環境 ,如幼兒園的宣傳櫥窗、網站、張貼畫、標語、建築物命名;
視覺識別體系 ,如園標、園名標准字、標准色等基礎視覺要素,及其這些要素在教育系統、導示系統、辦公系統、傳播系統中的具體運用。
聽覺形象 包括園歌、幼兒園標志音樂、園名語音識別、行為識別音樂規范、園內電子媒體音樂使用規范等。
在園所文化力的內容結構及其功能中,精神力、行動力、形象力雖各有指向,但又相互聯系和制約:如果園所文化建設的精神力薄弱,那麼園所文化的行動力和形象力將會沒有「根」,沒有「魂」,沒有內在統整性,其力度自然也會大大降低;而如果沒有強大的行動力與形象力作支撐,幼兒園辦學理念的精神力也無以轉化為現實的效益。所以說, 園所文化力的內容結構應是「一體兩翼」,即以精神力為主體,以行動力、形象力為兩翼,三者組成不可或缺的完整系統。
我們一個十八級小縣市幼兒園園所文化是什麼?值得細想一下!
㈡ 幼兒園的文化建設包括什麼內容
如何理解幼兒園文化建設
(一)什麼是園本文化?
園本文化是一所幼兒園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特有的價值觀念及承載這些價值觀念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包括幼兒園成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准、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等[1]。
園本文化應符合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符合幼兒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二是教職工所需要,能夠激發教職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二)為什麼創設園本文化?
園本文化所營造的育人氛圍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它具有隱蔽性和延續性的特點,它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育人的功能。園本文化是構成幼兒園生存的基礎,是幼兒園發展的靈魂。
(三)園本文化的內容?
園本文化是一種觀念的形態,它由表層面物質形態、中層面制度形態、深層面精神形態構成。
精神文化:是幼兒園文化深層次的集中體現,是全體教職工認同和遵循的教育思想、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准則以及幼兒園形象的總和。
制度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集中體現和價值取向的固化形式,也是教職員工各項行為的對照標准,包括規范、制度、流程、准則等。(表現為文本化的規章制度
㈢ 怎麼樣確定幼兒園的辦園特色
創建特色幼兒園,要求幼兒園領導班子著眼於幼兒園的全局工作,面向市場、面向社會、面向未來確定自己的整體優勢或特色,集中全體教職員工的智慧,就幼兒園的發展方向、辦學目標、發展戰略、具體措施等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謀劃,並通過制定科學、合理、高效的創建特色行動方案.建立動態控制創建特色的全過程.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境界和效益,辦出幼兒園的特色來。具體包括:
1.把握方向.構建自己的特色理論。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應以全面提高幼兒的身心素質為根本目的,幼兒園特色建設自然不能偏離這一指導思想。機械訓練、過早定向培養,以及缺乏科學支撐的所謂實驗都是與這一思想相悖的。因此,幼兒園在創建特色的過程中,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導,這是構建特色幼兒園的方向。
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才不會是盲目的實踐。一所幼兒園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必須用理論來牢固幼兒園創建特色的根基,以新的視野和新的理念去解決創建特色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求園領導和全體教職工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並能根據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特色理論」.保證幼兒園創建的特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認清自己.准確定位。
在創建特色的過程中同樣必須從幼兒園的環境、師資隊伍、設施設備、幼兒園歷史、信譽度等方面人手,分析自己方方面面的情況.如分析師資隊伍就可以分折本同領導班子和教師有哪些優勢不足。一般來說,幼兒園所期望的特色,若與同領導班子和大部分教師的專業能力、專長取向一致或相近,那麼創建特色的工作就容易見到成效。再如,分析幼兒園的環境可以從本園條件、所處的地域特點、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出發,充分挖掘、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另外,許多幼兒園建園幾十年,具有不少優秀的傳統,這些都是優質的資源。如果我們能用今天的眼光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重新挖掘歷史中有生命力的、積極的東西,取其精華,使之自然地、有機地融入現在,並不斷加以豐富完善,就有可能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
3.努力創新,力求形成自己的文化。
一所特色幼兒園真正有別於其他幼兒園的特點,說到底是其個性文化一辦園特色從根本上不是花樣.而是長時間形成的具有文化特性的幼兒園的「性格」因此.積淀幼兒園的文化底蘊.是形成特色的關鍵。
加強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明確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園長首先要成為「教育思想的領導者」.正確認識和把握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親歷幼兒教育改革的實踐,通過實踐逐漸形成鮮明的辦園思想。在現代教育發展共性與幼兒園個性之間尋找結合點,找到幼兒園特色的文化立足點。
形成幼兒園共同的價值觀.共同價值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園長的先進辦園理念能得到全體教職工的廣泛認同,二是先進的理念能夠轉化為全體教職員工的自覺行動。開展幼兒園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加強實踐研究是促進這一組織目標實現的有效手段。特別是立足於幼兒園自身實踐的園本研究,其目的不僅在於改進教學,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還在於形成一種積極研習的教研文化.形成幼兒園共同的價值觀。
4.升華自我,注重自身形象。
幼兒園特色不是由口號、標語、廣告堆砌起來的.它融化在幼兒園上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體現在教育教學每個環節中。幼兒園一方面必須注重向內挖潛,提高辦園質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市場營銷,不斷升華自我。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這種競爭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教育領域同樣如此。為此,幼兒園要善於從社會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思考,傾聽家長的心聲,及時了解教育「市場」和社會的需要,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召開推介會(如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在此基礎上.幼兒園要從專業、科學的角度去引導家長的需求,將幼兒同特色所蘊含的價值、文化、理念在實施、傳播的過程中與其消費者——家長溝通,與家長一起,共同促進兒童富有個性的發展。
㈣ 如何更好的打造幼兒園園所文化
更好地打造幼兒園院所的文化,這個就是校長的問題,校長看能不能把它做得更好,更優秀。
㈤ 如何建設幼兒園行為文化
制定幼兒園校規,舉辦關於行為文化的活動等
㈥ 幼兒園企業文化的建設有哪些
說到 企業 文化 ,誰都不會聯想到幼兒園,但其實不然,企業文化不僅存在企業中,也存在生活中各個小集體里。下面我告訴你幼兒園企業文化的建設。
幼兒園企業文化的建設:功能性
鮮明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的功能性
(一) 教育 功能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環境的創設與教育相融,教育因素主導環境創設。在創設環境時,考慮如何挖掘教育元素開拓幼兒的智力,啟迪幼兒的智慧。
(二)導向功能
園文化具有強烈的導向性,園文化的內容、形式所形成的文化環境和氛圍,都蘊涵著教育目的,對幼兒性格的形成、情趣的培養都有潛移默化、滴水穿石的作用。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布置得井井有條,潔靜優雅,那無形中給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一個暗示與導向。
(三)陶冶功能
優美的幼兒園環境、優良的園風等,師幼受到感染與熏陶,從而豐富眼界,提高境界,塑造理想而完美的人格。
(四)凝聚功能
園文化倡導一種價值觀,師幼員工在認同幼兒園的傳統和辦園理念的基礎上,找到自己在幼兒園發展中的責任與使命,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心。
幼兒園企業文化的建設:園本性倡導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的園本性
(一)建築空間的合理化
1.合理布局區域
幼兒園園舍布局合理、整齊劃一,鮮明地劃分成運動區、生活區、教學區、辦公區,各區間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如辦公室與資料室、電腦室設置一起,流暢地搜尋資料;食堂緊依教學區,保證幼兒在春夏秋冬都能吃到溫暖可口的飯菜。
2.突出區域功能特色
如辦公室宏偉開闊,給人一種挺撥有力的感覺;多功能室造型秀麗;科學室造型抽象,時空隧道、滑輪組合等富有啟迪性;圖書室形如書海,浪花朵朵等等各室都應別具一格,突現各室所具的特徵。
3.利用自然環境的點綴
幼兒園也應該注重綠色規劃,搞好綠化,盡量擴充綠地,廣栽花草樹木,充分發揮生態效益。
(二)文化空間的個體化
1.物質環境創設主題鮮明
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最切忌千園一面,照搬雷同。一所幼兒園有自己的歷史傳承、辦園背景條件、師資結構狀況、生源素質情況等,就決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文化內容。因此每所幼兒園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確定有自己特色的幼兒園文化內容與形式,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有自己的根與魂。
2.突現環境創設的個性與品位
凸顯知識性,提升文化內涵。物質文化融入了知識,才感覺物質基礎有了靈氣。如空空的書架—放幾本書的書架---放幾類書籍的書架----標出類別放滿書的書架。我們想像一下就能感覺,書架的內涵越來越深。
挖掘歷史性,彰顯文化底蘊。幼兒園的底蘊由幼兒園的發展史所沉澱,如何讓初園的人對幼兒園的歷史就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那麼我們得把幼兒園的歷史進行外顯化,把一些圖片、成果再加一些語言描述進行陳列。如辦個“歷史的長河 我們的足跡”文化長廊。
彰顯時代性,增強文化厚度。文化呈現的材質與方式都要與時俱進,要有超前意識。如材料與方式與現代裝潢同步。
每個幼兒園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主導者的設計也各不相同,倡導物質環境建設的園本性,讓人感覺本幼兒園的個性所在。
幼兒園企業文化的建設:藝術性雕琢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的藝術性
(一)色彩搭配的和諧性
幼兒園的教育對象是幼兒,由於幼兒的年齡特徵、思維特點決定幼兒園適宜有一定的色彩渲染,牆壁、櫥櫃、欄桿都應該有色彩。在搭配時注意藝術性,注重色彩搭配的和諧,以粉色的暖色調為主,這樣給人的感覺是溫馨、親切,讓幼兒有歸屬感。在和諧的主色調下,適當點綴小塊的跳躍色,增加動感,渲染幼兒活潑好動的特徵。
在一個平面上,色彩盡可能不超過三種顏色,超過三種顏色的畫面視覺會感覺疲勞。如果你需要多種顏色,盡可能在一種色調上進行濃淡的區別;幼兒園特別關注整體的和諧:建築的立面色彩與室外大型玩具的色彩和諧;室內的色彩與室外的色彩和諧;室內牆壁的色彩與玩具櫃色彩的和諧;主題環境的主色調與班級色彩的和諧。
(二)文化氛圍的濃郁性
環境文化建設具有強烈的導向性和陶冶性,具有“桃李不言”的特點。幼兒園的環境作為環境文化,展示的是一種情感世界,使感性的審美活動上升到理性的審美文化。把環境建設作為一種文化進行經營,把園本的、傳統的 經驗 有機滲透在物質建設中,讓幼兒園的園容園貌、教學設施、環境創設以辦園理念為主線索,取得完整一體的感覺。
1.語言環境的營造
宣傳語言環境的營造:如文化長廊、大廳宣傳縮影等等,把教師內心的追求、教學感悟、名家感言、園史的積淀進行呈現;其次營造辦學理念的語言環境,如科研的軌跡、管理的理念、辦園的宗旨、事業的追求;再次營造幼兒活動的語言環境,如:呢吧、書海、尋密室等等,這些都以詩歌、 散文 、 對聯 、短句等等不同的文學形式展示。
2.藝術環境的襯托
把組織好的文字結合 國畫 、抽象畫、幾何圖形等藝術的的形式襯托,以文字、圖畫、色彩三位一體營造文學意境柔美地沖擊人們的的視覺,以濃烈的文化氛圍融合幼兒、教師、家長的心理感應,從而產生一種潛在的融合力、凝聚力,取得心靈上價值觀的共鳴,也同時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
通透感。要讓物質環境具有靈動性,要讓物質在視覺上產生一種縱深感覺。如打開一個孔,安上幾塊玻璃。
層次感。物質的擺放體現文化性,那需要增加物質的層次感。如平面上加上立體的東西,平面塗色的 方法 改為 浮雕 的方式等等。
(三)特殊環境的藝術性
幼兒園的物質設備要經過各個部門如安全、消防、防疫、工程等部門的驗收,因此有些設備 因它的特殊性而缺乏一些童趣或者美感,需要在不破壞其功能性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處理和美化,如書架下面的擱架用圓球替代,蘊意是書海中的浪珠,因書台的高度而降低了旁邊欄桿的高度,為了安全用有機玻璃切割成兩片浪花增加防護。再如大廳的消防箱,用書本、歡迎 標語 、園標來遮蓋一下,輕輕一推就是消防箱。
幼兒園環境文化,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形成自己的文化認同意識和幼兒園的個性,讓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一種“雅”的感應,“俗”的認可。
(四)設備設置的科學性
幼兒園的現代化裝備已成普遍化,電腦、電視機、VCD、鋼琴、消毒櫃等等都能做到班班具備。這些物質環境的陳設安排都要有嚴格的標准,如辦公室、教室內的陳列布置、食堂的餐具、盥洗室的用品都有相應擺放櫃放及放置要求。這些設置擺放的人性化、科學化直接關繫到使用的效率及效益。電器設置在符合安全要求下盡量照顧到孩子的視平線,消毒設置緊湊、科學,保育員的清潔工具及用品有固定及相對隱匿的地方放置,便於保育員的操作,保育員操作時省時省力,確保消毒工作清潔工作保質保量地進行。
如果你鮮明了環境文化建設的功能,倡導了環境文化建設的園本性、藝術性,那麼每個幼兒園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存在魅力。
>>>下一頁更多精彩“幼兒園的強大的教育管理功能”
㈦ 幼兒園園所文化是什麼
正好也在看這方面的資料,這篇文獻很好,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幼兒園的園所文化,但是與實踐結合,思路很好。你可以參考下。 淺談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的誤區 一、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誤區 人們對於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並沒有什麼爭議,沒有哪位管理者會懷疑或否定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意義。但對於「什麼是幼兒園文化」,管理者們的理解不同甚至出現了不小的偏差,從而使幼兒園文化建設走入誤區。 誤區一: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片面理解為幼兒園文藝活動的組織 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們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片面理解為幼兒園文藝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當你問他們幼兒園文化建設得怎麼樣?他們會熱情地向你介紹幼兒園成功地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如組織了青年教師知識競賽、歌唱大賽、舞蹈比賽,成功舉辦了「六一」文藝晚會,組織全園教師暑期游覽了名勝古跡等等,並且將這些活動以照片、錄像的形式精心保存下來,作為幼兒園文化建設取得成效的憑證。 誤區二:將幼兒園文化建設只是停留於動人標語的提出 我們通常會在幼兒園的主建築物上看到這樣醒目的標語:「一切為了孩子」「以人為本…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等等,或者在幼兒園漂亮的櫥窗里工整地寫著諸如「對待孩子要有愛心、對待家長要熱心、對待工作要有責任心」等字眼。在部分幼兒園的管理者捫看來,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正是這些抽象的美好標語的提出。似乎只要這些標語提得越是精彩,越是標新立異,越是能夠表明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品位。 誤區三: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盲目視為幼兒園的形象設計 受市場經濟「包裝文化」的影響,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們深受企業形象塑造的「啟發」,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盲目視為幼兒園的形象沒計。當你問及幼兒園如何進行自身的文化建設時,他們會自豪地向你介紹幼兒園如何為教職員工提供了統一的園服上崗,如何改造裝修幼兒園的建築,如何設計幼兒園的網頁,如何運用電視、報紙等傳播媒體包裝宣傳幼兒園的形象,如何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等等。有些幼兒園的宣傳手段近乎到了「作秀」的程度。 誤區四:將幼兒園文化建設僅僅等同於幼兒園規章制度的制定 不少幼兒園的管理者們在談瘦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時,會滔滔不絕地向你介紹他們幼兒園制定了哪些規章制度,為什麼要制定這些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是多麼完善;至於如何貫徹執行這些制度.採取了哪些獎懲措施,收到了哪些效果卻避而不淡。在他們看來,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制定得越是完善具體,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越是取得了成效。 誤區五.將幼兒園文化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割裂 在與部分幼兒園管理者的交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過去,我們幼兒園僅僅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忽視了幼兒園的文化建設,現在看來.只有既重視教育教學工作,又重視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乍聽起來,這似乎很有道理,可仔細分析,你就會發現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不經意間又將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割裂開來.似乎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需要另闢蹊徑,而不是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二、幼兒園文化概念的澄清 顯然,以上幾種誤區都是因為人們對幼兒園文化這一概念的認識存在偏差所致。所以.「什麼是幼兒園文化」無疑需要在這里作出澄清。要弄明白幼兒園文化這個子概念,首先要搞清楚文化這個母概念。 如果我們把文化這個詞彙輸入計算機檢索,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定義。但目前人們比較認同的還是西方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給文化所作的界定:文化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包括工具和消費品、各種社會群體的制度憲綱,人們的觀念和技藝、信仰和習俗」,它也「是一個部分由物質、部分由人群、部分由精神構成的龐大裝置」。 可見,這個對文化的定義相對比較全面,涵蓋了一切人類生活,被各研究領域的學者們所認同。在馬林諾斯基這一文化定義的基礎上,人們又給這一定義作進一步分析,將文化分為五個層面:器物、技術、制度、風俗習慣、信仰與理念。進而又將器物層面與技術層面的文化統稱為物質文化,將制度層面的文化稱為制度文化,將風俗習慣層面和信仰理念層面的文化統稱為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即特定社會和群體的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形成的風俗習慣,是文化的核心,起決定作用。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有什,厶樣的制度、技術和器物。為此,有學者直接將文化界定為人們的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 在分析了文化概念的基礎上,再給勘兒園文化作出界定就相對容易得多。幼兒園文化理所當然也包括幼兒園的物質文化(物質環境)、制度文化(園規園紀)、精神文化(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其申幼兒園的精神文化,即幼兒園在長期的辦園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有的價值觀念,以及承載這些價值觀念的行巍模式,是幼兒園文化的最高層,是幼兒園文化的內涵,它處在意識的、最深層;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在於幼兒園精神文化的培育,不僅要使全體教職員工持有先進的價值觀念使他們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些價值觀念,並且將這些共同認定的價值觀落實到自己與孩子日常接觸的言行舉止中去。 三、結語 偏離幼兒園精神文化的建設無疑會使幼兒園文化建設捨本逐末,走人誤區。幼兒園的文藝活動開展得再豐富也不能保證幼兒教師能夠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幼兒園的標語提得再動人.也只不過是主觀願望,不等於教師已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幼兒園的形象設計得再完美.而不注重教師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培育,其結果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能貫徹和執行,不能被教職員工所認同和自覺遵守,也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死的條文;將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脫離教育教學工作,其後果更是不可思議,正如前面所述,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教師觀念和行為模式的確立,然而對幼兒教師而言,其本職工作就是教育教學,如若脫離了教育教學,其觀念和行為又談何確立呢?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豈不是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嗎? 可見,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首先應對幼兒國、的文化內涵有正確的認識,文化建沒的本質在於其精神文化的培育,不可本末倒置;其次應當意識到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進程,房子易建,標語好提.外形易塑,制度好定,可改變人的觀念和行為實屬不易,不可急功近利,不是一蹴而就。
㈧ 我要做一個幼兒園的園所文化,該從何入手
園所文化首先可以包括一所幼兒園的歷史文化,建院時間,曾任院長的介紹,建院的規模,師資力量和生源情況。 其次可以介紹些幼兒園里的活動的開展情況,比如藝術節,在藝術節中獲得了哪些好成績,還可以展出比賽啊中的照片。孩子在哪些比賽中獲得了哪些好成績都可以展示。 然後可以介紹些院里的老師的豐功偉業。 最後可以介紹院里的特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