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詩經屬於什麼地方的文化

詩經屬於什麼地方的文化

發布時間:2022-09-12 01:26:44

⑴ 詩經發源地是哪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 《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

先秦的《詩三百》
《詩經》是產生於中國先秦時代的一部古書,但在當時一些文獻提到它時,只稱它為《詩》或《詩三百》,並未見《詩經》的名稱。稱它作《詩三百》,是就它的篇數說的。但若把全書逐篇數一下,實際共有305篇詩,那麼《詩三百》的名稱,實際上是就詩篇的約數說的。
從詩到經但後來為什麼又出現了《詩經》這個名稱呢?據考察,這名稱是從漢代開始的。先秦儒家孔子是個大教育家,對《詩三百》這部詩集非常重視,曾經用它作教材來教學生,又對這部書說過很多評價很高的話。這樣,《詩三百》這部作品,就與孔子關系密切起來。到了漢武帝時代,為了統一思想,便抬高孔子的地位,實行「獨尊儒術」的政策,把儒家看作至高無上,於是就把《詩三百》列為儒家的五部經典之一,從此就有了《詩經》這個名稱。

⑵ 《詩經》出自哪個時代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成就了它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記錄了周朝至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和階級斗爭。其作品內容廣泛,語言藝術高超多彩,節奏優美,音樂極其優美。我從:開始

一,《詩經》的起源

二,《詩經》的發展

三,詩經的形成

三個方面來說明《詩經》與社會環境的關系。

《詩經》的產地

《詩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商人相信“萬物有靈”,相信命運。為了取悅神靈,維護國家的統治,他們把祭祀提到了國家的根本地位,希望通過祭祀得到神靈的祝福。

比如:8月剝棗,10月領飯—— 《七月》;七月火,九月衣—— 《七月》講季節對生活的影響。還有比如,女人不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者也是無知的,德行二三。—— 《氓》,這是個好主意。龍小姐喲,叫人翻來覆去睡。—— 《關雎》

還有大量反映周王朝和各諸侯國勒索、攻擊和兼並勞動人民的詩歌。通過這些詩歌,底層勞動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得到了生動的表達。比如《魏風伐檀》就描述了一群伐木工人一邊幹活一邊唱歌,斥責那些不勞而獲的奴隸主。“無莊稼,無莊稼,無打獵,無打獵,無郡縣,無君子,無素食”。《國風》有很多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勞動和兵役帶來的災難。如《唐風鴇羽》所述,是因為無休止的勞動使人無法從事生產,無法贍養父母妻兒。《魏風陟岵》通過講述勞動者記住父母和兄弟的指示的故事來表達對家鄉的深切思念。《邶風擊鼓》和《王風揚之水》也反映了類似的情況。

伴隨著徭役和兵役,出現了很多讓人想到女性的作品。具體表現為軍人厭戰戀家,妻兒思念徵兵。如:《召南殷其雷》,《衛風兮》,《王風君子於役》,《豳風東山》等。

這部分作品藝術成就很高,通過有節奏的藝術表現手法,感人至深。

b,《雅》

《雅》大部分記錄了周人,的正面音樂,分為《小雅》和《大雅》。

《大雅》主要是一系列贊美贊美的詩,講述周武王推翻殘暴的商朝,成為全世界的共同擁有者的政治成就。贊揚武王大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變奴隸制為農奴制,緩和了生產關系的矛盾,極大地改善了全社會的精神和思想,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

《小雅》,生於西周晚期,東移,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首詩,對當時時政、戰斗、婚姻等都有最真實的情感表達。

在這部分內容中,有一部分是貴族祭祀音樂。比如《小雅》,《楚茨》,《信南山》,《甫田》等。《大田》都表達了祭祀期間祈求豐收的內容,也描述了當時的農業生產。至於《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小雅》這幾篇文章,是歌頌從周族,始祖後稷的建立到武王商業的覆滅的歷史功績,其中有一些神話的傳說,反映了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生活場景。

《採薇》中的《出車》、《六月》和《小雅》描述了周宣王針對海龜的一些軍事活動。西周後期,統治階級日益腐朽,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出現了反映政治混亂、社會動盪的作品。比如《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蠅》,《大雅》,《民勞》,《板》,《盪》等。

c,《頌》

《頌》是周王庭和貴族祠堂的音樂歌曲,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我們來看看這首歌《周頌天作》:

天是山,王是荒。他成功了,文王康成功了。他齊一,有一趟矣。留著給後代。

――這首詩描寫了周朝祭祀的情景,以某種形式表達了周的強大力量,預示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這時的周朝採用的是以“禮樂治天下”為原則的分封制。《周頌》都是西周早期周朝祭祀宗廟的歌舞。它用優雅的文字和篇章贊美祖先的功績和美德,為他們的子孫後代祈禱幸福。還有幾個關於當時農業生產的故事,比如《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等。我們可以了解西周早期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

《魯頌》是魯貴族對宗廟使用的一個動作,其中《泮水》和《閟宮》是朝臣對君主的歌頌,有很多誇張的描寫,對韓大夫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商頌》是宋國貴族祭拜商王祖先的頌歌,如《玄鳥》、《長發》、《殷武》等。描述了商人民在建國初期經過艱苦奮斗取得的巨大成就。雖然是貢品,但還是挺氣派的。

總的來說,《詩經》年的周朝民歌用各種各樣的畫面真實地展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也表達了他們對奴隸主壓迫剝削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國風》大多以寫實為主。而《雅》 《頌》等章節則通過華麗優雅的篇章謳歌祖先,祭神。他們的藝術形式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為後世的社會道德禮儀奠定了基礎。

《詩經》的形成

孔子曾經說過:“不學詩,什麼都不會說。”作為中國最早的詩集,《詩經》橫跨數百年。它包含311首詩,所以也被稱為“300首詩”。最終版本在春秋中期,原名《詩》。漢武帝時期,由於五經的誕生,《詩》 《書》 《禮》 《易》 《春秋》變成了《詩經》。

毫無疑問,《詩經》絕對是中華文明的不朽經典。春秋時期,中國的歷史經歷了一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歷史動盪時期。《詩經》的編撰,給當時乃至後世兩千多年的人們帶來了極其重要的精神寄託。它以非凡的藝術成就和豐富多彩的語言影響了後世文人的文學創作。它所表達的東西成為後人不斷繼承和發展的源泉,為中國的歷史文明奠定了基礎。

《詩經》中的每一首詩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優美的音樂還是民族風格的民謠,無論是喜是悲,相聚還是離別……這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思維,為後世的文藝創作提供了理論依據,受到了所有創作者的高度贊揚。

⑶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它起源於誰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國家,在奔流不斷的歷史長河當中也涌現出了很多的文化瑰寶,這些文化瑰寶都是一筆又一筆的文化財富,值得我們後人去珍惜。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有很多古代的文化瑰寶都是用文本的形式流傳下來的,所以到現在,這些文化財富都是有跡可循的。《詩經》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它裡面一共收錄了305篇詩歌,每一篇的作者都不一樣,而這些詩歌的收集者就是政治家尹吉甫。

三、收集者

《詩經》並不是由某一個人所著的一本書,《詩經》當中的詩歌也並不全部都是由一個作者寫成的。這305篇詩歌是由當時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尹吉甫收集起來的,他把這些詩歌收集起來編纂成了一本書,就是《詩經》。對於他們收集詩歌的原因,又有學者覺得是因為要滿足當時歌唱的需要,所以有一部分的歌曲被收集起來獻給了朝廷,另外的一部分則被收集起來做成了《詩經》。

⑷ 詩經屬於荊楚文化嗎…

不屬於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它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要輻射地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
荊楚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了許多商周文化特點,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於其後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築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

⑸ 請問:詩經文化的發源地在哪裡

合陽是《詩經》文化之鄉,洽川是中國愛
情詩發源地。

⑹ 《楚辭》和《詩經》是屬於貴族文化還是平民文化

作楚聲,劉向整理古籍、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它是《詩經》三百篇後的一種新詩。【楚辭】是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詩經》《楚辭》呈現上述修辭特點有各自的原因,他們用簡潔平實的語言創作出和諧自然的詩歌:古樸的春秋時代氛圍和溫婉的中原風氣給予《詩經》眾多平民作者純朴的思想意識、宋詞;縱橫風潮洋溢的戰國時代氛圍和奇異的楚地風貌給予屈原豐富的想像力,都為後世的文學創作開辟了先河,都以時代標名,都有它獨顯的魅力,前所未有的「賦比興」的用、用詞凝練、激奮沉鬱的修辭特點。漢武帝時。從形式上來說。這說明它不是某一地區特有的文化現象、名楚物」的「楚辭」則獨樹一幟。農業祭祀、和諧中正,包括了從平民到貴族的各個階層,戰爭徭役,感情熱烈卻不亂章法,題材十分廣泛,借鑒神話的表現手法而形成的, 加上它的作者層次眾多。 【詩經】《詩經》的原產地是在當時文化比較發達的中原以及長江地區,《詩經》在語言技巧上抑或是形式體裁上。楚辭是楚地的歌辭,呈現出鋪張渲染。縱觀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運用楚地方言、平實自然的修辭特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元曲。《楚辭》以六言為主,呈現出簡潔精練,「楚辭」成為一部總集的名稱,無論是春秋的《詩經》、秦漢的辭賦,把屈原、篇幅短小,還是唐詩。從語言角度分析、明清小說、恢弘奇麗:你好liuhua ,《詩經》以四言為主,是在楚地民歌和巫歌樂舞的直接哺育下,多狀貌語和虛字。而「書楚語、疊音詞,定名《楚辭》,語言樸素,等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所涉及,所以它的內容很豐富,男女情愛,他懷著對 國與 君的諸多復雜情感寫下《楚辭》,在修辭上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恰恰是以產地命名的,從此、取材奇花異草,運用詞頭詞尾。《詩經》和《楚辭》分別作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紀楚地,它們都是時代的產物,篇幅較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工整的四言句式和重章疊句的使用,不事雕琢

⑺ 詩經發源地是哪

  1. 河北省滄州市的河間,是「詩經之都,中華文學發源地」。

  2. 每當捧讀《詩經》,人們自然會想到毛萇在古城滄州河間播講《詩經》的貢獻。毛公者,漢儒毛萇也。河間國(現河北境內)國王劉德尊儒,在河間國北部設「君子館」(今河間市君子館村)招徠四方學者,開展學術研究,毛萇是其中一人。毛萇承其家傳,不僅誦其詩,而且解其義,對《詩經》頗有研究,得到國王劉德的寵愛,封為博士,從此,毛萇在河間的君子館、詩經村、三十里鋪三處講學傳經,傳習弟子(詩經村君子館村由此得名)。當時,全國講詩經的就有魯、齊、韓、毛四家。前三家內容有誤,故魯詩亡於西晉.齊詩魏代亦亡。韓詩無人傳人,三家廢。唯有毛詩「最得其精」,尊為「六義宗工」,流傳於世,對歷代的文學創作影響極大,被譽為詩歌之源。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詩祖,在毛公卒葬的三十里鋪修建了毛公祠及毛公書院。據記載,1932年,毛公祠、毛公書院依然保存完好。當年,一位有心人用相機拍下了毛公學院的的外貌,現在該照片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文物研究室,這幅有著極高歷史價值的照片,可讓今人一睹當年毛公祠的風采。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毛公書院、毛公祠遭日寇嚴重破壞,殘壁斷垣至七十年代已不存矣。河問,作為河間毛萇《詩經》的傳播地,「文革」中,毛公祠與當地民間保存數幹部《詩經》雖橫遭毀焚,但至今在三十里鋪、君子館、詩經村一帶講起毛公來,不僅婦孺皆知,而且皆有景仰追慕之心。

  3.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由於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可謂中華文學的光輝起點。然而,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代,包括《詩經》在內的諸多儒家典籍被焚毀。但是,《詩經》是易於記誦、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但到了東漢以後,毛詩反而日漸興盛,並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都是源自河間毛詩一派的傳本。由此,河間自古就被譽為「詩經發源地」。其實,又是名符其實的中華文學發源地。

⑻ 《詩經》與《楚辭》被稱為北風南騷, 南北不同的地理環境對兩者不同的風格有什麼影響

中國文化向分南北,《詩經》屬於北方文化系統。洪湛侯在《詩經學史》中談到:十五國風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最南到達長江流域;《大雅》《小雅》產生在鎬京(西安)和洛邑(洛陽);《周頌》的產生地在鎬京(西安),《魯頌》的產生地在山東曲阜,《商頌》的產生地在河南商邱[14]。可以說《詩經》屬於黃河流域文化,北方中原平和包容的風土人情給了《詩經》溫婉、中正的養分,因此《詩經》雖有怨刺卻不偏激,而是在和諧的節奏中平實傾吐。

⑼ 詩經 的文化背景

《詩經》的產生跟周人的禮樂文化的產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本身就是禮樂文化的產物。

《詩經》產生的文化背景,絕不是編一本詩集那麼簡單的事。在現在我們要編一部詩集,可以說快則一個禮拜,慢則一兩個月,兩三個月,編一本詩選,那是很容易辦到的。

但是在那個時代非常難,而且在那個時代編一本《詩經》這樣的詩集,絕不是簡單地用來娛樂的,而是有政治的意義、文化的意義。

周人充分地發揮了樂的功能,以《詩經》作為媒介,全面地宣傳推廣禮樂制度,並取得了成功。

後來樂譜失傳了,但是《詩經》以其豐富的內容、和諧的韻律、感人的形象、深遂的思想為後人所喜愛並傳承至今。

(9)詩經屬於什麼地方的文化擴展閱讀:

周人能夠在上下五六百年中編纂成這么一部偉大的詩集,這在當時語言、文字、音韻尚未統一,交通信息極不發達。

甚至整個國家都處於一個很鬆散的聯邦政權時代的局面下,這部語言統一、音韻一致、結構完善的《詩經》能夠產生並流傳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這個奇跡的創作者就是周公。他們首先是收集詩歌,然後是整理詩歌,用統一的音韻、文字去改造詩歌,最後把它推廣出來。

⑽ 詩經的城市是河南嗎

不一定的,主要是黃河流域如河南、山西、陝西等。
《詩經》中的許多詩篇都記錄了城市的發展史。《商頌·玄鳥》說:「邦畿千里。」指出了天子所居國都管轄的范圍十分遼闊。《商頌·殷武》又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生動地描繪了當年商代都城城牆的雄偉氣概。《綿》詩的行文完全是按照實際建築的順序一一展開:先察看地形,占卜決疑,然後劃定區域,丈量田界,開溝築壟,接著建造宮室廟宇、修築城牆祭壇,展現出對土地的重視及建設新城市的自豪之情。詩中所描寫的城市建設規模宏大、場面壯闊,細節描繪具體而清晰,可視為城市建築史上的寶貴史料。《大雅·文王有聲》記載了文王「作邑於豐」,《小雅·斯干》篇亦記錄了武王定都鎬京的史實。「豐」、「鎬」兩都的遺存已在今陝西西安西南約25公里處的灃河中游被發現。
在城市建設中,也體現了古人的規劃意識。從考古發掘材料看,「國」中不僅有宮殿區、居住區,還有手工業區和商業區,城的東部更是商業發達、人們常常活動的地區,所以在《詩經》中才多次出現「東門」的意象。如《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直賦城東門外熱鬧場景,其間城市居民郊遊的場面寫得十分熱烈生動。《周禮·天官·內宰》說:「凡建國,佐後立市,設其次,置其敘,正其肆,陳其貨賄。」周人築城後即劃出一塊地方設「市」(市場),城邑市場里的「肆」,按慣例以所出賣的物來劃分,賣酒的場所自然被稱為「酒肆」。《詩經·小雅》一首《伐木》篇寫道:「有酒湑我,無酒酤我。」意思是說,有酒就把酒過濾了斟上來,沒有酒就去買來。從詩意看,似乎西周時酒隨時都可以買到,人們也習慣於到市場上的酒肆買酒。在今陝西鳳翔春秋秦都雍城的宮殿遺址內,發現了一處藏冰的窖穴,容積約190立方米。冰窖在古文獻中稱為「凌陰」,據《周禮·天官》記載,「凌人」掌管冰政,十二月斬冰藏入凌陰,以供來年天暖時使用。由此推斷,周王室和諸侯國的都城內,都應有藏冰的凌陰。《豳風·七月》即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的詩句,意思是說夏歷十二月鑿取冰塊,正月將冰塊藏入冰窖。秦都雍城凌陰建築基址的發現,為詩句的解釋提供了實物例證。
城市的繁榮促進了詩歌的發展,城市生活的印記在詩篇中也不可避免地顯露出來。居住在城市中的是「國人」,在城市中過著遠優於鄉野,優於所謂「野人」與「小人」的富裕生活,享受著城邑中發達的禮樂文明。《詩經》中25次提到「國人」,如《曹風·鳲鳩》中的「淑人君子」戴著青黑色的皮帽子,腰束絲帶,舉止彬彬有禮。相當一些篇章描寫城市貴族的宴飲生活,更見其奢華鋪張,他們在歌樂宴飲中「鍾鼓既設」(《小雅·彤弓》),席間是「清酒百壺」「ρ鱉鮮魚」(《大雅·韓奕》),加之美輪美奐的宮室,透露出城市生活的繁榮。《小雅·都人士》對城邑中人服飾舉止的描寫十分細致、全面:「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我不見兮,我心不說……」字句間清晰可見的「都人士」、「君子女」皆為都邑中人,而無論是眼前所見,亦或心中懷想的,都是城郭風景。
《詩經》三百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雅、頌本來就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上層階級所作;所謂風,即周代各國的地方樂調,共有一百六十篇。《國風》雖然有比較濃厚的生活氣息,也有許多描寫自然風光、田間勞作的詩篇,但其形成也有城市為其文化背景,這是以往為研究《詩經》和中國詩歌史的學者所忽略的問題。我們研究《詩經》,要將其還原到《詩經》時代,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將其拘泥為「民歌」。《詩經》的修辭相當講究,而遠非鄉村樸野的歌謠可比。在禮樂文明只被少數人壟斷的兩周時期、在孔子開創私人授徒講學以前,只有貴族階級才有佔有文化的權利,普通勞動人民根本就沒有學習的資格,又怎麼談得上文學創作呢?《詩經》是研究先秦歷史、民俗、禮樂文化的豐富史料,無論其是民歌與否,其文學和史學價值都是不容抹殺的。

首先,《詩經》的一些篇章生動描繪了國家和城市興起建設的場景,是城市發展史的形象記錄。《擊鼓》篇中所寫的「土國城漕,我獨南行」,表現將士離開剛剛建好的城市出征打仗的抑鬱心情。這座城市建設得很堅固,有環繞的護城河與高大的城牆,生活環境相當優越。《緜》中則敘述了周王朝所建設的都城王宮的富麗豪華,「皋門有伉」、「應門將將」,王都的城門十分高大,王宮的正門庄嚴堂皇。詩中還具體記錄了建都從選址、察看地形、占卜風水,到劃定區域、設計經營、宮室祭壇分布等等詳細的過程。對於今天研究城市建設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參照系。「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定之方中》)把衛文公率領人民遷徙至楚丘,在那裡營建都城宮室、種植樹木、發展生產、終於復興的業績,給予了史詩般的贊美。《商頌·殷武》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贊嘆商代都城的城牆之高大氣派四方無比。而且第一次把厚重的建築比喻成翅膀,美麗的都城好像要展翅飛翔。這不能不說是用詩歌反映古代城市生活的佳構、傑作。《賓之初筵》一詩更是以朝廷高級宴會為題材,對貴族奢侈生活和失去禮儀、丑態百出的批判與嘲諷。權勢者在法理的名義下,把制度和禮儀不過是當作一塊遮羞布,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現象暴露了城市生活的弊端。
中國城市的早期規劃設計中體現了兩大元素,一是城——以城牆為基本特徵;二是市——以市場構成城市的繁華。也就是說城市有著合理的布局和分工,既有宮殿區、居住區,也有手工業區、商業區。作為反映現實生活的詩歌來說,《詩經》最早把市井風貌與市民情感融合起來,詩歌中不斷出現的「東門」、「北門」、「城隅」等意象,是極好的城市布局的解讀。古時的市場多靠近城門,是出於交通與物流的方便之計,同時也為情愛男女提供了較好的約會地點。《出其東門》中「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非我思存」,十分生動的描寫出東門一帶熱鬧繁華的景象,男主人公在眾多的美女中尋找心上人的畫面也格外動人。《靜女》中有「靜女其姝,俟我與城隅。」約會地點是城牆拐角處。《東門之墠》有「東門之墠,茹藘在阪。」說城門外是一片開闊的廣場,土坡上綠草如茵。城市有著親和自然的生態環境。《北門》中有「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寫一個小官吏工作在城外,整日勞苦,還要受家人的責備。「北門」也成為城市生活的一個意象。古代城市的市場城鄉人均可參與貿易,生活服務行業也越來越多,分工更細致。《氓》中描寫一個男子以抱著布匹貿易為名,來與女友約定婚期。人的情感與市場隨之構成了一種自然的和諧。
筆者以為,《詩經》不止是田園牧歌,也是古代城市的歌吟,它在表現都市文化生活時顯現了更為豐富的情懷。「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簡兮》)從西方來的舞蹈隊伍,在衛王的宮廷上表演文武兼備的萬舞,場面非常壯觀。武者手持刀槍,文者手持羽毛和樂器,載歌載舞,洋溢著激情。這是描寫宮廷文化生活的詩篇,代表著城市文化娛樂的高水平。《詩經》的詩歌中,不獨風、雅、頌的抒情,還有一些對城市人群進行勸導和教化的篇什。
《相鼠》一首頗有思想的力度,「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諷刺無理、無儀、無恥的行為,強調講究禮儀道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設,要求人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萚兮》這首小詩,是狀寫在休閑聚會的場所,有女子要求男子帶頭唱歌以彼此娛樂。於是出現了男女應和對歌的感人場面。看來,這群青年人大都有著歌唱的天賦,不僅會對唱,而且講究和聲,追求聲樂的審美效果。我們今天的合唱或者對唱是不是找到了淵源?可見,城市社區和廣場的群眾歌詠表演活動古已有之,也是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魚麗》則是一首宴請賓客的樂歌,表現了春秋時代飲食文化的特色風采。僅僅吃魚就有許多的講究,諸如:花色、味道、造型、擺放等,不厭其煩,還要有樂舞伴餐等等。不是都市顯貴與豪富,焉有這樣浩繁的排場?

與詩經屬於什麼地方的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