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傳統文化結構中的和包含哪些內容
【和】與詩學有關的美學概念。它從總體上集中代表了中華民族對於宇宙人生審美境界的最高追求。西周末年,史伯最早提出了「和實生物」的審美命題,語見《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又雲:「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和樂如一,……務和同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
「和」是自然社會不同事物的矛盾統一。其中所稱「樂」和,因為先秦時代詩、樂、舞三者合一,常以「樂」表示藝術總稱,因而其論「和樂」,即通於文藝美學。在中國古代美學發展史上,「和」具有豐富的審美內蘊,要義有以下幾方面:
一、「和」是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發生的規律,存在的常態,功能的佳境。如前引史伯「和實生物」、即為「和」的最高審美義蘊提出了哲學依據。其中「和五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物錯雜以成「文」等論點,對「和」發展為審美范疇影響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更從宇宙本體論、生化論層面,闡釋了「和」是陰陽二氣矛盾統一,是生成萬物的內在依據或存在狀態。而《莊子·天道》篇稱「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天和、人和,即是順應自然,而不要人為地干擾,甚至破壞自然,這是萬物之美所以產生的哲學根據。
二、「和』,是創作主體的生理機能、行為態度以及精神境界的最佳狀態和理想規范。如《國語·周語下》雲:「單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樞機也,故必聽和而視正。聽和則聰,視正則明。」劉姆《文心雕龍》則將「和」的理論(藝術論)直接引人文學創作,《養氣)篇雲:「吐納文藝,務在節宣,清和其心,調暢其氣,煩而即舍,勿使雍滯。」創作之時,詩人的身心調暢清和,是保證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如果是「銷釺精膽,迫促和氣」,必然導致創作的失敗這說明審美主體的生理及心理和諧,是其審美創造能力正常發揮乃至超常發揮的內在基礎。
三、「和」是作品創造的雅正和平、含蘊深厚的藝術境界,這一審美特徵備受傳統詩論家的推崇。孔子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悄))孔安國註:「樂不至淫,哀不全傷,言其和也」就在春秋時期,孔子已為詩歌之「和」定下基調,認為「和」是詩的最高境界。但孔了同時又強調「詩··…可以怨」(《論語·陽貨》)。可見其「和」的藝術高境,即包含了社會人生的矛盾統一的內容,並沒有完全否定詩歌文學揭露黑暗、諷刺時政的現實性。而發展到漢儒的「溫柔敦厚」的詩教,主張「發乎情,止乎禮義」,則其所謂「和」,強調同,而淡化矛盾,削弱了文學對現實的批判作用。
這一觀點,為明清儒家正統詩論所發揮,於是出現了追求溫厚和平、含蓄委婉為審美極致的理論傾向。其特點是把思想規范與審美追求合二為一,如清沈德潛等即是。而張謙宜則反之,其《繭齋詩談》卷一雲:「人多謂詩貴和平,只要不傷觸人。其實(三百篇)中有罵人極狠者,如『胡不遺死』,…蓋罵其所當罵,如敲朴加諸盜賊,正是人情中節處,故謂之和。」
四、「和」是藝術辯證法的適宜度量和最佳境界。如《左傳·昭公二十年)雲:「聲亦如味,·…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人、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詩歌作品的藝術形式也應追求「和」。如(文心雕龍·聲律)雲:「是以聲畫妍蛋,寄在吟詠;吟詠滋味,流於字句;氣力窮於和、韻。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
五、「和」作為中國古代雜文學觀念中的一個基本范疇,其義蘊中還包括了文學作品調節社會矛盾、改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調節平衡身心健康的作用。如《荀子·樂論)所稱君臣上下一同聽樂而「莫不和敬」,強調「樂者審一以定和」。《禮記·樂記》又據此加以發揮。但是漢以後的文論家,又多有強調「和」的審美功能而要求超越功利,其旨趣之異,不難分辨。
② 明清文化的特點
特點
一.發展緩慢
1.政治:君主專制的極端強化。表明封建制度見去衰落。
2.思想
(1)程朱理學唄奉為至尊。
(2)八股取士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滯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3)大興「文字獄」
3.古典文化的大總結
(1)圖書典籍《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四庫全書》
(2)科技: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李時珍《本草綱目》
(3)其他:建築,工藝品
二。嬗變
1.啟蒙思想的興起
(1)王陽明「心學」
(2)李贅「童心說」
(3)黃宗羲,顧炎武,王之夫「經世致用」
2.文學藝術表現出強烈的反叛精神:《西遊記》《紅樓夢》《儒林外史》
3.實名文學興起
《金瓶梅》「三言二拍」
這些是我在文化課上學的,望採納
③ 你能介紹一下中國明清古典小說的主要內容嗎
中國明清古典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對於當時中國市井生活的描寫。
④ 急求 ·!試述明清時期對古典文化進行了哪些大概括
明清時期,文學經典在文學活動中的意義比過去更為突出,對經典作品創作規律和作品特徵即文法的研究也發展到更深入的程度。明初高啟在論詩法時提出的對詩歌進行藝術評價的標準是「格」、「意」、「趣」三個方面。(註:高啟:《獨庵集序》,《四部叢刊》本。)與唐代人喜歡談論的「十七勢」、「十四例」之類法式不同,其中沒有什麼實在具體的東西可供學習,毋寧說是一些具有較高概括性的觀念范疇。「格以辨其體,意以達其情,趣以臻其妙」,這是把對詩歌藝術特徵的分析區分成三個層次:「格」是形式的整體特徵,可以說是評價作品的最直觀層次,也是確定一個作品基本格調的層次;「意」是情感內蘊,是作品的內在意義層,也是一部作品感染、打動人的內在源泉;而「趣」則是作品中所透射出的作者的靈感和獨創性,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特殊魅力。這三個層次的觀念顯示出高啟對文學審美規律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層。
明中葉的謝榛談論詩文時提到的概念是體、志、氣、韻(註:謝榛:《四溟詩話》,《歷代詩話續編》下冊,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141頁。),與高啟所說的格、意、趣有相似之處:「體」近於高啟的「格」,「志」近於「意」,「氣」與「韻」的准確含義當然不同於「趣」,但也是與作品的藝術魅力相關。這里可以看出明人進行藝術作品的描述和分析思路的一個特點,是比前人更注重使用抽象概念進行較全面、宏觀的概括。這種研究思路的進一步發展,便是清代葉燮的《原詩》對詩歌藝術特徵進行的全面系統的概括與理論抽象。事實上,葉燮用理、事、情三方面來概括作品的意義,用才、膽、識、力四要素來概括詩人的主觀條件,這樣的分析研究思路與高啟、謝榛等明人的分析論述之間的聯系是很明顯的。謝榛還談到詩有四格,即興、趣、意、理。他集中談論的是詩歌作品的內在意蘊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談到了「趣」。關於詩要有「趣」的說法,或許可以從嚴羽所說的盛唐人論詩惟在「興趣」這個說法中找到源頭。嚴羽所說的「興趣」究系何指是個問題,因為他說來說去,總歸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別材」、「別趣」。我們只能設想他的「興趣」是相對於宋人的讀書窮理而言的審美意蘊,顯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而對於明人來說,「趣」這個概念具有了特定時代文化所賦予的意義。從謝榛用以說明的例句「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來看,似應指尖新脫俗的意趣。主張性靈的公安派袁宏道關於「趣」的解釋是童趣,這與推崇古典的謝榛所說的「趣」當然不同。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在談論傳奇創作時主張重「機趣」。他在解釋「機趣」時說:
陽明登壇講學,反復辨說良知二字,一愚人訊之曰:「請問『良知』這件東西,還是白的?還是黑的?」陽明曰:「也不白,也不黑。只是一點帶赤的,便是良知了。」照此法填詞,則離合悲歡,嘻笑怒罵,無一語不帶機趣而止矣。(註:李漁:《閑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頁。)
他在這里解釋的趣或者說「機趣」,更近似於當代人所說的「腦筋急轉彎」式的機智。這些對「趣」的理解和解釋雖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的東西,就是要出自個人天性、見出靈氣才稱得上有「趣」。當關於文學創作規律的研究涉及像「趣」這樣的概念時,就不再能機械地靠對法式的研究和學習來解決問題了。
明人胡應麟說:「漢唐以後談詩者,吾於宋嚴羽卿得一悟字,於明李獻吉得一法字,皆千古詞場大關鍵。第二者不可偏廢,法而不悟,如小僧縛律;悟不由法,外道野狐耳。」(註: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頁。)他要求將「法」與「悟」結合起來,而「趣」正是需要通過「悟」才能把握的東西。葉燮則將胡應麟「法」與「悟」的區分變為「死法」與「活法」之分,而「活法」所論之理、事、情則是「幽渺以為理,想像以為事,惝恍以為情」。(註:葉燮:《原詩》內篇,《清詩話》下冊,第587頁。)由於有了「法」與「悟」、「死法」與「活法」之別,對文學創作規律或法式的研究變得復雜了。明代另一學習古典的文學流派「唐宋派」的領袖人物之一唐順之曾用唱歌奏樂之法來說明文法的不同層次,他認為一般人可感知的法就是「氣有湮而復暢,聲有歇而復宣。闔之以助開,尾之以引首」這些基本規律。然而「最善為樂者」雖然也不離這些基本的法,卻「使喉管聲氣融而為一,而莫可以窺」,成為無法之法。這才是明清人心目中文法的最高境界。(註:唐順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荊川先生文集》卷一○,《四部叢刊》本。)
那種「莫可以窺」的無法之法意味著對經典作品僅靠學習來把握是不夠的,還得靠個人的靈感和悟性。這樣一來,自唐宋以來對古典作品創作方法的學習就變成了對古典作品深層意蘊的神悟式釋讀。這表明,對古典作品意義的理解越來越向個人主觀體驗的方向發展。以主觀體驗甚至臆度的方式釋讀經典作品,這種風氣直到明末仍不絕如縷。其中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以評點「六才子書」著名的怪才金聖嘆。金聖嘆批評《離騷》、唐詩、《水滸傳》、《西廂記》乃至釋講佛經易理,多有出人意表的奇談怪論。贊者稱頌他的批評靈心妙舌、透發心花;批評者則認為他的觀點牽強附會、怪誕不經。其實在金聖嘆對古典作品的釋讀中,這兩種情況都存在著。他在《水滸傳》中對許多人物性格的分析的確是獨具隻眼、妙筆生花;而他在《通宗易論》中硬把孔子與如來拉在一起,不能不說是生拉硬拽的奇談怪論。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他對古典作品的理解和解釋都帶有明顯的個人體驗色彩。個人體驗的主觀性使得他的批評的客觀准確性無法得到保證,因而造成了精彩深刻的分析與牽強附會的誤讀並存的矛盾情形。
一般說來,清代文人的學風與文風比明人要嚴謹實在。清代的學者們對古典作品的釋讀和研究比起明代來更嚴謹科學,但並未因此而忽視了對作品審美意蘊的體驗。清初學者王夫之研究詩歌藝術特徵的方式,雖然看上去不像竟陵派或金聖嘆對古典作品的釋讀那麼主觀偏激,但在重個人體驗而不是普適的推理和客觀標准方面卻是一致的,以至於後人往往批評他的這種帶有主觀傾向的釋讀「不免墮入空虛一路」(註:王kǎi@④運:《湘綺樓說詩》,《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三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07頁。)。
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對《詩經》中詩句的解釋,可看做這種體驗式釋讀方式的出色例證。比如他在解釋「周南」中的《fú@⑤yǐ@⑥》時說:「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在解釋《漢廣》時說:「終篇忽疊泳江漢,覺煙水茫茫,浩渺無際,廣不可泳,長更無方,唯有徘徊瞻望,長歌浩嘆而已。」這兩首詩不但篇幅短小,而且內容更簡單,主要是一些重復的疊句而已。像這樣的詩句如要從字面強解,那就不免會成為錢鍾書先生所說的那種將「一二一、一二一,香蕉蘋果大鴨梨」解作「香蕉一,蘋果二,大鴨梨一」的迂腐經生了。(註:錢鍾書:《管錐編》第一冊,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65頁。)方玉潤的解法如他自己所說,是平心靜氣的「涵詠」,也就是在想像中設身處地地體驗。金聖嘆在小說批評中把這種體驗方式稱作「動心」,是指作者在構思小說中生動的人物性格和故事細節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心理狀態。實際上方玉潤在釋讀古詩時也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正是這種設身處地「動心」的體驗,使明清人對古典作品中審美意蘊的理解比宋人膠著於字義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對古典文學釋讀和研究的意義在於尋求一種貫穿歷史的藝術精神,一種始終活在一代代人心靈深處的審美需要。這種深藏在文學文本背後的活的精神,只能通過讀者的個人體驗來獲得。它實際上是讀者與仍然活在作品背後的作者之間的一種心靈溝通。這正是譚元春所說的古人「有炯炯雙眸從紙上還矚人」的那種閱讀境界。(註:譚元春:《詩歸序》,《譚友夏合集》卷八,台灣偉文圖書出版公司影印本。)隨著這種體驗意識的覺醒和發展,古典作品的價值不再僅僅是文學創作中學習、效法的樣板和工具。對古典作品的欣賞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顯得更為突出了。在近代文學批評史研究中所總結、提煉出來的傳統文學審美范疇「意境」,可以說就是古典作品釋讀中體驗意識發展成熟的產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意境」理論的主要功用不是指導詩歌創作,而是對古典作品釋讀欣賞經驗的總結,是對後來的一代代古典文學接受者提示的體驗式閱讀的門徑。古典主義的文學思潮就這樣逐步從創作轉向了接受。
詳細見:http://wtx.sysu.e.cn/mofei_list.asp?id=239
⑤ 明清的文化特色
明清文化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相繼占據文化宗主地位;
第二,早期啟蒙思潮應運而起;
第三,進入古典文化總結時期;
第四,進入「西學東漸,中西文化匯合」的初級階段。
以上四點,是就明清兩代文化的共通特色而論的。若就明清兩朝之間言之,彼此又有明顯的差異。
⑥ 明清時期對古典文化進行了哪些大總結
[思路分析]
明朝中葉,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出現,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明傳奇和明清小說蓬勃發展,在我國和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中西文化產生了激烈的撞擊,一些領域開始注意吸收來自域外的學說和技術。
[解題過程]
一.明清文化的特點。
1. 科學技術取得新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繼問世;
2. 理學走向極端,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應運而生;
3. 伴隨城市經濟發展,市民文學蓬勃興起,戲劇和小說成為文學主流;
4. 古典文化進入總結時期,官方組織大型圖書編纂成就突出,顯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5. 傳教士東來,使中國人了解到一些西方先進文化。
二.科學技術的新成就。
1. 程大位。明代數學家,編著《演算法統宗》,全部採用珠演算法,反映明代商業數學水平,使珠算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地。程大位為安徽省休寧縣人。
2. 明安圖。蒙古族數學家,鑽研三十餘年,證明出求圓周率的三個公式,並推導出六個新公式,整理成《割圓密率捷法》一書。
三.古典科技巨著涌現。
1.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餘種,方劑一萬余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
2. 徐光啟《農政全書》。介紹傳統農學成就,建立起了較完整的農學體系,介紹了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與工具;
3. 《徐霞客游記》。地理學巨著,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出記述,早於歐洲兩個世紀;
4. 宋應星《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國外稱之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四.理學的演變——王陽明「心學」:主觀唯心主義理論。
背景:程朱理學盛行,封建統治者的官方哲學理學與心學相繼占據統治地位。
觀點: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善,心外無理,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慾,以致良知。恢復內心固有道德觀念,忍受壓迫。
評價:理學已經走向極端。
五.進步思想家。
1. 李贄。明後期,以「異端」自居,指儒家思想並非「萬世之至論」,否定孔子為「天生聖人」,反對「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揭露道學家的虛偽。評價:我國反封建思想的先驅,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色彩。
2. 黃宗羲。明清之際,激烈批判封建君主專制,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開睛之害盡歸於人」,君主專制為「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提倡「工商皆本」。評價:思想震動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想興起有一定影響。
3. 顧炎武。明末清初。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結合書本知識與實地調查寫下《天下郡國利弊書》等。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他的學風對清代影響較大。
4. 王夫之。明清之際,晚年隱居石船山,故我稱「王船山」、「船山先生」,傑出的唯物思想。認為「氣」是物質實體,「理」為客觀規律,「氣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觀點。提出「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即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否定理學家主張的形而上學思想。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提出政治上要「趨時更新」。評價:王夫之的思想閃爍著革新的光芒。
六.明傳奇。
明代中期以後,傳奇佳作層出不窮。湯顯祖的《牡丹亭》,從個性解放的角度描寫愛情。《清忠譜》,反映蘇州市民抗擊閹黨迫害東林黨人的示威事件。《萬民安》描寫明末葛賢領導蘇州染織工人反稅監的斗爭。評價:是資本主義萌芽要求掙脫封建專制鐐銬的新思想。
七.明清古典小說。
1.《三國演義》,羅貫中,元末明初,最早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2.《水滸傳》,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3.《西遊記》,吳承恩,明,浪漫主義小說;
4.《紅樓夢》,曹雪芹、高鶚,清,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
5.《儒林外史》,吳敬梓,清,諷刺小說;
6.《聊齋志異》,蒲松齡,清,優秀短篇小說集。
八.類書、叢書的編纂。
1.《永樂大典》,明成祖時,解縉主持的類書。兩萬余卷,輯入七八千種圖書,裝成一萬一千餘冊。
2.《古今圖書集成》,清代,一萬卷,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類書。
3.《四庫全書》,清乾隆時,紀昀主持編纂。是我國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類,收錄典籍三千四百餘種,裝成三萬六千餘冊。但修書的同時,禁毀的數量相當可觀。
九、西學東漸
新航路開辟後,隨著歐洲傳教士東來,我國與西方思想文化進行了大規模的直接接觸和交流.
西方傳教士來華的目的:
16世紀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西歐,北美勢力縮小.為了擴張勢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穌會,作為傳教組織.由於西方的新教勢力強大,耶穌會轉向東方發展.真正為其在中國傳教奠定基礎的人是利瑪竇.
⑦ 明清時期文化的特徵及主要成就
一、明朝
1、文化特徵
明中葉後,隨著城鎮經濟的繁榮,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戲曲又出現了新的發展,產生了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作品。
明代文學以小說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創作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章回小說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三言」、「二拍」就是這種話本和擬話本的代表作。
明代詩文數量卻浩如煙海,不僅作家眾多,而且各成流派。
2、成就
明代劇作中最負盛名的是《牡丹亭》。
在明代,流行的戲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陽腔和崑山腔(崑腔)。
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小說《金瓶梅》就是出於明朝。
二、清朝
1、文化特徵
清代的畫壇由文人畫佔主導地位,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更多畫家追求筆墨情趣,在藝術形式上翻新出奇,並涌現出諸多不同風格的流派。
清初和中期,統治者屢興文字獄。其特徵是:罪狀由權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起,證據也由權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成。
2、成就
京劇源於明朝的崑曲和京腔,形成於乾隆、嘉慶年間。
清朝小說以曹雪芹等著《紅樓夢》被認為代表。《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和晚清譴責小說均有很大影響。
清初朱耷、石濤的山水花鳥畫,中期的「揚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吳昌碩的仕女花鳥畫及楊柳青、桃花塢和民間年畫均對後人有很大影響。
(7)明清古典文化集成的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1、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2、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總計296年。從改國號為大清開始,總計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在清初的「康乾盛世」里,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最終確定了中國近代的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但是封建專制也推向了最高峰。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清朝後期,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實現五族共和,清朝從此結束。
⑧ 四庫全書講的是什麼
《四庫全書》講的內容如下分為經、史、子、集四部。
其中"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等10類;"史部"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 15類;"子部" 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等14類;"集部"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05類。總共44類。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由於搜集四庫全書時毀滅大量古籍檔案,故有學者稱為"四庫毀書"。
共有3500多冊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當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⑨ 明清時期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明清兩代中國古典文化。
(1)在圖書典籍方面,收集,考證,考辨典籍文物,編撰了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叢書《四庫全書》。
(2)在古典科技方面,出現了科學技術巨著。李時珍《本草綱目》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徐光啟《農政全書》不僅記載了國內關於農業生產經驗的總結理論,同時還介紹了歐洲的農田水利技術。宋應星《天工開物》,記錄了明末清初的生產技術,是一部享譽海外的工藝學網路全書,等等。
(3)在學術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時期的學者對中國古代文獻展開了空前的整理與考據。
西學東漸:明末清初,利瑪竇和湯若望等歐洲耶穌會士東來。他們在給中國人帶來歐洲宗教神學的同時,也將近代以及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廣泛傳播於中國學術界,打開了部分中國人士的眼界。同時將中國的優秀文化成果也帶回自己的祖國,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這種文化交流的方式叫「西學東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