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村屬於無錫哪個區
梅村屬於無錫的新吳區,並且由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政府管理。梅村東鄰鴻山街道,南與碩放街道為鄰,西接江溪街道,北與錫山區安鎮街道、厚橋街道相連。
另外,新吳區隸屬於江蘇省無錫市,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地處長三角中部,太湖之濱、古運河畔,北臨錫山區,西接梁溪區、濱湖區,南依太湖。新吳區是三千年吳文化發源地,有鴻山考古遺址公園、梁鴻濕地公園和鴻山泰伯景區三個國家4A級旅遊品牌以及中華賞石園、梅村二胡產業園等一批歷史文化生態資源。
B. 無錫的人文歷史有哪些
無錫有3000年的歷史,據《史記》記載,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及其弟仲雍從陝西來到這里定居,建「勾吳」國,這就是無錫建城的開始。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封仲雍後人周章為吳君,吳國隨之建立。戰國末年,無錫成為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無錫縣。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無錫縣為有錫縣。東漢建武年間復稱無錫縣。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縣為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合並為一,復稱無錫縣。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
無錫以江南文明的發源地彪炳史冊。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無錫充滿了溫情和水。無錫地處江蘇省南部,太湖之濱,北臨長江,南接浙江、安徽兩省,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地形為平原地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全市總面積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632.70平方公里,下轄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市和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郊區、馬山區、新區六個區。人口430萬,市區約92萬,目前發展為輕工、紡織、電子、化工、機械等工業的中等城市.
無錫的經濟發展有深厚的基礎,在唐武則天時,無錫就是重要的漕運之地,在明朝,織布、陶瓷、制磚等手工業非常發達。明弘治年間,無錫的手工織布業繁興,成為「布商雲集、布行如列」的布碼頭。聞名的布碼頭,和漢口的船碼頭、鎮江的銀碼頭齊名,清後期無錫和九江、長沙、蕪湖合稱為「中國四大米市」,無錫的稻米質地優良,尤其是太湖邊的香米,粒粒如玉,既香又糯,被列為皇室貢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我國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物榮宗敬、榮德生先生率先在家鄉開辦了中國首批民族工業,無錫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樣地之一而載人史冊。到三十年代,無錫已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家工廠的新興工業城市。從此,無錫便以「小上海」稱譽海內外。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無錫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綻開了「鄉鎮企業」這一工業新花,無錫又在中國的經濟史上添上了「鄉鎮工業創始地區」的輝煌一筆。
無錫方言屬吳方言。吳方言習慣上稱吳語。無錫方言隨著社會、歷史的長期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無錫的標志:88米的靈山大佛、錫惠的文光塔。
無錫溪水條條,自古城南最美,據說,此河為東漢名士梁鴻所開,故無錫又稱「梁溪」。
無錫市,東距上海市128公里,西離南京市183公里,滬寧鐵 路橫亘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水陸空交通便捷。
無錫市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錫境內地勢平坦,間有低山殘丘,河流湖泊縱橫 交織,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C. 無錫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3000年以前,兩名位於中國北方周朝太子泰伯和仲雍為讓位於季歷,東奔至此,定居於無錫,定居梅里,今無錫梅村鎮(盡管有些歷史記載說實在今天的蘇州)。
二人幫助並帶領當地人民種田、開發水利,不久後這里便繁榮了起來。泰伯去世之後,因其無子,周朝君主便將他的後代冊封為「吳王」,史稱「勾吳」。
在春秋時期,吳國成為了最為強大的諸侯國。孫子的一些後代如今仍然住在無錫李子公園附近的孫巷。然而,不久後吳國被越國(今天浙江和福建一帶)所滅,後楚滅越,吳國在戰國時期又歸屬於楚國。
「吳」區域內的文化、經濟中心在嬴政在位期間轉移到了蘇州,嬴政也是第一位統一中國的皇帝,隨後無錫則劃分給了蘇州。在漢朝時期,武帝設無錫為郡。
無錫的農業和絲綢工業非常發達,尤其是在修造了大運河之後。 20世紀初期,無錫已經成為了中國紡織業的中心城市,以及全國四大糧食產地之一。
在1900年至1940年間,無錫被看作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 1949年以後,無錫的重要性也在逐漸增長,建立了很多紡織產業以及輕、重工業。這座城市也被視為江蘇省第三大重要的城市,僅僅排在省會南京和蘇州之後,隨後便被稱作是「江蘇第二」(南京市「江蘇第一」)。
(3)無錫梅村屬於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1、傳統文化
無錫是中國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吳文化的發展開創了江南古文明,當時由吳泰伯所開創的基業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
吳國歷經了740年,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比不了的。 吳地區域文化簡稱為吳文化,通常來說為吳地從古至今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2、傳統戲劇
錫劇又叫做「無錫灘簧」,一直廣泛流行於蘇南地區,解放以後,從原有的太湖地區漸漸流傳到長江三角洲等地。錫劇的黃金時代為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一舉成為華東三大劇種之一,是江蘇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
在民國時期,錫劇被稱「新戲」,抗戰時期又叫「文戲」,建國前後稱「常錫劇」,直到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統稱為「錫劇」。
錫劇發展為古裝戲為主後,主要吸取京劇的表演程式和藝術手段。其以簧調為主要曲調,後又創造了一些新腔以及增加了板式變化,尤其是大陸調從單一曲調成為變化豐富的腔類,除此之外還吸收了江南的大量傳統的民間音樂。
3、傳統工藝
江蘇無錫宜興手工紫砂陶技藝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紫砂陶以其特殊的材質原料,精湛的手工技藝,古樸的自然色澤以及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而享譽海內外。
在無錫宜興特有一種澄泥陶,其顏色絳紫,由其所製成的產品都叫做「紫砂器」,或簡稱為「紫砂」。這里所出產的紫砂在明、清時代開始就已經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宜興紫砂壺的造型多種多樣,完全採用全手工的拍打鑲接技法製作而成,這種成型的工藝在世界上可謂獨樹一幟。
D. 吳文化的發源地在哪裡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吳文化即吳地、吳人的傳承文化。吳地,一般說來即是以太湖流域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揚州、淮陰一線以南地區,東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區。若以吳語來說,則南可至浙江溫州、永嘉之地,東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揚州以東沿江一百里寬的狹長帶,西至鎮江丹陽的交界處。
太湖中的吳縣三山島發現了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遺址,表明至少從那時起吳先民已在本區域生息繁衍。近年來,瀕臨長江的張家港地區,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先民遺址,其中最早的距今有7000年的歷史。陽澄湖畔的吳縣草鞋山遺址(堆積有 10個文化層),它能完整地說明本地區的歷史演進。第十文化層為距今六千七、八百年左右,此時的先民們已過著定居生活;住在木結構的建築里;從事漁業和農.業生產,已大量種植經人工栽培的粳稻;已有豬、狗、水牛等家畜飼養;從獲得的三塊紡織品殘片可知當時織造技術已相當發達,圖案藝術相當高超,操作工藝相當精湛。五千多年前的吳興錢三漾遺址出土的絹片絲帶表明:家蠶首先是吳地吳人養育的;緩絲織絲的技術,不僅發祥於本區,而且遙遙領先於全國和世界。這遺址還出土有五千年前的農具——省河泥的幹部,這表明本區的農技水平早居全國最先進的地位。又如吳江海堰、團結村等遺址中出上有彩漆繪的陶器,時距今五、六千年間。更使全世界嘆為觀止的是良港文化的玉器(錢塘江流域有大量的發現),無一不被列為精美絕倫的珍品。這一「玉文化」不僅表明了吳越先民的智慧才能、生產水平,而且對我中華民族從思想、觀念、社會制度、民族性格乃至建築風格、審美情趣等許多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考古與上古史告訴我們,歷史上本區域發生過兩次大的洪災,先民們一支渡海北上,一支過江入淮進中原,人數很多,還有少數殘留於台地山麓。進入淮北中原地區的史稱「九黎」、「三苗」,經黃帝、堯、舜、禹等逐次征伐、臣服,漸融合成為華夏族的一支。原留在台地崗坡上的少數支族隨後也漸次發展壯大。在周代,寧鎮、太湖兩區域的先民組合一體——即春秋時代赫赫有名的吳國。它在傳承良清文化的基礎上,交融進了一定程度的北方中原文化、西面的楚文化與南面的越文化,創造出了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上有重大意義的吳國文化,即吳文化中極重要的一個歷史階段。限於篇幅,僅舉其兩個突出方面:一是軍事領域,居當時中國的最前列。吳國不僅有幾萬精良的陸軍,而且有一支編組的強大水軍,其主要戰艦長達十丈,每艦戰車達百人之多。吳國兵器之精銳,在當時首屈一指。更具曠世意義的是,它孕育了傑出的軍事家孫武及其名著《孫子兵法》,至今還具有極大的生命力。二是由伍子胥督造的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姑蘇城,乃「中國歷史第一古城」, 2 5 0 0年來原貌仍存,這不僅在中國即使於全世界也難覓其偶!
由於我國南方與北方的自然環境差別很大,尤其太湖流域,水鄉澤國,域內的地區性特別強,多元性明顯。由於這種自然環境差異,必然導致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的差異,進而導致居民的氣質、習俗、風情,意識、觀念以及審美情趣的差異。吳人從上古時期起,就顯得秀慧、那膩、柔和、智巧與素雅。以後隨著歷史上北方一次又一次的大戰亂,大批的北方地主、官僚、文上一次又一次地流徙吳地,他們的生活習氣,加深了吳地吳人的上述特性。到唐與兩宋時代,吳地城市經濟、城市火化空前繁榮。特別是在明清期間,吳地中心的蘇州,在人口、財富、工農業生產、國內外貿易以及文化、教育、學術、藝術等主要領域都躍居全國「第一大都會」,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在這里孕育,從而使吳文化的內涵特別豐富,特性更加鮮明,生命力十分強大,輻射全國甚至海外不少國家和地區。
蘇州城建於公元前514年,是「中國歷史第一古城」(第二古城是成都)。城周長近四十里,與當時首都洛陽相仿。水陸雙棋盤格局,獨一無二。城內宮室、花園、寺廟、茶室、酒樓、河道、橋梁之多之美之麗之巧,無他城可倫比。距今2500年左右吳人言僵(子游)求學手孔子,返回吳地後大力傳播孔儒之學,被譽為「南方夫子」。漢代吳地郡學林立,誦讀之聲不絕於途。隋唐時創建科舉制度,分科學校應運而生。至宋朝,府學縣學,里、村的社學、義塾以及寺院經辦的經舍,遍布各地,而且由學者主持的書院也以吳地為盛。明代,蘇州地區有社學七、八百所,清代更見發展,凡少年子弟均可入學就讀。吳人好讀書,已成為傳統風氣。正由於這種深廣的教育基礎,故明清兩代蘇州一府的進土、狀元人數遙居全國之冠。
傑出的文學家代有輩出:陸機、陸雲、昭明太子蕭統、韋應物、陸龜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啟、文徵明、馮夢龍、金聖嘆等享有盛名。通俗文學大師馮夢龍的《三言》在中國文學史上居很高位置,馮氏對《吳歌》的搜集整理與創作有著歷史性的貢獻。吳歌乃吳人尤其下層勞動者所創作的民歌,其形式、內容與感染力遠較著名的劉三姐山歌優美動人。它源遠流長,戰國時的屈原就稱羨吳歌的優美動聽,而且歷史、社會影響大。明清兩代,全國主要城市都有專以演唱吳歌為專長的藝伎傳唱,如著名的王翠翹、陳圓圓、童小宛等。崇禎皇帝的寵妃田妃、袁妃也均以這一技藝來取悅皇帝。當時普通百姓亦以會唱吳歌為時髦。笑語為我國一支最古老的語種,迄今穩定少變。唐代語音學家陸德明常以吳音去注釋古代經傳。吳語自先秦時起,就享有「糯軟甜脆」的贊譽,精場帝也以效說吳語為榮。到明清時期,大凡上層人士,尤以婦女如妃嬪、名妓,下至戲曲演員、江湖藝人,均以操吳語為時髦。
戲劇曲藝,獨樹新幟。著名的昆劇孕育於明代的吳地,自此蘇州就成為中國傳統戲劇最重要的發祥地與大本營。劇作家、劇本、演員數量之多,影響之大,在全國居前列,至今依然為海內外所注目。評彈將評話與彈詞合為一體,操吳語,博採小說、戲曲、詩歌、音樂、相聲等表現手法之長,熔說、噱、彈、唱、演於一爐的綜合藝術,深受群眾喜愛,還有中華民族的輕音樂「江南絲竹」,於音樂天地里獨樹一幟。
吳中古典園林曲折幽遵,小巧玲球,變化有致,在構思、布局、造型上深蘊詩情畫意,藝術與自然之美和諧地統一。城市建築與居民的風尚、習性都講究藝術化、典雅化,這是吳人的一大特徵。
吳門的書畫藝術為舉世公認。沈周、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等在世時,就為國內外人士所欽佩。那時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人士,都以得沈、唐、文三人之書畫為一生中之殊榮。
手工工藝精巧優良,不僅在歷史上曾獨步全國,至今在絲綢、刺綉、木石雕刻、燈彩、制扇等方面仍為海內外人士所嘆服。絲綢、刺綉之精美絕倫,紅木傢具及雕刻技藝世無其匹。蘇州燈彩與蘇扇之華美精巧曾在歷史上享第一之譽很長時間,茲僅舉兩小例以一斑窺全豹。①擔相。用泥捏成各種人物面相,肢體以香樟木做成,手腳都能活動,再配上四季農飾,組成各種藝術場景擺設,它將中國雕塑大師唐代楊惠之的技藝實用化,散布至家庭文化里去,其社會意義很大。仿照顧客的相貌,哪怕額上一塊小疤都能維肖維妙地捏出來。②清朝前期,山塘街上有一種製作場店,能以一根發條作動力,制出像「童子拜觀音」、「攪娥奔月」等高級玩具,不僅人物四肢眼嘴都能動作,就連月中的小玉免也能一下一下的搗葯。「工巧絕倫,舉國無雙」,確是歷史的真買寫照。
吳中的飲食文化素以高、精、雅、鮮享譽全國。吳地不僅有自成體系的「蘇幫菜」以及一大批高檔菜館酒樓,更以普通百姓家家講究日常餚菜而名聞遐爾。歷史上「船菜」特具水鄉地方特色,蘇州的傳統風味小吃及糕點糖果,其品種之多,門類之全,質地之佳,滋味之美,形色之巧,千百年來一直令海內外人士贊不絕口。
人文景觀「聚寶盆」的吳地民俗是吳文化的又一代表。在歷史上它就以博厚豐繁饒有興致而稱絕全國,而且無論其衣食住行、生產勞動、愛情婚姻、人生禮儀、生老病死、節令玩耍等等無一不多姿多采,別具一格,而且不少方面還品位高級。比如,明清時代的八月中秋節除通常的賞月吃月餅食菱藕外,還在虎丘山上舉行通宵的全民性的戲曲演唱競賽;又如每年清明、七月半及十月初一三節至山塘街「看出會」,好比西方許多國家最隆重盛大的「狂歡節」,其內容奇特豐富,傳統色彩鮮明濃烈,傳唱至今的古代中國民歌〈大九連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足以為證。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吳文化是一種具有魚米水鄉特色的「才智藝術型」地方文化。它有五個本質性屬性:水文化十魚文化十稻文化十蠶桑文化十船文化。它又孕育於「重群體、答道德、講究和諧、崇尚中庸之道」的大中華文化母胎之中。這種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就凝煉出了它的「秀慧、細膩、柔和、智巧、素雅」的社會文化特徵。
正由於這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特徵,導致了吳地吳人千百年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持久不衰地繁榮昌盛,而且也使它具有較諸其他地方文化更強的開放性、吸收性與融匯性的特點。因而也可以看成是某種經濟型的文化。優秀的吳文化必將對祖國的四化和統一大業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E. 無錫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無錫的文化特色是:
F. 關於吳文化的幾個問題
1. 關於吳文化的起源,一樓已經引用了網路的一些說法,追溯到黃帝的兒子玄囂那裡,不過這只是傳說而已。現在公認的吳文化起源,一般是從公元前12世紀左右太伯奔吳算起的(太伯,也寫作「泰伯」),而且不是太伯一個人,還有他的弟弟仲雍,兩人一起來到吳地。傳說周太王古公直父有三個兒子,老大是太伯,老二是仲雍,老三是季歷。季歷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昌。周太王對昌這個孫子另眼相看,一心要把位子傳給他。太伯和仲雍為了順從父親的意思,就結伴出亡,來到吳地。
至於吳文化的終結,狹義的說,在春秋末期吳國被滅亡的時候就結束了。滅亡時間大致是公元前473年,因此吳文化延續了700多年。
廣義的說,吳文化以先吳和吳國文化為基礎,經過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生長發育,至隋、唐、宋、元及明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吳文化開始從傳統文化定式向現代文化方向轉型。 也就是說,吳文化到現在還沒有終結,流傳了3200多年。
我個人的看法,吳國滅亡後,其文化已被其他文化融合、改造,不再是正統的吳文化,所以我在下面敘述中提到的吳文化,採取第一種說法。也就是從商末延續到春秋末期。
2. 吳國的范圍,最早的發源是在今江蘇無錫梅村,現在無錫市鴻山還有太伯的墓。傳說農歷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這日,都有紀念活動。
後來,吳文化的中心遷到了姑蘇,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在這里,吳國逐漸走向強盛,勢力范圍擴大到整個江蘇南部,後來通過一系列的戰爭,擴大到浙江北部、淮河以南,現在的江蘇省大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都成為吳國的領土。最後,吳王闔閭還滅掉了楚國,勢力一度擴張到湖北。
以上說的是吳國的疆域,不同於吳文化的范圍。事實上,吳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向南過了錢塘江就是越文化,向北過了長江就和齊、楚文化沖突,向西到了安徽境內就到了吳楚文化的交錯地域。
3. 從「男兒何不帶吳鉤」一句可以看出,吳文化的精髓確實是尚武之風。我們可以看吳國發展的歷程,首先是和大自然做斗爭,強盛起來以後就是不斷和周邊的越、楚、齊等國征戰,小戰不斷,大戰常有。而思想文化領域的成果,卻幾乎沒有。吳國的發展史,也就是一部斗爭史,或者說一部戰爭史。
至於吳文化是文明還是荒蠻,這個就難說了。吳地本來是沒有什麼先進文明的,但太伯奔吳的時候,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明,和當地的文明進行了融合,才形成了吳文化。從後面的發展來看,吳文化似乎和中原文化區別不大,其青銅冶煉的技術甚至在中原各國之上,很難說吳文化是荒蠻的。這些說法應該是當時中原各國帶著有色眼鏡在看吳國,類似的,楚國和越國也受到這樣的「待遇」。
至於吳文化地區真正步入文明,我認為是在吳王壽夢時期,大約是在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561年。吳王壽夢是吳王闔閭的祖父。
4. 吳文化南面是越文化,西面是楚文化,北面是齊魯文化。吳文化源自周文化,以龍為圖騰;越文化則以蛇為圖騰;楚文化以鳳為圖騰;齊魯則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截然不同。這些文化都是互相獨立的,甚至是敵對的。
吳文化的發展方向,前面已經說了,向南越過錢塘江,向西越過長江,向北越過淮河,分別和越、楚、齊三國沖突。後來,吳國被越國滅亡,之後越國又被楚國滅亡,吳文化於是先後受越、楚文化影響。到了秦以後,因為北方多次被少數民族佔領,原有的文化中心多次南遷,所以吳文化又被中原文化改造。近代以來,吳文化地區是中國最早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所以又大量接受西方文明和思想。因此,現在的吳文化,早已不是原先的吳文化了。我也從小生長於吳文化地區,不過這里完全不是最早的尚武成風、輕於赴死的風貌了,文化早已徹底改變。現在還保存的吳文化遺址,也就那麼不多的幾處了。
G. 梅村的歷史
梅村,古稱梅里,稱荊蠻地區。在商朝武乙年間(公元前1152—1118年)泰伯偕同胞弟仲雍,為讓侯位,從陝西歧山來到江南荊蠻地區,史稱「泰伯奔吳」。
武乙21年(公元前1132年),泰伯君於勾吳,並築「泰伯城」,建立江南地區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勾吳。
周武王11年(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次年(公元前1045年)分封諸侯,求泰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封周章為吳國君,建吳國,定都梅里。
吳王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吳國遷都姑蘇,梅里屬吳。
元王3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梅里屬越。
周顯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滅越,梅里屬楚。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秦始皇統一中國,梅里屬秦。
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設置無錫縣,梅里屬無錫縣。
王莽新政(公元9—23年)將無錫縣改為有錫縣,新政失敗後又改為無錫縣。
三國時期,孫權稱帝(公元229年),無錫縣屬吳。
南北朝時期,陳後主元年(公元589年)改無錫縣為吳州。
隋文帝開皇9年(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以州統縣,置常州,無錫縣屬常州府。
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時期,無錫先後屬於吳和南唐。宋太宗開寶8年(公元975年)11月滅南唐,梅里歸宋。
清世宗雍正2年(公元1724年)將無錫縣分為無錫、金匱兩縣,東面為金匱縣,西面為無錫縣,梅里屬金匱縣。
咸豐10年(公元1860年)太平軍建蘇福省,廢金匱縣,梅里屬無錫縣。公元1864年,太平軍失敗,恢復錫、金兩縣,梅里屬金匱縣。
清宣統3年(公元1911年)發生辛亥革命,11月6日無錫光復。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撤常州府,並金匱縣於無錫縣。1927年4月無錫縣直屬江蘇省。1932年無錫縣屬督察專員公署。
1934年2月,無錫縣屬無錫行政督察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無錫淪陷期間,前期梅村分別屬景雲市、北下鄉、南延市和太伯市。後期分別屬於東亭區和盪口區。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梅村市鎮和伯瀆河以北地區屬東亭區;伯瀆河以南地區屬盪口區。
1948年1月,無錫縣裁區設署,合並鄉鎮,梅村鄉(在3月改梅村鎮),屬無錫縣查橋區署。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梅村屬無錫縣查橋區。
1949年7月—1956年3月,梅村屬無錫縣梅村區。
1956年4月—1957年9月,梅村屬無錫縣安鎮區。
1957年10月—1958年4月,梅村屬無錫縣盪口區。
1958年5月—1961年5月,梅村屬無錫縣盪口片。
1961年6月—1963年10月,梅村屬鴻聲工作委員會。
1963年11月—1982年10月,梅村屬鴻聲片。
1982年11月—1983年3月,梅村屬錫東片。
1983年3月以前,無錫縣由蘇州地區專署管轄。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梅村屬無錫市無錫縣。
1995年8月,無錫縣撤縣建錫山市,梅村屬無錫市錫山市。
2001年3月,錫山市撤銷建惠山區、錫山區、濱湖區,梅村屬無錫市濱湖區。
2002年2月,梅村劃入新區,屬無錫市新區。
2009年5月,梅村撤鎮建街,成為梅村街道。
2015年10月,梅村街道劃歸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政府管理。
在商末,泰伯在梅里建立江南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勾吳國,並築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以防外敵入侵。
梅里作為勾吳國的國都達6個多世紀,成為江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梅里被稱為吳墟。
據《泰伯梅里志》載:唐宋以來,有泰伯鄉、梅里鄉。鄉統都,都設圖。梅村鄉有泰伯鄉、梅里鄉、上福鄉。1929年開始,取消都、圖。鄉以下為保、甲。梅村鄉所轄有9個鄉鎮,共45個保。
1940年10月,成立抗日民主政權,梅村地區以伯瀆河為界,河北是梅北區,設8個民主鄉;河南是梅南區,設9個民主鄉。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梅村地區又恢復保、甲制。
1949年建國後,梅村設區,有13個小鄉(梅村、荊福、香平、周涇、廟金、新中、石基、永安、東元、西倉、三讓、秦村、梅北)。
1954年8月,梅村區劃入牆門、牆西、薛典、觀泗4個小鄉,劃出新中、周涇、石基3個小鄉,共有14個小鄉。
1956年4月,梅村區撤銷,在農業合作化高潮中,梅村地區先後成立2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9月12日,梅村人民公社成立,轄21個農業生產大隊,1960年成立了1個漁業大隊,1964年6月12日設立1個梅村市鎮居民委員會,1980年新風大隊分為新南、新北2個大隊。至
此全公社有22個大隊,1個漁業隊,1個居委會。在1968年3月成立梅村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系文化大革命中的臨時權力機構。1981年12月27日,恢復梅村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4月27日,成立梅村鄉人民政府,8月,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金鄉共有22個行政村,245個自然村,377個村民小組,1個漁業村,2個漁業小組,1個市鎮居民委員會。
1988年7月1日,成立梅村鎮人民政府,有茅塘橋、繁榮、荊心、荊協、荊同、梅村、香一、齊心、高田、北張、聯心、協豐、梅北、東園、張公橋、群力、南石園、新南、新北、
梅新、新宅、永新、漁業共23個行政村和一個市鎮居委,面積達34.8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13萬。
1995年有荊協、荊同、香一、齊心、高田、北張、聯心7個行政村劃歸新區旺庄鄉。此後,梅村鎮面積為24.4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5萬。
2002年,有茅塘橋村和繁榮村整體拆遷,荊心村、協豐村、新北村、新南村、東元村、南石園村大部分拆遷,拆遷的村民都搬進安居房,形成居民社區,在2006年組建梅荊花苑第一社區,梅荊花苑第二社區、泰伯花苑第一社區、泰伯花苑第二社區和香梅花苑社區等5個社區,2008年組建泰伯花苑第三社區。
梅村一直是錫東重鎮和無錫市的衛星城鎮,1998年,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城鎮進行規劃建設。2007年1月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近年來,隨著新區大開發、大建設的輻射和推動,梅內鏈村鎮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發展戰略,根據「一河兩區三街四帶」的規劃格局,中心鎮區5.5平方公里以伯瀆河為界分成南區(老鎮區)和北區(新鎮區),北區以錫義路、新華路、泰伯旅遊街為框架打造沿路商業街。在完成建設130萬平方米農居房的同時,按照「集約、集聚、高檔」的要求,採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全面盤活土地資源,加大房產開發力度,推進商住樓宇開發,力爭「十一五」期末形成100幢小高層,逐步形成市級知名商住區。
H. 無錫梅村為什麼叫梅村
梅村古名梅里,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長子泰伯,為達成父王想立三子季歷的願望,偕二弟仲雍托辭采葯,夜奔江南,拴馬於枯樹樁。到清早,見枯枝上梅花朵朵,喜出望外,頓悟此地當為寶地。於是為其取「梅里」之名,斷發紋身,從俗而化,將中原文化傳播到荊蠻之地。勾吳之國,由此發端;代代相傳,終成一邦。大江南北、太湖之濱都受到泰伯謙讓和開拓精神的導化,漸成為衣冠禮樂之邦。因此,孔子稱其為「至德」,司馬遷的《史記》有三十世家,泰伯位列「第一世家」,東漢桓帝敕令建墓立廟。目前,泰伯廟列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AA級旅遊景點,是無錫市旅遊十八景之一,泰伯旅遊風景區規劃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每年正月初九,散居在世界名地的吳氏宗親、黃帝後裔,紛紛來到「江南第一古鎮」以各種形式歸宗祭祖,形成了聞名於世的泰伯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