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薩滿文化主要是分布在哪些地方

薩滿文化主要是分布在哪些地方

發布時間:2022-09-11 20:56:55

① 薩滿教的宗教介紹

薩滿教是分布於北亞一類巫覡宗教,包括滿族薩滿教、蒙古族薩滿教、中亞薩滿教、西伯利亞薩滿教。薩滿(珊蠻)(Shaman,巫師)曾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解夢、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獄的能力。Shaman指從事薩滿技術的薩滿師,Shamanism則由研究的學者所起,所謂薩滿教並非指某種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薩滿經驗和薩滿行為的通稱。
薩滿教傳統始於史前時代並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滿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薩滿教,直到公元11世紀。[1]清朝中華民國以前一直在中國東北甚至蒙古地區大范圍流傳,清朝皇帝把薩滿教和滿族的傳統結合起來,運用薩滿教把東北的人民納入帝國的軌道,同時薩滿教在清朝的宮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
薩滿一詞源自西伯利亞滿洲-通古斯族語的saman,經由俄語而成英語之shaman,shaman指從事薩滿技術的薩滿師。在通古斯族語的saman一字中,sa意指知道(to know),saman按文字表面意義來說就是「知者」(he who knows),所以稱知者,意謂薩滿教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方式。薩滿教是一種現象的通稱,沒有教條或是特定的信仰體系,不同傳統的薩滿教有不同的實行方式與特徵,一般對薩滿教的定義也是來自其經驗與技術。強納生·霍爾維茲(Jonathan Horwitz)則表示,「薩滿教不是關乎信仰,而是關乎經驗。Horwitz定義薩滿師是「有意地改變其意識狀態,以接觸和/或進入另一個實在之中,能由此獲得力量和知識。任務完成之後,薩滿師從薩滿旅程回到原本的世界,以其所得的力量和知識幫助自己或他人。」

② 薩滿教的起源

薩滿教傳統始於史前時代並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滿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薩滿教,直到公元11世紀。清朝中華民國以前一直在中國東北甚至蒙古地區大范圍流傳,清朝皇帝把薩滿教和滿族的傳統結合起來,運用薩滿教把東北的人民納入帝國的軌道,同時薩滿教在清朝的宮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

③ 滿族的薩滿文化是什麼文化啊可否詳說一下

薩滿文化是與薩滿教緊密聯系的民間風俗文化的統稱,當然也包括薩滿教本身。

薩滿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在人類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產生的,其基本理論是萬物有靈論,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靈為主,兼有自然崇拜,或圖騰崇拜的內容。薩滿教沒有同一的成文的經典,最多隻有記錄祭祀時口頭誦詞的文本,即「神歌」。薩滿教也沒有宗教組織和職業的神職人員,特定的寺廟也不多,統一規范化的宗教儀禮也很少。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體系。

薩滿教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各大洲, 因民族、地區、以及不同氏族,其信仰內容也有很大差異。但基本有一共同特徵,即:相信靈魂與軀體是可以分離的,神與人之間可以直接交流。因此,薩滿教相信神可以附著在選定的神職人員(薩滿)的軀體內與眾人溝通,同時薩滿的靈魂也可以脫離軀體去與神溝通。

-----------------------------------------

滿族薩滿教是世界各薩滿教中的一個分支,發展程度已經超過了舊有的氏族觀念,逐漸與階級社會模式結合,是世界各類薩滿教中最獨特的一種。它擁有以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相結合的特點,同時兼有用英雄崇拜。

滿族薩滿教的自然神漢語稱為『大神』滿語稱『恩都里』是主宰自然與世間規律的主神。主要有:阿弗喀媽媽(天神)、佛多媽媽(健康與生育之神)、越婁媽媽(地神)、烏喜哈媽媽(星神)、比亞(月神)、瞬(太陽神)、么德里媽媽(海神)、松阿里媽媽(松花江神)、薩哈連么迪里(黑龍江神)、穆丹格格(牡丹江神)、奧督媽媽(戰爭與平安之神)、阿克占(雷神)、阿尕里媽媽(雨神)、耶魯里(災害神).....等等。眾神分職掌管大自然,但有一個共同的義務,即通過眾神會議輪流擔任長白山山主這個職位,所以滿族對長白山格外看中,視之為眾神聚會的聖地。這也是滿族崇拜長白山習俗的根源。

----------------------------------------

下一類是動物神,即主宰動物界的神獸俗稱『野神』,比如:鷹神代敏媽媽、虎神塔思哈媽媽、熊神闊太黑阿古、狼神紐赫里阿古、水塔神海倫媽媽、飛虎神額思赫媽媽、蛇神梅合媽媽、龍神穆迪里瑪法....等等。這是滿族文化中敬重大自然的一種宗教表現。

另一類神稱『蠻倪』即英雄神。這一類神通常是現實社會中的戰斗英雄或者有過突出貢獻的人,死後按薩滿教習慣魂歸長白山,被封為神。比如:珠錄蠻倪、安班蠻倪、察拉蠻倪、莽克秦蠻倪、歪利媽媽...等。

還有一類是祖先神,這類神是自己家的歷代祖先與薩滿,死後被自己家的子孫尊逢為神,統稱『瑪法里』,自家的歷代薩滿祖先俗稱『太爺神』。這一類神是有嚴格的家族私有性的,每個滿族家族都有自己家的祖先神,同時每家只能祭祀自己家的祖先神,絕不祭祀別人家的祖先神,這也是滿族人非常崇敬祖先的風俗來源(祭祀民族英雄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除外,但絕對不可以下神附體)。

以上的動物神、蠻倪神、太爺神,統稱『窩車里』即,這三類神多數可以在薩滿儀式時,通過下神附身的方式進入薩滿身體內,暫時支配薩滿軀體與信眾們對話,幫助人們解答各種疑問,並祝福人們。所以傳統滿族民居中西牆上供奉的神板被稱為「窩車庫」。 滿族人在婚喪嫁娶時或家有大事時都要向窩車庫上香,祈禱順利。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第一種自然大神恩都里則是完全不可以直接與人交流的,即不能下神附身。這里也不得不提到『下神附身』這一特殊儀式,薩滿教祭祀時其主要神職人員分兩類。一類是『薩滿』俗稱『大神』,這個職務男女均可,他們是專門為在儀式中為眾神附身志願充當的活體媒介。他們在成為薩滿之前在幼年或少年時期往往飽受疾病折磨,且病情古怪久治不愈,只有在被迫向老一代薩滿學習薩滿技術之後病情才會有所緩解並逐漸消失。薩滿在祭祀時的任務即是恭請神靈進入自己的身體,在附身成功之後他們會暫時喪失自我意識,轉而以神的思維方式行事,並以神口吻說話,聲音和語態都會發生變化,直到神離去。另一類神職人員稱為『載領』俗稱『二神』他們是整個祭祀的關鍵,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薩滿神靈附身,當附身成功後他們負責與神靈直接對話,將眾人的意圖傳達給神靈,同時要保護無意識狀態下的薩滿不至摔倒或碰傷。當與神靈的對話和娛樂結素之後,載領們要幫助薩滿恢復神志把神靈送走,這個過程很關鍵,如果薩滿不能及時蘇醒後果將很可能因精神過度緊張而失常,重者甚至會誘發急性心肌梗塞或腦溢血,薩滿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東北民間常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即源於此。(關於在下神過程中,薩滿的無意識表現,這個在國際民俗學、宗教學以及心理學、生理學領域是研究的熱點,目前還沒形成有共識的解釋,比較主流的說法認為薩滿下神昏迷 是一種情緒形的自我催眠反映,進而形成在潛意識支配下生理與心理的協同工作。)另外,薩滿與載領必須是本家族內選定的一般只為本家族成員提供宗教服務,他們雖然都是專職的神職人員,但都不存在職業性,平時他們與普通家族成員一樣從事日常勞作,只有在祭祀、節日、家族內大事時才以神職人員身份出場進行宗教活動。

由薩滿教延伸到滿族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列如:狗是神賜之畜不可隨意殺害,只能用作敬神卻不能吃。滿族在捉鷹訓鷹時都要先向鷹神代敏祈禱。在挖人參時也要向長白山祈禱。祭祀儀式上薩滿所常的神歌含納了滿族民歌的典型音樂特點。祭祀供奉的各種年糕、黃米糕、福肉也是滿族食品典型代表。

④ 薩滿一直是一個神秘的文化,關於這個神秘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薩滿“文化一直是個古老且神秘的領域,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聽過這個詞彙,小編第一次聽到”薩滿“還是從電視劇《還珠格格》中得知的,當時只是覺得薩滿文化非常古老悠久,從古至今都有它的”地位“,但是大家對薩滿文化到底了解多少呢?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首先薩滿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呢?薩滿這個名字追根溯源可以追到兩千年以前,最早源自俄羅斯的通古斯語,後來慢慢的滲透到了蒙古和東北等地區。


薩滿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文化神秘,小編覺得這類文化屬於瑰寶,因為它記錄著我們人類一路走來的進化,而且對很多領域都有著啟發和提示,對於神秘的薩滿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呢?歡迎和小編切磋!

⑤ 什麼是薩滿文化

薩滿文化是個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其流行區域集中在亞洲北部和中部,乃至歐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這是廣義的薩滿教。 狹義的薩滿教為阿爾泰語系,如: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蒙古、錫伯等民族所信仰,其信仰主要是萬物有靈論、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薩滿教的基本特點是沒有始祖、沒有教義、崇拜多種神靈,沒有組織、沒有固定的廟宇教堂、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薩滿教的主要活動是跳神。另外薩滿教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薩滿教者多為女性。 可以這么說: 廣義上的薩滿教是世界的 狹義上的薩滿教中國以西北少數民族和部分俄羅斯少數民族信仰的. 真正薩滿教里確有關於火炎軍團的傳說 - 薩滿教石神 - 石火的天界本質 薩滿教的一些神話中說石中之火來自天上,藉以說明石火的神聖性。滿族《托阿恩都里》中的火神托阿,從天上的火庫中偷出一葫蘆火種,利用在天界打石頭之便,把石塊鑿出洞把火種裝進去。當天神讓他到地上修行宮時,托阿把裝有火種的白石都運到了地上。他把石塊交給了人們,告訴他們用碰磕石塊的辦法從中取火。從那以後,人們就把托阿當作火神供奉起來,春秋祭祝。蒙古族的祭火祝詞中有「天神騰格里汗創造的卵石」之贊語。 滿族文化與薩滿教的關系 中國是一個由多民族構成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些黑眼睛黃皮膚的人們創造並發展了古老而又優秀的中華文明,同時,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生產斗爭和生活實踐,也繁榮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滿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今天的滿族是以明代女真人為主體,尤其是在後金入關之前,他們開始接受了漢族和朝鮮族的農耕文化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影響,形成了摻入了一部分漢族、蒙古族和其它民族的新的民族共同體,這充分地表明了滿族文化的多元性。 他們希望能有超人間的力量來拯救自己,幻想著以祈禱、祭獻或巫術來影響主宰自然界的神靈,使他們放棄對人類進行的懲罰和戲弄,為人們帶來繁榮和幸福,因而形成了最初形式的宗教儀式,這種宗教儀式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人們都具有了為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本能需求,而這種本能需求通常會得到兩種結果:即滿足或不滿足。得到滿足時,人們會表現出歡喜雀躍、快樂舒暢;一旦不能如願以償,人們就會憂愁煩燥、痛苦悲傷。這些原始情緒,尤其是憂愁、痛苦情緒的進一步發展,在一定的條件之下,就會轉化為恐怖情緒、依賴情緒、崇拜情緒、祈求情緒,從而形成為最終的宗教情緒、宗教心理和宗教意識。 薩滿教正是充分地反映了這種原始的宗教情緒、宗教心理和宗教意識的原始宗教。薩滿教形成和建立在漁獵經濟的基礎之上,是原始漁獵經濟世界觀的一種反映。這種與母權制氏族社會的形成同時而來的原始宗教,是以「萬物有靈」的思想為其教義的基礎,是與一系列狩獵、捕魚活動中的巫術活動相結合的原始信仰。原始的漁獵生產方式,使早期人類生活有著很大的偶然性,人們對於凡是不可理解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都以為是神靈在起作用,因此,產生了恐怖感覺和意識。人們不僅相信自己有靈魂,同時,也相信一切無生物和動植物是統一的觀念,這種觀念主要表現在對動物、圖騰和祖先的崇拜上。 基本信仰 一、靈魂觀念 認為世界上各種物類都有靈魂,自然界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禍福,都是各種精靈、鬼魂和神靈意志的表現。薩滿教認為人有數個靈魂。赫哲人相信人有三個靈魂: ①生命之魂(斡仁)。系生命之神賦予,它同人的生命共始終,人死則永遠離開軀體而消失。 〔在魔獸中體現為靈魂狼和靈魂行者〕 ②思想之魂(哈尼)。為人在清醒時的思想和夢中見聞,它是暫時遠離身體和其他靈魂交遇。人死後它不消失,需請薩滿將它送入陰間,以色在世上作崇,傷害人畜。 〔表現為魔獸里著名的薩滿凈化技能!!和白牛的生命鏈〕 ③轉生之魂(法加庫)。系轉生之神所賜,人死後按其生前品行,或轉世為人,或投生動植物,婦女不育、流產,認為是她們沒有轉生之魂或該魂被攝所致。上述各魂只聞其聲,不見其形。 〔魔獸中表現為:牛頭的復活〕 阿爾泰人和雅庫特人稱靈魂和生命為「騰」、「蘇內」(或「蘇爾」)和「庫特」,認為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有騰,它一旦離開人體,人就死亡。蘇內為人特有,它使人類有思想、意志和感情,睡眠中它能離開身體四處游盪。無生命物體內均有庫特,能給它們感情和意志,羊欄馬廄里有了庫特,牧畜就興旺,主人會富有,它若附在牧人的鞭棍上,病魔和惡狼就不敢加害畜群。他們還認為人的靈魂特別是亡靈,能同自然界各種靈魂或精靈交往溝通,甚至相互轉移;亡靈喜附在活人身上或附在其他物件上,使其發生變化。 二、神靈觀念 薩滿教常賦予火、山川、樹木、日月星辰、雷電、雲霧、冰雪、風雨、彩虹和某些動物以人格化的想像和神秘化的靈性,視為主宰自然和人間的神靈。特別是由祖先亡靈所形成的鬼神觀念以及人間的各種疾病與死亡造成的恐懼,是薩滿教神靈觀念的核心。認為各種神靈同人類一樣有意志、願望和情慾,更有善惡之分,不能違拗、觸犯。各類神靈具有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各主其事,各行一方,地位大體平等,極少統屬,絕大多數尚無等級差別,也沒有主宰一切的上帝。但在進入封建社會的蒙古、滿和達斡爾等族的薩滿教中,出現了天神(騰格里)的觀念,漸次升至高於諸神的位置。 有些民族隨著私有制的發展,外界階級社會的影響,賦予一些古老神靈以新的內涵。鄂倫春族的「吉雅其」,原是保佑牧畜繁殖的神,後變成財神爺,每戶都供奉;少數上層人們曾在清朝地方機構里當差,使信奉多種衙門神,其神像多是官吏的形象。 三、三界觀念 赫哲族以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層為天堂,眾神所居,又分七層,最權威的神靈居最上層;中界是人和動植物所在;下界是陰間,也分若干層,分別為祖靈、一般亡靈和大小鬼魂所住。人類夾在中間,受著神靈福佑和鬼魂作崇的影響。只有巫師薩滿能通達上下兩界,疏通三界之事。 主要崇拜 一、自然崇拜 二、動物崇拜 三、祖神崇拜 四、偶像崇拜 周作人——薩滿教的禮教思想 (上上世紀前人之文)參考資料: http://www.ruiadz.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5&ID=244

⑥ 中國的薩滿教分布在哪些省份多一點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⑦ 薩滿文化的介紹

薩滿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產生於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肅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滿族、蒙古、赫哲、鄂溫克、哈薩克等也都信奉薩滿教或保留一些薩滿教的某些遺俗。薩滿教原始信仰行為的傳布區域相當廣闊,囊括了北亞、中北歐及北美的廣袤地區。

⑧ 薩滿教是哪個民族的信仰

薩滿教是滿族、蒙古族、藏族、鮮卑族、羌族信仰的宗教。
薩滿教傳統始於史前時代並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
薩滿一詞源自西伯利亞滿洲-通古斯族語的saman,經由俄語而成英語之shaman,shaman指從事薩滿技術的薩滿師。在通古斯族語的saman一字中,sa意指知道(toknow),saman按文字表面意義來說就是「知者」(hewhoknows),所以稱知者,意謂薩滿教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方式。

⑨ 薩滿文化簡介

滿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信仰和繼承著與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神信仰一致的薩滿教。薩滿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歷史文獻《三朝北盟會編》中,它是女真語,意指巫師一類的人。

薩滿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產生於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肅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滿族、蒙古、赫哲、鄂溫克、哈薩克等也都信奉薩滿教或保留一些薩滿教的某些遺俗。薩滿教原始信仰行為的傳布區域相當廣闊,囊括了北亞、中北歐及北美的廣袤地區。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遠古時代的人們把各種自然物和變化莫測的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本身聯系起來,賦予它們以主觀的意識,從而對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觀念,即萬物有靈。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風有「風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種動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風、雨、雷、電神等)、圖騰崇拜(如虎、鷹、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媽媽等)。在薩滿舉行宗教活動的儀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等。在法器上都刻繪有各種神的圖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時候都刻繪有色彩豐富的神靈面具。這些滿族面具,無論是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民俗價值、文化價值都是彌足珍貴的。由於滿族薩滿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薩滿傳世珍藏,外人很難見到。

薩滿,被稱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介者。他可以將人的祈求、願望轉達給神,也可以將神的意志傳達給人。薩滿企圖以各種精神方式掌握超級生命形態的秘密和能力,獲取這些秘密和神靈奇力是薩滿的一種生命實踐內容。薩滿分為家薩滿和野薩滿。家薩滿作為侍神者,主要負責族中的祭祀活動。野薩滿(又稱大神)是神抓薩滿,即神靈附體的薩滿。神抓薩滿的活動包括醫病、軀災、祈福、占卜、預測等人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滿族薩滿平時與族內普通人一樣,他們的服務是不取報酬的,也沒有超越他人的許可權,他們可以結婚生子。薩滿死後,所用的神器、佩飾、服裝等隨葬。新薩滿要經過挑選、培訓(滿語學烏雲),最後才能確定。 滿族薩滿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時使用。薩滿祭祀中,依照祭祀內容要求,模擬成各種動物或神怪。由於怕被死者或神靈認出,薩滿要戴上面具,並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臉。身穿薩滿服,腰系腰鈴,左手抓鼓,右手執鼓鞭,在抬鼓和其他響器的配合下,邊敲神鼓,邊唱神歌,充滿神秘的色彩。

青年滿學家王松林在黑龍江寧安地區調研考察時,發現寧安滿族文化傳人傅英仁掌握大量滿族薩滿面具圖譜。王松林的真誠、痴迷、執著打動了老人,老人拿出了100餘個滿族薩滿面具圖譜和25個滿族圖騰圖繪,作為滿族史料贈送給他。經過王松林的整理、繪制,滿族薩滿面具終於在2000年秋面世了,被稱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民間藝術的奇觀。

滿族面具以反映女神為主,其形成時間大約為原始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滿族面具是薩滿教的活化石,其涉及歷史久遠,內涵豐富,神秘粗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為一種純精神的萬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懼感、自卑感逐漸消失後,就漫漫演變成娛樂工具。滿族面具由莊重威嚴的薩滿祭奉逐漸轉為戲劇娛樂表演。

在清朝,宮廷和民間已廣為流傳著瑪虎戲。「瑪虎」為滿語,即假面舞,或稱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獸革、龜蓋、貝殼製成。近世多用高麗紙、樺樹皮製成,再刻繪人、鳥、鬼怪臉面形象,或慈祥,或猙獰,千姿百態。

《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記述:「乾隆八年,更名慶隆舞,內分大、小馬護為揚烈舞,是為武舞;大臣起舞上壽為喜起舞,是為文舞。」又載:「揚烈舞,用帶面具三十二人,衣黃畫布者伴,衣黑衣皮者伴。跳躍倒擲,像異獸。」文中所提「馬護」既「瑪虎」,亦指假面。又具《愛輝十里長江俗記》記述:瑪虎之愛耍者,並非只在清宮里,滿族民間旺族和大的部落早在金代就有瑪虎戲。

滿族面具是滿族文化的稀世珍貴遺產,它不僅為民族學、民俗學、考古學、語言學、美術、戲劇等方面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啟示,並開啟了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它也為旅遊和民間工藝美術提供了巨大的開發商機。

⑩ 帶你了解薩滿教的分布情況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國的少數民族和各個地區由於文化風俗的差異,存在著明顯的集體聚居行為。往往聚居在一起的人民有著共同的生活生產習慣還有互不沖突的宗教信仰。那麼,薩滿教主要分布在世界的何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深入 薩滿教文化 去了解看看吧。

由於薩滿教曾流行於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語族的滿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錫伯族,突厥語族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以及蒙古語族的蒙古族和達斡爾族等。所以各民族對薩滿的稱呼不同,每個民族對薩滿的稱呼也不一不致。蒙古族把男薩滿稱作「勃額」,把女薩滿稱作「奧德根」。雅庫特人稱薩滿為「奧雲」。達斡爾族稱薩滿為「雅德根。」塔塔爾族、哈薩克族等稱薩滿為「喀木」(KAM),也有稱「奧雲」或「巴克西」的。

在中國東北諸民族薩滿的跳神儀式中,盡管不同民族的薩滿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間亦不盡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請神——向神靈獻祭;降神——用鼓語呼喚神靈的到來;領神——神靈附體後薩滿代神立言;送神——將神靈送走。這樣,請神(獻牲)、降神(脫魂)、領神(憑靈)、送神便構成了阿爾泰語系諸族薩滿儀式的基本架構。

此外,阿爾泰語系諸族中的一些民族還有許多相同內容的祭祀儀式,譬如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薩滿儀節;鄂溫克族的「奧米那楞」,鄂倫春族的「奧米南」,達斡爾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質的薩滿集會活動。顯然這是東北阿爾泰語系諸族長期互相影響與融合的結果,同時也反映了東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徵。

薩滿教的本質像其他宗教一樣,是關於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不應該把它排除在宗教之外。薩滿教在宗教意識之中確立了各種具體的信仰和崇拜對象,並建立了同這些對象之間或溝通、利用、祈求、崇拜,或防備、驅趕、爭斗等宗教行為模式薩滿服務其中的社會組織約束並規范了其社會的共同信仰和各種宗教行為,決定了薩滿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作用,並利用它們服務於現實的社會生活秩序和社會組織體制。

因此薩滿教應看作是以信仰觀念和崇拜對象為核心,以薩滿和一般信眾的習俗性的宗教體驗,以規范化的信仰和崇拜行為,以血緣或地域關系為活動形式三方面表現相統一的社會文化體系。

與薩滿文化主要是分布在哪些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